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经典的诞生读后感1000字

经典的诞生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30 21:05:13
经典的诞生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05-30 21:05:13   小编:

《经典的诞生》读后感:这本书讲述了经典文学作品如何诞生的过程,作者通过深入剖析经典作品的背景、创作过程和影响,揭示了经典之所以经典的原因。读完后我深刻理解了经典文学的内涵和价值,对于如何创作出具有永恒意义的作品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经典的诞生读后感(一)

试问谁没有收藏过电视剧海报,电影海报呢?对于一部好看的,总是念念不忘的剧集,往往周边是最能让人回忆起精彩的内容的;但收集是一回事,能够长久的保存又是一回事。毕竟我现在基本已经找不到几年前的“收藏品”了。

而《经典的诞生》则聚焦于欧美流行文化,从《权力的游戏》到哈利波特,从大名鼎鼎的J.R.R.托尔金到少有认知的菲利普.何塞.法默,人物的生平,精美的插画,都在这一本书里了,可以说是了解奇幻,科幻,冒险等多种题材的绝佳途径。

阅读一定要有顺序吗?在我看来,需要分题材:毕竟推理小说和风景散文哪种需要顺序阅读简直一目了然。而《经典的诞生》需要的不仅是阅读,还是欣赏:与传奇名作有关的经典插图,可能自己找都很难找到;而关于一些名人一波三折的过往,没有第一手资料也往往是行不通。

作家与灵感有时也有着奇妙的关系。童年时家长给订阅了一本童话杂志,有知名作家分享写故事的经验--不一定要从头开始写故事,可以从结尾开始,可以从中间开始,也可以灵光乍现写一个开头先放一边,等有灵感了再继续写。这和C.S.刘易斯创作《纳尼亚传奇》简直不谋而合。纳尼亚的神奇故事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虽然刘易斯创作这个故事的起始时间是1950年,但是他后来也提到其实在他青少年时期就有了某个场景的雏形。

应该也有很多人知道J.K.罗琳创造哈利波特时是在一辆火车上偶遇了一个头发凌乱的小男孩,那时罗琳手边甚至没有纸笔,脑子里装满了有关魔法世界的天马行空的想象。一个经典的故事往往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有着时间的积累。就像很多人都会说,“我构思了一个场景,但就是描绘不出来!”等你能描绘出来,可能里“作家”也就不远了。

纳尼亚的故事并非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书写的,于1955年出版的第二本《魔法师的外甥》的发生时间要远远早于《狮子,女巫和魔衣橱》。现在的版本倾向于按照时间顺序,而非原始版本出版顺序进行出版。这不难理解,毕竟作家的书写顺序可以跳跃,读者的阅读顺序跳跃就容易一头雾水了。

当然,有的经典并未停歇,而一直在发展的路上--没错,我说的就是《冰与火之歌》,试问作为马丁老爷子的书迷,有谁不想知道在他笔下这片大陆最终要走向何方呢?

经典的诞生读后感(二)

本书的副标题叫做欧美流行文化图典,这个欧美流行文化其实代表的是欧美的奇幻文学、科幻文学、冒险文学和科幻文学。

当然这四种文学题材其实按照严格意义上来说可能属于文学的另类了,一般我们所说的文学都是那种世界名著类的文学,比如《巴黎圣母院》这种类型。而这四种类型文学的出现其实都离不开人的想象,每一个都是根据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而得出来的。

看这些文学题材能够使读者拥有一种别样的视野,因为这些文学题材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属于架空的,作者创造一个新的世界来供我们去探索和发现。说时候还挺佩服这些类型的创作作家的,因为他们是属于创造者,创造了一些从来没有人想到过的人或者事物。在以前也根本没有科幻这样的概念,也都是用他们所创造出来的。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其实看起来还是比较单一,因为每一个部分的内容基本都是相类似的。这本书主要就是简单的介绍了关于奇幻文学、科幻文学、冒险文学和幻想文学的相关定义,以及这四类文学题材的主要代表作家和作家的代表作品。毕竟书名叫做图典,所以在介绍这些作家和代表作品的时候还会有相应作品的插图来供读者去了解。

书中会简单介绍一下代表作家的生平经历和相关的个人信息,随后就是介绍作家的作品,书中还有抄录作家的相关金句,并且会列出该作家的所有相关作品和出版时候。所以我觉得这本书当做一个索引是非常不错的,你可以按照类别按顺序将该作者都所有作品都看一遍,当然首先还是要考虑作者有没有相关的中译本。

整体看下来熟悉的名字还挺多的,著名的《指环王》作者托尔金,《冰与火之歌》的作者马丁,《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都有收录。可惜的是这里面我好像只看过罗杰•泽拉兹尼的《安珀志》,其他基本都是看过影视化的作品,有机会一定要把这里面其他相关的作者代表作品去补一下。

另外这一本书的局限也是有的,除了内容是比较简单介绍之外,内容上它只选录了一部分的作者,这么多年厉害的作者肯定是有很多的,所以应该会有人打抱不平。但是就当一本简单了解的书籍的话还是不错,把这书上提到过的所有作品都看了,也应该可以成为相关想象文学的大佬了。

经典的诞生读后感(三)

这个世界最伟大的发现,我并不觉得是各类高科技,而是人类的想象力!我一直在想,如果没有想象力,我们的世界将会多么地无趣,我们只会接受草是绿的,却不会想如果有一天它是粉色的会怎样!而想象力的伟大之处更在于,它给了这个世界无限可能!

这本《经典的诞生》汇集了四种不同类型的文学题材:奇幻文学、科幻文学、冒险文学和幻想文学。而你可以在电影、漫画乃至电子游戏中,看到这些文学作品的身影。

当翻到C.S.刘易斯的时候,我忍不住又重温了一边《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和魔衣橱》的电影。作为最经典的一部作品,电影将刘易斯的的奇幻世界完美地展现了出来,虽然是简单的故事,无非就是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但这样的故事,我们似乎百听不厌。当阿斯兰为爱复活归来,刘易斯也将简单的道理向我们完全呈现出来,爱就是舍己,唯有爱,能够战胜一切!

当然,书中也介绍了很多其他厉害的作家,

比如理查德·马西森。也许你没有听过他的名字,但你也许看过由他的作品拍成的电影——《我是传奇》。当一人一狗在空无一人的城市里游荡,这个世界似乎从未存在过一般。不得不承认,威尔·史密斯的演技令我印象深刻。

比如奥森·斯科特·卡德,在他的《安德的游戏》中,安德和其他天才少年的心理变化牵动人心,而关于安德与他的家庭的关系既能引起众多读者的共鸣,又令人唏嘘。

全书一共介绍了53位重量级作家,187部经典代表作,里面包含了奇幻、科幻、冒险、幻想,文学、电影、电视剧、插画、游戏。里面有我们熟知的J.R.R.托尔金、J.K.罗琳,也有创造出经典的丹尼尔·笛福、史蒂芬·金、埃德加·爱伦·坡等作家,不得不承认,他们的作品确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我们在惊叹于其想象力丰富的同时,也在思考,这些想象是否有能够成真的一天。

除了对作家、作品介绍,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书中119幅精美插画。这里面的插画风格各异,形式也不同,虽然我不懂画,但仍被书中的插画抓住了眼球。在《全面回忆》的插画中,很好地体现了未来的科技感;而《霍比特人》中,你能看到丁达尔效应在霍比特人的袋底洞周围环绕,是那样平静、美好。

如果你也是奇幻文学、科幻文学、冒险文学和幻想文学的忠实粉丝,那么在这本书中你一定能找到那个让你心动或者印象深刻的作品,如果你还没有走进这些想象力丰富的作品大门,或许在你看完这本书之后,你会爱上那个富有想象力的世界。

就让你我在欧美流行文化的海洋里,致敬伟大的想象与自由的灵魂吧!

经典的诞生读后感(四)

《经典的诞生:欧美流行文化图典》包括奇幻文学、科幻文学、冒险文学和幻想文学这四种不同类型的文学题材。这些文学类型在过去常常被用来规避审查,借用幻想的元素,影射当时的政治,社会经济状况或者道德现实困境,然而如今已经在光明的外衣之下,真正扎根在文学的土壤,这些文学类型通过不断演变,累积了越来越为广泛的受众群体,并且逐渐被传统文学所接纳。 依然记得小时候和小伙伴们沉迷于哈利波特、《海底两万里》、还有纳尼亚传奇……通过各种各样的神话故事、科幻经典或者传说,开启了丰富的童年。而现在我小时候所渴望的、喜欢的、欣赏的,如今也成为经久不衰的作品,虽然时代节奏变得很快,但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必有个中魅力。作者为我们介绍了53位杰出的作家和他们的187部经典代表作品,配合精美的插画,穿梭在经典流行的时光隧道中。 我首先翻到了C.S.刘易斯那一页,他作为一位诗人、文学批评家和中世纪文学研究者,伴随着其电影作品的改编,他的小说在全球范围内被译成了60多种语言。在观众逐渐开始认识到这位奇幻大师不可替代的卓越才华时,《纳尼亚传奇》全球销量已经超过了12000万册。狮子、女巫、魔衣橱、探险、英雄……一直想象佩文希家里四个小孩:彼得、苏珊、爱德蒙和露西所经历的这些神秘事情,成为我儿时遥不可及的幻想。 很多人认为爱伦坡是侦探小说和幻想文学的新区,爱伦坡对二十世纪文学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爱伦坡的一生坎坷波折,他是一位睿智过人的优秀作家,也是一个暴躁极端的人,他是一个野心勃勃的理想主义者,力图借助笔下的作品和文学杂志,建立一个真正的美国民族文学。坡在传统哥特小说中所运用的悬念、凶杀、恐怖、推理等通俗元素的基础上,把侦探文本开创成为自足、自律的审美对象,用令人耳目一新的格式来呈现独特的审美理想,坡厌恶平淡无奇索然寡味的推理文学,讲究不遵循正统的悬疑惊悚、奇异诡谲之美,以具有诗性和智慧的文风表达睿智之光。 《经典的诞生:欧美流行文化图典》涉及的经典作家还有很多,比如乔治奥威尔、赫胥黎、王尔德、柯南道尔、笛福、J.K.罗琳……值得一提的经典作品人物也还有很多。书里用一幅幅具有阐释作用的精美插画,告诉我们奇幻小说不是次要的非主流文学,它本身就是辽阔无垠的庞大宇宙。这本书也像是一封情书,献给那些让我们产生情感波动的作家,也激励我们把这种特殊微妙的情感一代一代传递下去。

经典的诞生读后感(五)

关于想象的力量,值得被记住 读《经典的诞生欧美流行文化图典》 “没有他们,电影、漫画、电视剧或许将不复存在。这些作家重新诠释了神话,创造出了众多颇负盛名的英雄,形成了我们共同的记忆。” 这是《经典的诞生欧美流行文化图典》封底的话。 关于经典,我们总会有不同的理解,要么是一部电影,要么是一个人物,要么是一本书,过了多少年以后,人们依然喜欢去读它。 关于《经典的诞生欧美流行文化图典》这本书的意义,就是恰似一封情书,不仅能让我们致敬一些优秀的作家,给我们看到优秀的作品。 同时,也会让我们想念那些精美的插画和杰出的平面设计师。生存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有着苦难的色彩,而对于想象文学的力量,有的从一本书开始,有的人从科幻文学来认知。 全书按照脉络来理顺关于想象文学的分类,有的作者在去世后作品才入世。或许在他存活的年代,作品无法面世和承袭下来。 但是伟大的作品,总是能给人们更多精神上的供给,也会给人们在想象的世界里以更多的满足感和无限的未知世界。 没有谁能对漂亮的插画说不,因为好的作品,总是有着不同的展现方式,不管是书,还是电影,总能在不同阶段以不同的表现方式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每个人都对视觉冲击和内心的感受很敏感,所以,科幻作品深得人们喜欢。那些值得探索的世界里,充满着太多的让人联想的一切。 欧美的流行文化充斥着各种天马行空的想象,一开始接受起来甚至觉得颠覆了认知,但是当读多了作品,看多了场面感十足的电影之后,开启了对想象世界里的一扇新的大门的认知。 不去一一列举关于书中对精典如《指环王》这样的精典剧目的展现,以及53位重量级作家,187部经典代表作,119幅精美插画,全部收录在这本书当中。 这样的收录方式,构成了欧美流行文化的一幅图谱,供后人有序赏鉴。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欧美流行文化的发展趋势和历史过程。 了解一断文化的发展路径,这本书是一本好的图解,能让我们更加清晰的回顾与回忆那些欧美的经典文化作品。

经典的诞生读后感(六)

流行,我们首先要思考一下,流行的缘起。它很难突然被诞生,即便突然被诞生,也是容易夭折与很容易被潮流席卷。因为单单一群人很难支撑一个庞大的时代系统。流行通常是建立在一代一代的古典精华之上,再提高再升华,即便很多已经面目全非,但其中内核不难发现,还是难以跳出历史的积淀。就好像漫威如此于世独立,但是它也是要借鉴北欧神话、埃及神话、希腊神话。所以不可小觑经典,再挖掘出来的未必不是新的秘宝。

全书非常引人迷的一点在于:它的插图,那真是非常用心的作品,品质极高,看了几本熟悉的书,插图总是能抓住全书的高光时刻、灵魂时刻、动人时刻。不管是甘道夫虽一人而独往已,还是甘道夫悠闲的驾车游荡在恬静圆庄,都是能将人拉回那个感动的记忆之中。

该书的作者奥利夫里是懂托尔金的,知道哪部著作是托尔金最大的宝藏,也就是《精灵宝钻》,托尔金当年出版《魔戒》之时,是更想出版《精灵宝钻》的,奈何出版商也是明白这书不会很畅销,但托尔金还是用《魔戒》来威胁,才得以让《精灵宝钻》有与读者见面的机会。

看这本书,就感觉从一个世界跳入了另外一个世界,我不确定地球上有没有人能够读过这些经典,都在书上的世界历险过,但我知道我在熟悉的那几个世界里已经高度享受了。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选择进入哪个世界,这本书也就成了一个窗口,一种指引,让你可以清晰的透过自己的兴趣点进行进入。

书上有很多我未知的书籍的介绍让我兴趣陡增,虽然可能涉及剧透,但伟大的著作不会畏惧如此简单的剧透的,我就对《濒死的地球》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它的怪异风格的配图?迷人的魔法世界的简介?天马行空的文字叙述?说不上来,我想我会找这本过来读读。

非常喜欢作者的一句话,一切都变得很快,非常快。。。但是不是太快了呢?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通过这本书,我希望向优秀的文化作品和它们的缔造者致敬。在互联网的概念甚至都没有进入人们的脑海里,这么作品便已经成功的构建出一个又一个幻想世界。

经典的诞生读后感(七)

拿到这本书,先冲到目录,确认过眼神,有我最爱的J.K.罗琳和她的《哈利·波特》,那行,可以处!

所以读书手帐也要做两份,我的哈利值得拥有单页宣传(不是)!

更不用说这里的精美配图别出心裁——没有使用真正意义上的真人海报等,而是精心撷取了插画师们的作品,或者模拟超经典的海报,或者还原书中的关键情节或者主要人物——单冲着这份耐心与诚意,就值得一看。

而从奇幻、科幻、冒险、幻想的四个角度,剖开和逐一分享了187部作品的经纬,既可让读者留下陌生作品的终极种草,又可收获大爱作品的强烈认同。

可能唯一的遗憾就是,如果可以使用更确切的时间线追溯,可能会效果更理想一些。

那么话说回来,被选到这里的经典,基本都是已有大制作在影院屏幕或者电视屏幕上接受了人们的惊叹与赞美。

比如我的最爱《哈利·波特》系列,比如《指环王》系列,比如《2001太空漫游》,比如《安德的游戏》,比如《华氏451》,比如《沙丘》,比如《弗兰肯斯坦》,比如《冰与火之歌》……

让我觉得惊讶(满意)的是,作者甚至还把爱伦·坡,柯南·道尔,奥斯卡·王尔德等人囊括在内,可谓是用心良苦。

所以,当这些我已经耳熟能详的作品,再次被冠以经典之名,并被细数其作者的人生经历、创作背景、作品主旨、信息解读等,他们在我心中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拥有了别有趣味的另一番味道。

总之读完全书,掩卷之时,封底那句话的意味深长便瞬间说服了我——

“没有他们,电影、漫画、电视剧或许将不复存在。这些作家重新诠释了神话,创造出了众多颇负盛名的英雄,形成了我们共同的记忆。这恰似一封情书,不仅致敬优秀的作家,也献给那些杰出的平面设计师、插画师等图像工作者。”

就让我们以经典之名,重温经典吧!

经典的诞生读后感(八)

只要善加利用,人类无限的幻想潜力总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精彩……

《经典的诞生》这本书收录了奇幻文学、科幻文学、冒险文学和幻想文学等四种文学题材的53位重量级作家,并分别介绍了那些让他们走向文学界神坛的作品和那些让他们进入流行文化作家殿堂的角色。这其中既有耳熟能详的作家和作品,也有一些令人感到陌生的名字,但他们无一不是在文学领域极具影响力的文学大咖。在获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他们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以及作品风格给后世带来的无法比拟的价值。

在对这50余位作家的人生经历、创作历程、创作生涯中的灵感来源,以及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的定义、作品观点、隐喻象征和创作手法等信息的解读当中我们得以看出,这些作家的部分作品和人物在很大程度上受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的影响。他们走进文学中的因素也不尽相同,有必然条件也有偶然因素。

其中,俄国传奇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很早就成为了冒险、科幻和奇幻类杂志的忠实读者,他11岁时便写出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美国奇幻文学作家格伦·库克在很小的时候便开始写作。而同样是奇幻文学代表性人物的美国作家大卫.埃丁斯的前半生几乎与奇幻小说和写作没有任何关联……

在文学作品逐渐收到读者们的青睐之后,不同艺术形式的改编呈现也是接涌而至,我们常见的有漫画、电视剧、电影、游戏等等。我们常有的印象中,尽管许多改编手法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但其呈现出的内容远不如小说本身丰富,在剧本改编的过程中也难免较原作有些缺陷。在本书当中,我们也能看到不同作者对于自己的经典作品经改编呈现所表现出的态度。

时至今日,书中所述的绝大多数人都已逝世,但这些大师为我们留下了一笔笔丰厚的文学、艺术资产仍不断受人追捧。他们留下的作品是流行文化史中的宝贵遗产,他们描绘的故事以及作品形象早已深深印在无数读者们的脑海里。有如C.S.刘易斯和他的《纳尼亚传奇》始终是读者们心中不可超越的经典。书中精彩的魔法世界、经典的人物形象和史诗般的传奇冒险故事在时光的流逝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他们当中许多人对后世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文学的范畴。例如,科学界就以英国科幻作家特里·普拉切特的名字命名了一颗彗星和一块于1995年发现的始新世海龟化石;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系列》设定的机器人理论成为了全球众多创作者的灵感基础;埃德加·赖斯·伯勒斯塑造的形象——泰山启发了第一批漫画创作者及最早的超级英雄,也让伯勒斯的作品成为所有冒险爱好者的圣经……

对于爱好文学的人来说,书籍是人生中一种刚需的精神食粮。文字世界里的流行和经典是读者们看到过去与未来的窗口,是认识世界的极佳途径。这本《经典的诞生》是一本很好的阅读参考和指引图鉴。帮助我们读出作者的人生经历,读懂作品诞生的始末和其特有的感染力,感受文学特有的魅力。

曾经流行作品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并不断流行总有其鲜为人知的因素。我们几乎无法拒绝文字世界里的经典,不断丰富自己的阅读积累,不断深入地了解文学大师的创作历程,以及对经典文化知识的不断摄入,也将会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及创作。

经典的诞生读后感(九)

“长夜将至,我从今开始守望,至死方休。我将不娶妻,不封地,不生子。我将不戴宝冠,不争荣宠。我将尽忠职守,生死于斯。我是黑暗中的利剑,长城上的守卫,抵御寒冷的烈焰,破晓时分的光线,唤醒眠者的号角,守护王国的坚盾。我将生命与荣耀献给守夜人,今夜如此,夜夜皆然。 ”

——《冰与火之歌》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权力的游戏》,我猜想大部分爱看美剧的朋友应该都看过吧,毕竟连我这个不怎么看剧的人也在男朋友的极力推荐下去看了这部剧,因为这部剧实在太经典了。里面的每一个角色,哪怕是一个配角都被塑造得极为饱满,而台词更是时而富有哲理、时而让人感动落泪、时而让人热血沸腾,好多时候看着看着我甚至感觉自己的中二之魂也要被燃烧起来了。

但不知道你有没有在某一个瞬间脑海中突然划过一个疑问,经典都是如何诞生的呢?

当我翻开这本书,有一瞬间我以为这本书是在讲电影,但我当然知道它不是,这本书为我们讲的是在那些经典电影、漫画、电视剧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在支撑着它们。

——文学,没错这本书为我们讲了四种不同类型的文学题材,我在开篇提到的《冰与火之歌》,就被收纳进了书中的第一部分奇幻文学里,当然,这里面还有许多大名鼎鼎的作品,例如承载着许多人童年记忆的《哈利·波特》、比如同样是被我男朋友极力推荐的《霍比特人》和《指环王》等等。

在看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我总是不由自主的想起魔兽世界——

“吾名死亡之翼!”

“鲜血与雷鸣!力量与荣耀!”

“为了部落!”

这些台词甚至不用真正的玩游戏就能轻而易举地拨动我“中二”的神经,让我burning!

我特地跑去查了一下,魔兽争霸的游戏虽然起初不是由文学作品改编的,但其历史是参考了一些古神话和《魔戒》等一些古典文学,而后由暴雪最初的几个创世人自己编写的。

这或许就是一个区域的文化背景对其各方面产业的影响吧、不只限于影视,还有游戏,例如中国本土的经典游戏大多也是依托于中国历史或神话传说,如剑三、仙剑等等。

(一不留神扯远了,接着扯回来。)

让我比较意外的是奥威尔的《1984》居然被归类在了第二部分的科幻文学里,但仔细一想好像没什么毛病,只能说奥威尔太会写了,以至于我在看的时候甚至以为自己在读历史,完全忽略了它是一部科幻预言小说……

在第三部分冒险文学中,我们可以看到《福尔摩斯探案集》、《鲁滨逊漂流记》、《八十天环游地球》、《海底两万里》等等等等,以前并没有察觉过,如今看到这本书中为我们一列出的这些名字,我才惊觉国外的经典文学真的好多好多,甚至在潜移默化中也在影响着我们。

书中的第四部分是幻想文学、有许多文学的分类本身就界限模糊,而幻想文学则更是如此,毕竟是幻想的嘛~人们既可以幻想出绿野仙踪里的奥兹国,也能幻想出充满女巫、幽灵和鬼怪的沉睡谷。但不论是美好梦幻的童话故事,还是惊悚恐怖的噩梦世界,都不能否认的是想象力永远是属于人类的宝藏。

这本书真的太过宝藏,因为我不仅收获了一份书单与影单,同样这本书也再一次唤醒了我对于文学世界的憧憬与热爱,有些书看得多了人总会产生一丝麻木的感觉,觉得世界不过如此、文学不过如此。

但这本书告诉我不是的,世界或许依旧如此,但文学有着无限的可能性。

经典的诞生读后感(十)

本书作者法国作家托马斯·奥利夫里说:我喜欢纸张,喜欢想象,喜欢整日沉浸在书本的海洋中,而电影只能让我拥有短短几个小时的专注。

幻想文学是想象文学的核心。幻想小说源自18世纪末英国的哥特小说。

本书汇集了四种不同类型的文学题材:奇幻文学、科幻文学、冒险文学和幻想文学。总共收录了欧美53位重量级作家的文学之路及其创作背景简介,言简意赅地解读了他们的187部经典代表作,每部代表作后面所配有的风格各异的插画达到119幅,深切致敬这些伟大的想象与自由的灵魂。

本书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方便我们查询这53位重量级作家的作品与概览他们的作品。

德国作家米夏埃尔·恩德曾说,在写好前两行之后,我对第三行会出现什么毫无想法。我在写作之前没有任何构思和计划,我只是一句接着一句这么顺着写下来的。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写作对于我而言更像一场真正的冒险。

他的童年饱受战争阴影的摧残,他用丰富的想象力,书写儿童文学作品,逃离战争的困扰。“他的一生为无数儿童造梦,而自己却守望着一个被战火践踏的童年。”

他的故事,让我联想到意大利经典电影《美丽人生》,生活不完美,但我们可以自己制造心中完美的生活。米夏埃尔·恩德在废墟里扣开文学之门,迈入幻想文学和奇幻文学的国度。

乔治·R·R·马丁是一位在现代奇幻文学领域的里程碑式人物,他善于利用新媒体去探索和发掘自己脑海中的奇幻世界。

他的奇幻巨作《冰与火之歌》成为近年来最成功的影视改编作品之一。不过,我对《权力的游戏》这一部中世纪史诗奇幻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兴趣倒不是很大,太过抓马的伦理关系让我有些看不下去,尝试了N次,我选择放弃……

对于奇幻文学之父J·R·R·托尔金的作品,作者托马斯·奥利夫给予了极为高度的评价:《指环王》是最具标志性的奇幻文学代表作,是奇幻文学的精髓,是“流行文化”群落和想象文化得以建立的基石……

之前一直想读《精灵宝钻》,看了作者的推荐,看来这次真要趁时间找来认真地阅读一下。

玛丽·雪莱被归类到幻想文学里,我之前一直默认她的代表作归属于科幻文学类,毕竟她可是科幻文学之母啊,《弗兰肯斯坦》,YYDS!

经典的诞生读后感(十一)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以欧美为代表的世界主流文化热潮通过电影这一最容易被普通大众所接受的形式进入我们的视野。虽然那时我年龄尚小,但家人不知从哪里淘来的录像带中播放着平日在电视中从没见过的精彩电影。至今让我记忆犹新的几部代表作,如《夺宝奇兵》系列、《回到未来》、《机器战警》等。随后,当世界互联互通更加紧密时代的到来,更多极具外来文化代表性的电影占据了观众的心,如《未来战士》系列、《生死时速》、《指环王》、《蜘蛛侠》等,宏观壮大的场面、紧张刺激的节奏以及颇具幻想空间和英雄主义题材让我们开了眼界,更培养了文化喜好,消费市场也从此创建了“大片”一词。

《经典的诞生:欧美流行文化图典》以53位重量级作家为代表,涵盖他们的187部经典代表作,讲述了欧美流行文化的演变过程。书中所谈的流行文化主要指的是文学作品范畴,汇集了四种不同类型的文学题材:奇幻文学、科幻文学、冒险文学和幻想文学。如今,这四种类型已然成为整个文化视野的基础,其历史丰富程度可比肩书中罗列的种种传奇故事。

奇幻文学、科幻文学、冒险文学和幻想文学的共同点在于:一切看起来都有可能发生。这些文学类型都已深受认可,在各类颇具盛名的文学大奖、以及电影、漫画乃至电子游戏领域中都占据着一席之地。

奇特与奇妙的边界:幻想文学 幻想文学是想象文学的核心。在某个现实情境里,一种难以解释的超自然现象将读者带入一个可能与不可能相互交织的神秘世界。

幻想小说源自18世纪末英国的哥特小说。布拉姆.斯托克和他的作品《德拉库拉》代表了这种风格的巅峰。在法国,最初是由颇负盛名的文坛大家开启幻想小说的大门,他们用实际行动为幻想小说赢得了人们的认可。巴尔扎克的《驴皮记》、波德莱尔的《怪异故事集》、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奥尔拉》;

这种文学类型过去常常被用来规避审查,巧借幻想元素影射当时的政治社会状况或现实道德困境。猜忌、解释、恐惧,幻想小说将读者的想象力彻底释放,让每个人都能在作者埋下的隐喻中找到一种属于自己的意义。

史诗、神话和宏伟世界:奇幻文学 奇幻源自英语“fantasy”,有想象之意,介于奇妙和幻想之间。通常主人公会被一种魔法带入到奇幻小说的世界中。比如,年幼的露西.佩文西从魔法衣柜钻入到纳尼亚世界;哈利.波特穿过9 4/3站台登上了前往魔法学校的列车,等待。奇幻文艺经历了19世纪-20世纪文化演变,直到二战过后,JRR托尔金的《指环王》三部曲才真正得到人们的认可,并明确了范畴。

介于科技进步与星际殖民之间:科幻文学 所有科幻作品的共同点在于对未来社会的呈现,在这样一个新的社会里,科学进步、技术发展、时空关系,以及在一个极度发达的世界中的社会演变都会让我们提出质疑。科幻文化同样经历了社会对其从不接受到逐步接受的过程。

颤栗的追寻者:冒险文学 冒险文学起源于中世纪文学和武功歌,最早出现在史诗和骑士作品当中,是非常优秀的通俗小说。1850年至1950年是冒险文学的黄金时代。

书中汇集当今热门的文学类别,奇幻文学、科幻文学、冒险文学和幻想文学这四种类型中的代表作家及其经典作品。不管你是否熟悉这些作家或作品,这本书都将会为你全面而详细地介绍该作家风格及其作品的特点,是一部了解欧美流行文学作品,不可多得的入门佳作。

经典的诞生读后感(十二)

在快餐文化、粉丝经济时代,什么样的作品还能被称之为经典?法国电影导演、漫画小说家、动画史学家奥利维耶·科特曾在其著作《百年世界动画电影史》中曾写下一句话“所有人都喜欢或者曾经喜欢看动画片。”这也就意味着在人们所喜爱的或曾经喜爱的,那些历经时间的沉淀和风雨的洗礼,依旧被人们所怀念的才能称之为经典。

当我们痴迷于快餐文化所带来的无处不在的流行文化人物时,那些曾经引领一个时代的经典作品正在逐渐被这个“粉丝经济”的时代所淹没。但是我们不能忘记的是,这种全球性、社会性的流行文化其根源,来自于那些伟大作家所创作的奇幻文学、科幻文学、冒险文学以及幻想文学,正是这些不同类型的文学题材成就了如今令人震撼的各种超级英雄等流行文化人物。

由中国画报出版社推出的《经典的诞生:欧美流行文化图典》,或将带你穿梭时空,重新回到以流行文化为主基调的神奇时代,借助53位重量级作家、187部经典代表作,119幅精美插画,在奇幻、科幻、冒险、幻想、文学、电影、电视剧、插画、游戏等欧美文化的海洋里,再次还原经典文化的诞生。

法国作家托马斯·奥利夫里的这部《经典的诞生》道出的不仅仅是20世纪欧美文化的经典作品,更多的是反映出一个时代文化的整体缩影。 正如托马斯·奥利夫里在序言中所述:本书同样也是一封情书,献给那些曾经让我们幻梦、战栗、狂笑、落泪和兴奋的作家,也献给那些用自己的方式改变世界历史的每一个人。

这里有我们所熟知的奇特与奇妙的边界:幻想文学,它以一种难以解释的超自然现象将读者带入一个可能与不可能相互交织的神秘世界。从布拉姆·斯托克的《德拉库拉》到巴尔扎克的《驴布记》,再到波德莱尔在诗中融入幻想元素,并翻译了埃德加·爱伦·坡的《怪异故事集》和莫泊桑的《奥尔拉》······这些颇负盛名的文坛大家用实际行动打开了人们对幻想小说的认知,并赢得人们的认可。

除幻想文学外,本书还包括介于奇妙与幻想之间的奇幻文学,介于科技进步与星际殖民之间的科幻文学,以及被称为颤栗的追寻者的冒险文学。书中收录了大量为人所熟知的经典作品及作者,像道格拉斯·亚当斯及其作品《银河系漫游指南》,艾萨克·阿西莫夫及作品《银河帝国三部曲系列》,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亚瑟·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

它是一台时空穿梭机,也是一把打开欧美流行文化记忆之门的钥匙。这部欧美流行文化的经典著作,将用所收录的20世纪以来欧美经典作品中的百余部佳作,将整个经典文化的视野打开,带读者看尽想象文学,畅享一场精彩纷呈的视觉盛宴。

经典的诞生读后感(十三)

在我有限的认知里,我一直把文艺作品的创作分为两大类,即创新型和考究型。相较于西方世界科学与幻想的基因,他们在作品的创新方面远远超过我们,这种民族文化基因渗透与科技、文化等方方面面,而不单仅局限于文艺作品。细究其根源,这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不是一言两语就能总结的,大致粗浅说来,这与我们的文化传统有关,我们中国文化自古讲究“天人合一”,追求一种朦胧美,形似而神不似,比如中国画。但西方就与我们大相径庭,他们自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就已经将真理、科学的架构牢牢树立起来,再加上近几百年自文艺复兴的觉醒,他们因殖民掠夺的的崛起引领了世界的潮流,使得他们的眼界大开,思想的先觉使得创新的基因突速猛进。当然这只是我的片面之言,也有很多瑕疵,望大家莫怪。

正是得益于西方文化里持之以恒的创新的文化习性,在西方文学领域,有股一枝独秀的文化现象盛行世界已经数个世纪,这就是西方人那些百花争艳的想象类流行小说。当有朝一日,你看见写就《哈利波特》的J·K罗琳和《魔戒》的托尔金在一本书中魔法竞技;穿越时空的克拉克、阿西莫夫、赫伯特等科幻大神在未来时间为人类预言;柯南道尔、笛福、凡尔纳等冒险大师在彼此的文学世界中历经时间非凡的想象;尼尔盖曼、史蒂芬金、爱伦坡等恐怖巨匠在暗黑的幻想世界中彼此遨游,你能想象的到这是一个多么神奇的存在么?今天说的这本《经典的诞生·欧美流行文化图典》告诉你,这是可以实现的,并且还是十分精彩耐看的!

本书选取的都是世界级的流行文学大师,这些大师来自不同时期的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由于生活经历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影响,他们的创作素材和风格不尽相同,但他们对于自然却都有着异于常人的敏感和感悟,书中那些匪夷所思的奇幻世界、以及对于现实、人性至深至暗的深度解刨,作者都会描述和分析了伴随无数人成长的经典作家以及作品、奇异故事及文字世界中的不朽人物形象,分析梳理这些人物的历史演变,以及对读者人生和世界的影响。这也堪称是一部到读者穿越古今的奇书,共分为奇幻文学、科幻文学、冒险文学和幻想文学四个畅销流行文学板块,涉及50多维经典作家和180多部想象类经典名著,几乎囊括了多个世纪以来西方世界中各种流行文学领域中的最为出类拔萃的作家和作品,让人仿佛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平行幻想的世界中畅游和旅行。

除过全面深邃的整理解读之外,这本书100多幅精美的插画也是本书另一大看点,奇幻、科幻、冒险、幻想,文学、电影、电视剧、插画、游戏等多个元素使得全书全书犹如幻灯片一样让人大呼过瘾,过去未来、宇宙地心、外星人、异族人、生化人等各色人等粉墨登场,你方唱罢我登台。在这里,读者可以一边阅读作者生平事迹、感受刺激故事,一边欣赏周边插画,畅享一场精彩纷呈的视觉盛宴。

通读全书,给人一种耳目一新,极具张力的亲切自然之感。作者是以专业评论者和读者的双重视角,用好奇心灵思考和解读经典作品和经典人物形象,运用直白自然,开诚布公的思考方式和阐述特点进行解读和展示。书中结合经典作品及其人物深入人心的意境,只传达给读者一个信息:经典作品故事和经典人物都能在现实中对号入座,他们的传奇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发生于他们身上充满离奇想象的故事只是现实中我们的影子!

经典的诞生读后感(十四)

经典是什么?经典是那些历经岁月流逝,依然能够保留下来的东西。它们既是时尚的产物,也意味着文化潮流的诞生。

法国作家托马斯·奥利夫里的《经典的诞生:欧美流行文化图典》一书,就聚焦于20世纪以来的187部文学作品以及由这些作品改编而成的漫画、游戏、影视作品,讲述了风靡世界的经典是如何诞生的。

正如书籍副标题所说的那样,这是一部欧美流行文化图典。其内容主要围绕奇幻文学、科幻文学、冒险文学和幻想文学四大领域中的53重量级作家展开具体介绍。

奇幻文学是以娱乐为目的的创作,介于奇妙和幻想之间。通常,在这类作品中,主人公会被一种魔法带入奇幻小说所描绘的世界,经历一场别样的冒险。

比如,格伦·库克的《黑色佣兵团》,罗伯特·E.霍华德的《野蛮人柯南》,C.S.刘易斯的《纳尼亚传奇》,乔治·R.R.马丁的《冰与火之歌》,特里·普拉切特的《碟形世界》等。

以《碟形世界》为例,故事发生在一个圆盘状的碟形世界里。其风格具有着一种专属于特里·普拉切特的幽默,滑稽的场景比比皆是,仿佛现实世界的影射。

科幻文学并不是简单的空间探索,而是对未来社会的呈现。当然,这个社会肯定比我们现在的科学进步,技术发展更超前,同时可能面临着新的社会问题。

比如,道格拉斯·亚当斯的《银河漫游指南》,艾萨克·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系列》,皮埃尔·布勒的《人猿星球》,亚瑟·C.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奥尔德斯·郝胥黎的《美丽新世界》等。

作为科幻文学的里程碑,艾萨克·阿西莫夫在《机器人系列》中,所创造的三条不可违背的机器人法则,无疑为人工智能社会人与机器人的相处模式,敲响了安全的警钟。

冒险文学最早出现于史诗和骑士作品中,由于很多文学作品的边界很难确定。所以,一些经典的小说往往由多种元素构成。

比如,丹尼尔·笛福的荒岛冒险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亚瑟·柯南·道尔的侦探冒险小说《福尔摩斯探案集》,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冒险小说《海底两万里》等。

正是由于这些天才作家,将自己所钟爱的诸多特质融合在一起,再次进行创造,才构成了令人着迷的各种冒险文学。

幻想文学是想象文学的核心,利用一种超自然现象,将读者进入一个可能与不可能交织的神秘世界。从本质上来讲,奇幻故事、恐怖故事、科幻故事,都可以称为幻想文学。

比如,莱曼·弗兰克·鲍姆的《绿野仙踪》,威廉·彼得·布拉蒂的《驱魔人》,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史蒂芬·金的《闪灵》,安妮·赖斯的《吸血鬼纪事》等。

尽管这些作品被改编搬上荧幕后,与原著有很大出入,但这不影响观众对它们的喜爱。可以肯定地说,没有这些文学作品,人们的日常消遣会缺少很多乐趣。

在我看来,《经典的诞生:欧美流行文化图典》是一部精彩的文学影视作品鉴赏集,串联起那些关于过去的经典文化,值得收藏!

经典的诞生读后感(十五)

《经典的诞生 欧美流行文化图典》,法国托马斯·奥利弗里著,张健译。

这是一本非常厚重的图书,这个厚重一是它表面的意思,这本书,虽然只有270多页,但是因为有大量的插图,选取的纸张非常厚重,所以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好在做书的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把这本书设计成了锁脊装,可以随意摊开,解放双手的感觉,简直不要太爽。

另外一种厚重当然是说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这本书选取了欧美流行文化中的幻想文学、奇幻文学、科幻文学和冒险文学,系统梳理给我们开出了一张阅读的书单,我们尽可以按照这本书单查漏补缺,对这4种文学有系统的认识。

这本书非常吸引我的有三个方面。

第一每一页的编排非常贴心。

作者在提到每一位作家的时候,都会有这位作者的个人信息、风格、代表作年谱、个人简介、最著名的作品详讲、最著名的台词、由此衍生的影视作品或其他艺术作品列表。

可以这样说,有了这样的一个介绍,你对这位作家就有了一个初步的全面的认识,用小时候语文老师经常给的最高评价来赞美一下吧,那就是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小时候一直以为这8个字是套话,长大了之后才知道做到这一点是多么的不容易,而这本书做到了。

作者并不是简单的资料的汇总,他在介绍每一位作家的时候,都能抓住这个作家的特点,简单的几句话就让人对这个作家有深入了解的欲望。

比如前一段时间非常火的《沙丘》的作者,弗兰克·赫伯特,作者这样写:“他的小说从多个角度对科幻领域进行了探索:哲学,吗、宗零教、政治、心理学及生态学,都是作品深入探讨的主题。”让人能够充分的了解赫伯特的伟大和沙丘系列的成功。。

第二,大量精美的插图,令人心旷神怡,心生向往。

本书中的很多作品都曾经影视化,作者精心地选择了一些有关的海报,给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有些海报让人一看就有,去找来这部电影看一看和看一看原著的欲望。

比如117页的这张《2001太空漫游》,这是1968年的电影。

作者选择了两张海报。一张呢是1968年11月法国《银河杂志》的封面,是一张电影的海报,绘制者用电影名称分隔两个画面,上半部的画面是凹凸不平的星球表面,黑蓝色的底色,让这里神秘感十足。

下半部分是带着头盔的宇航员的头像,他的脸上有反光的竖纹,背后是成排的发着红光的竖纹背景,宇航员的眼睛深邃而略带惊恐,他到底看到了什么?让人好奇心满满。

另一张画报的设计感更足,尤其是中心部分,把2001的两个零,设计成了一双大眼睛,感觉今天读客的很多封面,都颇受这张海报的影响,上面都有一双好奇的大眼睛。

第三,翻译者贴心的注释和补充。

本书的翻译者是很有存在感的,他没有把自己当成是一种语言到一种语言之间的工具人,而是把这本书的内容作为一个项目,自己也去研究,也去投入所以你能看到他对一些词语和背景的解释,由于这是不同文化的交流,作者认为非常常识的东西,中国读者未必了解。另外最为难得的就是,这本书原书的出版和翻译过来之间,有一定的时间差,在这个时间差里发生的一些事情,翻译者也会查找补充。比如第31页,《远古王国》在出版的时候只出现了4个系列,翻译者翻译的时候就补充上了第5个系列,翻译者把这个备注加上就使这个系统更加完整。

翻译者还会对里面的一些错讹之处进行修改,这些修正不是文字上的修订,而是对原作者提到的作品进行深入研读之后进行的订正。比如241页的注释,翻译者就对作者所提到的《弗兰肯斯坦》中情节的出入进行了说明。

这些都让人有锦上添花之感。

这本书每一页打开都是精彩的享受,来,我再放几张,感受感受。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