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沉默的永和轮》读后感1000字

《沉默的永和轮》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09 19:10:30
《沉默的永和轮》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06-09 19:10:30   小编:

《沉默的永和轮》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小说,通过描述一个小镇上的轮胎厂工人在短时间内的生死离别和种种不幸遭遇,揭示了社会中的人性黑暗和无情现实。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情节,深刻地展现了人性中的善恶和生存的无奈。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揭露社会现实的作品,更是一部反思人性的镜子。

沉默的永和轮读后感(一)

跟着(大概是有很严重拖延症的)作家通过查找历史文献来破一百年前的案子,去听(近乎是)npc的无声诉求,抽丝剥茧还原有血有肉的故事。

沉默的永和轮最后解密part还是挺紧张的,要是有孔洞的图和电码本什么的附带也让我玩玩就更好了。

我最喜欢的是广寒生那节,人生很多事就是徒然和戛然而止,到头来换来百年后一人的月下叹息已经是没那么孤独了。

沉默的永和轮读后感(二)

一直读到最后快结束,我一度以为这本书是我读过最特别最有创意的架空历史推理。但这结局崩的猝不及防,作者的常识储备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广为应用但其实有极高的技术革新空间的发明。那种专利的中文名叫实用新型专利”——梁老师,实用新型不属于发明,并且实用新型就是用来凑数的,不需要经过实质审查,点击即送,没有什么技术革新空间。 专利“随着时间推移至少不会贬值”——梁老师,专利保护在任何国家任何时候都是有年限的,一般在20年。所以就算给你补发了100年前的专利证书,找谁维权去啊……就算是找到100年前侵犯你专利权的人,也过了诉讼时效了。 所以这个委托的所谓真相,就是个笑话罢了。

沉默的永和轮读后感(三)

此书是在下通过微信读书看的,读毕不得不佩服作者相关知识的渊博。但作为纯粹的历史推理来说(而且不是那种家喻户晓的历史),小说情节未免太枯燥了一些,只能说不是在下喜欢阅读的那种类型(那啥那啥诡计多好啊) 小说的主人公无疑是个怪人,孜孜不倦的满足于在古典资料里发掘相关命案的真相。自然,案件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案,甚至涉案人物都是些名不见经传的人物(自然都是虚构的啦)。然而,看着主角(好像也没有女主)一步步的向着真相逼近,多少竟有点感动,这就是有志者事竟成吗? 通过对古籍资料进行历史推理,且真相与现实完全无关,印象里相对有名的小说有铁伊的《时间的女儿》,德克斯特的《妇人之死》,日本也有高木彬光的《XXXX的秘密》三部曲等等。不过除了《时间的女儿》以外,其它的很可惜在下还未曾一阅啦。

沉默的永和轮读后感(四)

之前没有读过的题材,与传统的推理小说不太一样,很新鲜的读书感受。从文献材料中,层层推理,尽力去寻找事情的真相,挺有意思的。 书中包含4个故事。 济南的风筝:初读,方便接受文字风格。读起来很顺滑,有转折有推理。还不错。 枯苇余春:不感兴趣的故事。不喜欢这种的家长里短,莫名爱恨。也可能是文字描述的原因,不能够共情。 广寒生:最短的一个故事,情节相对简单。从文献中去分析还原一个人的生平性格与术业专攻。挺喜欢 永和轮:原谅我的孤陋寡闻,这是第一次听说这艘船。对应书名的故事,应该最具代表,确实线索多,情节相对复杂,建立假设然后推倒重来,如此反复。大略看完,不是很懂。还可以吧,6-7分 最后,读完这本书感想:高度发达的网络时代,资料很多,如何查找资料也是能力。追根究底,从蛛丝马迹中抓住线索不放弃,深入推理。佩服作者

沉默的永和轮读后感(五)

哇太好看了!上了一天班还忍不住熬夜读完!“我”在故纸堆里查阅几个人名、抽丝剥茧出百年前不同寻常的一切,正应了那句网红文案——“史书上的寥寥几笔,正是他们的一生。”然后这本书里的故事主人公都并非来源于史书,杂志、报道、记录中的一点破绽被无限放大,最终拼凑出一段段传奇人生。 更加难得的是,作者在同名故事中诉说的“人类文明史就是对人才的浪费史”这句、淋漓尽致的表达在了这几个故事中,天才化学家(物理学?本文科生分不清)、另类文学家(那大哥也有可能是数理学家或者行为艺术家)、怀才不遇的航空航天学家、留日归来一心为中国做建设的学者,他们还没来得及将宇宙的精彩转述世人,就如流星匆匆划过,徒余几句不咸不淡的笔墨,太令人惋惜了,不禁想到龚公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人才已降,但终流水了。忍不住想了一下,历史上还有多少默默的人物,曾有几分改变当下中国乃至世界的才情和天赋,却终究埋没于种种原因,也许是时事政治、也许是个人性格、也许是家庭背景、也许只是英年早逝。

作为热衷推理的阅读者,很难得看到一本洋溢着中国古典特色的本格文学,《沉默的永和轮》一篇尤其凸现了本格风格。作者的描写也非常厉害,一路读下来通畅流利,仿佛是坐在“我”身边一起翻阅那些典籍记录。

总得来说,一本散发着古典韵味、纸墨清香的推理小说和小人物传记,副标题可以叫《俗世奇人(探索与发现版)》hhhh~

就是读完会有后遗症,看到作者的名字忍不住立刻去网上搜,企图找到他的故事∠( ᐛ 」∠)_

沉默的永和轮读后感(六)

最喜欢的当属于《广寒生或许短暂的一生》那一篇了,最初是在《科幻世界》某一年的增刊上面看到的。虽然相当不“科幻”,但是这种朦朦胧胧地从历史之中窥见古人一丝半点的踪迹的写法让当年还是中学生的我相当震撼,再加上文中所描绘的广寒生那种绝不向世界屈服的文人气节,成为了少有的能让我无法释怀的小说了。

而关于其他的篇目(首次阅读),推理的成分更多一点,但是唯一让我稍微有些难受的便是多次出现的邵靖这一角色,这一角色实在是太便利了,甚至还带有一点对整个事件拥有着上帝视角一般的特色。其他的推理小说(我承认我读得少)中的侦探似乎都没有如此这般,顶多是比叙述者往前多走了几步路而已。

然后再写写个人对内容的感受,最好的似乎是《广寒生》这一篇,除开前文的诸理由,还有一点便是小说所采取的用文献来推理的手法。文献资料便意味着已经被确定下来的历史,是经过“转述”的,那么读者(侦探)便是一个永远的旁观者,甚至不能和当事人有一星半点的交谈。在剩下的三篇故事里,谜底被揭开的那一瞬间,我们还来不及去感受那些“死者”的抱负便匆匆结束了,也许《济南的风筝》里面能感受到些许的惋惜,但是道听途说永远也比不上直面那般有震撼力,永远也比不上《广寒生》里面透过文章所展示出的广寒生的魅力。

顺便一提,这个装帧有些难受,好想把外面那层硫酸纸的壳扔掉,松松散散的,但是扔掉了就没有了标题,只能被迫留下来...故事简介写得一言难尽,读完之后回看才知道什么叫做似是而非。

沉默的永和轮读后感(七)

阅读的契机,是《广寒生或许短暂的一生》这个故事感满满、还带了那么一点儿悬疑色彩的名字吸引了我。听说是部短篇小说,便寻了《科幻世界》发布的文本来读。读到“大概,广寒生在一百多年前,望着这轮明月时,也有所期待吧。期待着什么呢……”时,文章戛然而止。我意犹未尽,以为这便是结局,还惆怅了好一会儿。

机缘巧合下再次读到这篇小说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之前看的只是节选。怀着如获至宝的心情,我迫不及待地读完了全篇。而后,怅然感却丝毫未减。

甚至希望,这个故事不如就结束在望月怀想的片段和那个省略号里,让读者保留一些积极、乐观的想象。但这大概就与作者本身想要传达的情绪背道而驰了,它会变成另一个故事。

我没去探究这部中短篇小说集里几篇故事的先后发表顺序,但全部通读下来,《广寒生》这一篇给了我一种“故事的原点”的感受。

广寒生是四篇小说的内核角色里最为微末渺小、最没有存在感的一个,甚至不是某场谋杀人的加害者或被害人,只和《枯苇余春》的内核角色唐李寒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思想行事跟时代趋势格格不入、乃至背道而驰的失意者。

主角搜遍可能有他名字出没的文献,最终也仅是印证了他那不讲章法、愤世嫉俗的笔风和性格最终将自己埋葬于历史的湍湍急流中的结局。

拨开皮相,其他几篇故事中有名有姓的人——《济南的风筝》陈海宁、《沉默的永和轮》杨继和孟指然、《枯苇余春》唐李寒,其实也都是些怀有超前志趣和才学,也都曾在或长或短的生命里奋力发声,却终究无力与潮流对抗的“没能书写历史的人”。广寒生没能成为留名的科普学家;陈海宁们也没能成为第二个詹天佑。

回到阅读体验上,在“文献解密”的独特设定加持下,全篇第一视角的自言自语式行文固然稍显沉闷,但也符合主角沉迷于文献考据的个性设定,读来比较“入戏”。小说中的推理是以今人借助古籍破解历史谜团的形式来进行的,耳目一新的同时,也让整个故事从线索的呈现直至谜题的揭示都隔着重重迷雾。

如《济南的风筝》,文末提供了“故事的两个版本”,哪个才是真实的版本,交由读者自行抉择;《沉默的永和轮》的军令司总监督方宗胜的人物形象,随着史料挖掘过程中新信息的披露而颠覆再颠覆,但案发的经过也好,杀人动机也好,都建立在主角的猜测之上。

一百年沧海桑田,证据大多毁灭殆尽,方宗胜是无情的谋杀者,也是自身理想的坚定捍卫者,但在整部小说集里,他或许是一个另类——唯一一个顺应时势、知进退的弄潮儿,能够掌握自己命运、也影响国家命运的人。

解谜的新鲜感过后,值得回味的还是故事里塑造的那群为科研理想献出一切的先驱学者——

沉默的永和号上,长眠着这么两个孤独徘徊的魂灵:他们是科研道路上坚定的战友,在掌事者和工匠们的排挤打压之下,他们是彼此唯一的依靠;生死攸关之际,杨继强忍巨大的痛苦将信息传达给孟指然,而后者也不负所托,用生命为代价保存了证据,最后双双殒命。两撮短暂的生命之火骤然熄灭,像永和号一样沉默,无声叹息。

沉默的永和轮读后感(八)

按:春晚有些无聊,随手找了几篇小说来读,其中《济南的风筝》初读比较有意思,胡乱拼凑了一些东西。 梁清散《济南的风筝》初发表于由八光分文化与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出品的《银河边缘001:奇境》(2018.08),后收录在《沉默的永和轮》(2021.10)。英文版《The Kite of Jinan》由Emily Jin翻译并收于《New Voices in Chinese Science Fiction》(2022.07)。 读完这篇小说的第一感觉是新奇,在我的印象里还没有其他作者用历史文献+(本格)推理式的写法来展开故事的。(很可能是我读的太少没见过,所以大惊小怪啦)主人公“我”(一个慵懒的无用之人,但很执着)在翻看文献时对一百年前的一起济南爆炸案产生了兴趣,不断地搜集资料拼凑起一个完整的事件(准确的说是爆炸案关键人物陈海宁的一生)。“我”是故事的动力源,“我”的所思所想推动情节整体性的发展。而“我”的朋友,邵靖,则是解谜者(其实邵靖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阅读体验,因为“我”与邵靖的差距似乎隔了一个位面,所以邵靖就像一个空降大师来为“我”指点迷津)。 作者选择济南这个城市似乎别有深意。他的系列作品《新新日报馆》的背景是晚清时期的上海。不同于十里洋场附带猎奇感的上海,济南更像是一座老实的城市。徐建寅主持的山东机器局正坐落于此。而徐建寅正是陈海宁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人物。 故事的结局是开放性的,作者仅仅提供了两个版本,读者愿意相信哪一个见仁见智。我更愿意相信邵靖的版本,因为第二个版本似乎有些阴暗与残酷。 在行文中,作者采用了一种历史文献与推理结合的方式,所以读起来颇有一丝快感(说实话田余庆先生在《东晋门阀政治》中对桓温家世的推测要比小说精彩的多,当然这是顶尖的写法,也没有太多的可比性)。梁清散的叙事节奏很奇妙,作者和读者似乎处于同一个起跑线,都在寻找一个答案,当你读完之后才会发现,哦,原来作者早已掌控整个局面。这里可以引申一个问题:“(狭义)历史”(或纪实)与“叙事”(或虚构)之间的关系。每每读到或然历史时便会想到,历史与叙事是交织在一起的,历史划定了界限而叙事在界限内游走,即使超出了界限,我们也丝毫不觉得意外,因为叙事是包含可能性的,过分的程式化反而影响阅读体验。(其间的张力则是需要作者把控的) 听过一种声音:SF教的原旨是宏伟神秘的宇宙。在我的印象里科幻的灵魂是科学与文学的交织。实际上科幻有着更为丰富的呈现,黄金时代的作者当然向往宇宙,其优势就是极为广阔的视野。但诸如稀饭科幻之类的作品未必不是科幻文学边疆的扩展,容纳多样的声音才能更好的发展、为读者呈现更为精彩的作品,不是吗?如果在这一点上达成共识,那么《济南的风筝》便可以看作历史科幻的另一种尝试。 提起历史科幻我们可能会想起《偃师传说》、《西洋》、《百鬼夜行街》、《天意》、《津阳三尺雪》、《一九三八年上海记忆》之类的作品。其实最应该提的是《狩猎愉快》,因为其背景设定也是在晚清,不过是殖民统治下的香港。《狩猎愉快》既透露着对殖民、旧物消亡的反思,带有忧郁的色彩,亦表明对新社会结构的反叛。狐狸的生存困境带有双重隐喻,既是“我”在金属丛林中的生活,亦是狐狸原初的自由。整篇小说充斥着蒸汽朋克所蕴含的阴暗与迷雾,似乎古典与现代交织便是如此。可蒸汽朋克的生长土壤是维多利亚时代,与中国环境是否相容?我尚且保留一下。 相较于前面列举的小说,《济南的风筝》给人一种新鲜感。“风筝”在原文中是陈海宁实验的扑翼飞行器(想起《沙丘》)。陈海宁穷尽一生便是在研究这种扑翼飞行器的动力问题。然而日渐式微的清王朝似乎并不关注陈海宁的研究,危机之下军事更为重要。其实这里隐含着晚清科幻的现代性问题。中国与世界断裂式的差距激起人们的反思。在新知与旧识交融的时代,强国的梦想带有一丝乌托邦的意味。从《新中国未来记》、《新石头记》之类的晚清小说便可窥见时人对于未来的洞见。当然,早期科幻由于历史局限呈现出一定程度上的趋同,其对于“科幻小说”的理解亦不如掌握丰富信息的我们深刻。但我更欣赏其对未来可能性的想象。《济南的风筝》或许吸收了其中的元素,读者自可从中感受到晚清悲剧舞台上不同人所做的不同努力。 长时间的跨度与空间的广阔使得中国问题更为复杂与多歧。因此,听到另一种想象的声音是很让人兴奋的。《济南的风筝》没有依循以往的历史科幻写作路径,而是开拓了(在我看来)新的写作路径(尽管是一种小的突破)。依循此路径,或许能够展现出与西方不同的另一种现代性经验。对于那样一个未来,我们满怀期待。

沉默的永和轮读后感(九)

有些推理小说交流群会设置这样的入群问题:你最喜欢的推理小说是哪一部?

我的答案是《沉默的永和轮》,一本非常特别的推理小说。

这部作品由作者梁清散的三部短篇和一个中篇构成,主人公“我”是一位文献爱好者,不知其名,他搜索文献,探寻历史,还原真相,这并非出于他的职业(他并不是专门的研究人员),而仅仅是兴趣使然。(梁清散本人就是这么一个“硬盘里本身就有大量的各方面晚清文献存货”的文献爱好者)在和“文献之交”邵靖的共同努力下,几个历史事件的真相得以不再沉默。然而有趣的是,我们从头至尾,都不知道主人公的名字。他或许是推理小说史上唯一一位没有名字的侦探。

然而,故事的主人公并非这位“文献侦探”,而是他所探寻的人物,以及背后的时代。

永和轮(图片来自网络搜索)

沉默谐音沉没,沉没的不仅是永和轮,更是风雨飘摇的神州。

虽然书中所搜寻的史料出于虚构,基于这些史料而形成的晚清其实也更像一个平行世界,但在神州陆沉之际,志士仁人救国之情、报国之志,却并无二致。但和那些世人所传颂的名字不同,另有一些人却几乎没有留下多少痕迹:“史书上的寥寥几笔,正是他们的一生。”梁清散更是让主人公直言:“人类文明史只是一部浪费史而已。”

这些人中有科普作家,有文学家,有探索航空航天的先行者,也有负笈归来想要有一番作为的年轻留学生。然而历史只留下了关于他们的一鳞半爪,只言片语,他们走在时代之前的构思与创意,被无情地扼杀在了那个动荡的年代。

豆瓣网友“杜若子”说:“(他们)其实也都是些怀有超前志趣和才学,也都曾在或长或短的生命里奋力发声,却终究无力与潮流对抗的‘没能书写历史的人’。广寒生没能成为留名的科普学家;陈海宁们也没能成为第二个詹天佑。”而在永和轮上,杨继和孟指然“两撮短暂的生命之火骤然熄灭,像永和轮一样沉默”。

和这些人相似的,在真实的历史上被潮流所淹没,最终沉默的人,又有多少呢?

也许,他们都是广寒生吧。

《广寒生或许短暂的一生》也许是这个系列中最早的一篇(被一些网友称为“原点”,故事里邵靖都没有出场),故事的核心就是寻找广寒生。广寒生身上并未发生杀人事件,我们只能跟随“文献侦探”的视角,看到一个一度活跃在晚清科普报刊上的广寒生,以及他的最终沉寂。广寒生究竟是谁?他为何最终沉默?因为文献资料《新新日报》的缺失(和梁清散其他的作品产生了奇妙的联动),“文献侦探”看似什么都没有得到,他只能在举头望明月时,“似乎一下子和一百多年前那个根本不知道到底是谁的广寒生联系到了一起。大概,广寒生在一百多年前,望着这轮明月时,也有所期待吧。期待着什么呢……”

《科幻世界》刊登本篇作品时,就在此处结束,然而后续还有几乎一半的篇幅,描写“文献侦探”继续探究广寒生其人,从虚构的作品《登月球广寒生游记》到在科普小报上的专栏回答,再到介绍月球的文章,“文献侦探”虽然很清楚“他的一生以及他的文章根本不值得去做什么论文,即使做出来了,也完全不值得接下来的研究者花费时间去阅读”,但却也固执地认为:“我只是想知道这个人,或许他的一生也只是这么短暂且平凡”。到了文章最后,“文献侦探”也清楚“大概我所说到的那个广寒生也早已不是历史上真正的那个广寒生”。

在广寒生身上,一面“知道不少他人没能掌握的知识”,另一面却“无所事事、无人认可、无足轻重、无路可走、无处宣泄,甚至认不清自己”,所以他“转瞬即逝地浪费掉了难得的那一丁点才华,看着其他人走远,只有自己孤独地停留在了原地”,如果说广寒生是“自作自受”,那么陈海宁他们的故事,则更显得历史的无情与残酷。

《济南的风筝》插图/刘鹏博,《济南的风筝》发表于《银河边缘001:奇境》

梁清散眼下着力最多的,是他“晚清宇宙”中的“新新日报馆”系列,“文献侦探”系列暂时没有听说有新作。考虑到梁清散科幻作家和科幻研究者的身份,致力于构建“蒸汽朋克”的晚清并不令人奇怪。“文献侦探”的工作,也只构成了这个“或然晚清”的一部分而已。

虽然“文献侦探”暂时没有新的故事有些可惜,但这并不意味着“文献侦探”就此消失。说句题外话,我最早读到该系列的《济南的风筝》是收录在华斯比编选的《2018年中国悬疑小说精选》里的,华斯比后来编《中国侦探:罗师福》时,也通过网络检索作者“南风亭长”究竟何许人也(参见《中国侦探:罗师福》后记),和梁清散笔下“文献侦探”检索陈海宁、唐李寒、广寒生等人如出一辙。当然现实不是小说,对于“南风亭长”,华斯比未能得出确切的结论。梁清散自己考证吴趼人《新石头记》的版本时,也是通过微缩胶皮上报刊的各种零散信息进行推理。而我在校对书籍时,也往往充当半吊子的“文献侦探”,这或许也可以说,只要有心,有热爱, 也许人人都可以是这么一位“偶尔会查到些鲜为人知的史料,拼接些无关紧要的历史碎片”的“文献侦探”。

但就像本文开头说的那样,梁清散所致力于描绘的,当然不是连名字都没有的“文献侦探”,而是借助这一人物的行动,构筑起属于他的晚清时代。陈楸帆在本书导读中说,这种“或然历史”(Alternative History)最大的特点在于将“明确的虚构”作为“确定的真实”来进行书写,甚至追求在文本层面上构建出一条全然不同的历史时间线分支。作者的历史视野、考据功底以及文本虚构能力在此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科幻小说和推理小说的边际(烂俗一点说就是“拓宽了推理小说的边界”),虽然像约瑟芬·铁伊的《时间的女儿》这种“现代侦探运用历史资料对历史事件进行推理”(赵婧怡于本书《解说》所言)的作品并非罕见,但与“重读真实史料”不同,梁清散的史料是基于真实的永和轮、徐建寅建起的山东机器局而虚构的,所以他的晚清世界“似是而非”(梁清散自称“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前提是“一本正经”和真实的一面),这也是本书的特色所在。

那么,为什么我是以推理小说来看待这本书呢?那是因为“文献侦探”孜孜不倦地探寻广寒生、陈海宁,本质上就是为了自己的好奇心。

而好奇心,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就是推理小说的核心。

延伸阅读:

文献推理

读书笔记57《2018年中国悬疑小说精选》(济南的风筝)

读书笔记67《边缘识小》:陈子善探案

读书笔记170《不完整的密室》

读书笔记172《立春随笔》

蠹余录07:致校者的挑战书(校对笔记之三)

蠹余录08:二手材料之害(校对笔记之四)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