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唐诗的读法》经典读后感有感

《唐诗的读法》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05 21:30:34
《唐诗的读法》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4-09-05 21:30:34   小编:

《唐诗的读法》一文深入讨论了唐诗的韵律之美以及阅读方法。作者认为,唐诗需要通过声音的抒发来展现其真正的意境,读者应该注重音调和节奏的把握,从而更好地领略诗人的情感和意图。这篇文章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让我们重新审视和体会唐诗的魅力。

唐诗的读法读后感第一篇

4月读完的第四本书

一本很有意思的小书(除了最后几十页唐诗原文有点欺骗消费者)诗人论诗的桀骜 在西川这个知识分子写作代表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本书里的一些话也总让我想起他的《炼金术》

唐诗的读法读后感第二篇

1、页35,第2段第6行,“要先以蔷薇露灌手”,“灌”字当作“盥”。 2、页95,第1段第5行,“但他后来的做大却是李林甫这一用人政策的结果”,“做”字当作“坐”。 3、页161,倒数第3行,“因不予提拔”,据上文文意,当作“因而不予提拔”方文从字顺。 4、页175,第4行,“韩愈发现李贺并为之不得应进士考作讳辩”,“讳辩”二字当加书名号。

唐诗的读法读后感第三篇

西川这本书拉杂冗沓,什么都说了点,就是没有在说诗。尤其令人生厌的是,西川在书里树起许多似是而非的靶子,夹了不清不楚的私货,发着并不精彩亦不深刻的议论。 就以开篇这个《唐诗三百首》与《全唐诗》对举的靶子来说。西川在此到底是针对大众,还是严肃的诗歌爱好者,又或者是当代的诗歌创作者呢?如果是大众,难道西川真的认为读《三百首》不对,而应该象他标榜的那样“浏览”《全唐诗》?这种议论难道不虚伪?如果是针对严肃的爱好者,西川凭什么认为我们就只读《三百首》,而不是《唐宋诗举要》,不是《杜诗详注》,不是《瀛奎律髓》?这种议论难道不是坐井观天?如果是针对创作者,难道不该取法乎上,反而应该以《全唐诗》为高标?这种议论难道不是自甘沉沦?

所以作者到底想用怎样的逻辑,攻击谁、标榜谁呢?

唐诗的读法读后感第四篇

一本小书,也是非常愉悦的阅读体验。核心的切入点就是回到唐代,站在唐人生活和思考的近处来理解我们现在读到的唐诗。首要的是理解诗是当时文化生活的最重要部分,所有聪明人们都将他们聪明才智的或多或少的一部分花在诗词上,和我们这个时代的差距是显著的。借用评述中国足球/篮球为什么不行的说法,人口虽然有十几亿但足球人口/篮球人口少的可怜,那么唐朝就是诗歌人口数量极大的时代。于是乎,以数量为基础,加以时间的淘洗,我们看到的唐诗,首首都是精品。一个佐证是,出土文物如长沙窑或敦煌卷子词上也有不少唐代诗歌,平庸且不流传于世。

豆瓣上书的内容简介有些过于夸张,我不觉得从概念、思考上有什么真正的突破。读一读钱钟书最浅显的文章,如《中国诗与中国画》之类,就会发现这本书中得意洋洋浓墨重彩的部分,前人已经以一种理所当然的态度和轻描淡写的方式讲过了。呜呼,只能说,如今的我们,太没文化了。

唐诗的读法读后感第五篇

这本书的装帧什么的,有点不适应,不过看在内容的份上就算了。

“西川”对我来说是活在传说中的人物,同属八十年代的北大“诗坛三杰”,知名度却远不如海子,大概是因为太“长寿”了吧……

作为一个现代诗作者和外文系教授,西川的身份让他成为一个唐诗的另类解读者。他不是业内人士,可以不按照中国古典诗歌鉴赏的条条框框;但他也不是门外汉,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总还是有相通之处的。

历来的诗歌鉴赏,大多是“跪着读”的:挑选最优秀的诗歌篇目,再用各种方式解读它优秀在哪里。因此我们这个时代很多人会问一个问题:为什么古人那么有文化,为什么他们的诗写得那么好?

然而这本书跳出了思维定式:大多数唐诗写得并不好。本书揭示了一个被大家忽略的事实:唐诗当中有大量的应试诗、应酬诗、打油诗,今天被许多人鉴赏的唐诗,都是从众多并不好的唐诗中筛选出来的。但正是这大量“并不好”的诗歌,为极少数优秀诗歌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性。

这本书站在更宏观的角度,将“唐诗”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讨论。不知道这种思路在学界是否新颖,但作为通俗读物,他将这种思路介绍给普通读者。

唐诗的读法读后感第六篇

中午没睡翻了翻西川的《唐诗的读法》。我是想看看写新诗的人怎么读旧诗的,不料他上来就说这是“针对当代唐诗阅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从一个写作者的角度给出看法”,我想看文本分析的希望看来是落空了。主要内容不过是讲唐诗背后的政治历史背景、社会文化、诗人交往,他表现出的阅读范围不超出我的阅读范围,也没有拿出让我佩服的看法,大量论断显得草率,杜牧的《读韩杜集》他竟以为“杜诗韩集”的“韩集”指的是韩愈的诗。欧阳江河说西川这是“把古人复活了”,何至于此,不过是知人论诗古法的一个不成功复制。

“韩愈以文字处理当下生活的涉险勇气和杂食胃口深刻打击着我们这周作人、林语堂、张中行化了的、晚明小品化了的、徐志摩化了的、以泰戈尔为名义的冰心化了的、张爱玲化了的文化趣味(p140)”这句显然是文眼,整本书(算上附录才五万字)想说的就是旧诗圈子里早就风行过的反“清新兰公子,俊逸措活佛”(这书里也确实出现了这俩人的名字)的论调。这个观点我一定程度上接受,西川对韩愈一派的赞美也让我有好感,我是大吹大擂学卢仝写过一连串卢仝体七古的,但是一个有名的新诗作者不过重复了我们写旧诗的几年前就肆虐过了的观点,这怎么看怎么让人觉得滑稽(另外,从这书里看,西川显然对当今旧诗状况一无所知)

唐诗的读法读后感第七篇

通篇读下来,能获得的东西太少太少。整个的观感,这本书仿佛就是一篇高中老师布置的读后感,虽然稍微高级点,掉了一点点书袋。如果以学术来看,文中颇多谬误:比如第77页,说“寒山诗为中国诗歌写作提供了容纳思想观念的方法,这一点被王安石敏感地抓住了,却为多数诗人和文学史家所忽略;有些人虽然注意到了,却贬之为诗歌写作的旁门左道”。真不知道西川是不是只读唐诗不读宋诗,读了唐诗忘了宋诗,要知道宋诗并非只有王安石敏感地抓住了“容纳思想观念”的方法,事实上,整个宋诗圈子,基本上都在往诗里“容纳思想观念”!还有说晚唐诗,说”窝囊,别扭”,不正是流于自己所讽刺的“印象式批评”吗?请君至少读完《全唐诗》再来写书吧?

总结一下,这篇小册子起初立论颇高,说什么看唐诗三百首不算读唐诗,本以为是一篇学术著作,但看下来发现,全书基本上就是一个新诗创作者的唐诗读后感!

当然,这本小书也有一点点屈指可数的可取之处,可以挑出来说:比如说不押韵的新诗就不见得比古诗容易做,”不仅今人到古代难混,古人在今天也难混“。

其余可取的地方真真掘地三尺都恐怕难找出来。

还有,书中很多无意义的插图,书末还附录了30页的部分诗篇,考古挖出来的陶人彩图,不知道是不是定价的原因,出版社让干的。好凑够页数骗骗读者的钱。

唐诗的读法读后感第八篇

作为诗人而忽然中途来客串学术研究,近乎一场灾难。能够看出作者对这个主题是经过个人思考的。假如他把不多的那几个观点老老实实用几句话表达出来,完全有可能被引为真知灼见,引起一片赞誉。但强行敷衍成书,则主要篇幅不免虚张声势、东拼西凑和拾人牙慧。内容的虚浮导致了书名的不清不楚不尴不尬。既难归类,又无系统。

由此可见当今出版市场之繁荣、名人出书之轻易。充其量是作者的一点主观判断,一千余字的文章足以抒发。而结果竟能无原则抻长放大,商业利益自然是有了。受损的是作者的形象,读者的时间和出版商的信誉。不管他们在乎不在乎,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具体到正文内容,存在严重逻辑问题,论点和论据脱节,充字数的多余材料过多,注水严重。作者暗地里的重心是在反驳一个或几个批评者对他的批评,但明面上他又要面对大众来讲话,结果顾此失彼,读者成了被忽视的一方。读书最怕遇上这种情况,抱着期望而来,希望解决一些问题,结果发现作者挂羊头卖狗肉,处处夹带私货。本是吐槽反驳之作,伪装成学术讨论,而且还在讨论中把读者都预设成作者立场反面的稻草人。这些稻草人不但跟他心中的那个批评者持同样观点,还多了一些他随手能捡拾到的“愚昧“看法。作为一个诗人,何以行文里体现出的思维方式如此机械和武断。

唐诗的读法读后感第九篇

此书对了解唐诗创作的背景,提供了一些值得思考和有价值的信息,但阅读过程很难说是愉悦的。

一是文字严谨不足而卖弄有余,引经据典不少逻辑严密不足,观点很难说是系统的和丰满的——诚然如作者所言,唐诗是士人文学,唐诗三百首只是唐诗的小部分,但这颠覆了传统唐诗鉴赏的文学性和美学性的什么呢?“不把古人供着,而把自己置于古人同时代”的读法,其独创性又体现在哪?无非在一棵既有的大树上看到一片别致的树叶而已。

二是显得格局狭促,也不知道那位张定浩说了西川什么,让他在自己的著作里不厌其烦地把张定浩对自己的批评反复拿出来冷嘲热讽一番,既显得睚眦必报也是治学态度轻佻的表现。先不说对读者尊不尊重,你对自己的的论著足够严谨和尊重吗?

三是篇幅短小,内容很水,作者应该感谢编辑为弥补这个问题插入了这么多好看的书画文物照片,增强了观赏性和逼格,而且书本小巧精致便于阅读,昂贵的价格带来的报酬,一半以上应该给排版。

说实话,一本书让人在某个方面有启发和思考,就应该算是成功了。从这个角度说此书并不差,问题在于内容不丰满的同时,字里行间又透着傲慢,很难让人心悦诚服地喜欢。

书中提到了蒋勋,我觉得正好可以对比一下。蒋的文字平易近人,咋看没什么高深的东西,但娓娓道来的过程里让人觉得很有共鸣,回味时又让人觉得表述非常准确,哪怕有的地方也许是作者的再创作发挥,也是一种美的享受。蒋勋说唐诗让读者揪出很多错误,他也不多辩解,只是在再版修订时更正过来,至少我赞赏这种平和和严谨的态度。

唐诗的读法读后感第十篇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唐诗功不可没,已知的将近五万首唐诗,从不同的角度刻画着唐朝的人情风物、万事万物、万情万绪,俨然把唐朝化进了诗歌。也正因如此,大抵从唐朝开始,文人之间传诵唐诗佳作、人民群众传诵通俗易懂的唐诗佳作,成为了一道从不曾枯萎的风景。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如何真正地读懂唐诗,如何才能让唐诗古为今用,或者将其真正转换为自己的知识和精神储备,却是大有玄机的,而这正是西川写作《唐诗的读法》的原因。

唐诗几万首,西川自然不可能一一带领大家解读,当然,西川是可以做到的,但是那样的解读,等于“授人以鱼”,而不是“授之以渔”。所以,西川在书中仅是选取了唐诗的部分典型代表,深入浅出地从进士文化、佛教、儒家道统等六个方面对唐诗做了解读。西川选取的这几个方面,充分考虑到了唐代社会中的各种因素,他指出“一个时代的写作与同时代其他领域的艺术成就不会相差太远。它们之间会相互牵引,相互借鉴,构成一个总体的文化场。”也就是说,“在唐朝,诗歌写作是跟整个政治、教育、官员选拔制度捆绑在一起的”。西川的论述,是对文学具有时代性的具体解读,也是对“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诠释。这就提示我们,在阅读唐诗或者任何文学作品时,我们要做的首先要去了解它的创作背景——社会及个人——,然后再进入唐诗本身,从话语、意象及意蕴三个层面做出自己的理解。如此,才是阅读唐诗的真正方法。

唐诗话语凝练,在严格的声律中,句式多变,要想解读出它所具有的真正文化内涵,并将自己的思想与之契合,自然需要带有问题意识。但是问题意识对很多人而言比较难,至少它的深度和广度到底应该如何,是需要阅读者个人文化素养参与的。显然,西川的个人文化素养是比较高的,所以他才能够敏锐地从六个方面抓住了唐诗所反映的问题,并反过来,又以这些问题为引导,完美地解读了他眼中的唐诗。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正是因为《唐诗的读法》反映了西川的这种问题意识,所以我们是不能从书的编排体系,也就是书的内容是否成系统这个角度来评判《唐诗的读法》的,换言之,西川所列的六个角度,其实各成一个世界,但又不是完全封闭的,如何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需要读者通读全书,才能体味到这本书的体系。

《唐诗的读法》表面看来是一本读唐诗的入门书,但若仔细阅读,就会发现,书中随处都是西川的真知灼见,具有理论高度,故其能够满族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

唐诗的读法读后感第十一篇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唐诗功不可没,已知的将近五万首唐诗,从不同的角度刻画着唐朝的人情风物、万事万物、万情万绪,俨然把唐朝化进了诗歌。也正因如此,大抵从唐朝开始,文人之间传诵唐诗佳作、人民群众传诵通俗易懂的唐诗佳作,成为了一道从不曾枯萎的风景。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如何真正地读懂唐诗,如何才能让唐诗古为今用,或者将其真正转换为自己的知识和精神储备,却是大有玄机的,而这正是西川写作《唐诗的读法》的原因。

唐诗几万首,西川自然不可能一一带领大家解读,当然,西川是可以做到的,但是那样的解读,等于“授人以鱼”,而不是“授之以渔”。所以,西川在书中仅是选取了唐诗的部分典型代表,深入浅出地从进士文化、佛教、儒家道统等六个方面对唐诗做了解读。西川选取的这几个方面,充分考虑到了唐代社会中的各种因素,他指出“一个时代的写作与同时代其他领域的艺术成就不会相差太远。它们之间会相互牵引,相互借鉴,构成一个总体的文化场。”也就是说,“在唐朝,诗歌写作是跟整个政治、教育、官员选拔制度捆绑在一起的”。西川的论述,是对文学具有时代性的具体解读,也是对“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诠释。这就提示我们,在阅读唐诗或者任何文学作品时,我们要做的首先要去了解它的创作背景——社会及个人——,然后再进入唐诗本身,从话语、意象及意蕴三个层面做出自己的理解。如此,才是阅读唐诗的真正方法。

唐诗话语凝练,在严格的声律中,句式多变,要想解读出它所具有的真正文化内涵,并将自己的思想与之契合,自然需要带有问题意识。但是问题意识对很多人而言比较难,至少它的深度和广度到底应该如何,是需要阅读者个人文化素养参与的。显然,西川的个人文化素养是比较高的,所以他才能够敏锐地从六个方面抓住了唐诗所反映的问题,并反过来,又以这些问题为引导,完美地解读了他眼中的唐诗。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正是因为《唐诗的读法》反映了西川的这种问题意识,所以我们是不能从书的编排体系,也就是书的内容是否成系统这个角度来评判《唐诗的读法》的,换言之,西川所列的六个角度,其实各成一个世界,但又不是完全封闭的,如何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需要读者通读全书,才能体味到这本书的体系。

《唐诗的读法》表面看来是一本读唐诗的入门书,但若仔细阅读,就会发现,书中随处都是西川的真知灼见,具有理论高度,故其能够满族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

唐诗的读法读后感第十二篇

西川在这本书里介绍的唐诗读法,其实就是“”知人论世“”。

头一章主要是论世,交代诞生了唐诗的进士时代;后五章则主要是知人,从慧能的偈颂引出唐代白话诗的由头,谈到诗僧王梵志,又以禅诗的非时间性与杜诗的时间性对比,引出儒道佛三教消长的头绪,以及辟佛的韩愈,继而以阿倍仲麻吕为桥梁,引入对李白、王维、杜甫三人关系的讨论,最终以“”窝囊“”二字想象并概括杜牧与李商隐的心境,并再次通过对李商隐内心曲折往复的时间感的分析,回应前文对禅诗杜诗时间感的解释。

总得来说,西川在这本书里介绍的唐诗读法,其实就是“八卦”的读法,用这种读法也可以读包括现代诗在内的,其他时代其他地方的诗。比如可以通过臧棣和王敖对北岛的批评,来观察双方对诗歌与政治的关系理解有何不同;通过于坚、韩东、沈浩波与西川、欧阳江河、陈东东等人的争论,来辨认所谓的民间诗人与知识分子诗人,在自己的写作中动用了何种语言,纳入了现实生活的哪些层次、成分,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了在场感与当代性。

但这种读法,能够实现作者在开篇时所希望达成的愿望吗?西川这本书的抱负,与其说是想介绍唐诗的读法,不如说是想公开唐诗的写法。这个抱负,在解读李商隐的时候,曾隐约而局部地实现了,可是在对其他诗人的评论当中,却不见踪影。李白由“劣等感”与“自大狂”的心理混合升华而成的“莽荡苍郁”的气质,固然与“兰心蕙质”的王维隔阂,杜甫也确实可能受了李白的影响,被逆推到了另一种性格的伟大峰巅,但这种讨论有助于我们理解《蜀道难》,或《送元二使安西》,或《赠卫八处士》的具体技艺吗?

这本书的缺点正在于缺少站得住脚的文本细读。我们可以通过诗人的作品来论其时代与为人,可是反过来,单单通过时代与为人来论其作品,而不进入具体的技艺分析层面,就会显得隔膜。这就好比通过一颗钻石,我们可以了解其产地和硬度;但光是通过产地和硬度,我们无法深入理解这颗钻石------也许,必不可少的,我们还需要对切割工艺投以关注。

这是一个“深入诗歌江湖已经很多年”(西川在接受青阅读采访时的原话)的诗人的作品,人在江湖,自然免不了口舌之争,乃至于划山头,立门派,信奉“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因此,这种知人论世的读法,应该是作者长年以来的自身体悟,所以会产生以今验古,若合符节之感慨,但古人与今人相通的地方,未必就是各自最高明的地方。

唐诗的读法读后感第十三篇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唐诗的读法,可以细读文本,可以原型批评,可以知人论世,学林关于唐诗的论著汗牛充栋,有诗歌写作经验的西川能读出什么不一样的见地呢?

西川读唐诗,采取的是回溯历史文化语境,考察时代与诗人(安史之乱)、政治与诗人(科举制、牛李党争)、诗人与诗人(王维与李白是否“不感冒”、韩愈等人重新“发现”了杜甫、李商隐对杜牧的推崇)、诗人与诗学(元白/韩孟)、诗人地理学(以王维为首的长安诗人/李白、孟浩然等外省诗人)的互动、牵引、渗透关系,以此探讨唐诗的形成、流变、壮大,以及唐诗为何如此、为何是我们见到的这个样子。

其一,古人衡量诗画其实有两套标准:以道家标准衡量绘画,以儒家标准考评诗歌。所以,空灵、淡远的文人画具有很高地位,“性灵”“韵味”“格调”之诗反而不是诗歌的最高境界。

其二,唐诗与进士文化息息相关,今人写古体诗,比如老干部体诗歌往往画虎不成反类犬,其底层原因就是缺乏像进士一样去写诗的语境、心境,自然貌合神离、谬以千里。

其三,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的分水岭,也是唐诗的分水岭。安史之乱生生嵌入诗人的生活与写作,怎样言说安史之乱这一历史大事件,就成为衡量唐代诗人“重量级”的标尺。王维适性逍遥的诗风,以及其曾任伪职的身份,让其在书写安史之乱面前无能为力。而杜甫则以其悲悯的情怀、道义的担当、历史的见证,写活了安史之乱对江湖与庙堂、国计与民生、人心与人性的种种冲击、影响,以诗证史,写出了一代人的心灵史,从而攀登上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

其四,今人严重低估了韩愈的文学成就。韩愈以文为诗的句法、叙事性的追求、奇崛独特的意象,让其与精巧、柔美、纤细、抒情的诗风划清了界线,显示了非唐代典型诗人的独创性。西川认为,真正的诗歌,要具备庞杂的诗学胃口,一切皆可入诗,能够消化吸纳当下的事件,而绝非“生活在别处”的空想、小资情调的“做作”、古典意象的“陈腐”、优美语言的“洁癖”,这对当代凌空蹈虚、媚俗媚雅的抒情诗风是一种有力的驳斥,呼应了韩愈“唯陈言之务去”的诗学观。

其五,对具体诗人的论述,精辟独到,富有启发性,比如说,李白诗是音乐性的、杜甫诗是建筑性的。比如说,李商隐的诗歌有着多种时间观,李商隐的当下往往是历史的当下(过去进行时)或者未来的过去时/进行时,“却话巴山夜雨时”,“此时”是想象未来对现在的回忆,摇曳生姿的镜头切换,让时间有了纵深之感。

唐诗的读法读后感第十四篇

领略一个时代的绝唱

评《唐诗的读法》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说起唐诗,我们都能说起甚至背诵几首朗朗上口的诗句,这些诗句有的是我们从课堂上习得,还有些是后来在一些作品中看到的,唐诗作为唐朝给我们留下的文学宝藏,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品评唐诗,了解短短几个字中表达的故事和情节,置身其中体会诗中人物和作者的心情,从诗句中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文学气息,领略到那个朝代的风采与韵味。

文化,就是知识的积累和思想的碰撞。我们对于唐诗的品评,自然不能停留在简单的吟诗诵读上,也不能光表达“好诗”的赞叹;从唐诗中汲取诗人们对于事物的描绘,对于人生的感慨,作为我们今天生活的一种参考。“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知识的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对于唐诗的学习也是如此。思想交流碰撞出来的火花在唐诗中比比皆是,而我们学习唐诗,更多应该向他们学习那种互相交流和取长补短的学习能力。西川老师的《唐诗的读法》其实就是想提供一个这样的工具,从唐朝整个时代的吟诗作对背景介绍开始,重点突出几个诗人们的创作和对比,从他们创作的过程和品鉴,让我们懂得更多关于唐诗的知识。这些知识只是用一种作者自己的观点表达,既没有那种权威的刻板,又多了几分聊天的随性,阅读起来自然很舒服。

读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唐诗70%以上就是应酬之作,迎来送往、觥筹交错之间不仅可见才子佳人的学富五车,更可以见到英雄相惜的星云际会,而在这种环境下见到的唐朝恢弘,自然有更多的绚丽缤纷。读这本书,我也才知道,用典和格律也是这个时代文人的必备知识。这种知识需要一定程度的积累,并且灵活地应用到生活之中。读这本书,我才知道并非所有的唐诗都是佳作,有更多默默无闻的打油诗产生于众多平凡人之手、之口。如同我们生活的现在,酒桌上的段子也能体现出这个时代的生存原则,也能折射出人性的狡黠和取巧;如同朋友间的玩笑和故事,在一定的范围内体现出人情的冷暖。

没有谁比谁厉害多少,更多的区别是人们的选择和坚持。人生就是不停地选择,然后坚持;再选择,再坚持,直到人的气力用尽。这种选择和坚持最终构筑成了每个人不同的发展和生存现状。有人说,如果你坚持做一件事情,坚持10年以上,你就能在你坚持的事情上成为专家。这个道理很容易懂,同样的是,如果你喜欢唐诗并且坚持10年学习唐诗,你也能成为唐诗方面的专家。

2018-5-11

唐诗的读法读后感第十五篇

话本子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剧本,当然,也不妨看做人生的脚本。用西川的观点来说,唐人作诗岂是信手拈来,你也把作诗看得忒容易了。在西川所著《唐诗的读法》中,话本子是颇有象征意味的一个符号。

既然说“写诗是唐朝文化人的生活方式”,那么多的随时随地的灵感从何而来?重点来了——“随身卷子”。

《九意》《古今诗人秀句》《泉山秀句集》《文场秀句》等等,都是考试炫技必备之良品。说到这里,如果你以为唐诗来得如此机巧,那可是大错特错。西川得出的结论是,“在唐朝,诗歌写作是跟整个政治、教育、官员选拔制度捆绑在一起的”。在进士文化、士子舆论的强大背景下,古诗写作的对象可不是面向大众的,它是士子之间的对等交流,势均力敌的阳春白雪。所谓通俗易懂,只不过是流传开来之后的结果罢了。唐诗从打开始,就是一个小圈子里的交换唱和。而这样的小圈子,可不是随便什么人能够攀进去的。

譬如李白。“工商之家不得预于世”,李白极大可能连混进士的资格都没有。由此不难理解西川的评判,“劣等感”与“自大狂”结合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会发生什么。

凡事趋于极致必须付出代价。正如苏轼所言,唐朝人“拙于闻道”,西川也认为唐朝为诗歌付出的代价是没有大思想家的出现。当然,凡事也不能那么绝对。王梵志、寒山僧人所做的非主流的诗歌,戏谑疯癫,俚俗不羁,超然物外,哲理深厚,也是一道别样风景。

就在这样一派吟诵风雅的陶然之中,安史之乱来了。它为我们贡献了一位伟大的诗人——杜甫。如果说在前面的段落里,话本子是真正的创作脚本,那么,在这里,话本子就是一个创作者安身立命的时代土壤了。生不逢时这个词,用在杜甫身上是当还是不当,很难说得清楚。西川在这里的描述堪称精彩。他认为,杜甫成就于安史之乱,没有这场劫难,杜甫也终将是个二流诗人。颠沛流离的战乱之中,杜甫反倒将感官全部打开,祛除了王维式的语言洁癖,深沉壮阔,凝重踏实,超越了小诗意小格调小情绪,浑然大家。

当然,话本子更是每个诗人的人生脚本。李白这个野小子就和王维这样的涵泳雅士很不对付。用西川的话来说,“李白的性格、才华成色和精神结构跟王维很不一样”,而年长十一岁的李白,在杜甫眼中则是重要的影响来源。强有力的影响之下,杜甫被“这个庞然大物推向另外的方向,最终成为他自己”,好!这里写得真好!

韩愈的诗很硬,人很焦虑,白居易、元稹则是老清新,李商隐如同林妹妹,杜牧是一个明亮的人。西川如此指点众位大才,也是令人眼前一亮。说到此间,一个众星罗秋旻的诗歌宇宙的气象隐隐闪现。文学本来就是人学。回归到人的一面,唐诗才有了活泛的味道。

最后想说的是,《唐诗的读法》这个书名,我认为有点问题,容易把人稀里糊涂带沟里。就像我起初以为是这本书是在讨论唐诗的平平仄仄,古今诗词的吟诵差异,总而言之是和朗读相关的那些事。其实不然。西川想说的应该是,你怎么去看唐诗这个东西。“读”之一字,当作品读来解。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