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戴说镜头》是一篇描写老摄影师戴维斯的文章,他对摄影的热爱和坚持让人感动。文章通过讲述他的故事,展现了摄影对他生活的重要性,以及他对摄影的独特见解和体会。通过老戴的故事,读者可以深刻感受到摄影的魅力和力量。
老戴说镜头读后感第一篇
有人曾经说,出门旅行他只带最贵的镜头,那就是他的眼睛。说这话,似乎是对摄影极大的讽刺,但回头想想,追求美是人类的天性,而分享则是快乐的本源。只有用镜头,把最美的瞬间留下,不仅是自己珍贵的回忆,也能作为传播美丽风景的媒介,给无法亲往的人一个遐想的空间。
这本书更偏重于游记,摄影的小技巧兼而有之。书里大部分是讲作者在伊春拍摄的经历,伊春这个地名,如果不是前一次的空难事件,我根本不会知晓,也难怪作者说伊春并不适合旅游,但特别适合拍摄:风景美,人又少(主要是生活不便)。每一章节都有对应的一小段摄影技巧,简单易懂(以游记为主的,这样的讲解我认为足够了),配合作者的几张作品来看,更便于理解。
在本书中,作者的几张作品很是触动我心。一个人和一棵树一章中,神树晨曦比寒雾霜枝更美。近看是一棵参天的大树,茕茕孑立,威武却寂寥,远处是晨曦的微光,中间是苍茫的树林,静止中却有一种宏大的美。那样的美,我用苍白的文字实在形容不出来,感谢作者用镜头记录下这个画面,把这个美景带到我的眼前。弱光下,镜头还能记录肉眼不能看清的画面,作者在小技巧里教了感光度和快门的设定,帮助新手快速入门,拍出美好的画面。
话说回来,美丽的照片看的多了,多少也有点厌烦。同一幅日出日落,很难再看到什么新意了。色彩美则美矣,几十张几百张的堆在一起,无非是摄影师的一份纪念,很难再传达出什么感知。这不免也是遗憾的地方,也许是与环境的融合还不够,也许又是别的什么原因,要拍出好的照片还要很多的思考。
其实我自己在欣赏照片的时候比较会着重于观察照片的构图,构图美的照片就已经成就了大半,对光线、色彩的掌握是更深一层的技能,但也许摄影需要的是一种天赋,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与万物相通才能感知和思考,所以天地万物我都具备了。人立于世,想要拍出自己眼中的美景,重要的是了然自己在万物中的地位,与事物的关系,所谓融汇才能贯通,应该就是这个道理。
老戴说镜头读后感第二篇
《关外长镜》
我挺喜欢这一类的书的,摄影是我向往的一个乐趣,怎奈时间有限、脚步有限,并且对摄影知识和器材方面的准备也不足,至今还没有能够完成心愿。但是,手握手机,偶尔也能排出几副美景发到论坛和大家交流一下。《关外长镜》的美文加上美图和摄影技巧,让我读着如饥似渴,收获很多,欣赏作者拍摄的一张张作品的同时,也领略到美的细节。
人人都说,世界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的书橱中已经放了很多摄影书,有人物、有风景、有星空、有生活……看着一幅幅美图,除了羡慕之外,还激励着我去追求。正像书中那样,一种游记,一种发现美的生活方式,好像脱离喧哗的世界,独自到了大自然的美之中。刚才我说的“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古人没有摄影,但是他们每一个希望把美景留在眼前的人都是画师,西方有油画、素描,中国有国画、白描,写生的画作总是有很多的意境和笔功,但说到底还是心中时刻在留意着自然的美。每一个摄影师好像都有一种强迫行为,就是随时对焦、随时切换视场、随时剪切画帧……他们总是习惯架起相机,用心和技巧从平静中扣出让人惊叹的美景。想想自己也是这样,一个一般的手机,摄像头的配置还算行,在阅读到摄影技巧之后,再去拍摄景物就有意去寻找一个让人心动的视窗,一开始有点生硬,也是按照套路走,微距、白平衡、ISO、噪点……一些常用的名词组合到一起,再加上一定的套路,勉强可以排出差不多的照片,但是这些只是规则,学习的人都可以拍摄出来,更高境界摄影师就脱离出这一重境界了,他们眼中,到处是美景,处处可艺术!我想,在这本书中,不光摄影技巧重要,这些文章更重要,美图配美文,不是一般人能够随意就理解的了的,作者的心思在两处,一是文笔二是镜头,但仔细品悟,这两处却也是一处心思。我想,如果能领会作者的这种感觉,我们也能学成这样一种艺术的思维。
北国风光,是作者这本书的主要的选择,不管是夕阳西下还是冬雪晚晴,都是一副美丽的风景。他用曼妙的文字讲述着每一处流年,也用每一张照片展现关外风光。2014.04.17
老戴说镜头读后感第三篇
对于摄影我一无所知,什么单反啊、数码啊一窍不通,只是停留在了使用拍立得的程度。但是私以为,摄影作品是很了不起的一种艺术形式。……这种光与影的魔法,凝固了瞬间,即是永恒…
好的摄影作品就和好的画作一般,是能够拥有震撼人心灵的力量的。现在想想,很多书上的图片,过去我只是觉得图片很漂亮,但实际上说不定那些都是些摄影作品。就像作者笔下的雾凇,有种凛然的美,但是我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我知道它‘很美’,但是除了知道这种美和拍摄的角度光线有关,再就一无所知了。
【让我们永远保持一双孩子般好奇的眼睛,在兴趣中探索,在探索中兴趣。这样你会发现,生活其实可以很充实。而且,你也不会老得太快。真的。】
怎么说呢,这本书你当摄影书来看,也行;当作者的随笔来看,也行;当旅行书来看,也行……像我,就是当旅行书来看的。对于书里的每篇的【摄影一点通】部分,我都是直接略过不看的。对于陌生的领域,我是完全依靠本能的那种人,也固执的不想要改变。说是落伍也好,说是死板也罢,也或许只是在害怕改变,……说到底,不过就是懒得罢了。
对于旅行,我敬谢不敏。我是宁可透过作者的文字,或者镜头,去窥看那个我陌生的世界的。所以,我是喜欢这本书的。文字倒在其次,主要是图片很多,很美。关外、北国,在人们的固有印象里是一个冰雪的世界,从白山黑水的《林海雪原》到晶莹剔透的哈尔滨冰灯游园会。但自作者镜头呈现给我们的,却是一个波澜壮阔得如此壮美的世界。
冬日里,因为严寒的关系,天空分外的澄净,宛如一大块上好的蓝宝石,蓝的那么美、那么让人心醉;春日里,冰雪初融,遍山的烂漫,铺天盖地的杜鹃怒放着,美的肆意、妖娆;夏日里,溪泉流瀑,江天一色,青蓝色的水泽合着两岸的延绵的绿山,宛如一幅静美的油画,美的让人心旷神怡……
至于文字部分,说是游记,但其实主要讲述的是摄影的经历,或许,也是作者过于关注时事了。我能感兴趣的部分不多。但是唯有去乌苏镇的路上,在抚远吃的一道赫哲人的地道口味【凉拌生鱼片】,篇幅不长的描述,却让我印象深刻。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很上档次,能让人看的眼前一亮。图片部分本来报了很大希望,也确实是有一些令人惊艳的作品,但是也夹塞着些凑数的素材。文字部分可有可无,而且,书还很薄。最后,弄了半天,整本书真正有价值的竟然就是那个我全不在意的【摄影一点通】。——实在是令人啼笑皆非!
PS.【】内摘自原书,非原创。
老戴说镜头读后感第四篇
去过一次长春,已经是五月份了,在北京时已入初夏。清晨火车到长春站,刚坐上出租车,鹅毛般的大雪就突然飘了下来,几十分钟之后又戛然而止。太阳出来,雪融了无痕,只留湿漉漉的地面,仿佛只是下了一点春雨。
东北是我涉足极浅的一块土地,虽然向往已久。但是能像《关外长镜》的作者戴占军一样,在东北喝酒吃肉、访山踏雪、寻花问水,并且还有一帮“诗匪”相伴,深入普通人难以进入之“绝境”,真是令人生出不少羡慕之情。
当然,书中那些东北的四时山林美景可不是主动跳进作者的相机里的,一个五十多岁的摄影爱好者,背着长枪短炮,起得比鸡早,睡得比鸡晚,晓行夜宿,登山涉水,甚至还要冒着“生命危险”,才能有那些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好照片,这一点,值得钦佩。
作者去过东北不少地方,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朋友甚多,到哪里都有人接待,安排食宿。从篇目安排来说,十八篇小文,配上照片,令读者随着作者的文字与图片时时“转场”,倒也去了不少地方。可是文字读了,照片看了,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每一幅照片都是清晰的,可“关外”是模糊的;每一篇文字是“豪放”的,可内涵是柔弱的。照片,看起来不错,但远不是那么精彩,全国大部分摄影爱好者恐怕都能达到这样的水准。而不多的图片旁所谓的“摄影一点通”,因为过于零散,没有太多的借鉴作用。再说回作者的文字,要么是虚无缥缈的景物描述,要么满篇都是大白话,倒是很接地气,可是这样的游记对于读者来说,又有什么趣味呢。我说的不是意义,而是趣味。既然出书,而且还是铜版全彩印刷,书的价格不菲,读者买回来总要值回所费吧。但是这本书,再用个通俗的词,那就是——性价比严重不符。
作者的头衔很多,新闻人、作家、摄影家、高级编辑、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专家特殊津贴。简介中罗列的作品也很多,没看过的不便评论,但就此书而言,我的确怀疑作者的文字写作功底。并且作者在书中还一再显露出一种“主流媒体”才会有的的,善于写作主旋律作品的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对许多人与景都是用极为大而化之的笔调来进行描述,读来总能感觉到作者那种“俯视”的心态。俯视风景,俯视读者,因为他自觉是站在某一个高度上的,是要“传达”给人们他的所知所感的。
之所以对这本书有这么严苛的批评,正是因为作者头上的诸多“光环”之下,书的内容非常令人失望。更令人生疑,是因为这些“光环”才出书的吗?而在国内的许多网站论坛上,有许多令人惊艳的照片,有许多令人叫绝的文字,都比这已经印刷而成的漂亮书籍,要好看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