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几点了》读后感100字

《几点了》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27 03:30:25
《几点了》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06-27 03:30:25   小编:

《几点了》是一部描写年轻人迷茫与挣扎的小说,主人公在面对生活的困境和挑战时,展现出了坚强和勇气。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残酷,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考与反思。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作品。

几点了读后感(一)

非线性的时间是否预示着我们就可以进行时光的倒流、回溯,如果可以,又是否能够按照我们的意愿去穿越回过去,去弥补曾经的遗憾,去试着找寻已过的光阴。

但现代社会要求我们要现实,我们的生活也被各种各样的时间规定着——休息、工作。嗯,看似规律,但想象一下曾经没有确切时间提示的古人,又是怎样生活的呢?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在我么们现代人看来,古人要做许多体力重的累活,好像很浪费时间。

后来恰逢工业革命,给予我们在多个条件下助力,于是乎人类一路高歌猛进,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机器来取代人类、节省时间。而事实上是,我们大多接受着这些不断被批量生产下来的机器,而很少去认真思考,那些被机器替代节省下来的时间都被用来干了什么?我们有像电影中想象的那样变得轻松了吗?变得能悠闲地坐下来品味美酒了吗?不,我们的生活转而又被其他事件所替代。

资本想不断割削这条本就薄弱的时间线条,不断地鼓动生产,刺激消费,我们大多也盲目的接收着,有谁,停下来思考未来呢?对啊,一个人思考有何用?你能不购买这些“必需品”吗?但,你改变了你用这些事物时的想法,或许多了份哲思、理性。

我们加入的时间线,正从某一维度让我们变成囚徒。

那么艺术呢?是对瞬时时间的永恒捕捉——复现的旋律、画作的完成、抑或时写作,经由我们这个读者来评鉴感受,这是一种对过去现在未来的延续,它打破了时间的“单一流向”。

几点了读后感(二)

如果你问我现在是几点,我会告诉你现在是10点05分,关于时间这个话题,说实话,估计只有人类在乎,或者说时间只是记录人类生活的一种方式。 小动物不在乎时间,它们每天不是找吃的、就是睡觉,植物也不在乎,它们每天接受阳光浴、接受水分、它们也不再乎今天长没长高,也不关心是不是长的比隔壁的花盆的花朵好看,最近看了《几点了》。 人类成也思考、败也思考,而时间则是他们思考的成果也是思考的限制,人类用时间丈量存在于世界的长度,也用时间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这个世界本来没有时间,因为有了人类,时间变有了意义。 人们的起跑线不一样,有人生在平凡家庭,有人自带金汤匙,人们的寿命长度不一样,但享受的时间一样,带着50万的手表和5块钱的手表,时间流动的速度是一样的,并不会因为钟表的做工、质量、材质而变快或者变慢。 时间是无意义的,因为人的存在,为它赋予了意义: 对于成年人而言,大部分人的生活分为两种工作、生活,即使是创新类的工作也会感到枯燥无聊的时候,生活更加一地鸡毛,人类同时又是聪明的,用时间将工作和我生活区别开来,用工作去哺育生活,在生活中休息,然后再去工作。 时间本没有情绪,是人赋予了它的情绪: 时间是沉默的,当人们在填表格时,当作家在写作时,当青少年在读书时,当家庭主妇在做饭时,当成年男人在发呆时,时间在他们面前悄悄走过,时间从工作人员的咖啡杯旁走过,从青少年细腻的指尖流过,从家庭主妇干净的碗边一路小跑,在成年男子的发梢处略过,时间的沉默寂静无声。 时间是喧闹的,在孩子和孩子早间晨读的时候,在同事和同事的聊天中,在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讨论中,时间的喧闹精彩又热烈。 时间是温馨的,在家人与家人的共处中,无论是明媚的下午还是灯光柔和的夜晚,时间的温馨绵软悠长。 在时间机械的重复和积极的重复中,人们试图通过某种方式留住时间,让某个幸福的片刻变成永恒,让时间和记忆达成某种合谋,在此照片、大量印刷品:书本、画册、画集,以及音乐来到了人的面前,留住片刻的美好,让时间有了陪伴的意义。 我们需要时间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也浪费时间去藐视它的平庸短暂,也会在片刻思考它的存在意义。 请问,几点了?

几点了读后感(三)

书名《几点了》是对其原名《What Time is it》的意译,也看到有评论认为直译为《什么是时间》或者《时间是什么》更合适。考虑到本书的特殊意义,这两种翻译其实都有奥妙。时间是什么这个问题,随着我们自己人生时钟的前进,本就呈现出不同的含义。年幼时,时间就是几点了,更具体一些就是惯常行为到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的感觉。随着年岁渐长,时间开始有了新的意义,不再是单纯的时针与分针、24小时制的划分。时间的意义随着人生的几点开始逐渐丰富。到了最终,当一切归零时,时间的意义不再是几点了,而是几点时发生的事、遇到的人以及独特的经历。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两种译名都是合适的。

作为一本哲理小品集,全书撷取了时间的片段,时间的闪光点,配以作者和绘者的巧思,从不同的角度、人生不同的时间点阐释了时间的含义。

本书的构成形式,实际上是挑选、创作和组合的三部曲。精巧的语言与后续绘制的图形相契合,是一个由词句与绘画匹配的过程;最终再藉由编的过程将其再度重合。这些片段化的词句间闪现着作者的智慧。

当波格说“长久延续的恐惧变成怀疑“,配图是时间之海与沙漏中的短暂宁静。

恐惧来源于未知,但是当这种未知长期无法实现时,真实的未知变长了怀疑,时间则进一步发酵了这种怀疑。虽然这种未知没有到来也许仅仅是因为作为观察主体的我被禁锢在了有限的空间里。

当伯格说“意义和神秘不可区隔,而没有时间的流逝,两者都不能存在”,我们看到的是凝望“钟表深渊”的自己。

与恐惧和怀疑的关系相类似,这也是一种相对的思想。时间的重要价值是作为参照系存在,凸显社会生活的价值。时间因此既客观又重要。可是时间本身又是无法描述的,带有不确定性的。至此依赖于时间这一参照系的种种就成为了凝望时间深渊的个体,终将被深渊吞噬。

另一面,时间也能以主观感受的形式存在,“大多数人都没有自己的时间,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点。被追逐着,他们追逐自己的生命。”

时间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其实是主观感受,我们度量时间的最长单位往往是这一生。而我们度量时间的过程就是生命的流逝。个人以生命的流逝为尺度定位了主观的时间,只是这个是时间并不为这个世界所接受。时间的主观性决定了时间可以是个浪漫的事物。人类的文艺创作离不开时间。“就像诗歌最基本的主题是时间的流逝,绘画最基本的主题是将片刻变为永久”。文艺作品都是人类双手写就的,因此某种意义上,几点了不过是人类自己给自己的一个答案,一个片段或者一个永恒。

几点了读后感(四)

时间是什么?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仍然不能像定义任何一个实际事物那样来定义时间,我们可以用物质来度量时间,却不知道时间是什么,我们把“时间”挂在墙上或者带在手腕,却不懂它为什么叫做时间。

《几点了》是一部特殊的作品,这本书出版于约翰.伯格去世之后的第二年,由他的友人玛丽亚.纳多蒂编辑出版,它的内容主要节选自约翰.伯格的作品《第七人》。与《海滩上的一个男人》《白内障》《烟》形成合辑,是集视觉和哲思为一体的绘本作品。

时间是什么?时间就像是一个独轮车,始终向前滚动,无法倒退。犹如一个人的生命,在不断的朝向未来前进,却无法退回到过去。它是永不停息的,同样也是不可间断的。如同玛丽亚·纳多蒂所说“作为一个哲学观念的时间随着历史和政治思想的变化而改变。”

世间所有的一切都逃脱不掉时间的束缚,不管是人、动植物、世界甚至是宇宙,都在时间的管辖中,而我们所要叙述的一切往往都在围绕着时间打转。《几点了》这部绘本的主题便是围绕着多变的“时间”展开,因为这是贯穿约翰所有作品的持续的主题。

就像叶夫根尼·维努库罗夫的疑问,时间它怎么会并不存在?过去和未来怎么会是一个持续的现在?如果将广场上的大钟去掉指针,那么时间会停止吗?显然,它不会。

时间如同沙漏,在匀速中慢慢流逝、分裂直至成为一堆握不住的沙。时间就是一秒一秒的时光流逝,在这一秒里你不会发现世界在变,也不会感知到时间的流逝的长短,但是时间来到的时候,我们会知道。

人们常说,时间就是金钱,这是否就意味着金钱就是时间的样子呢?如果把人的大脑比作一个钟表,是否割舍的越多,代表大脑最后无法正常运行呢?康德说过:时间只是一种意识上的概念,是一种人为规定的有先后次序的规则。我们对时间的所思所想,都只是来自直观的感受,是基于常识的判断。

时间,就像爱因斯坦和其他物理学家所解释的,不是线性的而是循环的。大多数人都没有自己的时间,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所追逐着的,其实是在追逐自己的生命。

时间,从最确定的东西,一下子变成宇宙间的最大谜团。

几点了读后感(五)

当混沌初开,天地诞生的时候,时间就随之产生了,由此,世界一直在这种奇妙的时光属性中慢慢的变换。时间的概念从一片虚无中的没有意义,到逐渐被诞生的生灵们逐步发现并掌握,日升而起,日落而息,繁衍生息,生生不息。

哲思绘本《几点了》是在约翰.伯格去世后的第二年,由他的好友玛丽亚.纳多蒂编辑、土耳其著名插画师塞尔丘克.德米雷尔合作出版的。绘本中的主要文字内容选自约翰.伯格的作品《第七人》,主要讲述了关于时间以及延伸出去的思考的相关内容,配以合作多次的塞尔丘克.德米雷尔的插画,成为这套绘本系列的圆满终结之作。

时间是一个很宽泛但又很抽象的存在形式,在整个世界中都无时不在伴随着一切。对于资本家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对于科学家来说,时间就是发明;对于考古学家来说,时间就是历史;对于人类来说,时间就是表示生命的刻度以及生存记录。人们通常会问:“几点了?”,潜意识中会认为现阶段或者下阶段的安排是否会按照计划执行?时间的因素在人们的印象中实在是太深刻了,人们从来也永远不会抛开时间而生存。

绘本《几点了》通过对时间的一些深度理解和精美创意插图共同表达了作者对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在欧洲大陆上的移民的相关问题。时间是永恒的,又是短暂的,是宽容的,又是严肃的,可以令人温和,但又让人恐惧。对于不同的事物来说,时间是确定性的,但又不是确定性的,尤其对人类来说,时间的存在性质决定了人们的生存价值,但也会有很多人会迷失自己,找不到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惶惶不安。

书中精美的插图完美的表达了约翰.伯格的意志。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睡在床上的钟表、摔在地上到处是零散零件的时钟、按照披萨饼切成三角形状的表盘以及人类大脑中走动的时针…这些富有寓意的插图标示了这个世界的规则、一些哲理以及人类的自我总结。在人们的主观意识中,时间的流动预示着生命的延续,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如果非要说的话,就像是画作在被完成的那一刻时的画面静止,才能体现永恒。

时间是永恒,是生活,是一切,是这个世界唯一的见证!

几点了读后感(六)

我们常说时间的进程就像水流一样,把时间当成是线性的事物发展过程,而忽略了时间本身的非线性,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一件事情的发展程度来丈量时间,比如用太阳的东升西落来确定一天的长短,用四季的草木变换来感知一年的尺度,至于时间本身,不同的宗教、哲学流派、科学研究都有不同的解释。

人们通常比较接受时间是一种尺度,也就是事件发生的标量,借着时间的概念,我们设定了时间点用以将事件发生之先后按过去、现在、未来的序列排序,还设定了时间段用以衡量事件持续的期间以及事件之间的间隔长短。

在物理学上,现阶段对时间最充分的解释来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相对论中,时间与空间一起组成四维时空,构成宇宙的基本结构。时间与空间都不是绝对的,观察者在不同的相对速度或不同时空结构的测量点,所测量到的时间是不同的。在这一点上,我们常规想法中同一时空的观点被打破,从而衍生出了很多新的文学创作,来解释在不同时空观下时间的差别会带来何种奇异现象。

准确来说,物理学从科学角度带来了时空扭曲的可能性。在布克奖得主约翰·伯格的《几点了》这本绘本中,将视觉与哲思融为一体,其中既有对常规生活中时间概念的思考,也不乏相对论视角下对时间的新思,从插图来看,约翰•伯格将哲思和科幻气息带入了作品中,为那些我们一直在思考却没有答案的问题提供了多元化的视角。

除了科学的视角,宗教哲学视角对时间的解释也不可忽视。科学对时间的存在观察,是从人类自身既有的见解与实据出发 。而宗教对时间概念的启发,则在于补足科学见解的不足之处,提出可能相对的观点与反思。比如,在宗教上关于时间的形态问题,有循环时间观和线性时间观;对时间结构的取向问题,有过去取向、现在取向、未来取向;对时间存在的方式问题,有线性存在、非线性存在、瞬时存在的“点”、跨点存在的时间段等等。

在哲学层面,对时间的解释更加丰富多彩。传统哲学的本体论采用独断的口吻宣布时间的本质和属性,近代的认识论则采取主客对立、非此即彼的态度判断时间的本质和属性,至于现象学和存在论都是从抽象的人出发去探究时间的本质。如果依照对时间本质的理解进行区别,现在哲学家对于时间有两派不同的观点,一派认为时间是宇宙的基本结构,是一个会依序列方式出现的维度,第二派的观点认为空间和时间“本身并不存在,而是我们表达事物方式的产物”。

这些不同的理论在任何人看来都是纷繁错杂的,我们谁也不可能真正认识到时间的本质,但约翰•伯格的《几点了》用突破性的绘画笔触,把思考和启发留给了读者。时间到底是什么?它为何而来?这两个问题既是全书的主线,串联起了整部作品,也作为我们每个人的终极问题,伴随着我们的整整一生。

几点了读后感(七)

《海滩上的一个男人》《白内障》《烟》《几点了》这四本哲思类型的绘本,在阅读过程中,我并没有刻意进行排序,随机取出哪本就读哪本,但是,很奇妙的是,这四本书最后一本读的是《几点了》,巧的是,这本书似乎也是唯一一本在作者去世之后由作者的友人玛丽亚.纳多蒂编辑出版的。

《几点了》这本书是约翰.伯格和塞尔丘克.德米雷尔合作的最后一本书,两人的四手联弹有了一个隽永的结尾,同时,玛丽亚.纳多蒂的编辑出版,使得这本书最终达到了六手联弹的效果

《几点了》描述了时间的不同特质:碎片性、可锻造性和永恒性。这种对于时间的理解已经远远超越了时间本身,上升到一定哲学阶段。我们对于时间的主观感受是稍纵即逝,瞬间性,暂时性,或者漫长的时间尺度上,我们回忆过去,感受时间长河里历史的永恒。但是作者所描述的时间的三个特质,不仅准确地描绘出时间本身的特点,让读者在主观感受上更进一步锻造出时间的准确特点。

碎片性即是零散琐碎的,任何时间尺度都是由一个一个碎片的时间塑造的,这些时间片段逐步组合形成漫长的时间;可锻造性则是说时间的可塑性,任何历史事件对时间的塑造都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假设的,这对于时间来说,任何历史事件都在塑造着时间长河,任何时间所发生的历史故事都是永远无法更改的;永恒性则体现在时间的长久尺度上,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时间对于我们渺小的个人而言是永恒的,无论我们身处在哪个时间片段中,我们永远无法改变时间的流逝和永恒。当然,这只是作者个人的一些观点和我自己对于作者观点的理解,或许有偏驳之处,但是这也是我在时间长河中现阶段所形成的思想,对时间来说也是碎片的,却也是永恒的。

时间的不同特质,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也会呈现出来,书里讲述了60-70年代的欧洲移民,其生命、事件等等在时间里呈现的样子。普鲁斯特对时间的描述,斯宾诺莎的时间概念,以及植物、山川、宇宙的时间,这些时间都是人类历史过程中,在不同阶段,不同社会背景下,当下人们所理解和表达出的时间概念,也是那时的人们对于时间的理解和解读。

《几点了》的内容也不像之前读的几本书,本书的内容主要节选自约翰.伯格的作品《第七人》,所以在书的最后部分有每一页每一句话的出处,这也是这本书所独有的独特之处。

读到此刻,《海滩上的一个男人》《白内障》《烟》《几点了》这四本哲思类型的绘本已经读完,虽是随心所欲的阅读体验,但是却并没有随意而读后弃之,相反,偶尔闲暇还是想翻出这几本书,读读书中的小话,看看头脑风暴似的插图,有些赏心悦目,有些充满寓意,这也是这些书的魅力所在。

几点了读后感(八)

有点遗憾,在约翰·伯格和他老朋友塞尔丘克·德米雷尔「四手联弹」的创意合作里,「用另一种方式讲述」两个人都很重视的话题中,他没能参与这最后一本《几点了》的创作……

哲思绘本《几点了》出版于约翰·伯格去世后的第二年,由他的友人玛丽亚·纳多蒂编辑出版。绘本里的文字内容精选自约翰·伯格作品中与时间相关的思考、观察、笑话和故事……

因此,相较于该系列前三本的那份简约——寥寥数语中,尽是留给读者的无尽遐思,《几点了》里的文本信息量,无疑是最多的。不得不说,这份略有点密集的信息输出,让我们在读每一小段文字时,都忍不住会停留许久…… 关于时间这个话题,我们从来都有太多想说和想表达的。

在约翰·伯格的文字思考里,时间既是线性的,又是循环的;既是永恒的,又是短暂的;既是确定的,又是不可捉摸的;既是让人心平气和的,又是使人心浮气躁的;既是具象的,更是抽象的;既会被浪费,又可被节省……自然,有人藐视时间,更有人心怀敬意。

与其说时间是死亡的媒介,我倒更愿意相信它是生命的组成部分之一,尽管我们总在不断哀叹时间的逝去,但我们也总能有办法留住时间——或以文字,或以音乐,或以绘画……恰如这本小书《几点了》。

作为约翰·伯格多年的好友,西班牙著名插画家德米雷尔在《几点了》里的绘画风格,相较于前三本,画风是更稳重,更完整,更精致,也更多样化了……尤其是在赋予了时间拟人格的形象后,让我们再也难以忽视时间的不可捉摸。

在工商资本主义所创造并维持的世界里,打工人的时间是不能自控的……当属于自己的完整时间被切割成一块又一块,且不能自已地被拿走后,剩下的还能有什么呢?

开篇提出的问题:时间会停下来吗?

当我们自以为聪明地取走了表盘上代表时间流逝的时针和分针后,时间是否真能如愿停止呢?

很显然,稍还有点理智的人都很清楚这个答案。时钟也好,手表也罢,都不过是人类发明来观看和记录时间的工具而已。我们可以让代表时间的工具停止运作,却永远无法让正在流逝的时间停住脚步…… 当下的每一个瞬间,都是过往。

最后,想说一句题外话,关于书名《几点了》,英文原名是 What Time Is It.。本书译者选了最常见,或者也不妨说是最习惯的一种译法——「几点了?」,虽也有部分评论家认为直译为「时间是什么」会更切合主题。

但就我内心而言,还是更喜欢《几点了》这个译法——带着份不经意间的随意,却也无意识中反映了我们内心深处对于时间的态度——若不刻意,我们对于时间,从来都是这么随心,以至于年少时尽情挥霍时光,待到时日无多时又开始懊恼、悔恨……

几点了?想想看,每一次当我们冲口而出这个问话时,话里话外是不是总隐含着一份焦虑呢?我们问「几点了」,不过是对自己的一份提醒,或是想拉回不知飘往何处的思绪,或是想认真开始一份有意义的时光……但不论如何,总归是想起了时间。

-END-

几点了读后感(九)

Preface

疫情确实改变了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尤其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方式。比如展览的执行、呈现与观看。因为疫情,要避免人群聚集,美术馆、博物馆等有中央空调系统的公共场所,对外营业状况一度受到影响。观众对展览需求不会因为疫情而消减,展览馆、美术馆、博物馆也需要保持关注度与宣传度,于是线上展览成为疫情时代下新的展览方式。

线上展览并不是突然出现的。它在疫情之前已经流行于世,甚至还引起我们的讨论,到底线上展览是否会影响美术馆/博物馆的线下展览?换言之,大家只需要足不出户观看电子屏幕,那么我们还需要美术馆/博物馆这样的展览空间吗?

我只能说,电子图永远比不上真迹让人兴奋与激动。创作者与观众的感情对话,实际上还是发生在展示空间里,而非隔着屏幕的。当然,当代艺术中不少是影像类作品,这就另当别论(在做展览的时候其实还是会考虑展示的方式的)。

书本展示,算不算拉近与作品与作者的距离呢?限于书纸的材质与油墨,还有尺寸,某种程度上并不算,但它还是比线上呈现方式更让观众接近作品,这也是大家都特别喜爱购买作品集收藏的原因。

约翰·伯格与德米雷尔的四本书,给了我一个启发。为何我不尝试以此做一个纸上展览?“宣传”在线上进行,但观众有限制,即同样拥有这四本书的读者。我曾缕过这四本书的观看顺序:《烟》《白内障》《海滩上的一个男人》《几点了》。这其中的逻辑来自约翰·伯格书中表达的内容以及仅限于他在这四本书中表现的他本人的状态,即便这些书早有它们的出版时间(《海滩上的一个男人》,2006;《白内障》,2011;《烟》,2016;《几点了》,2019)。但我改变主意了。我想以倒序的方式来假装“回顾”他的一生(仅限这四本书)。

约翰·伯格 (John Peter Berger),生于1926年11月5日,英国伦敦。英格兰艺术评论家,小说家,画家和诗人。

1944-1946年,二战时在英国陆军服役;

1946年,进入Central School of Art和Chelsea School of Art学习;

1948-1955年,以教授绘画为业,曾举办个人画展;1940年代末期在伦敦的美术馆能看到他的作品;

1952年,开始为伦敦左派杂志New Statesman撰稿并迅速成为英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艺术批评家;

1958年,出版第一部小说《我们时代的一位画家》;

1972年,小说G.荣获布克奖及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同年,其作品《观看之道》在BBC播出,作为伴读;《观看之道》也被用于大学教材材料;

他曾在新政治家上发表多篇散文和评论。代表作品还有《看》《另一种讲述的方式》《毕加索的成败》《我们时代的一位画家》《我们在此相遇》《到婚礼去》等。

2017年1月2日,约翰·伯格在巴黎郊区的家中去世,享年90岁。

塞尔丘克·德米雷尔,生于1954年,土耳其的阿尔特温。

最初学习建筑,1978年搬至巴黎,工作居住至今。

他的插画和书经常出现在欧洲和美国重要的出版物里,其作品涵盖了书籍插画、杂志封面、儿童读物插画以及明信片和海报。

除此之外,我们知之甚少。

玛丽亚·纳多蒂,散文作家、新闻记者和翻译家。她的写作涉及戏剧、电影批判、艺术和文化。

除此之外,我们知之甚少。

但知道她是约翰·伯格作品全集的意大利语编纂者和翻译者,已经足够。

2017年1月2日,约翰·伯格离开了这个世界。玛丽亚形容他像要藏起来的兔子一般去得匆忙。换言之,约翰·伯格和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的兔子先生一样,都十分关注时间,或许“What Time Is It”是他们对这个世界保持的发问。

有没有想过,时间根本不存在。时间其实是相对的,它只是人们用来限制人们行动的工具。它甚至还会限制人们的存在。比如,约翰·伯格走了,他的时间被定格了。因为他的时间不再与我们同步,他就不存在了。

但是。

因为他不平凡的人生,以及他留下来的作品,所以他有跳脱时间藩篱的能力。正如他为法国画家费尔南德·莱热所写的文章中提到“贯穿所有作品的持续的主题”,这正是打破时间限制最好的办法。持续,且必须变化。这也是约翰·伯格观看艺术的方式,不拘一格,无休无止。无休无止也出现在德米雷尔的作品中。他同样可以风格多变,他甚至不把时间当时间,时间在他笔下,可以是与人般存在,可以是工具,也可以只是幻想。不过,他也因为“时间”,因为要与约翰·伯格的时间对话,在《几点了》里,他被“时间”限制住了。

时间会停吗?

这是个好问题,德米雷尔在《几点了》里用一张作品回答了这个问题。

如果我们把钟表上计算时间的分针与时针拿走,看上去时间就停止了。但时间真的停止了吗?别忘了,钟表只是一个工具,时间也只是一个工具。

资本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无休止地运作,无休止地狂欢。

工具人连做梦的时间也被算计。但真正的时间,是工具人正在流逝的生命时间。

我们能战胜时间吗?

可以。

“在任何情况下,都有藐视时间或者藐视任何时间的情形。”

当然,这个还要视乎你是否能承受接下来的代价。

就在上一分钟,约翰·伯格看到一个男人坐在书桌旁,想着一片海滩以及海滩上的蓝,时间停止了。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