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简史》是一部描绘博物馆演变历史的著作。作者深入探讨了博物馆的起源、发展和未来展望。通过对博物馆的功能、展品和观众群体的分析,使读者对博物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本书不仅是对博物馆历史的回顾,也是对人类文明和文化传承的思考。
《博物馆简史》读后感(篇一)
在我们普通民众的心目中,博物馆就是收藏与展示宝贝的地方。
这本《博物馆简史》讲述了博物馆自诞生到现在的历史,除了收藏与展示宝贝,博物馆还存在着其他优秀的功能,从18-21世纪。
1759年1月15日,随着大英博物馆开馆,世界上有了国立博物馆。同时期开放的还有乌菲兹美术馆,冬宫博物馆以及法国的卢浮宫。
伴随着上面几位博物馆的红火,博物馆由较早的藏宝室,开始演变,有了专门的展室或展厅,有了相对固定的展品陈列或短时间的临时展览,布展成为一门科学,娱乐设施开始出现在博物馆,博物馆逐渐成为人们娱乐自己和逃离世俗的重要场所。
无拘无束、有吸引力的环境,通过艺术品和咖啡馆、商店营造出来的氛围,博物馆本身愈来愈强烈的建筑风格,使得博物馆逐渐演变为它所在城市的一张文化名片。
事实也是如此,去一个新的国家或者城市旅行,我会对当地的历实博物馆或者美术馆为首站,开启对它的认知之旅。
当我在巴黎古风的街道上看到蓬皮杜艺术中心这栋高科技建筑突兀地出现在眼前时,当时受到的冲击至今无法忘怀。
这本书非常暖心的配备了100幅高清彩色插图,像一场“纸上艺术展览”,相信好奇的博物馆迷们,一定会喜欢这本讲述博物馆前世今生的图书。
那么我们下一次逛博物馆的时候,可能在流连陈列的藏品之余,会注意博物馆的由来和历史、建筑风格、展陈方式,甚至留意它如何体现国家和城市的文化形象,以及如何应对21 世纪新时代的变化。
《博物馆简史》读后感(篇二)
相比其中承载的物件而言,或许博物馆本身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存在,而针对博物馆的研究更是晚于博物馆百余年才出现。
我去过很多博物馆,看过很多展品,各个国家,各个时期。最喜爱的莫过于湖北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院。说是喜欢博物馆,其实喜欢的是博物馆里的展品,湖北博物馆的越王勾践剑、苏州博物馆的吴王夫差剑、南京博物院的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都给我留下的极深的印象。而对博物馆本身,我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情,更谈不上什么研究。这本《博物馆简史》,以时间为轴,全面呈现了18世纪至21世纪初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刚好为我提供了一个了解“博物馆”的契机。我得以一窥这些文化殿堂的前世谨慎,感受它们在不同时代所扮演的角色以及随着时间所经历的变革。
博物馆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至文艺复兴。当时欧洲对世界的认知呈现出了爆炸式的增长,“收藏热”逐渐开始在欧洲的学者和贵族之间流行起来。那些专门用来向客人们展示自己收藏的标本和矿石的“珍奇屋”,被认为是现代“博物馆”的前身。
在探索博物馆的演变过程中,精英化与大众化的路线之争从未停止。巴奈特夫妇认为逛展离普通人的生活太遥远:“穷人从来没有受过艺术鉴赏相关的教育,为什么还要他们从他们本就不多的收入中抽取一部分前往市区,去看那些他们完全不了解的东西?”所以他们自1881年起,每年都会以教会的名义举办一场为期半个月的展览。汉丽艾塔·巴奈特也是最早提出“社区美术馆”概念的改革者,并且首次提出“女性观众可以通过博物馆的美术教育将美带回家,以使普通人的家庭生活更美好”的观念。
20世纪60年代,博物馆面临了巨大的生存危机。随着欧美民粹主义的复兴,各种民权运动爆发,以“精英文化”自居的博物馆权威受到了挑战;加上公共财政支持的悄然变化,博物馆的生存空间也受到了挤压。与此同时,博物馆还面临着摄影、电视等新兴势力的挑战。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几十年,我们见证了博物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商业化转变。一系列的商业化举措给博物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每一次展览都人满为患,有些场馆甚至要开放到夜晚甚至通宵。曾经令人昏昏欲睡,只有乏味的明信片和学术出版物的博物馆商店,被设计得更精良、品类更丰富的衍生品商店代替。诚然,有些人在质疑,“博物馆正在出售一切,从艺术品到权威,而且价格越来越便宜”,但是,却没有任何一方能够提出一个可行的方案,以取代商业化帮助博物馆解决财务难题。
如今,博物馆仍在蓬勃发展。许多博物馆人开始选择依靠科技的力量来使博物馆重新焕发生机除此以外,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提供包含娱乐元素的内容和更生动的环境,以平衡原有的被认为过于严肃的展出内容。
《博物馆简史》读后感(篇三)
1933年2月至5月,故宫、北平古物陈列所、颐和园和国子监的19557箱文物从北平运抵上海。这便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故宫博物院文物保护行动——故宫文物南迁。在淞沪战争爆发之后,这些文物又在日军的炮火下紧急西迁。 在后续的15年里,这些文物们辗转了上万里,穿越大半个中国。然而上百万件文物中没有一件丢失,也几乎没有毁坏,这也堪称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 而这些文物至今分别保存在南京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和故宫博物院。
博物院就像是一个载体,承载着文化与艺术的发展、时间与历史的记忆。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到博物馆里打卡,不论是跟风拍照还是源于内心,都是一个再好不过的现象。 当然除了这些传统的带有历史性和地标性的博物院,现在也出现了很多“新式”博物馆,如“军事博物馆”“失恋博物馆”、“恐龙博物馆”、“缝纫机博物馆”,当然还有越来越高频出现的美术馆以及艺术展览。 当博物馆的种类越来越多,在博物馆里开设的展览也越来越多样化,我们也难免会产生对博物馆的思考——这些博物馆能给文化与社会带来什么? 在过去的100多年时间里,中国博物馆行业实现了飞速的发展。由最初直接学习西方的博物馆架构和学科体系,到后来逐渐开始探索属于自己的文化之路。据统计,在1928年时,中国博物馆的数量仅仅只有10家,而在2023年国家文物局发布的报告显示,目前全国博物馆的总数已经达到了6833家。 不过百年时间,这片艰难挺过了战争与动乱的土地,就已经能够傲然地向世界展示自己的独特文化与艺术。 博物馆对于人类而言,是无数历史时刻的凝结,也是古人与今人的对视。博物馆对于自身而言,是一个展馆的自我定位与生存态度。博物馆对于社会而言,是集研究、展览、保存和传播文化于一身的载体。博物馆对于国家而言,是一个国家的表与里,它既代表了一个国家的体面,也包含了一个国家的内涵。 在博物馆里,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所独有的无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我们也可以感觉到人类对于美的不同的理解与定义;我们能包容这个世界的参差与差异,我们也可以感知这个世界的美好与神秘。 而这本书,以探索博物馆的起源为起点,为我们介绍了博物馆的发展与演变、危机与展望。我们可以在书中了解到不同地域与不同时期的博物馆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以及盈利的,也可以感受哪些隐藏于博物馆中的艺术与美学。 当然,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博物馆的未来又会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历史的厚重感与科技的未来感又会发生怎样的碰撞?挑战的同时或许也是新的开端。 毕竟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参观线上展览真的非常方便,包括如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数字展览,通过APP不仅可以了解展品们的基础信息和历史背景,甚至可以将图片放大到每个细节都能看得一清二楚,简直比线下参观人踩人要安逸多了! 除此之外还有不断因为文创产品而出圈的各大博物馆,还有根据人物故事推出“剧本杀”和“剧本游”的博物馆等等。 博物馆们真的很努力了,希望在现在与不久的未来,人类与博物馆之间都能是一场双向奔赴的美好相遇。 毕竟在博物馆里,我们可以聆听时间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