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以女儿之名》讲述了一对父女之间的感人故事。父亲为了保护女儿,不惜牺牲一切。女儿则在艰难的环境下展现出坚强和勇气。影片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让观众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和无私。这部电影让人感动、思考,值得一看。
以女儿之名影评篇一
影片根据法国的一个真故事改编,1982年7月的一天,男主得知了女儿的死讯。他的女儿只有14岁了,在去世之前在德国和妈妈、继父一起度假。不过很快,她的死亡状况出现了疑点。生父为了女儿的真实死因跟法国法院和德国检察院纠缠了30年,但德国一直不肯引渡女儿的继父到法国进行审判,最后还是生父把他绑架到法国,才得以审判。
以女儿之名影评篇二
同样的事情,如果换一个没那么坚持的人,可能就完全是另外一个结果!
有娃了以后,我时常想,世界很美好,但是每当看完这种题材的电影以后,都觉得很害怕。。。怕遇到世界的阴暗面。
做人,大概还有很大的部分运气也很重要吧!!!
突然好希望娃长大以后去学法律,虽然娃才1岁
什么是公平公正?
怎么才能做到公平公正!
以女儿之名影评篇三
《以女儿之名》这部剧是根据一个真实的事件改编的,进了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爱。电影的主人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被逮捕了,究竟发生了什么呢,主人公安迪回忆起了发生的一切,安迪的生活可以说是非常的幸福,有自己的家庭,还有一儿一女和一个美丽的妻子,本来生活是非常的美好的,但是因为妻子的出轨将这一切到打破了,在安迪得知妻子出轨后,并没有追究,并且带着妻子和孩子去了另外的城市生活。
以女儿之名影评篇四
这部剧的整个灾难中,母亲真的没脑子,轻信医生,因为父亲长期工作不在家,一被勾引就跟着,父亲给过机会,没有珍惜。女儿死去后,盲目相信医生,平常生活里也总是被医生用安眠药放倒,是一位有美貌,不懂得好坏的,不聪明的母亲。这样的母亲在这场事故里,给女儿带来了灾难!医生因为有名誉,有药,得到性太容易,以及被治罪机会太少,就肆无忌惮越发放肆了,直到女儿过世,才被父亲揭发出来。
以女儿之名影评篇五
影片根据真实案件改编,这在当年是一个轰动法国的案子,因妻子外遇,一双儿女由丈夫安德烈在法国抚养,妻子则嫁给了德国医生。为与母亲交流感情,孩子被送去德国母亲的家中,14岁的女儿如花朵一般灿烂,安德烈接到的不是女儿即将回家的通知,而是一封突如其来的死亡通知书。安德烈难以相信,明明身体健康的女儿,为何突然死亡,经过验尸发现,女儿下体有撕裂迹象,在德国方面的尸检报告,却极力隐瞒这一事实,这证明女儿真正的死亡与继父医生有关。
以女儿之名影评篇六
父爱无声却很深沉,内敛但却决绝。
不惜一切代价,三十年间从不放弃,只为女儿临别时的笑靥如花。 30年后父亲在女儿墓碑前说“看吧,我遵守了我的承诺,从没放弃,这场战役,我是为你而打的,尽管路途崎岖,牺牲了漫长的岁月,我丝毫没有后悔,今天,你就44岁了,我很想你。”真的泪奔。 与其说继父禽兽不如,不得不说其母亦可诛。 傻母独行,只在乎自己的人,不配得到别人的爱 傻母:Daniele Gonnin,好像是位律师,具体未经查证。一直袒护医生,对女儿的死不太在乎,直到审判时才认清禽兽医生的真面目 抚养权:当初孩子的抚养权,是判给女方的,所以女儿其实和禽兽医生相处的时间更多。
以女儿之名影评篇七
Cette bataille, je la combat pour toi.
Aujourdhui, tu as 44 ans. Tu me manque.
法语的学习还是有点效果的,我发现自己能听懂一些了,开心。
打字的时候忽然想起来一个例句。Il est verf, et sa epouse lui manque beaucoup. 这个例句时刻提醒我法语词汇阴阳性的用法。
从父女二人在机场告别就开始落泪了,也不知道为啥。
以女儿之名影评篇八
(真实事件改编,看完发人深省,于是有了这篇…自言自语) 开篇一个小故事,交代清楚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冷静,审慎,相信法律 女儿不明所以死了之后,他开始了猜测和取证。 整个过程中没有大悲和大喜,所有情绪都克制隐忍,却合理。 「以为获胜时的会心一笑。 联想到恶徒可憎行迹时的呕吐。」 人应该是要有人性的。 他一直以为能从「公正的司法程序」中得到一个合理的裁决。但是“他们是不会否定自己人的”。 最后帮助他打赢这场战役的却是几个绑架犯(查了点资料,真实事件里的这部分更让人动容,可能连导演也不敢拍得过于真实吧,就像《血战钢锯岭》里道哥的人生一样)。 还有 一出场便知与众不同的律师 一直默默支持他的化学老师 那些仍然喜欢听他故事的人 每一个角色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原型 令人动容的真实。 全片没有一个多余的镜头,10分,不够。
以女儿之名影评篇九
在2009年的清晨 德希斯先生在米卢斯酒店被捕 我现在要起诉你 被控绑架 非法监禁 故意伤害 和教唆犯罪 我会将你绳之以法 且持续监禁扣留个人执行私法正义是犯罪 听着女检察官口中的指控 德希斯嘟囔了一句 我从未想过惩罚自己 就是受不了法国司法的懦弱 德希斯的故事要从1974年说起 当他们一家还在摩洛哥时候说起 当时德希斯忙于工作 所以忽略了我的妻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 他的妻子达尼开始 和一个叫大卫的德国医生混在一起 还被德希斯逮了个正着 然后在他妻子的央求下 德希斯原谅了妻子 但同时他也提出他们必须马上搬家 因为他再也不想再看到大卫了 然后一家人就搬离了摩洛哥 不过即便如此达尼还是食言了 她其实还在和大卫来往 而且再一次被德希斯抓了个现行 就这样德希斯和达尼解除了婚姻关系 然后独自抚养一双儿女 时光如梭
以女儿之名影评篇十
在2009年的清晨 德希斯先生在米卢斯酒店被捕 我现在要起诉你 被控绑架 非法监禁 故意伤害 和教唆犯罪 我会将你绳之以法 且持续监禁扣留个人执行私法正义是犯罪 听着女检察官口中的指控 德希斯嘟囔了一句 我从未想过惩罚自己 就是受不了法国司法的懦弱 德希斯的故事要从1974年说起 当他们一家还在摩洛哥时候说起 当时德希斯忙于工作 所以忽略了我的妻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 他的妻子达尼开始 和一个叫大卫的德国医生混在一起 还被德希斯逮了个正着 然后在他妻子的央求下 德希斯原谅了妻子 但同时他也提出他们必须马上搬家 因为他再也不想再看到大卫了 然后一家人就搬离了摩洛哥 不过即便如此达尼还是食言了 她其实还在和大卫来往 而且再一次被德希斯抓了个现行 就这样德希斯和达尼解除了婚姻关系 然后独自抚养一双儿女 时光如梭
以女儿之名影评篇十一
而月儿偶尔也从它们的交叉处偷偷窥看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岸上另有几株不知名的老树,光光的立着;在月光里照起来,却又俨然是精神矍铄的老人。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背影》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里面通常放着两张藤的躺椅。躺下,可以谈天,可以望远,可以顾盼两岸的河房。大船上也有这个,但在小船上更觉清隽罢了。 《春》朱自清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我们坐在舱前,因了那隆起的顶棚,仿佛总是昂着首向前走着似的;于是飘飘然如御风而行的我们,看着那些自在的湾泊着的船,船里走马灯般的人物,便像是下界一般,迢迢的远了,又像在雾里看花,尽朦朦胧胧的。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却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象游丝样的痕迹呢? 而月儿偶尔也从它们的交叉处偷偷窥看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岸上另有几株不知名的老树,光光的立着;在月光里照起来,却又俨然是精神矍铄的老人。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所以人面的详细的曲线,便消失于我们的眼底了。但灯光究竟夺不了那边的月色;灯光是浑的,月色是清的。 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以女儿之名影评篇十二
他这一生都毁了
因为女儿的过世
他会觉得是因为和妻子的感情危机导致魔鬼继父有机会触碰到他宝贵的女儿
他这一生都在执着
是为女儿找一个真相
也是在为自己找一个安慰和解脱
他这一生都在经历离别
妻子的离开
女儿的离世
一年年身边所有支持他帮助他上诉的人的告别
怀孕的法官 特立独行的律师 ……
到最后只有他
还有他心爱的cécile,在她离开的时候,我甚至在期盼,只是单纯地无法接受和他一起没有光的日子,接受不了一个不肯分给自己几分心思的男人,而不是背叛
我多怕他再次被背叛
30年的日子 很多个年份的变更
其实怎么会不知道他在执着什么呢
他在执着不只是真相 还有他内心的爱、悲和痛
我还是希望并一直坚定:死刑必须存在
无论他是否被限制适用
但他必须存在
否则 生灵难祭
“谁说污泥满身的不算英雄”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以女儿之名影评篇十三
分2次,把《以女儿之名》看完了,非常喜欢。
即使提前看过十分详细的剧情解说,看的过程中,仍然是眼泪不断。80多分钟里,不知道哭了多少次。是的,知道自己泪点低,硬着头皮也要看!
这是一部传记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然而事实比影片更残酷。影片里的女儿卡琳卡和弟弟一起跟着爸爸生活,假期去找妈妈,而真实案件里,女儿和儿子是跟着妈妈的。这点不同,让我更难受了。
说回影片,当在开头看到卡琳卡和禽兽医生的女儿是好朋友时,“他是怎么下得去手的?”这个问题立刻浮现在脑海里。但他就是做了,不止是卡琳卡,还有不少女孩被他伤害。这种禽兽心里根本没有正常的伦理道德,所以肆意践踏法律!
卡琳卡的妈妈也不是多有道德底线的人,不然也不会在出轨被发现,得到丈夫给的机会后,继续跟禽兽医生勾搭。说到出轨,我不认同爸爸给出轨的妻子机会这个做法,出轨跟家暴一样,有一次,就会有后边的无数次。但对他的做法表示理解,他是一个有主意的人,他爱他的家庭。他愿意给妻子机会,然而她再次辜负了他。当看到爸爸带人捉奸在室的时候,吐了一口浊气。
出轨已经很恶劣了,说明她道德底线低,不是一个好妻子,后面她居然还有更恶劣的表现,让她不配做一个母亲。从女儿的死开始,她一直在自欺欺人,无条件相信禽兽医生。归根究底,是因为她既懦弱又自私。她的人生非常失败,真是悲哀,活该!
爸爸是跟他们完全不同的人。影片里的爸爸,作为父亲,在我心里他趋近完美。
他有能力,有责任感,能包容错误但不是无底线的包容,有勇气,不惧困难险阻,坚强,坚毅,行动力和学习能力极强,遵守承诺……
他是卡琳卡的爸爸。作为父亲,他只是想为死去的女儿做些父亲应该做的事——让加害者受到惩罚。
这一做就是30年。30年里,从有人理解帮助,到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他失去了工作和正常的生活,女友离开了他,朋友也没有陪他到最后,就连儿子不理解。
倾尽所有,他终于做到了。垂垂老矣,一无所有。
但他终于能在女儿墓前,说出那句“我很想你”。
卡琳卡,生日快乐。
卡琳卡,爸爸想你。
以女儿之名影评篇十四
最近一则新闻震惊了很多人:“23岁女生在货拉拉车上跳窗身亡”。
生命的逝去固然可惜,而因平台缺少监控,女孩的离世几乎死无对证。
这才是人们愤怒的原因。
对女孩的父母来说,不仅要承受失去爱女,可能余生都要因那无人知晓的死亡真相饱受煎熬。
这不禁让我想起一部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一个关于女儿离奇死亡,父亲追凶30年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它——
以女儿之名 (2016)
8.4
2016 / 法国 德国 / 剧情 传记 / 文森特·贾洪 / 丹尼尔·奥特伊 塞巴斯蒂安·科赫
1974年的摩洛哥,男主安德烈原本是个事业有成的商人。
有自己的公司、相爱的妻子达妮和一对可爱的儿女。
这宁静的幸福,在科拜医生的出现后被打破了。
科拜医生是安德烈女儿卡琳卡同学的爸爸。
他在卡琳卡车祸时伸出援手,获得了安德烈一家的好感。
谁料,情场高手科拜很快俘获了达妮的心,演变成一场老套而不伦的婚外情。
发现妻子出轨的安德烈并没有大发雷霆,反而大度地表示愿意离婚,成全妻子和科拜。
达妮虽表示愿意回头,可最终还是没能抵御科拜的死缠烂打。
忍无可忍的安德烈只好出动律师,结束了这场婚姻。
离婚后,安德烈带着一双儿女在法国生活,达妮和科拜住在德国。
适逢假期,双方商量好让孩子们去德国与妈妈小聚,顺便度假。
安德烈亲自把孩子们送到机场,目送他们离开。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这趟度假之旅,却成了父女俩的诀别。
不久,安德烈接到一通电话,说女儿卡琳卡意外身亡,放下电话的安德烈痛哭失声。
当他再次见到女儿,是在停尸间里。
几天前还健康活泼的女儿,现在却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
安德烈抱着女儿流泪不止。
然而最蹊跷的是,女儿的死因含糊不清,没人能给安德烈一个确定的回答。
科拜认为死因可能是中暑。
一旁的达妮也附和着说那几天很热,卡琳卡一直待在游泳池。
他们甚至还强行解释,说也可能是几年前那次车祸的后遗症。
科拜说:叫卡琳卡起床的时候,就发现她已经失去意识。
身为医生的他尝试了各种急救方法,包括注射刺激她的心脏。
现在能揭开女儿死因的只有尸检报告了,安德烈等了很久,才拿到一份德文的验尸报告。
报告显示女儿手臂上有淤青,还有注射痕迹,但科拜说那是为卡琳卡注射的补铁剂。
此外,科拜承认为了抢救卡琳卡时,还施打了兴奋剂、强心剂和降血压剂。
尸检报告认为这些药物的选择相当诡异。
尸检还发现卡琳卡下体有撕裂伤,阴道内有粘液,明显是有过性行为的迹象。
但报告的结论仍说无法判定确切死亡原因。
安德烈越想越觉得有问题。
他把女儿的尸检报告拿给医学教授看,医学教授很震惊,他认为卡琳卡的性行为可能就和她的死亡有关。
他还建议安德烈忘了这份报告,因为真相很可能带给安德烈无法承受的痛苦。
愤怒的安德烈来到德国质问科拜和达妮。
为什么给女儿注射那些药物?为什么科拜也要参与尸检?
科拜一推干净,声称自己是医生,至于注射的药物是因为急救时太慌张。
而卡琳卡的母亲还站在科拜一边,斥责安德烈无理取闹。
身为父亲的直觉告诉安德烈,科拜一定对卡琳卡犯下了不可告人的罪行。
安德烈来到德国慕尼黑中央法院,要求重新调查卡琳卡的死因。
德国检察官却说案件已经结案,以缺乏证据为由,断然拒绝。
尽管尸检已经提供那么多线索,他们就是视而不见。
安德烈不顾语言不通,站起身怒斥德国检察官:你才是那个想保护杀人犯的人。
走投无路的安德烈,只好每天在德国街头发传单揭露科拜的罪行。
他希望得到舆论的支持,扩大影响力,结果却因“扰乱公共秩序”“藐视法庭”“诽谤科拜”被警察逮捕。
为了给女儿讨回公道,公司也顾不上了,安德烈甚至开始自学法律。
科拜找来一位擅长跨国案件的律师,准备在巴黎法院跨国控告科拜。
律师建议开棺验尸,找到卡琳卡被性侵的证据。
开棺后,令人发指的是卡琳卡盆腔内的器官,以及外生殖器官都被摘除了。
盆腔内是空的,没有任何残留。
显然,这是科拜在上次尸检时,把关于强暴的证据全部销毁了。
第二次尸检也终于确定了卡琳卡的死因,因为科拜当晚给她注射的丧失意识的药剂,导致卡琳卡在昏迷中被呕吐物呛死。
之后的日子里,安德烈一直没有放弃为女儿奔走伸冤。
转眼来到1990年,此时距离卡琳卡遇害已过去8年。
要起诉科拜,需要达妮的配合调查,但执迷不悟的达妮却拒绝配合。
连调查人员都忍不住反问:为什么一个母亲会拒绝帮助调查自己女儿的死因?
尽管此时的科拜已经抛弃达妮,和一个更年轻的女人结婚生子。
可达妮仍然坚持认为科拜不是凶手,这一切只是安德烈在报复当年出轨的事。
之后,安德烈辗转多国,奔走13年之后,这起案件终于在法国正式开庭。
本来根据法律,科拜至少要被判30年。
可由于科拜生活在德国,迫于政治压力只好把刑期减半,只判了15年。
奔走十几年才换来这15年,也是来之不易。
判决是下来了,但法国判决的结果根本无法在德国生效。
而且德国不愿意引渡科拜,逞凶之日遥遥无期。
后来,安德烈听说科拜最近因强奸16岁女病患,已经在德国被捕。
开庭当天,安德烈也来旁听。
听着受害者在法庭上陈述自己的经历,也是先被注射了不明药剂,意识清醒但无法动弹的情况下遭到科拜的性侵。
安德烈仿佛看到了女儿被害当天的情景,他忍不住跑到洗手间呕吐出来。
然而,如此恶劣的性侵案,竟然只判了2年。
听到这个结果,众人一片哗然。
安德烈知道,只有把科拜引渡回法国,才能让他接受应有的惩罚。
他把国际通缉令送到边境周围的邮局和车站。
希望科拜出现时,第一时间实施抓捕。
终于,距离案发17年后,1998年,科拜在奥地利被捕。
同样是迫于政治压力,奥地利并没有将科拜引渡到法国服刑,而是把他放了。
再次陷入绝望的安德烈几近疯狂,他每天在家写信给检察官、司法部长、总统、总理,希望他们尽快抓捕科拜。
此后的8年间,安德烈关掉了公司,来到德国寻找科拜的下落。
终于被他找到了科拜的住址,此时距离案发已经过去24年。
最终,走投无路的安德烈找了几个壮汉绑架了科拜。
一路闯过边境线,进入法国境内,这才让科拜得以接受那15年的刑期。
安德烈传奇的追凶经历,立刻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记者争相报道他的遭遇,这让他获得了空前的舆论支持。
科拜终于被送进监狱,虽然只有15年的刑期。
但这场为女报仇的战役,却打了30年。
影片结尾,安德烈带着鲜花来到在女儿墓前悲伤地说:
“看吧,我遵守了我的承诺,从没放弃。这场战役,我是为你而打的。尽管路途崎岖,牺牲了漫长的岁月,我丝毫没有后悔。今天,你就44岁了,我很想你。”
我不太认同那句广为流传的“正义或许会迟到,但从不缺席”。
在这个案件中,如果不是这位父亲30年的坚持和努力,谁会真正关心少女猝死的原因呢?
真实事件中的安德烈
天下最悲伤的事恐怕莫过于此,小心呵护着养大的孩子惨遭杀害。
最可恨的是很多时候因为证据不足等原因,难以让凶手得到应有的惩罚,眼睁睁看着他逍遥法外。
真实事件中的卡琳卡、科拜和达妮
随着岁月的流逝,那些不幸的故事总会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
但做父母的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可能会穷尽余生、倾其所有,只为给孩子讨回公道。
所谓“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希望世间能少一点这样的悲剧。
*本文作者:R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