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像艺术家一样思考 白金版(第22版)》,我深感启发。书中强调了思维的重要性,要像艺术家一样去思考问题,寻找不同角度和解决方案。通过观察、实践和不断尝试,可以培养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思维方式决定了我们的行动和成就。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 白金版(第22版)读后感篇一
内容文字中不少有页码指向的错误(比如彩页插图中“参照第211页的绘画练习”,“第211页”其实指向错误,应该是第185页。)。不知道其他版本会不会也这样,我个我比较计较这种错误,希望出版社在改版的同时细心校对这些错误……当然啦,也希望我在卓越网买的那本书不是盗版=。=
1/7页像艺术家一样思考 白金版(第22版)读后感篇二
不是评论这本书本身,而是对出版社完全无语啊,为什么这本书和另外一本《五天学会画画》内容完全是一模一样的啊?书名和封面完全不一样,但是内容却是完全一模一样的。请问,谁能告诉我这到底是在抽哪门子的风啊?真的,你们能想象我翻开两本书,却发现两本书完全一模一样的时候,那种心情啊,真的是太难受了。
2/7页像艺术家一样思考 白金版(第22版)读后感篇三
非常幸运能够读到这一系列的书,无意间在同事的桌子上看见的,翻开看了一点就再也放不下了。实在是,让我茅塞顿开。
此书不仅仅是绘画入门的经典,而且讲述了许多重新看待世界的方法。可能是由于我最近也在研究相关的书籍,一看到此书,许多未解的问题都得以了解答。
书写的也非常好,比喻,图解非常到位,一本好书就应该让阅读者能完全沉浸进去而忘却时间,忘记疲劳。这本就是这样的书。
3/7页像艺术家一样思考 白金版(第22版)读后感篇四
一直以为艺术家是很奇怪的很神奇的物种,其实不然
普通银也可以转换为艺术家的
只要你掌握了特定的方法,所以也是有捷径可循
本书主要讲了绘画方面的事,很鼓舞人,记得有很多例子,可以说明一个画画的极其烂的人,是可以有极大的提升潜力,结论,每个人都有潜力
某些艺术家发明的窗格子型临摹板,在当时真应该算是个非常了不起的发明吖,要是申请专利了估计能大赚一笔
不过,我似乎在梦中也领悟到了有类似的方法来平面化一副图像……,哈哈,我总是后生后觉,没有处在好年代……
其实,这本书很适合给初当父母的人看看,了解一下培养孩子的其他路径
4/7页像艺术家一样思考 白金版(第22版)读后感篇五
看了两遍啦。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感受。
我说过,我很喜欢尝试一些自己想尝试的事情。所以在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开始写倒着的字,我开始将路牌倒着看,将我能看到的一切都倒着看,好像一切真的是倒着的。现在这种症状好多了,呵呵。
我开始拖鞋反着穿。
我开始用左手刷牙。
我开始用左手吃饭。但是爸妈批评我,我岂是那种肯乖乖听话的小孩,所以只同意他们在亲戚聚餐中用右手,其余时间我都要用左手,不许管我,我回家一年的次数也不到两只手的次数。
我开始去画室学画,从如何削铅笔开始。上学的时候只一心读书,现在工作后很多以前想做不能做的事情终于可以付诸实践了。平日上班,所以周日一整天我就呆在画室画画。
我不得不说,这本书,改变了我很多事情,包括我看待事情的方法,希望有缘人可以拥有这本一本书。^ ^
5/7页像艺术家一样思考 白金版(第22版)读后感篇六
莫言获诺贝尔奖是养生学的胜利
受过檀香刑,收获红高粱,莫言获诺奖。为他高兴,也为自己骄傲。跟莫言非亲非故,只因他印证了我的预言。
去年这个时候,在公司培训课上分享《像艺术家一样思考》,我说过,莫言拿诺贝尔奖只是一个养生问题。
每年颁发诺贝尔奖,全国人们都要讨论,中国为什么没有人拿诺贝尔奖。很多文学评论家认为,按文学水准,中国作家中是有人能拿诺贝尔奖的,比如莫言。没有拿奖只是时间问题。行内人见到莫言他们总是说,您要保重身体啊!因为诺贝尔奖评选的范围是活着的人。
借用这个事例,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像艺术家一样思考》书中揭示的道理:只要方向对了,任何目标都可以实现,只有快慢的问题。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是一本教人画画的书。它特别的地方是里面讲到一个方法:把要临摹的画上下颠倒过来照着画会画得更像。
原因是,我们的头脑里对于事物有一个固定的印象。比如要画“眼睛”,我们习惯画一个平放的括号,而不管要画的是梁朝伟的眼睛还是葛优的眼睛。画“脑袋”就是一个椭圆,无论是画陈佩斯还是李咏。这样画出来的东西跟我们要画的对象自然差距很大。
而把一幅头像倒过来以后,我们的大脑认不出倒过来的“眼睛”、倒过来的“脑袋”。这时看到的只是一堆堆线条。临摹的时候,大脑集中精力分析线条间的相对角度和比例关系。这样每条线能接近真实地画出来。倒过来一看,结果会比正常的临摹要更接近原作。
这并不是要我们倒立着来看世界。而是要打破头脑里固有的概念,把事物还原到构成它的最基本单位,如画中的一根根线条,而不要笼统的以“鼻子”、“眼睛”来概括。
画一幅画时如果搞清楚了每一条线条的正确位置和走向,一条一条去画,终归会画出一幅逼真的画。
这个原理对我们生活的指导意义在于,把宏伟的目标分解成具体实在的小事,从小事入手,一点点按照它应该的样子去做,即使慢一点,也有达到目的的一天。
方向对了、方法得当,我们要期待的只是像莫言一样,赢得养生的胜利。
微博:@半日闲-小乙
6/7页像艺术家一样思考 白金版(第22版)读后感篇七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
美·贝蒂爱德华
北方文艺出版社
在当当买书经常看到这本书的推荐,看了下评论,口碑很好,所以也就入了一套。
看完觉得是一本有内容有实践价值的绘画指导书。使画画这件事显得很平易,教会人们看事物和绘画的基本技巧(并不着重于自我表达),并让人了解并应用右脑思维。鼓励人走进绘画,并一步步走近绘画,尤其是关于素描的内容。同时,书中所描述的思维方式,和关于绘画的一些基本理念,也值得时时温故。
以下略作笔记:
“抓住”学习素描和“找到”问题解决方案之间的联系;
“学习绘画其实就是学习如何看事物——如何进行正确的观察——而这就意味着远远不仅仅是用眼睛来看。”
“我已经认识到,那些我没有画过的东西,我根本就没有好好地看过,而当我开始画一件平凡的东西时,我意识到这件东西时多么的不平凡,完全就像奇迹一样。”——《视觉的禅》
绘画练习:自己寻找主题和设计练习
素描思维的形成:观察——腔调关联性和比较性——来确定结构方位。
右脑模式的问题:立体、相关联、可比性——描述性语言+关联性比较
“绘画的目的不是创作这幅画——尽管这听起来有点不讲道理……每一幅真正的艺术作品的目的是,抓住存在的状态,一种更高的活动状态,超越平凡的存在瞬间。”——《艺术的精神》
素描的本质:脱离具象,抓住灰度色块作画
从任何地方开始绘画(训练比较观察方式);用视觉语言自言自语(训练描述性语言)
绘画的五项基本技能:
1.对边线的感知(轮廓画中的线条)
2.对空间的感知(阴性)
3.对相互关系的感知(透视比例)
4.对光线和阴影的感知(描影法)
5.对整体、或整合的感知(物体的“客观状态”)
构图原理:密切关注阴性
绘画的五种基本技巧:整体、光影、相互关系、空间、边线
“如果你的左脑模式在你开始绘画以后依然活跃,最好的治疗方式就是进行一小段时间的轮廓画,画任何复杂的事物——一张皱巴巴的纸就很好。纯轮廓画似乎能够强制向右脑模式的转换,因此在画任何主题时是一种非常好的热身练习。”
“对于色彩来讲,少即是多——这是大师留给我们的教训,但却被多数艺术家给忽略了。”——《如何使用彩色蜡笔绘画》
“梦塞尔建议用互补色来平衡色相,用相反的色彩明暗度来平衡现有的色彩明暗度,用相反的纯度来平衡现有的纯度,用柔和(纯度低)的色彩平衡激烈的色彩,用小区域的色彩平衡大片的色彩,用冷色调的色彩来平衡暖色调的色彩”——《色彩的符号》
“我认为有种情况不能被忽视,那就是如果死死盯住墙上一个点、壁炉中燃烧的一块煤、一朵云、一条流淌的小溪,你就可以记住它们的一些特征;如果你看得足够仔细,就会发现一些十分绝妙的创造。画家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创作成群的动物和人、风景或怪兽、恶魔和其他稀奇古怪的东西”——达·芬奇
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