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进化的跃升》是一篇深刻探讨生命演化的文章。作者通过对生命形态、遗传信息和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分析,揭示了生物进化的奥秘。文章指出,生命的进化不仅仅是简单的适应环境,更是一种跃升,是生物在进化中不断超越自我,适应环境并创造新生态的过程。
《生命进化的跃升》读后感(一)
91 科学性很强,就算是曾经的理科生(高中)在看的过程中也得查查相关视频资料,要不不太好理解。很有意思的一本书对人的进化过程十个大方面入手逐渐去寻找内在的基因进化溯源。进化的过程中物竞天泽造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几十亿前万物都是共同的祖先,到如今多丰富烂灿的文化。生命中的各种系统、各种细胞共同维持着你我他。在地球历史的几十亿年间,人类存在的时间还是十分短暂的,虽然说现在看似人类站在了自然食物链的顶端,但如果对自然没有存在敬畏之心,谁能说的准人类不会是下一个地球霸主恐龙的最后处境呢?不是说恐龙是不敬畏自然才灭绝,只是未来的事谁又能预测的了呢?进化的未来方向是人类可以决定的吗?我最感觉兴趣的还是第九章一意识 物质的东西转化为所思所想的意识真是很神奇的事,以前只有在读哲学书中会看到哲学家对此类问题进行论证,没想到也可以用科学的角度思考, 用进化基因、神经的角度来理解意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看完这本书让我觉得,有时候不要从人的角度来看问题也许会快乐一些,跳出人这一窄小的角度,地球这么辽阔耀眼,人与人之间的事算得了什么呢?十亿年的进化发展,这十几分钟的不开心又算得了什么呢?你我都是进化的奇迹,推开窗,呼吸呼吸新鲜空气,走出家门,看看自然(戴好口罩)世界还是很美的。
《生命进化的跃升》读后感(二)
《生命的跃升》豆瓣8.9。这本书有我喜欢的部分,也有我不太喜欢的地方。 先说喜欢的部分,其实你看这本书的目录就知道,这是一本把生物学,生物进化史,当工程一样思考和审视的书。通常情况下,我们看生物学,达尔文的进化论算是尽人皆知的一种理论。所以进化论本身就有一种延续性的意味,所以我们在阅读生物学书记的时候,你有一种历史感。比如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时候发现了什么东西等等。但是我们从来不会像工程学一样,思考在那个时间发生的进化,意义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它这么进化以后,将使得生命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就好像我们说天问一号入轨火星,常规理解就是一个航天器从地球到火星,但实际上他有诸如发射,深空机动,近火制动,环火,降落等各个步骤。而这些步骤化的思考方式,就是这本书试图阐释和解读的内容,为什么生命要有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以后会发生什么。有了光合作用,想要达到更高能级的生物类型,又要进化什么能力。这种工程控制一样的描述,还让你打破高中生物课给人带来的知识假象。 传统意义上,我们高中毕业后,生物课学到了遗传基因,基本上也就把它定义成生命的终极密码了。而接下来,无非就是翻译哪种基因是干嘛的,进入一个从1到100的,“无突破”状态。但是这本书让你意识到,仅仅了解了DNA的秘密,想要解开生命这个大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可探索的领域太多了…… 之后我不喜欢这本书的地方,其实也是这种工程性的论述方式。我觉得它选取的这十个主题,前后关联度有些牵强。也就是说,它还不够工程化,类似于主题式的展开。可能于生命来说,本身就过于复杂了,能抽丝剥茧整理到这地步,已经是大佬中的大佬了。
《生命进化的跃升》读后感(三)
翻开40亿年漫长的生命进化史,犹如欣赏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生命歌剧。
歌剧的开场,宛如地狱,毁天灭地的火山喷发,持久不绝的电闪雷鸣,在那平静的海底,纵横林立的海底烟囱喷发污浊恶臭的黑烟,生命何以产生?仔细看那地狱之海,遵循着热力学定律的谱线,有机物催发产生,缓缓奏响了第一支生命之歌。
微小的有机物,起先只是窸窸窣窣的轻音,不曾想它们彼此结合,在舞台跳出震撼的双螺旋之舞,站在了舞台的中心,指挥者这场歌剧。
受限于能量,生命的歌曲始终低沉而又无力。而这一刻,它们面向了光,细胞歌唱的音符迸发不竭的力量,以恢宏之势改变着整个舞台。
进而,不同的音符相互邂逅与交织,组成了一个个跳动的和弦,交织在一起的生命演奏愈加激昂,变化愈加复杂。
接着,舞台上飘舞的染色体一起表演着华尔兹舞曲,它们优雅柔和地旋转,分开、重组、筛选、淘汰,不断轮回,变化的舞姿令人目不暇接。
马达蛋白齐心协力收缩着肌肉,让动物不再遵守静态的法则,在各个音律间不停跳动;眼睛的登场让动物窥探世界的多彩,造就生物的爆发;热血又让动物冲破能量的藩篱,加快生活的节奏。
越来越多的音符,越来越多的旋律,在不同时刻发生和谐共鸣,不断产生同步振荡,音乐整体成了感觉与意识,“只要余音未绝,你就是音乐”。
旋律渐渐舒缓,音调慢慢低沉,指挥家停在了収拍点,音乐也缓缓停止。一个生命的悄然退场,迎接着新的未知生命精彩的演奏。
在尼克·莱恩的笔下,生物的进化史变得充满趣味,震撼人心。进化不只是残酷的物竞天择,也充满了必然性、偶然性、随机性与不可知。从40亿年拆解开生命的进化史,让我们了解到生命来之不易,每一步的进化都举步维艰,背后映射着那段残酷的历史。因此,在40亿年的尺度上,每一个人都是进化的奇迹。
本书我从5月读到9月,持续了5个多月,一开始读只是对意识的起源感兴趣,然后逐渐被作者丰富的知识、充满探究的渴望所吸引,每一章都是无数科学知识的合体,令人惊叹。而且,作者根据目前科学界对于不同进化阶段的研究,形成了不同的叙述风格,大部分的思路按照“多重要-运作机理-每一部分是怎么形成-形成的最本源”这样的方式,掺杂着各种科学趣闻、科学界的争论、科学共识、模拟推演、个人猜想,不愧是科普的经典之作。
由于本书极为硬核,需要比较强的生物学基础或者很强的探究意识才能读下去,肯定会劝退一大部分读者。但是,持续读下去,并不断查询资料,一定会有非常大的收获。
《生命进化的跃升》读后感(四)
走一遍,生命进化的时间线……
我们常常慨叹于地球发展的时间久远,动辄以“百万年”为单位前行,而在这个过程中,生命进化的时间线同样让人惊叹……
尼克•莱恩(Nick Lane),《生命进化的跃升:40亿年生命史上10个决定性突破》一书的作者,英国生物化学家和作家,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教授,伦敦大学学院线粒体研究学会的创始成员,并领导了该学院关于生命起源的研究计划,莱恩曾获得2015年生物化学协会奖,2016年皇家学会迈克尔•法拉第奖,并在《自然》《科学》和《细胞》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过80余篇论文,莱恩写过四本关于进化的书籍,被翻译成25国语言。《独立报》称他为“我们时代最令人激动的科普作家之一”。
书中分别从以下十个方面,标记了生物进化旅程中年10个重要的决定性标志性突破。生命的起源——来自旋转的地球,区别于太阳系其他行星的地球可以拥有生命的原因之一,拥有适合生物诞生的自转和公转,这是很多探讨生命起源发展的论述中没有设想到的前提;DNA——生命密码,作为刻画了生物遗传信息的“密码本”,脱氧核糖核酸这双螺旋链条的出现可以说给生物可以代代繁衍提供了可能,稳定性和进化的可能尽在其中;光合作用——太阳的召唤,作为地球上生物存在的基础,可以说“固定”太阳的能量被自己和食物链更加高级的生命所使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生物进化的物质基础和动力;复杂细胞——命运的邂逅,细胞作为当下这个星球上主要生物物种类别存续的载体,其出现和发展对于生物进化来说是质的飞跃;性——地球上最伟大的彩票,作为繁衍后代的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可以说对其的研究就是对于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运动——力量与荣耀,区别于植物的“守家在地”,运动让动物们收获了更大的可能;视觉——来自盲目之地,视觉这种直观的感官能力的出现让动物可以更加容易判断周围状态,更加容易躲避天敌,更加容易捕猎,是生命进化中真的一大飞跃;热血——冲破能量的藩篱,意识——人类心智的根源,死亡——不朽的代价,物种进化与繁衍的高阶表征,不得不说生物进化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有着自己内在的逻辑,并不会被某一单一的因素影响,但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进化的路线也是难以捉摸的。
回想40亿年前,海底热泉偶然地成为你和其他生命的起源之地;之后,DNA的复制密码让你得以繁衍;直到光合作用制造出氧气,你才解决了能源问题;接着,复杂细胞让你的构成从简单变为复杂;有性生殖打乱了遗传组合,让你结合父母的优点;运动扩大猎食范围,让生存变得容易;眼睛成为你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热血提升新陈代谢速率,以维持你的大脑消耗;意识更是让你得以学习、思考以及成长;而最后的最后,直到生命尽头,你会发现死亡才是一切生生不息的奥秘所在……
总的来说,在地球上,生命进化已经走过了40亿年,但是进化的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顺理成章的向前滚动,而是在某个时刻忽然跃升,激进的一路飙升,一路狂奔,脱氧核糖核酸,光合作用,眼睛,视力,性,运动等10次进化,少了其中的任何一次,生物进化的路线与现在就截然不同,翻开这本书,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讲述,去重温生物进化路线上的“十次确幸”,每一次的“必然”成就了今天书页前的我们,全书翻译的还算是通顺,作者讲述的内容涉及到一定的生物学知识,但是个人觉得初中生物知识已经足够去理解作者说了什么,个人评分9.3分,推荐指数四星半。
《生命进化的跃升》读后感(五)
这本书的作者,尼克·莱恩,也就是写《复杂生命的起源》的作者,读这本书也是因《复杂》而起,并且,《复杂》也可看做是本书第四章《复杂细胞》的详细版。
以上说了几句看这本书的缘起及作者的关系。这本书的副标题是“40亿年生命史上10个决定性”突变,顾名思义也顺理成章吧,本书共分10章,分别介绍了作者判定的对于生命来说最重要的10个方面,分别是:
一、生命的起源;二、DNA;三、光合作用;四、复杂细胞;五、性;六、运动;七、视觉;八、热血;九、意识;十、死亡。
作者认为,以上10个方面,决定了你今天的样子。
这本书的封底,倒是很好的总结了这本书的内容,不妨摘录如下:
从读书的类型上看,我读这些科普类的书比较多。上学的时候就对生物、地理比较感兴趣,然而为了生存,还是选了比较稳妥的工科。但是向本书这样优秀的科普读物,上学的时候也没有读过,自然有彼时信息不发达的原因,但是学校专注于“升学”应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读这本书可以扩展许多在书本上能看到,但是都是浅尝辄止的知识,也能够对于生物这门科学有更深的理解。然而,即使现在读到这本书也不算晚。虽然现在让我复述这本书都讲了些啥很困难,但是至少我是了解了不少新鲜的内容。
这10章内容里,比较好理解的,就我目前的知识积累,是生命的起源、DNA、复杂细胞、性、视觉、热血;不太好理解的是光合作用(因为涉及到原子级别有点儿绕)、运动(基本没理解)、死亡(基本理解);最后是意识这点,至今科学界事实上也还没有搞清楚,本书只是介绍了几个假说和猜想。
最近我读书,重数量而不重质量,看过一遍以后就束之高阁了。也许等什么时候突破虚荣心比较强这个层次以后,还会回过头来多看看以前已经看过的书吧。
初稿于2021-08-07
原文地址:这只是一小小鸟窝
《生命进化的跃升》读后感(六)
断断续续看完了英国UCL大学尼克莱恩的《生命进化的跃升》,这是本被名字耽误的生物科普,总结了40亿年生命史上10个决定性的突变。作者注重把科学发展史向读者呈现,而且文字非常具有文学性。记录分享一下:
生命的起源★★★★★
万物共享一套生物代码,说明万物有一共祖。这个远古祖先露卡来源于充满能量、原料、催化剂的海底热泉附近的多孔石头,酝酿复杂分子、能量以准备生产DNA和蛋白质,也就是生命来源于无机世界。
DNA★★★★★
原料到达一定浓度RNA就会形成,碱性热泉会选出具有完整代谢功能和感染能力的矿物细胞,RNA形成DNA,再形成蛋白质。
光合作用★★★★
叶绿体的光系统有一天一分为二,一个光系统利用太阳能、二氧化碳制造糖,一个光系统利用太阳能制造ATP给细胞发电,有一天他们意外结合产生了完整的光合作用,也就有了今天的蓝星。
复杂细胞★★★★
核是复杂生命的重要器官。真核细胞起源可分为“原始吞噬细胞”与“命运邂逅”假说,命运邂逅让保守的原核细胞变成真核细胞,大而复杂的细胞无法自行调节呼吸作用,细胞核不适合去指挥数百个线粒体的工作,细胞装备了线粒体之后才可能升级为吞噬细胞。真核细胞因为线粒体的跳跃基因入侵生长出有孔洞的细胞膜。
性★★★★★
几乎所有真核生物沉溺于性,无性生殖物种往往走向灭亡。性耗费了更多的成本,但可以更快地将新突变更快地传播至整个族群,无性生殖却像棘轮一样无可挽回。坏的突变会损害好突变,好突变容易困在坏突变上,如果没有有性生殖,复杂生命不可能形成。
运动。★★
电驱动肌肉,肌肉依靠纤丝滑动运动。所有运动的机理相似。
视觉。★★
精巧的眼睛来源于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共祖身上的一个感光细胞,一分为二后一个负责看世界,一个负责生物钟。因为偶然机缘,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选择了相反的细胞来执行两种不同的工作。而这个共祖,可能来源于叶绿体、即远古藻类。
热血。★★★
热血可以带来更快的生化反应速率,带来耐力与更强的适应性,但是非常不环保。素食动物可能因为为了获取更多的氮,吃了更多的食物,烧掉了炭来发热,热血带来世界的生生不息。
意识。★★★★★
心智是什么,他是物质性的吗,既然电子可以既是波又是粒子,为何灵魂和物质不会是一体两面的同一件事情,这似乎是信仰,又似乎是哲学。本章说明了,意识就是电流在神经细胞间的反应,是某种神经信号模式下的产物,特定的环境会激活并强化特定的神经突触的联结,这种神经的编码方式通过基因被筛选出来。灵魂与思维不是物质的,但是是物质生成的一种反馈。心智屏蔽了冗余的自我感受,无法通过哲学或信仰接近。
死亡。★★★★★
死亡和性有关。细胞分化之后,生殖细胞驱使体细胞,死亡是对想要自由的分化细胞的惩罚机制。
细胞的线粒体越用越旧,自由基泄漏量提高,造成了细胞的微发炎,导致了衰老。衰老可以攻克,是退行性疾病的研究方向,延缓死亡并保持健康并非不可能,导致的道德问题也是轻微的。热量限制可以延缓衰老,机体认为你需要等待时机进行繁衍。
神经元是分化最专一的,但不会有神经干细胞准备替换他。如果他被替换,也替换了过去的经验,永生的代价是牺牲人性。
这些都有一个大前提,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怀疑所有生命不是进化出来的,就有如去怀疑所有证据的集合,这等于在怀疑现实。书里有些观点仍存在争论,但作者觉得已接近事实。由衷赞叹生命之美。
《生命进化的跃升》读后感(七)
地球上的第一个生命是一个多孔的石头,在里面一边合成复杂的分子,一边产生能量。生命诞生在碱性海底热泉,碱性海底热泉并没有火山作用或岩浆参与其中,而是由海水和新露出的岩石作用产生。海水不只会渗透,还会跟新生岩石发生实实在在的反应,嵌人其中并改变岩石结构,形成如蛇纹石这类含水的矿物(蛇纹石之名来自岩石上犹如蛇鳞片般的绿色斑点)。海水渗透会让岩石膨胀,进而崩解成小块,而碎裂成小块的岩石则更利于海水渗透,然后再崩解,如此周而复始。这种反应的规模十分惊人,通过这种方式渗入岩石中的海水体积,可能与海水本身的体积相等。随着海底板块移动,这些含水的岩石最终会有部分被压入地底重新回到地幔,然后被加热。此时岩石会从地球深处把水释放出来。这样一来,夹杂看海水的地幔驱动了地幔对流,进而迫使大洋中脊和火山等处的岩浆向上升至地壳表面。我们行星上剧烈的火山运动,就是被海水持续不断地注入地幔而产生的循环所驱动,是它让我们的世界保持不平衡。 没有光合作用,地球就不会是绿色的,也不会是蓝色的。因为叶绿素将阳光转化成化学能,供养动物和植物。蔚蓝的天空与海洋都仰赖清澈的空气和海水,还要靠氧气的清洁力来扫除阴霾与灰尘。而没有光合作用,就不会有自由的氧气。事实上,地球可能根本不会有海洋。没有氧气,就没有臭氧。没有臭氧,地球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挡炎炙的紫外线,而紫外线会把水分子分解成氢气和氧气。但这样生成氧气的速度不够快,氧气不但不能在空中累积,还会和岩石里面的铁反应,把它们染成暗褐铁锈色。同时生成的氢气,因为是全世界最轻的气体,所以会逃离引力的枷锁逸人太空,整个过程缓慢而残酷,就像大海渐渐失血流人太空,金星的海洋就是这样成为紫外线的牺牲品,火星可能也遭遇了相同的命运。 没有氧气,生命会极其微小。氧气也从其他方面为大型的生命提供支持。想想食物链,最上层的猎食者吃小动物,小动物吃昆虫,昆虫吃小昆虫,小昆虫吃菌菇或树叶,五六层的食物链在自然界并不罕见。每一层都会损失一些能量,因为没有任何一种形式的呼吸作用的效率是百分之百。事实上,有氧呼吸对能量的使用效率大约是40%,而其他形式的呼吸作用(比如用铁或用硫来代替氧气)的效率则少于10%。也就是说,如果不使用氧气的话,只消经过两层食物链,能量就会减少到初始能量的1%,而使用氧气的话,要经过六层食物链才会达到相同的损耗。换句话说,唯有有氧呼吸才能支撑多层食物链。食物链经济学带给我们的教训是,猎食者只可以生活在有氧的世界,而没有氧气的话它们根本负担不起猎食生活。猎食一定会造成军备竞赛,使猎食者与猎物两者逐渐升级。硬壳用来对抗利齿、伪装可以欺瞒眼睛,而增大的体积既能威吓猎食者,也能威吓猎物。有了氧气,它们才负担得起猎食行为和更大的体积。氧气不只让大型有机生物可以存活,更重要的是让它们有可能出现。氧气直接参与大型生物的建造。让动物具有力量的蛋白质是胶原蛋白,是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不管是钙化的结缔组织如骨骼、牙齿和硬壳,或者是“裸露的”结缔组织,如韧带、肌腱、软骨和皮肤,全都包含胶原蛋白。胶原蛋白可说是哺乳类动物体内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占了全身蛋白质的25%。就算离开脊椎动物的世界,胶原蛋白也是贝壳、角质、甲壳和纤维组织的重要成分,它们构成了整个动物世界各式各样的“胶水与绷带”。胶原蛋白的成分十分独特,它需要自由的氧原子把相邻的蛋白质纤维连接起来,让整个结构可以承受较高的张力。自由氧原子参与其中,意味着只有在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宽裕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制造胶原蛋白,因此需要硬壳与骨骼保护的大型动物,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有可能出现。这或许就是大约在5.5亿年前的寒武纪,化石记录中忽然出现大姑大型动物的原因,当时正好是地球含氧量飙升之后不久。 呼吸作用是造成氧气没有持续堆满大气的原因之一,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完全相反,且势均力敌。简单来说,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能使两个简单的分子——二氧化碳和水结合产生有机分子而呼吸作用完全相反,它燃烧有机分子(也就是食物)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水,与此同时产生能量来支持我们生存。因此也可以说,我们所有的能量都来自食物中释放出来的一缕阳光。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石炭纪这种前所未有的碳埋藏速度呢?目前已知的很多事件都起作用,比如大陆的合并、潮湿的气候、广阔的平原等,而其中最重要的或许是木质素的出现,使得巨大的树木与结实的植物四处林立,要知道即使是现在,木质素都难以被细菌或真菌分解,所以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它出现时定是一个难以被超越的巅峰。因为无法被分解,释放出能量,大量的碳就随着木质素被埋到地下,而本来该与之面对的氧气则飘荡在大气里。此外还有两次地质事件也有机会让大气中的氧气浓度增加。这两秒事件很可能都是全球大冰期(又称雪球地球)的后遗症。这种全球性的灾难,很可能极大地改变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闻的平衡,也改变了碳埋藏与消耗的平衡。当大冰川融解的时候,伴随着大量降雨,原本在岩石中的矿物质与营养物质(铁、硝酸盐与磷酸盐),都会被冰和雨水冲刷注入海洋,从而促使进行光合作用的藻类与细菌大量繁殖,有点像今天由化肥造成的水华,不过是全球性的。然而这样的溢流不只会造成生物爆发,也会埋葬大量生命。被冲刷人海的灰尘、脏冰屑与砂砾混着大量的细菌沉淀到海底,让碳元素的埋藏量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因此大气中的氧含量就增加了。 为何灵长类会“重新获得”三色视觉?原因众说纷纭。主流的理论认为可以帮助动物区分红色果实和绿色树叶。而比较另类,同时也比较社会行为取向的理论则认为,三色视觉有助于区分情绪反应,比如愤怒或性交信号,我们需要辨认满脸通红和面不改色的差别(很有趣的是,所有具三色视觉的灵长类动物脸上都没有长毛)。
《生命进化的跃升》读后感(八)
AHA!
【1】《生命进化的跃升》
在经典的克苏鲁神话中,触手、粘液和眼睛等杂糅在一起,引发的夹杂着恶心的恐怖感可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
那么,如果告诉你,现实中真的出现过全身都长满“眼睛”的昆虫,你是否会不寒而栗呢?
我之前看过一本书,名为《生命进化的跃升》,这是一本很少见的阅读门槛极低的生物学科普著作。译者的名字也很有趣,叫【梅苃芢】(没有人),一想到全书布满了各种奇奇怪怪的知识——其中有不少甚至显得有点“那个”,让这本书在看似文艺的封面下多了些许不文艺的气息。
里面曾提到一个发生于1995年的实验。瑞士巴塞尔大学的生物学家瓦尔特 · 格林(Walter Jakob Gehring)率领他的团队一个老鼠身上的基因转移到果蝇体内。
要知道这个基因可不寻常,它可以调控眼睛的生长。
于是,在它的误导之下,果蝇竟然开始在全身各处长出眼睛,而且是完整的眼睛,长在脚上、翅膀上甚至触角上。
注意,这些从特定地方慢慢长出的眼睛,并非我们所熟知的人类或老鼠的那种“眼睛”,而是昆虫或甲壳动物所拥有的那种复眼。
不过,纵使如此,光是想想也觉得心里有些发毛了吧。。。
这个有点恶心的实验似乎从原理上证明了,只要改变基因,那种像《魔兽世界》中的克苏恩一样,全身都是“眼睛”的怪物是可以诞生的。
从生物演化的角度看,眼睛与视力的出现让捕食者和猎物都同时面对更残酷的生存舞台。然而,眼睛是如何通过自然选择演化而来,这是个曾令达尔文头疼,至今也令无数生物学家忧伤的问题。
也就是说,只有足够多的材料来证明眼睛的演化是连续的,且每一步都是“合理有用的”,那么,达尔文的观点才能成立。
无论如何,眼睛是如何【进化】的,至今仍然是一个谜。或许,眼睛的诞生就像《天地创造设计部》演绎的那样,充满了令人啼笑皆非的“随意”。
《生命进化的跃升》并不是一本新书,科学出版社在2016年就有过一版,2020年6月的新版是由读客文化出的。说起来,2020年的新书到了2021年,我再来写一些“读后感”,恐怕是真的太“靠后”了。
其实这本书的知识密度之高,已经不太能算“简单的知识科普”了。说真的,太硬核的读物销量有限,放眼全国人口,真正爱读书的人的比例并不大,而愿意啃需要反复思考的书的人比重更小——这或许也是当年读客文化没有动用自己强大的营销能力对其进行宣传的原意。
由于这本《生命进化的跃升》过于硬核,我也不好拿书中的一些现成知识“摆活”,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慨叹是,人类现存的很多习惯都可以从生物的演化进程中找到原型,而人性其实就是被约束的动物性,只要没有社会规则(伦理道德法律),人性与兽性也不见得有多少区别。
如果你对生物学、人类演化比较感兴趣,这本书千万不要错过。
【2】常规的碎碎念:读书从来都是一件很耗费脑力的事儿
虽然我也知晓一些所谓的速读技巧,但一本书到手,我总还是在心中逐字念出,谓之“读书”。
我从来都相信,“看书”与“读书”不同,看书可以一目十行,十秒钟看完一页,一个小时就能薅完一本,这种方式挺适合漫画或者绘本,带文字的书这么折腾,大抵就是骗骗自己,“我今儿看了书”。
由此,我觉得那些吹捧自己一个月阅读量达到二十本以上的人是极端不可靠的。当然,凡事总有例外,这说明“这类书”实在太好读了,例如刚才提及的漫画或者绘本,要么说明此书实在没多少值得回味的东西,有点像烟,点燃的一刻烟雾缭绕宛入仙境,之后,云散雾去,回归到最真实的人间。
学而不思则罔,我们也可以衍生出一个思路,即“读而不思则钝”,于是,我们大抵是能从“写手”的书评中窥测到本尊是个怎样的人。
如果深一步观察,就会注意到,读后感也好,书评也好,都是文字背后的【人】的影子,不管内容与书的关联有多少,本质上是这个【人】的诸多观点透过【书】的投射。
如果只是想简单谈谈对某本书的“感触”,其实随便从豆瓣或者知乎对现成的观点“洗一洗”就足够了。
我想,任何的文字,能经得起揣摩的,价值才更大一些——这也是为什么我越发觉得“读书从来都是一件很耗费脑力的事儿”。
真的,经得起时间淬炼的好书咀嚼得越多,无力感会越足,因为书在被读的过程中是会自发成长、慢慢变厚,通常一本足够深厚的人文著作会修正你对世界的“理解公式”。
我记得当年明月在《明朝的那些事儿》末尾提过这么一个想法,史书看多了,会逐渐向悲观主义靠拢。这么几年下来,我基本是能明白当年明月这话背后不好明说的东西——有些理解,不一定与年龄相关,而是依赖阅历。
【3】阅读其实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吗?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是英国大家【毛姆】一本杂文集的名字,内容比较有趣,值得一读——我这里不过是借用了它的这个壳。
如果你比较认同毛姆这个书名的“观点”,那就意味着【阅读】能让读者的心灵有一个停泊的港湾。这背后还有个隐藏意,读者的生活至少还有一点喘息空间。其实我是能理解各种“短平快文化”的繁盛,因为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大多数人劳作了许久,是根本没有任何理由去找一些“立意深远、辞藻华丽、构思精巧”的【读物】来缓解心灵——几十秒的快乐就足够了。
再说的极端一些,“葬花咏月”更适合有闲阶级。
我自己是越发不太接受“纯粹的阅读”,而是认为阅读一定要有“功利性”——如果我不能从一本书中学到什么,我会觉得这本书就是垃圾。
这种【学到】,可以是新的自然知识,可以是一段对场景的描写,可以是一个悬疑故事的构思——于是,一本书如果完全一无是处,也是不可能的。
我给大家一个建议,如果一本【新书】被大众吹,就要保持谨慎——因为每年能出的顶级优秀的书可能只有几本,量一多就很不正常。而如果一本【旧书】突然被人“炒作”起来,那说明书里的某些矿藏终于又被人挖掘出来了。
有限的生命力,还是要带着目标多读好书。
我认为,阅读从来不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而是一座蓄势待发的武器库。
【4】论愚蠢
“论愚蠢”其实是一段文字,节选自《狱中书简》朋霍费尔。
朋霍费尔并不是一个为国人所知的人物,他的一生短暂,只活了39年。我目前还没找到机会去读朋霍费尔赫赫有名的《伦理学》和《狱中书简》,以及他的传记作品《陌生的荣耀:朋霍费尔的一生》。
不过,至少我有幸先读了朋霍费尔的这段“论愚蠢”。
我所理解的“愚蠢”,是指天生智力并没有缺陷,后天成长环境中养成的一种【习惯】(思维方式。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演说家的一字一句都是枪炮,因为他们深知如何利用人性中的弱点来“扭曲”听众的观点,演说家们深谙“愚蠢者”的思维方式。
“只要稍微加一点外力,他们就会自觉地滑向道德的彼岸”——我从太多的历史中看到这样的场景,而每次都不寒而栗。到了今天,这种“行为诱导”不限于政治,常见于商业环境。
下面是书中的内容,我把自己的部分观点放在末尾。
对于善来说,愚蠢是比恶意更加危险的敌人。你可以抵抗恶意,你可以揭下它的面具,或者凭借力量来防止它。恶意总是包含着它自身毁灭的种子,因为它总是使人不舒服,假如不是更糟的话。然而面对愚蠢,根本无法防卫。要反对愚蠢,抵抗和力量都无济于事,愚蠢根本不服从理性。假如事实与一己的偏见相左,那就不去相信事实,假如那些事实无法否认,那就可以把它们干脆作为例外推开不理。所以同恶棍相比,蠢人总是自鸣得意。而且他很容易变成危险,因为要使他挥拳攻击,那是易如反掌的。所以,应付愚蠢者要比对付恶意加倍小心。我们不要再三地努力同蠢人论理,因为那样既无用而又危险。
要恰当地对待愚蠢,认识它的本来面目是必不可少的。
十分肯定的是,愚蠢是一种道德上的缺陷,而不是一种理智上的缺陷。
我们惊讶地发现,由于某些特定的环境,产生这种情况,即有些人智力超群,但却是蠢人,还有些人智力低下,但并非愚人。我们得到的印象是:愚蠢是后天形成的,而不是天生的;愚蠢是在某些环境中形成的,在这种环境中,人们把自己发展成蠢人,或者允许别人把自己发展成蠢人。我们还进一步注意到,比起不善交际或孤寂独处的人来,在倾向于或注定要群居或相互交往的个人或团体当中,愚蠢要普遍得多。
由此看来,愚蠢是一个社会学问题,而不是一个心理学问题。它是历史环境作用于人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特定的外部因素的一种心理副产品。
更进一步地观察就会发现,任何暴力革命,不论是政治革命还是宗教革命,都似乎在大量的人群当中造成了愚蠢的大量产生。事实上,这几乎成了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一项规律。一方的力量,需要另一方的愚蠢。这并不是人的某种天生能力(例如理智上的能力)遭到了阻碍或破坏。
正相反,是这一类力量的高涨已变得如此可怕,以至于它剥夺了人的独立判断,人们放弃了(或多或少是无意识地放弃了)自己来评价新的事态的努力。蠢人可能常常十分顽固,但我们切不可因此而误认为他很有独立性。人们多多少少会感到,尤其是在同蠢人谈话时会感觉到,简直不可能同他本人谈话,不可能同他进行肝胆相照的交谈。同他谈话时,你碰到的不是他本人,而是一连串标语口号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这些东西有力地控制他。他已被他人作祟,他的眼已遭蒙蔽,他的人性已被利用、被损坏。
一旦这些愚蠢的人交出了自己的意志,变成了纯粹的工具,他们就能做出任何最为罪恶的事情,但他仍然始终不可能了解这些事情是怎样的罪恶。在此,存有人性能被恶魔般地扭曲的危险,它会对人们造成无可补救的损害。
然而正是在这个方面,我们意识到,蠢人不可能靠教育来拯救。他所需要的是救赎,此外没有别的办法。迄今为止,企图用理性论证去说服他,丝毫没有用处。在这种事态中.我们可以完全明白,为什么试图去发现“人民”真的在想什么是徒劳无益的,为什么这样做对负责地思考和行动的人来说也完全多余。正如圣经所言:“对上帝的畏惧,就是智慧的开端。”换言之,治疗愚蠢的唯一办法,是灵性上的救赎,因为唯有这样,才能使一个人像上帝眼中负责任的人那样生活。
不过,在关于人的愚蠢的这些思考中,也有一点值得安慰之处。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认为,大多数人在所有的环境中都是愚蠢的。因为很长时期里造成这种情形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统治者希望从人们的愚蠢之中,而不是从人们认真而独立的思想判断之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我想,避免自己“愚蠢”的一个比较简单的练习,就是逻辑性的锻炼。
“因为。。。所以。。。”&“既然。。。那么。。。”
在这种场景练习下,有助于我们去独立思考——上帝视角的独立思考其实是不存在的,我们只可能在有限条件下去搜集有限资料,再得出自己的结论。
例如,股票的涨跌可能与内幕交易有关,但由于这种信息常规条件下根本不能获得,“准确判断”纯属扯淡——这也是我向来对“股评”不屑一顾的根源,因为单只股票的涨跌在表面与底层是两套独立逻辑,如果说行业与题材的涨跌,倒是与政策、热点新闻有强相关。
上面这个有点不接地气。我来换几个例子。
比如有些“创作人”会给自己的简介加不少tag,“xxx创始人”+“xxx机构认证”+“xxx资深”,乍一看唬的很,但细细品味就很不对,一个真正的牛人是不太需要用各种外部标签给自己贴金的,有时候,一个【名词】就能代表这位老大的与众不同了。更为幽默的是,有些人给自己的标签是“连续创业者”——潜台词就是之前没有一个做成的项目。
说真的,很多人都是拿这套路去骗未经世事的小白——个人给自己的贴金量与个人自己的含金量往往成反比。
人啊,越是缺什么,就越是想表现得自己不缺什么。
好像今儿码的字儿又是各种飘忽,太多了。点到即止。
希望上面的这些内容对你有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