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被认同中前行》是一篇探讨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文章。作者通过自身经历和观察,指出人们常常因为追求他人认同而迷失自我,建议应该摒弃外界期望,坚定自我信念,勇敢前行。文章启示人们应该坚持真实的自我,不受外界干扰,勇敢探索未知领域。
在不被认同中前行读后感篇一
在近现代的中国绘画史上,黄宾虹是一位承前启后的山水画大师。他是中国近现代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诗人、艺术教育家。
黄宾虹擅长中国画山水,他的画风内容丰富,笔墨多变,在他的作品中蕴涵着深刻的民族文化精神。
黄宾虹的画作一直不被世人看好,人们最终才发现他作品的价值。
黄宾虹成名晚,傅雷评价他: “六十左右的作品尚未成熟,直至七十、八十、九十,方始登峰造极。”
黄宾虹早年就研习书画,但他成名是直到中年才崭露头角。长期的沉淀与积累,为他积累了丰富的审美经验和书画功力,他给后人留下了意象万千、超凡脱俗的山水画艺术。
《在不被认同中前行:黄宾虹的艺术孤独》记录了黄宾虹大师艺术生涯以及大师治学、做人、交友等人生的轨迹。
黄宾虹一生与书画结缘,他将摹古与师法造化熔为一炉,用积墨、渍墨、破墨、泼墨、宿墨等画出了有自己独特感受的山水,他将画作带入了一个全新的艺术阶段。
黄宾虹大师是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一代宗师,他的画作对后来的中国绘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在不被认同中前行读后感篇二
在近现代的中国绘画史上,黄宾虹是一位承前启后的山水画大师。他是中国近现代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诗人、艺术教育家。
黄宾虹擅长中国画山水,他的画风内容丰富,笔墨多变,在他的作品中蕴涵着深刻的民族文化精神。
黄宾虹的画作一直不被世人看好,人们最终才发现他作品的价值。
黄宾虹成名晚,傅雷评价他: “六十左右的作品尚未成熟,直至七十、八十、九十,方始登峰造极。”
黄宾虹早年就研习书画,但他成名是直到中年才崭露头角。长期的沉淀与积累,为他积累了丰富的审美经验和书画功力,他给后人留下了意象万千、超凡脱俗的山水画艺术。
《在不被认同中前行:黄宾虹的艺术孤独》记录了黄宾虹大师艺术生涯以及大师治学、做人、交友等人生的轨迹。
黄宾虹一生与书画结缘,他将摹古与师法造化熔为一炉,用积墨、渍墨、破墨、泼墨、宿墨等画出了有自己独特感受的山水,他将画作带入了一个全新的艺术阶段。
黄宾虹大师是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一代宗师,他的画作对后来的中国绘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在不被认同中前行读后感篇三
本书开篇就将32幅黄宾虹先生的画作畅酣淋漓的展示在读者面前,32幅画作中只有一幅《秋艳图》视角较“小”,只观赏花叶一簇,其余都是浓墨山水,笔墨厚重、气势浑然。
赏画之后再读黄宾虹先生文章,便知画分三品:神、妙、能;画之法有三:笔法、墨法、章法;黄宾虹先生还以化蝶比喻学画的三个阶段,颇富浪漫色彩。
黄宾虹先生将人生感悟融入画中,学画、作画即是在涵养自身。 黄宾虹先生认为学作画应该学古通今,博采众长,既要汲取文化传承中的精粹,也要敢于打破常规、突破创新; 黄宾虹先生还认为“文以载道,游艺依仁”,既见山川风物,也明世事文章,开阔胸臆,涵养内在之美,才能以笔载言,抒心中所感于笔端。 讲“做人感悟”、“治学”、“交友”,黄宾虹先生在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的同时,也一并梳理了国画史,讲画的起源与发展;讲历朝历代画家的笔法用墨、设色布局;也讲画派异同;溯古的同时也剖析当时画坛现状,对未来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
我们说黄宾虹先生“在不被认同中前行”,谈论黄宾虹先生的“艺术孤独”,但这何尝不是一种“人世清醒”。 黄宾虹先生就曾在文中流露出一时的盛誉可能夹杂各种利益权衡,只是一种杂音,只有经过时间的洗练,大浪淘沙之后才有真正发自内心的赞扬留存的想法。 但同时黄宾虹先生也并不抬高自身道德修养,反而提出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相辅而行,道德修养与欲求可并行存在的观点,从而真诚地袒露了一位艺术家有血有肉的艺术思考。
唯有一点遗憾,黄宾虹先生出生于1865年(清同治四年),离1911年推翻封建帝制还有46年,离1917年胡适先生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间隔52年,因此黄宾虹先生的自述在行文上偏向文言文,有通假字,也有用典,我们现代读者读起来有些艰涩,需要查找资料帮助理解。
在不被认同中前行读后感篇四
闺女从小表现出对画画特别感兴趣,作为思想开明的家长一直顺着闺女的意愿任其发展,长大后也就顺其自然考上她梦想中的美院。
但作为父母没有特别的开心与自豪,因为听到外界太多的声音
“你闺女这个专业以后出来怎么找工作?”
“这画画能找到饭吃吗?”
“学艺术是没有出路的。”
今天阅读到黄宾虹老师《在不被认同中前行》这本书,让我思绪万千,决定把这本书分享给闺女。
黄宾虹,近现代画家,学者,山水画一代宗师。
其实黄宾虹的画有50年的时间都无人看好,直到他花甲之年后才被人发现,2017年《黄山堂口》这幅画以3.45亿元成交。
在这不被认同的50年里,他是如何度过的呢?
本书是黄宾虹讲述他在这不被认可的日子里对画,对人的感想,立体的展示了他的治学,做人,交友等人生轨迹,展示了一个国画大师的普通生活。
花甲成名的人生,不被世人理解的宗师,他活出了自己的本色。
读完此书让我明白了
真正的大师不会被外界的评判左右,他们坚定走自己的道路,无论是否被认可。
真正的大师,知道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他们拥有明确的目标和价值观,不会随波逐流,因为别人的意见而改变自己的方向,他们深知自己的热情和价值,并且相信自己所做的努力终会得到回报。
真正的大师,不会被他人的批评和质疑所动摇,因为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他们了解自己的才能和优点。并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克服任何困难和挑战,他们坚信自己所做的是正确的。即使不被认可,也会坚定走自己的道路,
真正的大师,具备坚强的意志力和不屈不挠的毅力,他们不会被一时的困难和障碍所吓到,而会坚持不懈的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他们懂得在挫折和失败中学x和成长。不会被失败所打败,反而会更加坚定的迈向成功的道路,即使没有外部的认可,他们也会坚守自己的梦想,持之以恒的努力。
在不被认同中前行读后感篇五
书名:《在不被认同中前行》
作者:黄宾虹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黄宾虹是中国近现代的山水画家。在中国近代绘画史上,有“南黄北齐”之说。“北齐”指的是齐白石,“南黄”就是指黄宾虹。这样一位艺术巨匠,他的画作曾在五十年间不被众人欣赏,他的一生都在不断提升自己,直至老年时作品才逐步走向成熟到达顶峰。他过世后人们才渐渐发现他作品的价值。
《在不被认同中前行——黄宾虹的艺术孤独》这本书收录了黄宾虹老先生的画作以及文字作品。三十二副画作中有三十一副为山水画,一副秋艳图为花卉。文字作品是黄宾虹为人、治学以及交友等方面的人生感悟。
关于治学,老先生对学画的一些见解以及一些画法要点,对想要学水墨画和已经开始学的人都很有帮助,发人深思。他认为学画得按照章法,且不宜抱有急功近利之心。现在很多学画的人不愿意拜师,未曾从最简单最基础慢慢学习循序渐进,仅凭一本《芥子园图谱》照着画企图一蹴而就,这样是不可取的。在技法上,老先生将用笔五法:平、圆、留、重、变,用墨七法:浓墨法、淡墨法、破墨法、泼墨法、渍墨法、焦墨法、宿墨法,还有烘染设色技巧等等,都在他的文章中有所记录。
我们也可以看到黄宾虹老先生是一位很真诚,有着赤子之心的人。他觉得内在美是要高于外在美的,“外美之金碧丹青,徒启人骄奢淫逸之思;内美则平时修养于身心,而无一毫之私欲。”他的画作也如他的为人一般,它们是一颗颗外表质朴蒙尘的宝石,虽一时难以被众人发觉,经过岁月的洗礼终会闪现出光芒和价值。
本书封底有这样一句话评价他:生前寂静一生,身后哀荣一世。令旁人唏嘘,但大师他绝不会觉得遗憾,因为他从来坚信那些他拿时光打磨的一幅幅作品不会有负于他。
在不被认同中前行读后感篇六
当阅读这本雅致且散发着书画气息的手帐式书稿时候,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老一辈艺术家黄宾虹吉光片羽的画作原貌,更是看到了黄老之于艺术画作之独特讲解的精髓,以及老先生与友人及弟子之间的尺素双鲤往来钩痕掠影!
由中国书画出版社出版的《在不被认同中前行》,是读者给予黄老的书画的饕餮盛宴。这本书里,不仅罗列31幅山水画高清晰照片,以飨读者,更有黄老的一路走来的关于国画文艺创作之心得,共分为五个篇章,是艺术老前辈之于国画艺术传承创新的历程,也是他与友人、弟子之间交流融汇艺术创作,更有对徒弟在文艺领域的勤勉告诫和鼓励!
老艺术家在国画艺术孜孜矻矻的不倦求索,是一位可以让时间来证明个体不懈努力,最终岁在迟暮人生的成功范例。这也足以证明一个人的若是真正拥有梦想,是需要毕生的精力去坚持和初心不忘,黄老浸淫在国画艺术传承创新中,尽管及至晚年才被社会规范范式所认可,但是,他一如既往地去精研,去梳理和掌握古今各个大家的艺术特色,并且不畏其技艺心得被他人所学,始终坚持着“授人予鱼”,而且更是“授人以渔”。
黄老不只是一位画者,更是一位教育家,他翻阅经典纵览古人之大家大咖之艺术特色,总结归纳阐述“画谈”篇里的如何用笔、如何用墨以及遵循国画艺术创作的等艺术宗旨;在“画学通论讲义” 10篇里面,更具体到人物的细节风范的指导;在9篇“国画理论讲义”里面,黄老将绘画的进阶阶段提升到精神涵养等人格气质;15篇“画学散记”,在艺海泛舟拾珠,从不同的角度,提炼萃取绘画之无尽无羁的个体经验。
黄老根据自己的毕生治学研学教学以及创造经验,总结归纳出来绘画所应追寻的历史东方特色,再以古法新做,作为当代硕果仅存的鲜见的国家级大师,他为新老艺术的过渡传承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历史作用!
通过他与友人之间的往来书简中,我们看到了作为一名艺术大师在其处事交友的质朴大拙,和对后辈弟子的呕心沥血的指导,彰显了一代大师的艺术风范!
作为一名艺术大师,他高风亮节,孜孜不倦地对于艺术追求,耐得住人生的寂寞,不惮于社会规范的认可与否,一如既往地去践行自己的艺术史观,于社会风气聚变的历史洪流中,用他的双手,砥砺前行,用他的画笔,传承创新,用他的理论,诲人不倦,真正展示了一代大师的艺术魅力和风采,铁肩担道义,妙手画春秋,也一如傅雷所言“石涛以后,宾翁一人而已”,确实,此后,无人比肩企及!
在不被认同中前行读后感篇七
“生前寂静一生,身后哀荣一世”的现代中国画坛的杰出大师黄宾虹,其文集《在不认同中前行》一看书名,一种特立独行、桀骜不驯、孤高奋发的精神气质便喷薄而出。这样的人让我心生敬意! 从他的自述中,我得知,黄宾虹对画的痴迷小时候就开始了。常听,常记,常问,还仿效涂抹。他对于作画的领悟有:须胸有成竹,多打腹稿,并要笔笔分明。另外,他谨记六字诀:实处易,虚处难。 他的学画经历其实对我们很有启发。学习任何一门技艺都靠心去领悟,靠勤加琢磨和练习。 他的成长之路在于,把金钱全用于买古今金石书画,悉心研究,比较优劣,没有一天间断,数十年谢绝酬应。除了爱不释手地欣赏钻研,还辛勤作画,竟达万余页,只草草勾勒在粗麻纸上,并不精雕细琢。 “不教一日闲过”的努力令我惊叹!这种对艺术发自肺腑的热爱令我羡慕。我们常说,倾听内心的声音,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这的确是事业成功的基石。功到自然成,一万小时的思索和超越,怎能不成就斐然? 黄宾虹的画讲究笔力,用浓密的墨色表现自然的滋润和苍浑,非常厚重。本书归纳总结了他对绘画艺术的探索,有很多相关理论知识,值得学画的人仔细研读。 《六法感言》这一篇文章阐明了黄宾虹对南齐谢赫云绘画六法的理解。“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摹移写。” 《画法要旨》从笔法、墨法、章法三方面入手,条分缕析,深入研究了成大家的方法。 当然,整本书不只写了治学经验,还涉及做人感悟和交友,其中不乏与各方面名人的交往,如傅雷,柳亚子,王伯敏等。 傅雷评价他:“六十左右的作品尚未成熟,直至七十、八十、九十,方始登峰造极。”“登峰造极”可见其成就之高。而这实属大器晚成,可以想见,历经岁月的打造,这块璞玉才得以大放光彩。 每个人都可以期许,未来更辉煌,如果有黄宾虹的日日用功的话!
在不被认同中前行读后感篇八
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画家命运一般都极为多舛,他们生前往往不被认可,这就让他们人生经常遭受质疑,这就让他们现实生活状态令人唏嘘。梵高是最明显的例证,他生前只卖出去了一幅画,而现在,所有的人都知道他画作的价值。
中国画坛之中也有着这样的事例,他们也同样遭受着质疑,遭遇着不被认可,可是他们坚持,不断的努力,终究让他们成就了伟大的事业。 黄宾虹,近现代画家、学者、山水画一代宗师。但这些成就都是他生命晚期亦或死后所得,他也长时间遭受的质疑、他的艺术也曾不被认同。那么他是怎样不断的坚持而成就了后来的风光的呢?他对于艺术又有着怎样的真挚所见的?
而这一本《在不被认同中前行:黄宾虹的艺术孤独》就是黄宾虹做人、治学、交友,以及对于艺术反思文章的合集,让我们从这些文章之中了解他的心路历程,了解他艺术创作的过往,了解他怎样坚持着自己坚持,表现出了一位艺术家本真的一面。
当然,对于现代读者来说,黄宾虹的这些文章可能略显不同,因为它们都是用文言文写就,这也是他书生本色的一种呈现。好在他并没有故意掉书袋,因此他的这些文字其实并不难阅读,有一定水平的读者都是完全可以读懂的,当然也就能够接受来自于黄宾虹思想的洗礼。
在这里我们能够看到他对于自己人生的陈述,在《自述》之中,他用一两千字就完整梳理了他自己一生的过往,更让我们敬佩的是它像“近伏居燕市将十年,谢绝酬应,惟于故纸堆中与蠹鱼争生活;书籍金石字画,竟日不释手”的生活态度,看得见他的勤奋与坚持。
当然,在这本书中,更为重要的内容来自于他对于书画理念的阐释,让每一个有志于书画的读者都能够感受到一位画家对于艺术深层次的思考。这些内容无疑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多的人开启艺术的认知,建立起自己的艺术素养。 那么黄宾虹的为人处事呢?这里有着他与其他更多知名文人的交往纪实。这些内容既能看到作者自己性情的一面,又能看到那些我们耳熟能详名字背后的故事。因为交往必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读者们也能够从这些交往之中读出更多让我们感兴趣的故事。
比如关于傅雷,我们从这些交往的信件之中可以看到两位艺术家性情的一面。他们在信件之中有着对于书法艺术的深刻讨论,而这些讨论涉及到了艺术的方方面面,更是可以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什么才是大师的风范。而这种风范表现也表现在生活的其他部分,也表现在其他朋友之中。 那就让我们通过这样一本书来感受一位书法大家的人生感悟,借助于他对于人生,对于艺术,对于朋友的真实态度,了解他的所有,同时也提升我们自己的人生素养。
在不被认同中前行读后感篇九
通常很多各学派的名家生前的作品不被认可,在生前默默无闻,身后才闻名,作品也在他死后变得尤为珍贵,被人大为认可,而黄宾虹先生就是如此。
由于黄先生潜心研究自己的领域,尝试作画,没有活跃于社会实践、没有宣传炒作,加上绘画在当时认为学术味太浓、文化味太深重,看得见的表面没那么美,看不见的内涵里需要很深的文化基础文化积淀去解读,因此很多人看不懂,不符合时尚审美,不被认同。
他的作品虽不被世人所理解,但他足够爱自己,有足够的自信,确实他有这样的文化底气,勇敢地活出了自己,画出了自己的本色。黄老先生精通国学,也许懂易经,自己预估他去世后50年,果然在2005年会声名鹊起。
其实黄宾虹先生是一位与齐白石、徐悲鸿齐名的绘画大师,他也是近现代画家学者、山水画一代宗师,获评中国人民优秀画家、人民艺术家称号。他的作品得到了中国美术学院 傅雷 李可染 靳尚谊等名家盛评、背书。
此书《在不被认同中前行》为黄老先生的自传,本书收录了黄老先生生前的多幅绘画作品和他的文字作品。
书中记录了他对做人、治学、国画、艺术等方面的思考和见解,他精通文史哲、专研道家庄子,精通国学,作品中有着颇深的文化内涵。
本书有对古代传统的绘画 动画 音乐 手工艺等艺术作品、书法作品作为独特的点评,也包括宋代苏轼等名家的绘画作品。顺便说一句,黄老先生也精通厨艺、精通中医,热爱养生、热爱太极。
在前几天身边也有一些写春联的活动,偶尔会有一些书画作品。
书法老师们尝试着相同题材,用不同的字体来写;
也尝试着写不同的题材内容。
有点像探索实验的意味,就像黄老先生那样,他喜欢在自己的领域里钻研 尝试,因此在他很多作品里没有批注,没有印章,有点像试验的意味,这也颇为可惜。
此版本的设计制作复古风,古色古香。
在不被认同中前行读后感篇十
谈及黄宾虹,会想到2017年拍卖界的一桩雅事:黄宾虹巨制《黄山汤口》在嘉德2017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落锤拍出3.45亿元,为当场拍卖会最高拍品。这也应了他生前的一句话:我死后五十年,我的画会热闹起来。
(宾翁画作《黄山汤口》)
据说1952年,黄宾虹的画卖一元钱一副,也没有人买,彼时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可以买好多幅。还有一次,他在上海举办画展,只有一个人买,结果他高兴地送了那人一大堆画,那个人就是傅雷——后为黄宾虹一生的书友、知交。
傅雷说黄宾虹“一生的面目也最多,而成功也最晚。六十岁左右的作品尚未成熟,直到七十、八十、九十,方始登峰造极。在综合前人方面,石涛以后,宾翁一人而已。”不得不说傅雷是懂黄宾虹,料事如神,黄宾虹于1955年3月25日在杭州逝世,享年90岁,巧的是他于1955年获获评为“中国人民优秀的画家”。
读老先生写的《在不被认同中前行——黄宾虹的艺术孤独》一书,深感老先生的厚积薄发,文言文写作,古文修为之深厚,国学修养之醇厚,让人敬佩不已。由中国书画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分做人感悟、治学、交友三个篇章,汇集了宾翁70多篇文章。
他在《自述》里说“近伏居燕市将十年,谢绝酬应,惟于故纸堆中与蠹鱼争生活;书籍金石字画,竟日不释手。”或者就是宾翁如此的淡泊性情,才能冷板凳耐心坐十几年,于厚积薄发之中磨炼功力。
在《论中国艺术之将来》一文里,宾翁表达了对时下“即前哲之工巧技能,皆目为不逮今人,而惟欧日之风是尚”的担忧,不得不说,宾翁有远见,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有长足的自信。其于文末所言“技近乎道,人与天近”,是对艺术的坚守与执着,而“世有聪明才智之士,骎骎渐进,取法乎上,可毋勉旃”是对后世学画及从事艺术的人的拳拳劝勉之言。
读宾翁的这本书,惊叹其国学修为之高深,书中出自《周易》《芥子园画谱》等古籍的引用俯首即是,似是信手拈来的自如自在。其谈画画的画法要旨,又有画学散记,对空摹、气格、功力、烘染、设色等画画的心得体会好不藏私一一细细道出。
最让人读来感慨万千的是《交友》篇章中与王任之、与柳亚子、与傅雷等人的书信,一代文人雅士的相交相谈甚欢豁然眼前。
花甲成名,不被世人理解,却一直坚持按自己的活法,活出了自己的本色,宾翁以己身为垂范告知后世之人,即便不被认同,也要勇敢前行,只要所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