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如是茶席读后感摘抄

如是茶席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04 19:45:32
如是茶席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06-04 19:45:32   小编:

《如是茶席》是一部让人陶醉的作品。作者以深入细致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茶乡世界。文中描述了茶叶的生长、制作过程,以及品茶的仪式,让人仿佛置身其中。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不仅对茶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感受到了茶的独特魅力。

如是茶席读后感篇一

一直都想给新家买一方茶席,四平八稳铺在桌子上,不管是在上面喝茶,还是放上电脑工作,都会很有仪式感。

但是搜索了很多茶席,除了花色的不同,也没有分辨个所以然来,朋友为我推荐了《如是茶席》这本书后,才发现,我对茶席的了解实在是太片面了。

在这本书中,资深茶人李韬在《如是茶席》一书中介绍道:“茶席布,材质不一定是布,竹丝、织锦、麻苇、素纸皆可。”

关于茶席布,作者给出了这样三点方式:

1、选择茶席布时,和环境、天气有所对比会更好。比如冬天寒冷,可以选择活泼、鲜艳的茶席布,夏天炙热,可以选择冷清一点的茶席布。

2、茶席布可以两层叠放,上层和下层的颜色可以不同,不会出现浑浊之感即可。

3、茶席布可以华丽,因为上面会放置茶具,所以总归是压得住的,但茶席布上有大面积刺绣、绘画或者装饰品,那就会失去雅气。

看了作者提供的这三个心得,我对于选择茶席布有了更具体的了解。

而且,作者还介绍了,如何在茶席布上,放置插花,还有如何选择香料,让茶香与香气出现层次感,不互相被打扰。

当然了,《如是茶席》这本书中,不仅讲了茶席,对于茶具、茶食均有介绍,而这些,都可以和茶席相得益彰。

对了,作者还会选择用和服的腰带作为茶席布呢,是不是觉得很好玩呢?

其实,中国的茶道中有很多讲究,但却并非只有约束,在这种“规矩”的约束下,更能活动的自由与自在。

“正、静、清、雅”的茶文化,更让人觉得优雅自得,这是来自生活的一种美,更是对生活热爱的一种态度。

如是茶席读后感篇二

说实话,当我第一次收到这本《如是茶席》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一句广告语:读这本书就像喝茶一样,或者说读这本书,就像和作者面对面喝茶一样。 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这本《如是茶席》,它的氛围感很足,无论是书封面的镂空设计,还是全书复古感十足的淡雅风格,都能让大部分读者感受到品茶的悠然和恬静。

从这本书的书名中就能察觉到这本书的重点,那就是茶席,作者通过茶席,来让大部分人感受到茶道的魅力,作者并没有一上来就科普茶席中所用到的茶具,而是在开始分享作者在茶道中的个人感悟,以及作为一个茶人所要修炼的心境。 而在他科普茶器的那一章中,里面有很多我认识的茶具,也有很多我没有见过的茶具,所以我感觉这本书,对于我这样的茶道小白来说,算是知识点满满了,当然,我感觉读这本书会让我觉得特别的舒适和放松,于是,这本书又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我的睡前读物。

虽然说,这本书都在讲茶席,也不完全是在讲茶,对于一个完美的茶席而言,茶具和茶固然重要,周围的氛围烘托也必不可少,其中作者更是拿出插花、香薰、音乐来作为例子,告诉读者茶席中氛围感的重要性。

对于茶席中配备的食物,作者也给出了一定的建议,并且普及了在茶席中的一些基础布局,以及如何让它变得有禅意。 整本书不仅仅适合想了解茶道的人,当做基础读物,来阅读这本书,了解茶席的组成以及一些基础的茶道知识,更加适合写小说的人,以及创意工作者通过这本书,给自己的作品增加一些灵感,喜欢这本《如是茶席》的小伙伴,建议自己找书来读一读。

如是茶席读后感篇三

“如是”通常的两种解释为:像这样,第二种是认可的,许可之意。作者恰恰指的第一种含义,他的茶事活动基本围绕生活差事进行,意即在生活中真实发生,确实那样操作,而非提炼出来上升到一个锅和多个艺术场景的。 作者不认可“生活需要仪式感” 这句话,生活的确需要一些程序,步骤,仪式轨迹,方便某些事情显得重要,契合心境,如果过分强调仪式感,往往会越行越偏,甚至为了虚幻的仪式感,好好正常的生活,失去本真,反而不可取。 与其说这是一本茶书,不如说是兼有修心养性的一本提升自我的书。如今,我们生产力虽远远超越先人,但是在审美方面,却是自叹弗如,祖先在感知心灵,创造美么方面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翻阅先人的随笔,高僧大德的论述,翻阅凝结古人心血,智慧,审美,达观等看待天地的思维方式的种种记载,与我们当下关注的词汇有很大差距,如今物欲横流,并不能带来心灵滋养。所以,一个真正的茶人,并不一定要具备专精的茶知识,研究泡茶方式和手法。而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所处的不同境界,更重要的是修心。

不同茶,茶性不同,主泡器,水温,置茶量,时间,还有存茶方法都需要注重。不同的茶节日,选择的茶类,泡茶器等也不同。主泡器的选择上,也有讲究。好的茶器会锦上添花,为茶席增色不少,还有茶席的美化, 也很重要,往往通过茶席布,花篮,花瓶,香炉等来实现,茶器的意义首先是泡茶工具,好的茶器不在于价格,而在于合适,也就是材质和功能要吻合。 品茗需要的是综合修养,艺术总是相通的,艺术造诣如何,都会对泡茶技术产生微妙的影响,愿我们最终在茶文化中更好地发现生活,懂生活。

如是茶席读后感篇四

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花。前七个字是生活的必修课,后七个字是生活的选修课。李韬在《如是茶席》中说:“生活,不是为了表现茶的美而去喝茶,而是在喝茶的时候体会茶席的真谛”。诚然,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喝茶对于平常人而说,不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相比于茶具、茶叶的价格,时间和心情才是饮茶的关键因素。

茶、咖啡、可可作为全球三大饮品,茶是唯一与东方文明发生紧密联系的。饮茶的过程,其实是为了调养心情,从茶之正、静、清、雅中看见自己在世间的模样。如果是单纯地为了解渴,我们不如喝矿泉水,如果为了展示学识见解,我们不如喝红酒。

阅读《如是茶席》,是有一定门槛的。一方面部分页面采取了竖排字体的方式,与我们司空见惯的横排字体产生了冲突。从我们祖辈的生活习惯来看,竖排字体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而我们只是在近二三百年来,视觉就进化得“忘本”;另一方面涉及了一些术语,需要读者百度它们的真实含义,而不是望文生义。术语的存在,反衬了李韬的清新脱俗,换作门外之人,可能为了表达同等的心情,需要更多的文字堆砌与章法营造。

《如是茶席》直指读者的内心,我们可以以茶器、茶水、茶食来营造茶席,可以以插花、焚香、抚琴来美化茶席,这些都是体现生活仪式感的内容,可是生活不能仅仅只有仪式感,还应有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李韬在茶席中致敬岁月,特别是在四季变化、节日来临时,忙里偷闲,辟开一方空间,通过节日之意、茶席主题、主器物与主泡茶的组合,引发我们对动与静、存与亡、功与过、是与非的思考与辩证,表达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

如是茶席读后感篇五

小时候偷尝爸爸茶杯里的苦涩,到如今总是被茶香所吸引且沉浸其中,我想茶如人生一样,也是一种岁月和阅历的沉浸。

喝茶也是一种极其有仪式感的活动,或独处品一品人生浮尘,或相处聊一聊生活甘苦。

越被“茶”的色、香、味、形、意所吸引,越想去了解与学习其传承下来的茶席文化,翻阅了几本和“茶”相关的书籍,私以为,每一本都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如果是初接触者,来读一读这一本书,将是一种绝佳的体验——“始于颜值,敬于其文,久于其义,终于茶席”。

茶香茶色的书~

《如是茶席》是一本如其内容一样,茶香茶色的一本书,一书一盏,一茶一席,风雅自在其间。与脱离了生活的附庸风雅不同,此书的茶席均是生活的案例,读此书时,茶席跃然纸上,也会忍不住的放下书,参考书里的茶席主题去摆弄一下自己的茶席,再去捡起书对比,模仿中也加上自己的体验,也是别有一番阅读风趣。

从茶事之悟起笔,逐步延伸到茶器、茶水、茶食、茶席,再到不同的茶席案例,本书的内容上是一个递进的过程,其中引用的一些历史与茶器均极其考究,不同的茶席有不同的主题,亦蕴含不同的创新与韵味,如“飞花入梦”、“陌上花开”,不同的时节,不同的心境,摆弄茶席一番,心下自是一番不同的境况与怡然。

四方茶席,不过心境尔。

马上就要到元旦,打算参考本书,摆一席“蒲草文心”,今年的行业寒冬,工作压力无以言表,唯给自己一盏“不知春”,做一场自我的年终总结,也积蓄些欢心准备一个新春天情愫~~

蒲草文心茶席

且将新火试新茶~~

如是茶席读后感篇六

《如是茶席》作者是资深茶人李韬,其代表作品有《辩饮中国茶》《一泡一品好茶香》《茶里光阴二十四节气茶》等等。

由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如是茶席》采用线装裸脊,精装16开,尺寸是720*1000。

据说举办茶会的房间称为茶室,也称茶席。但是在中国,茶席有时指茶事装置,有时指茶事空间。在本书中,作者把茶席指以茶为表现主体,以人文思想为主题,使用多种艺术形式,经由茶具,由视觉联结味觉,进一步强化综合感受的整体。

茶席布的材质:有布、罗、锦,也有纸帘、草帘、竹帘等。

茶席配茶点的原则:可以不配、换茶过渡时吃、选用植物性食材、茶点不能掉渣、味宜淡雅、季节性茶点。

在书中,作者还介绍了几款茶点的制作方法,如蓬莱糕、水陆二仙丸等。比如相思——山药红豆糕,以山药、红小豆、白砂糖为主要材料,红小豆加水与白砂糖熬煮,再加上蒸软成泥的山药,再用模具做出花型。

提起茶,很多人会想到茶艺,其实茶礼,茶道,茶艺皆为中国独有的文化符号。茶席上常见的,插画,焚香,挂画与茶,合称为四艺。

茶席插花一般选用中式插花,原则是大小适宜,体现自然美。在书中,作者介绍了花器的选择、花材的固定与构图、插花的步骤等等。

茶席用香,是茶香的延伸,用天然芳香类的香料药物及植物黏合剂为原料,制定配方。在书中,作者介绍了香的分类、主要香材等。

不同的节气,配不同的茶席。作者介绍了几款茶席。春节茶席,配冰梅着锦,主泡器为仿定窑白梅水注,主泡茶梅占红茶,水温约九十五摄氏度。元宵茶席,配梅花三草,主器物为老竹刻梅花金漆茶则,主泡茶蜡梅冰岛黄片,主泡器为葵口仿老胎花卉纹盖碗。二月节茶席,配一飞冲天,主泡器为一把灵芝钮侧把壶,主泡茶白鸡冠。

每一种茶席,作者都详细介绍了茶性、主泡器、水温、置茶量、时间、存茶。从春节到夏天,从秋天到冬天,每一个时节,每一个节日,都有自己的主题茶席。

在这本《如是茶席》里作者从茶席开讲,介绍了煮茶器、品茶器、分茶器、茶水与茶食,再归到茶席,每一个小部分单独来讲都是一部分丰富的内容,它们组合在一起构成了茶席,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思想,有故事的茶席。

如是茶席读后感篇七

那一年我工作无着落,生活一地鸡毛,经济捉襟见肘,可有幸在各种因缘下在南昌参加一场茶会,已不记得参加茶会有多少人,也已忘记一面之缘一起参加茶会朋友的脸,但那天茶会带给我心里的宁静,及我浮躁心情得以喘息后的愉悦至今难忘。在看到茶友布置雅致宁静的茶室时不经羡慕不已,也在心中种下想拥有此方喝茶、聊天、会友、安放内心之室。

随着紧张忙碌的生活构建我的心灵之地一直未实现,但一直挂在心中,也曾试图去尝试,却不知从何着手。当看到《如是茶席》这本书时 毫不犹豫的约了来看。在看到作者名字时 心想没听过这作者啊,当了解后才觉得自己浅薄,原来作者在茶界已有名气,并且已经出版过好几本有关茶的书籍如《中国茶图鉴》《辨饮中国茶》《一泡一品好茶香》等。 带着对作者的敬佩打开《如是茶席》,此书棕色的封面配这古风画面跟书主题茶相得益彰,让浮躁的心情顿时宁静了一半。而此书装订采用了线装,使得此书少了钢订书的坚硬,多了许多的柔美,可见作者只用心,处处与茶之特性呼应。 当翻开书看到书里面文字的排版及插图时心不自觉的荡漾起来,或横、或竖、或大、或小的字体突出了内容的主次,优美的插图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茶席当中。

而书中的内容更是让我大吃一惊,以前也很想入手一本有关茶的书籍,但随意翻翻后便作罢,因为对于我这种茶小白实在有点枯燥及专业性太强。可是这本《如是茶席》充分考虑了小白的感受,在描述茶的当中不忘插入神话故事及典故,使得初识茶的朋友不会觉得无味,但是作者也没有一味迎合读者,又很专业的介绍了与茶有关的知识。如茶境的布置、茶器的选择、茶水的适宜、茶食的搭配等方面介绍,使得我这初识茶者大开眼界,也增长不少知识。 在匆忙的每个早晨想起《如是茶席》心顿时宁静不少,愿往后生活你我有书、有茶相伴,做一茶人,力争做一雅人。

如是茶席读后感篇八

那一年我工作无着落,生活一地鸡毛,经济捉襟见肘,可有幸在各种因缘下在南昌参加一场茶会,已不记得参加茶会有多少人,也已忘记一面之缘一起参加茶会朋友的脸,但那天茶会带给我心里的宁静,及我浮躁心情得以喘息后的愉悦至今难忘。在看到茶友布置雅致宁静的茶室时不经羡慕不已,也在心中种下想拥有此方喝茶、聊天、会友、安放内心之室。

随着紧张忙碌的生活构建我的心灵之地一直未实现,但一直挂在心中,也曾试图去尝试,却不知从何着手。当看到《如是茶席》这本书时 毫不犹豫的约了来看。在看到作者名字时 心想没听过这作者啊,当了解后才觉得自己浅薄,原来作者在茶界已有名气,并且已经出版过好几本有关茶的书籍如《中国茶图鉴》《辨饮中国茶》《一泡一品好茶香》等。 带着对作者的敬佩打开《如是茶席》,此书棕色的封面配这古风画面跟书主题茶相得益彰,让浮躁的心情顿时宁静了一半。而此书装订采用了线装,使得此书少了钢订书的坚硬,多了许多的柔美,可见作者只用心,处处与茶之特性呼应。 当翻开书看到书里面文字的排版及插图时心不自觉的荡漾起来,或横、或竖、或大、或小的字体突出了内容的主次,优美的插图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茶席当中。

而书中的内容更是让我大吃一惊,以前也很想入手一本有关茶的书籍,但随意翻翻后便作罢,因为对于我这种茶小白实在有点枯燥及专业性太强。可是这本《如是茶席》充分考虑了小白的感受,在描述茶的当中不忘插入神话故事及典故,使得初识茶的朋友不会觉得无味,但是作者也没有一味迎合读者,又很专业的介绍了与茶有关的知识。如茶境的布置、茶器的选择、茶水的适宜、茶食的搭配等方面介绍,使得我这初识茶者大开眼界,也增长不少知识。 在匆忙的每个早晨想起《如是茶席》心顿时宁静不少,愿往后生活你我有书、有茶相伴,做一茶人,力争做一雅人。

如是茶席读后感篇九

关于茶,在我们中国流传已久,是我国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我国最稳定,变化非常小的部分,一处安静之所,一方朴素之席,独自一人,或者携一二好友,安静地聊茶,赏茶,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情。为什么说变化小,上千年的茶文化,古人和今人追求喝茶的意境依旧没有大的变化,茶文化不需要追赶高科技,茶的品种也没有太大变化,制茶方式,茶杯、茶壶、甚至茶席都是如此,至少变化没有那么明显,懂茶的人总是那么沉稳,追寻那种赏茶的那种的非常美的意境,自古都是那么相似。

关于介绍茶的书有很多,古有陆羽的《茶经》,现金关于茶的书更是不胜枚举,有关于茶叶知识介绍的,有关于茶器的,也有关于如何喝茶,还有关于茶文化、茶礼仪的,当有也有像今天的这本书那样,介绍茶席的。这本书的名字叫《如是茶席》,按作者的解释,就是这样的茶席或者认可的茶席,总之,就是他要大家介绍他心目中的茶席,但是又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的茶席大概就是这样的。关于茶的那一席之地,其实包括还蛮多的,能讲的点也能包括很多,茶桌、茶具、茶叶、茶凳、茶人都可以网罗其中。我觉得这是一本以茶文化的方式、以散文的形式介绍茶席文化的书,作者的文笔特别好,每一篇文章都可以作为一篇精美的散文诗来看,很容易就能把读者们带入到他设置的那个情景中去。

本书作者李韬,美食专家,同时还有一位茶人,我曾经看过他的《茶图鉴》,以图文的形式介绍了很多茶叶知识,让我认识了很多茶叶知识和茶文化知识,也让我记住这位茶人大师。这是一本非常高颜值的书,凤凰传媒印制发行,全彩色印刷,大十六开本,图文并茂,裸脊,可以一百八十度翻页,淡淡的书香,给人以很高的阅读欲望,装在一个精美的书盒里,非常漂亮,不管是放在自己书柜里欣赏或者是送人作为礼物,都非常高端上档次。

书的内容我在这里只是做一下简单介绍,让大家有何大致了解。首先是茶席之悟,茶事之基,这也是本书的主题,茶席的总体概览,也是作者对茶席的感悟。第二部分是讲茶器的,有煮水器、泡茶器、品茶器、洁净器、美化器等,体现了器由心生的意境。接下来讲了茶水与茶食、茶席美化、茶席布局、茶席禅意等知识,让人体会到了关于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再往下是岁时生活茶,讲述了时令和节日和茶席、茶文化的那些点点滴滴的。最后是行走的茶席,介绍了作者在旅行中对茶的探究。

很开心能读者这么美的关于茶的书,不但能得到博大精深的茶文化,让我体会到了茶席之美,也让我坚定了要改变我喝茶的习惯,要学会品茶,要理解茶给人带来的美,而不是只解决渴的问题,学会品茶,懂茶,那才更有利于享受茶给人带来的那种美。

如是茶席读后感篇十

茶在我们的生活中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远不只是用来解渴。而是代表了一种生活的态度与处世的哲学。所以,李韬在其《如是茶席》的开头提到的也是茶文化。如茶人四境正静清雅,每一个字所代表的都是一种修行。再如茶道,同样说的一种境界,一种意境,而非一个有着明确标准可以量化的东西。什么是好的茶道?在本书中,作者李韬给出了一个“忘记茶”的答案。所谓忘记,当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忘记,而是要提醒自己在茶与茶水之间,所真正有意义的那些东西,比如那瞬间的美好。所以,关于茶,我们的第一课便是什么是茶。

一场有关于茶的盛宴,离不开的是茶具、茶水与茶叶。因此,在李韬随后的文章中,便要把自己对此三项的揣摩分享给大家。茶具作为茶席的重要载体,其样式是极为繁杂的,不论是陶制的还是玻璃的,不论是瓷的还是金属的,其关键的地方不在于价格而在于合适。就如同那句唐诗所说的“葡萄美酒夜光杯”那样,夜光杯用来喝葡萄酒是极为适宜的,而不同的茶具也有其适宜的茶叶来配备的。如玻璃杯用来冲泡花草茶,陶制茶具用来冲泡普洱茶是合适的,而瓷器则更像是一种万能茶具,适宜所有的茶。有关茶具,当然远不止这些,还有类似于洁净器、承接器、取茶器等等。一场茶席,所用茶器何其多,每一样都代表了一种气度与精神。

说到茶水,在一些影视剧与文学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泡茶人对水质总是有着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要求,或者山泉水或是露水或是雪水,林林总总,让人眼花缭乱。但是到了今天,古人许多昔日的用水已然无法再作为今天的标准。如古人常见的山水、井水、河水、雨水与雪水等等,在现代工业高度发达的今天,想用它们泡茶,我们更应该担心的不是其味道如何,而是其安全如何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但是即便是采用桶装的矿泉水,只要有心,也一样可以泡出世间zui美味的茶水出来。 做一场茶席,是一件非常有意境的事情,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的日子里,配之以特定的茶,邀上三五好友,寻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找一块清净之地,泡茶、洗茶、饮茶,然后兼之以友人之间的无话不谈,岂不是一件大大的幸事呢?!

如是茶席读后感篇十一

中国有着悠久的茶历史,时至今日,茶的拥趸仍然为数众多。那么,这小小的一片树叶,究竟寄托着怎样的情感,而茶在日常中又有着怎样的生活之美呢?

茶人有四要“正、静、清、雅”,习茶亦有三境“清香境、锦瑟境、清意境”,饮茶爱茶之人往往拥有着混沌太极的意境,每个茶爱好者对于茶的追求不尽相同。追求本心,寻求自然之美,才是茶道中真正重要的一点。

习茶离不开茶器,茶器的选择暗扣自然之美,价高者未必优,适合不同茶种的才是好茶器。六种茶具,根据材质不同,各有千秋;煮水器和泡茶器,种类繁多,亦可因人而异;盖碗饮茶,茶碗分茶,优劣不一。茶文化的繁琐细腻,像极了中国古人的考究细致,也透露人们对茶深刻的思考和探索。

生平嗜茶的乾隆帝取天下的泉水以银斗称重,以北京玉泉水为优,称为天下第一泉。古人对于茶的研究无以复加,泉水清冽,茶香浓郁,配以精致茶点,茶水滑过唇齿,安逸洗涤心神。

茶席之间,不局限于茶。一抹茶席布,一束席上花,一炉清幽香,一曲古琴曲,如是茶席,如是人生。小到茶具摆放,大到茶室布局,由节气知变迁,由茶知人。茶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在无数的爱茶人的传播下,得到发扬和传承。

作者曾说过,“泡茶自己喝,茶照亮你;泡茶大家喝,茶照亮彼此”,茶的内敛和清幽,不仅能够照亮彼此,还可以洗涤心灵。习茶之人内心安定、整洁雅致,能够在变化中寻求稳定,在躁动中寻求安逸。这是茶带给习茶之人的改变,也是每一名习茶之人需要持守的品质。

一帘茶席,一壶清茗,三五知己,轻啜一盏。习茶之人,其乐莫过于此了吧。

如是茶席读后感篇十二

我喜欢喝茶,年幼时的冬天便是,喝着茶水,嗑着瓜子,如今,瓜子已经很少课,但是茶水却一直在喝着。我喝茶不讲究,茉莉花、普洱、铁观音、绿茶,只要能喝就可以。喝茶的器具也是很方便的,一个茶壶泡茶,一个杯子喝茶,便是我早些年的习惯。后来才知道,原来茶是要煮的,也是因为知道要煮茶才知道喝茶有着不同的器具。以前喝茶是豪饮,现在喝茶是细品。饮茶是一种生活,是需要格调的,煮茶也成为了一种仪式感。茶道被越来越多人所了解,茶事也成为了爱茶之人生活的一部分。品茶是一种享受,虽然我们不能效仿古人寻一处静雅之地细心体会,却也可以在城市的一隅偶得一份清净。饮茶,品茶,是人生一件乐事,从茶席开始去体会这种美好吧。

《如是茶席》是一本关于茶具的书,当然只说茶具却有些狭隘了,作者李韬是茶人,也是美食作家,对饮茶有着一定的研究,而这本书主要讲的是茶席,是日常生活中可以见到,可以用到的茶席。很多人喝茶,但并不讲究,如我,泡上一杯茶水就可以喝的,而对茶有研究的人则在饮茶上有着细致的划分。茶事活动似乎只是少部分人的,那么生活化的茶席或许对于我们来说更为简单的接受吧。书中说“器以茶用,器由心造”。不同的器皿有着不同的意义。我们常见的茶具多为玻璃和陶瓷,这也是大多数人的饮茶之选,书中为我们介绍了竹木茶具,这个是我非常喜欢的。对于煮茶我不了解,茶壶种类与茶碗差不多。茶针茶刀是我以前重围见到过的,而茶则茶拔倒是见过那么一两次。

茶席的布置是需要心思的,好的器皿会为茶席增色,而茶席却不只是器皿,一个轻松温馨的环境,一抹绿色也让饮茶更为放松。书中有着大量的内容为我们介绍茶席的布置,关于饮茶的一切这里你都可以得知一二。饮茶爱好者可以细致的阅读这本书,尝试布置自己的茶席。

如是茶席读后感篇十三

书名 如是茶席

作者 李韬

出版社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份 2021年11月

这是一本明明可以靠颜值,却偏要靠才华的书,设计简洁素雅,古风插画有意境,封套更是增加了厚重和高级感。正如作者在自序中写道,“如果重点是仪式感,那么往往会越行越偏,甚至为了虚幻的仪式感,干扰了正常的本真生活” 在拿到书之前,我会以为只是一本文艺范儿的图册作品,翻看了一下目录,能够感受到作者是既希望把喝茶泡茶的仪式感呈现出来,也能够把中国真正的茶文化带给读者。

“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作者用北宋学者邵雍先生的清夜吟开篇,娓娓道来茶的清新雅致和收敛平和,大部分的爱茶之人都会担心学茶是不是特别难,所以作者在第一章中便回答了这个问题,茶事,茶席,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标准,而是我们在生活中滋养自己的一个途径,简洁明了的几句话,让我这样的小白都增加了一些跃跃欲试的信心。

以前经常说吃应季的水果,应季的蔬菜,如是茶席中作者用茶与时令相结合,通过从寓意,生长环境,季节,营养健康等多方面的讲述,在茶文化中,再一次感受到古人的浪漫和传统文化当中的智慧,书中引用了一些历史上关于茶事的记载,在感受茶文化之余,也增长了很多知识。

如果说茶道,泡茶,茶事这些是听起来就遥不可及高高在上的字眼,那么在本书中,作者用一些平实简单的生活中泡茶的例子,就把我认为的繁复的问题迎刃而解了,更有一些关于茶的小知识,比如茶的品种,保存,制作过程等,平日里只能去百度,在这本书中作者给出了一个总结,集合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于一身,值得读一读。

如是茶席读后感篇十四

我的名字里有一个“茗”字,出生便和茶有着特别的缘分。除了喜欢喝茶,喜欢欣赏各种各样的茶具,更喜欢茶文化。 煮水、泡茶、品茗,总觉得这是一个让时间慢下来,让心灵荡涤的奢侈享受。但是总带着点怯意,觉得自己不够了解真正的茶的观念、真正泡茶的方法、真正的茶的知识,茶文化更像是高高在上的优雅艺术,可望不可及。 第一眼是被《如是茶席》这本书的装帧吸引了,硬皮本线装书,无论是包装还是配色,都透露着古朴宁静之感,随手翻上几页,其中的配图插画,无一不是优雅和谐,单是看看书中的配色小画,就觉得无比赏心悦目。

真正打动我的是作者对茶文化的看法和态度:真正的茶的知识和文化,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标准,而应该是我们在生活中滋养自己的一个途径。 器为茶之父,对茶器的选择不仅决定了最后泡出的茶汤滋味,还是主人审美情趣和人文修养的体现。茶文化发展至今,茶具器皿种类繁多,作者耐着性子图文并茂地一一道来,单是读了茶器这一章节就觉得自己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大开了眼界。

书里我最喜欢的部分就是对岁时生活茶的介绍,一年四季的时令节气,都可以有茶的陪伴,既是茶文化中温柔与秩序的体现,也是茶人对传统文化的致敬与追随。 作者选了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十余个节日,详细介绍了各个节日之意,分享了他在节日的茶席布置,特别选择的器皿,以及自己偏爱的主泡茶。有文化可追,有故事可听,有知识可学,有美可欣赏,仿佛能闻到书中的茶香四溢,心也跟着轻透宁静了下来。 生活需要仪式感,但我们不必把仪式感当成生活,贵重的茶器、上好的茶叶,精致的差点,但如果没有获得滋养和收获,只是“优雅”的堆砌,反而与茶真正的韵味背道而驰。

以茶养性,以茶会友,让疲倦的身心得到能量的补充,这便是茶能给我们最大的馈赠。泡茶自己喝,茶照亮你;泡茶大家喝,茶照亮彼此。

如是茶席读后感篇十五

一直很喜欢凤凰汉竹出品的图书,不仅内容上丰富多彩,还有一个就是书的质量是超乎的好——无论是从印刷、纸质,还是色彩的搭配,都会让看书的人阅读感受上更上一层楼。

刚刚看到出了新书,我就迫不及待的想收入囊中。

现在就来说说我新拿到手的这本《如是茶席》,作者是十分爱茶爱美食的李韬李老师。李老师不仅十分爱茶,文化功底也是十分深厚,之前就看过了他所著的《辨饮中国茶》《茶里光阴·二十四节气茶》《蔬食真味》等,对李老师的才情,满是崇拜。

茶席,原指的是“泡茶席”,即是我们泡茶时,所摆放茶具的桌面;后来,“泡茶席”、“茶室”、“茶屋”都包括在所谓的“茶席”之中。现在更多的茶友,将更多的元素融入到了“茶席之中”,比如,焚一炉香,或者摆上适合时宜的插花,或者一两盘精致的茶点,提上自己的品茶感受……

爱茶之人,必多是对生活充满热爱之人。清、静、雅、正,在等水开、冲泡茶的过程中,可以让自己在喧嚣的生活中,留下一方清净的空间,或是在满是茶香之中,洗涤自己的心灵,放空自己。生活需要仪式感,相信现在的众人越来越是认可这一点。但是,仪式感需要边界吗?李韬老师在自序中提到了“仪式感”的边界,我十分赞同——生活确实需要一些程序、仪轨、步骤、以便某些事情显得重要、契合心境,其牢牢地以人的情绪为中心。但不是重点!不能喧宾夺主,而失去了生活原本的意义。

《如是茶席》一共分为八部分:茶事之悟,茶席之基;器以茶用,器由心造;茶水与茶食;茶席美化;如是茶席;岁时生活茶;行走的茶席以及后记。

我觉得这本书算是比较全面的,里面不仅仅有作者对于茶、对于生活的领悟,还有茶器的选择,不同种类的茶叶对于器皿的要求,如何挑选茶水与茶食,如何美化茶席以及茶席的各种小细节等,作者可谓是面面俱到。

找一个闲暇的时间段,独坐茶室,煮上一壶水,看着李韬老师如何将自己与茶融入到生活中的各个小茶事,也是一种享受……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