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大后方》以后方医院为背景,展现了医护人员与伤员之间的真挚情感和生死相依的关系。影片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真实的场景再现,深刻展现了战争背景下的人性光辉。观影过程中,观众不仅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更体会到了人性的温暖和坚韧。
大后方影评第一篇
第一集,川军军阀不留恋地盘,全部出动。
第二集,上海等各地效果重庆撤退。
第三集,重庆防空系统,如今重庆地铁用到的许多路线都是曾经的防空洞体,那一代人的梦想与这一代人的梦想呼应。
第四集,医疗方面。
第五集,从龚鹏讲起,讲述了文化和新闻界的战斗。
第六集,科技、能源方面的努力,比如汽车、石油、油管运输、滇缅公路等等,滇缅公路创造了记录。
第七集,兵工厂武器制造。第八集,文学方面,戏剧方面,话剧很有影响,电影有可能没用胶片。
第九集,王德懿回到重庆,进入重庆大学。同时许多大学迁址,还有用时一年将学校研究的动物赶到后方的学校,原本重庆只有三所高校,抗战以后迁渝高等院校25所,占內迁高校喝总数45%,重庆沙坪坝集中高校精华,与北碚夏坝、成都华西坝、陕西汉中古路坝并成为大后方文化四坝。
第十一集,抗战时期桥梁修建,机场修建,工事,道路修建,据统计,先后发动的义务劳动民工达一亿人以上。
第十集、十二集,木找到视频。应该是补充了其他方面的工作,每一集讲述不同的发展,它们结合到一起是抗战的胜利。
大后方影评第二篇
花了近两周的时间,几乎是一天一集的龟速看完了纪录片《大后方》,倒不是为自己找借口,正因同期也在读杨潇的《重走》,湘黔滇旅行团的故事也正是八十多年前大后方发生的故事,纪录片的画面对应上书中八十年前学生的笔记、日记,再对上杨潇重走路线上的现今所见,时间仿佛给我开了一个小口,历史和现在于小口处交汇,让我得以“重见”历史。
前线是战斗最集中、牺牲最惨烈、关注度最高之处,但我们往往也会忽略,壮实健康之兵源,犀利之武器,燃烧之能源,充足之给养,皆来自于后方。这部纪录片便是将目光转向大后方,以更真实之画面、更深情之笔触描绘了全面抗战时大后方之情形。
中华民族之艰苦奋斗、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抗战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也正是在斗争中不断增强,鼓舞激励着人民。
抗日战争真正体现了全民抗战,团结一心、共赴国难令人动容。为了保存抗战所需人力、物力,民营企业、教育机构等以及千百万同胞从东部沿海向西部迁徙,“向西 向西”,我们愿意离开故土,是我们相信我们终会有回归之日;遭受着无数次轰炸的陪都重庆人民,在这种灾难下,意志“愈炸愈强”;医生、护士,悄悄离开他们出生的城市,从沦陷区向长江上游前进,“穿越山脉、河流、荒芜的原野、无路的山谷,希望用手术刀,挽回更多同胞的生命”;没有武器,想尽办法自己造,以性命护机器转移,以难以想象之速度在大后方复工,为前线战士送去犀利武器;20万人以奇迹之快速度,打通滇缅公路,挽救能源运输的危局,归国热血青年投身至西部勘探开发油矿;文艺界人士创作戏剧等多种形式鼓舞士气,唤醒旧时中国之百姓,人人皆呼号抗战到底;民族之文脉也在颠沛流离中苦苦守护,沦陷区的高校陆续西迁,没有因战争偏废,反而为国家和民族培育一大批栋梁,群星璀璨;近百万民工自己带着被褥、带着碗和筷子参与后方之机场建设,劳工之苦难以想象,乃是抗战之坚固基石。
回望历史,我们能够汲取前进的力量。看完此纪录片,我也愈加相信,“跋涉、痛苦、贫困甚至流血死亡,都无法撼动中华民族反抗暴力,求得生存的顽强意志、达观性格和生存智慧”,不论遇到何种困苦艰难,中华民族都能顽强克服,继续向前。
大后方影评第三篇
应该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看的一部纪录片吧。容纳了大量史料,拍摄中仅准备的历史视频素材共计830余部,时间总长度在276小时。包括了独家获得或首次发现的视频素材如关于淞沪抗战、滇缅输油管道、滇缅公路运输、中国民间生活纪实等珍稀资料。
中国以3500万人的伤亡,6千亿美金损失的代价,守住了这片土地。 共分12集,从军事,经济 运输,防空,医疗,教育,能源军事工事等各个方面展示了抗战期间我们的前辈们所承受的巨大苦难,和所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每集都让人流泪。 1-就是不要同它讲和(蒋百里-军事理论,刘湘-川军倾力出征),2-向西向西(中国经济血脉的保留,林继庸-工厂搬迁,卢作孚-交通运输),3-愈炸愈强(蒋逵-防空航空,库里申科-空战),4-战地红十字(林可胜-医疗体系,陈志潜-红十字救护,白求恩-战地医疗,宋庆龄-募捐),5-雾都风云(龚澎,乔冠华,邹韬奋),6-一滴汽油一滴血(翁文灏一家,金开英、孙健初-石油工业起步,谭伯英-滇缅公路,陈嘉庚-南洋机工,美国运输机的驼峰航线,史迪威公路),7-创造犀利的武器(李承干-金陵兵工厂厂长,刘桂福-兵工奇人,沈鸿-总工),8-写出最后的胜利(夏云瑚-国泰大剧院,老舍-文艺抗战,话剧、相声、鼓词),9-流动的课桌(张伯苓、蔡元培、蒋梦麟、赵忠尧-藏在咸菜坛子里好镭,西南联大-共毕业学生3343名,西北联大-一年后分为西北大学、西北师范、西北农学、西北医学等院校,罗家伦-中央大学干净彻底的搬迁, 全部图书和器材,所有的动物由工友王酋亭从南京一路赶到宜昌,再经轮船到达重庆,历时一年,共迁移427名教授,学生1072名,在渝9年,年年招生,至抗战结束,学生达到3153名,46年复员南京时,有学生4719名,在渝开设900余门专业。于今重温往事,固知教育为基础,科技以兴邦,诚为立国之本也),10-一切为了前线(冯玉祥-成功是成功,失败也是成功,不论到什么时候,我的子孙决不能同日本鬼子妥协;淞沪会战-伤亡25万比4万,抗战第一年官兵损失超100万人;抗战全国征兵1355万-其中川军近258万;粮食(延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国统-征收田赋,41-46年共征收2.6亿石,约2.6亿x120斤)机场及军事工事修建-一亿人以上的民工义务劳动,川人300万以上),11-盟友间(史迪威-中国战区参谋,史迪威公路,中国驻印部队;陈纳德-飞虎队),12-中国的惊雷(湘西会战) 涉及的影音书籍资料: 白修德《中国的惊雷》,《探索历史:一个人的历程》,《中国暴风雨》,伊文斯《四万五人民》,史沫特莱《中国的战歌》,罗伯特卡帕《人民的献金运动》,爱泼斯坦《我所看到的陕甘宁边区》,福尔曼《中国边区报告》,斯诺《红星照耀中国》,海明威《海明威访问记》 影像:《焦土》《满目疮痍》《中国的惊雷》《中国生命线》《滇缅公路》《从中国到印度》《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