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彼得2.0读后感精选

彼得2.0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05 15:05:11
彼得2.0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06-05 15:05:11   小编:

《彼得2.0》是一部关于人工智能和人性的小说。故事中,主人公彼得与一名AI机器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但最终被人类社会的偏见和恐惧所摧毁。这部小说引发了人们对于人工智能和人类关系的深入思考,令人深感触动。

彼得2.0读后感第一篇

看了太多的美剧,对于反映人类未来发展方向的向太空发展、脑神经向内发展以及借助机器对人进行改造等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一直以为离我们还很遥远,但本书让我们惊诧,原来马斯克设想的人脑对接等就已经悄然出现在我们的身边,书本身反映的内容还没有达到科技迷需要的那个程度,但是这一步的跨出将必然引起人类命运的新篇章,这点令人是震撼的。就像书中所写的,赛博格是一个想象和物质现象的综合体,它打破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原有认知改变了世界秩序。当机器成为人肢体的延伸,人成为机器的一部分,当新的人类或者说新的“主体”出现,人类必将发生质的变化,不管是美剧皮囊的形式还是星球大战的组合人形式。当然书中还有很多的情感描写,那些可以当成是2.0的功能体现,一笔带过也就是了。

彼得2.0读后感第二篇

Peter Scott-Morgan现在怎么样了?搜到的新闻内容都来自于这本书,看不到最新的动态。Peter 与AI融合到哪种程度了?依靠机器获取世界感知,真的都能感知到吗?这些感知到的信号怎么传递给大脑?怎么样编码?大脑能解码吗?如果已经能确认大脑对电信号的编解码方式,大脑能支持这种算力吗?大脑能理解吗? Peter 年轻时候的一切,我被无数次惊叹,Peter的勇气、抗争、昂扬,Peter和Francis之间的爱情。 但Peter 年老时候的经历,我心里却开始始怀疑,为什么要坚持活着?

尤其当Peter说感受到Peter那一刻不爱了。那个放弃尊严的痛哭。在我心里,生命到这里,两个人的关系,就结束了。

后面的抗争,自己要一个人抗争,死亡也好,生存也好,才是真正的活着。

也意识到,这种想法,只是来自于我。原来我是这样一个人,是这样一种思维。孤立,抑郁,懦弱。 对作者来说,渐冻症是霸凌,那么死亡呢? 书看到一半,我意识到这是纪实,不是小说。 看到最后,我又困惑了,最后面的20年后是畅想吗? 我把自己锁住了。协同AI是自己所抗拒的,因为认为那不再是真实的自我。但现在手机信息的浸染,难道就不是低版本的协同AI吗?

寿终正寝是怎样一种感觉?

最后面,Peter 2.0对Francis说,如果失去了活着的理由,欺骗死亡又有什么意义呢?

自己活着的理由?似乎只是 死亡还没来。

picoasis 2022.1.20

彼得2.0读后感第三篇

这是一本伟大的书。“赛博格”这个名词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从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里的半人半机器,到押井守的《攻壳机动队》里的素子等角色,甚至有人说离不开电脑、手机的现代人也早已成为了赛博格的一员。但是本书里的彼得是一个现实中机械化最为彻底的赛博格,他的身体基本上已经成为一个容器,真正存活的只有大脑。

彼得1.0是谁?

彼得是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英国机器人科学家,同时也是作家。他出身显赫,学业顺利,除了一件事:他的同性恋身份。他在二十一岁时遇见同性终身伴侣弗朗西斯,并且成为英国第一对公开举行婚礼的同性恋人。虽然因为这个身份他在学校和工作中都受到过歧视,但是彼得从未放弃抵抗,与这个世界抵抗。他的坚强意志也成为他患病后选择成为赛博格的重要原因。

彼得2.0是怎样实现的?

彼得在2017年被确诊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渐冻症。彼得的病情恶化迅速,从脚开始,他的身体逐渐僵化。如果这样下去,彼得只剩下两三年的寿命。终于有一天,他决定将自己做成赛博格,放弃肉体,让自己的大脑更好地继续存活下去。首先他说服医生给自己进行了“三重造口术”,即安装用于进食的胃导管、用于排泄的膀胱和结肠导管。此外他所做的包括保存自己的表情、更换电子眼球等,这是为了日后能够继续像人一样交流。在完成了音库录制后,他最终接受了喉切除和气管切开术,避免了唾液可能进入肺部带来的危险。这之后他彻底失去了自己的声音,依靠人工智能发声。这也标志着他最终成为全球首例完全的“半肉体-半机器”赛博格人。2019年11月彼得2.0正式上线。

彼得3.0又是什么?

本书的最后两章是彼得2.0写的。其中提到了彼得3.0。在前文中彼得提到,“有一天我们将能扫描碳基的人脑,并把数据传输到硅基的计算机大脑中,从此突破人类寿命的限制”。彼得目前六十几岁,他的身体最多还能维持十几二十年。因此彼得2.0在最后两章畅想了二十一年后自己的身体完全结束运转的情形,到那时他和爱人弗朗西斯或许可以靠着复制后的人工大脑继续生活。这也是彼得变身赛博格的重要目的。

为了爱,彼得欺骗了死神。他也给我们展示了更多可能性。但是我们并非想要永生,真正的目的是继续爱下去。

彼得2.0读后感第四篇

在外人看来,我最近被诊断出患有运动神经元病这一事实相当令人沮丧: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一直到我无法呼吸,或者到我使用机械呼吸机,被困床上无法动弹之前,我的身体,而非我的大脑,将慢慢停止工作。 但我认为,这个观点完全是错误的。让我们换个角度,从大脑这一方来看。想象一下,我的大脑逐渐变成了一个脱离实体的 智慧存在,正踏上一段非凡的旅程,而我(大脑的自我意识部分)将与它一起前行。 除非我运气不好,不然在这段时间内,我的大脑应该正常工作,只是要踏上一次非常奇特且日益孤独的单程旅行,然后进入一片黑暗的虚空。我们知道,那里对生命充满敌意,几乎不能把任何信息传回现实世界。要是我像大部分人一样,那么唯一传进(通过我的眼睛和耳朵,它们应该能够继续工作)那片空间的信 息就会相当无聊,像一个固定的网络摄像头,对准疗养院卧室的天花板。 谢天谢地,现在是21世纪!尽管我们认为那片黑暗的虚空从史前便开始吞噬人类,但如果我和我的大脑一直被困在那里,那么至少现在,让我们准备开启一次真正的发现之旅,以完全科学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 我想把所有我能想到的高科技都和我一起带进那片虚空;我不仅要在那里活下去,还要在那里茁壮成长! 是的,这听起来有点桀骜不驯,但我的信条一如既往:打破规则! 这就是我的反抗。在我走得太远之前,我想建立一个真正可靠的生命支持系统——维持呼吸和其他身体机能主要是机械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我想要强大的沟通系统,能够与虚空内外进行交流。我想要新的高科技感官和机器人能力,来取代那些被切断的感官,这样我的大脑还能使用所有自己固有的处理能力。 对我们中的任何人来说,这些能力总体上仍然远远超过最强大的计算机。 我还想让光照进黑暗的虚空中,拨开虚无的迷雾,用网络空间、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人工智能来填充它。有了现代技术,我就不必只能陷入孤独和低落。 比如,我这一生都热爱写作,热爱音乐,热爱艺术,我想帮 助推动它们进入新的领域。在我的终极紧身衣中,我不仅想创作 文章、发表演讲、谱写音乐和进行绘画,来表达被困在陌生的平 行世界中的复杂感受,以刺激“饥肠辘辘”大脑的各个部分,我 还想写一本书,讲述我如何在虚空中旅行,想谱写一首《黑暗的 虚空交响曲》,并创造出一幅名为《变形》的艺术品。 然后,把它们发回给你们。 我的这趟前往独自监禁的单程旅行很怪诞,可要是我们足够 聪明,最终的“牢房”可能会非常像家。好吧,一个虚拟的家, 但也许比我被迫离开的那个家更舒适,甚至更容易导航,也更安 全、更让人满意。 不过最重要的是,如同每一次规划好的科学旅行,我也希望 推动知识的发展。如果我们方法正确,将有望帮助数百万甚至数 十亿人。 这项研究可能会带来一些非常明显的成果,比如获取有效的 方法以彻底改变因事故或疾病瘫痪的人。普通老年人往往也有严 重的残疾和浓浓的孤独感,这项研究也会为他们带来广泛的好 处。 还有其他一些并不那么明显的成果。人工智能继续迅猛发 展,我们人类需要进行试验,学会完美利用它的方法,把它的用 处发挥到最大,来增强我们自己的智慧,或者更好地帮助痴呆患 者。否则,我们这一物种就面临着落后的风险。 我要试验的高科技生命支持系统都是基于计算机的,这对所 有可能的衍生结果都十分有利。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一套现在 价值十万英镑的昂贵设备,十年后只需三千英镑左右。 这样,大多数人都买得起,以获得其中的衍生价值。而且至 少在我看来,正是这个闪闪发光的奖励让我不仅可以忍受前往虚 空的旅行,还觉得这是值得的。 就其影响来看,我不会再孤独。 就其价值来看,我肯定负有一种使命感。 更重要的是,当我准备进入属于我的生命试验——那片虚空 时,一个有趣的想法不断在我的脑海中闪过:与从未被诊断为运 动神经元病的生命体验相比,患病后的我借助于全天候的高科技监控系统和支持系统会活得更久,获得了更多能力,这不是很有 趣吗?

彼得2.0读后感第五篇

文/舒念

你知道“人类赛博格”吗?不是《生化危机》,不是《终结者》,也不是《西部世界》,不是这些关于未来世界的呃预言式作品,而是我们生活中的现实,一个人将自己的血肉之躯改造成搭载人工智能的机器人,他就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人类赛博格,那就是《彼得2.0》。

彼得的故事开始于他在40岁退休之后的旅程中,他和自己的丈夫弗朗西斯某天觉得剩余的人生可以用在陪伴彼此,而非工作挣钱上,于是两个人就开始了全球的旅程,如果不是突然出现的运动神经元疾病,这两个人大概会成为你在路边随处可见的那种爱侣,在世界各个角落留下自己的身影,然而,这种疾病迅速摧毁了彼得的身体,在可见的未来中,他将丧失自己对身体的控制,逐渐瘫痪,直至死亡。

这样的人生无论放在哪里都是一场悲剧,但彼得并没有轻言放弃,他拥有帝国理工的本硕博学位,他本人也是一位机器人科学家,所以他第一时间想到,如果我的肌肉和运动神经不足以支撑我的生活,那么就让机器来代替我运动,以及完成生命最基本的运动需求。对于彼得而言,这就是运动神经元症患者的“茁壮生长的权利”。

确实,我们虽然会对身边的病人或是残疾人怀抱同情,但是当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熟悉的人身上时,我们常常会难以接受,甚至避之不及,彼得的朋友也呈现出两种极端,一种会觉得难以面对他和他的疾病,另一种则选择陪伴他一起创造“反抗者联盟”。这条路注定充满了坎坷,但彼得和弗朗西斯在彼此的支撑下坚持下来,并真正地用知识武装了自己,给自己更多更长久的生活的机会。

这就是彼得要做的事,让人工智能与人结合在一起,真正让人工智能为人所用,因为“在英国乃至全世界,有很多和他一样的患者正因为人们对运动神经元病的态度而走向死亡。并非因为没有维持生命的手段,而是因为他们被允许死亡,或者被告知死亡。”无数人放弃或者被放弃了,但是彼得从来没有屈从于命运,即使“三重造口术”、“语音合成”或是“机械臂”项目,这些都是人类未来的全新可能。

面对运动神经元疾病,我们在这本书中看到的不再是绝望,不再是告别,甚至没有平心静气的接受或是享受生活,彼得在整个过程中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生欲望,即使知道可能是浪费时间,但是人总要为自己的生命做出坚决的改变。初读这本书的时候也许会觉得彼得的故事是由金钱打造的,但是读到最后也许我们会相信,这是每个可能身患这样疾病的人的未来。

彼得2.0读后感第六篇

人类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有些我们可以预测的到,比如人力越来越不重要,比如机器人会大行其道。但人类本身呢?我们肯定也会有着各种想象,比如越来越长的寿命,比如器官再生、移植,让人类远离疾病,等等,毕竟这也是科幻小说中经常出现的情节。 把人体用机械来代替,这也一定是人类对于未来可以想象到的一个方面,毕竟这是一种已有的技术,是已经在应用中的手段。但把人体所有器官都换成机械,这好像还处于一片空白状态,但人类有这种需求,就一定会有人去尝试,也许成功,那就是另外一种人生,如果失败,也会为科学提供现实的案例。 彼得·斯科特-摩根,就是在这方面做出大胆尝试的那个人,其实这也是他自救的一部分,是他延续生命的方式,当然,他把他的经历告诉了世界,也就引起世界对于他的这种生存方式的关注。 《彼得2.0》就是彼得·斯科特-摩根本人和他的“赛博格”彼得2.0共同完成的一本书,是一个最新形式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

先说一下什么叫做“赛博格”,就是人类与电子机械的融合系统,又称电子人、机械人、生化人。其实我们都知道的大物理学家霍金,他的整个生活状态就已经是靠机械来维持,已经有了电子人的趋势。但彼得·斯科特-摩根更为彻底,他通过一系列的手术,把自己的大脑神经系统和电子机械联通,让他变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子人,只保留着大脑活跃的思维。他所有的行动都可以指挥着机械去完成,甚至如果他大脑的思维连上网络,他的各种分身就可以遍布世界各地,想象都令人兴奋。 当然彼得的这个手术风险极高,有着太多的不可预知性,这也是他被逼无奈的选择。2017年,他被诊断患有运动神经元病,也就是我们最为熟悉的“渐冻人症”,这种疾病一般会在两年内夺走他的生命。

幸运的是,彼得是一位机器人科学家,而他对于机器人未来的预测就有着人类和机器人融合的状况发生。当然在他的预测之中,这可能是要半个世纪之后发生的事情,但时间仅仅过去了十几年,他身体的状况就出现了意外,他不得不选择把这种融合提前到来,并在自己身上做实验。 在这本书《比得2.0》中,作者详细讲述了自己一生的经历,讲述了他的整个心路历程,他本身就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是一个勇敢打破规则的人。作为英国第一对同性恋合法夫妻的见证者,从高中开始,彼得同性恋的身份,就让他接受着不被世俗所接受的眼光,在同性恋上是如此,在完成“塞博格”改造的过程中也是如此。而能够支持他坚持下去的只有对于科学探索的精神,对于打破各种规则的坚强意志,以及对于爱的一贯追求。

彼得是爱着他同性恋的爱人弗朗西斯的,彼得也是爱着他的科学研究的,而彼得更爱着她所真实的人类。他为了自己的爱人,为了他的科学研究,也为了人类发展,迈出了生命探索的第一步,彼得2.0自此诞生。 而在这本书的后半部分,彼得2.0又帮我们畅想了彼得3.0后的世界,当我们把我们的大脑功能都电子化之后,那么人类将面临着永生。人类再也不受限于肉体的腐朽,人类的精神可以长存于世。

彼得2.0读后感第七篇

一看到这个书的介绍就决定入手。我对所有的“第一”都充满了好奇。许多“第一”的时代都已经与我们离得十分遥远,我们没有运气第一时间感受。彼得的故事,就和我们生活的年代同时存在着,2019年年底,他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赛博格”(Cyborg)。 即“人类与电子机械的融合系统”。 “我将不断进化,作为人类的我已经死去,未来我将以‘赛博格’电子人的身份继续活下去”,彼得·斯科特-摩根博士(Peter Scott-Morgan)面对着世界,大声宣布了自己的重生。两年后的今天,他仍然成功的生活着,并且写出了这本自传《彼得2.0》。这本书的作者在生物学意义上其实是两个人,前面的章节是由作为纯生物人的彼得写作的,最后一个章节,是由已经成为赛博格的彼得写作的。 赛博格彼得不仅是历史上第一个将人类身体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相结合的赛博格,也是第一个赛博格的作者,第一个身份告诉我们,人类未来可以以另外一种姿态活着,第二个身份告诉我们,人类未来可以另外一种姿态高质量生活。这些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彼得的尝试,也许会改变整个世界的发展轨迹。 我们在各种科幻电影中,早已经习惯了关于人类的各种奇异的设定,钢铁侠、蜘蛛侠、超人、雷神、美国队长之类的,但是在生活中,人们还是不敢轻易地迈出这一步,这既有技术的难度,也有伦理的质疑。

第一个吃西红柿的人彼得无疑是勇敢的。《复仇者联盟》里面 称赞钢铁侠的一句话,我想挪过来用在彼得身上:“以血肉之躯,钢铁之心,以凡人之力,比肩神明。”当年因为有了第一个吃西红柿的人,当众吃下了10个西红柿,这个曾经被视为毒果的东西,才揭下了神秘的面纱,登上了人们的餐桌。我们今天看起来很普通的“西红柿能吃”的常识,当初也是由勇敢者用性命验证的。

第一代表着未知,代表着可能要面对的彻底的失败,代表着一切都必须摸索前行。 当我们看到第一的荣耀的时候,我们也要知道第一的背后所经历的一系列的苦难和恐惧。 《彼得2.0》用第一视角给我们讲了这个勇敢者的故事,我们首先看到了这个勇敢者过往的人生,没有一个成功的偶然是真正的偶然,成功的偶然必然藏在无数个必然的后面。我们看到了,彼得在自己过往的人生中一直都是直面人生挑战的那种人,所以当他遇到最大的困难的时候,他才能够毅然决然。 然后我们看到了这个勇敢者在接受挑战的时候遇到的一个个问题,这部分读起来令人惊心动魄,过程的艰难,战友的离世,世人的质疑,让我们不由得想到那句歌词: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 最后一个部分是属于未来的浪漫: 是已经成为了赛博格的彼得2.0写给自己同性恋人的浪漫情书,也是他们共同未来面对未来的一封战书:“永远记住,独自一人,我什么都不是,但如果我们一起,那就是不可战胜的,无论这个多元宇宙向我们扔来什么。” 我仿佛已经看到了彼得2.0,将来会以什么样的姿态继续他的挑战,让我们期待彼得3.0,彼得4.0,彼得永远。

彼得2.0读后感第八篇

第一次听到“赛博格”这个词汇,条件反射的会认为这是一个相对生僻的词汇,不在我们的潜意识范围内出现过。 于是借助互联网进行搜索圈定范围,逐渐明白了是因为赛博格人类指的是由“cybernetics”(控制论及“organism”(有机体)组合而成的半机械生物,即机械与有机体的拼合。而这本《彼得2.0》讲的就是人类赛博格的自述,这本书里记录了关于勇气和爱的故事,让我们对于这一新兴产物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

对于大多数人来,在理解赛博格的定义以后我们会条件反射的想到《阿丽塔:战斗天使》《智脑》等高能电影情节,那些主角们借助有机体完成了自己的高光时刻,而后我们也不由得开始联想,当电影中的情节真正成为可能性时,人类又该如何自处,人类的未来又在哪里? 而这些问题或许也正是彼得写下这部自传的根本原因。作为一名科学家,彼得是勇敢的,因为当疾病威胁他的生命时,他借助高科技技术实现了一种新生的可能。

在对抗渐冻症的路上,他做出了选择,在逐渐失去自己肌肉的能力之前,通过层层技术难关,塑造出了一个全新的大脑,彼得2.0的诞生也正式开始。 而后他先做了“三重造口术”,将一根喂食管插入他的胃,一根导管直接插入他的膀胱解决吃饭和上厕所的问题;随后又借助电动轮椅解决了出行的问题。最后他接受了喉切除手术,失去了自主说话的能力,正式完成了彼得的半机器人改造。

彼得2.0诞生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是彼得用自己的亲身实验,为人类未来的发展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可能。 或许正如彼得和他的家人建立的斯科特摩根基金会初衷一样他们希望以彼得为依托,让更多的人看到重生的可能性,让更多的人敢于面对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和其他高科技系统,改变"受年龄、健康问题、残疾等限制”的人的生活。 对于一些罹患重症的家属来说,如果能够通过这层技术,让身边的人能够延续生命,让最亲密无间的人能够继续陪伴在自己身边,又何尝不是一种最好的选择结果呢。

赛博格是一个想象和物质现象的综合体,它打破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原有认知改变了世界秩序,当机器成为人肢体的延伸,人成为机器的一部分,新的“主体”出现。传统意义上通过国籍、种族、性别等进行身份划分的方式在此时不再适用,自然和文化也被重新修订。

彼得2.0读后感第九篇

作为人类第一个赛博格(Cyborg),彼得·斯科特·摩根将自己的故事汇入这本《彼得2.0》,把那勇气与爱展现在世人面前。

这本书的前3/4由改造前的彼得所完成,最后一部分是由成为赛博格的彼得所完成,不管对于他自己,还是读者来说,《彼得2.0》是一本意义非凡的传记,也是一座里程碑。

《彼得2.0》介绍了彼得的学生时期、患病的日子、成为赛博格的历程……其中,学生时期的回忆与患病的日子交替叙述,为什么呢?也许是因为这两部分的记忆都是痛苦的,但又是勇气十足的。

彼得在学生时期遭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当然,他的同学们也遭受到了折磨。那时候的学校,压抑又闭塞,残忍的体罚给彼得留下了隐隐作痛的回忆,但这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记忆,也许是校方对他的歧视。关于彼得性取向的流言蜚语把他害惨了,他失去了许多发展机会,同时也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可憎的烙印。最令人怜惜的是,他在家庭里找不到这方面的支持,也正因如此,他勇敢地戴上面具,默默地与世界为敌。

也许正是因为这段经历,彼得百炼成钢,勇敢地直面生命中的苦痛。这也反映了他在病痛时期的抗争与不放弃的精神。

学生时期的回忆与患病的日子都是痛苦的,但又是勇气十足的,两段回忆有着共同点,这共同点就是彼得的坚韧品质。

不管是在成为赛博格前,还是成为赛博格之后,彼得对自己、对心爱的人、对世界的爱意,从未停歇。

他是一个极具天赋的艺术家,他浪漫又充满“魔力”,与此同时,他也热爱科学技术。对他而言,科学技术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这也为他成为赛博格的历程埋下了伏笔。也许,对他而言,科学的历程是“魔法”,探索那未知的领域,浪漫又动人。

《彼得2.0》记录了彼得的爱情,他是多么细腻的人啊,坚定不移地相信爱情,为爱痴狂。这种痴狂,何尝不是一种性格坚韧的体现呢?这种毅力,造就了彼得2.0,也造就了《彼得2.0》。彼得在书中提到,他对爱的力量有着不可动摇的信念,人类的爱虽然脆弱,但却是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之一。他对爱的理解与追求,令人感动,也给予人们力量。

彼得和所爱的人共同造就了斯科特-摩根基金会,以现代科技的方式为人们提供健康领域的帮助。这是他对世界的爱,他作为人类第一个赛博格,告诉世界生命的延续有很多种可能,他也努力地为世人提供帮助,给予绝境中的生命以希望。这种希望,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科学的崇高致敬。

这本《彼得2.0》让读者看到了一位艺术家、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赛博格,他的生平经历让人感受到了力量无穷的勇气与爱。

彼得2.0读后感第十篇

文:书侠麦克元

彼得2.0

8.8

[英] 彼得·斯科特-摩根(Peter Scott-Morgan)) / 2021 / 湖南文艺出版社

当我第一次听到赛博格的时候,误以为是变形金刚里的“赛博坦”。不过当我把这本《彼得2.0》看完的时候,我觉得真的跟“赛博坦”有点类似了,只是不是变形金刚,而是地球上“赛博格”。

《彼得2.0》这个书名颇有意思,原来是第二代的意思,好比互联网科技进步到2.0一样,这个是彼得对自己改造后的区别于之前的第一代,因此是2.0版本,所以叫彼得2.0。那什么是赛博格(Cyborg)呢?它说的是人类与电子机械的融合系统,又称为电子人、机械人、生化人。满满的都是科技的味道。

这本书看似是讲述的科技,作者本人也是科技圈里的一位科学家,但是却很少能够直接看到科技的介绍,反而像是一部自传,在回忆当中把过往记述。因此它的腰封写上了:一个人类赛博格的自述。真实的是,这确实是一个关于爱、希望与勇气的故事。

书分三部分,每部分被命名为彼得的宇宙第几原则,三部分也就是三个原则。

当你初读此书的时候,不晓得会不会跟我有一样的感觉。刚开始单数时是现在,偶数时是回忆过去。刚开始我还是有点懵的,以为自己错乱了,其实不然,是作者把现代过去的交织在一起来表述的。看了作者的过去,心里有时会有自己小时候的影子,虽然作者是个外国人,但是大家都是有共同点的,就是挨打和被歧视。

几十年前,作者还是个16岁的小伙子,是个运动达人。不知道诸君有没有挨过打,我是有过太多回了,我最后一次挨打是初一下学期。小学时,被打的次数都记不得了,但是我是因为不好好学习。而作者呢,是因为有别的嗜好,他是个同性爱好者。在当时的时候,这个是不被接受的,认为是一种病,是最严重的一种病。咱们男生之间勾肩搭背,不会被认为怎么着,事实上也没怎么着,但是作者不同他勾肩搭背确实是因为喜欢男生。后来他在那个时代冲破家庭和社会阻力,终于跟他的爱人佛朗西斯结为连理。他所在的国家也终于在2005,承认合法还补办了婚礼,成为当时的一段佳话。对于这个我只能表示,不干涉他们的家事。

后来作者彼得,被诊断出运动神经元病,就是渐冻症。随着时间的推移,彼得行动越来越僵硬,在成为赛博格之前,他们周游很多国家。作为计算科学的专家,他说服他的爱人家人,开始了对自己的大改造,把自己的声音收集到大数据里,把喉结切除掉,用最先进的AI技术模拟他的声音,其他部位也是大面积接受机械化、电子化改造,而这些手术都是一次又一次的生命危机,但是作者坚持了下来,终于经过一系列的手术,他的生命第二次出发,真的成为了“彼得2.0版本”,成为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个。

最后用作者的三大宇宙原则结束:

一、科学是通向魔法的唯一途径

二、人类因打破规则而至关重要

三、爱最终战胜一切

彼得2.0读后感第十一篇

这是一本由人类和AI共同完成的书籍,讲述的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赛博格。

书的前三部分是由人类彼得所写,最后一部分是由AI彼得2.0完成。

我对这本书的好奇,源于对虚拟世界永生的好奇,源于对元宇宙探究的好奇。

《彼得2.0》([英]彼得·斯科特-摩根)

彼得是一位机器人领域的科学家。

他在59岁时被诊断患有运动神经元病,也就是俗称的“渐冻症”。

这种疾病会使身体肌肉逐渐无力而萎缩,以致患者逐渐失去对身体的支配能力。

病人的消化功能完全正常,却因为无法吞咽而死于饥饿;病人的肺部功能完全正常,却因为无法呼吸而死于窒息。

意识仍然清醒,感觉依然敏锐,但是患者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一点点失去对身体的控制,最后死于饥饿或者窒息。

这种疾病通常被认为是恐怖的绝症,会被医生判为“死刑”。

然而,彼得不是一个听凭命运安排被剥夺生存权的人,他天生就是一个规则的打破者。

没有任何的颓丧和绝望,彼得异常乐观地去拥抱科技。

在肉体萎缩、破败,行将毁灭之时,他满怀激情地探究着如何改造自己的肉身,并使之永恒。

他把绝症视为机会,把身体当作实验场,他把对机器人技术的迷恋付诸自己身上实践,把对自我的肉身改造视为与人工智能融合的好机会。

彼得是大胆而疯狂的,他在身体机能还没衰竭的时候就直接进行了激进的高风险手术。

通过结肠造口、膀胱造口、胃造口、气管造口,这“四重造口术”改变了传统生理上的排泄、进食、呼吸、说话方式。

他对肉身进行了彻底地改造,把喘气、吃饭、发声这些事交给机器去完成,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完全的赛博格。

彼得说:

他希望人工智能与生物体之间融合,以数字生命最终替代瘫痪的身体。

他希望沉浸在虚拟世界中,拥有庞大的延伸体跨越无限的虚拟。

他渴望摆脱生理上的限制,“改变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

现实世界中肉身的疾病、残缺不重要了,甚至于肉身是否存在,也不那么重要了。

那最终,彼得算不算是一个完整的人类?

古典人类学告诉我们:人,一种能制造工具并掌握工具进行劳动的智慧生物。

然而,当人类创造出来的工具与肉身融为一体,甚至工具取代肉身成为数字世界中鲜活的生命时,他还是人类吗?

这种人机融合,真的是人类理想的未来吗?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

人类用自由意志确认自己是谁。

然而,当我们的数字生命也将声称“拥有自由意志时”,我们又是谁?

彼得说:

肉身的彼得死去了,而彼得2.0却在虚拟世界成长,并随着科技的进步以摩尔定律进行几何级的性能迭代。

生物之我死亡,数字之我永生。

当有机物与无机物的边界,实体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边界,都变得模模糊糊时,生与死的边界也已然恍恍惚惚。

那么——

当人拥有数字生命时,人会在多大程度上死去?

当数字生命在虚拟世界成长时,是否达到了欺骗死亡,实现永生的目的?

彼得是疯狂的乐观,他拥抱脑机接口技术,坚信科技能改写未来,改变世界。

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彼得2.0对未来进行了最疯狂的设想。

然而,我却陷入“后人类时代”身份认同的焦虑。

2021年普遍被认为是“元宇宙”元年,互联网巨头们预测的美好前景是人类将从数字孪生走向虚实共生。

然而,相对于元宇宙,我更在意真宇宙;相对于永生,我更在意现世。

彼得2.0读后感第十二篇

2018年3月14日英国当地时间凌晨3时46分,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去世,享年76岁。

斯蒂芬·威廉·霍金

夺去霍金生命的,是他21岁时患上的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当初医生断言的两年生命时间,霍金不仅打破了魔咒,还在五十多年的患病生涯中开创了一个又一个的事业巅峰。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也叫运动神经元病(MND),夏科病、卢伽雷病、渐冻人。英国常用运动神经元病(MND),法国又叫夏科(Charcot)病,而美国也称卢伽雷(Lou Gehrig)病。我国通常将肌萎缩侧索硬化和运动神经元病混用。它是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损伤之后,导致包括球部(所谓球部,就是指的是延髓支配的这部分肌肉)、四肢、躯干、胸部腹部的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百度百科

无独有偶,前两年一位前同事也不幸检查出患了这个患病率在(4-6)/10 万的罕见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我们再见到他,曾经意气风发的一个中年人,头发花白,神色憔悴,看起来像个老年人,再想想这个病的治愈率,真的让人难受。

疫情期间无意间在网上刷视频刷到了英国电视四台的纪录片《彼得:人类赛博格的诞生》,我对纪录片中的信息感到无比的震惊!

彼得·斯科特-摩根

英国科学家彼得·斯科特-摩根(Peter Scott-Morgan)在2017年被诊断患有运动神经元病(MND),和霍金一样,他也被医生断言或许只能活到2019年底。

纪录片中记载的是彼得在2019年开始的对自身的改造,他决定把自己的所有器官替换为机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赛博格”(电子人)……

赛博格(英文:Cyborg),又称电子人、机械化人、改造人、生化人,即是机械化有机体,是以无机物所构成的机器,作为有机体(包括人与其它动物在内)身体的一部分,但思考动作均由有机体控制。通常这样做的目的是借由人工科技来增加或强化生物体的能力。英文“Cyborg”是“cybernetic organism”的结合,实际上表示了任何混合了有机体与电子机器的生物。——百度百科

金刚狼剧照

喜欢看科幻电影的小伙伴对赛博格自然是不陌生的,比如《星球大战》中的格里弗斯将军,《金刚狼3》中的唐纳德·皮尔斯,《正义联盟》中的维克托·斯通,《美国队长2》中的阿尼姆·佐拉和詹姆斯·布坎南·巴恩斯等,都是经典。

科幻电影中的手段真的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吗?

《彼得2.0》

2021年的十一月,距离彼得最后一次的改造手术时间两年后,当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彼得2.0》(原名《Peter 2.0: a Human Cyborg》)出版后,我第一时间就入了手,想要读读这个人类第一个赛博格的自述,更多的去了解他的故事。

这是一本让人惊叹的书,充满着爱和感动——书中记录了彼得非凡的生命经历,一个关于爱、希望与勇气的人类故事。

目录

《彼得2.0》全书分为四个章节,前3/4由彼得完成,最后一部分是彼得2.0完成。书中的讲述,就是从人类彼得1.0进化到赛博格彼得2.0d的彼得和他的伴侣弗朗西斯经历的一切。

人类彼得1.0,在2017年患病前,是博士,拥有帝国理工学院文凭、工会学士,认证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特许工程师,英国计算机学会会员,移动机器人系统,伦敦城市行业协会会员和大英帝国勋章等一系列的头衔。

内页

16岁就读于英国公立学校的他,家世显赫,原本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是下届击剑队在,是戏剧学会会长,是级长还是下一届学生代表的有力人选。

可是这一切,从严苛的校长得知他的同性恋倾向后戛然而止。

16岁的彼得,一帆风顺的生活到此为止。

内页

青春期少年的叛逆,远不是被校长拿走的那些名誉所能遏制的。他开始用和以往完全不同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回绝了牛津和剑桥的录取后,彼得固执的选择了英国唯一一所开设计算机科学全日制本科课程的大学——帝国理工。

16岁少年的作文里,关于人工智能的寓言,在人类彼得1.0的生活轨迹中,从大学生活开始。

大学生活对于人类彼得1.0而言,是自由放松的,是终于摆脱了之前陈旧压抑的生活环境的新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类彼得1.0被压抑的爱得到了释放,也是在大学生活的某一天,人类彼得1.0无意间遇到了他的爱人弗朗西斯。

彼得和弗朗西斯是英国同性恋合法婚姻的第一对恋人,这段一见钟情的爱恋,他们持续了一生。

而彼得的生活,注定会有许多的打破规则。

打破规则

比如他工作后坚持的“不成文规则”技术,并且在没有获得领导支持和赞同下用五周的周末时间写下的《游戏的不成文规则》畅销书,再比如在不适应公司的新领导后辞职开始单干……

面对让人类彼得1.0的生物肌体逐渐失控的疾病,彼得不得不逐渐适应自己成为残疾人的情况。基于他对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了解,以及他对这一领域未来发展的见解,他决定将这次绝症视为一次机会,把他对机器人技术的迷恋付诸实践,将自己改造成世界上第一个赛博格。

内页

这项改造需要经历一系列极其复杂和危险的手术,手术完成后,作为人类的彼得1.0正式转变成作为赛博格的彼得2.0。

从未改变的性取向让彼得在公开自己的性取向后一度遭遇到诸多的怀疑和打击,可是他最终也没有放开自己和爱人弗朗西斯的手,两个人相伴携手一生——如果这都不算爱,我不知道在这个高离婚率的当下,什么才算爱?

正是基于爱,人类彼得1.0在自己生物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和他的伴侣弗朗西斯成立了斯科特-摩根基金会,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和其他高科技系统,来改变那些受年龄、健康问题、残疾等限制的人的生活——这样的故事,让无数知道他的故事的人燃起了重新生活的希望!

彼得2.0所著的二十一年后

《彼得2.0》的最后一个部分,是赛博格彼得2.0所著,描绘了二十年后,当弗朗西斯的生物体即将告别人世时,两人在云端的某个地方,以人工智能的形式永生……

从古到今,人类对于永生的话题从来都是痴迷不断的。

内页

手术后,斯科特-摩根博士与外界的交流通过一个类似于“阿凡达”的外挂大脑来进行,他的生命形态也是通过AI与大脑神经的互动得以延续,这对于人类生命的定义,生与死的边界,都是一次彻底的改变。

彼得·斯科特-摩根

而科技发展的今天,的确还有很多尚未攻克的疾病让我们人类束手无策,谁能说斯科特-摩根博士的这次尝试就不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呢?

暂且不去讨论伦理,在生与死的边界,人与机器之间,你选择死亡还是成为下一个赛博格?

彼得2.0读后感第十三篇

彼得1.0的《彼得2.0》

《彼得2.0》的内容大致是一位身患渐冻症(学名运动神经元病)的科学家如何将自己改造为真正意义上的赛博格——从纯肉体的彼得1.0到人机结合的彼得2.0。

些许意外的是,本书的重点并未放在赛博格改造过程的技术细节上,而更多是关于患病后的心路历程以及对青年时期的回忆之上,两部分分章节交替呈现,其中穿插了彼得青年时代所著的奇幻小说的文本。青年时代反抗同性恋歧视和改造自身抗争渐冻症两条叙事线交叉渐进,攒足了戏剧张力,让彼得作为特立独行者的形象异常鲜明。彼得·斯科特-摩根(Peter Scott-Morgan)1958年出生于英国温布尔登,精英阶层通识教育为他提供了良好的科学和艺术素养。但是从彼得与同性恋歧视的抗争过程来看(他和丈夫弗朗西斯是英国第一对合法登记结婚的同性恋伴侣),他注定是一位特立独行的反抗者。

年轻时的彼得与丈夫弗朗西斯

70年代从温布尔登国王学院学校毕业后,彼得因恋情和家族决裂,随后选择独自去帝国理工学院学习计算机科学,并获得了英国第一个机器人领域的博士学位。要知道在当时,理工院校在这些读诵拉丁文与哲学的精英眼中,就是不入流的代名词。书中并未详述他选择计算机科学的原因,但却提及了彼得看待科学的独特视角:“科学和艺术并非对立,它们只是相同事情的不同视角。”很多常人眼中的边界,在彼得眼中并不存在,正像书中的彼得宇宙第二规则所说:

这也在性格层面解释了彼得在面对渐冻症时,为何没有采取保守治疗苟延残喘,反而激进地主动出击,把自己改造成一个赛博格来对抗神经系统的病变,重新夺回大脑对身体的控制权。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到目前为止,彼得对自己的身体做了哪些“治疗”。简单来说,彼得对自己的“治疗”分两个层面。首先是硬件——用机械系统替换掉那些因为神经元受损无法正常工作的身体部位:

经历几次手术后站立式轮椅上的彼得

其次是软件——当全身瘫痪后,自己的意志和精神如何与周遭环境交互:

动作捕捉中的彼得和他的虚拟形象

这一系列“治疗”执行得坚决且迅速,可以看出彼得没有陷囿于生物或工程的学科樊篱以及心灵与物质二元论的伦理桎梏。彼得将吃饭、喝水和排泄看做工程而非医学问题,同时他对于人工智能的看法也很独特,他一直在倡导一种人与算法结合的融合型人工智能,而非近年流行的只依靠机器的独立式人工智能。彼得并没有完全放弃肉身,他寻求的是一种人和机械的共存。所以在彼得看来,只要能够完成特定的行为目的,人与物就没有那么不同。

读到这里,二战后的英国控制论学家忽然出现在我的脑中。与诺伯特·维纳(他发明控制论Cybernetic一词,以作为对诸多领域新兴变化的趋势总结)的抽象哲学理论有所不同,他们的研究扎根在电子工程学和神经科学两个领域,目的在于研究并重造人类大脑。通常我们将大脑看作成关于知识和思考的器官,但在英国控制论学家看来,大脑是一个行动的机器(acting machine),它获得并处理信息然后对身体发出指令。大脑运作的关键是适应,这帮助人类在陌生的情境和环境中生存、相处。

英国控制论学家制造了各种控制论装置,来当作大脑的电子模型。例如1951年由第一代英国控制论学家格雷·沃尔特(Grey Walter)发明的Tortoise机器人和1968年由第二代英国控制论学家戈登·帕斯克(Gordon Pask)发明的Colloquy of Mobiles装置。前者是一个在平面上移动的小机器人,能够感知光线和障碍物进而自动改变行进路线;后者是五个悬挂在天花板上的旋转装置,可以感知并记忆光源,观看者能通过干扰光源与装置互动。

格雷·沃尔特(左)Tortoise机器人因镜子的光源反射而起舞(右

戈登·帕斯克(左)Colloquy of Mobiles装置(右)

以我们现在的视角看来,这些装置不过是粗糙的交互机器。但在有线电话都未普及的当时,一架机器能够即时对周围环境做出无法预料(一定程度上)的即时反应,简直与魔法无异。更重要的是,这些装置背后潜藏了英国控制论学家对人类与世界关系的独特理解: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认为现代性是和人与物二元性的共存,自然科学是关于物的世界的学说,人在其中是缺席或者边缘化的。但是控制论通过工程学和心理学在心灵与物质中间打开了一个缺口,模糊了人与物的边界。

控制论学家之所以这样看待人与物的关系,是因为他们对这个充满了“黑箱”的世界与现代科学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现代科学坚持将箱子透明化,理解内部的运作机制;但控制论认为这完全是一种绕路(detour),用法则、数据、公式让世界变得可知可推演,其实是为世界的演绩(performance)蒙上了一层科学主义的象征(representation)面纱,是错误的。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所说:“生命的本质是其连续变化的特性,但是我们的定义都是间断且固定的……你无法用其再去探究现实的实质,就像鱼篮打水。”量子力学的进步更加显出传统现代科学的局限。

控制论将世界视为一个充满了不断变化的演绩的地方,我们只需以行为直接的(而非象征的)参与到这个世界即可,并不需要打开所有的黑箱。这里使用一个或许不太恰当的类比,我们能熟练的驾驶汽车,但多数人并不需要知道汽车的运作机制。所以如果只关注外部演绩,或者行为目的,那么这个物体由机械还是生物组成,的确没有那么重要。这对于习惯以现代科学的方法理解世界的我们来说,是一种难以理解的视角。总之但来说,英国控制论学家看待事物的方法就是“论迹不论心”,他们以和“迹”动态互动的方式参与到这个变动不居的世界之中。

现在让我们回到《彼得2.0》。在接下来的阅读中,我很快就发现这种控制论的联系并非我的一厢情愿。当彼得在得知自己终有一天将被“困在床上”之后,他这样说道:

由于科学、宗教或政治的意识形态冲突问题,无论是维纳还是英国的几名控制论学家,终其一生都处于边缘状态。他们游离于主流机构和趋势之外,很难从主流中获得支持。所以1960年代控制论兴起时,最关键的研究贡献几乎都带有浓重的玩票性质。我想,特立独行的彼得在将自己改造成赛博格时,脑海中一定曾闪过这些先驱的名字。他非常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在历史中的定位,又会对未来产生怎样的影响。

彼得从少年起就曾幻想——在16岁(1974年)的一次班级演讲上,他大声说道:

虽然这一刻终于到来,只是可能以一种更为残酷的方式。

这里说一句可能不太合适的话,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彼得是控制论世界的天选之人。他特立独行的性格让其有坚强的意志去走一条和主流背道而驰的路;他的专业为他提供了最前沿的技术视野,曾经边缘化的人工智能研究已经成为显学;他成功的事业让其有足够的能力去整合社会资源,汇集不同领域的顶尖专家团队,毕竟不是所有的医生都有自信为一名渐冻症病人同时做三次造口手术;最重要的是,作为一名渐冻症患者,以自己作为实验品,恰恰规避了控制论深入研究过程中最棘手的伦理问题。

彼得对自己的赛博格改造是一种强烈的求生欲,同时也怀着一种使命感,他认为:

彼得延长自己生命不只是为了更长久的陪伴自己的爱人弗朗西斯,也是为了能帮助那些同样罹患运动神经元病和残疾的人能够更有尊严的生活下去。他勇敢的踏上了另一条路,为了技术,更是为了人。希望故事的结局能像彼得宇宙第三规则所说的那样:

彼得2.0已经上线

*本文原发于机核网

参考

1.《the Cybernetic Brain》, Andrew Pickering,2010,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Cybernetic Serendipity: the computer and the arts 展览手册,1968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