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那些无法赞美的读后感100字

那些无法赞美的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4-24 03:30:11
那些无法赞美的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04-24 03:30:11   小编:

《那些无法赞美的》是一篇引人深思的文章。作者通过自身的观察和思考,揭示了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文章以真实的案例和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深切感受到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冷漠。通过读这篇文章,我对社会的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那些无法赞美的》读后感(一)

最近大家最关注的事情之一莫过于日本福岛核电站排废水事件了,除了这个事件之外,还有瓦格纳军事集团高层在俄罗斯的坠机事件,总之,每天新闻里都有各种闹心的事件发生。而这些闹心的事件也在无时无刻地锻造着我们的生活,无论是我们生活中坚强的部分,还是相对脆弱的部分,我们都不得不像这首诗里所写的那样——“屈尊于世界的暴虐”。

这是一首关于赞美的诗,也是一首艰难的诗,因为赞美的前提是“屈尊于世界的暴虐”,故而赞美本身就是一种悖论。通常来讲,赞美往往和肯定有关,但是在这首诗所诞生的语境下,赞美的含义显然要比简单的肯定要复杂许多。在这首诗里,“刺”这个意象其实很值得玩味,因为当我们和“一根刺一起生长”的时候,也难免被这根“刺”所伤害。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刺”也是我们身上宿命的一部分,象征着那些生命中不可控的部分。

正如波兰诗人扎加耶夫斯基在911之后写下的那首《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一样,诗人木叶也在“核酸”和“月供”并存的时代写下了这首《那些无法赞美的赞美着世界》。而这种在审视和煎熬之后的赞美,显然要比那些不经任何思索而形成的赞美更需要一种关于勇气本身的技艺。

原载于 读首诗再睡觉

《那些无法赞美的》读后感(二)

文/黄德海

大多时候,我们太自负了,觉得仅凭记忆就能留下朋友动人的风姿。不料,遗忘和风化总是先于衰老到来,即便彼时再怎样鲜烈的印象,转眼间便消失如沙上的脚迹。就像,如果没有这本《那些无法赞美的》,我已经快要记不起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木叶了。

说起来,这真是一本奇特的新书,因为收的都是旧作。书中的文字,最早的写于1995年,那时木叶还在读大学;最晚的写于2008年,那一年,木叶跟我说,“有些东西永远无法言表”。

这本收录旧作的新书分为四辑,不管是有意还是无心,差不多正好对应了四个不同面向的木叶。

这些年,木叶以文学评论家为人所知,他似乎也认真地履行着这个角色。在那些篇幅不一的评论文章里,木叶谨慎地阅读、思考、追问、反思、商量,很少脱离文本,更绝少借别人酒杯浇自己块垒,而是体贴周全,期望从作品里掘发出什么独特的东西。

《那些无法赞美的》四辑里,只辑四清晰显示了他评论家的面向。跟近年的评论文章不同,辑四收入的文字,显示出木叶更为鲜明的个性。不用说文字风格的摇曳多姿,他对诗歌走向的认知和对诗歌品格的确认,他试图把庞大的古代诗歌评价系统引入现代诗的努力,他不断试图隐藏的锋芒和始终遮挡不住的热切,往往都能从这部分文字里看出端倪。

无论文体还是内容,辑三的文章最为庞杂,其中有信件,有序言,更多的是关于画家、诗人、作家、导演、歌星和异类人物的写照。正因为庞杂,我们能从中看出木叶一直留心的问题,他对卓越的辨认从不忘记社会影响,他对人的观看从不漏掉历史背景,他体认生的时候从未忘记死,他要识别反抗和委屈之间的界限,他试着勾勒出人生之河中那些腾起的巨浪。用木叶自己话来说吧,他“注目于生命力和创造力,注目于真相之严酷和自由之漫漶”。这,或许可以称为木叶的社会面向?

辑二主要收入的是关于古诗的文字,看起来却是崭新的。或许,这正是木叶写作这类作品的目的,他试着把自己身历的一切带入古诗词,从而把那些诗词或诗词中的一句话重新点燃,照进我们置身的这个时空。他当然知道,“一个人一生可能也擦亮不了几个词,擦亮了还会继续黯淡下去”,可是,如果连这短暂的擦亮也没有,人生岂不是太过荒芜?这部分作品,是我最爱读的木叶文字之一,他以诗心比照诗心,以巧思勾连佳句,显现出对古诗的特殊敏感和对当下的切身感受,是诗人间的灯下故人对影。

最难归类的是辑一,既有可以称为“诗小说”和“散文诗”的两篇,又有写汶川之行的纪实之作。木叶说这三篇写的是“爱与死”,或许也可以指认为那些无法言表的东西。从未经历死,我们该如何谈论?即便经历过爱,我们又如何开口?目睹了灾难现场,我们该如何写下?世间的所有事物,只要你心怀虔敬,没有一样是可以轻易赞美和言表的。那些摸索着写下那些不可言说之事的人,是文字的探险者,因为他们试着把造物的深心移到纸上。

或许,根本就用不着把木叶分成四个。无论是敏锐的评论,还是对社会的关照,无论是诗人的思通古今,还是探险者的决意孤往,最终都一起成为了写作者木叶。他聆听着古人的言语,置身于今世的潮汐,体察着人间的悲欢,然后把这一切放进自身。当这个自身开始运转,那些卓越的人物,远方的惊雷,还有那些日常的琐碎,近处的悲欢,都一一涌入笔下,化为属于木叶的文字世界。这个世界,是木叶诗歌中的那根可以渡过大海的刺,悬挂着他所有的爱,所有的欢喜,包括所有的深痛和隐衷。

任何谈论最终都意犹未尽,说得再多仍然是无法言表。关于这本小书,好像要说的很多,写出来,也不过是这点儿话。好在,有一些诗安慰着我们——

万物赤裸,一些繁琐的事物锻造着生活

锻造。将锋利移入体内。锋利。死

也是一种妥协。我点燃一支烟,重新思考

那些无,那些无法赞美的东西

那些无法赞美的东西赞美着世界

《那些无法赞美的》读后感(三)

这是一本随笔集,描写自我感受的同时,让我们感受了美好的事物,思想的步伐一刻也停不下来。如诗般的想象,让人流连于思想的深刻内涵之中。 《梦》一篇述说了作者梦境中的现实感。我们人为什么会做梦?常听人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样的话。我们先不说作者在二十几年前写下这篇文章的初衷是什么,但从文字中,可以看到出来,梦里的描写的事情是让人记忆深刻的。或许还和作者在乎的人和事情有关,才会做了如此般的梦,时间过往二十多年,重温作者那时候所写的文章,读到这样的一个梦中故事,也意味着时间流逝,而上个世纪所做的那个梦境事由,通过文字的深刻诠释出来,又是如此这样历历在目,可见文字功底基础扎实。 黄昏,“我”和刘走在路上,大树后跳出一个人偷袭了刘,刘受伤了。“我”随手抄根棍子还击过去,结果那人倒下了。“我”意识到后面有了麻烦,便离开。时隔不久“我”、刘、老人三人聚首谈天说地,高兴之余,大家依依不舍分开,瞬间感觉世界又是美好的。“我”依旧在梦境中讲故事,只是这次的梦境把“我”带入了一个不一样的场景中,而这样的场景又让“我”联想起更多的画面感,有陌生的姑娘和她的母亲,“我”的父亲、回忆小时候与奶奶相处的情景,有美丽的山村,屋子、山、鸟儿、夜晚等。只是,由始至终都是“我”的梦境所见所闻之事,是“我”想留住,抓住而又无法对兑现的事实,也只好梦一回了。 辑一第二个故事中,读过后有种感觉作者借京城之地之故事,描写出普通人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日常小日子的常态。本是记录着说在北京生活的日常小事,又道出了在外漂泊多年,联想到爸爸妈妈和家族里所有人的亲情温暖关系间的互动。读起来让人有一丝丝感到温暖。 整本书虽然是一本随笔文集,每篇章里的每个段落都不会太长,但也基本围绕生活的方向去展开字字描述日子方面的事由。作者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记述着生活中无法形象的赞美着的事物的美。美,在生活中随处都在,只是我们有无用心去发现它存在的美呢?

《那些无法赞美的》读后感(四)

“那些无法赞美的东西赞美着世界。”

木叶的文字带着一种优美的哲学思辨性,尽管字字句句中总带着似有若无又难以散去的无常感、无力感,但最后总会峰回路转迎来不确定的希冀。这本《那些无法赞美的》,是木叶的一本随笔集,收录了作者写下的诗歌、散文诗、杂文、信件、刊物序言、不同时期对诗词的思考等。在这看似随意的文字中,不乏作者对自己内心的审视、对世界的爱与质疑。

小小一本书,充满了让我惊艳的句子。比如,辑一的北京以北那篇那句——出租车卷走了柏油马路与午夜十一点。一场未来不明的恋爱就这样被表达得怅然又患得患失。明明是关于恋爱的那些小事——游故宫,登长城,逛街买衣服,参加家宴,琐杂又寻常,但是在作者笔下却呈现出隆重又置身事外的矛盾感,这样欢喜的事情,我读出了一种旁观者的祝福。后来作者来了峰回路转一笔,他说,“把属于别人的事情置于你我名下。”我所有的矛盾感都得到了释怀。

在辑二中,能够跟随着作者的思绪去重新品一品诗词。比如,秦观的《鹊桥仙》,被剥开浪漫的外衣,露出了寂寞与悲哀的气息,鹊桥仙三个字,本身就是虚幻的、无形的,实际中,到哪儿去找鹊、找桥、找仙啊,这大概才是佳期如梦的实质。

辑三中,作者谈到了顾城。他说顾城是“本性上的诗人和人,住在纯净而深刻的精神里”。关于顾城,见仁见智,作者认把他和海子进行着对比,说他们都未能找到合适的语言去统一这生活和这世界。真相到底如何,早已在时光中模糊又可疑,但是我想,试图去掌控整体的个体,其实多多少少都有点自掘坟墓吧。他们是勇敢的,他们是深刻的,他们也是力不从心的。

辑四中,一篇《诗歌的品格》,我仿佛窥见了作者的理想和精神之地。世界总不会如任何人所愿,但所有人都对世界有所衡量,有所憧憬。世界从不拒绝万物的生长、存在,诗歌也不该被禁锢其品格,毕竟诚如作者所说,敢闯就是美。

生命就是这样吧,总有许许多多的细碎时刻和一闪而过的欢欣愁思,于人生也许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但是它们早已在那些看似不经意的时刻里,筑成了不可撼动的恢弘宫殿。

《那些无法赞美的》读后感(五)

这是一本充满诗意与个人感怀的随笔集,记述了作者关于那些记忆,关于那些自己在乎的和不在乎自己的一些事和一些人,有些有明确的指向,有些只承载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是一种让文字流进岁月的感觉,估计能看懂的话会很感动,看不懂就要靠一点想象力了,但大抵是很温暖的感觉,读起来很流畅很舒服,仿佛能将自己拉进记忆中的岁月,一个只属于自己记忆中的世界。

书分成四辑,在具体的内容上有明确的划分,在感情上有明显的割裂感,我的建议是选一辑自己想看的,看到昏天黑地,看到忘记自己就好了,千万不能同时看两辑,会严重影响阅读体验。

我比较欣赏的是第壹辑记述的我和刘的故事,在一段一段的经历中,我们经历着生逝循环,记忆与现实与梦境交互出现,各种虚虚实实的意向表现得很有层次感,我们并不清楚具体的指代,但这也充分给与我们想象与思考的空间,很宏大的格局缩进很渺小的情境是一种很美妙的体验。

第二辑谈古论今很是豪迈,用传承千年的古韵覆盖字迹换行与不换行的顾虑,那分分钟是思想的升华和诗性的绽放,品诗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手艺,在研读古诗的同时要适度的寓情于景,把古人拉过来一起吃吃喝喝一起对烛品茗,将诗中的灵性释放在自己构筑的世界中,在迷幻与朦胧中大道已成。

第三辑同样用诗性的语言解读了作者很在意的一些名家和名人,我们用文字与他们达成默契,或是亲眼去看一看他们,然后与记忆中的观感比一比,是他们在我们的记忆中成熟了还是我们可以用更成熟的语言调侃他们了,作者的有些观点我无法苟同,就像作者同样也会对我的说法嗤之以鼻一样,文人相轻,更何况我是如此粗鄙。

第四辑是作者对不同时期诗歌作品的思考,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很多具有启发性的文字,不仅对于诗歌,更是文学发展的一个回顾,当然还有大量的美好的流动起来的文字,我之前是从不感染指诗歌领域的,就像玩收藏的人不敢轻易涉足字画和瓷器这种充满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的门类,入门难精通更难,相信读过这一辑会对你了解诗歌艺术大有裨益。

《那些无法赞美的》读后感(六)

《那些无法赞美的》

作者: 木叶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人们常常说,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美到处都有。我们从来不缺乏美,世间草木万物全都无比可爱,我们常常抱怨,对生活的不满,那都是因为我们缺乏一双可以发现美的眼睛。所以,想要感受到幸福和快乐,我们就要把自己变成幸福和快乐本身,我们要学会去发现美。

每天洒进卧室的第一缕阳光很美,院子里孩子嬉笑打闹的声音也很美。春夏很美,秋冬亦动人。

在我们看到了这么多美与好之后,我们还要学会热情地去赞美它们。用最美好的语言去夸夸它们的好,去夸夸它们的美。

我们可以赞美清晨草地上的露珠,我们也可以赞美夏日吹进窗内的习习微风。渐渐地我们的生活便会被美和好浸染,就这样,日日皆可以成为好日子。

在《那些无法赞美的》这本书小小的书中,木叶就为我们讲述了生活中一个个不起眼但值得赞美的瞬间。

全书一共包含四辑内容:第一辑为诗小说和散文诗;第二辑是古今诗思,是作者对于一些古代诗词名曲的探寻和思考;第三辑包括校园刊物和民刊的序言,是作者对于绘画、诗歌、小说、影视作品和音乐作品等的思考;第四辑则是作者对于不同时期诗歌的思考。

书中的文字如梦如幻,奇幻诡谲。在第一遍阅读的时候,我甚至都会有点儿不知所以的感觉,有点儿困惑这些文字到底在说什么故事。可是如果再继续慢慢地、细细地品味,我们就会被它们打动。这种打动不会特别强烈,是那种浅浅的、淡淡的,是那种不经意的触动。就像是迎面出来的春风,不会很猛烈,却可以让你身心舒畅,满脑子都是美好和快乐。

一直以来,我们都会觉得读诗是一件很不接地气的事情。你如果和朋友一见面就谈诗歌,他们一定觉得你脑筋出问题了。但是说实话,从下到大,语文课本中我最爱的偏偏就是诗歌,不论是古诗绝句,还是现代诗,我都特别喜欢。中学时候,还专门有一个小本子记录遇见的几乎每一首诗。极具音韵美的句子,又时如泼墨山水画,有时又像浓烈的油画。它们总能带你看到生活中的点滴美好。这样看来,谁能说读诗不接地气呢?

《那些无法赞美的》读后感(七)

就像序诗中所写:“那些无法赞美的,赞美着世界。” 这本书是诗人木叶最新出版的随笔集,收录了他在1995~2008年之间的一些思想感悟。在生命中有许许多多不可言说的事,那些不能描述的很多无法赞美的东西,经常会让我们妥协。就是这些普普通通的留在生命里面的事情,组成了我们的世界。 作家木叶是中国现代文学馆的研究员,出版多部诗集和著作,获得过中国文学奖、诗歌评审奖等奖项。他的诗反映了一种人生的态度。诗歌阅读是需要训练的,很多时候凭着自己的感觉读懂诗歌,恰恰是因为没有找到正确的诗歌审美要求。木叶在书中也提到美育的重要性,是因为在当下美育相对的缺乏,诗歌受到的关注不够广泛。同样,诗歌的美除了需要诗人充满创造力的表达,也需要读者更全面的去领悟诗歌的内涵。 这本随笔集共分四辑,收录了作者在不同时期的感悟。辑一中收录的诗歌小说和散文,更多的是作者在早期行走间的关于生命与死亡的感悟,也体现了当时作者的人生状态。 辑二中收录的随笔,多是由一句诗或一个成语中联想到的感受,或是从一件小事而想到一些古今诗词,从中得来的感悟。一想想我们的人生经常会这样,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经常有某一句话,突然会跳入你的心里,在当下那一刻会产生出不同以往的思绪。 辑三中收录了对作家、画家、诗人等等,一些比较现实的人物角度的感悟,和作者在阅读名著时的一些感悟。也让我们看到作者在阅读名著时,会从什么样的角度出发。 辑四中收录的是作者不同时期对于诗歌的一些思考。这些作品代表了他的观点,也让我们见证了作者思想成长的过程。在每个年纪里都会有不同的想法,不必羞愧于年轻时的青涩,也不必纠结中年时的冷静。人生总是有许多悲欢离合快乐组成,坦然的接受自己在任何时刻的想法,也是对人生最好的回应。 同一本书,不同的人阅读时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多了解作家和其他人的思想感情,也有助于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我们所能经历的事情也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多读书,多读有思想深度的书,有了优秀的前辈,在思想上作为引领,可以让我们在别人的思想中多一些经历,让我们可以走得更远。

《那些无法赞美的》读后感(八)

(本文原载于文汇文艺评论,作者宗仁发)

与木叶的交往不是很多,在我印象中,他是一个比较安静、书卷气十足的年轻人。当然,安静有时是别人的错觉,或许看上去安静的人,内心世界中却是激情澎湃的。

木叶这个笔名,我觉得很好,好记,又不怪,也很有说道。可以理解为是树木之叶,但似乎又指向了一个季节——大约在秋天,无边落木萧萧下之时,枝头上仍会看到的那一片倔强地存在着的色彩斑斓的孤叶。同时,“木叶”也是大自然恩赐给人类的一种乐器,不用任何制作,就可以吹奏出美妙无比的乐曲。

当拿到木叶送给我的《那些无法赞美的》这本漂亮的书的时候,打开来一看让我感到惊奇的是,他居然在扉页上题写了一句我的诗:“人在一夜间能够做完上千个梦”,想不到木叶还读过我的诗。

行内的人对书刊杂志不能说“以貌取人”,挑剔与苛求是一定的。我是特别喜欢《那些无法赞美的》装帧设计的,开本也刚刚合适。这本书的书名特别有味道,能带给人忍不住要马上去读的欲望。

在这本书的后记中,作者说这本书原想用“少年心事”做书名,后来还是放弃了。真是庆幸,现在这个书名比“少年心事”不知要好多少倍、大多少倍。就是我等平时酷喜平实的人,也可能会让思绪跟着“那些无法赞美的”偶或飞翔一下。

《那些无法赞美的》在文体意义上说完全获得了某种解放感,那些关于诗、散文、随笔、日记等等的分界都像“红玫瑰、百合、马蹄莲、还有郁金香”一样只服从于阳光和水。而另外的“月供、北京、盐、鸡毛菜想你”在锻造着生活的过程中也转化成一曲音乐、一声细语和一个象征。

从蔺沟到温榆河进入北运河而南下,从天子脚下到十里洋场,一条求学之路和爱情之路留下的轨迹,都诚实地记录下来,让个人史在“宇宙的郊区”成为了人类学笔记。

这本书是作者献给自己的哥哥刘海涛的一份珍贵礼物,哥哥当年写下“少年心事当拿云”时,给了木叶震撼的同时,也让他有了对“一星如月”的向往。在相濡以沫和相忘于江湖之间,木叶总会想起马骅的诗句:“我最喜爱的不是白,也不是绿,是山顶上被云脚所掩盖的透明和空无”。

在读《那些无法赞美的》这本书时,觉得木叶的审美意识中是包含着“物哀”因素的。不论是写到亲人,还是朋友,写到历史,还是禅学,写到江湖世界,还是一草一木,莫不是在真情流露中,浸透着幽幽的感伤。他的文字总是被“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的情绪笼罩着,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率真地敞开,让你与他一起体悟时间的流逝、生命的短暂以及世事变迁,“无与悲剧通向一切”。

透过他对“浪漫”和“烂漫”的辨析,对“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的考证,对格律诗与新诗形式与内容关系的探究,读者会获取到许多认知上的洞见。一个作家风格的形成,在德勒兹看来,是需要掌握某种对语言进行“不可思议的处理”能力。

木叶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四天就以一个志愿者的身份奔赴灾区参与救援,这段经历形成了《那些无法赞美的》书中的“死生”篇。目睹灾害,木叶牢牢记住临行前一个女孩的叮嘱:“善待血与泪”。他感同身受地认为:“无论谁死了,都是我们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在死去”。在十多天的行程中,他看到了生命的脆弱,感受到了废墟的恐怖,也发现了一个婴孩的新生。或许基于此,他把这篇日记的题目确定为“死生”,而不是“生死”。

《那些无法赞美的》后记中对书名是这样诠释的:“至于无法赞美,可以指无从赞美,没有能力赞美,也包括无需赞美、不要赞美、不应赞美,还隐含理应(被)赞美却未(得到)赞美之意,甚或不得赞美不准赞美不许赞美,正向的力中兼有旁逸或逆向的因子,心绪是有几分复杂的,这一切的总和奔突聚变为‘那些无法赞美的赞美着世界’。”这既是这本书的主题,也是一种思辨的哲学。

《那些无法赞美的》读后感(九)

“那些无法赞美的”,取自作者木叶的一首小诗。诗落脚于赞美,而最初的触发点是日常所遇的一些“无”,包括个人情感和坚硬世界中的无名、无形、无解、无力——无与悲剧通向一切。至于无法赞美,木叶解释为可以指无从赞美,没有能力赞美,也包括无需赞美、不要赞美、不应赞美,还隐含理应赞美却未赞美之意,甚或不得赞美不准赞美不许赞美,这一切的总和奔突聚变为“那些无法赞美的东西赞美着世界”。

木叶以文学评论家为人所知,《那些无法赞美的》收录的是他1995年至2008年间的旧文,在汇集成书的过程中做了一些修订。书里有素人、普通人、陌生人,还有名人、画家、音乐家、摇滚、小说家、学者,在当时当刻他们都是木叶无法成为的,他们的每一种创造都是毕生所学,最终成就了那个文字、那句话、那个眼神,木叶说“写他们的时候觉得仿佛将他们生命中那些光彩夺目的东西汲取过来,再通过我的文字将我的感受传播出去。”

《那些无法赞美的》共分四辑,涉及一些无法赞美者,以及内心深处必要的审视,包括诗小说与散文诗,古今诗思的交汇,校园刊物和民刊的序言,不同时期对诗歌的一些思考等。 · 辑一,既有可以称为“诗小说”和“散文诗”的两篇,又有写汶川之行的纪实之作。死者回归尘土,生者开妈仰望,永远考验的,以人为本。 · 辑二,是古今诗思的交汇,木叶试着把自己身历的一切带入古诗词,以诗心比照诗心,以巧思勾连佳句,显现出对古诗的特殊敏感和对当下的切身感受,所有的想像,所有的相遇,所有的展开,所有的挽留,最终归于文本。 · 辑三,包括信件、校园刊物和民刊的序言,包括关于画家、诗人、小说家、电影导演、摇滚歌星、异类人物的文字。有信件,有序言,更多的是关于画家、诗人、作家、导演、歌星和异类人物的文字,也包括对剑气和童年的思考,“注目于生命力和创造力,注目于真相之严酷和自由之漫漶”。 · 辑四,是不同时期对诗歌的一些思考,是最能体现他评论家身份的部分,显示出木叶更为鲜明的个性。

《那些无法赞美的》读后感(十)

初到手就感觉,很小的一本书,很秀气,很精致。细细的,苗苗条条细细长长的那种细。做工也很细致。

硬皮精装书。硬纸板木板作为硬皮。中间书页用布面缝制。

封面米白色,内页淡黄色。闻起来有种原木的香味,亲近大自然的感觉。

这样的小书,让人很有欲望、很有意愿地想要随手握着、随身携带,走到哪里带到哪里,在阳光下、在黑暗中,在书桌旁、在床头上……随时随地,任何地方都想要随手翻开一页来细细品读。

这是一本作者从上世纪1995年到近两年疫情期间所写的随笔集,作者讲这二十多年来的一些感悟记录下来。这种生命的记录,每分每秒,点点滴滴,有种隽永之感。

这本小说帮助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快节奏的环境下,可以稍微有一片刻喘息,稍微停下来、静下来,随意翻看一篇,都会有所感悟,有所感触。

我们中国在同时代或许经历过,或许只是一个路人在旁看过,会觉得作者所记录的这些事物、这些场景如此亲切、如此似曾相识。

慢有时候是一种韵味雅致。作者喜欢十七八世纪欧洲的古典的慢生活。阅读本书,让我们在这种快节奏卷的年代,可以有片刻喘息,稍微停下来看到自己的心,让心灵有所歇息。就像作者所说:“慢是另一种快,赋予一个个静止以速度、加速度,然而绝不去催促或逼迫,慢就此化作一种对自我的展开,与挽留。

所有的想象,所有的相遇,所有的展开,所有的挽留,最终归于文本。”文如此的美。

书里谈到音乐,古典音乐、现代音乐。

谈到爱情。

谈到海魂衫。今天我们群里小伙伴也在谈论海魂衫。

作者提到他自己的喜好。也谈到了古代的作品,非常多,古今中外。谈到现代东方汉诗、格律诗,西方摇滚音乐;聊到古代西方十四行诗,东方古诗词。

在这里还可以学到一些音乐知识、一些词曲的韵律知识。

作者对语言的发音也很有研究。

作者是一个灵魂非常有趣的人。

在这里,我只能是向作者学习,拜读作者的作品。

也像作者所说:“所有过往与美好,能被写出来的都只是皮毛、枝节,永远无法放进字里行间的都被他们带在了各自身上。”

《那些无法赞美的》读后感(十一)

这是一本温馨清雅的散文集,这是一本看似闲言碎语,却不乏深度的随笔集,这是一本记录着作者对文学、对人生、对友情、对亲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的书,这是一本作者内心与自己“唠嗑”的书,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将自己的感悟记下来,将自己的点滴留下来,等将来的某一天,重新翻看开来,会感悟,原来这才是自己的人生,人生,就像一条大河,是点滴的水珠汇聚而成,而那平凡每一天中的心境感悟,就是那点滴的水珠。 提起赞美,你会想起什么,大抵是宏伟的事物,但其实,生命中每一个平淡的小幸福,温馨的小感动,一点点意外之喜的小感悟,一点点萍水相逢中的欢喜泪水,一点点书卷纸墨中的领悟启发,都算得上是生命中的惊喜,也是值得赞美的。

赞美的事物,不一定非要详详细细的说出来,用心品味出来的,无法言说的,一刹那闯进心里去的,在心里回味无穷的,留在记忆里挥散不去的,都算得上是生命中值得赞美的。 本书就是这样的一本书,作者写了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对读过的书、见过的人的看法,写了与朋友亲人之间的拌嘴分歧,吵吵闹闹之间尽是情谊,写了自己对所见所闻的见解,写了自己看到别人的童年和生活,如何追忆回忆起了自己的童年,和自己那些曾经的经历,作者想告诉我们,不管你曾经的经历是苦是甜,那都是人生的一部分,都构成了你的一切,你的过往就是你,这些都是值得你去赞美去珍惜的。 在本书中,作者还写了自己对文学,对绘画,对艺术的看法,在作者看来,这些作品不仅仅是作品,更是作者内心情感的抒发,作者想告诉我们,作品是有生命力的,作品是作者的自画像,作者特别举了梵高的例子,作者想让大家知道,作品充满了生命力,作品展现了作者的想法。此外,作者也为我们讲解了他对诗歌的看法,尤其是对诗歌中流露出的幸福和快乐的看法,作者告诉我们,诗歌也和绘画等艺术一样,只要是人们创作出来的作品,都是人们的自画像,显露着人们的内心。 本书中的语言清晰流畅,温馨柔和,又风趣幽默,贴近生活,让我们看到了作者的内心,那就是那些构成我们生命点点滴滴的回忆和温暖,都是值得赞美的,都是让我们难忘的,都是值得珍惜的。

《那些无法赞美的》读后感(十二)

翻开木叶的新书《那些无法赞美的》新书,不禁一些愕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阅读下去,越觉得难以归类。它的体裁是如此丰富而多样,入选的文字有诗歌、书信、随想、批评、序、对谈等。算上附录(《阿乙×木叶:自由即爱与被爱、创造与被创造》),创作时间竟然横跨三十余年。最早一篇书信,写作于1995年,附录则完成于2019年。除了附录之外,其他文章则创作于1995~2008之间,时间的跨度亦长达十三年。这段时间,正是木叶风华正茂的的青年时代。无怪乎,木叶在后记中感慨:“这似乎更像是我第一本书。”

显然,木叶是有意对抗市场的逻辑。他不想被某个身份桎梏,如诗人、评论家、记者。因此,新书所呈现的面目,并非是木叶的某个侧面,而是一个整体,而是他与文学相处的过程。在木叶的笔下,文学远不止是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俨然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在岁月的长河里,文字是如何渗透到木叶的血液中、生活中。文字又是如何构建他的精神世界。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读到多面而整体的木叶。他是真诚的诗人、是敏锐的批评家、是不畏艰险的记者、是满怀理想的学子、是远离家乡的游子,等等。概括地说,呈现给我们的并非是某个标签化、抽象的木叶,而是一个完整的、健全的、具体的人。

这里所说的“完整的、健全的人”,并非是说生物意义上的,而是心智上的。生物学意义的“人”,自婴儿呱呱坠地那一刻起,便主动获得。成为心智上的“完整的、健全的人”,需要通过艰辛的“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历程。人们常说“三十而立”,其实“而立”不只是指成狸事业,也暗含确认自我、确认品性与趣味、乃至确认自己的朋友之意。只有确认了后者,我们才能说“立”。大多数人在二十多岁时,都富有激情、干劲十足,可也是价值观最为混乱且摇摆不定的阶段。是向左还是向右,全都在一念之间。因此,木叶将自己青年时代的文字,编辑成书,除了擦拭记忆深处的灰尘,追忆似水流年之外,应该也有重新观照“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历程之意吧?

在《斯通纳》中,农学院学子斯通纳爱上文学,是不经意间旁听了文学院教授的课。在那一刻,文学像一道光,照进了斯通纳的生命。木叶能走上文学之路,其兄长的影响至深。“他特别喜欢以港台歌曲的调子即兴填词唱出来……而在于那种懵懂的创作,懵懂的音律之美。”(《阿乙×木叶:自由即爱与被爱、创造与被创造》)可以说,其兄给予木叶最初的诗歌审美启蒙。

影响并不局限于启蒙。除了亲情之外,文学也是木叶与兄长沟通的桥梁。《致》是木叶写给兄长的家书,成文时间在1995年。彼时的木叶,远离故乡北京,在上海求学,遭遇到“在学校与家中,我判若两人”的境况,思乡之绪生焉。木叶倾诉之余,亦为其兄“增补”诗句。可见,诗文切磋是兄弟两人的日常生活中的常态。

似乎每个写作者都会有这么一个阶段,每写一篇文章,都急不可耐地发给亲朋好友。《一篇未定稿:关于柏桦,或夏天与汉风》便是最好的证明。此文能够重新“面世”,则有赖于朋友的存稿。这篇写于2006年4月的稿件,因木叶生活的变故,未完成即“遗失”。“2021年底,胡腾兄发来十几篇他所存我的文字,内有此稿”。可以想象,木叶与朋友当时的交流有多频繁与热烈。一段尘封的记忆,慢慢地被重新擦亮与唤醒。这是属于年轻人的友情,纯粹、古典、烂漫,真诚地交换着彼此的文字与见解。

年轻的木叶笃信着文字的力量,笃信文字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他奔走在文友之间,不知疲倦。他写文作诗,与朋友一起自办刊物。正规的杂志相比,自办刊物给木叶带来多少现实的利益。仅能得到的收获,或许只能在小范围里发表自己的作品。而这,亦足矣。由性情相近之人组成的文学共同体,在为文学挥洒着热情与才情。

《命运》《天平上多余的一克》便是它的产物。前者是校园刊物《命运》的序言,后者则是自办刊物《空间》的序言。两篇都是具有宣言色彩对的文章,带着强烈的冲击力。尤其是《命运》,学生时代的木叶宣称,“以艺术为主体力量,并特别注重艺术理论的建设,希望最为广阔地融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社会生活,成为一个艺术的论坛,生活的论坛。”要达成此目标,则要摆脱“臭架子、小趣味、门户之见和不彻底性”,则要真诚,“来真诚,去也真诚,自我批评也要真诚;沉默要真诚,笑骂也要真诚;说话真诚,行动也真诚”,则要“深入浅出”,则要“不拘一格,大胆创新,力求坚实”,则要“健康”。学生时代的理想与追求,大多数人在走入社会后,会渐渐淡忘,乃至彻底遗忘。原因无它,实则是为柴米油盐所迫也。

木叶没有忘却学生时代的追求。应该说,他始终在身体力行地践行着“命运”的宣言。因此,在汶川地震时,我们看见他不畏艰险前往现场。进行诗歌创作时,则极力从古典诗歌中汲取营养,力求做到“不拘一格,大胆创新”。写作评论时,对作家、作品则真诚以待——不作廉价的赞美,亦不作恶意的批评,更不吝于赞美。此点,在木叶对柏桦的评论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木叶赞赏柏桦为现代诗注入古典语言与意象的努力,亦反对过于拨高或神话诗人。

最后,要讨论一下“健康”。《命运》所指的“健康”,可以简单地理解成“健康的生活,健康的创作”。这些似乎不难,实则不然。必须承认一点的是,作为个体,面对历史与时代潮流时,往往无法保持清醒与自我。甚至,我们会努力加入其中,成为潮流中的一员。

具体到写作方面,便是作者为了利益最大化,努力迎合与附和潮流。比如,许多作者在创作时,热衷于呈现恶、描绘丑陋,似乎觉得越丑恶,便越能体现人性的幽暗。从丑恶的角度去批判人性与社会,会让人产生“深刻”“真诚”“勇敢”的错觉。然而,没有悲悯心的批判,只是尖酸的刻薄;没有善的底色,恶只会沦为病态的展示。“普通人生活在不满与渴望之中,这种不满与渴望是机械的,不断重复的,诗人也不过袒露自身,抨击社会,无力将美好挽留,更无力将美好实现。作为整体的民族和人类反抗并复制痛苦,没能真正认清‘幸福’,更无战胜‘幸福’。”这是木叶在《诗人与诗歌》所说的话。

日常生活由许多细小、琐碎的事物构成。鸡毛蒜皮有之,狗血恶俗有之,重复无聊有之。困囿于日常生活的我们,常常会生长出不满与厌恶之心,生出逃离的欲望。进而,对日常生活怀有巨大的敌意。其实,日常虽有琐碎无聊的一面,但亦有壮阔伟大的一面。我们也不可能永远处于飞扬的状态,总会遭遇到沉默与糟糕的时刻。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面对这些时刻。或者,我们干脆用红布遮住双眼,假装苦难与糟糕并不存在。“万物赤裸,一些繁琐的事物锻造着生活/锻造。将锋利刺入世界。锋利。死/也是一种妥协,我点燃一支烟,重新思考”,这是序诗中的一句。原诗写于2009年,木叶于2023年5月作了修订。他增补了一些具有时代的词汇,如“核酸”“月供”等。生活与历史的重量,陡然押在身上。因此,健康的前提是承认与接纳这些时刻,并以强劲的心智超越之。文字的力量,亦不只止于记录。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生活中邂逅“那些无法赞美的东西赞美着的世界”。

刊于《文艺报》

《那些无法赞美的》读后感(十三)

木叶的表情 王苏辛 ①时间 少有人的文章能够在多年之后还能继续被阅读。除了幸运,更多需得文本自身有穿透时间的力量。木叶显然有力量又幸运。这或许和他是个诗人,且文字中贯穿的诗人意志相关。“诗”作为高度浓缩性质的创作,似乎一直以来都被认为不像小说和散文随笔容易被时间所过滤。 在《那些无法赞美的》中,能看到木叶的“诗心”不仅仅是诗歌创作本身,而是用诗这一载体来保存自己的时间,甚至保存与更广泛时间相关的时间。这或许是他作为写作者的志向,但更像一种生活的信仰。读毕全书,更觉得“诗”是衔接了作者不同文体的创作、流变的生活、对社会转折期观察的一种存在。也因此,当这本文集将诗小说、散文诗、对谈、评论和调查文章等等聚集在一起,也依旧内在质地统一的原因。 不同于一些才子文章,《那些无法赞美的》辑四第一篇文章《诗人和诗歌》中有一段23岁木叶的陈述—— 一句话,诗人创作时是诗人,放下笔就应该是诗。 如果说诗歌还是神圣的话,那就在于“生存方式”在最深处就是诗人的命运——直至诗人死后。 认识到这一点,才只是前提,诗歌的突破在于如何回答这一“命运”。 简单几行字,虽然是就诸多大诗人大作品宕开的思考,透出的却是年轻写作者的雄心和信心,更是已经完整、有力的诗观、文学观。带着这样的几行字,回到本书辑一看似朦胧的诗小说(我更愿意认为这就是小说)《梦——留别这个世纪》,发现它竟是一篇言志的小说。是在以青年人的心志塑形一个崭截时期所必要的内在的动荡。于我而言,全文都值得背诵。 那些难以言明的心意,成为思考的线索。那些童年,是力气,是阴影,是重生。沉默的,变幻莫测的,成为有力的意象,如流动的布景,一边消失一边又留恋。木叶用美且简明的语词,直击心灵的破碎之处。 对作者木叶来说,《那些无法赞美的》所书的是他整个青年时期的内心曲线。就那段时光本身来说,这本书是一位诗人在社会转折期观看自我及附近生活、塑造自身的精神自传,是一位批评家对千禧青年内心与时代交融、骤变过程的记录。读罢这些篇章,难道那个书中挥斥方遒的“我”,不也是许多人曾经或现在的“我”。看,这难道不是时间在召唤它的读者? ②自我 在我的心目中,木叶一直都有两副面孔。一个是对人对事的热情显得他像个老好人。一个是谈起问题时的一丝不苟,甚至有时还有些严格。说话不严谨如我,一次提起一位作家多年前获得过一个奖项。木叶觉得我的信息有误,回到家就查询出来将正确信息发给我。 作家郭爽曾在外滩美术馆有一场分享活动,主持人是曾在《万象》发表过多篇学人文章的经济学者梁捷,木叶是嘉宾。郭爽和木叶一样都是谈问题非常严肃的人,讲座中每每有疑似争执的部分,木叶也都愿意依着话题本身的深度延续下去,如此向上说,看似的争执也变成愈辩愈明的过程。 读他的《那些无法赞美的》,更是发现原来他的严肃和一丝不苟早在少年意气时代就已经确立得非常鲜明。书中多处以文学笔法写到九十年代末的社会景象。其中的松弛与紧张感也暗合着我自己对模糊童年记忆的回望。 九七年香港回归,双脚踩在县城的柏油马路上,我是一年级小学生,突然,我就长大了。父母说,你要离开家乡,去北京,去上海。最好在奥运会那年考上大学。我听从了。但我没有那么聪慧,也或许只是不够勤奋,高考失利让我只能在电视上围观了那一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仪式。多年过去,我已经想不起很多情景。最多能想到离开县城时的景象。觉得周围的一切都是松软的,充满缝隙——这或许是当时的时代氛围,它告诉我,你怎样弯折自己,都可以栖身。然,我是一个正面强攻的人,在生活中横冲直撞。常常总是撞了南墙也不知道可以弯折一下,用以藏身。 因此,阅读木叶书写友人的那些文章,常常唏嘘不已。除文字中对不同人不同性情的敏锐描绘,更读到木叶对同样稍显用力生活的友人的体贴。也读到他写到友人柳绦的“歪论”: 人来世上一遭就是为了“杀”一个人,好的,坏的,男的,女的……最终绝大部分的人“杀”的是自己。 和许多描写友人的文章所不同的是,木叶并非刻意要去写谁。他更像是写一个流动的集体,时而有人走,时而有人来。也像极了那个充满缝隙的氛围。木叶在谈诗文,谈阅读的书写中,带出那些个友人的画像,也继而接续出自我的画像。木叶擅书写人的情感连结,以内心的映照画出彼此的心灵的轮廓、深层的同意。这似乎暗合他生活中的性情——待人谦逊,真的谈起问题来,却又严肃认真,不会轻易退让。辑三《断续》中所言—— 很多东西不是以其凛然的存在与我们相知相守,而是以其死亡、消逝、断裂、散佚触动我们,直至永存于我们心间。 带着木叶对性情多元的友人们的体贴,再看他描绘情感状态下的自我,就咂摸出那平静、温润中的激烈来。 辑一《北京越来越北,或像皇帝一样被均匀地一刀劈开》一文,节制、概括的画面中,木叶保留了时间深处那份距离感,在自觉地反思与回望中。他把情感降低到最少,却保留着有冲击力的细节的痕迹。短短的文字中,无论是近距离审视“你”的母亲,还是小心翼翼记录下“你”的诗句的“我”。无论是北京夜晚“你”饮下的白酒,还是“爱情是一只没有脚的豹子,在袅袅兮的秋风再次吹起之前追杀着你,我”。都像画画那样,反复点涂着记忆的明暗面。似光的,又似暗。是暗的,又是光本身。 ③漂泊 木叶似乎一直保持着漂泊状态,精神上的。9年前,我加上他微信,老老实实叫他“木叶老师”,他的微信名叫“木叶在上海”,至今未变。 也是在数次聚会中,我用零碎的他人的话语拼出他简洁却多变的履历——北京人,中学就读于北京重点高中,大学进入复旦大学历史系。在校期间即进行诗文写作。在当时的校园中,是许多人都知道的一号学长,一个人物。 二十几岁时,我听这些细节,多半会聚集在个人身上。那时,我的世界深处,人和人本质上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多半是机缘巧合罢了。直到进入三十岁后,才渐渐真的知道人和人的联系早已经在性情中标明缘起的原因。那些看似的互相的错位,彼此的争执也都是辨清自我,改善自身,进而找到自己要做的那些事的过程。 也因这份心态的转变,我注意到木叶每每谈起一件事一个人,总是能带出一个松散而又迷人的集体来。他唯一甚少谈起的是故乡。又仿佛,因他来自北京,一个很长一段时间都属于核心的存在。一个被一些南方人痛恨的每年春节必吃饺子的地方,那些年文学青年都要齐聚的共同的精神原乡。因此,他的故乡也就显得不像其它人的故乡那么特殊,那么值得被提起。 我曾经想问木叶,为什么是“木叶在上海”,不是“北京木叶”呢?但很快我意识到后面的组合方式过于土气。当一个人以现在,以此刻为坐标,他的过去也就在此刻之中了。而木叶身上的漂泊感,或许也是因为标记了两座大城市的记忆,从一个文化核心到另一个文化核心。他自己就像在身心强健过程中将那些看似不交汇的路给打通了那样。他走过的路也许看似崎岖,实则只是从缝隙中走开,选择开启自己的时间。 还记得2023年9月15日晚,距离复旦不太远的烧烤店,外面是细雨。木叶坐在长条桌的斜对面,脸上是活动结束后的疲倦带来的特殊的严肃。以及或许因新书出版,那层青年时期的意气风发就像重新长回他的脸上。一时间,我仿佛看到多年前那个在复旦大学,在友人的房间,在京沪两地往返时的木叶。他的锐利,他的爱欲,他的茫然四顾。他对当下、内外,近今文本背后那些命运的关切,好似在他脸上以表情转换的方式,无声地演奏着。 而今,逝去的时间成为岁月增长的明暗面,他的目光,他日常生活中的谦逊,与写诗写文时的力量感,终于将他描画得如此清晰。 我在那个夜晚于心中默念木叶那句最初打动我的诗句“美只是事物的一半/另一半将黑夜提到天的高度”。不禁一颤。

《那些无法赞美的》读后感(十四)

那些无法赞美者,即便不被世人看见,它也是意义非凡的。一本承载着记忆与时光的书,仅仅是几行字,就足以深刻,生活的种种,亲历的、想象的,以及那些转瞬即逝的,都流淌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中。

作者木叶将多年的“心情积蓄”集册成这本《那些无法赞美的》随笔集,怀着一颗虔诚的心,用文字与万物连接。在这个过程中,蕞为接近的可能就是“爱与自由”。

《那些无法赞美的》

这是很多人终其一生所追寻的,至于追寻得到与否,只能看个人的造化了。感怀2022年5月的奥密克戎时代,看世人的纷攘,感世态的无常。

那些无法赞美的

9.1

木叶 / 2023 / 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将自己写于早年(1995年——2008年)的旧文,整理、编合、修订,才呈现给我们这样一本充满诗意与个人感怀的随笔小书。

《那些无法赞美的》

喜欢开篇序诗里的这句话:“那些无法赞美的赞美着世界。”这也正是书的名字,让人觉得旷远而又切近。

然而,在赞美之外,日常所遇,并非都是可赞美的。作者的这个“无”,包括个人情感和坚硬世界中的无名、无形、无解、无力——无与悲痛通向一切。

全书共四辑,包含着热爱与追求,审视和抵抗。

辑一,写“爱与si”,或那些无法言表的东西。“诗小说”和“散文诗”和纪实,将一个人的性格和风格组合成一个脉络。

《那些无法赞美的》

辑二,写古今诗思的交汇。他将自身的经历与古代诗词相联系,以旧易新,重新唤醒陈旧的记忆,古诗与新人的连接,正是他想要置身其中的愿望。

辑三,写信件、序言,和画家、诗人、作家、导演、歌星和异类人物,驳杂中却正是作者注重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以及严酷的真相和漫漶的自由。

《那些无法赞美的》

辑四,写不同时期对诗歌的一些思考。虽这些均未正式发表,却深含作者鲜明的个性,自觉在过去的认知里令自己惭愧而振奋。发展带来新的思考。

这本小书,只有自己去读,才能触发对生活、文字、现实、青春、孤独、健康以及爱与自由的深切感悟。这里的文字就像一条荧光的河流,文字流淌,淌进岁月;光阴重现,现于文字。

《那些无法赞美的》

《那些无法赞美的》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