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慢食之后》读后感精选

《慢食之后》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1-08 07:05:34
《慢食之后》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5-01-08 07:05:34   小编:

《慢食之后》是一部讲述慢食运动的纪录片,通过展示不同人群对待食物的方式,探讨了快节奏生活对我们身心健康的影响。影片呼吁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饮食习惯,倡导慢下来、细品食物的理念。观影后,让人深思自己的饮食方式,并意识到要珍惜每一餐。

《慢食之后》读后感(篇一)

只能说标题起的好些。 内容整本翻下来有些重复空洞。太多统计与理性估算,有把结论强加于论证数据之嫌。总之不是我所期望的对当代食物消费的思考。封面透露的信息是作者如何尚轻,尚慢,可是整本大部是反面的批判。 读起来累心。且剧透海洋剧情有点讨厌。

《慢食之后》读后感(篇二)

我每天消耗多少资源?其中多少是不可再生的?我每天制造多少垃圾?有多少垃圾是无法自然降解的?因为我的缘故,这个世界又多排放了多少碳?

不是有钱,就可以耗用更多资源,不是有钱就应该制造更多垃圾。简约的生活才是真正有品质的生活,是高素质的生活。

我们享受美食,不代表我们就应该吃下去那么多调味料。

为了让小孩子学会爱地球,珍惜资源、保护环境,那么作为父母的我们,就要从自身做起。

自从开始读这本书,我每天吃工作餐的时候都会带着饭盒,把吃不了的带回来,晚上继续吃。

简约生活,从一点一滴做起。

《慢食之后》读后感(篇三)

靠豆瓣高分吸引买来的书,书中大多是对当下饮食观念的批判与思考,没有期待中的饮食习惯和饮食文化的介绍;但与一般的从经济学角度批判的文章相比又论证的不够充分,整体来看就是一本普普通通的杂文,随手一翻很快半天就看完了,没必要购买~

下面总结一下书中提到的问题与我的思考

1.美味来自一个敏感的味蕾,好不好吃诚然有着很深刻的主观价值判断在里面,但是在判断一个味道之前,先问问自己:味蕾是否敏锐干净,等着品尝?

美味需要用心细细品味,涉及的食品对象也要单一,同时用清水清理好味蕾,细细品味生活中的美食。

2.阅读食品成分表是一个好习惯,食品成分表显示出食物真正包含的主要营养物质与添加剂;尤其对于减肥或者需要对饮食加以注意的人群,更要关注食品成分表。

3.身体自然会告诉你关于喝水的信息,所以不必在意一般观念中认为的每天1.5L水的健康的老梗。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在温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建议每天最少饮水1200毫升,大约6杯的量,而在华南气候较为炎热的情况下,每日应至少饮水1500毫升为宜,如果活动量大,出汗多,则相应增加喝水量,及时补水。6杯是最低限的量,有些人则需要喝得更多。比如烦躁的人多喝水能舒缓心情,肥胖的人多喝水能保持体重,运动后、洗澡后也都要及时补充水分

4.对于人工添加物、农药残留、生长激素、荷尔蒙或是防腐剂,我面对的态度是:能不碰就不碰,能拒吃就拒吃,食物是为了好吃对身体有益而不是吃不死人。

5.公民责任问题:很多动物刚被人类发现就绝种了。演化了几百万几千万年的物种在短短一两百年内就彻底从地球上消失,而地球物种消失的速度和种类有增无减。公民意识更多指公民对于社会与自然的责任

6.食品工业化、城市发展都市化、饮食习惯快餐化......这些因素让我们离原始自然的食物链越来越远....文化教育的深浅跟了解的完整性是绝对关联的:品尝一块豆腐和亲眼目睹豆腐从磨豆、凝固到定型是不一样的。看到豆腐变成豆干、豆皮、油豆腐......也是不一样的。差别在于参与感或者说参与程度是不同的。

7.我们吃的动物吃什么,拓展到我们吃的生物的生长环境是什么?不同地理气候环境中生长出来的食物是有差别的,有的地方适合,有的地方不适合;大棚生长出来的食物和野外生长出来 的食物也是有很大差异的。

8.所谓妈妈的味道是什么?不就是把最好的东西做出来,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的那种心情?除了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外,妈妈的味道融合了亲情与回忆以及妈妈特定手艺的熟悉味道。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