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讲述了宁芙在家庭、爱情和友谊中的坎坷经历。小说通过宁芙的成长故事,揭示了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困境和挑战。通过宁芙的坚强和勇敢,作者向读者传递了积极向上的力量和信念,让人感到无比震撼和感动。
《宁芙》读后感(一)
宁芙要与人交媾后才有意义,“为了恢复她们的生命……半睡半醒的历史主体与她们相遇。”这不禁令我想起来克罗齐的编年史只有被兴趣关注后才成为历史,的确,图像与文本,嗯哼?
激情形式就是时间的塑造那段,让我想到了利科的第三时间,任意瞬间与鲜活当下的统一。
“这样一种存在物,就是我们所谓的时间,康德在同样的基础上,从自我感受方面对此进行了界定。”这是指《实批》里头的什么类比经验?
本雅明的辩证影像,以及他所引的西福永的话,表现出“不动与运动二者之间张力的中间停顿的瞬间”,令我想起“决断的瞬间”,而这“悬置了意义”,莫名想到“悬置法律”。
人是按上帝影像造的,宁芙是按人的影像造的(p.66),那岂不是,人是拟真,宁芙是拟象……
关于想象与宁芙的那段内容,想到了利科所谓的“想象性变异”。
吼了,开始讲我的脑洞。对共同体历史的研究,就是对一个个“魅像”的研究,就是研究共同体那每一个决断的瞬间,由是,历史由意志构建。
柄谷行人《历史与反复》里所谓的反复,其实就是这些魅像“原生性与重复性的难分难解”意义上的反复,或许还是导言里蓝江老师提到的德勒兹《差异与重复》里的重复。
《宁芙》读后感(二)
作为一种隐喻,“宁芙”为我们提供了观看影像的新视角。在希腊和北欧神话中,宁芙是一种介于人与动物间的精灵,她们与人一样会死去,却缺少人区别于动物的魂。他们超越动物的是可以通过与人的交合生下后代获得魂。因而,当阿甘本把影像比喻成“宁芙”,其意思也即指出影像是一种介于鲜活的生命与死寂的物之间的存在物,它封存了过去的记忆碎片,在回溯过去之时也敞开了通向未来的大门。
这样,影像就从现在的记录与过去的回忆两种形态中脱身而出。阿甘本虽然在文章中并未提及后两类记忆形式,但诚如译者蓝江老师在《译本序》中所指出的,后两类悬殊的记忆类型正好对应着胡塞尔当年作出的区分:当下的第一记忆与回忆中的第二记忆。蓝江老师引用斯蒂格勒对此区分的延伸,更进一步将以影像为中心的技术记忆作为第三种记忆类型提出。
虽然斯蒂格勒新创的技术记忆(自动影像群)是为了瓦解胡塞尔所提出的以主体为中心的记忆体系,但对于我们理解阿甘本所提出的用宁芙作隐喻的影像却大有帮助。因为两者均消解了对主体的依赖性,同时将影像从静态幻影技术等形式中解脱出来。但区别也很明显,斯蒂格勒所要发现的是一种以影像为中心的被自动重构的记忆体系,带有显明的假想性质。但对阿甘本而言,“宁芙”打开的是开启记忆、通向未来的可能。
虽然阿甘本的文章天然地为全书提供了质量保证,但对于“拜雅德”简单地拿一篇文章来出版一本书的行为还是应当提出批评。我们实在非常清楚这种投机心理:小开本、大字体、款字距、冗长前言(有时比正文还长)、单页排版、隔页脚注(极其详细)……当读者迫不及待地拿到书,正要展开一段精神冒险,很难不被全书“货真价实”的分量所激怒。即便作者是阿甘本老师,我们也该厉声喝到:少舔阿老师,多做实事。
《宁芙》读后感(三)
【作者简介】尉光吉,男,博士,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西方文艺理论与法国思想。译著:吉奥乔·阿甘本,《普尔奇内拉或献给孩童的嬉游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吉奥乔·阿甘本,《奇遇》,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雅克·朗西埃,《贝拉·塔尔》,河南大学出版社,2017年;吉奥乔·阿甘本,《万物的签名》,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安东尼奥·奈格里,《艺术与诸众》,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年;让-吕克·南希,《素描的愉悦》,河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莫里斯·布朗肖,《无尽的谈话》,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乔治·巴塔耶,《内在体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斯拉沃热·齐泽克,《享受你的症状》,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原文载于:《中国图书评论》2016年10期
林中宁芙,A Nymph In The Forest,Charles Amable Lenoir(1860–1926)
许拉斯与水泽仙女,Hylas and the Nymphs,by John William Waterhouse,1896
宁芙 Nymphe,by Gaston Bussière,1926
宁芙与萨提尔 Nymphs and Satyr,by William-Adolphe Bouguereau,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