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未来之城读后感精选

未来之城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4-17 21:15:35
未来之城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04-17 21:15:35   小编:

《未来之城》一书讲述了一个充满科技和未来感的城市,描述了人们在这个城市中生活的种种情形和变化。作者通过对未来城市的描绘,展现了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挑战。读后让人思考未来科技发展的可能性和对生活的影响,引发了对未来的思考和探讨。

《未来之城》读后感(篇一)

第一次正经的接触国外诗歌书籍,还是俄罗斯帝国罗曼诺夫王朝时期的诗歌。赫列勃尼科夫,生于1885年11月9日,死于1922年6月28日,只在这个世界短暂的停留了37年!他经历了1914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俄罗斯的十月革命,但他没有等到1922年12月30日,苏联的到来。 《未来之城》这本书,封面是蓝紫色的——这颜色我反复比对,就觉得是蓝紫色。诗人应该会很喜欢,因为在诗歌中,他大量的使用了蓝色,比如蓝色的天空、天蓝色的树皮、蓝色的眉毛等等,就不一一列举了。读完本书,我对蓝色更敏感了

《未来之城》读后感(篇二)

赫列勃尼科夫在诗人中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在他的诗里,有浪漫的天空、云朵、飞鸟、鱼群,也有代表理性的数字、字母,有对未来的畅想,也有对历史的回望,有不羁的灵魂,也有对宗教的思索。 他写他看到的,也写他听到的,写他感受到的,也写那些虚无缥缈的。 赫列勃尼科夫对这个世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探究欲,他通过诗歌展现着自己的感受。 《未来之城》集中体现了赫列勃尼科夫的文学风格,同时也展示了他对于文学语言高超的驾驭能力,他对未来世界的憧憬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在这部作品中都有体现,赫列勃尼科夫用独特的诗歌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一个充满科技、自由和平等的未来世界。同时,这部诗集也表达了他对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信仰和支持。

《未来之城》读后感(篇三)

赫列勃尼科夫是俄罗斯白银时代文学的重要诗人,赫列勃尼科夫从从数学专业转入自然学专业,常将自然意象、数学和诗歌融合,因此他的作品中充满神秘的色彩。《未来之城》是一本几乎涵盖了其一生作品的诗选集,含近200首作品,向我们呈现这位传奇诗人的创作风貌。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你对俄罗斯文学有了新的理解。

《未来之城》包括“抒情诗”和“长诗”两个部分,他的早期诗作深受法国象征派诗人的影响,注重发挥想象力,注重体现事物的冲击力和象征色彩,造成了奇异的艺术效果。

他生命后期的诗歌出现了一种新的朴素的表现形式,不再追求发挥想象力,追求实验和革新,而是以其朴素的表现形式,体现了抒情诗的优美特质。(下附我喜欢的优美文段摘抄)

《未来之城》读后感(篇四)

赫列勃尼科夫是20世纪初俄国未来主义诗歌流派的代表,被誉为 "诗人之诗人"。

阅读赫列勃尼科夫的诗作,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奇妙与梦幻的世界。他的诗歌语言独特而富有魅力,让我为之倾倒。 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对生命、爱情和自由的探索。他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让我感受到了诗歌所蕴含的深刻内涵。他的每一首诗都仿佛是一个小故事,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共鸣和思考。他的诗歌语言独特而富有创新性。他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他的词汇选择精准而富有张力,让我感受到了诗歌的力量和魅力。在阅读他的诗作时,我仿佛被带入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让我陶醉其中。 同时,赫列勃尼科夫的诗作也给我带来了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自由、爱情和真理的追求,让我感受到了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思考方式。在阅读他的诗作时,我不断地思考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试图从诗歌中寻找答案。

读诗,品文学。

《未来之城》读后感(篇五)

维利米尔·赫列勃尼科夫的诗意世界是一段穿越未知的语言和想象力的旅程,每首诗都成为这条伟大探索之路上的一个停靠点。 在他的收藏中,我发现自己处于现实与神话、已知与有待发现之间的边界。 赫列勃尼科夫不仅仅写诗,他还创造了一个宇宙,在这个宇宙中,文字成为探索人类灵魂最深处的工具。 他的作品中没有平凡的地方。 每一个字,每一个图像都洋溢着神秘的光芒,邀请读者潜入未知的深处。 阅读赫列勃尼科夫的诗,我感觉自己仿佛处于已知与未知、现实与幻想之间。 他的诗歌不仅仅是纸上的文字,而是一条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神奇之路。 他呼吁我们去发现新的可能性、新的思想和感觉视野。 赫列勃尼科夫对语言和形式的实验方法使他的诗歌难以预测且令人兴奋。 他玩弄声音、节奏、隐喻,创作出独特且难以模仿的诗歌,这些诗歌似乎充满能量和意义。 他的作品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特点之一是他能够结合各种主题和主题——从自然和空间到人类的激情和梦想。 他写永恒与时间、爱与死亡、生命与命运的奥秘,但他的每一个字都洋溢着创造力的火焰。 赫列勃尼科夫的诗集不仅仅是书籍,更是对人类灵魂最深处的探索,是对语言和形式的大胆实验。 阅读他的诗歌,我回到了诗歌的根源,回到了它可以改变世界和我对世界的看法的原始魔力和力量。 维利米尔·赫列勃尼科夫不仅仅是一位诗人,他还是一位伟大的文字奇才,为我们开辟了新的世界和可能性。 他的诗歌是一段通往未知的旅程,进入一个充满奇迹和神秘的世界,它唤起了我们对人类精神的伟大创造力的敬畏和钦佩。

《未来之城》读后感(篇六)

我觉得诗人的视角,跟常人是不一样的。 常人很容易看到具体的事物,而诗人,能看到事物背后的其它元素。 他们会用气味、颜色、声音,去表达感受、表达心情、表达期待。

他会看到青铜色的胸脯、弄脏的月亮、黏糊糊的天空、金色的羊毛网、黄金岁月的火花……

从MBTI的角度,我推测,赫列勃尼科夫是个ENFP,外向、直觉、情感、知觉。 他的诗歌的文字中充满了跳脱的隐喻和幻想,生机勃勃,信息很足。

在阅读的时候,我甚至觉得很像在看一只快节奏的混剪视频,每句诗都是一个单独的画面,你需要稍微想一下,去理解它们的关联在哪里。 他用无数的细节,建构出一个丰富的空间,你站在其中,甚至不知道应该先看哪里,但就是觉得,还挺有趣的,值得待一会儿,再待一会儿。

我是个INTP,我个人的情感表达通常很直接,很少像这位诗人一样,把本就复杂的情绪感受,描绘地更加繁复,但我切实感受到有人可以这样描绘的时候,我是享受其中的,我很少见到这么有层次感的丰富的情感,人们都太着急了,很难得能够在一个地方驻足观看,更难得沉浸在某种情绪中,细细品味。

他并没有努力告诉我什么道理,这太棒了。 我想我不太需要更多的文字来给让我有什么启迪,如果我真的需要,大可以去看一本工具书,不需要从诗人这里获取灵感。 我就是在主人的允准之下,踩入了他的空间、他的世界,这里有他向往和喜欢的自由,有令人惊奇的景象,给我新鲜的体验,让我知道原来还有这样的一种人生。

“空气在黑色的枝条上裂开,就像旧玻璃一样。”

《未来之城》读后感(篇七)

读赫列勃尼科夫有一种做梦之感。他的抒情诗里充斥着多彩的颜色与梦幻般的形容。

诗人笔下充斥着多姿多彩的蓝。 “他蓝色的眼睛满是无眠的夜” “我明亮的蓝色光辉,我的点状图案;” “蓝色风暴从我的翅膀掉落” “蓝色天空替身的河流” “像深蓝色的提米尼科夫” “在蓝色中,在花瓣的悲伤中终结。” 从蓝色延伸出深蓝夜空中的星星、蓝色大海中的波浪与蔚蓝天空中的云朵,与蓝相映衬,又点缀着不同的色彩,在鲜明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编织下,诗歌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赫列勃尼科夫用各式的比喻,将所见所想与诸多宗教神学的意象相结合,加深其梦幻之感。在他的笔下,生在大象背上的毗湿奴,埃及太阳神,奥德修斯,植物女神弗洛拉,斯拉夫诸神万神殿中的女神拉达都绽放了新的生命。 在未来之城中,卷起玻璃卷轴时,有人在大量镜子的碎片中成倍增加。而一首首诗也生成了无数个不同的赫列勃尼科夫。 某些时刻里,他痛斥“使我们成为凡人的诸神”,大喊“别惹我”,崩溃地“毁弃所有手稿”;某些时刻里,他又“把手伸向星空”,“歌唱欢快的六月”,相信“生命如此宽广美丽”;某些时刻里,他因为杀戮而“和海豹一同哭泣”,拒绝“成为签署死刑执行令的统治者”,用“鲜花覆盖坟墓”。 正是这样的表达,让我在赫列勃尼科夫身上读到扑面而来的情绪,强烈的,多变的。他笔下的世界里,明亮与血腥交织,既是时代背景下被压迫的困境与矛盾,又体现了人的挣扎。我们必须承认,时代的利刃催生了赫列勃尼科夫对战争与死亡的关注与描述,也塑造如此伟大又复杂的诗人。

《未来之城》读后感(篇八)

赫列勃尼科夫是诗领域的“革命者”,在离世1个世纪以后,才得到世人的严肃对待和认识,是一位世界级的诗人。

为什么赫列勃尼科夫诗作的知名度和流传度并不高,我们可以从他本人的一句话可见一斑:

“诗可以是读得懂的,也可以是读不懂的,但必须是百看不厌,名副其实的。”

从这句话,你可以理解到赫列勃尼科夫创作思路的微妙和精妙之处。

从具体来分析:诗人对各种生僻语言、方言的糅合运用,对“自创词”的大量运用,对诗文韵律、形式令人捉摸不定的革命性使用等等…这一切被天才般地杂糅在一起,使得作品被理解和被翻译的难度都大大提高,令一般人“望而生畏”。

但通过对“形式”的极致专研、变革与追求,赫列勃尼科夫的诗作反而得到了最最本质与最具撼动性、生命力的灵魂。

对于一般读者来说,赫列勃尼科夫的诗作,特别是短篇抒情诗无疑是生涩和晦涩的,但诗文中所蕴含的巨大能量与激情,是可以被每一位读者所直接感受得到的:

对自然意象和历史事件的潜心关注,对“数字”的深刻执着,文字之中的那种变幻莫测的语言组合,那种跳跃的、神秘莫测的奇特节奏与韵律,充满想象力和悖论的联系与描绘,统统高度聚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冥冥之中“圆满的圆”,就像一把钥匙,为读者打开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曼妙世界。

曼德尔施塔姆曾这样评价赫列勃尼科夫:“他就像鼹鼠一样,折腾着语词,在地下挖掘出一条通向未来整整一百年的通道。”

这种评价似乎恰如其分地对应了赫列勃尼科夫短暂的生命。

正是诗人对语词潜力的专注挖掘,对创造新词的痴狂,在很多方面为后来的诗歌革新作出了重要启示和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信随着时间的洗礼,这位孤独而短命的苦难天才,应该会得到世人更多更深刻的认可与尊敬。

《未来之城》读后感(篇九)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赫列勃尼科夫一无所知,对于未来主义的了解也仅限于考试前对课本的匆匆一瞥,因此绝对没什么“专业视野”,仅仅是个一脸迷茫地上过诗歌课的普通读者罢了。

然而作为普通读者,我会在阅读时私自把诗歌分为两类,且分别有不同的评价标准。第一类是与现实较近的,诗人的意图首先在于叙事、说理,我会关注这类诗的语言能否有效地、有冲击力地带读者抵达真实。另一类是抒情向的,诗人主要想营造一种氛围或意境,奥秘藏于其中,我会希望这种诗能把我引领向一个神秘的、广阔的存在,让我通过语言获得面对世界的新体悟。

赫列勃尼科夫属于后者,而且他成功地满足了我的阅读期待。在他的抒情诗中,有许多诗句能够“抓住”我,通过与众不同的词语组合给予我一种玄妙的暗示。诗歌的阅读门槛常常在于读者难以理解诗人想表达的信息,但确切的信息不该是诗歌阅读的目标。与其疑惑“他想告诉我这个事物的什么细节”“他想告诉我什么道理”,不如感受、不如想象,让俄罗斯旷野的自然之光、古老信仰中的神祇与精灵,以及人民的不屈与抗争化为脑海中的图景,它们可以是任意的样子,是你喜欢的样子,但你总会被诗人带到一个新鲜的空间,重新认识我们的世界与历史,也就重新认识自我。看到书名时我曾疑惑:“未来之城”,是要用诗歌写科幻吗?但读完后我明白了,未来不是技术,而是一种自由的光景:徜徉自然的自由、沟通时间的自由——追求自由的自由。

主题上获得满足后,作为一名贪得无厌的读者,还想要更多。在各种介绍中,赫列勃尼科夫的特点在于语言实验,但可惜,更新词语搭配只是赫列勃尼科夫的语言实验的一个方面,而更具有革命性的对词语本身的改造,在本书中很难被读者感受到,甚至会让读者有一种“这词很常见,哪来的语言实验?”的错觉。希望用中文表现出俄语的语言革命是个很苛刻的要求,因为中俄属于不同的语系,如果真要表达出类似的感觉,或许需要译者运用创造性的诗人的思维重新“创作”原诗,很困难,但值得尝试。不过语言特性造成的缺失只是遗憾,偶尔冒出的用大白话翻译诗语却是硬伤,如“慵懒的翅膀在寓言中间飞翔”一诗中有句“被女孩的魅力弄得喘不过气来”,哪怕翻译成“窒息于女孩的魅力”都能更简洁有力,让我有些失望。

总之,如译序所说,“就算在‘较差’的翻译中,也一定会残留着某种杰出的气息”,感谢《未来之城:赫列勃尼科夫诗选》让我与一名伟大的诗人相遇。

《未来之城》读后感(篇十)

因为本人在诗歌领域学术知识不足,且是首次阅读赫列勃尼科夫(以下简称赫列)的著作,所以本篇书评更多是建立在文本上的文学鉴赏。赫列的诗作有以下三个特点: (下附摘抄) 1️⃣文化意象复杂。 赫列对文化意象的取用在地域和时间跨越范围都十分广。一般诗作取用的意象大部分都是来自欧洲神话或者古代历史,而东方、亚洲世界的神话显然受到冷落。而赫列在他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种“众神嬉戏(P7)”“古今同一”的场面。 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神话传说——希腊神话、日本神话、俄罗斯传说、印度传说…… 历史——哈布斯堡王朝、霍亨索伦家族、凯撒大帝、哥萨克农民起义、成吉思汗…… 除此之外,赫列的知识面很广。物理、数学不论,还有黄道十二宫,甚至还关注了尼安德特人(1864年被发现) 2️⃣混血的奇妙景象。 一般来说,越是关联的意象越能塑造情景和氛围。比如把莱茵河、教堂、天鹅组合在一起,就是一幅欧洲风味的画。再比如,把樱花、鸟居、神社组合在一起,就是一幅日本风味的画。我个人阅读时很喜欢这种具有明显的地域风味的作品,因为在这样的作品中,风味风物风俗风情往往是紧密联系的。邓南遮笔下繁华艳丽的威尼斯水城,奥斯汀笔下恬淡宁静的英国庄园,泉镜花笔下古朴厚重的日本街道……但是,作为诗作,赫列塑造的这样混血景象也别有风味,同时也具有世界视野。 “你的一瞥是多瑙河的一束光, …… 对你来说常春藤清晰道出了祝福, 而樱花在你出现时落下 …… 水中芦苇摇曳的微光, 半遮半掩的莲花似听非听的低语, 梦中柳树上的天鹅……”(P106) 3️⃣俄罗斯的蓝色。 在我看过的大部分欧洲文学作品中(如普鲁斯特、邓南遮),颜色使用次数最多的是玫瑰色、金色、紫罗兰色这类偏艳而暖的颜色,所以赫列诗中频繁出现的“蓝”让我很在意。 我深蓝色的鸽子的梦(12) 公羊抬起他们蓝灰色的角(20) 穿着树皮鞋子和天蓝色衬衣(35) 冷酷的把蓝色的烟切成碎片(96) 蓝色的熊(138) 蓝色的蝴蝶(158) 淡蓝色的树皮(174) 去采摘蓝色的勿忘我(273) 蓝色眉毛的雪(361) 破碎的蓝色石头(363) 蓝色秋天困乏的云(378) …… 究其原因,我认为是“海洋和天空无尽的蓝色”(348)的养育出了一个“名字是天蓝色字母”(159)的诗人。他是一个蓝色的诗人,深爱着俄罗斯的蓝色。 从地理来说,纬度越高、海拔越高,天空越蓝。地处高纬,加上幅员辽阔的西伯利亚高原,俄罗斯的天空是很蓝的。而与俄罗斯有着漫长海岸线的北冰洋,虽然浮冰众多,但北上的北大西洋暖流沿着俄罗斯海岸流过,保证了近海海水的流动性和水体性,不止造就了终年不冻港摩尔曼斯克,也造就了俄罗斯目光看向海洋时的蓝。 *⃣️在这本诗集中,我印象最深刻,也是最喜欢的是一首长诗《维纳斯和萨满》(267) 一个是奥林匹斯山上娇贵精致的女神,一个是西伯利亚高原上沉默简朴的萨满,他们这“短暂而甜蜜的一段经历”“像一个甜蜜的错误”,浪漫而凄美的故事,让我脑补了好多设定。总结来说,就是我的短评里写的“西伯利亚的积雪浇不灭奥林匹斯的火”。美丽的维纳斯最后回到了她的家,但寡言的萨满守候着、随时欢迎她再来——西伯利亚的积雪终年不化。 可以说,东西方碰撞的火花点燃了我的心田。 ✴️摘抄: 云的叹咏调漂浮着所有绝望/在遥远的高高的山岭上(10) 世界上一闪而过的微笑/在被绞死者的脸上。(18) 恒星相爱,用地球的纬线覆盖夜晚;诸神相爱,把颤抖的宇宙编入诗篇。(43) 他有深蓝色的叹息,和一个血肉模糊的身体。(45) 我,写出所有这些诗,它们连接成一把绳梯,通往银色的月亮?(89)

在大自然移动的微光之镜中,星星是网,我们是他们的捕获物,众神是一堵墙上的阴影。(75) 人类的种族,你们是这本封面承载着创造者签名的书的读者,我名字的天蓝色字母!(159) 大海有话要说,而你已在远方。(173) 他蓝色的眼睛满是无眠的夜,像一块旧毛毯上的孔洞。(184) 聚精会神地,我阅读春季的神学思想(193)

命运合上梦想之书,轻蔑地对着我们打哈欠。(207) 我会举起你的生命之花,保护它你和我都一样,我们都是从云端下来的。(208) 命运,你能给我们一个微笑吗?(228) 在这家精神病院里,我是仅剩的内科医生,而我要向你奉上我治疗的诗篇。(253) 她像狂热的春天出现在他的门口,花全都盛开。(她走错路了吗?)(267) 黎明用她玫瑰色的手指将大自然从它的床上唤醒。(271) 我们都在寻找爱,平静的爱!平静的我!(276) 我们想用鲜花覆盖坟墓,而坟墓提醒我们自己,就是花——转瞬即逝的事物,无人可以拯救。(307) 这就是我们,小伙子们,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会带来悲伤和雪。我们是大海!(331) 我是一个身上洒满星光的骑手,出去狩猎星星(358) 夏天血染的手指弄脏了绿叶,当我摘下甜美的凤仙花作为旗帜。(369) 我厌倦了像一颗透明的星星在一波又一波的浪潮中起伏。(384)

《未来之城》读后感(篇十一)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赫列勃尼科夫这位俄国诗人,在此之前我可以说是一点儿也不了解他。但译序里引用的一段话激起了我极大的好奇心:

“他的每一行诗都是一部新的长诗的开头。每隔十行就会出现格言警句,简直可以刻在石头或钢板上。赫列勃尼科夫写的不是诗,不是长诗,而是一部庞大的、百年千年也取之不尽的、全俄罗斯的圣礼圣像册。”

看到这里,我就想到底是什么样的诗能被称为“取之不尽”的“圣礼圣像册”。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开始了细致而漫长的阅读。

“在这里,我赞美那些翅膀/野蛮的飞行,它们把我带到远方…… ……向高处,向高处,到那绝对的顶点——那永恒歌唱的雪鹭。”这是赫列勃尼科夫1908年的一首诗,根据译序介绍,此时的他诗歌基调明晰、愉悦。诗里跳跃着自由、向往、前进、远方这些热烈又激奋人心的词语。读者总是轻易地被他蛊惑,不自觉地望向赫列勃尼科夫眼中“蓝色的维度”。

赫列勃尼科夫深情又敏感,是抒发情感的天才。除了上文那些“蛊惑人心”的词语之外,他还非常喜欢使用大海、树木等意象,神话、传说更是信手拈来。一切奇妙、神秘的事物,都会在他强大的幻想力之下,迸发出别样的色彩与情感。比如:

“云的咏叹调漂浮着所有绝望/在遥远的高高的山岭之上”

“他甜蜜的眼睑合上了,隔绝/我年轻的月亮之歌的悲叹。/我的亲,我的死,我的光,我所见/我的夜晚我漫长的一天。”

“在大自然移动的微光之镜中/星星是网,我们是他们的捕获物,/众神是一堵墙上的阴影。”

我非常喜欢这类动用自然意象传递情感的诗作,能将这些常见的事物写得浪漫、动人,富有韵律,惹人朗诵,赫列勃尼科夫的水平毋庸置疑。让人感觉像在春日泛舟,又像在冷夜远眺,诗人的情感无需雕琢就脱口而出,在重复的词句和强调里一步步走近他的内心。这些幻彩的意象让诗变得广大,又在诗人的细腻情感间变得具体。我真切地感受到诗是瞬间的感受、灵魂的碎片,宇宙的片刻叹息。

整本书按时间顺序排列,就算不看作者介绍也能从作品本身风格和内容判断出诗人当时的境地。到了1914年,赫列勃尼科夫的诗里出现大量的“战争”“死亡”“墓园”“幽灵”“长矛”等意象,世界大战的爆发将他拖入现实之中。1916年的几篇,明显感受到赫列勃尼科夫厌恶战争且十分暴躁。长诗《夜袭》就在不断转换的视角中,展现了一群士兵参与的特别事件。

而到1922年之时,我从诗人的作品中读出一种狂热,和前几年的风格大不一样。翻回译序介绍,才知道此时的赫列勃尼科夫进入了人生的末期,同时也是他创作的高峰期。主题、思想、体裁都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深刻,语言却越来越轻盈明亮。过往的人生经历和狂热的写作状态正印证了译者的评价——“重压是提携,厄运是赞美”。

至此看完全本才明白,何谓“取之不尽”的“圣礼圣像册”。丰富的意象、凝练的语句、庞杂的情感、跌宕的经历,这些融合成了赫列勃尼科夫的诗歌。正如译序引用里提到的“他的每一行诗都是一部新的长诗的开头。每隔十行就会出现格言警句,简直可以刻在石头或钢板上”,赫列勃尼科夫的诗集就像一本金句册,细腻又精准地戳中人类那些细微的情感和瞬间。是“生产者的诗人”,是给其他诗人带来无限创作灵感的诗人。

最后以赫列勃尼科夫的一节诗作结:

“在这家精神病院里/我是仅剩的内科医生,而我要向你奉上/我治疗的诗篇。”

未来之城

9.3

[俄] 赫列勃尼科夫·韦利米尔 / 2024 / 广西人民出版社

《未来之城》读后感(篇十二)

最近收到这本诗选,应该是痛苦中最大的慰藉。而且是第一次读赫列勃尼科夫,对他所知甚少,只能感叹诗人的思想也正像他所写的那样,流淌在宇宙之间,其名字是自我。

“你的思想流淌 像灰色的瀑布”从来没有读过这种意象,抒情诗中处处都有“牢笼”、“铁环”、“锁链”、“约束”等限制自由的比喻和表达,同时几乎每篇都有“蓝色”这样的字眼,有时诗歌是旖旎的,有时又是悲壮的,让我想到了波兰的民族诗人 密茨凯维奇 。

而且,他的诗歌包含复杂的知识体系和宗教派别,引用和延伸除了注释以外我甚至要查阅资料才能读懂。但总是美的,是一种带有理智的情感,是一种“我知道世界的走向,知道它会满目疮痍,但仍然会选择做出行动 ” 的勇气,像荷马史诗中的英雄:我可以不去,但我选择出发。Someone lives but I was born to change.to make a difference,to achieve things.

抒情诗中最喜欢的是《拒绝》这一首,

“我宁愿

注视着星星

而不是签署一份死刑执行令

我宁愿

倾听花儿喃喃低语

(“就是他!”)

当我在花园里

而不是看见一支枪

射倒一个

想射倒我的人

这就是为什么

我将永远不会成为统治者。

绝不。

(1922)”

长诗中最喜欢《裂开的宇宙 奇迹世界》这一首,女孩做了一个痛苦的梦,梦里的红色甲壳虫带着残破的翅膀出现,妈妈说快把她放下——

这个梦结束在

“某个比我强壮得多的人

操控了我的意志

然后我救起那只瓢虫

现在它得以晾干翅膀

飞向它任何喜欢的地方 ”

最后,like I said before...

To write and to read is to create a connection between the writers and the readers. It's like they are telling you:

"Don't get scared, I know what you have gone through, I know where you have been, and I've walked the same path as you did. I know all your sufferings and your sorrows, as well as those little dots which had lightened up your nights. And you are not alone; you'll never be ALONE."

《未来之城》读后感(篇十三)

在译序部分,译者一开始就指出有关翻译的两种态度:

而译者提醒我们:

诗歌中仅仅依附于语言特质的某些微妙的部分,并不像有些人以为的那么重要,它固然是造就语言轻盈身姿的原因,但是和诗歌的主题、道德感和想象力本身相比,那些微妙的部分终究是处于劣势的,因为它主要起的是一种近于显影液的作用、让主题、道德感、想象力等这些东西可以一种轻盈美妙的方式呈现。

我就是带着译者的嘱托踏上旅途

这场旅途的艰难远超预期:复杂而难以理解的意象,俄罗斯传统文化、宗教和山川树木的杂糅;他对于语言的执着和对于数字的迷恋;繁杂的历史事件和境遇之变,所有这些都构成靠近这座未来之城的障碍。

亚斯特雷姆斯基曾在《斯拉夫和东欧期刊》有如下评论:

理解不是一个短期游客力所能及之事,我压抑住渴望理解的心,而是被动的去感受城市的规模,体积,厚重和脚下的土。

没有比荷尔德林在《谟涅摩叙涅》中更精准对这种漫游的描述:

我就是这样在未来之城游览。很遗憾,在无数镌刻诗歌的碑记里,我只能点亮几通,而且这种点亮充斥着记忆的交互——我的记忆被首先激活,而激活的记忆点亮了诗歌,照亮了前方的路,我才得以深入:

其一:布尔柳克(节选,P201)

A Blue Horse by David Burliuk (From Wikiart)

其二:“俄罗斯,我给你我的预言”(P212)

其三:恩泽利的复活节(节选,P176)

赫列勃尼科夫的自信炽热而光亮。

诗歌田园里的未来人,造未来之城。

疲惫和伤痕为我濯足。

《未来之城》读后感(篇十四)

很长时间以来中国的文学界流传着一种说法: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多。这是不是事实很难考证,但这却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诗歌在当下中国的尴尬处境:一方面,口语化的过度发展使一部分诗歌完全沉降到市井文学的层面,诗歌的高贵性被打倒,这对诗歌的大众化或许有一些助益,然而这种普及却带来了争议——人人可写的口语诗还是不是诗歌?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广大读者开始鄙夷诗歌,连同“诗人”也成为一种被戏谑的身份,这种反噬恐怕是当初的倡导者始料未及的。而另一方面,坚持书面语创作的诗人则渐渐远离大众视野,已经适应口语化阅读的读者再没有耐心和能力去鉴赏“学院派”的作品,需要一些文学积淀才能解读的“深奥作品”成为了文化市场的异类,只有少数读者才敢去消费(并从中得到乐趣)。以上两种因素相叠加,造就了这样一种分裂的局面:一方面人们口头上倡导“诗意”;另一方面却又不自觉地远离诗歌本身。举一个很现实的例子来说,以前有个不错的公众号叫“民谣与诗”,在它的征稿信息中明确表示不接受诗歌类投稿。像这种叶公好龙式的事例其实比比皆是。诗和诗意已然成为了不相干的两码事,因为真正充满诗意的诗歌已经离开大众太久了。

赫列勃尼科夫·韦利米尔无疑是属于后者的行列,是少数人的英雄。正如马雅可夫斯基所言:“赫列勃尼科夫不是消费者的诗人,他是不可阅读的。赫列勃尼科夫是生产者的诗人。”作为俄罗斯白银时代的代表人物、未来主义的开创者之一,赫列勃尼科夫相对于同时代的一些诗人(如阿赫玛托娃、曼德尔施塔姆、马雅可夫斯基、茨维塔耶娃等)而言,其在中国的知名度相对较低。正如《未来之城——赫列勃尼科夫诗选》的译者所说,赫列勃尼科夫在中国的译介相对较少与其诗歌语言的前卫性有很大关系。也就是说,赫列勃尼科夫在语言上的实验和革新既增加了翻译的难度又为普通读者设置了较高的门槛。作为“发现诗歌新大陆的哥伦布”(马雅可夫斯基语),这是属于赫列勃尼科夫的孤独的胜利。

但是,难以解读并不是无法解读,任何的写作都有其目的性(即便是纯粹情绪性的表达也会产生共情回响)。艰深的写作需要读者更加沉潜的专注才能体味——阅读也是一项工作。这是文学赋予一部分读者的使命:写作与阅读,永远向上互生!

最后节选几首短诗来领略一下赫列勃尼科夫的诗歌风采:

好吧,灰褐马,时间设置耕犁

在旁边。暴风雨鞭打我们的脸。

时间重新返回谷仓,

去吃晚餐,梦想,和黑暗

(1909-1912)

每个人都想回到童年、回到故乡,回到微冷、灰暗却又铺满暖色气韵的某个傍晚。

当马死了,他们叹息

当草死了,他们枯萎

当太阳死了,他们闪耀并熄灭

当人死了,他们歌唱

(1912)

“他们”是谁?是那些像草一样春生秋死的农人吗?他们爱惜牲畜,他们随草枯荣,他们顺应天时,他们服从命运……

我不需要很多!

一块面包,

一杯牛奶,上方的天空

和这些云!

(1912,1922)

人生只有两件必需品——生存和梦想!

《拒 绝》

我宁愿

注视着星星

而不是签署一份死刑执行令。

我宁愿

倾听花儿喃喃低语

(“就是他!”)

当我在花园里

而不是看见一支枪

射倒一个

想射倒我的人。

这就是为什么我将永远不会

成为统治者。

绝不。

(1922)

仰望星空,“我”希望花儿永远能够认出我——作为一个善良的人。仇恨是美的反面,而权力必然是仇恨的堆积。

2024.3.27

《未来之城》读后感(篇十五)

一、

俄国文学其精彩和丰饶,使得今天仍然不断有作者被发掘译介。就国内近些年的出版的俄国文学来看,有“被划掉的天才”小说家西吉茨蒙德·科尔扎诺夫斯基,有“20世纪后半叶俄罗斯 最具精神性和最不屈服的诗人之一”的根纳季·艾基,有被誉为俄罗斯纯艺术派诗歌的“三驾 马车”的雅科夫·彼得罗维奇·波隆斯基,阿波罗·尼古拉耶维奇·迈科夫和阿法纳西·阿法纳西 耶维奇·费特……

如果将译介的范围扩大到全世界,我们会发现我国的出版业正以惊人的速度推出着各洲各 国的文学作品。

单就诗歌一方面来说,从“俄耳甫斯诗译丛”就可以看到大量中文世界尚未给予充分译介的 西方杰出诗人,譬如加拿大的安妮·卡森,譬如巴西的卡洛斯·德鲁蒙特·德·安德拉德或奧地 利的胡戈·冯·霍夫曼斯塔尔……

如此之多,纵使诗歌动听也陷于众声嘈杂。

即便如此,赫列勃尼科夫仍然可以在这多声部的合唱中一鸣惊人——无论是在俄国白银时代,还是整个诗歌世界。

赫氏是位成功的“独奏演员”,也是他所自白的那样,是一位“眼睛的播种者”(书227页《独奏演员》)。

赫列勃尼科夫像

他诗歌的声音,新鲜而丰富,有着俄罗斯民族的庄严,整肃,又极具诗歌语言的实验性。

他的诗摄取俄罗斯的水,月,花,太阳和土地,再杂糅以丰富的用典民俗,让读者迷醉在他神性的书写(荷尔德林式)中。

今天,我们谈谈维克多·弗拉基米洛维奇·赫列勃尼科夫和这本赫列勃尼科夫诗选《未来之城》。

二、

收到这本赠书《未来之城:赫列勃尼科夫诗选》,我首先就被其紫色的装帧设计所吸引——也许肤浅,但是一本书的封面就是现在视觉文化时代的名片,读者的阅读期待很大程度就是由一本书的设计美学首先勾起。

书壳上赫列勃尼科夫的素描图被一层介于丁香紫和玫瑰紫(或许还有荆紫)的色调覆盖 显得神秘却不潦草。

诗集用纸触感普通,有点低于期待,不过对我来说,能读到好的内容是最重要的事。

而本书翻译由凌越和梁嘉莹联袂主笔——这两位老师之前翻译的《迟来的旅行者》,其质量已经有了广泛的好评与认可,这一次也是不负众望,在19年版的基础上还补译赫列勃尼科夫中晚期的六首代表性长诗以造福读者。

迟来的旅行者

8.6

[俄]赫列勃尼科夫 韦利米尔·赫列布尼科夫 / 2019 / 人民文学出版社

全书分为两个大部分,一部分是赫氏的“抒情短诗”合计一百七十五首,另一部分是其“长诗”共九首。

我喜欢拿笔边读边划,特别是看到好的句子,我就会赶紧标注起来。不过赫列勃尼科夫的诗里,可以标注的地方就太多了,这方面来说,同时代诗人曼德尔施塔姆的评价可谓中肯:

“(赫列勃尼科夫)每隔十行就会出现格言警句,简直可以刻在石头或铜板上。”

我不是将格言警句作为唯一的标注标准,对我来说,普泛的好词佳句都是值得标记的,除却译者极力推崇的《那唯一,那仅存的书》,还有一些佳句值得摘抄如下——

直接让我想到中国早期象征派诗人李金发的名句 :“生命便是死神唇边的笑”

赫列勃尼科夫猎犬似的、白色的马舒克山与迅哥儿《社戏》笔下铁兽似的、淡黑的绍兴小山——还特别值得一谈的是赫氏惊人的想象力:把山上的白桦树比作点缀在马舒克山的火花!精彩!

战争如麻雀啄食谷粒(其实也是人命),即便有轻快的口哨也难掩其下阴郁的现实。沉重的战争能被诗人这样轻盈地驮起,可见诗人笔力

“出海口”——极富于俄罗斯历史意蕴的意象

对我来说,勃氏最打动我的心的是他惊人的诗歌语言——尤以想象力显著令我难忘。

是什么自杀了?

裸泳,海湾,嘲笑——我们不会不觉得这里意味深长

他操纵语言的本事是一流的,读他的文字我时时有会心一笑的时刻。诗人很多时候的妙笔,甚至让我想到一些中国文学上典故——以赫氏当时的时代来说,这不大可能是他借鉴的,只能是他自己对语言的锤炼使得其诗自然呈现出某种世界文学维度的共同性、流通性——

在这首描写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独白中,当抒情主人公惴惴不安地幻视周遭一切都是“丹东”“克伦威尔”时,我们难道不会想到前秦苻坚的“风声鹤唳”吗?

翻开这本书,俯拾即是的金句提醒着我这是一部宝库,即便是有人吹毛求疵翻译会流失一些韵味——但翻译的再创作本身也在生成新的意味——只看是我们眼下的这些,就足以刷新过往读者的阅读体验了。

对我而言,读这本书比较吃力的一点是对当时作者个人背景和社会背景的了解匮乏,或许我还应该期待关于赫列勃尼科夫的个人传记能早日引进,并且最近我打算了解一番沙俄晚期到苏俄初期的历史再来重读一番。

先且住了。

Ps:比较尴尬的是,本书总是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后括号一个海参崴(我还以为原文自带有“海参崴”字样),直接插入正文(还重复了两次),我觉得如果不是原文就有,应该放到脚注里会比较好——后来问过译者凌越老师,凌老师也表示应该是编辑搞错了,不能不说白璧微瑕了。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