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苦闷的象征》读后感1000字

《苦闷的象征》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4-13 21:05:11
《苦闷的象征》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04-13 21:05:11   小编:

《苦闷的象征》是一篇描写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文章。作者通过象征主义的手法,表达了人类心灵的苦闷与卑微。在自然的宏伟和壮美之下,人类显得渺小且无力,这种对比凸显了人类内心的孤独和挣扎。文章深刻而感人,引人深思。

苦闷的象征读后感第一篇

《苦闷的象征》是日本学者厨川白村一部著名的文艺理论著作,出版仅一年后即1925年由鲁迅翻译为中文,同时丰子恺也进行了翻译,无论在日本还是中国文艺界都造成了广泛影响。

作者厨川白村将文艺作品的本质概括为:“生命力受了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而其表现法乃是广义的象征主义”。在书中,他系统讲述了人间苦与文艺创作的关系,也曾是一个时代的情绪出口,点亮了众多“出了象牙之塔、走上十字街头”的青年。

这本书是鲁迅“硬译、直译”的结果,字里行间透着浓浓的“鲁迅味”,尽管有些涩,但很喜欢这种“苦读”的感觉。

苦闷的本质就是孤独的衍生词,在孤独的环境中,人生总是有万千求而不得的遗憾与失落。人们常说,艺术家的创作离不开苦闷与孤独,而身处繁华的人们总是很难保持创作的热情或者艺术的激情。伟大的作品离不开失意的环境也正是如此。如同书中所述那些名作家的伟大作品的诞生背后故事一样。

的确,美与丑,高尚与罪恶,盈利或亏损,在文艺世界中都无足轻重。而在困苦之中挣扎的欲望之心,才是人们永恒的命题,这命题千古不变,概因人性之困顿,欲望之无尽。束缚与压力伴随每个人的一生,正是作者所描绘的人间苦,是社会苦,是劳动苦。

其实每个人都是这生命的斗士,于平凡的苦闷中战斗一生。文艺的最终目的皆是为了这生之欢喜,于孤独中体现自身的内在升华,走入那一场暗夜中的宁静之旅。

苦闷的象征读后感第二篇

《苦闷的象征》鲁迅翻译,人生珍贵

苦闷的象征,即生命力受了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

何为苦?苦在情。因事及情,因人及情,因理及情,求不得,放不下,所以苦。

何为闷?闷在心。心里想的事,心里想的人,心里想的未来,那些美好愿景以及人生价值体现,被暂时遮挡了。所以苦。

苦闷的象征读后感第三篇

春节期间读了一本《苦闷的象征》,是一本关于文学创作的文艺理论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的文艺学评论家厨川白村。 译者是我们大名鼎鼎的鲁迅。 他在1924年翻译了这本书引入了中国,并将其作为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教材。 这本书是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024年上市。 距离日文版面世刚好整整100年。 真是命定的缘分啊。

在鲁迅原版本的基础上,出版方花了很多心思来精进这本书。例如: 收录鲁迅初版的引言和翻译手记。 请知名日语翻译者陈智仁在对原文、译文比对,结合当下的时代特征对鲁迅译文进行修订,以便当下的读者更好地阅读本书。 这本书薄薄的一本,加上本书译名和鲁迅译名的对照表也只有126页,集中注意力的话一天也能读完。 篇幅虽短,但作者提出的文艺理论放到今天也是相当适用的。

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作者分别从创作论、鉴赏论、关于文艺的根本问题的考察和文学的起源四个方面讲了他在文艺理论方面的心得。 我读这本书的最大感受是,我人生的某些经验在这本书的文字中完成了闭环并得到了提升。我同意这本书里的每个关于文艺的理论观点,每读几行就要疯狂画下划线表示赞同。 书名“苦闷的象征”按照我结合书的理解,是说人之所以会感到苦闷,正是因为本我的发展受到了种种约束,人又有追求卓越的本能,当二者落差太大的时候,人会感到苦闷。作家就会选择用象征这一手法创作作品,表达自己的心情。 文艺在某些场合是高大上的,但是本书提出的类似努力生活的我们都是文艺者的观点,真的很动人。 总要小伙伴问我为什么不写东西,我说我的能量不够,会过分陷在感性情绪中架构不好内容。本书提出的作者视角和读者视角也验证了我的生活体验。作家从理性出发再给作品填充感性的内容,读者被从感性打动再去理性分析作品。原来我的零碎的生活体验也和文艺理论家的思想吻合啦。 书里有很多沁人心脾的金句,和大家分享几句。 所以单是“活着”这件事,也就是在某种意义上的创造或创作。 生命力受了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坻。 在文艺的内容中,有着人类生命的一切。 自己生命的表现,就是个性的表现;个性的表现就是创造生活。

苦闷的象征读后感第四篇

春节期间读了一本《苦闷的象征》,是一本关于文学创作的文艺理论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的文艺学评论家厨川白村。 译者是我们大名鼎鼎的鲁迅。 他在1924年翻译了这本书引入了中国,并将其作为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教材。 这本书是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024年上市。 距离日文版面世刚好整整100年。 真是命定的缘分啊。

在鲁迅原版本的基础上,出版方花了很多心思来精进这本书。例如: 收录鲁迅初版的引言和翻译手记。 请知名日语翻译者陈智仁在对原文、译文比对,结合当下的时代特征对鲁迅译文进行修订,以便当下的读者更好地阅读本书。 这本书薄薄的一本,加上本书译名和鲁迅译名的对照表也只有126页,集中注意力的话一天也能读完。 篇幅虽短,但作者提出的文艺理论放到今天也是相当适用的。

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作者分别从创作论、鉴赏论、关于文艺的根本问题的考察和文学的起源四个方面讲了他在文艺理论方面的心得。 我读这本书的最大感受是,我人生的某些经验在这本书的文字中完成了闭环并得到了提升。我同意这本书里的每个关于文艺的理论观点,每读几行就要疯狂画下划线表示赞同。 书名“苦闷的象征”按照我结合书的理解,是说人之所以会感到苦闷,正是因为本我的发展受到了种种约束,人又有追求卓越的本能,当二者落差太大的时候,人会感到苦闷。作家就会选择用象征这一手法创作作品,表达自己的心情。 文艺在某些场合是高大上的,但是本书提出的类似努力生活的我们都是文艺者的观点,真的很动人。 总要小伙伴问我为什么不写东西,我说我的能量不够,会过分陷在感性情绪中架构不好内容。本书提出的作者视角和读者视角也验证了我的生活体验。作家从理性出发再给作品填充感性的内容,读者被从感性打动再去理性分析作品。原来我的零碎的生活体验也和文艺理论家的思想吻合啦。 书里有很多沁人心脾的金句,和大家分享几句。 所以单是“活着”这件事,也就是在某种意义上的创造或创作。 生命力受了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坻。 在文艺的内容中,有着人类生命的一切。 自己生命的表现,就是个性的表现;个性的表现就是创造生活。

苦闷的象征读后感第五篇

《苦闷的象征》说苦闷就是生命力受到了压抑,而文艺就是苦闷的象征。这让我想到哈利波特里的一段情节。

哈利波特的故事里出现过一个叫博格特(Boggart)的怪物,它会看透人心,并变成每个人最害怕的样子,比如在罗恩面前它变成大蜘蛛,在哈利面前它变成摄魂怪,在纳威面前它变成斯内普教授。对付它的咒语叫Riddikulus,它应该是从ridiculous(荒谬,滑稽,可笑)来的。使用方法是想象一个可笑的东西,同时念出这条咒语,博格特就会变成那个可笑的东西,然后消散。

现实中,文艺作品就是这样的咒语。它用象征的方式,把人们难以接受又必须面对的东西无害化。比如把可怕的事情讲成笑话,把悲剧写成净化灵魂的戏剧,把人们对遥不可及的美好未来的期望装扮为对过去繁华的追忆。

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平淡的,很少有人经历巨大的恐惧和巨大的悲剧,有的只有弥漫的不易察觉的苦闷,如果我们对它们的存在故意视而不见,也可以度过一生。茨威格曾这样描述他父亲和祖父的生活,“他们每人都是以单一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是一种只有小小的焦虑和令人察觉不到的渐渐转变的生活。时间的波浪将他们从摇篮送到坟墓。”

然而,还好有文艺。我们每天在日常的主线生活里克己复礼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但是会在一个人看小说的时候,在电影院的黑暗里看大银幕的时候,因为那里讲述的另一个时空里的故事或哭、或笑、或伤感、或振奋。合上书本或者走出影院之后,觉得被共情,被洗涤,胸中块垒暂时觉得畅快了。其实就是因为好的作品激活了我们的感官,让我们察觉到了那些小小的焦虑,感受到了把我们从摇篮送往坟墓的“时间的波浪”,同时,把它们用象征的手法转化为审美的对象,让我们置身事外地旁观自己的命运。就好比对你内心的博格特(Boggart)念了一句Riddikulus。注意,这些情绪不是被文艺作品制造出来的,它一直存在,只是被主线任务压抑,而文艺作品让我们感受到了它们的存在,把它疏导出来,让它无害化,不容易积累成更大的问题。反而平时不看书不看电影,不哭不笑的人们,他们不是没事儿,他们事儿大了。

然而,我们经常羞于表现出这样的情绪,因为可能被说成是“文艺青年”。

为什么文艺青年经常是苦闷的,并不是因为文艺所以苦闷啊,恰恰是因为苦闷才需要文艺。所有人都有苦闷,就像所有人都有恐惧和欲望,只是青年更敏感罢了。

因为有生命力的涌动,因为有对未来美好的渴望,人才会有苦闷。就好像鲁迅先生说铁屋里沉睡的人们,看似没有痛苦,但只是浑浑噩噩地走向的必然的死亡。而被文艺作品唤醒和描述出来的敏感的情绪,恰恰是人醒着或者活着的证明。苦闷是生命力的最直接的表现,先辨认出苦闷,才有可能借用它的力量,进而超越它。

“生命力受了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对于苦闷的人来说,文艺是必需品,而不是可有可无的消遣。

《苦闷的象征》在一百年前风靡中国,影响力之大远远超过一本文艺理论书的正常范围。就是因为这本书替当时的青年喊出了心中的苦闷,也指明了疏导的渠道——“创作”和“鉴赏”,这样两个方向。

说到这里,本书导读已经表述非常清晰,我直接引用。

【第二章(鉴赏论)对我们普通读者来说尤其有用,很多文艺理论作品的重点都放在了创作者方面,而忽略了同等重要的“鉴赏者”。很多时候“鉴赏者”自嘲是文学艺术的门外汉,以为艺术鉴赏是很高深的活动,“看不懂”;或者只能模模糊糊地感受到看到一幅画、读完一本好书时内心的狂喜,而不知原因,无法与外人道,只是因为没有相关的表达依据。而这本书不仅为创作者,也为“鉴赏者”而作,由此构筑了一个艺术作品的完整流动。】

所以,从第二章我们知道,文艺青年,就是一些最真诚的鉴赏者。所以文艺青年有什么错呢,他们只是热爱生命罢了。

苦闷的象征读后感第六篇

有没有那么一个瞬间,你觉得自己就像迷失在茫茫人海,看不清自己,感受不到别人的世界?

-

我们总是渴望着理解和被理解,却又常常感到孤独无助。但是,文艺作品就像一面神奇的镜子,能让我们在其中看到自己的灵hun,感受到生命的无限可能。

苦闷的象征读后感第七篇

在生活中苦闷仿佛是现代人的代名词,烦恼席卷而来,沉重的生活让人倍感苦闷。文艺是人间苦的象征吗?透过文艺的书籍,你能从中寻求到关于创作的灵感以及生活的乐趣。 翻开《苦闷的象征》,文艺创作能带给我们的力量。苦闷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生命受到了压抑而产生的懊恼之情。这本书讲述了文艺的消解疏散苦闷的功能,并且它将如何在个人身上产生作用以及在整个时代所产生的意义。 情感是流动的基础,每个人之间都有着共同的感性,可以互相融合。而艺术的作用是什么呢?就是创作者的体验和鉴赏者产生了彼此之间的情感共鸣。在这本书中我也找到了内心的共鸣,活着这件事情,某种意义上或许也是一种创作,让我们去创造自己生命的欲求。 生命力是永远不愿意凝固和停滞的,避开妥协和享福,只想寻求着自由和解放,无论是有意识或无意识,我们都应该让自己展现更多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的展现,也是我们内在需求的体现。 内心的热情、感动、崇拜、信念、理想一跃而起,这便是人生的欢喜,没有创造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无法进化。这本书肯定了生命力的存在以及生命需要创造力。然而也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生命力越顽强,对比这顽强,苦恼也许会变得越加强烈。 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观点,在这本书中对作者的观点产生了共鸣,也许意味着人类的欲望越来越强烈的时候,烦恼和苦闷也会越来越多。从古代开始人们便会通过祈祷来消除内在的苦闷,让自己的内心获得解脱,寻求那种自在畅然的生命表现,而后就有了各种宗派禅修院的成立。 原始人的欲求很是简单,表现也非常单纯。而现如今,时代在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有着更多的欲求,进而产生更多的烦恼和苦闷。我们要在自己的生命中去寻求解决苦闷的方法,我认为可以从哲学和文艺寻找途径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梦的世界也如艺术境地一样有着转移的作用,梦和艺术一样是一个超越了利益道德等一切评估的世界。在梦里你可以展开各种遨游,而不需要承担任何的责任。当内心的欲望不断燃烧,无限被压抑的苦闷越演越烈。在意识中寻求解决苦闷之道,是这本书带给我们的全新启迪。

苦闷的象征读后感第八篇

鲁迅的文字深入人心,公认的言辞简练、直抒胸臆、有战斗性。即使是译作,用词照样直接凝练、富有回味,有他日常的写作风格在。 这本《苦闷的象征》系统论述了人间苦和文艺创作,是鲁迅先生1924年翻译的。在他教书时,曾经作为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上课的教材。 作者是厨川白村,日本的文艺评论家。他认为:文艺作品本质上是苦闷的象征,即生命力受了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而其表现法乃是广义的象征主义。 我更感兴趣的是前两章。第一章讲苦闷的创作者,他造了一个梦(文艺作品)来治愈自己,第二章讲读者欣赏作品时进入创作者的梦来治愈自己。 李白壮志难酬才成为诗仙,如果他得到重用,诗中定会少几分豪放之气; 杜甫漂泊无依方成为诗圣,如果他科举顺利,诗中将寡见百姓疾苦之声。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在“不从心的人间世”里,要想人生活出意义,即创作者“生的欢喜”,只能在个性的表现、创造和创作里可以寻到。 从读者或者鉴赏者角度来说,赏味诗歌的时候,我们自己也就已经是诗人了。共同的人性和思想,让我们可以领会作品的内容。 倘若在和文艺作品相接时同频共鸣,感觉到自己是在活着,看见自己灵魂的姿态,“在他之中发见我,我之中看见他”,这自己发见的欢喜,足以疗愈内心。 本·琼生赞美莎士比亚:他不属于某个时期,而属于整个时代。 很多大艺术家和他的作品,往往都是超越时代的存在。 若不能产生通感,托尔斯泰也会对莎士比亚“不感冒”,他列的书单,没有一部莎士比亚的作品。我们普通读者,对某类书读不下去也属正常了。 鲁迅先生在译后记中说:“非有天马行空似的大精神即无大艺术的产生。” “这于我很有翻译的必要。” 整个译本只有6万字,但是带给创作者和阅读者的欢喜远远超越这个数字,很有一读再读的必要。

苦闷的象征

苦闷的象征读后感第九篇

“苦闷的象征,即生命力收到了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这是厨川白村对文艺作品本质的概括。所以活着本身就是某种意义上的创造或创作。

本书共四章:

创作论:讲述苦闷如何在创作者身上发挥作用。人类本身就是在两种冲突力中存在,一面要自由地满足自己的本能,另一面又有爱他主义的欲求。生命力越强,这两种冲突也就越大。这两种力的冲突,无论在内在生活还是外在生活,是古往今来所有人民都曾经历的痛苦。文艺是纯然的生命表现;是全然离开外界压抑,站在绝对自由心境上表现出个性的唯一世界。文艺创作就是造一个梦来治愈自己。

鉴赏论:讲述鉴赏的作用“所谓鉴赏者,就是在他之中发现我,我之中发现他。”换句话说就是人和人之间,具有足以唤起生命共感的共同内容存在。那些东西的总量,便是生命的内容。因为创作者和欣赏者的生命内容有共同性,于是艺术鉴赏就成立了。文艺鉴赏就是进入别人的梦来治愈自己。

关于文艺的根本问题的考察:“文艺,是生命力以绝对自由而被表现的唯一场合。”不受压抑,不受约束,可以在更高更大更深的生活处去创作表达。文艺作品是生活的启示。

文学的起源:“所谓活着,即是寻求着。”生活中总是存在缺陷和不满,于是人想尽办法弥补不满和缺陷,也就是生命的创造性。得不到满足的欲求,便出现了祈祷膜拜神明的仪式。“诗是个人的梦,神话是民族的梦。”

通过文艺作品这面镜子,人便认出同类,也看清自己。苦闷的共感的体验,是创作者造的镜子,看见自己灵魂的姿 态,看见自己生命的无限延展与可能。

想要快速了解文艺心理学,可以先从这本小书入手。

苦闷的象征读后感第十篇

- 书名:《苦闷的象征》 作者:[日]厨川白村 著/鲁迅 译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在这或黑暗或光明的窗洞里,生命活着,生命梦着,生命苦着。 - 本书是一部系统讲述人间苦与文艺创作的文学理论著作。1924年,鲁迅先生将这部作品译介到中国,并作为他教书的教材。 - 苦闷的象征,即生命力受了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抵,而其表现法乃是广义的象征主义。这是厨川白村对文艺作品本质的概括。这一说法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批作家,如:郁达夫、田汉、丰子恺等。 - 全书共四章,分别为《创作论》《鉴赏论》《关于文艺的根本问题的考察》《文学的起源》。 - 文艺创作就是造一个梦来治愈自己。文艺作品欣赏就是进入别人的梦来治愈自己。文艺家是先知,文艺作品是启示。文艺创作的心境就是原始人面对无法控制的大自然时的心境。 - 艺术是情感的对象化,意味着把自己的情感移入对象,以引起欣赏者的共鸣。美是对象化的情感,是在对象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情感,发出共鸣。审美活动就是借助一个对象在人与人之间传达情感的活动。 - 文艺,是生命力以绝对的自由而被表现的唯一场合。因为要跳进更高更大更深的生活去的那创造的欲求,不受什么压抑拘束地被表现着,所以总暗示着伟大的未来。它超越了常识和物质、法则、因袭、形式的拘束,在这里常有新的世界被发见,被创造。 - 在文艺的内容中,有着人类生命的一切。不独善和恶、美和丑而已。和欢喜一起,也看见悲哀;和爱欲一起,也看见憎恶。和心灵的叫喊一起,也可以听到不可遏抑的欲望的叫喊。 - 所谓生活着,即是寻求着。生命的自由的飞跃因为受了阻止和压抑而生苦闷,即精神的伤害,这无非就是从那伤害发生出来的象征的梦。是不得满足的欲求,不能原样地移到现实世界去的生的要求,变了形态而被表现的东西。诗是个人的梦,神话是民族的梦。

苦闷的象征读后感第十一篇

1923年9月1日,在日本关东地区发生的7.9级强烈地震。地震灾区包括东京、神奈川、千叶、静冈、山梨等地,地震造成了巨大灾难,伤亡约10万人,史称“关东大地震”。在这场浩劫中,本书的作者厨川白村不幸遇难。人们从他的镰仓别邸的废墟中发掘出他的一包未定稿。因为是未定稿,编者山本修二考虑良久,决定付印,原本没有书名,从书中讨论的主题出发,定名为《苦闷的象征》,于1924年 (大正十三年)日本东京改造社出版。

在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厨川白村,对我们大部分读者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他本名辰夫,生于京都。1904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英文科,历任第五、第三高等学校教授,后任京都帝国大学文学部助教。1912年以著述《近代文学十讲》知名于世。在大学院提出研究论文《诗歌与散文中所表现的恋爱研究》。1915年受文部省派送留学海外,越二年归国。1919年获文学博士学位,任东京帝大教授。1923年关东大地震中遇难,殁于镰仓。

回到这本书。厨川白村现在之所以还在中国被提及,跟鲁迅有很大的关系。此书才一出版,便引起了鲁迅的注意,同年他将此书译介到国内,译文前两篇最初发表于1924年10月1日至31日间的北京《晨报副刊》,全书1924年12月(实为1925年3月)由北京新潮社出版,为“未名丛刊”之一。1926年10月改由北新书局出版,译者生前共印行了十二版次。1938年6月收入《鲁迅全集》第十三卷。

值得一提的是,鲁迅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讲课时,也用了此书作为教材。他在译后记中表示:“非有天马行空似的大精神即无大艺术的产生。”“这于我很有翻译的必要。”可见此书对于鲁迅有着非同一般的作用。说起来,本书作者厨川白村生于1880年,鲁迅生于1881年,是同时代人,而鲁迅在日本留过学,对日本文学思潮的熟悉可谓是同步的,所以一旦日本有比较值得阅读与讨论的作品,鲁迅能够第一时间接触到。

这本书放在一百年后的今年,其中的观点或许不是那么新鲜了,但放在当时的背景下,尤其是在中国,是有现实意义的。五四之后到1924年,中国的新文学,尚在发轫阶段,各种思潮此起彼伏,厨川白村以“据伯格森一流的哲学,以进行不息的生命力为人类生活的根本,又从弗罗特(弗洛伊德)一流的科学,寻出生命力的根柢来,即用以解释文艺,——尤其是文学”,在时人看来是有开创意义的,并且能够启发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厨川白村对文学作品本质的概括,影响了除鲁迅之外,还有郁达夫、田汉、丰子恺等,他们在各自的作品中都有提及。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创作论,第二部分是鉴赏论,第三部分是关于文艺的根本问题的考察,第四部分是文学的起源。而全书的主旨“苦闷的象征”,厨川白村在第一部分第四章说得非常明白,“生命力受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而其表现法乃是广义的象征主义。”弗洛伊德是全书绕不开的名字,虽然厨川白村认为精神分析学“就实际而言,便是从我这样的门外汉的眼睛看来,这学说也还有许多不备和缺陷,有难于立刻首肯的地方。尤其是应用在文艺作品的说明解释的时候,更显出最甚的牵强附会的痕迹来。”但他的“精神分析法”,“意识、潜意识、无意识”,对厨川白村的论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厨川白村认为,“在内若有涌动的个性表现的欲望,相对地,在外就有社会生活的束缚和强制不绝的压迫。在两种力之间,苦恼挣扎着的状态,就是人的生活。”“正因为有生的苦闷,也因为有战的苦痛,所以人生才有活的意义。”“在劳动和快乐之间,本没有是否工作的本质差异。换了话说,就是并非劳动这件事本身有苦患,最终带来苦患的只有从外面逼来的要求,即强制和压制。”“这便是人间苦,是社会苦,是劳动苦。”

既然如此,我们怎么才能从这种苦之中挣脱出来呢,他给出了答案,“在人类的种种生活活动之中,这里却独有一个绝对无条件地专营纯一不杂的创造生活的世界。这就是文艺的创作。”“文艺,乃是生命这东西的绝对自由的表现;是离开了我们在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劳动生活、政治生活等时候所见的善恶利害的一切估价,毫不受什么压抑作用的纯真的生命表现。所以是道德的或罪恶的,是美或是丑,是盈利或亏损,在文艺的世界里都无足轻重。”

以厨川白村的论点来看,什么是真正好的文学,什么是差的文学,就有评价的依据了,“我对于说什么文艺上只有美呀,有趣呀之类的快乐主义的艺术观,要竭力地排斥他。而于在人生的苦恼正甚的近代所出现的文学,尤其深切地感到这件事。情话式的游荡记录,不良少年的胡闹日记,文士生活的票友化,如果全是那样的东西在我们文坛上横行,那毫不容疑,是我们的文化生活的灾祸。因为文艺决不是俗众的玩弄物,乃是该严肃而且沉痛的人间苦的象征。”

好的文学应该是,“一面经验着这样的苦闷,一面参与着悲惨的战斗,向人生的道路进行的时候,我们就或呻,或叫,或怨嗟,或号泣,而同时也常有自己陶醉在奏凯的欢乐和赞美里的事。这发出来的声音,就是文艺。对于人生,有着极强的爱慕和执著,至于虽然负了重伤,流着血,苦闷着,悲哀着,然而放不下,忘不掉的时候,在这时候,人类所发出来的诅咒、愤激、赞叹、企慕、欢呼的声音,不就是文艺么?在这样的意义上,文艺就是朝着真善美的理想,追赶向上的一路的生命的进行曲,也是进军的喇叭。响亮的闳远的那声音,有着贯天地动百世的伟力的所以就在此。”而要想写出好的文学,“乃是作家将自己的心底的深处,深深地而且更深深地穿掘下去,到了自己的内容的底的底里,从那里生出艺术来的意思。探检自己愈深,便比照着这深,那作品也愈高,愈大,愈强。人觉得深入了所描写的客观底事象的底里者,岂知这其实是作家就将这自己的心底极深地抉剔着,探检着呢。”

此书仅五万字篇幅,却把这个主题阐释得清晰明了,着实不简单。虽然有些论点,我并不能完全认同,但考虑到时代的背景,的确无须去争辩。另外虽然是文学论述,读来却丝毫不觉得枯燥,反而被作者激情洋溢的写作风格所感染所打动。鲁迅认为此书“既异于科学家似的专断和哲学家似的玄虚,而且也并无一般文学论者的繁碎。作者自己就很有独创力,于是此书也就成为一种创作,而对于文艺,即多有独到的见地和深切的会心。”诚如所言,此书也是一种创作,我们完全可以当成好的散文来读。厨川白村已经离世一百余年了,而这本书还能流传至今,说明它的价值没有被遗忘。

苦闷的象征读后感第十二篇

“文艺是人间苦的象征,也是生命力的飞跃。”

----------------

本书是日本文艺理论家厨川白村的作品,1924年由鲁迅先生翻译并引进国内。在他教书的时候,将此书作为北大、北师大、北京女子师大上课的教材。

一本书但凡能够被文学大家极力推荐,且成为高校教材,就证明这本书的学术含金量不容置疑。

苦闷的象征,即生命力受到了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而其表现法乃是广义的象征主义。这是厨川白村对文艺作品本质的概括。这一说法在后来影响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很多作家,比如郁达夫,比如丰子恺,比如田汉等。

在“苦闷”中,苦和闷分别代表了情感上的困扰和心理上的压抑。苦在于情感上的求不得和放不下,而闷则在于心里想的事、想的人、想的未来被暂时遮挡了。

中国有句老话叫“穷则思变”,这句话其实放在文人的精神世界里也适用。因为求不得和放不下,爱别离和怨憎会,文人一定会携着文艺自行寻找一条求生的出路。

这条路最后也就演绎为“文艺”的消解疏散苦闷的功能。

本书的好看之处在于,全书仅一百余页,却将这条路径上将会遇到的种种,以及路边茂盛的花树,甚至草丛中的毒蛇和林中潜伏的野兽,都包含在内了。用极少的话语涵盖了极大的信息量,这是此前日本作家所不能擅长的领域。

正如书中导读所写,全书分四章,第一章讲述的是苦闷如何在创作者身上发挥作用——文艺创作就是造一个梦来治愈自己。

第二章讲述的是苦闷如何在鉴赏者身上发挥作用——文艺作品欣赏就是进入别人的梦来治愈自己。

第三章讲述的是苦闷如何对时代和环境发挥作用——阐明文艺家是先知,文艺作品是启示。

第四章追溯到原始人,讲述苦闷如何在原始人身上发挥作用,阐明文艺创作的心境就是原始人面对无法控制的大自然时的心境。

厨川白村不仅阐述了“艺术是作者和鉴赏者之间情感化的共鸣,是无须谋面的双方的情感辨认,即使不知之前对方经历过什么,但依然可以从人群中轻易分辨出同类”这样的观点,而且提出了促成这一效果的工具——象征。

“文艺和梦一样,是取象征的表现法的。”如果这个世界不过是一个弘大虚幻的梦境,那么此间的苦闷、痛楚、混乱、挣扎和最终不知会不会到来的和解,还将依靠虚幻的“象征”来解构。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