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早“茫”到晚》是一篇感性的散文,作者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清晨到夜晚的日常生活场景。文章从描写雾气缭绕的清晨开始,到描述人们疲惫归来的夜晚,透过细节刻画出人们不同的生活状态和情绪变化,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无常和多样性。整篇文章流畅自然,让人感受到作者的深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从早“茫”到晚》读后感(篇一)
按成本应该定56的。现在这个定价真的是让利回馈。
我们不说版权费用和编辑投入的心血了。
就说这装帧。
120g带涂层内文纸(不是铜版哦,反光感恰到好处不廉价,也没有不透气的致密),可以保证着色效果,而且不透。英文原版估计也就100g的纸吧,比中文版要薄。普通黑白字书内文纸一般80g,而纸是按分量算钱的,况且拉菲书纸吨价比普通书纸、瑞典书纸本来就贵一两千。
为了便于展开看跨页,我们采用了锁线裸脊的工艺,实质上等于精装书,只是封面没纸板——但是我们也用比较厚且挺的纸做了内封,锁线在内文书芯上保证牢靠,不会像某些裸脊书就胶水粘一粘内封,然后没几天就掉下来。平装的舒适,精装的品质。
上,原书 / 下,可以摊平的引进版
全文双色(黑加潘通色,1788U),在本白的纸上呈色效果相当好,很亮堂。
引进绘本装帧胜过原版的其实不多的,但这本我可以很有把握地说,(萨沙,)真的比原版好。原版16加元。
况且网店还打折。
听个不入流杂凑摇滚音乐会还得180,30多块钱买本纸质的工艺不错的RPG游戏设备,怎么想都很划算吧,比一盒三国杀或者大富翁便宜,而且一个人就能玩。
《从早“茫”到晚》读后感(篇二)
工作日挣扎着起床,和地铁里的人“亲密接触”,与同事分享零食和不良嗜好,无奈面对打印机卡纸,下班后也许还得艰难social......要是社恐人格发作,就选择另一条线路,拒绝下班后一切邀约,直接回家变身肥宅......周末你会变成另一种生物,躺在床上无法动弹......
生活充满选择,每一个选择就是一条剧情线,多条剧情线,条条皆茫然,这可能是生活的常态。
1.内心戏
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充满内心戏。
2.心情云
每个人头顶上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气云
3.脑补
生活处处是故事,你只需要善于发现,脑补情节
4.情感清单
脑海里浮现出的种种情绪,想法,不论好坏,学会接纳他们。
5.小确丧
你同时买的洗发水和护发素,但护发素总是先用完,这就是小确丧。
6.你的世界
我们看到的世界和别人其实是很不一样的,我们总是看到我们想看到的。
7.垃圾话
有时是为了表达宣泄情绪,有时真的就是垃圾无意义的话。
8.外出必带物品清单
这个清单决定了你是否会有世界末日的不安感。
9.茫然
茫然是生活常态,你需要的是自己点亮自己。
生活在现代都市的我们,要学会在每日渡劫和永恒轮回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
《从早“茫”到晚》读后感(篇三)
还在互联网公司的时候,每天早上完全不想醒过来。干嘛要有上班这种反人类的东西?
我属于经常yy迟到,但其实连按掉mute/snooze键的勇气都没有的那种社畜,完全被资本主义的运作逻辑驯服,既然是翻书,那就再眯一会儿吧。
(实际上班四年大概只有两三回睡过,我滚了)
比我好多了,我是逢等公交必不来,口亨
练习道歉的面部表情→_→,真社畜才是只有练习没有实际派上用场的份,这个翻译挺传神的,赵思家老师也在知乎上跨界推荐了一把。
(大概吧)
老板会在?才怪叻。
但还是得气喘不止地冲到公司确认才安心今天老板没有反常。
这幅最戳中我心,我会咳嗽/冲水/擤鼻涕告诉进来的人:这个坑老子占了别来试图拉门好吧?
幸好他不是抖脚抖脚抖脚抖脚抖脚抖脚抖抖抖抖抖……
(我是不会抖脚的)
to-do list要勾完?不存在的。
也就你们词汇量大的人能这么玩……
虽然不太想跟同事social但又不太好意思拒绝,乖乖翻到38页。
38-39这两页要拿着实体书摊开看才好,才有那种选择太多(其实能吃的就那几种)反而很烦的感觉。这书是裸脊的,能非常顺畅地在桌上摊平,建议大家去书店看看实物。
嘛,别人碗里的当然更好吃一点对吧。
都用电子钱包了,没意思。请问我能转一个最脏的100元到你支付宝/微信吗?
做记者的时候最怕电话采访了……其实后来看到方可成还是哪位有比较丰富采访经验的老手说,他多年之后还是会在给采访对象打电话前紧张一下,内向者才能理解吧。
对的,通常需要砰一下也不会好,穷x公司没钱换台正常的打印机。
这个锅要打印机背,我没有想要这么早下班的。
先放这些,后面还有下班之后的夜生活和疯狂吐槽模式和暖心小姐姐模式,如果开头选择周末会开启邋遢男生模式,剧透到这里先。
作者对日常生活的细腻体察确实惊人,而且还能转化成这么可爱的画风,并且本人也年纪轻轻(注意开头她画的公寓楼门口写着1989,这样的细节在这个绘本里还有很多)非常可爱!还在Penguin上班!我已经在Insta上成了她的stalker了(封底有留作者的Instagram ID)。
下面是她本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