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是一部令人深思的电影,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孤独和失落的故事,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影片以独特的叙事手法和细腻的画面展现了主人公在巨大城市追逐梦想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困惑和挫折。同时,影片还通过对人际关系的描绘,引发观众对人与人之间的真实连接和情感交流的思考。这部电影深入人心,让观众对现代社会的冷漠和无助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巢》观后感(篇一)
整部影片不是宣传正能量,也不是一个励志片,它仅仅是记录,一个家庭生活矛盾冲突的一面,相互之间的伤害与恶意。主人公的人生不一定会向好,未来怎样,谁也不知道。但我个人还是非常不喜欢主人公,他总是以自杀为借口,却没有真正的行动去改变他现有的不满都生活,是生活里的懦弱者!他总是抱怨这个社会,这个制度,他的父母,却从不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他一方面觉得与社会脱节,一方面又想过正常人的生活,娶妻生子。人啊,简直了
《巢》观后感(篇二)
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樣 如果說鏡頭是一種介入的藝術 那麽在鏡頭前的表演又是否會因此反饋于影片的敘事當中。總感覺他在很真實的“表演”自我,用鏡頭去放大自己的苦悶、憂鬱,彷彿想利用鏡頭去尋找一些慰籍。映後導演也回答到,其實她也會在介入過程中感受到很多情緒,甚至很難去找到期待中的ending。故事的終結戛然而止,它是失控的,也是崩潰的、真實的。 如果說高速發展的城市容不下一個只會幻想的人,那麽當現實擊碎幻想的時刻,他會有瞬間的心碎嗎?我感覺不到,我只能感覺他一直是在追尋一種意義,但是自身很迷茫,而他已經沉浸于這種迷茫的狀態中,通過與不同的人思想碰撞去持續這種爭吵、掙扎的真實世界。他需要與他人爭辯,與這個世界互動,才能讓他的理想更具神聖的光環,並寄託於此來拯救自己。遺憾的是,神聖的光輝從來都不是如你所願的降臨,或者說它早已降臨了,或許就是那個碗,或許在修復完善的瞬間,一切都會不一樣……
《巢》观后感(篇三)
现场提问有导演参与的角度,有主人公现状的角度,每个人思考的角度都不同。
我思考的是房君睿的困境根本原因和解决方法,对我们各自生活的延伸。
1、当下成年人同父母一起居住,上位的父母即使不说教、批判,子女要照顾不同成长时代的父母情绪也会内心的自我不断坍缩,父母的宠溺又会让子女和现实生活有脱节;(片中父母照顾主人公起居,反而被排斥)
2、有人注重体验,有人思维为主,思维比体验快十倍,又存在欺骗性,现实不断地低于思维预期,会产生负面情绪。男性也容易在思维里自洽走不出来。继而外化、推脱责任;(片中父子都要求对方理想化,且都对政治、宗教等领域存在精神依托,然而又都脱离现实)
3、宏观上,同样是有感于风物,批判性逻辑自洽的男性,房君睿不能再像父亲当年一样,成家成本很低,低收入也能维持社会体面,甚至不多参与家务。时代飞速发展,也拉开了社会阶级差异。这是对外向表达的人友好的时代,而不像当年压抑的环境,外露的人是不合群被排斥的另类。
《巢》观后感(篇四)
一个不服命运的怪人
实际上只是想掌握自己的命运
但是环境亲人都在让他下坠
只有天主教的信仰者帮助他
在上海,吃喝拉撒婚姻房屋都需要钱
钱变成了命运
普通人谈论政治命运社会对错
但这些他们无力掌握
在上海,一些道路和方法已经行不通
但是对于个人来说,命运只有在前方
普通人最多的是无奈,社会的压抑,经济的压抑,掌握,控制。矛盾,心态与救赎
修碗作为一个梦想,其实只是一个支撑自己活下去的希望,改变的唯一方式
所有帮助都是希望
但是悲观无法避免,无法改变才是常态
《巢》观后感(篇五)
暗的光十荐放映-男主似乎是想证明自己的价值的,他买书(未必看书),学的听起来很哇塞的专业,他谈起信仰能高谈阔论,但全都只有表没有里,这一切是一层容易撕掉的便签,是他空空躯体的保护色。一旦面对失业、家人的质询,他会慌得任由自卑外溢,虚张声势或者直接摆烂,抱怨一切不公和命运。全场错不在我,若你认为错在我,那我了结自己行了吧的摆烂态度,慢慢地也会让真心关心他的人失望远去,沉没成本太高了。
亲戚说他“因为不会吃苦,所以受挫”,我一度陷入迷思,如果这种经济不独立的状态下,有吃有住还有钱花(他甚至喝巴黎水,打40多块的出租,而妈妈3块钱都嫌贵),他何必如此自苦,做个快乐保安其实也不错啊!
说到底他还处于不成熟的小孩状态,既要且要又要不到。坐井必然观不了天,一只不想学飞的小鸟想出巢,必然会遍体鳞伤。其实大众期望多简单,不是让你卷谁飞的高,只求能自己飞出去觅食。
看了导演映后问答,我突然有些焦虑。每个人都有个自己喜欢的碗,你告诉自己要修他,却一直不动手,或者坚持不了几天。等有一天碗都吃灰了,或者碗被人摔碎了,你还觉得自己能修碗吗?你还需要这个碗吗?
《巢》观后感(篇六)
9.16 广州 3.5
十分写实的影像,摄影机对准房君睿和他的一切,相亲的前半段我一直在笑,可后半段杨光与导演独处时说“像他这样的怪胎…”,我恍然大悟,前半段在以纪录片为形式的粉饰下,让本来只是一个无趣的怪胎和他的救赎者之间的交谈多了些幽默,而那份喜剧的来源不过是我将房君睿的愚蠢和无知解读后的结果,一种强烈的悲哀迅猛的袭来,就算我们看着以“一个怪胎”为核心的纪录片,也从未和“怪胎们”的距离近过半分,更不要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只是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指点着他人的痛苦,觉得我们能感同身受,其实我们能感受到的不及真实的百分之一。
而这一段紧接着的就是他的父母前往上海的郊区买房子,前半段与父母的争吵和杨光的笑谈幻灭了,本以为填补家庭桎梏带来的痛的是杨光的温暖,但那一瞬间我发现,桎梏永远存在,那也是房君睿能活下去的原因,而他人的援助不过是“神的旨意”,房君睿将永远生存在家庭的阴影下,因为主,他永远不能自杀,他会永远痛苦的活着
看完这部影片,我第一次质疑起电影的意义,它真的能打破那个厚厚的茧房,让我们更贴近彼此吗?
或许这不是电影的问题,这是这个时代的症结。
《巢》观后感(篇七)
导演剪辑很棒。故事像在建房子,把一个巨大的、由无数小问题组成的逼仄巢笼,一层层堆砌到你面前。各种充满隐喻的细节,就像枝与枝间透出的缝隙,窥见一丝真相。
男主房会是一个争议很大的角色。
所谓的理想跟喜好,也许只是他对抗自卑的包装,对日复一日人生的呐喊,是偶尔能拿出来看一看就足够表达“我”所存在的价值证明。跟被拍摄纪录片一样,是一种希望。对特殊艺术的喜好帮他赢得了另一种特殊关注。这也导致导演的痛苦。救赎他人得到好结果才叫救赎,坏结局叫拉入地狱。
房的悲剧是多方性的。雏鸟难飞的溃败来自家庭的折磨,居巢不安的糜烂来自功利至上的社会。房的欲望与能力脱轨,努力又被自我否定,最终打造出一个既要又要并且不“努力”“啃老”“满脑子想女人”的失志者。
所以天主教,其他人,屏幕前的观众都会不自觉地要求他做出改变,这是必然的。大家都在现实社会中努力过生活,为了生活付出代价,凭什么你可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且依旧不满足,依旧欲望那么多。
他人过度的期望下,以至于我会思考。食色性也人之本能,懒惰自由人之天性,放在他们身上为什么会成为不思进取的原罪,需要去收敛剔除,为之羞耻并低头?
《巢》观后感(篇八)
·拍摄的隐私性,有些镜头摇摇晃晃 ·怎么控制剪辑,把握作品有张力,戏剧冲突足够分明(选材也很重要) ·纪录片的公众意义,如果能有人给主人公介绍工作更好,即便纪录片最初目的并不是发简介,但倘若产生了这个效果,则不必刻意抑制。 ·拍摄预期与现实波动给导演带来认知上的变化,或许对后期创作有影响。证明了青年导演在实践中获得进步。 ·观众该持有一个怎样的观影姿态?在这部片子的观众分为两波人:一波急于审判并干预主人公的人生,尽想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在影片那端的现实里找到一条可行的出路,然而这样的做法忽略了电影可以用来指导人生,却无法真正由理性解决里面的问题,电影里的问题往往因为人物形象的复杂性而无解;另一波人则处于纪录片之外,只是可能多的解读人物的行为,哪怕心知肚明巢意味着闭环。 文艺作品一开始未曾打算指导人的生活,只是表现而已。
感谢导演连线南昌“游荡者客厅
《巢》观后感(篇九)
看完《巢》,虽然有点致郁,但我和弟弟都觉得这部电影值得好评。 纪录片的方方面面都能引起当代年轻人的共鸣吧。弟弟说他与父母的相处方式和电影里的主人公有点像,说着说着就会起争执。我可能和这个人一样,继续从事这些没有技术没有门槛的工作的话,在这些工作里浪费时间的话,可能到三十多也一事无成。 但与主人公不同的是,他独生子,在上海市中心有套老破小。可能有很多外地人羡慕的上海户口。就算干着三千保安的工作,也可以生存。我在一个个压榨员工的私企打工要么被压榨的生病要么会饿死。 他的梦想好像和我的梦想一样,永远被搁置。每次提起做些其他事情,但总是面临着没有钱的困境。但我现在外人的角度,独生子加上海市中心的老破小能买那么多书和画册类的书能在西西弗原价买书的人怎么可能没钱。 不过主人公对婚姻过于执着的想法来源于父母吗?反正我是不会喜欢那种相亲对象的。那些标签和我没关系。 我们都羡慕男主身边叫做“杨光”的朋友,但是那个朋友只能帮助到一些小的方面。与自己与现实和解关键靠自己。好多人认为男主啃老不努力。但在层层打击之下,生存已经很不容易了。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励志故事。感谢导演的坚持,让没有成功的男主被看到。
《巢》观后感(篇十)
看完《巢》,虽然有点致郁,但我和弟弟都觉得这部电影值得好评。 纪录片的方方面面都能引起当代年轻人的共鸣吧。弟弟说他与父母的相处方式和电影里的主人公有点像,说着说着就会起争执。我可能和这个人一样,继续从事这些没有技术没有门槛的工作的话,在这些工作里浪费时间的话,可能到三十多也一事无成。 但与主人公不同的是,他独生子,在上海市中心有套老破小。可能有很多外地人羡慕的上海户口。就算干着三千保安的工作,也可以生存。我在一个个压榨员工的私企打工要么被压榨的生病要么会饿死。 他的梦想好像和我的梦想一样,永远被搁置。每次提起做些其他事情,但总是面临着没有钱的困境。但我现在外人的角度,独生子加上海市中心的老破小能买那么多书和画册类的书能在西西弗原价买书的人怎么可能没钱。 不过主人公对婚姻过于执着的想法来源于父母吗?反正我是不会喜欢那种相亲对象的。那些标签和我没关系。 我们都羡慕男主身边叫做“杨光”的朋友,但是那个朋友只能帮助到一些小的方面。与自己与现实和解关键靠自己。好多人认为男主啃老不努力。但在层层打击之下,生存已经很不容易了。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励志故事。感谢导演的坚持,让没有成功的男主被看到。
《巢》观后感(篇十一)
那个永远都没修好的碗就像我们心中对理想未来的美好憧憬(重要但不迫切),所以也仅仅是在生活找不到出口的困兽犹斗时拿在手边摩挲。但是人在困境中却也有强大的韧性,一颗不安分的心只需要一点勇气,就可以去撬动命运的齿轮成就这部纪录片,纪实纪录片也只能纪实,无法给出答案,但是纪录片一一展开了生活的真相。在撬动之后,其实是需要持续给油的,可能我们生活里的大部分人如果没有找到那个强大的自驱力还是会继续保持惯性运动,所以真的非常佩服徐京坤,李景亮这种,强大的内心跟生活交锋,甚至为之动容。(sry 跳戏了可是这两周连续看完的十三邀的这两期可太好看了,跟房君睿形成鲜明对比哈哈哈)
另外,至于房君睿一直觉得自己干保安一事无成影响到自己找对象结婚,我觉得社会文化肯定塑造了一套成功学形成的意识形态暴力(脑子里时刻跳出戴锦华老师说的让我震耳发聩的话,意识形态暴力永远来自于自己对自己的暴力而非他人给的暴力)。我觉得他们一家三口的前三代都曾有过辉煌富有的时期,现在在市中心有套老房子肯定是有老上海人的优越感的,但是时代的洪流又把他们甩到了最靠岸的浪尖。这种落差和缺口日积月累变成对生活的愤懑。并不会真的因为结了婚生活就走向完美的童话大结局的。终极奥秘可能在于自我和解以及悦纳自己,但是说着轻巧,实际上太难了。我们被京坤和景亮的英雄叙述点燃,被激励,却也要反复提醒自己,自己也不过是平凡的普通人而已,这种矛盾时时刻刻存在。
所以还是要有自己热爱的事情,可能是那只碗也可能不是,并且愿意为了它能忽略身边人对你的评价,抛开世俗文化的绑架,专注在热爱里,哪怕一路痛苦伴行。
《巢》观后感(篇十二)
国家和人生一样,在某些发展阶段会呈现出惊人的相似性,二战的时候,德国与英美在北非打消耗战,德国和苏联在斯大林格勒打消耗战,日本和中国在中国大陆打消耗战,日本和美国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打消耗战,所有攻击一方的集团都想速战速决,都想着通过一系列的行动,快速拿下某个战略地点/达到某个关键战略目的,然后乘胜追击,一劳永逸的解决战争胜负问题,结局就是陷入战略消耗,在一个点上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力量,耗干了血液。
结局就是战场失败的,实力弱小的,力量储备不足的,承认失败退出战场,丧失战争主动权,一败再败输掉整个战争。
男主的人生一看陷入消耗战,他和他父亲,和文物修复,和那满地的书,不后退一步,其实各退一步,海阔天空,但双方谁也不退,他和他父亲各执一词,他老是修碗总是修不好,买了书就不看,总有一天此局面会结束,和父亲关系修复了,放弃文物修复了,开始看书了,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比如现在年轻人都想考名校,考研,考……从哪里一二三四战,成功就是“上岸”,不成功就是煎熬,范进中举现代版,和这个男主有什么区别?很像鲁迅笔下穿着长衫站着喝酒的唯一一人 。
很多人就批评了男主fw,这是个概率问题,总会有这种人出现的,很多人都说看这个看成恐怖片,还不如不看,说导演为什么要拍这种人,那他就不服输,还有死磕这个点,总会有这种人出现的,很多人看到自己的影子,那总有人把这些要素都凑齐了,男主就很典型。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拍纪录片不就是一个变化的点?相信男主以后的生活会焕然一新。
男主学文物修复,或者树立这个志向,也很罕见,路越走越窄,完全成了零工经济,买那些书也全部都是爱好的书,完全是跌入消费主义陷阱。
不得不进入消耗战的最后肯定不得不走出来,就看他最后走出来之后怎么收拾残局,打败了不代表生存不下去,总有输赢的。
《巢》观后感(篇十三)
“我是做文物修复的,可这个社会,除了保安之外没有容忍我的地方了。” 非常荣幸看到了今年FIRST影展的最佳纪录长片,也非常开心能和秦潇越导演做映后交流,让我看到了房君睿的“巢”,看到了理想青年的失意困境,看到了这么多特色的人物,看到了值得探讨的严肃议题,看到了一场辩论赛。 现场的大多都是年轻人,有靓丽的少女,不修边幅的粗犷大汉、散发着文艺气息的青年、普普通通的宅男宅女、眼睛里闪着光的智者……我想,他们心里也有一座独属于自己的“巢”吧,也许是构筑这座巢的材料五花八门,可能是原生家庭、经济情况、不得志的生活、渐行渐远的理想、性格习惯和自我纠葛、社会和亲戚的声音…… 他们想看到“巢”外的世界,飞到闪耀着理想光芒的未来里,飞到自己憧憬的生活中。 可这种欲望变成了执念,不断编织缠绕,压得他们喘不过气,“巢”越建越高,想出去的欲望愈演愈烈,最终逐渐包裹,不见亮度。 他们希冀着有一束阳光透过“巢”照进他们的生活里,像“杨光”和秦潇越一样,带给他们爱和希望。可又自己拉扯纠葛,不断推开他们,对于自己和“巢”外的光,都是一种苍凉的事态。 奥,不是他们,是我们。 父子间 “我想要过有意义的人生。” “有几个人能过有意义的人生啊?” 我想,那就有意义地过没意义的人生吧。 映后我大概问秦导:房君睿从一开始把你们当做希望,自杀之前的挽留着,到最后变得抵触,甚至说在他内心起了反作用,那么从开始到最后,你的心路变化又是怎么样呢。 秦导大概说,其实本来打算是励志片了,结果越来越发现,和预期背道而驰,也发现了这次纪录里更深度的一些东西… 我也能感受到从一开始鼓励他修碗,到最后的那一句——“我觉得没有人能真正帮助到你”,里面蕴含的种种无奈吧。 但是,至少对于我,对于银幕前的我们来说,你让我们从巢里探了探头,谢谢你的帮助。 希望大家支持这样优秀的影像!
《巢》观后感(篇十四)
李沧东在《龙川白》中以他的左翼父亲为原型塑造了这样一个革命失败者形象——以实际行动退出资本主义社会的运作机制,因此养育重担全部落到工人阶级的母亲身上。这导致母亲的极度辛劳,以及一家人不可脱逃的贫困。李沧东的怨恨经过多年依旧清晰可见——”如果他不想成为金钱的奴隶,就会有人为了他被迫成为金钱的奴隶,他怎么就不明白这个道理呢?“ 房君睿,某种程度上非常像那个作为革命失败者的父亲。社会结构性的问题当然存在,然而他所追求的理想(不论这理想是否存在或他真的有所谓”定念“实现这种理想)的寂灭,实际上造成他无力参与社会,进而得益并享受于父母亲的奉献和照料,未来人生最后的选项就是把上海的房子卖了一辈子不工作。这也难怪豆瓣的短评对他多有怨言。 更何况,他的人生苦闷很大程度还在于无法结婚,找一个”不在意金钱“的女孩解决他的生理需求。正是他母亲的奉献——洗衣做饭、端茶倒水——塑造了他的梦想。性别的问题不是悬置,而是在场。 就像映后居然有人向导演提问:”房君睿是否对你表白过?“”如果拍摄过程中遇到拍摄对象对你有意会怎么办?“导演中途回答卡壳的过程中忍不住说了一句:”你知道真的只有男性观众才会问这种问题。“全场鼓掌。还有观众还在群聊里发表”我对x导有性幻想“的言论,那一刻我真想发疯。 导演很真诚,影片很好。以自己的生命,以纪录片的方式深入介入他人人生所带来的道德压力,就像我问的时候就隐隐预料的答案,这是万难缓解的。”拍摄纪录片,对于拍摄者和被拍摄者来说都是一场冒险。“因为是生命与生命的接触,所以她能体会到房君睿那种类似于创作者苦闷的抑郁。所以她愿意把他作为人而非”怪人“诠解。这也许也是我们(观众)对于愿意坦诚自己的灵魂——无论他是否将其作为一种求救——的被拍摄者(他仍要在社会上生活)的应有善意。
因此,即使有批评,也希望他过得好。这是我对所有纪录片被拍摄者的祝愿,毕竟他们坦诚了自己的灵魂。
《巢》观后感(篇十五)
不同于在文学或者影视作品中塑造一个悲观人物形象,纪录片的镜头下人物形象更鲜活,环境也真实得沉重。我们无法像批判一个文学形象一样批判和我们同样生存着的生命。在生活化的镜头和家庭絮语中,我们或多或少看到的是和我们相同的日常生活的碎片和剪影。
这种琐碎平淡的生活中没有突发的巨大危机,所以在父母眼里,悲观厌世、懒惰空想的儿子才会更显得突兀而无法被理解。
对婚姻的向往,对体面的工作的追求,对个人爱好的幻想般的固执和执着,镜头下的主角一次次地想要离开家庭和过往二十几年筑下的巢,但每一次幻想着脱离旧的巢,又陷进了新的巢。买房、工资捆绑着婚姻与爱情,
巢是港湾是归宿,是任何时候都能向他们伸出双手的父母,巢是束缚是枷锁,是上海高企的房价,是相亲的谈判桌上的第一枚筹码,是三千块钱的月薪和读不完、没地放的书堆。
对婚姻的向往,对体面的工作的追求,对个人爱好的幻想般的固执和执着,镜头下的主角一次次地想要离开家庭和过往二十几年筑下的巢,但每一次幻想着脱离旧的巢,又陷进了新的巢。买房、工资捆绑着婚姻与爱情,
影片快要结束,一直对主角施以援手的杨光终于也感到了疲惫。沉浸在现有的巢里是温暖的,主动选择被家庭的牢笼、舒适的枷锁囚禁并不是一个鲜有的事情。只不过在尝试帮助他人作出改变,施以援手的人看来,厌世的情绪障碍的人,他们的舒适区和巢穴意味着向他人索取,像是以死亡和放弃作为威胁和手段,获得一种继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的权力。
温情脉脉的束缚,是影片中每个个体给自己戴上的打不破的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