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山东册)》,觉得书中内容丰富全面,对山东地区常见植物的野外识别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书中图片清晰,配有详细描述,让人一目了然。通过这本手册,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身边的植物,增加对自然的认识和探索。很值得推荐给喜爱大自然的朋友们。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山东册)读后感第一篇
原来,门口那棵树的名字是“家杨”。之前奶奶一直告诉儿子是野梧桐。话说奶奶确实比家里其他人多认识很多植物,不过这棵树怎么着看着也不像梧桐啊。
查了豆瓣,买了这本书,按图索骥,立马发现了门口这棵树的名称,尽管我们家在江苏!
1/6页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山东册)读后感第二篇
书出版没多久之后,冰哥路过济南,我身在外地,没得见面,后来,留给我的就只剩下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收到了一本赠书,坏消息是由于我不在济南,赠书当即被另一同学扣下。好在此书在身边并不鲜见,用到时还是能方便的借到,也就索性做个好人,没再去打嘴仗,招惹那逼人的剑气O(∩_∩)O哈哈~自觉躲到一角,默默享受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快感。
此书最大的优点就是优点太明显,不用等待,立马就能享受到大师级的贴身服务。以至于被此书惯的有点小依赖,寻思着该拥有一本才是,至于是要是抢还是买倒真是纠结了几分钟的。
编书容易,编有用的书实属不易,也跟着冰哥转过几座山,眼见着他对植物的执着,不畏野外的艰辛,兴味盎然的整理着标本和照片等等吧,每每浮现这类的镜头,对自己真的是莫大的激励。
业精于勤荒于嬉,还是得花银子买一本,于自己,才交代的过去。
2/6页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山东册)读后感第三篇
上学的时候去崂山做生态实习,刘冰背包里扛着《崂山植物志》,上下两册,从巨峰扔下去能砸个陨石坑出来。
刘冰是我们这一年级唯一的植物分类狂人。冰哥不怎么爱说话,你问他,冰哥,这是啥草?他会略一沉吟,然后布拉布拉一堆,其实你只是想知道那玩意儿叫什么而已。
有次我拔了一株小草。问,冰哥,这是啥?冰哥略沉吟了一下,悲伤的说:“旋覆花,菊科,旋覆花属,整个校园我只看到过这一株。”想知道那唯一的旋覆花长什么样?就在这本小册子的第148页。
不爱说话的冰哥后来如愿去了中科院植物所,成了打虎英雄净生得志傅老师的非直系门生。想找冰哥聊个天不容易,他的qq签名告诉我,他在老铁山,在呼伦贝尔,在墨脱,在缅甸。。反正他是让自己爽到家了。
如今,像当年冰哥一样的植物分类小狂人不必再背着大块头的植物志上山下乡了,他的这本识别手册48开,300多页,不比一个walkietalkie占地方,封面贴心的用透明塑料包了书皮,好像在鞭策你:“小样别躺在被窝里看我,带我去野外,可劲儿糟蹋我吧!”
全书共有照片1383张,其中1371张都是冰哥拍的。
小植物分类学狂人们,向冰哥学习吧!
另外,不是植物分类学狂人的小朋友们,以我这个分类盲的经验来看,当你在野外,面对那些见了花花草草便发花痴的小mm们来说,知道它们的名字,是俘虏小mm的很好方法。
3/6页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山东册)读后感第四篇
孔夫子以“多识於鸟兽草木之名”劝后进末学读“诗”。初入大学,爱好天文、地理、训诂、考古之学子亦不在少数,更有众人以林奈、达尔文之学为生命学院所应致力者。然而求学四年,生命专业毕业生竟至不辨麦菽,能“极命草木”则更罕。
其实当今社会,经典博物学派及所谓纯粹学术久已沦为边缘“隐学”。国人皆好工程实业经济政治,以求慕得富贵,先生学生莫能例外。且分类一学,参考书大多年代久远、卷帙繁多、印刷粗糙、排版落后,真能熟读牢记者,实无几人。更何况克服野外考察之艰苦,外语学习之枯燥,身体力行,增订阙误,以为学术开创之资?
本书作者专注植物分类一学,立志有所建树,先以此手册刊布,以飨有志于此学者。槐虫在帝都时幸得见此书,不惟叹其内容精确、语言简达,更深服其持论之甚、考证之严。至于排版方面参考之广博,为读者考虑之周到,举国此类书中未有或之先也。
槐虫久识作者,知其拍摄书中图片时本科尚未毕业,编纂此册时仍在帝都求学,几年间诸事繁杂,学业辗转。惟其用力之勤勉,意志之坚定,无不冠绝同侪,故能殚力竭智,成此佳作,实乃众分类爱好者之幸事也。
先贤有言国人自古重实用而不尚虚理,长久观之,必有利己营私、缺少思想之弊。而今社会,果如其语。然当此纷乱之世,有此有心之人,不为俗杂所困,做成此书,若能推而广之,助科学精神之建立,则此书功莫大焉。
2011 蜀都
4/6页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山东册)读后感第五篇
今天刚刚带着这本书去爬山实际使用了一下这本书,回来以后觉得这本书还不错,就来写写书评吧。先来谈谈这本书的优点:
首先,我是个山东人,所以能找到这样一本专门介绍山东地区野生植物的手册我很高兴。而且,正如书中所言,这本书的特点就是小巧,可以随身携带,不必再搬着一本厚厚植物图鉴什么的。这对去野外考察游玩旅游什么的都十分方便,要知道在翻山越岭时可以随时从口袋里掏出一本小手册来翻阅查找植物资料是很舒服的。
其次,这本书的分类方法比起我以前看的各种植物图鉴中草药图鉴大有改进,更加大众化。这本书是先把植物分为木本、藤本、草本、蕨类等部分,然后再根据花色、花的形状不同或者叶片的类型加以细分,更能为普通的读者所接受,查阅也更加方便。像以前那些书籍那样严格按照植物学纲目科属种来划分固然显得专业,但是对于我等非专业人士来说,我们连那些植物叫什么名都不知道,更不会知道它属于哪科哪种了,所以查阅起来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
最后,这本书在介绍每种植物时还顺带把容易与之混淆的相似品种也附在了后面,并且特别注明了这些相似植物间的鉴别方法,非常人性化。
不过,一本书并不可能做到完美。接着我就再说一说我觉得有哪些不足:
第一,虽然说这本书在分类上较其他的书已经较为改进了,但是我有点小小的建议。因为一般来说植物的花期都很短,花一谢就不好识别了,但是叶子却会存在很长时间,所以我觉得在草本植物的分类方面如果能以叶片的特点来分类的话或许会更好些。
第二,在内容上,我希望除了花叶的特点以外再加上点根茎的介绍,这样花果茎叶根一结合可以识别的更准确。而且,可以的话,能加上点植物功能的介绍更好。
当然,一本小小的手册不能做的那么面面俱到,这本手册最主要的优点还是方便携带而且内容严谨。如果加上了太多的东西可能会变得笨重了,不像现在这样是一本小巧的册子了。不过我还是希望能在此基础上再丰富一些的好。
这套丛书我在网上只看到有山东册,不知道有没有其他地区的,可能还没出版吧。希望作者能尽快出版,总之,这已经是一套很好的东西了。
5/6页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山东册)读后感第六篇
一、P82 刺槐:“花序可食,山东民间常煎炸做‘槐花饼子’”
其实胶东人并不煎炸,只做“槐花包子”。上述描述,以
偏概全,不如不要,只写“花序可食。”
二、P170繁缕:“花柱3”右上没有标注②
三、P212斑种草:“紫草科 班种草属”中“班”应为“斑”。
四、P226绵枣儿:“叶基生,条形,长1~4厘米”,据实地观察及图片
表明,叶长不止1~4厘米。
“蒴果3棱状倒卵形,长2~3毫米”,据实地观察,
远没有这么大。
五、P248弹刀子菜:“全株被多细胞白色长柔毛”啥意思?
六、P262藿香:倒数第二行第一字应为“藿”。
七、P276阿尔泰狗娃花:最后一段。“厘米”应该是“毫米”。
八、P310烟管头草:最后一段。“状”应为“头”。
九、P314茵陈蒿:“条形”右上没有标注④,“圆锥状”右上没有标
注⑤。
十、P336坚被灯心草:“短于果实④”应为“短于果实⑤”。
十一、P360野青茅:“小穗”后多了一个“、”。
十二、P130马齿苋相似种最后一段,本来应为马齿苋与火焰草的对比,在最后的对比综述中,只提到繁缕叶景天而没有提到火焰草。火焰草=繁缕叶景天?
十三、192页倒数第二行“轮花序”应为“轮伞花序” 。
以下是surebb挑的错,我一并整理在这里,方便大家参考。
1。14页,水杉,第二段末,“孓”应为“孑”;
2。36/37页“木樨科”几次出现,应为“木犀科”;
3。254页,小药八旦子,第三行,(小叶披针)“对”应为“至”;
4。276页,狗娃花,“冠毛极短”后应为⑤右,“冠毛较长”应为⑤左。
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