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母亲》是一部令人感动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女孩在母亲去世后,与影子母亲建立起一段特殊的关系。通过回忆和想象,女孩逐渐接受了母亲的离去,并学会了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这部小说引人深思,让人感叹母爱的伟大和永恒。
《影子母亲》读后感(篇一)
很有趣的研究角度。
这本书我先看了后面关于研究方法的介绍,选取对象和访谈设计尤为重要,因为举例和陈述观点可能存在矛盾,很取决于被访谈者的背景,这些都需要作者引导。
作为再生产劳动者的看护如何隐身,抹除自我,情绪瞬间开启或关闭,我在看这本书之前完全没有考虑到(也因暂未有育儿经验),但看到书中描述顿时茅塞顿开,这是跟母婴相关妈妈很细致又切实的情感需求,需要保姆有洞察能力或有相关培训,而实际中则受到保姆的受教育程度及雇主、受雇者沟通方式的影响,保姆受教育程度高则可以与妈妈共同检视母亲/非母亲的边界。
(未完)
《影子母亲》读后感(篇二)
如果我能早八年看这本书,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坑要踩了,保姆与妈妈之间的竞争,其他亲戚与妈妈之间的角力,都写得非常清楚。
第63页,爸爸,充当坏人,呵呵,我家不喜欢的保姆就是我操纵老公开除的。
第127页,换看护者比做不断地换婚姻,那我儿子扶养者的数量就是结了六次婚。长辈两个,阿姨四个。
这个系统本来就是无情的。如果你放在中国,那事情会更复杂,不仅有保姆会说你掉书袋,还会有长辈说你不传统,还会有保姆利用你和长辈之间的矛盾。当然保姆也很难,她们会通过聊天的方式各种偷懒。
八年前,我们家的解决方式是,家里长辈看娃,不第一线接触的家务事外包给阿姨。但即使这样我也不会再有生二胎的想法。
这本书是恐婚恐育的有利证据,除了句子有点长不好速读以外,确实很纪实,值得一看。
《影子母亲》读后感(篇三)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会不断地联想到身边的新手妈妈。 女性对于成为一个母亲的焦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体现的呢,大概是从她期待有个孩子的时候就开始了。而从小生命诞生之日起,母亲就会为孩子的当下的每一天及未来的每一年做无休止的规划且不断地付出自己有限的精力和年华,这是我从身边所看到的真实情况。 书中50位雇主的状态十分契合当下国内一线城市的职场妈妈,她们希望为孩子全身心的投入,提供最好的物质保障和精神启迪,但无奈于种种现实原因,不得不将有限的精力拆分一部分到工作、家庭等等,并且当代的母亲同时也希望保有属于“自己”的那部分,当她们做自己的时候可能会对孩子抱有亏欠,而当她们作为妈妈,往往又失去了在职场深耕立足之本,这些种种都是母亲们的焦虑来源。 与书中所述不同的是,普通的家庭往往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可以常年有保姆陪伴在孩子身边,在中国社会,这个角色通常都是家庭中的爷爷奶奶们,因为年龄的差异,教育背景的不同,这样的家庭构成在育儿方面往往会造成新的矛盾,化解矛盾成了家庭之间在育儿以外的新课题。 也许未来的某一天当我作为一个新手妈妈时也会遇上属于我的课题,像很多传统的家长一样希望孩子能早一步站到起跑线上而让他去学习贝多芬,反而忘记了他才刚刚2岁而已;也许我也会和“保姆”(或者担负着这个身份的其他人)产生矛盾,而解决方案或者是化解办法,无论是求同存疑还是退让处理,相信目的都是希望孩子能够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持续成长。
《影子母亲》读后感(篇四)
母亲这个名词,笔画很简单,但对于女性来说,是怎样一种沉甸甸的感觉。是幸福,是责任,甚至是恐惧?
《影子母亲》主要讲述了雇主与保姆在育儿中的观念冲突,权力与妥协,合作与互助。正如书中所述:许多女性站在由两种最强烈的冲动组成的十字路口——一边是对孩子深沉的、近乎本能的爱,一边是想要在家门之外成就自我的热望。正是在这交汇处,保姆的工作应运而生。因此,书中主要论述的对象“雇主”为母亲,针对母亲对孩子本能的爱,论述了密集母职与代理密集母职。
如何理解“好妈妈”?好妈妈应该能够关注婴幼儿的成长,午睡,玩耍,和许多第一次。 社会对母亲的凝视,加重了这种期待,但是密集母职仍旧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生育的女性唯恐错过孩子的所有,因此雇了一个“母亲”,代理母职。
保姆是一种情感劳动,看护孩子的工作要求培养真正的情感依恋,由此引发母亲与保姆的边界之争。保姆代理密集母职但不能替代母亲的重要性和情感依恋,对于保姆来说也是一个难题,在和孩子每日近10小时的接触后要抹去自己的痕迹,以使得雇主不会“嫉妒“。超脱型依恋对于保姆的情感来说是一种伤害。这需要母亲与保姆之间的伙伴关系,反霸权母职规范。
密集母职意识形态,职场的男性气质考验,男性模式职业(职场,尤其是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的世界,是建立在没有负担的男性员工模式之上的),生育的女性面临着这许多重压,并在这个范畴之类追求成功。为女性的坚强而骄傲,但仍期待更平等与友善的社会,以使我们不必做成功的女强人,既是个热爱工作的女性,也是个快乐的母亲。
《影子母亲》读后感(篇五)
感谢薄荷试验及豆瓣鉴书团的赠书!
这本书有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雇主妈妈和雇工保姆之间微观互动,这种互动多半是涉及孩子抚养的竞争式的权力互动。雇主妈妈处在女性身份的错位之中,她们一方面作为打工者,有自己的事业;另一方面作为雇主面对商品化的育儿关系;最重要的,她们很难履行传统意义上母亲的责任,以致于陷入文化、教育、阶层的巨大焦虑中。作者便以“女性身份的错位”为切入点,研究这一阶段甚至是阶层中女性的困境,发现她们已经成为了“shadow mothers”,拥有母亲的权力,并不怎么履行赋予的职能,扮演影子的角色。显而易见的是,这种类型的母亲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因此,这本书的内容并不涵盖更底层或更上层的母职现象。
我仅对历史做一点粗线条的描绘。如果读者对劳动领域的作品有着更多了解的话,可能会注意到“母亲—工作”在很长一段历史里,很大程度上属于对立关系。换句话说,在很长一段世界里,母亲的职责就是参与社会的再生产,其余的工作只占一小部分。后来发生了变化,如马克思所言,资本在生产“产业后备军”的过程中,女性是最为突出的一部分,在当今世界,相比于男性,女性也更容易陷入“不稳定工作”之中。这与女性实际上承担主要的再生产职能密切相关,但并没有得到社会层面的报酬。所以,《影子母亲》的作者才会肯定育儿工作者对于社会的基础性作用,而尽力避免进入对母亲的审判。
简言之,这本书的切入点极细腻,内容方面也着笔于田野,从学术的角度来看,对文献层面的把握还是有很多欠缺的,讨论的范围也较为狭窄。但作为一种社会学读物,足以吸引读者的兴趣,并引发相关思考。此外,薄荷系列的书都不是轻型纸,真是良心品牌!支持!
《影子母亲》读后感(篇六)
因为有“妈妈”这个身份,所以比较关注母职相关书籍。这本书可以说是涉足了一个我不曾特别留意但又非常重要的领域,就像生活中很多支撑每一日的“天经地义”的常规细节,突然以一种很学术化的方式出现,基于对80名女性的深度访谈,把无数微观事实提升到宏观角度,让我们得以俯视周遭的一切,然后思考更多。
亲妈与保姆在育儿这件事上产生的碰撞,特别常见,却又容易被忽视。我曾无数次听到身边朋友抱怨找到一个合适的保姆有多么难,那些尴尬、猜疑、愤怒又为难的故事,能讲个三天三夜。但相应,我真的从未听到以保姆为视角而讲的这类故事。读这本书时,依稀能回忆到亲朋好友家偶尔陪伴孩子参席的保姆。虽然她们的面目可能已经模糊,但手托和抱哄孩子,以及围绕着孩子,与孩子亲妈间的那种奇妙的氛围感我还能回忆起来。这本书,恰恰也提供了这个视角的讲述,真正在这件事的关系双方搭起了一座桥梁。
我也见过和亲妈争风吃醋的保姆,有很强的“自己的一套”的“影子母亲”。这种育儿的边界感在与孩子日复一日的相处中变得不再清晰。一种需要与隔阂同时存在着,而把控这个度,真的非常之难。
再从报酬角度来看,纠纷也从未停过。这里的故事又是多的数不清。
正如作者所讲,这本书并不是讲述一种对立,而是揭示了孩子母亲和保姆所处的整个系统的无情。这句话简直戳到了人心窝子里。这种“无情”,已孕女性都能感受的到,而更多时候只能无奈且麻木地接受。这种无奈与麻木主宰了我们对亲密感以及关系性工作的度量,对家庭的影响也是很深远且复杂的。作者在书里提到的反霸权好妈妈模式以及对过度密集母职的反抗,都是一个我们在一个女性主义开始崛起但日常现实却又错位的年代中总是不知道如何谈起的话题。
其实,不同的家庭需要不同的母职或父职模式,从来不应该存在整齐划一的标准。我们的比较与选择都应该基于自我的生活,而更重要的是这些选择都可以维护到每一个人的尊严和内在价值。
《影子母亲》读后感(篇七)
这本书是本典型的社会学调查报告,基于对30位职场妈妈和50位儿童看护的深度访谈,人类学家麦克唐纳探讨了代理母亲的保姆、换工工作。
就我本人而言,如果“不幸”怀孕,双方父母因为年龄和工作原因无法出力,也只能向外寻求帮助,虽然知道好保姆好月嫂难求,但也只能做出和书中母亲一样无可奈何的选择。
“影子母亲”和母亲的工作总是捆绑在一起,她的出现就是替需要工作赚钱的母亲履行母职——料理家事、照顾孩子。其中的“度”真的难以把握,和孩子太亲近会让母亲嫉妒,疏远则被认为不在乎孩子,在孩子出现安全问题时容易被责难。工作时间长,时薪则非常低,更没有其他工作所有的各类保险和休假待遇。她们自己也是母亲,大多数雇主却不愿意让她们把自己的孩子带在身边工作,连吃了家里的一点零食第二天都会被雇主藏起来,用冰箱里的速冻食品给孩子们做午餐被指责偷懒…… 再回想小说《我不是废柴》中女主角沈琳的月嫂经历——夹在婆媳矛盾之间当受气包、遭遇男主人性骚扰…… 好保姆和好雇主同样可遇而不可求。
但我仔细想了想,如果发生在我自己身上,我也难免会变成“操纵木偶”式的家长,因为自己无法履行母职,我把自己想要对孩子好的愿望全部寄托在保姆身上,难免会提出各种要求并希望她严格执行,哪怕我自己可能都做不好。在书中,一位被采访人坦言和自己母亲的谈话,她感到非常抱歉,母亲不得不一直辛苦地工作,但她的母亲却说:“我爱我的工作,亲爱的。我永远不可能在家陪你们。那会把我逼疯的!”母亲有时候真是矛盾的生物,我都难以置信在我小时候妈妈是怎么忍受我的?(虽然她说有时候为了工作她不得不把我扔在床上不管……)
不管怎么说,还是要感谢“影子母亲”的出现,在父母不得不离开孩子的时候,孩子也能得到好的照顾。读完后觉得这个世界对男性真是宽容,连和保姆的沟通也完全是母亲的责任,父亲基本没有出场过几次。只需要贡献一颗精子,就有被照顾被教育得好好的孩子来喊你“爸爸”,真轻松啊。
《影子母亲》读后感(篇八)
单从题目来看,本书的研究重点和《跨国灰姑娘》十分相似,都是从保姆和女性雇主的关系切入,但本书的对象除了保姆本身,可能更多的是女性雇主,即那些想要寻找更够在自己工作期间提供“替代母职”的女性。这些女性并不能真正取代母亲的位置,但需要像影子一样,在“真正的母亲”不在的时候,照顾好孩子,不使他们成为心理学家口中具有“童年创伤”的孩童。
由于是学位论文,所以整本书的脉络和逻辑十分顺畅,从备受争议的儿童看护引发关于“好妈妈”的密集母职思考,到女性的“文化困境”(我认为母性是文化建构的概念),到分析从事保姆职业的女性她们的状况,以及最后的和解之路。不管是想要从请人看护的内疚中挣脱的妈妈而言,抑或是对于请外人照顾幼儿颇有疑虑的人群,这本书都是不错的选择。
我自己也是一位母亲,在孩子上幼儿园前,我也曾请过保姆,但签订合同的时候我明确告知保姆的主要职责是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孩子是碰都不要碰一下的,甚至于孩子的衣服都必须要我自己亲手去洗。与书中的母亲那种惧怕与孩子疏离的想法不同,我更怕的是保姆对孩子的伤害,毕竟有太多的恶性新闻发生,我很难做到完全相信一个陌生人,而我选择的是把家务外包,但育儿仍然是亲自上阵。但是今天我再去思考这件事,我发现不信任也许是一层原因,但是“不亲自照顾孩子”的道德压力似乎是更重要的原因。
女性=母亲=奉献,这样的公式并不陌生,传统的性别分工导致女性不仅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养育子女,而且还要做到完美无暇,如果一个孩子出了问题,社会会下意识的去苛责他们的母亲,指责她们为什么不能做到更好,父亲似乎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包括在书中的那些“平等分担家务和育儿”的好丈夫、好父亲也不过是做了母亲的一点点工作而已。当父亲们沉浸在“超级奶爸”的自信时,母亲却要在工作和育儿中艰难的抉择,遭受精神的折磨。职场需要的是“干到极致”的员工,家庭需要的是无微不至的母亲,女性在这当中被内疚捆绑,但却很少有女性提出质疑,尤其是那些在事业上很成功的女性,没有考虑到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分工,而是要求“向前一步”。那么那些没有能力雇佣保姆的女性,该如何向前呢?明明是一个社会问题,却要女性来解决呢?即使是有经济实力请人照顾孩子,但是对于保姆的阶层和习惯的不认同又会激发雇主和保姆之间的矛盾,这又会增加母亲们的焦虑。
所以,作者最后给出的方案是放弃“密集母职”的文化压迫,认清儿童成长的规律和影响因素,母亲并非是决定孩子一生的人物,也不应该成为这个核心,孩子的成长需要许多关爱他们的人参与,女性不需要被“好妈妈=好女人”的价值束缚。而作者本身的经历也让她认可儿童看护,她建议“创造一个尊重每位参与者的家庭环境和工作环境”。这一点我颇为认同,女性不应该成为背负某个重任的载体,该是社会承担的,社会应站出来。但我仍然感觉的这样的结果还不够彻底,不够触碰本质,儿童看护当中仍旧是女性为主,女性的社会分工仍然是情感劳动,而情感劳动本身又被视为低价值、无技能的工种,这也意味着分配给女性的工作,仍然是不被看重的类型,而这又何尝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呢?
《影子母亲》读后感(篇九)
保姆,远在这个名词还没有被创造出来之前就已经由女性来担任的职业,在男性主导的社会里,女性除了担任生育的责任外,还肩负着同时照顾丈夫和孩子的义务,同时做好妻子和母亲的身份是那时人们对于优秀女性的定义。由于社会地位的低下加上男性作为主要的劳动力,女性几乎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居家状态,因此,维持一个家庭的基础样貌以及照顾孩子的衣食起居自然就落在了女性身上,于是,女性照顾孩子的“传统”就这样延续了下来,而父亲在家庭教育以及对于孩子的照顾上往往是缺席的。
但随着女权运动的兴起,女性平等意识的启蒙,女性开始拥有了社会地位,她们也逐渐在一些以男性为主导的领域中开始担任重要的职位,加上科技的不断发展让家庭省略了大量家务劳动的时间,同时社会阶层差距不断的加大,这些拥有了社会地位的女性需要将精力同时花费在事业和家庭当中,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选择了放弃事业,回归家庭,而另一部分则选择通过雇佣的方式,聘请另一位女性来代替自己的身份,让她在辛苦工作的同时能兼顾母亲的责任,保姆这份职业应运而生,但这又同时产生了三个问题
一是,随着女性运动的不断兴起,虽然家庭结构没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男性确实也开始更多的投入将精力投入到家庭的建设当中,但由于家庭观念没有彻底改变,男性只要多投入少部分的时间,他就会被社会当成爱护妻子,关心家庭的代表,反之,如果女性少投入一部分时间到家庭当中,他立刻就会被全社会谴责,这其中社会环境,大众媒体与专家权威同时构建起了一个舆论场,让女性不得不在家庭子中投入比旧时代的女性们更多的时间,同时加上家务劳动时间的减少,这些女性照顾孩子的时间其实是要比以往时期的女性要多得多的,同时她们也无法摆脱“孩子就是需要母亲来照顾”这样的传统观念,因此当她们需要一位保姆来分担自己母亲的责任时,她们是极其撕裂的,现代的追求独立的自己与传统的以家庭至上的母性意识在不断拉扯,最后的结果往往就是自我厌恶。
二是,女性的这种撕裂感往往会转移到保姆的身上,一方面她庆幸有这么一个人帮助自己分担家庭的压力,能够让自我暂时摆脱家庭的束缚,实现自我价值,但另一方面,她又十分嫉妒这样一个能时刻陪伴在自己孩子身边的女人,似乎正是她剥夺了自己的一部分作为女性的权利。女主人最希望的情况就是,当自己不在孩子身边时,保姆能对待孩子如同亲生骨肉,其女性意识中作为母亲的天性让她常常付出一些超过雇佣酬劳的牺牲,并对此心甘情愿,而当女主人回到家中时,她就要如同黑暗中的影子一般,立刻消失不见,仿佛从不存在,孩子对于影子母亲的依恋也即刻转移回到真正的母亲的身上。保姆,本就是性别剥削下的只属于女性的职业,而随着女主人的撕裂情绪转移到她们身上时,这更是一种阶级剥削。
三是,当一位保姆在一个家庭中工作时间足够久的时候,她该如何自我定位,以及如何摆脱与雇主之间的双重依恋。当工作逐渐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时,是否需要或是有资格成为一个家庭的成员,这也应该会是不少保姆思考的一个问题,或许从小照顾的孩子已经将自己视为家庭的一份子了,但女主人和男主人会如何考虑?尤其是女主人,她真的愿意一位外来者闯入自己的家庭,与自己一同分享作为母亲的快乐吗?还是说大家能够卸下包袱,摆脱阶级偏见,以朋友的方式分享和交流教育之道,亦或是只是单纯的雇佣关系。而在这其中。作为保姆工作中心的孩子本人,他(她)又在这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身份呢?
仓促读罢,说来惭愧,本书的观点尽是我此前从来没有思考过的,人生漫长,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影子母亲》读后感(篇十)
再次感谢豆瓣鉴书团选中了我~
这是一本语言风格较为学术化的书。探讨了女性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另一个层面——母职外包,当上班族妈妈不得不将孩子托付给亲属之外的人照顾,她们所面临的困境和冲突。
作者通过访谈、数据收集、文献研究等方式完成了这本书,将看似需要女性独自处理面对的问题,转化为值得关注和解决的社会问题。“本书分析了这些生活内部互动关联的微观政治。所谓微观政治,我指的是‘权利在日常实践中传递’的方式:发生在个人或群体日常生活中关于地位争夺的‘小规模战争’。”
影子母亲,这个书名很有趣。“影子工作”通常被称为再生产劳动,或是“女人的工作”,它的价值被贬低,往往是看不见的,而且通常没有报酬。母亲的某些付出是被视而不见的,而分担母职工作的保姆,她的存在有时也会被刻意隐去。
阅读本书的突出感受,就是顾此失彼、左支右绌造成的矛盾感:母亲一边是对于孩子深沉的爱,一边是在家门之外成就自我的热望;一头是家庭提出的超级女性化(密集母职)的照顾家人的期望,另一头是职场提出的超级男性化(无负担员工)的工作效率要求;母职既被贬低又被赞美,抚育孩子被视为女性最神圣的使命,但将母职市场化的过程中,儿童看护的专业技能不被重视,薪酬又被压低。
“好妈妈”的文化理想如此强势,职场妈妈们对无法陪伴孩子成长产生的亏欠感,以及感觉自己母爱没有达到“标准”的愧疚感。职场妈妈们期待雇工妈妈(保姆)善待关爱自己的孩子,但又担心自己母亲的地位被动摇、被取代。这些情况又加剧了职场妈妈们的焦虑感。
本书的另一位主角,雇工妈妈(保姆)除了育儿工作,还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比如保持在家庭生活中的隐身,提高母亲的可见度,不断检视母亲和非母亲的边界。她们付出了非同寻常的情感劳动,既要关爱自己看护的孩子们,培养和他们的真实依恋,又要和孩子们保持一定感情距离,为了未来和孩子分离做好准备,并且要时刻注意不能篡夺母亲作为主要照顾者的地位。当她们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她们付出了真实的情感,但在家庭照片中却很难看到保姆与孩子的照片。有些父母会看轻她们的专业技能,忽视她们的建议,甚至贬低她们的贡献。
作者提出了另一种观点,保姆并不是父母的“替身”,不是要取代亲生父母,而是“第三位家长”,理想状态下是让孩子获得额外的爱,而不是用一个成年人的爱来代替另一个成年人的爱。父母和保姆之间构建一种可信的伙伴关系,更利于孩子的照顾和成长。这种伙伴关系成为可能,取决于四个关系要素:信任、自主权、双向沟通和共同决策。
其实任何一段健康的双边关系都取决于以上四点,不是吗?我恰好是在第一轮班(上班)和第二轮班(下班后育儿和家务)之间读完了此书,在地铁人肉罐头里被挤得七荤八素,阅读体验着实不佳,但截稿日期将近,只能勉强凑出来这篇书评。其实我非常理解书中有些妈妈的担忧和失落感,作为母亲却不是孩子最亲近的那个人。但是作为职场妈妈的我很早就摆脱了这种苦恼,我信赖长辈们帮我照顾孩子,多一个人爱我的孩子真是太好了。等孩子逐渐长大,开始上托儿所,注定会有非亲属的人参与到照顾我的孩子,我必须要学会把我所爱的人托付给他人照顾。只要她们或他们真心实意地关爱我的孩子,孩子也确实喜爱她们或他们,为什么我不能教孩子珍视这种感情联结呢?情感是真挚的,又何必在乎血缘呢?
在前言部分,作者写了她16岁时作为保姆的的经历。“我的工作是在孩子们的妈妈莫妮卡准备律师资格考试的时候照看孩子,而他们的父亲劳埃德只是当爹而已。”我被“只是当爹而已”这几个字逗笑了,太传神了,不是吗?父亲们积极投入第二轮班确实能解决一部分育儿压力,但更重要的是社会的变革,职场的改变,塑造对养育儿童更加有利的社会环境、福利机制等等。不然我们将继续观察到生育意愿低迷,生不如死(出生率低于死亡率)的局面。想要割韭菜也至少也创造出来生长韭菜的环境不是吗?
《影子母亲》读后感(篇十一)
正好前段时间,因为两性关系中女性所承担无形家务,产生了一些消极情绪。一直没搞明白,为何女性会不自觉地主动扮演承担家务的角色,又是否应该精密地去计算和分工家庭的每一件事务。读到《影子母亲》,产生了几个思考。
1.
设想在原始时代,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幼者还是长者,无论在家族生活分工是什么,都不涉及报酬的计算。男性打猎不被支付报酬,女性照顾孩子也不构成影子工作。那么是否“影子工作”和“影子母亲”的形成,最本质是因由金钱和资本的出现带来的。
人类现代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并根据供需或社会传统的构建报酬体系。不同分工种类的出现,基于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比如开采、建造、种植、运输,再到科技时代的智能与技术。那么在这个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分工逐渐形成的过程中,是因为什么原因没有将母职工作纳入其中?
与其说是“制造影子母亲”,不如说是在现代社会的构建中,在传统父权制意识影响下,人们将母职工作视为理所当然,忘记了将其纳入“制造”。
2.
保姆的角色是母职讨论里加入的一个挺有趣的视角。
书中提及了母亲和非母亲的边界,某种程度其实也意味了母职工作和非母职工作的边界。母亲和保姆,一个是基于机械连接(mechanism solidarity)的身份,一个是基于有机连接(organic solidarity)的角色。现代社会分工形成的过程中,忘记制造了“母亲”,却由于人们(尤其是女性的)日常生活需求,产生了“保姆”。
一个家庭如要决定要请保姆,就必然需要支付给保姆一笔报酬,这是一笔家庭支出。如果家里有一位全职妈妈或者全职爸爸,这笔原本要支付给保姆的报酬就会被省下来,相当于用来“支付”全职妈妈/爸爸所付出的时间。从经济利益考量的结果来看,似乎是一样的,尤其是当某一位家庭成员所能够赚到的工资低于请一个保姆所需的时候。那为什么需要“保姆”这样一个职业的分工呢?
a. 家庭成员赚得更多; b. 更长远的职业发展考虑; c. 对于“全职妈妈/爸爸”的社会观念影响; d. 技能需要(做饭、清洁、看护...) e. ......
这些可能是理想“伙伴关系”的基础。既然已经处在一个不可能倒退到原始社会的时代,如果能把母职也重新进行一轮现代社会的精细化分工,可能那些角色与工作之间的边界和矛盾也会稍作缓解吧。
3.
附录里提到了研究资料的分析,从社会研究方法的角度看,觉得挺有意思的,以作记录:
《影子母亲》读后感(篇十二)
自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越来越多的女性响应“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号召,走出家庭,全身心投入到生产和工作中,在各行各业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干。
然而家庭和工作却似乎有着天然的矛盾,很多职业女性至今都在艰难地渴望在家庭和工作中寻找到一个平衡点,希望能照顾好家庭同时又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因此“要不要做全职妈妈”日益成为了社交媒体上热度最高的话题之一了。
对此,很多独立女性大声宣布说“绝不把自己的人生寄托在孩子和家庭上”,但也有不少普通家庭的妈妈无奈表示“想要顾全孩子、家庭和工作真的很难” 。所以如今越来越多的职场女性选择雇佣保姆来帮助照顾家庭,如接送孩子上下学和做洗衣、买菜、做饭这些家务活儿。越来越多的保姆进入到一个个家庭中,为这些家庭里的母亲分担母职。那么保姆的到来真的就可以将职业女性从这个困境中解救出来吗?
卡梅隆·林·麦克唐纳的这本《影子母亲》探讨的便是这样一个话题。全书从“什么样的妈妈是好妈妈”这个问题切入,探讨了女性的母职,回应了社会上常见的对于职场母亲的偏见和批评,并由此引入了保姆、保姆工作的意义、保姆与母亲的矛盾,以及健康的保姆-母亲关系的状态。
书中所讨论的问题其实值得我们所有人深思,在感慨生育率不断下降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其背后的原因,而不是一味地指责说当代女性不愿担负起养育下一代的职责。缺位的父亲、缺位的社会帮扶、缺位的职场关怀都是解决这生育率下降问题的重大阻碍。
我们不应该将母亲的付出视作理所当然,而应该将母亲从影子角色中解脱出来,承认她们的付出,从经济和情感上的肯定她们的母职工作,让她们既可以拥有孩子,又可以拥有沃尔沃。
《影子母亲》读后感(篇十三)
职场母亲是进退维谷的。社会要求母亲一方面承担起全权育儿的职责,另一方面又要求女性在职场和男性一样百分之百投入。不得不说,社会对女性的压榨太大了!
职场母亲的心被撕裂成了两半,一头牵挂着孩子,一头又奋斗在职场。她们往往觉得两边都有缺憾。
保姆即本书的另一个称呼“影子母亲”,她们其实只是真正母亲的一个提线木偶而已。她们必须时刻认清自己的真实身份,虽然她们如同母亲角色,陪伴着幼儿,但她们又时刻得警惕不能越界。因为,母亲们才该是孩子最亲密的人。
母亲要求保姆把日常情况记录下来,供其监督。一旦有不符合她们观念的不满行为,母亲们就会觉得孩子没有得到好的照料。
这本书中指出,母亲和保姆之间常常会有育儿方面的观念冲突。有时候,父亲是两者之间的中间人,尽管父亲被认为对育儿一窍不通。
其实,保姆们在育儿过程中也培育起和孩子之间的爱,但这却并不被母亲所喜爱,仿佛被剥夺了部分母亲的特权一般。因此,在本书开头,一个尽职却越界的保姆被解雇了。
保姆们希望被认可,融入,这是危险的。她们只须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一个工具就够了。
本书作者提出,要解决保姆与母亲的矛盾,要多交流沟通,建立尊重和平等的伙伴关系。这是一个重要观点。开明的雇主也知道,这可以让保姆愉快地照顾孩子。
本书致力于解开母亲和保姆之间的结,懂得哪些育儿观念是科学的,也进一步提升保姆的价值和地位。
目光长远的母亲,必定会重视看护与孩子的关系,并教孩子珍视这段感情。
我记得,鲁迅曾深情地写到长妈妈,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长诗令我热泪盈眶!因此,保姆可以是孩子生命中至关重要的那个人!
珍视儿童照顾工作者,这也是《影子母亲》这本书所呼吁的!
《影子母亲》读后感(篇十四)
想起来,我妈一直对一件事特别内疚:小时候没给我讲睡前故事。那时候他们忙着开火锅店,每晚回家,被爷爷奶奶带着的我早已进入梦乡。
有一部叫《暗处的女儿》的电影我很喜欢,里面讲一位妈妈抛下年幼的女儿去追求事业的同时,没有照顾好她们的悔恨伴她直至中年。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妈妈;同样的境遇,同样的母职。
在《影子母亲》里,当面对工作与家庭的两难,一些职场妈妈们精挑细选了一位保姆来做自己的影子,并施以严格的标准,让她成为自己都难以企及的理想“母亲”,但不能越界——虽然我忙,我带不了孩子,但我永远是孩子的妈。
妈妈和保姆——两位来自不同阶层、不同文化的女性,一位生了小孩,一位养了小孩,都是“母亲”,都想成为“母亲”。怎么办?在作为微观场域的家庭中,双方该如何处理彼此的矛盾?如何进行金钱、情感与权力的角逐或牺牲?又为什么会甘愿如此?这听起来有些激烈,但麦克唐纳的这本书讨论的就是这些问题,即不同阶层的女性在儿童照顾这项性别化工作上所进行的协商。
学理意义上看,以往有关双薪家庭生活研究对商品化的代理母职少有提及——这也正是麦克唐纳的独特贡献之处。她发现,生成“母亲-保姆”矛盾的根本原因是母职的阶层性。对中产妈妈们而言,她们围绕超级男性化的职场逻辑建构了自己在家庭中的密集母职;而工人阶层的女性保姆,则遵从传统母职的要求,即使低薪、劳动时间长、矛盾不断,却渴望被认可,想让孩子依恋自己。作者认为,解决“母亲-保姆”矛盾的可能措施是,将儿童照顾视为家庭开支的一部分,将其视为“工作”。并且,妈妈们要怀揣反霸权主义的母职理想,去尽可能从事能够满足家庭情感联系阈值的弹性工作,从而与保姆形成友好的“伙伴关系”,让保姆成为“第三位家长”。
全书的逻辑是行得通的,但也带来不少困惑。
首先,也是令作者费解的一点——这些中产妈妈们大多明显受到过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的影响,在工作和婚姻上是全然的女性主义者,但面对“为母之道”,她们似乎堕入了密集母职意识形态,选择努力成为理想的“好母亲”。
限于知识背景,我对社会性别研究一知半解。朋友一篇关于母职惩罚的研究认为,“母职、妻职从未真正取消过,当下的女性独立形象宣传只是一种‘造梦’行为”。看这本书时,她的结论也一直在脑袋里荡起回响。一位女性从家务劳动中解放,是否意味着另一位女性将牺牲于家务劳动?——即便它似乎不再是上野眼中资本主义市场“外部”的无偿劳动,但因其仍处在市场边界模糊的家庭场域之中,故大多仍面临着劳务纠纷,不被认可。
其次,作者既然认为母职具有阶层性,那么最后提出的“伙伴关系”中,这些妈妈们的想法又属于哪个阶层?避开这个“伙伴关系”是否有些“居高临下”不谈,有一个更为激进的问题随之而出:既然现实已经如此糟糕,那么还有必要组建家庭吗?有必要生小孩吗?
对此,我重新翻开了《职场妈妈不下班》。霍克希尔德提到“陷入停滞革命的婚姻”这一概念,认为在大量女性参与经济生产的历史节点上,女性变化了,但对婚姻和工作增进的文化理解却并没有应运而生。回到《影子母亲》,我似乎感到保姆的存在,仅仅是取代了之前女性在家中的位置,以保证家中职业男性、职业女性的其他工作得以运转。那么所谓的“伙伴关系”是否是延续了父权的传统,而仅仅是在为早已停滞革命了的“家庭”填填补补呢?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更进一步,母职的存在本身是否合理?商品化母职难道是解放“家中天使”的唯一之路吗?
“当了解到一些人设想的解决困境的方法时,我感到悲哀。一个女人挺直双肩,双手叉腰地宣称:‘家里乱七八糟的。这是个陷阱(pit)。那就是我的解决方案。’”
“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解决原本的问题。”
“一个社会只有人道地做出调整,适应大多数女性外出工作这一事实,才能避免这种停滞所带来的负面后果。”
此外,值得提醒的是,这本书非常“美国”。就像开篇提及我自己的故事那样,与中国职场妈妈的小孩们朝夕相处的,是爷爷奶奶,而几乎不可能是无证移民或来自爱尔兰的换工。如此,代际照护或许在中国是更值得深究的社会问题。我们不妨尝试以此书为起点,继续对社会发问。
还有一些余论。对于刚刚一脚踩进社科研究的我来说,我可能更感兴趣的是作者如何进入田野。作者的尝试是个很好的范本。
《影子母亲》读后感(篇十五)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性早已不是只会待在家里相夫教子,任由男人随意摆布的个体了。随着社会价值观和女性在职场中意识形态的转变,我们不难发现,有大部分的女性更加乐意全身心的投身于职场竞争当中。 如果说,“妇女能顶半边天”是中国历史上解放妇女思想和转变社会意识形态中最重要的一环的话,那么如今主张个性化发展更是给予了女性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所以基于如今的女性更加热衷投身于个体的职场规划和个体的职场发展,很多时候她们不得不要面对家庭和事业所带来的失衡的现实问题,因此保姆一角就由此而产生了。 在这本《影子母亲》一书中,作者卡梅隆•林•麦克唐纳就从保姆、换工与育儿这三者之间给读者揭示了母亲与保姆育儿的共生关系、如何的去维护照护者的尊严、究竟母亲和保姆谁才是育儿的最好人选,以及如何界定和维护母亲和保姆之间的边界等等的现实问题,并且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度探讨。 不得不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兴起,在生活中有许多宝妈们也投身于自我创业的行列当中,她们在自我觉察、独立自主方面几乎已经超出了许多传统男人们的想象,而在职场上或者单位里的女性领导更是比比皆是。 从本书中我们得知,父母在教育子女的方式上有着不同阶层根深蒂固的分歧。雇主妈妈会挑选一些符合自己要求的保姆来照顾自己的孩子。 对上班族妈妈来说,孩子的日常照顾都是由保姆来完成,而在对待保姆工作的态度上更是秉持着要么就不干,要么就全干的强硬态度。 作者通过访谈的方式了解到虐待孩子的保姆或者虐待保姆的雇主,大多数都不愿意接受访谈。为此作者在书中通过足足有三章的内容,讲述了理想母亲和理想员工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一个是亲生母亲,一个是雇佣关系的照顾者,看似她们之间的关系都是为了孩子而来,可是她们仿佛就像水火不容一般,互相都防着对方。雇佣涉及到了经济,管理涉及到了自由,而监督却是涉及到了彼此的信任与隐私。 作为保姆的一方自然是渴望得到雇主的认可,以及希望得到雇主肯定她们对这个家庭所付出的贡献,可是现实很残酷:“你呀!你只是我花钱雇佣来的一个助手而已。”所以有许多的雇主就会刻意的去限制住保姆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连接。 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不称职,又想通过他人的介入来完善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完美形象的时候,这时候的自己的顾虑自然就多了起来。 那么,究竟怎么样才能成为孩子心目中的好妈妈呢?假如你也有这一方面的问题,也急需改善自己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那么你不妨也来看一看这一本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