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头先生》是一部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蛋头先生在自卑和自大之间徘徊的心路历程。通过蛋头先生与其他角色的互动,揭示了人性中的劣根性和美好品质。故事将人们的内心矛盾和成长历程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引人深思。
《蛋头先生》读后感(一)
贝内特•休蕾达(1939年生 德国)
1939年生于汉堡,曾在慕尼黑一所私立艺术学院攻读应用美术,尔后在巴塞尔读设计学。1969年带着两幅画参加法兰克福图书展,并给瑞士Nord-Süd-Verlag 的出版商展示她的作品,自此成为儿童图书的作家。
她曾经获得过的奖项有:
布拉迪斯国际插画双年展(BIB) 金苹果奖
德国莱比锡国际图书设计展 银奖
波隆那国际儿童书展最佳童书奖
德国绘本大奖终身成就奖
除了这本蛋头先生,她还创作过包括《满月传奇》、《吹牛男爵历险记》等多部作品。
1/3页《蛋头先生》读后感(二)
昨夜,宝宝睡了,和老公谈起七色花绘本。他说师傅的女儿(一年级)很喜欢这套书,又带给同学分享,同学也很喜欢。他也很有感触。
首先引起他注意的是《阿莲娜、老鼠和巨猫》,很有震撼力,因为那只巨猫不断变大,最后变大那么大,而小女孩阿莲娜是那么小,怎样才能战胜呢?然后是《蛋头先生》,很有韵味,很唯美,很浪漫大人看了觉得不仅仅是友谊,也许还有爱情。《我就是我》完全是孩子的视角和感受。而《小黑羊》是最恬淡、最不起眼,但是却让他思考最久的。他谈了很多,于是我请他写下来。他说过几天吧,因为夜里还得熬夜改卷子。结果半夜,迷迷糊糊中,老公很激动地对我说:“我写好了,要不要看一下啊!”我实在太困了,说明天吧。后来宝宝醒了,老公冲奶给他喝,我也醒了。老公给我讲他是怎么写的,又谈了很多。老公改好卷子已经将近3点钟了。感谢老公!
2/3页《蛋头先生》读后感(三)
讲故事时,发现字比较多,而且较为诗意,照着念恐怕比较无趣,赶紧边讲边编辑,讲到玩到深夜,罗拉该回家了,就问孩子:“如果你们是蛋头先生,你们的心情会怎样呢?”引导孩子们感受理解蛋头先生的失望。讲到那天晚上电闪雷鸣,就问孩子们:“如果你是罗拉,你会去帮助蛋头先生吗?会怎么帮助呢?”孩子们就能切身体会罗拉对朋友的关切之情。讲到第二天早上罗拉醒来发现蛋头先生不见了,只见满地是碎裂的蛋壳,我用悲伤着急的语调读:“蛋头先生,你在吗?你在哪儿?蛋头先生!蛋头先生!”而且有意重复了几遍,让孩子的心揪得更紧,为后面的惊喜做铺垫。呵呵,蛋头先生长大了,变成了美丽优雅的大鸟!孩子们最喜欢这一页了。变成大鸟的蛋头先生会和罗拉玩些什么呢,第一件事就是载着罗拉回家吧,这一定是孩子们都向往的。然后呢,有一只大鸟朋友,可以一起玩什么呢?让孩子们自己想吧。 在不断的讲故事过程中,我对这本书的体会又加深了,发现可挖掘的还很多。
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