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到来了,带来了许多变化。人们在新的一年里制定了新的计划和目标,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勇敢面对挑战,不断进步,不断成长。让我们一起迎接新的一年,迎接新的挑战,迎接新的变化。愿新的一年我们都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一篇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可我家有一本忘不了的经,它见证了我家三代人的上学路。我现在讲给你们听听。
爷爷
听爸爸讲,我爷爷读小学时,村子里没有学校,他要走几里路才行。每天早上四、五点出发,随身还要带上自制的小饭桶,直到天黑了才到家。她的妈妈总是站在村头等他。
如果遇到下雨天,上学的路就特别难走了。记得有一次,老天爷发怒了,疯狂地下着大雨。爷爷的妈妈不放心,就丢下手上的事,去送爷爷上学。她赤脚背着爷爷走在泥泞的路上,深一只脚,浅一只脚,艰难地走着……虽有几次差点摔倒,但她还是坚持把我的爷爷送到学校。结果她的一双脚成了泥“鞋子”,爷爷永远也忘不了这事儿。爷爷的上学路真不容易啊!
爸爸
爸爸上学的情景就大不相同——那条上学路变成了小水泥路。他每天都骑着自行车去上学,再也不会披星戴月才到家。
但爸爸告诉我,刮大风的天气骑车去上学真辛苦。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北风呼呼地刮着,爸爸又骑着车行驶在上学的路上。那风声在耳边不停地响着,如狮吼一般。爸爸弓着背,顶着风,死劲地蹬着……五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花费的时间比往常要多些。等爸爸赶到学校,上课铃就响了。爸爸尴尬地推车进去,门房爷爷说:同学,以后早点!爸爸的上学路多不易啊!
我
如今,我的上学路特别畅通。不管刮风还是下雨,我都不用发愁。BRT呀、公交车呀,都可以到达学校。有一次,我起床晚了,立刻叫爸爸送我去学校。爸爸驾着我家的轿车,带着我向学校驶去……没有想到,在通往学校的路口处正亮着红灯,“气死人了!我一定会迟到的。”等绿灯一亮,我直催道:爸爸,快点!爸爸说:不急,我保证你不会迟到。就这样,爸爸安全地把我送到学校,我和往常一样没有迟到。我的上学路太便利了!
这本上学经怎能忘呢?它的确见证了社会的进步和交通的发达,也见证了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美好。
第二篇
家乡的小镇上,最富生机的莫过于市声了。不信,请抬起你的手,置于耳畔,听……
市声·渴望
每逢集市的日子,镇子中央的十字路口,就会有几排卖菜的摊位,两三个肉铺,其余多是青菜。来往的人群中,每每有人为计较那一角一分,神情凝聚,交嘴拌舌,互不相让。直到集市接近尾声,挑拣剩下的残损遗留,一旦卖家松开嘴,人们就一拥而上,烂了一圈的苹果,坏了半边的梨……尽数收入篮中,先前少有人光顾的肉铺,此时也只好忍痛大甩卖了,但即便如此,也只有少数几个衣着光鲜的闲人,悠然地踱过去,在人们羡慕的眼光里,嗓音骄傲宏亮:来一斤腿肉!
那是奶奶记忆里的市声,萧条,冷落,传达着农人丰衣足食的渴望。
市声·满足
晓雾朦胧,天色灰暗,却阻挡不了商家闻鸡起舞抢夺摊位的狂热,阻挡不了熙熙攘攘的人潮。车水马龙的市集里,吆喝声早已无踪,绕耳的全都是扩音器的喧嚷,汽车拥塞在道路中央无法通行,嘀嘀的喇叭声,不绝于耳。地面上突然滚出一个铜黄的钢镚,正激情地转动,一只不经意的脚伸出来,它随即飞了出去。人群太喧嚣,谁也没注意到它的微微叹息。
那是妈妈记忆里的市声,喧腾,繁荣,传达着农人衣食无忧的满足。
市声·追求
日已三竿,集市却静悄悄的,全无先前的繁华。“叮咚”“叮咚”……此起彼伏的信息提示音,却在农家的院落里响起,这是村里的电商在忙碌:屏幕前指头翻飞,皱纹里笑逐颜开,备货的乡亲手指飞舞,快递员忙前忙后……农人们足不出户,便可收取订单,再三确认后,第一缕朝阳散射时下单,待到最后一缕夕阳归去时签收。“叮咚”“叮咚”……
“叮咚”“叮咚”这声音平稳有力,如农村心脏有力的跳动,在这声音里,我听到了农人的欢乐,听到了农人代代不息的追求。
家乡的市声逐渐远去,家乡新时代的乐章却刚刚奏响……
第三篇
我们的家乡在短短的几年里,从窄小的石子小路变成了宽敞的水泥大道,从没有电视变成了有电脑,从旧泥屋到高楼等。这一年一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是日新月异。
我常常听奶奶说起以前,人们十分困难,连一日三餐都吃不饱,还要起早贪黑地干活,逢年过节能吃上顿面饭就不错了,更不要说鸡鱼肉蛋、生猛海鲜了。
从前没有电,家家户户都用煤油灯照明,住在低矮的茅草屋里,晚上做作业、读书都看不清楚。就拿我们邻居来说吧,以前住茅屋,每天吃二三碗稀饭,即使这样,家里还揭不开锅,改革开放以后,他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慢慢地建设自己的家园。他天天省吃俭用,钱积攒下来。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劳动,用自己的血汗钱盖起了一幢三层小楼,外面贴上了别致新颖的瓷砖,里面装璜得的非常漂亮;还摆着新颖时尚的家具。现在家里变得焕然一新,这一切都是改革开放和好的辛勤劳动创造的结果。
从前的路又小又窄,还有坑,一点儿也不平坦,运输只能靠拖拉机、手推车以及农民肩挑背扛。每逢集市道路还经常堵塞,非常不方便。我记得,小时候的一天,我跟着奶奶回老家,路上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我一不小心被石头拌了一脚,跌到在地,弄了一身泥巴,看着自己漂亮的衣服弄成了这个样子,我哭着扑进奶奶的怀里。
近几年来,靠好政策和人们的勤劳,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宽敞明亮的房子里,电视机、电冰箱等高档家电一应俱全。人们在工作之余,渴了,可以打开冰箱从里面拿出饮料;累了,靠在沙发上收看电视。鸡鸭鱼肉更是家常便饭。家乡人民的生活真是富裕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相信,我们家乡在不久后的将来会变的更加美丽,更加富裕!
第四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放鞭炮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年很少有人放鞭炮了,这让我想起了去年的春节。
去年除夕,吃过了年夜饭,我们一家来到附近的公园散步。一路上,到处都是鞭炮的纸屑;空气中弥漫着难闻的硝烟味;耳边还不时传来“噼里啪啦”的声音,走着走着,一不留神前面刚好有人放鞭炮,就会吓一跳……这还散什么步呢?我们逃也似的回家了。
回家之后,当然是打开电视看春晚了!精彩的春晚一直延续到午夜。看完春晚,我爬上床,准备美美地睡一觉。刚刚合上眼,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又响起来了!好不容易想要入睡了,又是一阵鞭炮声。就这样,除夕夜折腾来折腾去,根本无法安睡。
今年的春节还没有到来,小区门口就张贴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公告”,我们学校还发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倡议书”。这不,狗年除夕到了!晚饭后,我们一家照例出去散步,再也没有满地的鞭炮屑了,空气中也没有呛人的硝烟味了,可是耳朵边似乎还有若隐若现的鞭炮声。也许是有些人还在燃放烟花爆竹吧!我真想对他们说:我们应该传承对环境没有伤害的习俗,把一些危害环境的习俗渐渐丢掉。这样,我们的生活环境才会越来越好!
今年春节的变化让我相信,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自觉停止燃放烟花爆竹的。
第五篇
二沙岛是珠江中的一个沙洲。最近,我通过查找资料和实地查看,对它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二沙岛还未开发,是个默默无闻的江心小岛,岛上住着一千多名渔民。那时,岛上只有少量的平房和连片的菜地,渔民们靠捕鱼和耕作为生,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总体的环境比较荒芜。
二沙岛开发后,蜕变成了珠江里最璀璨的一颗明珠。110公顷的豪宅规模,引领广州进入新豪宅时代。星海音乐厅、广东美术馆,高尚的住宅小区和体育训练***一起掩映在广阔的绿地中。文化艺术气氛扑面而来,是一处心灵的回归地。全岛绿化面积高达95%以上,栽种了许多具有岭南特色的树种。珠江水环岛而过,是最具有广州现代风情的宝地。
通过这次的调查,我发现二沙岛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态环境却没有被破坏,反而变成了一个鸟语花香的大花园。所以,只要我们时刻注意保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和生态环境,就能在发展城市建设的同时,让我们的广州,越变越美丽!
第六篇
我的家乡——柳州,是一颗国际旅游新星,每天来柳州游山玩水的游客络绎不绝,尤其是新建的一条高档购物商业街更是吸引人,这就是柳州市人民政府投入的专项资金建成的一条具有融广西民族风格与柳州特色于一体的柳州步行街。
我们都还清晰地记得,在20世纪的最后一刻,市政府在刚刚落成的柳州步行街举行了规模宏大的开街仪式,全市人民的几十万双眼睛都注视着这里,21世纪到了,柳州步行街也正式开通了。
步行街两侧摆放着许多大大小小、耐人寻味又令人称奇的柳州石头,它们充分反映了柳州的地质情况和作为广西工业重镇的另一自然特色——奇石城,这些造型各异的柳州奇石为步行街的景色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围绕这些奇石的还有一个供人们休闲的草地,上面齐刷刷长满了如翡翠般的青草,在草地间一股小小的清泉在静静的流淌,最后注入一个小喷泉,清清的泉水向四周喷洒,美丽极了,如果在清晨到那儿坐上一会儿,顿时感觉到神清气爽,晚上在那儿站一站,全身的疲劳顿时消失殆尽。在步行街的东西两端分别矗立号称广西第一楼的——柳州工贸大厦、中山大厦、五星商业大厦和兴隆大厦,他们宛如钢铁般的卫士在保卫着生活在这一块祖国南疆土地上的人们。当我们进入店内,那琳琅满目的商品:珍珠巧克力、时尚的化妆品、各种流行款式的衣物和先进的数字化家用电器等。在步行街的西北角,具有欧美风情的“麦当劳”快餐店吸引了想在这儿体会到异国风味的人们。当您漫步在步行街上时,就会看到心情舒畅、喜气洋洋的人们,我和他们一样在享受着春天般的家乡情。
我不仅听老人们说过,还在记载柳州历史的文字、图片等资料上看到,这里曾是一片低矮的住房,一条老街坑坑洼洼、歪歪斜斜的与人们生活在一起。听大人们说,建国以来,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这条老街的变化真是太大了,这就是我现在亲眼所见到的柳州步行街。
这里是我可爱的家乡,我从小生活在这里,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和家乡人民一起,把这美丽的柳州城建设得更美、更美……让全世界的人民都知道这颗璀灿的明珠,这个东方的“日内瓦”。
第七篇
荔枝湾是广州一个有名的景区。
以前,荔枝湾是两岸树木葱郁、亭台楼榭、绿草如茵、河涌交错、名园胜迹荟萃,涌面有仿古紫洞艇,可乘艇沿涌划行。清澈见底的水里,小鱼三五成群地游来游去。但这一幅美景仅延续到解放初。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随着广州城的扩展,人口增多,随着而来的却是乌黑发臭的水,两岸成了菜农、贫民聚居之地。人们大量砍伐荔枝树,荔枝湾浮上来的死鱼渐渐增多,住在荔枝湾边的居民都不敢开窗,一旦开窗就会有一阵阵恶臭扑鼻而来。河水的颜色已经绿的发黑。两岸老鼠、蟑螂居多,而且还有觉民堵塞河道来建房子。夏天蚊虫滋生,使居民们被迫搬走。
二零零九年随着亚运的临近,在荔湾区掀起一轮复兴西关文化,重塑荔枝湾为主题的更新热潮。一方面是对街道历史文化的保育:重建岭南园林之冠的海山仙馆,老西关大屋的民俗博物馆、梁家祠、粤曲的私伙局、名人故居博物馆等等。另一方面是对荔枝湾水系自然生态的保育,河涌、湖泊的净化、疏导和修复,对古树的保护等。使我们又看到荔枝湾昔日美景,小桥流水人家,夕阳下的粤曲悠扬的美景和文化。
通过对荔枝湾了解,我决心以后要保护环境、爱护绿化、争当环境小卫士。
第八篇
经过了一个假期,校园里变了很多。比如说主楼的大厅,增加了一个博物馆;教学楼上也加上了五个大字“做最好的我”。
刚开学,我和同学们蹦蹦跳跳地进了校园,校园里突然热闹起来。在走廊里,贴了一个英语小故事,安上了“轻声慢步靠右行”的提示牌;到了三楼,我又看见了新设的小书架和公用电话。这些设施使我非常惊讶,原来没有这些设施呀,怎么一转眼就变了很多?再进班级里一看,“嗬!”后面的墙上多了一张公告牌,左边靠前的空间里多了两台电脑。我入座后等待着上课,上课铃声响了,广播里播放了一首古诗,我感到十分奇怪,原来只有上课铃,没有古诗,怎么多了一段古诗?第四节是我们最喜欢的课程——体育课,在上体育课时,我们进行了赛跑,旁边小树上的鸟儿也在给我们加油,我们学校原来右边没有树,可是什么时候多了两棵小树?
校园里空气清新,回到班里,我问一位同学:“校园里变化这么大,是为什么?”同学回答:“不知道。”我又去问老师,老师说:“学校是想让你们有更好的学习环境,让你们更好地学习成长”。这时我才明白,我以后要更加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努力认真地学习。
第九篇
东濠涌是珠江广州段的主要河涌之一,是广州仅存的旧城护城河,从北到南全长约3000米,因为在广州城的东面,所以叫东濠涌。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东濠涌的水清澈见底,鱼虾在水中欢快地嬉戏。但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还有东濠涌两岸居民和工厂把生活垃、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涌,导致水渐渐变得浑浊不清,各种漂浮物在涌面上堆积,污染非常严重,涌边臭气熏天,苍蝇成群结队来安家,居住环境变得越来越差,两岸居民苦不堪言,不少家庭常年都不敢打开窗户,人们经过都要捂着鼻子走。
如今,我们来到东濠涌,看到了它的面貌焕然一新,因为在2009年初,广州市越秀区水务局对东濠涌进行综合整治。只见河涌两岸房屋整饰一新,旧城经过更新改造,居住环境得到改善。东濠涌通过补水和净化处理,水质渐渐好转,没有了漂浮物,消除了黑臭现象,水变得清澈、可触摸。涌面水平如镜,倒映着涌边一株株垂柳,伴随徐徐清风轻轻摇晃。绿道上树木郁郁葱葱,花朵争奇斗艳。空气清新甜润,随处可见人们亲水、戏水的情景。绿色生态全面恢复,多么引人入胜的美景啊!
通过对东濠涌的了解,让我知道,美好的环境是要靠大家共同创造和维护,地球是我们的家,不要让它为我们哭泣。让我们同心协力保护我们的护城河,未来的河涌,一定会水更清,景更美。
第十篇
三十年前,妈妈跟我一样大。听妈妈讲那时候的生活跟现在差别很大,和现在比起来,感觉象两个世界,非常遥远。
三十年前妈妈和我一样大的时候。她们很少有纯白面馒头,买粮油都要定量供应,每个人一个月只有二两油,油条油饼只能在过年的时候吃到。蛋糕面包简直是极品美味。吃一顿饺子家里就像过节一样热闹极了。而现在我们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包子、饺子、面包、蛋糕等各种美味随时都能吃到,现在没有营养不良的,只有营养过剩的。
妈妈九岁的时候只穿过一条裙子,她的衣服、裤子、鞋子都是妈妈的外婆做的,只有在过年的时候能穿上新衣。我现在已经穿了无数条裙子,柜子里挂满了五颜六色的衣服美丽极了。
妈妈小时候交通工具大部分是自行车,全家人出去的时候就骑一辆自行车。那时候马路很窄,马路上跑的都是马车驴车,时不时也有大卡车和拖拉机驶过,小轿车很少见。可是现在的马路拥满了小轿车,许多人家都有私家车,我家出门就是自驾车。
那时候一个家属院几十户人家只有一台电视,大家看电视时都凑在一起,很热闹。那时候的电影是露天放映的,看电影时方圆几里的人都会赶来,就像聚会狂欢一样。而现在家家都有大彩电,电视台有无数屏道,无数节目可以选择。
但是那时候也很美好。那时候四季分明,天很蓝、空气很清爽,夜空中有无数的星星闪烁。妈妈小时候家里住平房,还有一块菜地,可以享受田园种植乐趣,她种过西红柿、向日葵,自己种的东西非常好吃。
妈妈说她们小的时候作业很少,放学后院子里有很多小孩在玩,而且玩法也很多:跳皮筋、打沙包、踢毽子、跳方、捉迷藏、滚铁环等等。那时候小朋友都在一起玩,热闹而欢快。可是现在小区里的小孩很少出来玩了,一来是作业多,二来是因为业余时间都在参加各种兴趣班,所以很多集体游戏都玩不起来。
总之和三十年前比起来,生活的吃穿住行方方面面,变化非常大,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
第十一篇
东濠涌位于越秀区,是广州的护城河。
听住在东濠涌附近的爷爷奶奶介绍,东濠涌原来由于广州市内水域的逐渐减少,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日渐侵蚀,使东濠涌里的水黝黑恶臭,不见鱼虾。在糙米栏一带,景观更为不雅,因为以前南边人存储粮食仓库在东濠涌这一带,这里以前河运发达,是活猪、白米等货物的运输河流,这还是大东街上最差的住所,低矮破旧的平房沿涌而建,臭水的气味从窗口直扑上来。
现在的东濠涌自从改造后,面貌焕然一新。沿涌建起了美丽的绿道,东濠涌里的二十八景各有特色,不管是珠帘瀑布还是鸣玉泉,都能让人在繁华的都市里与水为邻,亲水而居。附近的爷爷奶奶也经常到东濠涌边散步,或者到树下乘凉。居民深有感触地说:“如今的糙米栏一带,改建为公共体育运动场所,成为了街坊健身休闲的好去处。”恰逢芙蕖怒发之时,小小的公共绿地也引来游人的留影。
现在的东濠涌比以前的东濠涌漂亮多了,我觉得还有很多小河涌需要人们保护,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是要从小事做起,让我们一起保护东濠涌,保护每一个需要保护的生活环境。
第十二篇
经过一个暑假的整修,学校变得焕然一新,美丽无比。
现在,走进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书架似的地板,令人赏心悦目。
往里走,你会发现原本黄色的门变成了蓝色,看着这些门,我好像已经飘上了天空,在白云里玩耍呢!另外,蓝色还可以起保持清醒、保护视力的作用呢!
再往前走,便是每个楼层的文化墙了,那里的装饰各不相同——一楼,是一些五颜六色的方框,上面可以放上同学们画的画。二楼,是三本很的塑料做的书,里面可以装上一些有趣的东西。三楼、四楼,则是一些有趣的圆圈,也许是用来放上工艺品的呢!
文化墙对面,又是一些有关幸福的话题,非常有趣。
现在虽然我们已经习惯了学校的这种样子但我永远不会忘记,刚开学时,我们惊讶的表情…
第十三篇
小学作文家乡的变化1000字 感受家乡的变化
“咱们回家乡看看吧。”爸爸问我。但我还是那句话:“不去,那里四处都是水泥路,而且虫子什么的特别多,还很脏。我不去!”爸爸这次没有像以往那样叹气,而是笑了笑,还带着点神秘感:“现在我们的家乡“昔非今比”了哦!”我半信半疑。心里暗暗地想着:真的?所以,我和爸爸妈妈坐着汽车回去了家乡!
来到了家乡,哇!不会吧。这么美。难道是我的眼睛花了吗?我揉了揉眼睛,没有呀!本来以前崎岖不平又很脏的小路变成了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柏油路。而且四周种满了树木、花草,这里的空气比以前新鲜了许多,时不时的有几只蝴蝶、蜜蜂来采蜜,来跳舞。原本矮矮低低的老房子现在变成了一座座高楼,似乎这里已经被人们视为了“掌上明珠”。我继续和爸爸妈妈来到了表姐家,哇!表姐家居然也变了。从乱七八糟的老房子而改变成了令人羡慕的别墅。墙壁雪白雪白的。有很漂亮的壁纸,上面还有着几张风景如画的照片。让人看了感觉又清爽又舒服。而且家具都是刻着青花瓷的,好像都是宫廷里面粉妆玉砌的。让人越看越喜欢,空间也大了许多许多,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的眼睛。表姐把我带到了她的房间,天哪,这里真的就是人间仙境呀!走进去,脚底就会踩到软软的地毯。墙壁被刷成了粉色,床也是粉色的。天花板上垂落着一个天蓝色的水晶灯,还能变颜色呢。床旁边有一个很大的写字台,上面摆放着一台电脑。我觉得很奇怪,表姐从小到大都不会玩电脑,为什么要在房间里放电脑呢?正当我疑惑的时候,表姐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打开了电脑,带上了耳机,开始了她的游戏人生,我惊叹不已。真的变了,一切变了,我又来到了叔叔和阿姨的房间,里面的场景让人看了就很温馨。紫罗兰的壁纸,紫罗兰的窗帘,紫罗兰的床,全是紫罗兰的。让人迫不及待有种想要住在这的感觉。
吃过午饭,我从表姐家出去,走向了家乡的大自然。以前在河里洗衣服的人已经“绝种”了。大家在那条河里划着船,谈笑风生,说说笑笑,夏天还能在这里游泳呢!我来到了一个广场,这里的游乐器材很多,许多孩子在这里玩耍,欢笑声传遍了所有地方,让我看见了童年,美妙的童年。篮球场上,一个个健壮的青少年在举行打篮球比赛。赢得队伍满是欢呼,输得队伍也不气馁,正在好好准备着下一场比赛呢!让我最最最最最惊讶的是,以前家乡从来买不起车子,可是现在,一辆奥迪,一辆奔驰,一辆宝马,好像这里的人各各都是大富翁!BRT,这里居然也有BRT,在另外一条通往个个城市的大路上,一辆又一辆的BRT让我眼睛发亮!隐隐约约看见车里的人一个劲的往外伸,似乎在看这奇妙的风景。向头顶看去,小鸟们叽叽喳喳的唱歌,好像在为这美丽的风景喝彩!
感受家乡的新变化,感受家乡的美妙。也要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在美好的未来里,我们的家乡一定会变得更美丽!
第十四篇
最近,我对珠江环境进行了详细调查。
听爸爸说,以前的珠江上只有几座桥,珠江堤边没有栏杆。珠江水又脏又臭,上面漂浮着许多杂物,放眼望去,墨绿色的河水让人感受到一阵阵不舒服。两岸的房子又矮又旧;街道又脏又乱,晚上黑漆漆的,伸手不见五指,珠江两边的马路坑坑洼洼,路边挤满了一溜密密匝匝的商铺,仅剩一条不到三米宽的小路道。
现在,珠江两岸的变化可大了!经过整治,珠江水变清澈了,空气也非常清新,这让珠江更漂亮了。花岗岩打造的河堤两岸琼楼玉宇林立,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并逐步建成了“珠江彩虹”的工程。北岸为灯饰观赏区,临江八层楼以上的高楼装饰以彩灯和射灯为主,在人行道上有双面透光、整齐划一的广告牌。珠江的夜晚更是迷人。江上各种绚丽多彩的船只悠闲来往,游人坐在船上高声谈笑;小孩们坐在船上看风景,好开心!三五成群的人在珠江边跳舞,热闹极了!
通过这次对珠江的过去和现在的了解,我深刻地意识到我们要热爱大自然,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做一个保护地球的小卫士,让地球更加美丽!
第十五篇
呐喊读后感900初中(1)
呐喊!呐喊!中国人民站起来啦!一本《呐喊》,曾经激励了多少旧社会的年轻人。
出自鲁迅之手的《呐喊》,是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作,是五四运动事情社会人民的真实写照。“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解除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鲁迅是这样介绍这本书的。它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矛盾。尽管,那个时代离我们很遥远很遥远,但看完这本书,我的心情也不禁沉重下去。
书中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描写了一个迫害症患者的心理活动。这个可怜的人儿啊!深受封建礼教和制度的迫害,对社会甚至是自己身边的人都有一种恐惧感。它总认为现实是个吃人的世界,认为封建社会是个吃人的社会。尽管,那个社会是不会吃人的,但那句“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这篇文章是作者对吃人社会发出的勇敢挑战,是反对封建社会的第一枪。
而《孔乙几》则又是一篇抨击封建礼教和制度的文章。孔乙几,是封建社会的一个落魄的读书人。在封建统治的毒害下,他只会“之呼者也”,一无所能,不得不做了梁上君子,并在生活的折磨下慢慢死。可怜的他,因穷困成了人们的笑料,因偷窃被打断了腿,尽管他心地善良,可又有谁会同情他那?在茫茫人海中,他就只能这样走下去。“孔乙几还欠十九个钱那!”是啊,他的债谁帮他还那?辛酸的故事,鞭挞了封建社会对知识分子的戕害,使人不禁心中一沉。
再说说〈阿q正转〉,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他是鲁迅的代表作。他塑造了一个以“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的贫苦你们阿q的典型形象。他同样可怜,一无所有,受欺凌与剥削,只能用所谓的“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曾经的他,浑浑噩噩,苟且偷生,在听到辛亥革命后,他却向往革命。可这一切的一切,都在他被枪毙时结束,他的死,他的死又是一场悲剧。阿q,这个看似不可理喻的人物,却正是那个年代广大农民的缩影。阿q的命运揭示了农民在腐朽思想毒害下的人生扭曲,不得不引起人民的慷慨。
鲁迅的小说,有思想,耐人寻味,他让迷陷于封建制度的人们都清醒起来。那么生活在现代的我们该做些什么那?就让我们一起跟着鲁迅一起呐喊,呐喊吧!珍惜现在,珍惜美好的生活,为了祖国的美好明天努力努力!
呐喊读后感900初中(2)
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呐喊》是自《狂人日记》后的第二本经典小说集,也是我最喜欢的作品,可以说它是中国的名著,也是世界的名著,书中收集了许多我们所熟悉、津津乐道的文章,例如有《故乡》,《药》,《孔乙己》等等鲁迅先生的名作。
《藤野先生》一文是中鲁迅先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即在日本的首都东京留学时,所看到和听到当时一幕幕中国人民的麻木不仁景象为背景,文中较大篇幅叙写了他的老师藤野先生如何的一丝不苟和对先生的欣赏,只是在鲁迅先生看来:学医只能医治身体上的疾病,而思想精神上的疾病不是医学所能拯救的。文章从一个侧面描述了鲁迅先生强烈爱国意识的苏醒,医学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因此他弃医从文,从此投身文学的知识宝库中。文中鲁迅先生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八个字来概括了那时的中国人民,以及对于他们的怜惜和悲伤,依旧振聋发聩。
《孔乙己》中那个因为家境贫困好吃懒做,无所事事,社会层次低而又向往社会上流阶级的生活的孔乙己,从孔乙己在澡堂是人们取笑的话题,在生活中他常常以偷为职业,在最后因为偷了有钱人的书后被打折了腿,最后还是默默地离开了人世,这篇文章遗留给我们更多的是一个“精神胜利法”的渊源,读者想必也能理解“自欺欺人”是如何的要不得!
《故乡》中那个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豆腐西施”,还有和剧中主人公从小玩在一起的那西瓜地上银项圈的小英雄闰土见到老爷时欢喜而又凄凉的神情,从而体现了当时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势力压迫和打击下的情形,而《药》则更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这一点。文中凶暴残酷的刽子手康大叔,因为小儿子小栓的痨病而拿出所有家档去买了个人血馒头的华老栓,和那些在茶店里议论纷纷的茶客,但是文中最不幸的就是因为革命而被处死,最后用自己的血作了人血馒头而牺牲的人,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康大叔的残酷,卑鄙,仗势欺人。华老栓的愚昧,迷信,麻木,茶客们的盲从和人与人之间的势利,夏瑜的英雄气概但是完全脱离群众的革命是无法成功的。
当然,在《呐喊》这本书中,像这样的文章还有许许多多,鲁迅先生写这些文章是为了让当时的中国人民看了以后,能够清醒过来。鲁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言,愤怒而又带有鼓励的语气,激励着当时半梦半醒的中国人,用带有指责和批评的语言,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表现了鲁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龙——中国,早日苏醒,重整我中华雄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