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衷心笑读后感锦集

衷心笑读后感锦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2-02 17:45:12
衷心笑读后感锦集
时间:2024-12-02 17:45:12   小编:

《衷心笑》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坚强和乐观展现了生活的真谛。故事中的角色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始终保持着微笑和乐观的态度,展现出了人性的美好和力量。这部小说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温暖和力量,让人深受感动。

《衷心笑》读后感(篇一)

师太的第300个作品,特意入手了港版,从右至左的竖体阅读体验很特别。看到最后才知道原来女主才是最完美的机械人。

女主娥媚一如既往都是师太笔下的三高女子,高智商高情商高工薪。美中不足是缺爱。直到遇上朱峰。朱峰因公毁身,全身皮肤均是人造,半个身体都是机械。朱峰因缘际会下得知娥媚,暗地与她接触,根据她的喜好改造自己成为他心目中最完美的男人。二人结识后,朱君君子谦谦,处处忍让,皆因他爱她。

结果是大团圆落幕。

不过师太一如既往地,神仙伴侣也有分歧的时刻。最后十页师太突然峰回路转,让娥媚突然变得贪婪,一直追查朱峰真面目。书中某些话不错,过去的事你没有参与何必要去追查,插回真相若让爱侣难堪本人不快,岂不是得不偿失?朱峰已经变成娥媚心目中最完美的男人,那份苦心,为何要去质疑?人都是贪婪的,得到了就想要更多。

最后,娥媚被医生暗中截断脑部某些线路,忘记贪婪,和朱峰有愉快地一起。这个故事发生在未来一个机械人已经被人类当做同事保姆司机的年代,没想到原来女主才是最完美的机械人。

何为衷心笑?或者就是无贪无痴时最简单的笑容。

《衷心笑》读后感(篇二)

王太在酒吧看见落泪的峨嵋

只得自人群中走出 对女儿说

个人造化不同 非一己之力可救

不幸者变兽 有幸者修成正果

是人亦是妖 不到生死关头 看不出真像

峨眉的妈妈一定是什么都知道的

难怪王太总是狷急不拘又郁郁寡欢

母女关系总是别别扭扭 不亲不昵

这样经历的妈妈看得见别人眼中刺

也明白自己眼中的梁木

为什么救活他 他本无意识 他只是一只蛹

你不是他父母 你当然那样讲

《衷心笑》读后感(篇三)

一个发生在未来的科幻故事,探讨的还是亦舒笔下一样的男欢女爱,情感纠葛。最初听到亦舒是在杨千嬅的歌里,后来微博上看到节选的几句她的话,聪明犀利,深得我心。于是买书凑单的时候买了一套她的有生之年特辑,看下来,也不是说不好,只是比起张爱玲之浑然天成毫不费力,这些故事都显得有些类似,尤其是女主角,几乎千篇一律的聪慧机灵都市女,物质生活由我之余还欠缺感情的圆满。

当然必须得欠缺,否则也就没有了故事,可是违和感始终挥之不去。可能是亦舒简练到不像白话文更不日常的表达方式,更可能是她的女主角夹带了太多作者个人的期望,绝对得有些不真实。人间烟火,五谷杂粮,有了这些世俗的纠葛才衍生了更多的爱恨情仇,女主角开场已经七窍玲珑看破世情,禅修一样清心寡欲,又在世俗的世界里升职加薪机灵百变,万事俱备,只差一个完美的男主角。少了成长的曲折,自然少了实感。

亦舒的文章里经常出现的母亲角色,代表着和女主角完全不同的世俗之人,坐井观天又斤斤计较,沉郁刻薄。世界被作者强行划分为两类人,一类是隔岸观火的高人 ,剩下的都是滑稽剧的演员。但是到了最后再高明的人也还是一样的困于简单的原始的自我认同和男女之情,未免有些故作清高的嫌疑。

是,她们豁达,她们不计较,明事理又有工作,总是穿着白衬衣和卡其裤,眉目清秀又人格独立。但是不真实,有明就有暗,有白就有黑,一个饱满的人物形象肯定不止差个另一半这点困扰。没有谁比谁更高明,蠢女人和聪明女人想要一样的经济自由和情感归属。

大概作者本来的意图就是写写这样高雅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寂寞。

《衷心笑》读后感(篇四)

时隔多年,再来看亦舒女士的书,有些震惊,这么多年过去了,她的作品不仅没有落伍,反而还与时俱进,一查资料才发现她居然已经写了三百多本书了。 大学时期我曾一口气将图书馆里收藏的亦舒所有的书了个遍,只因她的书实在太好读,薄薄的一本,两三天便可看完,偏偏还每本书里都有颇多金句,让人忍不住记在纸上,刻在心里。 那时候是真的喜欢亦舒笔下的女子啊,那样独立,信奉这世间靠得住的,从来只有自己。可以说我的很多人生观都深受亦舒影响。 可惜后来看得多了,难免有些厌倦,甚至生出一种换汤不换药的感觉。就像亦舒的哥哥倪匡所言:“我写科幻,可以天马行空,她写的只是两个男的,一个女的,或者相反,三个人来来去去写了几百本书,真是本事”。不知为何,我从这话里竟嗅出了几分讽刺。但他也确实说出了事实,亦舒的作品从来就没有众多人物,往往只是几个人之间的爱恨纠葛,这样的故事,偶尔读读还觉得新鲜,读太多了,自然会腻。 可是一段时间不看她的小说,再翻开,又会重新沉迷其中。拿这本《衷心笑》来说,写的已是二零五四年的故事,二零五四年后会是个怎样的世界,谁知道呢?但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出生的亦舒女士却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出来,毫无疑问,那时候机械人必然会普及,给人类带来了无数便利。但可怕的事情也随之发生,机械人竟也开始产生感情,甚至开始和主人讨价还价,最终伤害主人…… 这是个一打开就停不下来的故事,而亦舒的文字风格却始终不紧不慢,在还未察觉的情况下安抚了读者那颗躁动不安的心,终于沉下心来,跟着女主角王峨嵋一起在二零五四年生活、工作,以及寻找那个对的人。 原来哪怕再过去三十年,大龄女子仍会遭遇催婚,哪怕她早已实现财产自由,哪怕她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也还是会被家人催,会被同事暗地里议论。 幸运的是,王峨嵋遇到了朱峰,她本以为这是按照她的喜欢设计的机械人,却未曾想到他只是因公伤导致半边机械,其实骨子里却是人类。更未曾想到的是,整本书以人类身份活着的王峨嵋,其实才是真正的机械人,她早在一场车祸中死去,但肉身完好,于是家人请求著名专家设计人造大脑,输入王峨嵋的记忆,再抹去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 奇怪的是,比起王峨嵋与朱峰的爱情,我更想知道那些本该被毁掉却偷逃出来的机械人到底会发生什么事,他们分明在策划着什么,是否已经在考虑推翻人类的统治,想要翻身做主人?如果真是这样,我更愿意看到机械人的首脑与王峨嵋发生些故事。朱峰确实好,但太过完美,总让人有不真实的感觉。 亦舒的小说是真的好看,美中不足之处在于,或许是因为她身处加拿大,用惯了英文,在作品里时不时就会冒出一两个英文单词,对于普通读者而言,看起来着实吃力。当然亦舒本人是不会考虑这些的,她只管写,从不操心是否有人不再去看。

《衷心笑》读后感(篇五)

衷心笑是一间公司的名字,初衷是制造一些机器人陪伴主妇,取代原来师太小说里面写到的那些道具性质的角色,律师啊佣人啊什么什么的,让主人能够由衷地笑出声来。故名。

这是2054年了。

王峨嵋和机器人保姆兴一、电子狗以及声音(类似智能音响)昆仑生活在一起。峨嵋家这些“智能人”均为衷心笑品牌。好厉害呦!

兴一因为款式太老旧,为救人出了交通事故,被送去衷心笑事务所修理。别人劝她换新机,峨嵋却念旧,虽是机器却懂得救人,不,就用兴一至死好了。

昆仑诱导王峨嵋恋爱,不然也可以像她的母亲王太太一样,和金先生(机器人)恋爱同居嘿咻……虽然王峨嵋对爱充满了向往,但是对人又极度不信任,虽然抗拒,但又有一点期待,或许定制一个理想男友也是可以的,遂在昆仑的循循善诱下,一一说出对男人的要求,此处是师太对理想男人的描述,要高要大,肩上有雀斑,体毛浓郁呦,尺寸6A.(6A是多大?没概念……)

话说这一日,平静生活又起波澜。

兴一的玩伴电子狗出去玩,被流浪的机器人围攻,原来机器人和人类社会一样,也分三六九等,这些流浪机器人是被人抛弃的,他们为了苟活四处逃亡,甚至打砸抢烧报复社会。

而王太太的金先生也莫名原因突然发作,攻击王太太,被王太太用量子枪射杀,金先生变成一堆废铜烂铁,被扔掉。事后得知,因为王太太更改了金先生的配置,导致金先生不满,甚至在外面搞起小三来,这才神经错乱。

心灰意冷的王太太来女儿峨嵋家暂住,穿了女儿的衣服去夜店耍。峨嵋的生活因为王太太的到来鸡飞狗跳。

就连一向好脾气的兴一,最近因为电子狗死去有些抑郁,想养真的小狗,但是一发不可收拾,竟然要养很多只。并且与主人峨嵋顶嘴,气得峨嵋要将她赶出家门。

与此同时,昆仑跟峨嵋已经就定制情节的要求聊得很细致完整了。

好的,下面是反转来啦!

峨嵋不知道的是,衷心笑事务所里已经为峨嵋定制好了理想男友。这个定制的机器人是朱峰,其实他是峨嵋的暗恋者,因事故变为残疾,故接受手术,是人肉与机器的合成人,此前一直伪装成峨嵋家的昆仑,原本是他诱导峨嵋说出要求,他又把自己整成峨嵋想要的样子,最后以机器人方式来见峨嵋。

两人相爱啦!

有了男人,兴一算什么,赶出家门!

蜜月ing~~

所谓当局者迷就是王太太来一次,就识别出女儿交往的这个男的不是机器人,峨嵋还把他当机器用。峨嵋当场懵逼。

又一天,被赶出的兴一 ,回来对峨嵋说,有件事她要讲出来,说不忍再隐瞒真相,说她从小照顾峨嵋到大,你现在变了一个人,完全是在那次意外之后。

所谓的意外是说,20几岁时峨嵋跳轨自杀,当场死亡。

峨嵋不相信,但是兴一甩下这句话就走了,峨嵋开始慢慢找回记忆。包括她为什么要自杀,前男友为何人,是否怀过孩子等,这一切都是她独自调查,但是她不知道她的一举一动都在衷心笑的监控下。

真相揭开后,两个残酷的人结婚了,众人祝福。

婚后有次回王太太家,几个打麻将的机械人多嘴多舌,说你老公朱峰的皮肤都是假的,就不想知道他真正的样子嘛。毕竟你们是人,和我们不一样,我们不是人。峨嵋听了生气,切断电源,拿起电钻,杀了几个麻将人。

但回来后却动了想法,试图了解真实的朱峰,了解的方式竟然是试图用电钻钻开朱峰的脑袋……为了揭开这个心结,峨嵋去衷心笑事务所和医生聊。

最近黑镜感,最巨画面感的一幕来了。

正在喝着咖啡的峨嵋被切断(电源),做上轮椅进入电梯,电梯下行后打开,进入实验室,被送上手术台,医生在峨嵋头顶找到一点黑斑,用仪器轻轻一撬,由气压控制的天灵盖缓缓升起,露出了无数细微肉眼不能细视的零件,正微微闪亮。

重新修正后,又送回来,睁开眼睛的峨嵋继续和医生聊天,家长里短,男友朱峰来接她,她挂到朱峰身上去。

呵,王峨嵋从来都不是一个活着的人。

这回估计不会再打什么主意要打开老公的天灵盖了。

写完梗概,有一种重看一遍的冲动了,这一本从写作技法上来说,师太真的是驾轻就熟,十分完美,又在题材上做了很大的突破,其实比较适合改电影呢。

《衷心笑》读后感(篇六)

读诗的时候我一直很迷惑,因为这些诗作极具魅力,可是魅力来自何处呢?那些精彩的譬喻出人意料又如此贴切。但是,虽然《一个人的<诗>》有着牧歌般单纯明媚的语汇与物象,它的词与物之间所建立的联系确实又是令人把握不定的:

在朱琺君这里,乌鹊不再仅仅是乌鹊,藤蔓也不再仅仅是藤蔓,声响也不再仅仅是声响,它们似乎具有了某种魔性——“啼鸣”可以被看见(“那漂在黄河上的绿色岛屿,/定睛看来竟是雎鸠沉静下来的/鸣音”,见《关雎》),“身段”可以被听见(“但是谁/居然找回那些圆如锺鼓的声响/妄想去呼应最漫长河流中一曲/你那时还曼妙安静的身段”,见《关雎》),“实体”改变它的形状(“我经过那里,才发现自己/在此盘踞已深,像是喜欢纠缠的葛/向你的未来蔓延我的身体”,见《樛木》;或者,“听说你从不靠岸,听说旋转是你的美,/固执地相信你是汉水的一部分,/以便我徒劳地追逐你”,见《汉广》)。在那些一啼啭、一延展、一回旋之间,隐约闪动某种不可把握的灵动之物的踪迹。

于是,在朱琺君的诗中,本体与喻象,就不再是维吉尔似的单纯——在维吉尔那里,比兴的延展并不会改变事物的本质,小羊仅仅只是小羊,杨梅仅仅只是杨梅,你也只是你,我也只是我,比如:“种子爱潮湿,小羊爱杨梅当它断奶,/母羊爱垂杨,阿敏塔是我所爱。”或者,“赫库雷最爱白杨,巴库斯以葡萄为贵,/美貌的维娜丝爱番石榴,阿波罗爱他月桂,/菲利丝爱榛子,而只要菲利丝爱它,/番石榴和月桂就都比不上榛子的身价。”在这些比拟中,事物有其恰切稳固的“位格”——所能经历的改变是发生于事物内部的,以其轻微而难以察觉的方式—— 不信请看,“我对他的爱情是这样每个时辰都在增长,/就像那青藿在初春天气那样生长一样。”当然,基于事物内部的“时间性”所带来的并不仅仅是生长,维吉尔深刻体验着事物的生长与消亡。

因此,在那个万物一体的牧歌世界中:虽然水是四处可流的,花是到处开放的——“在你熟习的水滨,在圣洁的泉水旁边,你可以乘凉”,但是诗人细察到群山的阴影渐渐拉长,天色渐渐变得暗淡——“怅恨的天空上那黄昏星开始照耀”。在纤微空气颤动中,四季及晨昏的变化,都深深撼动诗人的心灵。于是,贴合着那些神奇的植物和美丽花朵,还有蜂群的涌来和消散,爱情的兴盛和衰落,这一切与微妙的时序交替密切溶合。那些诗的起兴来自贴合时序的敏感颤动,比如:

“现在我们正在中途,已开始可以看到

比安诺的坟墓,在这里有农夫们

在摘着叶子,这里,莫埃里,让我们高吟,

把羊群停下来吧,我们进城总来得及,

要是我们怕黄昏会先带来了细雨,

我们就更该唱着走着,那样走路人不伤。

让我减轻你的负担,就一边走一边唱。”

(《牧歌•其九》

这是年轻牧人吕吉达鼓动年长牧人莫埃里的歌。而在莫埃里对于过去荣光的记忆和现今的迟疑中,维吉尔抒写着时序的流转与变异:“时光带走一切和人的精力,记得在儿时/我曾经常常以我的清歌埋葬了白日”——一场时间性的细雨在维吉尔的诗行中簌簌飘落。维吉尔总是让我们看到白昼流逝的痕迹以及他对于“时间”的态度。牧人间的歌唱拉长了白昼,使得时间无限饱满、延长,好像草地吸满了水浆。既然如此,那么“让我们起来走吧,暮气对唱歌的嗓子不利,/杜松的阴影是很坏的,连对庄稼都无益,/山羊们吃够了,回家去吧,黄昏星已经升起。”这是一种渐入宁静的平和,是人类还敬畏命运大神的时代。夜色渐深,孤苦伶仃,忘记回家,那绝对是一个人所遭受的大罪。如若自己爱的人迷了路,一定要像牧人阿菲西伯那样,用巫术把他(她)召唤回来,“我的咒语呀,带达芙尼从城里回家来吧……”这样,人们就不用再怕黄昏会先带来了细雨……

维吉尔的诗作具有微妙而内隐的时间结构,在漫漶无边的时间之流中,变化在事物内部不断而持续的发生,但是“回家去吧”这一行为模式或者说观念认知却缔结了事物之稳定而确定的位格。但是,在朱琺君这里,漫漶的时间之流却似乎经历了某种离奇的转折或变化而获具某种“定向”——“河流不是家乡,而是它的方向”(《采蘋》),人不再沉浸于那漫漶无形的时间之流、并以“回到家里”获得一日劳作后的安宁庇护与沉静憩息;相反,“在通往河流的大路上”(《采蘋》),在“迷茫而停歇”(《采蘋》)的游移、发明与寻索中,一处非现实的空间被搭建起来——它有三个维度:过去/——/未来;但,第三个维度“——”却不是由“现在/当下”所充实的,而是由那个被种种现代批评术语称之为"主体自我“的非实体性存在——一种精神性的心理时空,一种基于线性时间观、却又试图颠覆它的心理图式所占据。因此,行动始终延宕于想象之中——“我两袖浩荡,/正迎风,笨拙地/连接起漫漫回乡之路”(《采蘩》);而那个作为稳定性基点的“家屋”变得摇动而虚幻,它们建立在虚构之中——“白天和黑夜/便要失去稳定的节奏/我们理想的房子/一间间接龙的房子/反复用诺言建筑的房子/倒伏在妳身上,和我越来越小的影子里。”(《行露》)

《一个人的<诗>》中依然有着关于“家”的想象性期待,但是因为不再具有维吉尔式的时间结构,因此,古典时代事物之所具有的稳定位格极其相互关系必然被新的体验、认知与联结方式所置换。《一个人的<诗>》呈现的是纯然想象性的情感与经历,并且同时揭露这样一种虚构——对于古代读者,这一写作行为恐怕是难以想象的:一种爱情的发生与吟诵,难道它可以完全基于虚拟的期待与相遇吗?甚至哪怕是“穿过我私藏在你的思念中/对你的那丝缕招摇的思念”那种爱的联结也是出于一种几近真实的虚构?

“南方有高大乔木出自你真实的幻觉”(《樛木》、《汉广》)

“谁知道我最擅长虚构婚礼”(《关雎》)

“我知道你最擅长虚构婚礼”(《桃夭》)

“会有那么多人知道你/最擅长虚构同一场婚礼么”(《鹊巢》)

“你擅长虚构我的婚礼”(《江有汜》)

我不能将上述摘引的诗句仅仅看做寻常的悖谬修辞或曝露技巧,我想洞察《一个人的<诗>》的奇异魅力的来源。或许,正是如此这般的“虚构”与“自我揭示”,才使得《一个人的<诗>》在提取古老时代的原初物象时却为之赋予闪烁其词、捉摸不定的现代光泽。在反复阅读中,我似乎摸索到进入那个非现实的时空之维的门径——如果我可以引入不恰切的类比,那是现代科幻电影中的梦之结构——比如《盗梦空间》。《一个人的<诗>》这个非现实空间充满古老时代的藤蔓缠绕、花草点染、与鸟雀啼鸣。但是,朱琺君当然不会再像维吉尔那样用花草来比拟恋人的容貌;相反,由于稳定性的消失,抒情主体时时可以化身为藤蔓花草鸟雀,而事事物物也都具有摇动而易变的声响或形象——比如,“那圆如锺鼓的声响”(《关雎》),我们当然可以将之作为对声响的一种赋形,锺鼓是圆形的;但是,当我们读到这样的诗句:

“那漂在黄河上的绿色岛屿,

定睛看来竟是雎鸠沉浸下来的

鸣音。我处在未来的目光

穿过成双的飞鸟,寻求你

留在这里的曼妙安静的身段”

(《关雎》)

或者:

“乌鹊就在你结网时飞走

你低着头,看不见

我的巢。沿路有那么多

斑鸠的声音要把我埋没。

一班车马齐全。想不到,竟有

那么多人围绕我出嫁。”

(《鹊巢》)

在这些诗行中,主体(“你”、“我”)与声音形象(“斑鸠”、“乌鹊”)的转喻不再仅仅是一种绝妙的修辞手段,而是呈现了一种新的体验方式与“我-你”关系的联结方式。在这样一个溶解、变形、甚或相互置换的世界中,爱情的诉求与表达不再是言说,不再是礼物的馈赠,而是像那些依然具有原生本能的野生的东西一样,当“我”试图重新称述“爱”时,“我”信口而出的是:“我听你/你听我”——一种久已失传的联结方式重新发生于“我—你”关系之中。仅仅是“看”怎么能够“看见”呢?那些原初的生命,那些我们已然陌生的动物,它们的联结依靠的从来不都是声音、气息所表征的细微踪迹么?

但是,朱琺君似乎又深知“我—你”关系的重新称述必然会遭遇阻遏:倾听是困难的——“沿途有那么多/斑鸠的声音要把我埋没”(《鹊巢》);或者,“我总要四处/寻找自己的忧心/它像秋虫的翅膀/无力跳起一人高/只在草丛中低吟/高高低低的双音节叠词/把哀愁带往寥落的空山。”(《草虫》)身处渴望所昭示的“未来”,“我”面向的只有遗落的“过去”—— “那漂在黄河上的绿色岛屿,/定睛看来竟是雎鸠沉浸下来的/鸣音”(《关雎》);或者,“在你用言语和树枝拼搭起的/两个未来陷阱里,只有回声/被收纳成最简洁的现实。”(《乌鹊》)也因此,朱琺君的诗行中有时竟然似乎回荡起轰然“巨响”,说“巨响”其实不过是草虫在寥落的空山不绝的鸣叫,但因为空山寂静,那低吟反而清晰有力——“我-你”关系的重新称述因此呈现了马丁•布伯所示的那种二重性:在被收纳成简洁现实的回声的另一端,“声源”一直绵绵不断,它们以各种形式潜伏于语汇与物象的联结之中,而渴望被“你”所听、并能够听见:

“那时候,一切将会归于平静

山石都归于山,鸣虫回归于

昔日错落忐忑的回声。我的心

归于一次意料中的相遇。

四周不再布景,

自行舒展的地平线

从喜悦中徐徐下降

与我们一起

平行在人为的草丛中。”

(《草虫》)

《一个人的<诗>》真是就我狭窄的阅读视野所见最好的现代抒情诗。当我们曾经惊诧于穆旦《诗八首》对“我-你”关系所作极富现代感的称述,那种属于“头脑”的诗完全由“理念”所结构,并因其“非中国性”被视作中国现代诗写作的典范模式。而朱琺君的诗不仅在语汇与物象上重新建立与古老抒情传统的联结,更重要的与其共同经历一种现代转变,那些传统时代的语汇与物象重新闪烁着晶莹的露水、仿佛枝繁叶茂的果树一样,但是照亮它们、滋养它们的阳光却是全新的。作为写作者的朱琺君,必定有理由怀抱《桃夭》那样宏远美妙的文学憧憬:

“去结出果实

请附和那些祝福吧

就祝福我枝繁叶茂

有朝一日成为祖先”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亦舒句子大全
2024-05-21
亦舒经典名句
2024-05-31
婚姻句子
2024-06-04
私语
2024-06-07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