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育儿百科》是一本实用的育儿指南,内容涵盖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方方面面。书中详细介绍了孩子的生理发育、心理特点以及教育方法,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有效地教育他们。这本书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结合了实际案例和建议,是每个家长值得拥有的参考书。
《华人育儿百科》读后感(一)
文 / 静待花开
1/15页《华人育儿百科》读后感(二)
本人第一次当爸爸,有些紧张,所以买了一本《华人育儿百科》。目前孩子已经两岁了,自作主张写写使用感受吧(我把他当工具书了)。很多时候这本书可以解决大部分新手父母的困惑,所以我觉得可以推荐给大部分父母,毕竟都是第一次。但是不能太依赖此书,该看医生的时候还是要去医院。为什么给四颗星呢,是因为我还没有看完,孩子就长大了。好吧,别的其实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值得一看
2/15页《华人育儿百科》读后感(三)
如果你也是个新手妈妈,请一定要看这本书!
3/15页《华人育儿百科》读后感(四)
作为一名准妈妈,第一眼见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便抱在怀中,珍视万分。相信,对于每一位没有育儿经验的新父母来说,想要得到专业的育儿指导和建议的心情都是无比热切的。
4/15页《华人育儿百科》读后感(五)
三月的株洲几乎天天都是雨,阴雨连绵,春寒料峭,偶尔穿插一个高温的大晴天,第二天又是断崖式降温降雨。天气反复无常的春季是疾病的多发季节,尤其是小孩子更加容易出现各种身体不适症状。
5/15页《华人育儿百科》读后感(六)
很容易被这本书的书名吓到,《华人育儿百科》,翻开品读,果然不虚。这本书是由百位儿科专家、医护人员和营养师合著而成,主要针对0~6岁婴幼儿,有300个常见育儿问题,还有好多益智的小游戏,非常专业实用。
不用从头到尾,每个字都细读,可当成是工具参考书,遇到疑问来翻找相应回答,就极好,每篇文章都很用心,是专业的经验之谈,解惑答疑。因为女儿成长为儿童,已将朋友的赠书转赠给刚有小宝贝的亲人,希望新妈妈能受益更多,将这份暖暖的爱心传递下去。
感谢书友,五星好评,推荐给适龄小宝贝的家长们。
祝好。
6/15页《华人育儿百科》读后感(七)
“不靠父母,不靠月嫂,自己育儿。” 受到政策、社会影响和自身条件允许的几方面因素,二孩的全面开放,充满童趣的亲子活动类节目热播及2016年起,在国家规定的98天之外,延长产假60天,女方能享受158天产假,让很多年轻的妈妈们主动承担起照顾宝宝责任的宣言。
7/15页《华人育儿百科》读后感(八)
一、相见恨晚
后浪出版的《华人育儿百科》,一到手,首先给我的感觉是:相见恨晚!
因为女儿已经2岁了,我已经经历了怀孕、生产、月子、喂养等阶段,那么这本书的前面部分内容是不是就浪费了呢,当然不是!
part1-4
8/15页《华人育儿百科》读后感(九)
看着别人家三五岁的孩子,活泼,可爱,总想着这娃娃要是穿什么衣服一定很好看,要是我来给他打扮要给他穿什么。要是你自己也有一个漂亮的、干净的,睫毛长长的,会眨巴眨巴眼睛的孩子,这个孩子喊你爸爸妈妈,亦或者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会是一件什么享受的事情。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活力来源,是两个人的爱情结晶,孩子给家庭带来的喜悦和快乐是旁人看不懂的。九成以上的人都会选择要宝宝,那么对于生宝宝你真的最好准备了吗?
9/15页《华人育儿百科》读后感(十)
新手父母孕育宝宝的过程都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尤其宝宝出生的那一刻,面对一个柔弱的小生命往往会有些手忙脚乱。他们太需要一个正确的指导。但社会上又没有新手父母培训中心这样的专门机构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指导。大家一般都是自行购买育儿书边看边养育孩子。而购买育儿书籍的时候,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很多妈妈担心市场上育儿书的内容良莠不齐,特别希望有个权威的育儿专家能给一些值得信任的指导。而《华人育儿百科》,恰恰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10/15页《华人育儿百科》读后感(十一)
在我们那个偏远的小山村,有这样一个女人。
当她的第十一个孩子生着重病,还在襁褓中嗷嗷待哺却又奄奄一息时,她回到她第一个孩子身边,子孙绕膝享受天伦。
如果说她的第一个孩子这么多年缺失母亲的爱与陪伴终于得到补偿,那么,她的第十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与仅与母亲之间维系的亲情也终于土崩瓦解。
她的第十个孩子便是在照顾重病的弟弟,与死神艰难拉锯的情况下,隔着窗台目送自己的母亲渐行渐远。她不敢掉泪,不想承认,她的母亲就要这样离开她们。
11/15页《华人育儿百科》读后感(十二)
对于准备生产与已经生产的新妈妈,《华人百科全书》是一个帮助你在孩子的生活之中基础而又迫切的需要的经验和科学的书籍。
《华人育儿百科》由台湾长庚前儿童医院林奏延院长带领着15个分科的骨干医生、护理人员,幼儿教育专家周育如的精心编写。给家长的一封信中所提及的十二点,专业知识与生活常识的结合,书中都是样样俱到,看的时候觉得很普通,可是一旦回到生活中,又感觉十分的重要,时不时要翻开书本再看看。
本书的大纲:
大纲
12/15页《华人育儿百科》读后感(十三)
如今的图书市场,最不缺乏的就是育儿书籍,各种诸如崔玉涛、郑玉巧、希尔斯、斯波克、海蒂、张思莱、松田道雄、七田真等等的育儿宝典撩动着我们的视线,到底是选美国版的畅销书?还是选风靡日本的育儿书?亦或是国内医生推出的各类书籍吗?作为一个新手妈妈,常常困惑不已,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就在此时,在我即将生产的时候,遇到了这本书:《华人育儿百科》,与其他育儿书籍不同的是,这本书非常地工具书属性,简直堪称育儿界的新华词典。
华人育儿百科
13/15页《华人育儿百科》读后感(十四)
俗话说得好,第一个孩子照书养,第二个孩子当猪养。滚滚红尘翻两番,曾经的独生子女,曾经叛逆的八零后,曾经非主流的九零后,也开始为人父母。越来越多的新手爸妈感慨,我小时候这里那里养的不科学,我的孩子可不能这样。
都是受过(大学扩招后)高等教育的人才,养孩子不会怎么办?看书学呀!育儿书买了不少吧?都从备孕就开始看书吧?叶酸吃几个月?烟酒何时戒?吃感冒药后发现怀孕这孩子还能要吗?喝小中药后发现怀孕这孩子还能要吗?甚至吃避孕药后发现怀孕这孩子还能要吗?
我自己就是这样,从备孕开始看书学习,什么热门买什么,日本的《定本育儿百科》、美国的斯波克、希尔斯,八国联军轮番给我上课。教营养食谱的、教坐月子的、教准爸爸心理变化的、教胎教的、教如何成功母乳的、教如何呼吸才能顺产,教你听懂婴儿语言四六级的,那阵势,恨不得包教包会包分配。
结果呢?我自己啊,学了半天顺产、学了半天母乳,一样也没用上(掀桌)。别人生孩子,一家人欢天喜地,给产妇做吃做喝,拍下来能上【舌尖上的中国】;我生孩子,拍下来不用剪就是【人间世】啊!
我的书架,能看到好几本育儿和孕产书。
14/15页《华人育儿百科》读后感(十五)
初为人父人母,面对那个软软的、小小的人儿,心中随时有十万个“怎么办”在奔腾:宝宝脐带怎么护理?怎么给宝宝洗澡?宝宝吐奶怎么办?宝宝晚上不睡觉怎么办?宝宝黄疸退不下去怎么办?宝宝走路内八字怎么办?宝宝湿疹、感冒、发烧、腹泻、便秘怎么办?……
虽然,现在市面上各种育儿书不计其数,网络上各种育儿经验帖铺天盖地,但仍然缓解不了我们的育儿焦虑,一则好多号称优秀或者经典的育儿书清一色都是国外作者或者国外理念,不一定适合中国宝宝;二则现在育儿书作者以及育儿app运营者鱼龙混杂,他们写的东西很难让人信服,也不敢妄加在宝宝身上应用;三则网络上碎片化的阅读,过目即忘,真到动真格的时候却想不起来在哪里看过。要是此时,能有一个专业的儿科医疗团队实时为你服务,解答你几乎所有的疑虑,你会不会想吃了定心丸一样,育儿不再焦虑和迷茫?
嗯,这不是异想天开。有一个很知名的台湾医院的前院长,组织了一个儿科医疗团队,专门为我们华人编写了一部育儿宝典——《华人育儿百科》。从妈妈备孕到孩子学前、从婴儿生长到儿童发育、从衣食住行到沟通教养、从日常育儿到应对疾病……医生们事无巨细地解答你可能遇到的育儿问题,新手爸妈们实在应该备上一本。
《华人育儿百科》
15/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