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哪里来》是一部引人深思的作品,讲述了人类起源的故事。作者通过描绘古代人类的生活和追溯人类的演化历程,展现了人类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轨迹。作品通过纵览人类历史,引发了对人类起源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展望,让人们对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有了新的认识。
《我们从哪里来》读后感(篇一)
一本奇书,也是一本史记,使人热血沸腾。是我所见,集地理变迁,生物演化,人类发展,中国史前史等最具阐述性和自洽的书。此书独具原创性,解答了诸多疑问,简单说几个书中历史学疑案分析:1、东非做为人类起源地的原因。2、冰期及海侵对人类历史的影响。3、遍布环太平洋地区文化相似性的缘由及姆大陆的传说。4、上古神话的解读等 ,最最精彩的是对精卫填海、龙的形象及沧海桑田的阐述,让人豁然开朗,意犹未尽…作者和我属同辈,是我的楷模和榜样,对历史的研究我已竭尽全力,但作者显然更为深厚,拜服~
《我们从哪里来》读后感(篇二)
这本书讲的是史前史,从9.6亿年前讲到公元前4000年,整体挺有意思的。人类的文明史在整个人类历史中不过相当于一瞬间,而人类历史在整个地球的历史中也不过是一瞬间。恐龙统治地球的时间比人类长多了,人类也将在未来的一次地球环境巨变中走向灭亡。我们个人的一生不过是一瞬间中的一瞬间,所以还是快乐一些,在无边的世界与无尽的时间里,个人的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
本书很有趣的地方,一是将史前史与中国神话传说结合起来,书中说,古籍里提到的很多我们不可想象的事,其实是人类产生之前的事或者文明史之前的事。二是书中认为,很多我们现在认为的缺点,其实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曾是优点,比如打鼾,书中说“因为睡觉的古猿最容易受到猛兽猎杀,而打鼾的声音很像猛兽咆哮,猛兽听到之后就不会贸然接近。于是,打鼾的古猿更容易生存下来,并繁衍后代,而不打鼾的古猿则被淘汰了,打鼾的基因便代代相传”。
《我们从哪里来》读后感(篇三)
一目十行粗略翻完,很有收获。看到白垩纪,不由得想起 恐龙特急克塞。 地球经历多次生物灭绝和陨石撞击大洪水火山喷发,所以人类的活动对地球其实微不足道而且也短暂。现在的啥保护地球,碳中和之类,纯粹是为了人类延续,地球可不在乎。虽然大多地质历史是猜想,还是有坚实的证据支持,从地质成分到化石,再次感叹宇宙浩瀚人类渺小,即便是地球上人类出现也不过几万年。看到很多和现在生活密切的说法,比如打鼾是为了晚上不让猛兽接近。现代人身体素质远不如原始人—说明我们的锻炼还可以加强?色盲优势和淘汰假说,沙尘暴制造了黄土是生命之源。京杭运河是古代巨湖的遗迹。地质和古代地理的理论能帮忙找矿和油。鲤鱼跳龙门,山海经淮南子,甚至愚公移山,都和古代地理有关。江西万年县一万面前就最早种水稻。又突发奇想,在第八章,各种神话传说都有科学解释,倒适合作为类似盗墓笔记之类的素材。开阔了知识面,挺好的非常严谨丰富的一本书。
《我们从哪里来》读后感(篇四)
几个亿年前地球就象现在的月球表面没水,没有山丘,然后经过多少次陨石的碰撞,还有地球的火山爆发,喷发的火山灰,遮住了太阳光,让又经过多少次冰河时代,下起了酸雨,让当时的地球霸主恐龙灭亡,地壳板块的经过几亿年的变化,原来的华厦是分很多岛,后来连成一片。有点象神话故事,但作者以地质学家的角度去阐述,我们华夏从那里形成,还有古文的记载,甚至神话故事。我觉得都过于牵强,别说神话,就算是古人记载的历史也不一定正确。
对于华夏人类的祖先来自非洲,大概都是现在的共识,我觉得上一本“波音“老师的《无字史记》用现在的基因解说更能让人信服。
文章说夜晚打呼噜,是原始人因为晚上睡觉,怕野兽袭击,因为打噜噜,发出的声音让它们害怕,然后这基因就遗产下来了,我感觉半信半疑。还有孔子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是主张保护原始动物的,这点让我很意外,当年就有这意识。
整体来说,太啰嗦了足足用了300多页。
《我们从哪里来》读后感(篇五)
人类的祖先几亿年来先后遭遇多少次的火山爆发,陨星降落,气候变化,还有各种捕食者的獠牙才成功将人类的基因延续到今天啊,这让在打字机面前写下读书笔记的我感到恍惚,纵观人类的史前史,深感自己的渺小和无知,感叹不论做出何种贡献自己都无法与祖先的功勋相提并论,又感慨自己生命的来之不易,不敢对时光有一丝怠慢。这难道就是读书带给人胸怀上的拓展吗? 我自己大致分两部分阅读的,前半部分包括第一章到第五章,后半部分包括第六章到第八章。全书可读性非常高,作者像讲故事一样,把此前我完全不了解的史前史和远古中国一点一点展现在我面前,向我展示了比现代中国更瑰丽的自然风光,比现代中国更奇特的野生动物,新知识信息量十足,阅读体验极佳。唯一的缺点是,由于以科普的角度讲述环境学,其中涉及的时代年份,可能不如教科书展示的那么系统清晰。作为我长久以来第一本非虚构社科类读物,本书成功激发了我对社科书籍的阅读兴趣! 新生的地球在很长一段时间是没有生命存在的,而恰恰是板块运动引发的火山爆发,才带来了新生,之后一段时间各类物种逐渐出现;此时,地球还是个极不稳定的幼儿,火山地震气候巨变频发,同时还会遭受外星陨星的攻击,存活在地球上是无比的艰难;随着时间的推进,地球渐渐变得稳定,脾气有所好转,频发的火山地震转为了多次大范围的海侵海退,这时天灾对人类而言不再仅仅是灾难,也成为了刺激促进人类技术进步,增强适应环境变化能力的推动剂。 就在经历过许许多多大灾大难之后,人类文明在通过对工具的运用、细石器武器的发明、野生动物的驯化以及农业和畜牧业的发明下渐渐诞生。 阅读过程中,有很多颠覆我观念的历史事实。例如,我本以为古人对自然的崇拜是源于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但是书中后半部分讲述各族人类遭遇天灾和捕食者的威胁,有的身体各方面条件更好的种族(尼安德特人)反到没有生存下来步入灭亡,而现在生存下来的现代智人恰恰有可能是因为缺乏对自然的敬畏,才存活过那个时期。 此外,人类自发明农业和畜牧业以来,对自然环境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破坏,地球上大片的植被通过刀耕火种的方式开垦变成田地,造成大规模的生态失衡,畜牧业的产生又使得野生动物感染瘟疫,最终导致物种大灭绝。而那些因人类而惨遭灭绝的动物,却在数年后被这群人类的后代庄严的送上圣殿,当作图腾予以崇拜。
读完全书,我又翻回去重读最开始把我引入这个远古世界的序言,作者试图通过这本书从环境学的角度回答“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往何处去?“的人生哲学三问,“我从哪里来?”的问题已经基本回答,“我是谁?“的答案也略微浮现些轮廓,如果以环境学的维度回答“我往何处去?”就不得不提到作为地球上长时间霸主的恐龙,恐龙统治地球1.8亿年,其间经受了无数次环境巨变和物种竞争的考验。迄今只统治了地球几万年的人类能否打破恐龙前辈的记录?对此我持悲观态度,人恐怕会在自相残杀中灭亡。
《我们从哪里来》读后感(篇六)
让我想到那个韩剧《来自星星的你》,这本书有一个副标题,叫做“史前环境与中华文化的起源”,解读者提到,这里的“史前”,其实是有具体的意义的,那就是文字的发明,在人类发明文字之后,人类能够通过文字把事情记下来,这些记下来的事情,就是历史。研究历史,也就是研究过去的文字。但是,在人类发明文字之前,我们如何知道那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没有文字,只能通过旁证了,只能通过化石,或者其他生物遗迹,来进行推测了,这就是“史前接阶段”。而本书,就是研究史前环境的,而且作者是中国人,所以也顺便写了中华文化的起源问题。解读者的解读分成3个部分。 第一部分,简单回顾一下地球是如何变成现在的样子的。作者从65亿年前,地球诞生的时刻说起,那个时候的地球,和现在的地球有很大的差异,整个地球表面覆盖都是红色的岩浆,这个时候地球是一个红色的球。过了很久之后,岩浆慢慢冷却下来了,而随着温度的下降,水蒸气也变成了液态水,覆盖在了地球表面,这样,地球就分成了蓝色的海洋和褐色的大地,而慢慢地,在地球的两端,极地上的温度更低,开始出现了白色的冰雪的覆盖,这个时候的地球变成了一个蓝褐白三色的球。而随着地球冰期的节奏,随着温度的降低,整个地球,都被冰雪覆盖了,地球变成了一个白色的雪球。而随着温度的回升,地球的腰部开始慢慢解冻,又漏出了褐色的大地。地球的成长过程中,改造地球表面的有两股巨大的力量,分别是来自地球内部的火山和来自于宇宙的小星星撞击,在这两股力量的交替作用之下,地球开始慢慢变得更像现在的样子。而这个时候,迎来了寒武纪生命的大爆发。 这个阶段,地球表面的环境的变化,又有两个主要的因素,第一个原因是地壳的板块运动:板块的下面是岩浆,而岩浆是流动的,所以板块本身也是流动的,尽管这种流速很慢。板块和板块之间的碰撞,也在塑造地球的表面;第二个原因是海侵和海退:随着地球上的细菌和植物越来越多,它们消耗了越来越多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随着二氧化碳的下降,天气变冷,水都以固定的形态集中在地球两极,海平面下降,这就是海退;反过来,随着地球上吃植物的动物演化出来了,动物开始大量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随着二氧化碳的浓度的上升,天气变热,两极的固态水开始融化,海平面上升,这就是海侵,不断循环的海退和海侵,地球的表面环境也在被不断塑造。听到这里,我感觉,站在地球的视角上,动物无非就是一个空调,用来给地球调节温度的,温度低了,就让动物多一点;温度高了,就让动物少一点。而人类作为动物的一员,其实也没啥大不了的,人类的工业化的进程,也无非是加速了地球的升温过程而已。 第二部分,通过史前环境的视角来讲一下中华文化诞生的过程。作者讲到了,目前地球的几个大陆当中,欧亚大陆是最年轻的一个大陆,在不久以前,欧亚大陆还是沉睡在海底的,所以沈括在中国的太行山里看到了贝壳的化石,沈括觉得这里可能曾经是海底,这也是中国的成语“沧海桑田”的来源和出处。当前中国所在的东亚,在很久以前,还沉在海底;然后,慢慢地变成了“中华群岛”,然后变成了中华半岛,最终变成了现在全部浮在海面之上的东亚大陆板块。 第三部分,环境对于近代文明的影响。作者在这里讲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情。地球上的很多文明,都有关于“大洪水”的神话,比如说基督教的诺亚方舟,还有中国的女娲和伏羲,按照作者的说法,女娲和伏羲,都有大洪水的意思,所以,在西方文明根源和东方文明根源,都有大洪水的传说。作者认为这并不是巧合。而且作者认为,这里的大洪水,其实并不是类似基督教的那种,上帝降怒于人类,天降大雨造成的洪水。作者认为,这里的大洪水,其实是海侵,是海平面的提升,所淹没的浅海地区,在海侵阶段,海平面会每年上涨几个厘米,但是在浅海地区,上涨几个厘米的海平面,海岸线向内部的延伸,也许有几公里。而这个假设,还有一个重要的旁证,那就是尽管我们说,欧洲文明和东方文明,都有关于大洪水的传说。但是,非洲文明却没有关于大洪水的传说。而作者认为,这是因为,非洲的海岸线都是那种非常高的海岸线,并没有浅海。所以,大洪水的传说,其实并不是从天上下来的雨,而是海侵。
另外,还有一个旁证,是巴布亚新几内亚岛,这个岛有两个非常神奇的地方:1,全世界有3000种语言,这个岛上有1000种语言;2,这个岛上,在山区里面有农业文明,在海边却是游牧文明。其中关于第一个神奇的地方的解释是,随着对于这个岛的海侵和海退的循环,周边的人类社群被迫向岛中间移居,就是然后,海侵海退这个循环发生一次,岛中间的语言种类就增加一些。
《我们从哪里来》读后感(篇七)
副标题“史前环境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作者:罗三洋
本书重点摘录: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但在5.4亿年前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后,才逐渐形成了稳定的温度和大气环境。从这以后,塑造海洋和陆地的动力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板块运动和海平面起伏。如今广阔的中国大地,在5.4亿年前只是耸立在海洋中的一系列岛屿。这些岛屿在海退和板块运动的共同作用下逐渐长大,又在一场灾难性的火山爆发后和附近的大陆相连,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变,终于成为今天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在距今不远的史前时代,地球上发生过一场长达5000年的海侵。这场海侵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大古文明里留下了有关大洪水的传说。海侵造成的粮食危机也很可能是推动人类走进农业时代的根本动力。
史前时代:史前时代大致指的是公元前3000年以前的时代。人类文明的一个关键要素是文字。有了文字,人们就能把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
在漫长的史前时代,我们穿越46亿年的时光,地球表面的颜色发生过很多次改变。最初的地球是红色的,表面流淌着滚烫的岩浆。经过了大约8亿年的冷却,地球表面的温度才终于降到了100摄氏度以下。水蒸气开始冷凝成液态水,在比较低洼的地方汇成湖泊和海洋。这时候的地球看起来有点像今天的样子:蓝色的海洋,褐色的陆地,在最冷的两极地区,还渐渐出现了白色的冰雪。
“雪球地球”距今9.6亿年前到5.4亿年前,地球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冰期,这和当时地球上的生物有关。当时的地球上生活着大量的细菌和藻类。这些生物通过光合作用来获取生存所需的能量,而光合作用会把空气里的二氧化碳转化成氧气。由于细菌和藻类消耗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削弱了温室效应,地球表面的热量就耗散到了太空中。从南北两极开始,冰雪渐渐覆盖了整个地球。
地球地心流淌着滚烫的岩浆。这些岩浆时不时地冲出地表,烧穿几千米厚的冰层,把温室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偶尔撞上地球的彗星和小行星也会把冰层砸出一个大窟窿。在地球的历史上,火山爆发和陨星撞击通常都是导致大规模生物灭绝的重大灾难。但在“雪球地球”时代,这些灾难反倒成了打破冰封局面,让地球恢复温暖的希望。终于,在距今5.4亿年前,火山喷发出来的温室气体达到了足够的浓度。在温室效应的作用下,地球表面的冰层渐渐融化,再次汇成蓝色的海洋,褐色的陆地也重见天日。“雪球地球”时代到这里总算画上了句号。
假如地球上的生物仍然只有细菌和藻类,那温室气体很可能又会被耗尽,地球就会再次被冰封,不断的循环。幸好,这一次,生命没有错过来之不易的机会。在“雪球地球”时代结束后的几百万年里,地球上出现了大量的动物。这几百万年在地球生命的演化历史上只占不到1%的时间,却产生了大约99%的动物门类,这就是古生物学上著名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这段时间里出现的动物,有不少以植物为食,这就抑制了植物的过度生长。除此之外,动物还能通过呼吸把氧气转化成二氧化碳。从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来看,动物的出现平衡了植物的光合作用,让空气里的氧气和温室气体的比例趋于稳定,地球表面的温度也就随之稳定了下来。
自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以来,地球历经5.4亿年的岁月,再也没有被冻成“雪球”。在这期间,地球表面的环境经历了极其复杂的变化。但这个过程也可以用两种简单的现象来描述。第一种现象是板块运动,第二种现象是温度变化导致的海平面起伏。
板块运动。地球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层:表层的地壳、地壳下面的地幔,以及地球中心的地核。板块运动主要是在地壳这个层面上发生的。地壳的成分主要是固态的岩石,平均厚度是17公里,比全球海洋最深的地方——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还要厚得多。17公里厚的岩层听起来很结实,但其实,在地壳内部有很多裂缝。这些裂缝把地壳分割成了几个独立的部分,这些独立的部分就叫作“板块”。地壳下面是流动的岩浆。所以板块的位置并不固定,而是会随着岩浆的流动而发生漂移。板块上方承载着陆地和海洋。所以,随着板块的漂移,陆地和海洋也会变换位置,并且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在板块的边缘上,板块和板块互相挤压,就会引起火山爆发和地震,形成高耸的山峰,或者深不见底的海沟。
在“雪球地球”时代刚刚结束的时候,地球上的海洋都连在一起,地质学上把这个时期的海洋叫作“泛大洋”。不只是中国,在这个时期,整个亚欧大陆的大部分地区都沉没在海底。在今天的世界上,亚欧大陆是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块大陆,也是最年轻的一块,直到距今3000万年前才基本形成。相比之下,南北美洲、非洲和南极洲都有几亿年的历史了。
在5.4亿年前,中国是一群耸立在海中的岛屿,地质学上称之为“中华群岛”。中华群岛包括“华北岛”和“华南岛”两个大岛。华北岛大致包括今天的山西、河北和辽宁的部分地区,华南岛大致包括今天的四川和云南的部分地区,除此之外,新疆、宁夏、安徽、山东和福建的一些地方也零零星星地露出了海面。
由于板块运动的影响,中华群岛彼此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近。华南岛和刚刚从海底升起来的华夏板块撞在了一起。华板块撞击形成了一系列的山脉,中国北部的太行山脉,南部的罗霄山脉、南岭山脉,都是在4亿年前的这几次撞击中形成的。
宋朝的时候,有位学者叫沈括,对自然知识很有研究。他曾经在太行山上看到了很多贝类的化石。沈括猜想,太行山是远古时代的海滨。这个想法大体上是不错的。沈括看到的这些化石,很可能就生活在4亿年前中国群岛附近的浅海里。
中华群岛变大的过程比较缓慢,相比之下,它们和附近的大陆连在一起,这个过程要快得多,差不多只花了100万年。这是因为当时的地球上发生了一场毁天灭地的大灾难。大约在2.5亿年前,西伯利亚火山群爆发,喷出了500万立方千米的岩浆和火山灰。中华群岛上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雁荡山和武夷山也集体喷发。在接下来的100万年里,火山灰遮天蔽日,绝大多数的植物因为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整个生态系统陷入瘫痪,大约96%的地球生物都在这100万年里灭绝了。等到这些火山终于平静下来,被海水冷却的岩浆已经填平了陆地附近的海洋。中华群岛和附近的大陆连在了一起,成为大陆东方的一块狭长的半岛。这片大陆就是今天亚欧大陆的雏形。
当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的时候,冰川融化,注入海洋,导致海平面升高,沿海的陆地就会被海水淹没;反过来,当地球表面的温度降低,液态水就会结冰,汇聚到地球的两极,海平面就会降低,陆地附近的浅海就会成为新的陆地,海洋中间比较浅的地方也会露出水面,形成岛屿。地质学上把这两种现象分别叫作“海侵”和“海退”,海侵和海退对人类早期的文明却产生了很深的影响。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刚才我们介绍的地质变迁的过程——沧海桑田。
假如你留心世界各国的神话传说,就会注意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几乎每一个文明在提到上古时代的时候,都会讲到同一件事,这就是大洪水。世界各大古文明众口一词地讲述的大洪水的故事,也只是传说吗?从环境史的角度,我们或许可以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大洪水是真实发生过的。
当然,大洪水的成因是一个我们反复提到过的地质现象——海侵。地质学家发现,大约从公元前9600年开始,由于全球变暖,两极的冰盖大量融化,海平面在接下来5000年左右的时间里上涨了100多米。在这5000年左右的时间里,生活在沿海地区的人类祖先很可能反复经历过家园被海水淹没的灾难。对大洪水的恐惧很可能就在这个过程中深深地刻进了他们的集体记忆里。
有关大洪水的传说在世界各地都有流传,唯独在非洲大陆上没有出现。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非洲大陆四面的海岸都非常陡峭,即便是海平面上涨100多米,也不会造成明显的海侵。非洲的这种情况也从侧面印证了海侵现象和大洪水传说的关联。
这场长达5000年的海侵能够帮我们解释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些重要的问题。海侵是创造农业文明的原动力。
太平洋上有一座岛屿,叫作“新几内亚”。考古学上的证据显示,这座岛屿早在公元前7000年就出现了农业文明。这个时间早于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地方。另外,这座岛上还有两个非常不合常理的现象。第一,今天全球有6000多种语言,而新几内亚这座小小的岛上独占了1000多种,这么多种语言,对岛上的一千多万居民来说,也未免太过丰富了;第二,这座岛上的山区里生活的全都是农民,而在沿海地区的平原上,人们都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按说,平原上开展农业要比山区里方便得多,但在新几内亚,这种情况反了过来。
新几内亚岛上的这些反常的现象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原因——海侵。新几内亚岛附近有广阔的浅海地区,这些地区在海侵发生之前都是陆地,上面很可能分布着大量人类早期的文明据点。在海侵的过程中,这些如今的浅海地区受灾最重,讲不同语言的先民们从四面八方逃向岛屿的中心,在高耸的山区里躲避洪水。由于海水淹没了大片的陆地,原本靠狩猎采集为生的先民们遭遇了食物短缺的危机。这种危机正是他们探索农业生产的根本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