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欧洲经济史的读后感大全

欧洲经济史的读后感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4-24 23:00:17
欧洲经济史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2024-04-24 23:00:17   小编:

《欧洲经济史》是一本引人入胜的著作,它详细地描绘了欧洲各个时期的经济发展轨迹。作者通过丰富的史料和深入的研究,展示了农业、工业和贸易在欧洲经济中的重要角色,并深入探讨了这些因素对欧洲社会的深远影响。这本书不仅提供了对欧洲经济史的全面认知,同时也激发了读者对经济发展的思考。

欧洲经济史读后感第一篇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交流日益密切,我们必须意识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竞争,已经发展到了经济至上的层面。 这本书就是通过对世界各国(主要是欧洲)从1700年到现在的经济发展进行梳理,告诉我们发展经济才是硬道理!!

这本书可以说是一部跨越千年的恢弘史诗,主要讲的是从1700年至今欧洲经济、政治、社会演变的过程,力求从全球视角,探寻变革、创新、发展的根源。 而我觉得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对于这样一个经济知识约等于零的人来说,可以看得懂,甚至觉得津津有味。作者按照一个宽泛的时间顺序框架组织,来总结几个世纪以来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适合更广泛的人阅读和思考。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如何实现的? ◆不同时代背景下,为什么有些群体比其他群体更为进步? ◆制度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某些解决方案的成本和收益 ◆阻碍进步的势力有哪些? ◆战争对经济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正治制度和经济是相互作用的,经济的发展与制度息息相关,这也很好解释了为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为什么欧洲经济迅速崛起碾压了当时的中国? 英国除了地理位置,煤炭资源等有利条件以外,蕞重要的是英国是蕞早议会君主制国家,蕞早步入了民主国家行列。

这样的话,他拥有雄厚的军事资源抵挡外国势力,并借助海军的力量支持自己的商业活动,而且还坚持“重商主义”经济政策。 反观中国,历史上中国处于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政策都是“重农抑商”,使我们更青睐于自己自足,并不希望因为境外的冒险而破坏这种稳定。 所以这本书有很多@中国的地方,还是蛮扎心的,例如提到磁罗盘,航海图,就说这些创新在中国早已为人所知,提到火药还说中国发明的,中国的科技,经济实力在很早之前是遥遥领先的,只是很可惜因为某些君王的刚愎自用,落后了世界许多年。

除了探求经济的历史发展,作者也用现代的全球化的眼光去看世界,虽然书名是欧洲经济史,但是她也聚焦到了中国、日本和印度等一些国家,力求把世界看成一个经济共同体,客观且全面。

欧洲经济史读后感第二篇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交流日益密切,我们必须意识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竞争,已经发展到了经济至上的层面。 这本书就是通过对世界各国(主要是欧洲)从1700年到现在的经济发展进行梳理,告诉我们发展经济才是硬道理!!

这本书可以说是一部跨越千年的恢弘史诗,主要讲的是从1700年至今欧洲经济、政治、社会演变的过程,力求从全球视角,探寻变革、创新、发展的根源。 而我觉得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对于这样一个经济知识约等于零的人来说,可以看得懂,甚至觉得津津有味。作者按照一个宽泛的时间顺序框架组织,来总结几个世纪以来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适合更广泛的人阅读和思考。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如何实现的? ◆不同时代背景下,为什么有些群体比其他群体更为进步? ◆制度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某些解决方案的成本和收益 ◆阻碍进步的势力有哪些? ◆战争对经济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正治制度和经济是相互作用的,经济的发展与制度息息相关,这也很好解释了为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为什么欧洲经济迅速崛起碾压了当时的中国? 英国除了地理位置,煤炭资源等有利条件以外,蕞重要的是英国是蕞早议会君主制国家,蕞早步入了民主国家行列。

这样的话,他拥有雄厚的军事资源抵挡外国势力,并借助海军的力量支持自己的商业活动,而且还坚持“重商主义”经济政策。 反观中国,历史上中国处于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政策都是“重农抑商”,使我们更青睐于自己自足,并不希望因为境外的冒险而破坏这种稳定。 所以这本书有很多@中国的地方,还是蛮扎心的,例如提到磁罗盘,航海图,就说这些创新在中国早已为人所知,提到火药还说中国发明的,中国的科技,经济实力在很早之前是遥遥领先的,只是很可惜因为某些君王的刚愎自用,落后了世界许多年。

除了探求经济的历史发展,作者也用现代的全球化的眼光去看世界,虽然书名是欧洲经济史,但是她也聚焦到了中国、日本和印度等一些国家,力求把世界看成一个经济共同体,客观且全面。

欧洲经济史读后感第三篇

如今的世界完全是由三次工业革命塑造。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有国家强势崛起,有国家黯然衰落。是什么引起的这些变化? 书名:《欧洲经济史》 作者:[意]维拉·扎马尼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一直对世界经济、政治和社会感兴趣。想了解世界变革、创新和发展的根源。这本书从大分流讲到三次工业革命,总结了几个世纪以来推动经济发展的要素,让我对欧洲经济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是什么? 以英国为例。君主议会制度赋予个体自由的权利,个人可以更好地投入生产,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更多的创新产生,快速投入和有效保护,让工业革命就此发生。 在英国发生工业革命之后,欧洲其他国家也纷纷借鉴英国的模式,在基于各自不同资源禀赋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更多创新性的发明和制度。 本书按时间顺序,从中世纪自治城邦的兴盛到16、17世纪地理探索带来的冲击,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美国诞生到两次世界大战,从欧洲各国在欧盟框架内的重组到苏联模式的失败和亚洲的崛起。同时将欧洲经济与其他地区对比,整体框架和发展脉络都清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日益复杂的国际经济该如何运作? 金本位制的国际货币体系有效维持了这个复杂的体系。金本位制可以追溯到1717年的英国,当时的铸币局局长艾萨克·牛顿将金价固定在3英镑17先令10.5便士。19世纪下半叶金单本位制在国际上被广泛建立。 《凡尔赛和约》没能为欧洲带来持久的和平。为了应对苏联的扩张,欧洲需要被重建。美国没有选择让欧洲在战后的恶性循环中越陷越深。“马歇尔计划”被提出。它重新引入了多边协定,从战略上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开启了全球经济的大发展时代,扩大了国际谈判的领域,并在欧洲推广了美国的经济组织模式。 欧洲从未作为统一国家而存在,即使在罗马帝国最鼎盛的时代。欧洲各国的差异,使军事冲突无可避免。欧洲经济一体化被视为对之前错误的补救。但直到今天仍没能彻底解决欧洲的分裂。 未来的欧洲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 这本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多的了解欧洲经济史,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形成独立的思考。去思考世界运行的规律,去思考人在这个世界的位置。

欧洲经济史读后感第四篇

欧洲兴起,自19世纪克服了增长极限超越了亚洲主要国家,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导者之一,并将在未来数十年于世界经济发展构架中发挥重要作用。

厘清从“大分流”至三次工业革命几个世纪以来欧洲经济的变迁,探索推动欧洲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将对理解现代经济增长的深层逻辑提供有益启发,并对看清未来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走向具有现实意义。

多年从事经济史教学的经济史博士维拉·扎马尼,在其著述《欧洲经济史》中便以宏大长远的视角,围绕三次工业革命,追溯了“大分流”真正显现前的几个世纪,尤其是中世纪时期的商业文明和城邦兴盛,并探讨了大航海时代给欧洲经济政治带来的影响,同时梳理了工业革命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过程。至两次世界大战、国际动荡和经济危机所掀动的世界经济变化皆进行了集中论述,并考察分述了东西方世界经济模式和发展进程,也指出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必要和有利性,总结了制约经济增长模式的结构性因素。

通过这部作品,我们以更洞察性的角度明晰工业化最初在欧洲孕育的原因。除了气候、地理区位及自然资源这些因素的优势,欧洲的政治制度表现出更多的自由度和包容性,其自由和理性的理念能为技术和制度创新提供有利环境,分权制衡的传统为商人阶层的意志,乃至自治的运作和贸易、市场的运行留有更多的空间。

“重商主义“经济政策的支持、高度适应社会变化的法律体系的建立、早期海外探索和殖民的推动、制度创新和改进的实践、欧亚发达地区经验的吸收、普遍的好奇心态和竞争精神的刺激,种种因素使得工业化起先在欧洲发生。

而工业革命中英国的成功也使得英国模式迅速在欧洲泛化,而在这个过程中欧洲的工业化呈现差异化现象,部分国家呈现局部的现代化。欧洲经济的发展同样也影响了美国和日本。美国的工业模式来源于欧洲,但在这块崭新大陆上丰富的资源、大量的移民人口以及基于共识建立起来的新法律使得美国发展出有别于欧洲的以大公司为核心的体系,并使得美国经济迅速崛起。

在梳理欧洲经济发展历程中,更具建设性意义的是,我们除了注意到欧洲模式对世界的影响,也要看到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不和谐因素,如分配不平等的加剧、国家收支的严重失衡、“无就业增长”等等。在现代经济增长走向中,我们的关注更应该由数量转向质量。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