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那些事》是一本启发性的书籍,通过讲述数学背后的故事和趣闻,让读者重新认识这门看似枯燥的学科。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数学原理,让人不再觉得恐惧和无趣。读完后,我对数学有了新的认识,也对学习数学充满了信心和兴趣。
《数学那些事》读后感(篇一)
在计算机工作中,只要触碰到领域的前沿,论文中最核心的应该就是数学公式。虽然自己的研究生阶段自己以为受了还算及格的数学教育,但是长期受工程思维的训练,总感觉这些公式和表述跟自己还是总有一层捅不破的隔膜。
看着同事们在分享时非常娴熟的讲述这个公式的推导等等,总想着自己在哪里存在着知识漏洞。其实仔细学习研究,那些公式自己也可以理解推导,最终找到了一种根源,就是自己想从底层和认知层去把数学消化为与常规接触的东西一样的熟悉,那么其实可以从这样的数学类科普入手。
其实自己想做的不是直接在各个领域达到多大的深度,而是想至少对常用的数学工具和数学的分支 有宏观的了解,这也是自己学的习惯的方法。从宏观到微观。
其实《数学那些事》是较早一个版本的再版,自己正在阅读的也是那个版本。在此之前也已经开始读《什么是数学》等非常经典的作品,为自己这样晚才遇到这样的书深为惋惜。
摒并且自己认为当前这本《数学那些事》的趣味性和基础性其实比后者更强。其实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最初的一些故事和问题,我们能知道很多所谓书中的即在的定律和知识并不是原本就在的,而是通过对日常问题的思考慢慢演化而来的,这样从另外一个方面去看数学知识和工具,就更有了一份亲近感。
另外就是本书的章节组织非常有趣,采用英文字母从A~Z,梳理编排了对应的数学假或者知识点的名字,可谓作者用心良苦,自己看到后也非常喜欢。这点在中文中似乎很难做到,我们似乎可以用天干地支,但是知识与这些字符实在难以对上。
啰嗦这么多,真心推荐高中生毕业后,或者在假期之余。如果是大学生,就要尽早读两本这样关于数学通识的书,为自己学习数学这个学科之王助力。不要像自己一样在工作中反思,这么晚才遇到这样一本好书。
《数学那些事》读后感(篇二)
《数学那些事》
从小到大都觉得数学是非常复杂的学科,初中开始学函数就是无限压力的开始,也成了这辈子摆脱不了的阴影。对于一个数学学得不好但是又感兴趣的人来说,翻开这本书的确需要勇气和看这本书是当做是无用功的准备。
小时候不懂为什么要学数学,而且内容越来越复杂,除了基本的算数,数学到底有什么用?数学家的脑袋是如何长得也成了人生头等好奇事件。
“伯努利试验是一个有两种结果的简单实验。它的结果是成功或失败,黑或白,开或关。没有中间的立场,没有妥协的余地。没有优柔寡断的安慰。”读到这里的时候我还没有搞明白这是什么实验。然而下一段就解释的非常明确了!而反复进行的伯努利试验就是我们所挂在嘴边的概率,而通过概率我们可以去深入更加复杂的东西。
本书出现的公式等几乎都是高中和大学的内容,作者用字母排序弄成了一系列篇幅,每一个字母都代表一个数学基本原理。偶尔中间还带着一些八卦,好歹脑子不用一直转动了。有的内容不会衔接在一起,例如书中有几章是错开很多章节但是讲的都是几何问题。也有专门讲罗素、欧拉、费马的章节。
看过本书能对数学的了解更加深入吧,变聪明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知道了其中概念也不错。虽然有的我没看懂。关于数学,有时候看似简单的问题,原来可以深入很抽象的领域中。
最后想到5世纪希腊哲学家普罗克洛斯的话“单凭数学便能重振生机,唤醒灵魂……赋予其生命,化想象为现实,变黑暗为智慧的光芒。”
《数学那些事》读后感(篇三)
数学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学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个世界任何原理都需要数学的支撑,它是构建起这个宏观世界的根基,如果没有数学作为基础,很难想象人类能够在物理学、天文学上取得的跨越式进展。数学就像一块一块坚实的砖头垒砌起来的巨人,对于我们来说,要想把目光放眼到遥远的宇宙中去,就必须站在数学这个巨人的肩膀上,在那里我们会看到世界最美的风景,这是人类文明的未来,也是人类的希望。
从生下来我们就会接触一些最基础的数学知识,比如“1、2、3、4、5……”,可是等我们长大以后,就只是会受益于它们,却很少再去追溯这些数学原理和数学的历史,它们从何而来,又是如何诞生的呢?当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是大学毕业以后很多年,我好奇这些数学知识背后的故事,于是我选择读了《数学那些事:伟大的问题与非凡的人》这本书,书如其名,书中列举了数学中产生的一些难题,并由此诞生出的伟大数学定理,还有一些至今都未能解决的争论和不解之谜,如算数的起源、圆的奥秘、无穷级数的难题,还有无理数的怪异特征等难题,以后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书中采用从A到Z的26个字母排列顺序进行排篇布局,给你非常独特新颖,又不缺乏逻辑的感觉,每一个篇章都会确立了一个明确特定的数学主题,让你永远不会迷航,在这些主题的指导下,作者通过讲述了很多数学大师的生活轶事、神秘经历,慢慢揭示和勾勒出数学领域里的概貌,就像《历史那些事儿》一样,这是一本独属于数学的千年历史全貌,通过鲜活的事例展示,而不是知识一味的灌输,那些曾经让我感到枯燥晦涩的理论,瞬间变得生动有趣起来,我承认曾经对于数学犹如看天书,现在突然“柳暗花明又一村”了,那种兴奋和激动是不言而喻的,好像有一个科幻和奇幻的世界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一切不再那么难懂了,我才理解其实它们都是来源自生活,只是以前并没有真正懂得它们的意义,现在我也只是刚在门口向里看了一眼,但是就一眼也足够让我满足了,大道至简,世界万物归根结底都会简化成一个个数学公式,这既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哲学。
由于写作需要,我需要了解一些数学定理,对于以前数学并不好的我来说犹如一种折磨,但是这本书让我重拾了信心,它完整梳理,也风趣生动,颠覆了我对数学知识的刻板印象,让我的人生又充实了一步。所以对于数学知识有兴趣,但是又头疼那些复杂理论的读者,可以试着读读这本书,你绝对可以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也会从此爱上数学这门课。
《数学那些事》读后感(篇四)
数学那些事儿
数学,可以说是很多人难以言说的痛,看过一个调查,数学是一门非常容易挂科的科目。
而在韦东奕之所以成为神,数学在他的眼里就是吃饭的家伙,拿奖拿到手软。当我看完《数学那些事》为什么在作者的笔下数学如此轻松,不过看完之后感觉很简单,但是有句话叫做一看全会,一做全废,希望你看过这本书籍不会产生如此想法。
这本《数学那些事》用26个字母顺序,以A到Z字母顺序排列,一部短文集,每个文章都是特定的数学主题,不光有定理还有难题比如无穷级数,作者追本溯源,带我们解密数学的奥秘,走进数学大师的生活。自我感觉这本书并不难懂。正如《自然》杂志所说的那样,这是一本数学图鉴,这里有有趣的数学谜团,而这也是非专业人群看的数学书。在我看来更像是入门科普读物。因为对它产生兴趣,充满好奇心才会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
作者威廉·邓纳姆,数学史专家,穆伦堡学院数学教授,代表畅销作有《微积分的历程:从牛顿到勒贝格》和《天才引导的历程》。邓纳姆博士曾获得美国数学协会颁发的“乔治·波利亚奖”“特雷弗·埃文斯奖”和“莱斯特·R. 福特奖”。
从算术、伯努利试验、圆、微分、欧拉、费马、古希腊几何、斜边、等周、论证、牛顿爵士、被遗忘的不来尼茨、数学人物、自然对数到XY平面到Z。在Arithmetic中,证明了质数的无穷性。在Hypotenuse中证明毕达哥拉斯定理,是关于直角三角形的非常重要的结果,讨论了不同角度处理相同问题的三个证明,我国古代《周髀算经》对勾股定理的证明,17世纪英国数学家约翰·沃利斯推广的证明以及美国政治家、总统詹姆斯·加菲尔德在1876年发现的证明。
Lost Leibniz被遗忘的莱布尼茨,涉及到了我们大学所学的微积分,东坡居士眼里英雄豪杰都是扎堆出现的,莱布尼茨仿佛是被遗忘的存在,在这里讲述了莱布尼茨的故事。莱布尼茨大学读的是法律,在法国担任外交官期间,他爱上了巴黎而且精通了数学,而且意识到了微积分,对他影响最大的是荷兰科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在巴黎他惯于博览群书,到了1673年春天,开始了正式自己的研究。1684年,莱布尼茨发表的微分的论文,首次提出了微分符号dx,dy, 1686年,发表了积分的论文,首次提出了积分符号∫。这章中所讨论的部分是粗浅的不严格的,其中的例子是精选的,但是是易理解的。在数学界,他们是相互交叉的,互相影响的。
喜欢这本书中的经典问题以及论证,却不需要我们太费脑子的数学科普书。对数学感兴趣的非专业人群不可错过。
《数学那些事》读后感(篇五)
数学于生活有用吗?当然有用,这也是个老掉牙的论题了。数学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工具,工程学、建筑学、物理学、生理学、生态学、化学、经济学、天文学等等都需要用到数学。可是为什么现实生活中我们感觉用到的纯数学知识的场合并不多呢?日常支付大概是天天用,但是原理也是最最简单的加减;算利息算利率,稍微复杂点,但是有相应的计算器,也可以解决日常普通的计算。除此还有什么呢?对普通人,没有与大量工程计算职场相关的大概觉得数学是个鸡肋,处于有用但用不上的地步。而自从读书以来,被数学难题长期折磨的心理阴影一直不曾消退过,甚至沦落到听到数学便摇头,便避而不谈的地步。但是,我们仍然需要克服内心的惧怕,正确认识数学。
其实,如果小的时候,被教育者形成数学的思维,那么现在的我们也许不会对数学产生那么多的误解和回避。数学,最重要的不是学到什么定理,什么公式,什么法则,而是帮助我们形成解决问题的数学思维,一种以数学为工具的解决思路。
人民邮电曾经出版过吴军的《数学之美》一书,书中将高深的数学原理讲解得通俗易懂,可以让非专业读者也能领略数学的魅力。就像bertrand Russell所说,“数学应做是之观,它不仅揭示真理,更具极致之美。”谈数学之美,其实本质上还是谈如何化繁为简地解决问题,如何跳出固有思维去不断思考愉悦、规律和美。就像普洛克拉斯所说:“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在科学探索之路中,能在不懈而艰苦的跋涉中发现规律和美,是一种幸运和幸福,也是对美的结果的期待让人不那么陷入失望的泥沼中。
手中的《数学那些事,伟大的问题和非凡的人》以26个字母为序,讲述数学的发现之美以及背后数学家的故事。这本事关数学的科普书中不光有数学公式,还有他们的来历,发现过程和数学家们的琢磨。历数历史上有名的数学谜团,证明过程,结论等都以极为平易的方式一一陈述,一本正经而又不失风趣幽默。
作者是美国数学科普巨匠邓纳姆,他是数学史专家,穆伦堡学院数学教授,代表畅销作有《微积分的历程:从牛顿到勒贝格》和《天才引导的历程》。他所创作的这本《数学那些事,伟大的问题和非凡的人》初衷便是用26个字母讲解数学爱好者们最关心的数学问题,这些本身就是介于专业和非专业人士之间,吸引非专业人士的数学兴趣,让大众接受的科普之作。
当然,《数学那些事,伟大的问题和非凡的人》对那些有一定数学基础,对数学之美有深深的探索之心的朋友们来说,更适合阅读。微积分很难,但是难的其实是勇于探索之心不是吗?如果你以为这是数学启蒙的经典数学传奇或者数学家们从小爱数学的励志故事,那么也有,甚至文中还历数历史上有名的女性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家终究与数学发现相挂勾,你所创造的伟大数学问题,终究成就一名数学家的非凡。
《数学那些事》读后感(篇六)
现在让我回想小学、初等数学、高等数学到底学了些什么数学定理法则,我可说不上什么,也许数学大概是体育老师教的吧,都还给了老师。但是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加减乘除,计算买菜钱,团购钱还是算得清楚的。
无数的前辈,特别是热爱数学的人士告诉过我们数学很美,数学公式很美,因为极为简洁,有秩序,有规律,以极简概括了生活中极为复杂的事物,帮助我们认清事物的本质,甚至探索未来时空的奥秘。就如我国数学家华罗庚所说:“就数学本身而言,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认为数学枯燥乏味的人,只是看到了数学的严谨性,而没有体会出数学的内在美。”
爱因斯坦的E=mc^2是质能方程式,简洁地概括了质量与能量之间的当量关系。牛顿的F=ma同样简洁地描述了力的瞬时作用规律,力、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看到这些极为简洁的优美形态,我们感概数学家们的思维,也感概探寻复杂事物本质的绝妙之处。但是我们普通人是不是真的能体会数学之美?是否能体会数学的内在美?我想这是个抽象的话题,也许普通的非数学专业人士是很难体会了。
但是德国数学家克莱因的描述帮了我们一把,他说:“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技可以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却能提供以上一切。”如果将数学比拟为音乐、绘画、诗歌、哲学这些充满灵性的事物,那么理解数学是可以让我们思维更加严谨慎密的思维方式就不那么让人抗拒了,如此,数学的内在美也就有了可以丈量的可能。
美国数学史专家,穆伦堡学院数学教授,数学科普巨匠邓纳姆,创作的《数学那些事,伟大的问题和非凡的人》以26个字母为序,以字典的形式讲解历史上有名的数学命题,这些命题既有经典数学谜团,也有发现论证的过程,还有的推导过程,对于数学感兴趣的朋友,兼具一定数学基础,或者想看历史上数学谜题的朋友,这本书可以满足你的好奇。作者邓纳姆还曾创作畅销书《微积分的历程:从牛顿到勒贝格》和《天才引导的历程》。因而,他所专米的领域内的数学科普,也是为了向非专业人士娓娓道来数学之美的奥妙所在,他所创作的这本《数学那些事,伟大的问题和非凡的人》干货满满,探讨的“形式简洁,内容丰富”的数学内在也就很值得一看。
热爱之人恒热爱之。让人喜爱的奥秘之一还是从兴趣出发。所以,比起数学公式、定理和法则,个人更喜欢看数学家们的八卦。作为一个逻辑性强,严谨,慎密的学科,数学本身,或者身处这门学科之中的数学家们究竟是怎么萌发对数学的热爱,如何创造性地发现那么多的数学谜底呢。我想解决了这个问题,大概对一个普通人为什么谈数学色变,如此惧怕数学和回避数学的态度也有了相应的解决之法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数学,进而热爱数学之美,研究数学表达的内在之美,我想这本《数学那些事,伟大的问题和非凡的人》应该有所启发。建议有一定数学基础和爱好数学的人士阅读。
《数学那些事》读后感(篇七)
很多孩子从简单的英文字母书开始学习阅读。舒舒服服地坐在大人温暖的大腿上, 随着字母表的展开, 孩子们从“A 代表 alligator(鳄鱼)”到“Z 代表 zebra(斑马)”, 静静地聆听着。这样的书也许不是什么伟大的文学著作, 却是教孩子认识字母、词汇和语言的有效启蒙读物。
效仿孩子们的这些字母读物, 本书按字母 A 到 Z 的顺序组织了一系列小短文, 以这种形式来尝试解释数学的基本原理。不过, 本书的内容相对要深奥一些, D 在这里代表 differential calculus(微分学)而不是 doggie(小狗), 因而, 是不是坐在温暖的腿上也就无所谓了。但是,按照字母顺序周游知识世界的基本思想还是一致的。
这样的组织方式要求极其严格, 读者需要一页一页从头读到尾, 但数学原理毕竟不可能依照拉丁字母的顺序展开它的逻辑进程。因此, 有时候章与章之间的衔接会有些生硬。另外, 某些字母可能包含很多题材, 而有些字母的题材却相当地生僻。这种状况在孩子们的字母读本中也会出现, 比如“ C 代表 cat(猫)”而轮到 X 却是“X 代表 xenurus(犰狳)”。读者会发现, 有些话题是硬塞进来的, 很像把 16 码的大脚硬生生地挤进 8 码的小靴子里。设计一个与字母顺序一致的主题顺序,确实是对逻辑组织能力的一个不小的挑战。
本书从算术这个(看似)简单的主题开始。后面章节依次探讨各个主题, 这些主题可能会有所重复, 而不同的主题也常常交织在一起。有时候, 前后相继的几章会讨论同一个领域的问题, 例如第 G、第 H、第 I 这三章讨论的是几何, 而第 K 章和第 L 章讲述的是 17 世纪牛顿与莱布尼茨这两个死对头的故事。有些章专门介绍某一位数学家, 比如第 E 章的欧拉、第 F 章的费马和第 R 章的罗素。有些章陈述特定结果, 例如等周问题及球体的曲面面积的阿基米德确定法。有的章则关注一些更宽泛的主题, 如数学人物和这一学科中的女性等。无论是什么样的主题, 每一章都讲述了大量的历史事实。
顺着这样一条路线, 我们将展示数学各主要分支的概况(从代数到几何, 直至概率和微积分)。这些章节的设计着眼于解释关键数学思想,采用了不那么正统的教科书的形式, 行文间时而会出现一些实际的证明(至少是“小证明”)。例如, 第 D 章和第 L 章分别介绍微分和积分,因此少不了要多涉及一些数学运算。
然而, 在多数章中, 我们会尽力减少技术性推理。事实上, 本书的主题都在初等数学范畴内。也就是说, 本书把主要内容框定于高中代数和高中几何。数学专业人士在这些章节中不会发现什么新奇的东西。本书针对的是那些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 而且还有一定知识背景的人。
有几个中心思想会不断出现。例如, 数学这门学科虽然古老, 但极为重要;它既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又深入那些抽象的神秘领域;数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而按照字母顺序来组织内容并展示这门大学问的精髓正是本书追求的目标。
在此, 有必要提一下保罗斯(John Allen Paulos)的著作《超越数》(Beyond Numeracy), 保罗斯把这本书描述成“部分是字典, 部分是数学短文集, 部分则是数学研究者的思考”。保罗斯这本生动的著作同样按字母 A 到 Z 的顺序描绘了数学的发展历程, 他从 algebra (代数)开始一直写到(数学家)Zeno (芝诺)。对某些字母他安排了多个条目, 因此他那本书的覆盖面更宽;而我选择通过少量而篇幅较长的文章来增加深度。我希望这两本都按字母顺序编排但风格各异的书能够相得益彰。
当然, 任何作者都没有办法做到面面俱到, 不可能讨论到所有关键要点、介绍到所有重要人物, 或涉及所有亟待解决的数学问题。作者每次都必须做出选择, 而这些选择又要受到内在一致性、题材的复杂程度、作者的兴趣和专业知识的限制, 还要受到完全人为的字母顺序的限制。这类书的选题策划方案决定了它难免挂一漏万, 而大量的好素材最终都不得不忍痛割爱了。
这样一来, 本书就成为一个人只身面对浩瀚数学宇宙的感悟。跟随本书在数学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只能经历无数条路径中的一条, 而且我也认为我所选择的从 A 到 Z 的顺序并不是最完美的路径。
抛开限制不谈, 我仍然希望本书至少能够展示数学这门魅力无穷的学科的概貌。正如 19 世纪数学家索菲亚·柯瓦列夫斯卡娅所说:“许多无缘更深入认识数学的人士把数学与算术混为一谈, 而且还误认为它是一门枯燥无味的科学。然而实际上, 它是一门需要最强大想象力的科学。”也许这本书能够再现 5 世纪希腊哲学家普罗克洛斯(Proclus)的高尚情怀:“单凭数学便能重振生机, 唤醒灵魂……赋予其生命, 化想象为现实, 变黑暗为智慧的光芒。”
《数学那些事》读后感(篇八)
说到数学的实用性,再没有比伽利略谈论宇宙时的这段描述更简洁的了:宇宙是一本“大书”, “在掌握它的语言并学习组成它的符号之前,你是无法理解它的。它是由数学语言写成的”。
本书按照26个英文字母A 到Z 的顺序排列,分别讲述了一个个特定的数学主题、谜团、核心知识、数学发展史、数学大师们的逸闻趣事等与数学有关的史实,勾勒出关于数学科普的图鉴OR百科全书。
本书作者威廉·邓纳姆在W章节里专门探讨了女性数学家们的历史故事,较为客观地呈现了女性数学家们那些不为人知的历史困境:很多偏见和障碍正在消失,投身数学的女性已经开始增多。即使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但是不可否认,进步已成事实。我们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提出“女性在哪里?”这样的章节会被认为完全没有必要。
作者发现在数学历史的进程中,女性成为数学家的三个最大障碍分别为:
1,这一学科人群中对女性的普遍的负面看法,这一看法在不少男性和女性心中都已根深蒂固。其核心就是相信女性不具备做纯数学的能力。还有一个与此相关的观点就是女性就不应该研究数学。往好处说,那是在浪费时间;往坏处说,那是有害的。
2,缺乏正规教育。数学这门学科需要训练,高强度的训练。为了到达前沿,你必须从基础开始进发,对于数学这样既古老又复杂的学科,这需要花费几年的努力。在过去,很少有女性开始过这样艰辛的路程。因此,她们想在高级数学中取得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
3,女性要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却缺少全力从事她们工作的支持。数学研究需要不受各方面干扰的大块时间。研究型数学家要花很长时间坐在那里思考。在过去如此,今天也是如此,但这样大块的时间不是所有人都拥有的。事实上,女性甚至很少有自己的空间。
多伦多大学批判理论教授马里·鲁蒂在其著作《科学的性别歧视时代》中,曾这样说道:“我发现,即便是最卓越的男性头脑,当他们谈到女人时,偶尔也会变得愚蠢——当性别问题作为一个议题时,某些东西会让原本具有洞察力的知识分子变得愚钝不堪。”
当我们在数学史中追寻女性的身影时,我们不难发现女性数学家们毫不亚于男性数学家,她们并不是没有能力做研究,只是长期处在根深蒂固的排斥和偏见的父权体制中,缺乏接触科学的机会。
人类事业中没有什么比数学更有用的了,没有什么比性别歧视和父权制更惹人生厌的了!
索菲亚·柯瓦列夫斯卡娅
女性数学家们曾被视为无足轻重的二等公民,长期被边缘化、被刁难、被失声、被隐身于数学发展史之中,除了书里作者提到的“20世纪前最伟大的女数学家”索菲亚·柯瓦列夫斯卡娅的事迹,在此我要补充一名我最喜欢的最伟大的近代数学家之一,“现代数学之母”、诺特定理缔造者艾米·诺特。当她20世纪初30年代初被提名为哥廷根大学的助理教授时,一位教授甚至借她的犹太女性出身,如此抱怨道:“当我们的战士返回大学,发现自己要屈尊向一个女人学习,他们会做何感想?”在随后的四年中,艾米挂名于一位男同事的名下进行无薪非正式授课。她的同事著名数学家埃德蒙.朗道对她的评价是, I can testify that she is a great mathematician, but that she is a woman, I cannot swear.
艾米·诺特
当她因病去世后,爱因斯坦在《纽约时报》上称其为“自女性开始接受高等教育以来,迄今为止最有创造力的数学天才”。
艾米·诺特
诚如作者作者威廉·邓纳姆所言,“如果女性能够得到与这些男人相同的支持,那么她们之中会有更多人出现在数学编年史中。”
愿所有女孩都能勇敢地无惧性别歧视,追寻自己热爱的事业,发掘自己的异禀天赋,活出真实的自我!
《数学那些事》读后感(篇九)
读这本书时,我处于一种“感谢相遇”的状态中。在我的学生生涯中,数学是我可以拿还不错分数的一门课,但是我确实觉得我不聪明,缺少那种能和数学题目呼应的灵气,所以我拿分只靠基本知识的有限应用,一般最后一题只要难一点,就做不出来了。这使得我常常怀疑自己,作为一名只有语数英三门算分的理科生,数学这样占大头的科目,为什么我的表现如此不能让自己满意呢?
这本书给了我一个模糊的答案,说这个答案模糊,是因为我现在已经不过多接触数学题了,那曾经算满草稿纸的数论题,那曾经画满辅助线的几何题,都和我告别了,所以我很难再去验证这个答案了。我认为问题出在两个地方,一方面原因出在我自己,因为接触的事物少、眼界不够开拓、思考不够深刻、意志不够坚定等等个性原因,我自己在数学这门科目上,并没有竭尽全力,我一直在平衡多门科目,甚至平衡学习与生活,即便是现在也是在平衡工作与生活的,这样的生活态度使得我不太能咬牙奋进,而失去了在某个领域做到顶尖,俯瞰风景的机会,换来的是一种被粉饰的太平;另一方面则是整体教育体系的分数需要,由于需要各科平衡发展,而我的语文尤其差劲,且学不到要领,我会认为诗人们、作者们此时此刻的想法哪有那么多,只是兴起而作罢了,那么多被扣的细节话语,真的是出题人所想的那样吗?所以,我之所以对数学有一定的兴致,但又不能竭尽全力,主要是因为我性格不够坚定坚强、聪明程度不够和考试分数需要的原因,使得我不能劲往一处使。虽然退一步说,物理化学我也感兴趣,但是物理化学对我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应该是和数学相辅相成的,只是数学算分数,所以竞争远比物化激烈。
这样想,其实数学在教育上被功利化了,和我读这本书享受到的数学的乐趣截然不同。过去学数学,是为了分数,为了读大学,而现在能够安安心心读这一本《数学那些事》,是因为兴趣,因为遗憾,因为困惑。好在这本书没有辜负我的期望,真真切切让我感受到了数学的可爱与魅力,虽然本书因为篇幅限制和领域涉及过广导致问题说不细致,但是基本问题都被说的很明白,所以虽然我读了很久,但是真的非常享受这种透彻明白的感觉。
书借助26个英文字母,作为其25章的引子,一般是著名的数学家、数学定理、数学领域和数学界问题来作为真正标题,26个字母分别作为这个标题的第一个字母的形式。虽然有些章节存在凑数嫌疑,但是整体来说,这本书真是精彩至极,有着基本数学兴趣和高中数学水平即可阅读。
书中说的内容是非常实在的,虽然作者对于数学有着特别的热情,但是依旧把数学不完美的地方展开给我们看。比如从牛顿和莱布尼茨的微积分发表之争,可以看出牛顿藏着掖着不发表流数成果(即微积分),莱布尼茨收到牛顿信后才发表的微积分成果但是并没有提及牛顿,世人对两人褒贬不一,看着这些先辈们做出的伟大成果,但又因为各自性格原因陷入争论,不免唏嘘;再如古希腊几何,让我深切体会到优雅,欧几里得基于他极度纯净和简化的五个公设,来构建《几何原本》中几何的全等、相似等基本理论,使得数学甚至带上了美学,读到这一章让我不禁感叹“优雅,真的是太优雅了”,但是他会把不懂几何的智力弱的学生比做驴,这可真是不优雅;再比如,作者对于女性在数学界的身份发展史也是有着思考的,可以明显看出他是认可女性的智慧的,对于女性过去不被认可的能力和身份,遭遇的数学界极不公正的待遇,他也是直言不讳,深得我心。
威廉在书中的“数学人物”一章写了大众印象中的数学家形象——不修边幅,极度心不在焉,他为此做了解释,认为是数学家们要长期将精力全部投入一个可能无解的问题中所导致,甚至连他自己也在开数学家们的玩笑,这让我看了非常快乐,这种自嘲的幽默感,实在是让我直呼过瘾,读的时候会心一笑。我对待数学家们大多是尊敬的,无论是欧拉这样我眼力近乎完美的,还是牛顿、莱布尼兹、欧几里得、罗素等有着古怪的影响到他人生活的,我都感谢于他们对于数学界做出的巨大贡献,并为此而尊重他们,而其他的方面,比如他们混乱的私生活、学术上的打压、对不懂数学的人的轻视等等,我也表示不认可和抗议,单方面去评价他们,并不合适,他们也只是人类而已。
好了,就说到这吧!这本书真的很建议对数学有一定兴趣的人阅读,哪怕只是初中,也会觉得数学并不完全是枯燥的,如果你认为是枯燥的,那有可能没有领悟数学本身严丝合缝的逻辑魅力与优雅,但是倘若你真的认为是枯燥的,减少和数学的接触即可。无论怎样,了解是评价的前提,我喜欢她,也尊重别人因为自己实实在在的理由不喜欢她,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