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介绍了《黑毡上的北魏皇帝》一书,作者通过生动的文字和详实的史料,揭示了北魏皇帝的生平和治国策略。文章讲述了北魏皇帝的权谋和政治手腕,以及对国家发展的重大贡献。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北魏时期的政治局势和历史背景。
黑毡上的北魏皇帝读后感篇一
之前较少接触内亚史,罗新老师从内亚视角剖析北魏历史、讲述辽朝故事,从角度上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罗新老师在文中提到“内亚史从来就没有,或绝少有可能不与中国史发生或浅或深的接触、交叉乃至重叠。完全脱离了中国史的内亚史,甚至不可能被记录、被叙述、被了解,而成为永久消失了的过去”,这段话是有启示的,史料的书写有其时代局限,史料的运用也有视角的差别,他提出的“熟知史料再阅读”,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命题。全书看下来,我对于《耶律阿保机之死》一文所作的叙述和史料的再阅读和阐释还有一定的不解,因为对辽史并没有很了解,对于书中一些事件的描述仍有疑惑。
黑毡上的北魏皇帝读后感篇二
把内亚历史与中国历史平行看待,并不意味着这两个历史单元之间是泾渭分明、决然可分的。毫无疑问,历史上的游牧内亚与农耕中国之间并不存在一条清晰的分界线,在任何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原王朝与内亚政权之间都保持着空间、文化和人群的部分重叠关系,但这并不妨碍以蒙古草原为中心的内亚和以长城以南农业地区为中心的古代中国各自形成独立的历史单元。两个历史单元之间的交叉、重叠和相互影响,在不同时期的强弱程度固然不同,但各自的独立性和连续性始终明晰可见。因此,正如绝不会有人同意中国历史可能是附庸于内亚历史的,我们也不应该把内亚历史视作中国历史的一个附庸。
黑毡上的北魏皇帝读后感篇三
在这本书中,作者尝试从内亚历史的角度来观察中国的历史,探索内亚历史和中国历史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渗透。作者从极小的角度切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让我们看到了一段不一样的历史事实,像可汗的即位和祭天大典中的内亚因素,耶律阿保机之死与内亚传统之间的关系等,让人大开眼界。确实,一直以来,历史研究者和我们大家都是从中国历史的面向看待如北朝、辽金元清的历史,但正如作者所说,“内亚历史的独立性,意味着以蒙古高原为中心的草原各游牧人群间有着高密度的文化与政治接触,从而作为一个历史单元鲜明地区别于南方定居农耕社会各人群及其政治体。内亚传统的连续性,意味着在于外部政治体、文化体发生接触并接受影响的同时,内亚各游牧人群所建立的政治体之间的相关性,可以保障内亚独特的文化与政治传统能获得连续的传播与发展,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
黑毡上的北魏皇帝读后感篇四
罗新老师《黑毡上的北魏皇帝(修订版)》的四篇文章(新收录《拓跋祭天方坛上的木杆》一文)皆是从内亚视角审度草原游牧民族与农耕王朝间的对抗与融合,既有“汉化”的融,也有基于本民族传统的独立特点。所谓“内亚文化的连续性与独立性”,而这种连续性与独立性无不是把内亚作为一个方法而存在的。从北魏皇帝继位仪式到成吉思汗即汗典礼甚至一直到内亚诸国立帝过程的相似性中,探寻到对内亚传统的继承衔接。那么内亚这种传统又是从何时开始的呢?书中所言乃是从后汉匈奴没乌丸兴起,至犹今日仍能见到传统沉淀的影子。另一个有趣的话题是“内亚史”和“内亚性”,像东西北魏辽金元清,这些内亚性比较强而入主中原的王朝,皆应归于内亚史的范畴中,即便是内亚性较弱的朝代,他们也因地缘性或多或少渐染内亚之风。也就是说,王朝史不能单从中国史理解,而该将其置于内亚视角考察,使得历史更细致全面和饱满,这是罗老师给我们读者最大的启迪。
黑毡上的北魏皇帝读后感篇五
对北族史兴趣有限,所以不抠字眼,只泛读其大意和方法,一个晚上就几乎读完了。 我认为关键就是:边缘史料、他者视角、内亚方法。 一种新清史研究方法的泛化,同时力图剥离政治取向,回归研究本身。 第一章黑毡上的北魏皇帝,主要是借毡上立汉的考证为内亚在北族研究中的可行性做支撑。 第二章则是借由拓跋祭天方坛上的木杆论证内亚性的连续性,认为内亚方法可以广泛应用在不同阶段的历史研究中。 第三章,比较系统地讨论了内亚方法在北族研究中的应用。 第四章耶律阿保机之死,这是一个内亚方法应用的范例。 内亚方法很有趣,的确能补充、修正一些长久以来被误解的史料,发掘一些看似无用史料的价值。 但巨大的时空跨度和极为有限的史料,是否能用部分文化表征的相似构建强有力的联系?过于精巧的推敲是否能反映历史真实?我觉得这些都是存在疑问的。
当然,学术界需要争鸣,也需要一批学者从内亚视角出发重审史料,只是任何推敲和史料之间都需要恰当的平衡。
黑毡上的北魏皇帝读后感篇六
当我们遇到异质的政治体或文明体时,习惯将其与自己熟知的概念、成规和固有思维进行参照、类比甚至置换,这样的确便于对异质制度和文化加以解读,也便于寻找不同制度和文明的共同点,但同时却一定程度上消磨了前者的独立性与两者的差异性。因此先入为主进行主观性过强的解读和研究是我们必须要警惕的。 学者以可汗即位仪式上的举黑毡、预言在位年限,祀天祭典上的立神主(实为悬挂祭品的木杆)等充满内亚因素的历史细节为切入点,借助内亚视角,依托蒙文、满文、波斯文、拉丁文等“边缘化”文献,重新解构了传统汉文史料的记录,释读其背后沉淀的文化内涵,勾勒出以蒙古高原为中心的内亚草原游牧民族长时间、高密度、多频次的文化与政治接触、传播、影响和传承。鲜卑、突厥、回纥、蒙古既是独立于中原农耕社会的异族政权,也是共享内亚文化遗产的草原王者。
对同一历史的多元视角关照和解读,更有助于我们理解立体的、鲜活的历史情景下的人物活动、制度构建与文化传承。
黑毡上的北魏皇帝读后感篇七
本书作者为北大历史系魏晋南北朝研究方向教授罗新,他开篇即指出本书写作的主要目的,虽然内亚迁徙至中原人群受到了华夏文化的深刻影响,但传承下来的内亚文化传统也很重要,以内亚视角重读历史能有别样收获。本书批判了长期以来学界努力将北朝纳入中国史书写的做法,创造性地通过政治仪式之间的联系证明内亚性的连续性。阅读过程中可以看到作者力求达到自己对优秀历史学家所期望的品质:批判、怀疑与想象力。([1]罗新.《有所不为的反叛者》[J].国家人文历史,2019(14):134.)
《黑毡上的北魏皇帝》聚焦以鲜卑、契丹、回鹘、突厥、女真等为代表的北方民族以及他们建立的政权,在有限的篇幅内尽可能地使用中外史料来证实内亚传统的存在,中国历史也具有内亚性。本书四篇小文分别主要探讨北魏皇帝于黑毡上西向拜天祭奠仪式、拓跋祭天方坛上所立木杆悬挂祭祀牲畜的功用、以内亚视角研究北朝史的重要意义,以及耶律阿保机或是达到了承诺在位期限而不得不选择自裁。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兼得写作议题的趣味性和史学研究的学术性。
黑毡上的北魏皇帝读后感篇八
内含四篇论文。大致归纳如下:
1、“黑毡上的北魏皇帝”篇讲的是在七人承负的黑毡上西向拜天的即位仪式,“一方面观察拓跋鲜卑政治传统与华夏传统的遭遇、碰撞及变异,另一方面考察鲜卑旧俗(所谓代都旧制)与内亚政治传统间的联系。”
2、“拓跋祭天方坛上的木杆”篇指出拓跋西郊祭天方坛上的木杆,其现实功能或其礼制渊源意义上的功能,是用以悬挂献祭的动物牲体。
3、“内亚视角的北朝史”篇指出对于北朝的研究除华夏本位外,还有内亚史视角——“内亚史与中国史发生深度重叠的时期,通常就是内亚史料较为丰富的时期,北朝便是其一。”
4、“耶律阿保机之死”篇,以“常理”来理解和解释看似超越常理的史实。“阿保机之死,如果放到草原游牧政治传统接触中原政治文化,并主动接受后者影响的历史视野里,就具有了更宽广的意义。游牧政治体向中原政权转变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继承制度的改造,完成从阿尔泰传统制度向中原制度的转型。”
黑毡上的北魏皇帝读后感篇九
今年再版的这本实际上是4篇似论文形式的合集,只七八万字,160页,很薄。
书名虽然叫黒毡,实际上每篇都讨论到内亚传统在历史源流中的延续性,以及做历史研究时应抱有如何的治学态度。和北魏的主题并没有那么深的关系,只是将其当成其中一部分。
所谓的“内亚视角”是诸篇中不断提到的词,不是从传统的中华历史角度,而且将北朝的诸多传统放在游牧民族的连续性上去解释。联动到元朝和清朝。有启发。
当然整体上不通俗,对业余读者来说基本不好读,毕竟是做学术,举毡推汗、或者立木挂牲这些仪式,对于现实的意义也自然是偏小的。况且几篇中还有些重复片段。
4篇中,其实《耶律阿保机之死》是最适合作为现在流行的轻学术体例出书的,一个小的切入口,给出一个猜想,解决一个问题,有意思。不知以后可否多写几篇,然后再成一本书。
有时候,我总觉得历史的研究论文很难像工科那样逻辑完全严丝合缝,毕竟年月不可追,许多结论都只能通过各种史料旁证甚至推测,这还建立在史料本身的可信度上,由此,难免会导向不可知论,难免会看起来逻辑关系有可杠的部分。
黑毡上的北魏皇帝读后感篇十
野生民科历史迷一名,从书中罗新教授介绍内亚民族祭天方坛上的木杆,联想到又被称为“功名石”的旗杆石。
此物起源于明清时期,一些宗族子弟在科举中举后,会在宗祠前竖立旗杆,以光耀门楣、彰显身份。在广东、福建、江西等地的客家聚居地区比较常见。
虽然是南方习俗,但客家人多是中原迁入的人士,从北方带来习俗不稀奇。更者,形制上跟罗新教授考证的神杆颇有相似。其上设置的斗状凸出,与其说是象征华表,更像是保留以悬挂牲体的枝叶。加上立于祠堂外而非祠堂内,为生人立而非死者立,都很不同于汉族的祖宗牌位的传统。大胆臆想,这个可是内亚文化在汉族文化的融合和影响?
此外,今粤人在祭祖之外也有祭天的习俗,传统所用之“大发糕”就是黄色的糕,与满人祭礼中的黄糕类似。也有祭祀后分享祭品的习俗,名为“太公分猪肉”。
罗新教授认为引入内亚史研究新清史,让我打开了自己的以上思考。但上文纯粹个人脑洞,期待以后阅读能补充资料或有正式的历史学者进行深入研究。
黑毡上的北魏皇帝读后感篇十一
第一次读历史相关的书,作为一个历史小白,刚开始看前面几页确实会有点困难,但是读进去之后会觉得这本书其实非常有趣。
作者通过讨论可汗即位仪式在内亚不同时期、不同政治体间的继承与流传,揭示了内亚传统不容否认的连续性,并借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们应当把内亚历史与中国历史平行看待,将内亚作为一种方法,尽可能地拓展历史内亚的时间与空间。这样做可以拓展历史视野的丰富层次,为中国历史和内亚历史的研究提供新视野、新方法与新的可能。比如拓跋祭天方坛上的木杆,其实并不是华夏礼制传统的“木主”、“天神主”,他的现实功能,是用以悬挂献祭的动物牲畜。这个例子也进一步说明了介绍一种异质文化时,大量参照和借用自己文化已有的概念,难免会有一些失实并造成误导,所以我们需要理解内亚文化的连续性,借此校正对内亚文化的误读和误译。
我觉得书里最有意思的一篇是《耶律阿保机之死》。在立汗仪式上,有传统会用丝巾勒新可汗的脖颈,致其昏迷,再问他居位年数。若是在这个年数之前可汗就去世了,则没有问题,但若是这个年数之后可汗依旧在世,则会被处死。作者根据这个习俗,做出推断耶律阿保机就是因为在即位仪式上说出了一个不大的数,才会突然暴毙。除此之外,作者还指出耶律阿保机的“自杀”,也有可能是为了让父死子继完全合理合法,剥夺兄弟的继承权,确立新的继承关系。制度改造和文化转型之难,只有那些在制度转型中做出了巨大牺牲的人才能体会吧。
黑毡上的北魏皇帝读后感篇十二
一、通过举毡立汗、照例谢逊、预言年限等可汗即位仪式和西郊祭天礼制在不同时期、不同政治体之间的继承与流传,论证内亚历史的独立性与连续性。
二、传统王朝历史学以中原王朝为中心,边裔四方都是中原历史叙述的附庸,其各自历史传统的独立性本来就很难进入史学认识的思虑之内。而在现代史学中发展出来的民族史观,与传统的王朝史观相结合之后,强调各自民族集团的起源、迁徙与消亡,是把这些民族集团的历史分别配置在中国的王朝断代史的大框架中,忽略了内亚民族间深刻的文化、语言和社会联系。提出应将“中国历史的内亚性”作为新的工具、方法、处理史料手段来研究历史。
三、举何德章“阴山却霜之俗”演变研究和田余庆“子贵母死”制度研究的例子,阐述何为“内亚视角的北朝史”。
四、从内亚传统的约束力、契丹国家制度建设与耶律阿保机所处的复杂政治环境等因素入手,分析耶律阿保机之死。
“政治仪式是政治权力的一种表达”。很有趣的一本小书,可读性强,惟论证逻辑稍微不严谨(斜纹标注),多为推测,有待考证。内亚因地缘特点存在跨大纬度的文化共性是必然的,对于中国古代存在少数民族政权,既要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角度,在少数民族华化视野下理解,也应该从少数民族保持自身特性角度加以认识。北朝历史发展中存在内亚因素,但私以为不必特别夸大内亚人群在政治历史上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必过分强调内亚地区的历史独立性。
黑毡上的北魏皇帝读后感篇十三
是《有所不为的反叛者》、《漫长的余生》、《黑毡上的北魏皇帝》三本的最后一本。读完这三部,倒是让我想到了另外一个历史学家李开元。 这两个人的写法是存在显著的差别的,罗新侧重历史中的博弈,不论是写耶律阿保机之死背后的传统与现实还是写标题里的黑毡和汗位之间的关系,亦或是上一本《漫长的余生》都是。而李开元写历史则侧重推理,猜想。比如他写秦始皇是第一个皇帝,那应该还有第一个皇后才是。但是在历史上并没有相关记录,于是他就开始了这条线上的种种推理,有了《秦谜》这本书。 形成这种风格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绕不过去的就是研究方向的不同。罗是研究北方少数民族史,其中变革、演变确实是博弈最精彩;而李研究的是秦汉史,由于年代更远,很多史料是遗失的,他必须有想象力,还需要合乎逻辑的想象力。 最后摘录一段话吧:“内亚史自成一个历史系统,它绝非必须依附于中国史才能成立,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是,内亚史从来就没有,或绝少有可能不与中国史发生或浅或深的接触、交叉乃至重叠。完全脱离了中国史的内亚史,甚至不可能被记录、被叙述、被了解,而成为永久消失了的过去。同样,中国史从来就没有缺少过内亚因素的参与,这种参与有时甚至决定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因此,争论“清朝是不是中国”“元朝是不是中国”“辽是不是中国”“金是不是中国”“西夏是不是中国”“十六国北朝是不是中国”,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我们必须看到,这些争论是非学术的,不应出现在我们的讨论中。” 这里的内亚指的是亚洲内陆,比如现在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蒙古这种地域。也就是中国历史上常说的匈奴羯氐羌这些北方游牧民族所在的位置。
黑毡上的北魏皇帝读后感篇十四
罗新老师的名头早有耳闻,作为国内研究内亚历史的先驱,罗老师上过不少播客讲述自己的学术成果。当时就对这个历史学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在看到这本《黑毡上的北魏皇帝》出版后,第一时间就找来拜读。
在这本书中,罗老师从一个细节——“高欢拥立孝武帝时,武帝在七人承负上的黑毡西向拜天”出发,展开针对内亚民族即位典礼的研究。从鲜卑到蒙古,黑毡仪式不断继承发展。并随着蒙古西征带到了中亚各汗国。又随着中亚的伊斯兰化,仪式细节也慢慢调整改变。从黑毡变白毡,从七人变成四人。
之后又考证了中外史料中,内亚可汗即位前的君臣对话和可汗预言。并创新性地提出了耶律阿保机之死的见解,随这个见解讨论了草原部落向封建国家部落转型过程中的继承人制度。关于内亚和中国的关系做出了讨论,指出两者既有独立性也有连续性,应正视内亚民族历史。随后的内容也是前面内容的发散与拓展,不多做总结。
在这本书中,罗新老师旁征博引,援引各处史料印证出了有趣的结论。其关于“内亚”,“新清史”的讨论尤其引人深思。在网络上对于内亚和新清史的污名尤其之多,更有甚者,将其斥为日本侵华时期冈田英弘的“满蒙学说”——“意欲将满蒙从中国分离出去,为日本入侵满洲寻找合理依据”的借尸还魂。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于这些概念也不是很清楚,甚至略有排斥,读完罗新老师的思辨,我想我对于“内亚视角”多了一份理解与包容。确实在以往的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研究者具有太多的“中原王朝视角”,这也许是一种文化傲慢。这样来想,内亚视角并不是可有可无。
黑毡上的北魏皇帝读后感篇十五
公元五三二年六月十三日,北魏孝武帝即位于洛阳东郭。关于这场即位仪式《北史》有曰:用代都旧制,以黑毡蒙七人,(高)欢居其一。帝于毡上西向拜天讫,自东阳、云龙门入。 通过这段简短的史料,罗新老师分析了北朝各民族祭天礼仪上的融合发展和连续。 通常的史学观点都是以大中华历史文明为主体,少数民族是相对边缘的辅助角色。这次罗老师将内亚民族和政权作为独立的文明,研究其对大中华历史文明的影响,如此一来方知,今天的中华历史真的是各民族共同融合而成。内亚各民族对中华历史影响最广泛最深远的时刻就发生在十六国至南北朝这段时间,随着上层统治集团的更迭,各主政民族的风俗、信仰、政策等等无不自上而下贯穿整个社会,继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与原本的文明融为一体。 罗新老师从举毡立汗入手,细致的将这一独特仪式每一步的细节(祷词、服饰和牺牲颜色、参与人员等)、发展变化(改制后的仪式、改制目的)、传播的空间时间(广至中亚不同民族、远至十九世纪的清代)等方面,简明扼要的指出,内亚各民族因其共同性,即同为游牧民族,因而部落之间既独立又相关,这一特性使得内亚文明的发展延续可以具有多重途径,这是其时间空间上的便利。 罗新老师提出,举毡立汗既是仪式也是制度,脱胎于游牧民族原始信仰的仪式逐渐发展为统治工具,比如参与祭祀的七个人,人员的资格标准变化就是实际掌权集团的变化,或者说是统治者想笼络依仗的人员的变化。比如将新继任者勒至昏迷令其自己说出在位年限,实际是为了限制继任者所代表的部族的权利,保障各部族权利平衡的方法。比如祭祀时严格区分圈内、圈外人员的参与程度,外围观礼者通常是周边各政权的代表,即使是史学家视为正统的汉人政权的观礼者,也不得入内,说明当时内亚民族的独立性。 关于内亚民族的文字史料稀少,仅少见于观礼者或后世史书,罗新老师通过现有资料互相印证做出的结论,除了最后关于耶律阿保机之死,我个人认为说服力不够强。其他方面都有理有据,令人信服,这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