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长歌行读后感100字

长歌行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21 03:20:20
长歌行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06-21 03:20:20   小编:

《长歌行》是一部集历史、文学、音乐于一体的作品。作者通过对唐朝历史的深入研究,将历史人物和事件巧妙地融入到小说中。同时,小说中的音乐和民俗文化也让读者感受到了唐朝的繁荣与多元。整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生动,让人回味无穷。

《长歌行》读后感(一)

林陌的第二本旅行私笔记,一口气读完。文笔洗练通达,原创照片张张精美,不愧是摄影+写作达人!从江南到塞上、从徽州到三晋、从自然风貌的描摹到古迹的探寻与思索,他总是选择避开人潮,选择网红景点之外的去处。日出,傍晚这些宁谧的时刻,往往能带给人不一样的体验,同时也能在相机里得到很不一样的画面。美好的风景往往在路上,那不期而至的偶遇与路上所见所感的灵光闪现,恰恰是旅行使人心驰神往的所在。确凿的标准攻略加一点不确定性和自己的阅读经验带给旅行的别样体验,使得每个人的旅行笔记都独一无二。期待这一系列的第三本,第四本---

《长歌行》读后感(二)

在目的性已經極其明確的當代社會里,讀專業性強的書是為了考證,讀人物成功學是為了找激勵自己的認同感,讀金融學的書是為了不交智商稅的同時看看是否還能心生一些發財大計。

所以我們每天睡的好嗎?

能有一本枕邊書讓我們安眠嗎?

每晚睡前拿起這本,讀一則,不著急一口氣讀完,就一小則。

今天是從雲岡到龍門,明天在扎尕那的秘境裏發呆,後天在泉州的古寺和老街上散步,亦或者跳脫到台灣九份的夜市騎著自行車叮鈴鈴的帶回去玲瑯滿目的美味小食。

也不細想書裏書外人是否旅途荊棘密佈,偶有隱秘的遺憾,便帶著濃濃睡意進入夢鄉……

第二天拉開窗簾,伸個懶腰,春天,陽光明媚的早上。

《长歌行》读后感(三)

收到叔的私信很意外,收到新书很惊喜

看完书已经过了一些时间,却一直不知道该如何下笔。想到了一个标题,发现刚好就是用在上一本书的简单书评上,是不是想起来还是有延续性

上一本书是在飞机上翻完,那是国内的疫情刚刚有所缓解。书中的国外还是带着各自的风格特点,没去的地方还是那样令人心生向往

新书看完并不是一个好天气,但彼时的江南刚开始如春,万物复苏。没有好天气却有着不一样的风味。与前本书不同的是,新书聚焦到了国内旅途,人文与自然皆有。有南方的细腻,也有北方的粗犷。自己是个喜欢到处跑的人,但因为种种原因总是把想去的地方搁置,不过心中的希望并没磨灭,等着恰当的时机说走就走

一直觉得人文比自然风光难以描述,因为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沉淀,所以读到一些章节的时候会让人心生向往。可能这就是叔笔下文字的魅力

长歌行,踏浪而来,悠然而去

《长歌行》读后感(四)

很喜欢读游记类的书,大概率是为了满足不能随时随地出行的遗憾。最近两年的疫情更是加剧的出行难度,曾经出国比现在出省容易,想想现在蛮可怜。

书中的地方很精彩。有的地方自己没去过,就会用作者的眼睛和笔触去探索标记,也许下一次自己去玩可以找到同样的乐趣,甚至路线或者住宿地点可以当成攻略。遇到自己去过的地方,会探寻和作者体验的相似与不同。比如去垦丁,都有骑车在海边玩耍,都去了鹅銮鼻灯塔,但是作者没去潜水呀;比如去花莲,其实出海看鲸豚很有意思,出发前还有专业的鲸鱼海豚分类自然课。

作者大篇幅讲了山西的古建筑,自从看了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就一直想去山西,想看应县木塔、南禅寺等等。作者去了不少地方,而善化寺雪后杏花那一幕给人非常深刻的印象,大概率是那种一个场景可以记忆一辈子的那种。很喜欢的出行状态是,出行大概规划一个方向,但是路上耦合的美景才是难忘。

就像作者说的:最难忘的不是人人趋之若鹜的某个景区,而是路上不经意的相遇,它可以是一个村落,一条河流,一个山坳,也可以是一棵大树,一块山石。作者这本书,也可能是一块不经意留在记忆里的石头。

《长歌行》读后感(五)

文图 / 左叔 读林陌上一本《世界尽头,不如你在心头》时,我在阅读感受之中说了一些“苛求完美”的话,现在回头再看看似乎有些过分了。一个在文本中刻意想要将自己“藏”起来的写作者,就好像在众人面前不那么善于自我表现的人。初见,有些“拒人千里”的冷,需要在日久天长之中,才能慢慢读懂他内心如火般的炽热,以及与周遭世界相处时的“分寸感”。 在林陌的这本《长歌行:中国人文地理发现之旅》之中,我曾经以为是“问题”的个人印记,依旧固执地扎根在字里行间。很多我以为会大书特书的细枝末节,都是以点到为止的克制方式处理了。即便是眼中的现实风景唤醒沉睡多年、与已故亲人相关的久远回忆,情感涌动的落笔处也不过是三行两行的文本体量。我猜想这极有可能是林陌的“摄影思维”,写作也如同拍照一样,截取的永远是非常克制的“一瞬”。 从读者这一方的外在需求来看,一本游记它总需要承载点什么?比如承载知识的密度,承载风景的美度,或者是承载人情的温度,也许还有可能是三者兼而有之,足以唤醒想要去看一看、走一走的冲动,功能更像一个“展示品”,一个“橱窗”。但从一个写作者的内在需求来看,一本游记很多时候只需要以自己的表达方式、用自己的能力边界,去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在梳理和沉淀之中,更加明晰自己的价值追求,它的功能更接近于一个“整理箱”,一个“收藏夹”。 虽然我期待的“兼而有之”,并没有得到最大化的满足,但在这本《长歌行》里,我还是清晰地看到林陌在旅行这件事情上的“审美”倾向,那些钟爱之事换了不同时空在旅途之中纷纷闪现;心心念念与兜兜转转意外重合时的惊喜与怅然;身心静置在异乡独处时光之中的片刻宁静等等,这些“审美”倾向,有一些与我有“暗合”的部分,相信很多人也能在他的表述之中找到共鸣点。 对于林陌来说,历史建筑、人文山水、自然风光是他的偏爱,落笔处大多也是着眼于此,尤其是历史建筑、摩崖石刻方面的典故知识,虽不成什么体系,但会沿着一个人喜好、一个人的脚步,“点到为止”式地闪现出其中的“偏爱”脉络。对于那些大而无当的设计、风格失调的配套、过于商业的芜杂,也是不忍细看的心态。人不管去到哪里,那些钟爱之事总是“尾随”其后。看自己想看的,听自己想听的,悟自己想悟的,不会因为换了时空而失掉本心。 旅行是需要时间、精力、天时、地利以及诸多外因来成全的。受限于种种,有些心心念念要去的地方,却一直不能成行;有些甚至抵达了,却因为四时风景不同、天公不作美而败兴而归。与怅然相对的,是旅行之中意外收获,在福建因雨季不能成行却收获茶山的深度体验、在山西某座县城匆匆而过也有意外收获,在台湾最南端的垦丁与其他“独行侠”的偶遇等等,林陌在这本书里面呈现了是人生难求、值得庆幸的意外惊喜。所有的偶遇,都是心心念念、兜兜转转的久别重逢。否则,即便是遇见了,也会以不曾看见、无法记住、难有触动的方式擦肩。 与家人或者三五知己结伴而行,这是我在林陌书中能够捕捉到的细节,这大概也是我们很多在旅途中的状态。是的,我们需要有人相伴,却又常常在旅途之中排斥那些人潮涌动的景区,选择人迹罕至的目的地,追寻一个人独享的风景。即便是无法达成,也想像林陌那样以“清晨早起一个人去散步”的方式,寻觅到片刻的“独处时光”。“说走就走的旅行”,会随着年纪的增长、人生责任的负荷,而变得越来越无法达成。看似一个矛盾体,本质上却藏着深义。放眼人生旅途,我们哪一个人不是自在独行、品味孤独呢? 看风景、增见闻、识人心,凡此种种踏遍千山万水的旅行,最后的落脚处仍不过是看清自己的内心。

《长歌行》读后感(六)

旅行的方式有多种,或逐波踏浪,或翻山越岭,而《长歌行》作者林陌的旅行,只为在时间长河里聆听来自远古的声音,只为赶赴一场与古人迟到的相会。

一篇篇感性的文字,一幅幅优美的照片,一张张生动的手绘图,展示给我们的是作者对悠悠时光的着迷。时光连接起了史前山川和二十一世纪的户外旅行家,时光连接起了古代建筑师和一千年后的到访者。

新安江、洛阳桥、云冈石窟、南禅寺、天台山、永乐宫、扎尕那、喀纳斯,在他宏阔的视角和细腻的描述中,呈现出一种时间刻度上从宇宙洪荒到田园牧歌的唯美气度。

时光静默,岁月悄然。

星移斗转,不见不散。

长歌行

ISBN 978-7-220-12048-0

出版时间:2021年3月

定价:58.00元

目录

另一座被忽略的“黄山”

新安江畔画中行

武夷访茶

被时光遗忘的泉州

昙曜五窟,一见难忘

从云冈到龙门,一场审美的嬗变

泸沽湖,一次蓄谋已久的逃遁

扎尕那,昔日秘境今安在?

坝上,会一场浓墨重彩的秋

仙境喀纳斯

光影里的九份已远去

恒春半岛:青春与自由之地

花莲,也许未见你的好

雪窦山,禅林隐飞瀑

山水诗中永嘉行

天台烟雨浓,古寺藏山中

善化寺,初春最美的一瞬

一处孤独的木构奇观

小小芮城的惊喜

大唐气象,佛光永恒

作者介绍

林陌

作家,摄影家。生于苏州,求学于南京,现居杭州。著有《世界尽头,不如你在心头》。

《长歌行》读后感(七)

我一直觉得游记有两种,一种是“写给自己看的”,一种是“写给别人看的”。

给自己看的,往往写起来极快,快到有时打字的速度都跟不上脑子里情景闪现的转速,充满口语化的语言,事无巨细几近白描,只求把途中一切所见所闻所遇所谈所吃所买和所有欣喜窘迫恼怒失望都真实原本毫无修饰地记录下来。这类游记缺乏文字上的美感,没有主次详略,且时不时留下很private的想法,自然不可能拿到任何平台上发表。即便发表,大体也会被贴上一个“流水账”的标签,被认为是写不来游记的人写的。不过这类游记在时隔多年以后,往往是当事人眼里最珍贵有趣的一份文本,因为它无所顾虑的通俗文字,无所不包的细枝末节,像是一刀未剪又未经滤镜渲染的原片,分分钟让你在重新记起极微的一件小事的惊喜中和过去时空里那个正在途上的自己再次合体。

给别人看的,通常又有三种。

一种别名攻略,干货满满,从行程签证到货币通讯到大小交通到景点介绍,或开宗明义一上来就搭好楼梯摆在正文最前,或随行程逐次展开。回顾自己业已结束的一段旅程的同时,给还未开始这段旅程的人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和帮助。这类游记,文字介于口语书面之间,依行文者性格,文风或实在或幽默,对于正在为同一目的地做攻略的人来说,无疑最为青睐也最获助益。

一种写出来像随笔散文,借景抒情,引诗援句,斟酌文字,只求如仙美感,避谈人间烟火,处处流露文人气质。这类游记有时像用柔焦镜拍出的画面,朦胧唯美,但多少有点失真。它只关心和呈现山美水美人美景美,地气往往欠奉,所以功底不够无法领略其中意趣者,看多了会审美疲劳或觉空洞无物。

还有一种科普游记,作者一般是某个领域的专业人士或业余爱好者,在当中浸淫多时,知识拔萃,常按自己的兴趣来安排行程,以亲见实体,与别处风物或书中记载对照印证为乐事,在游览后结合自己的研究,将景点中蕴含的文章乾坤一一写出,分享介绍给同好。

事实上大部分游记都不是“纯种”,而是不同比例的杂糅。毕竟如果只写一篇的话,大多数人都想既忠实于自己,又能够示之于他人。就好像这本《长歌行》,有平实记述的日常行程,也有精笔描画的美景良辰,有对他人来说颇具参考价值的手绘地图,也有对自己而言纯属个人意绪的情感流露。

《长歌行》是继《世界尽头不如在你心头》之后的第二本,上一本以国外旅行为主,这本则将视线移至国内,时间跨度从感叹无法从俯视角度纳入周遭更多景致到同行伙伴一下车就迫不及待拿出航拍机爽飞便可略见一斑。由于是blog和公众号文章的结集,又是前后多次的分别出行,且踏足之地遍布大江南北,远至北疆梦境,近到天台佛境,各无关联,因而较之那些本身即是为著书而行文的一气呵成的长篇游记,自然难免感觉有些零散——即便编辑已尽力将相关文章编排在一起;又因不同篇章的写作时间跨度较大,难免会出现感昨之所感慨旧之所慨的情况;而图片虽然印刷精良且多是难得佳作,可惜数量略觉稀少,让人意犹未尽,未能突出作者摄影专长的同时,也使有几处文字读来有趣的部分缺少了与之对应的影像。不过这些并不影响我对这本书的好感,在我看来它很真挚,也很亲切。

说真挚,是因为看得出所有情感都是有感而发,言当下一刻内心真实所想;书中状景不乏优美文句,但面对绝景却不再堆砌辞藻,有相同经历的人懂得彼时感受,确是词穷无语,找不到言语形容,只剩最原始的激动和最直接的赞叹;在颇有心得的领域(如山水画笔法、古建屋檐形制),作者会适度纳入解说,丰富行文,而在尚未涉猎或深入的领域,则坦言在此方面并无研究,没有许多人惯常那种临时从别处复制一大段来掉书袋强行装懂的做派;此外,作者并不避谈旅途中的不顺或小意外,天降大雨不能如愿到访计划中的景点,没吃早饭爬上山头差点昏厥(...),来到原本满怀期冀的景区却发现名不副实大失所望… 看似令人沮丧的记述反使游记带上高保真的色彩,毕竟上路多的人都知道真正的旅途并非全程光鲜充满highlight的。

说亲切,不仅是因为书中大部分地方我也曾经去过,也不仅是基于在同一个地方的相同经历——比如把两个林坑村搞混在县道上兜来转去,又比如被当地人不无骄傲地告知国清寺的门票几十年没变还是5元——更多还是来自于文中点点滴滴读到的让我深以为然并自然联想起过去极为相似的某次经历某个情境某种想法到最后统一被我称之为相同旅行观的东西。这种旅行观包括但不限于:1.喜欢赶早起来独自外出享受清晨(没有游客时)独有的清净氛围;2.极度讨厌人群(游客)轧堆的地方,见到人多会本能地退避三舍;3.在肃穆气氛或特殊场合下会自觉屏息安静收起相机以免唐突冒犯;4.迷恋路上因条件所限不能随时拍摄而稍纵即逝又往往更加美丽的风景。5.还有很多,想到再说~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