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是一部描写中国近代史的小说,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动荡和变革。小说描绘了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呈现出当时人们的挣扎和矛盾。同时,小说也表达了对这段历史的深刻思考,引发了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反思和思考。
《1913》读后感(一)
20世纪初的世界,是一个整体都动荡不安的时代。然而恰如历史上许多相似的时代一样,越是这样的动荡不安的时代,文学与艺术的创新与天才大师会神奇的相聚而出,各显其能。1913年,对于世界大战前夕的一个年份,站在上帝视角而言,似乎并没有那么特别。彼时,在中国的这片土地上,经历了辛亥革命后的政府与民众同样要面对着鼎革之季后的图新求存与探寻国家的未来之路。这时期的民国同样被称为黄金十年,大师云集。
德国作家弗洛里安·伊利斯所著的《世纪之夏的浪荡子们》,以1913年的欧洲为大背景,编年体的风格,冷峻的诉述着这一年中12个月份中,欧洲文艺界、思想界等众多人物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轨迹,呈现了一战前欧洲的社会画卷与真实的风貌。
这世界没有如果,恰如在美泉宫公园散步互相致意的希特勒与斯大林。卡夫卡在忍受着父权的压迫时对心爱的姑娘有着刻骨的追寻,《变形记》的诞生也由来于此。而马塞尔·普鲁斯特无法忍受退稿下定决心自费出版了《追忆似水年华》的第一部。《蒙娜丽莎》也在这一年底失而复得,谁都没有怀疑原来是那个玻璃匠夜晚藏于馆内偷盗,第二天堂而皇之的离开。还有斯特拉文斯基和勋伯格被无休止的丑闻缠身;杜尚把一个车轮安在一把餐椅上,这一行为后来成为现代艺术的经典代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与赖纳·玛利亚·里尔克一起开怀畅饮的同时,荣格把它的梦境升华的点滴都记录在那本红色的笔记本里。
月份中各种碎片化的大师记录,似乎对于个人如此平静,但却影响深远。不断跳跃的众生相,都包含着作者对1913这个特殊年份欧洲文化史的重新解构与文化理解。
繁荣的背后是暗流涌动的大时代洪流,个人仿佛永远都无法改变时代的脚步,最终沦为它的牺牲品,但是时代变迁中,这些文化的浪荡子们依然发着他们各自的光亮。
聚焦这一特殊的年份,涉足20世纪初的欧洲社会与文化史,在百年后的今天回望,它依然可以带给我们深刻的社会探究与命运的思考。
《1913》读后感(二)
在1913年,世界主义似乎还算和平。但是仅在一年之后,一场撕裂欧洲和全人类的战争就会爆发。那么,这个旧世界的最后一年的世界,又是什么样子。
人们对于历史的行进,总有“灯下黑”的困境,那些并未走得很远的、还带有余音的往昔,许多人选择视而不见。
而这本《1913世纪之夏的浪荡子们》,或许会在这样寂寥的冬日,给我们一个与此前不一样的答案。
这是一本以月份为章节的历史小书,通过1913年每个月发生的事件,展现了当时西方世界的瞬息万变和山雨欲来。
它的开本不大,方便通勤路上、街边等人或床头靠坐时拿起便读。起初我以为它很易读易懂,后来发现是我轻狂了。
因为你会发现,历史前行的浪潮中,总是同时裹挟着那么多的人,而其中的大部分,我们并没有自己想象得那样熟悉。
于是这些不熟的人,需要反复查阅、对照、厘清和记忆,而后才能与当时的世界史甚至中国近代史相呼应。
我现在对我刚当读书博主时一个小伙伴对我说的话深有体悟——爱读书的人,会越读越多,好像网。那种经过种种努力,一旦融会贯通的感觉,妙处不足为外人道,只有自己明白。
在本书中,我们可以读到:
1月份,希特勒在美泉宫花园散步时遇见了斯大林,而弗兰茨·卡夫卡几乎为爱痴狂;
2月份,纽约的“机械库展”引发了现代艺术的大爆炸,可可·香奈儿小小的帽子店扩大了经营;
3月份,阿诺德·勋伯格在公众场合被甩了一记耳光,弗吉尼亚·伍尔夫写完了她的第一本书;
6月份,D`H`劳伦斯发表了《儿子与情人》;
8月份,有人送给弗兰茨·马尔克一只温驯的鹿;
11月份,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第一卷出版;
12月份,里尔克情愿变成一只刺猬……
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心情是很微妙的。因为我发现那句“人类的婚丧嫁娶,在同一天”适用的语境真的是很广泛。
一边是喝酒打球,一边是偷手枪被逮捕;一边是旺铺扩大经营规模,一边是作家为爱寻死;一边是衣香鬓影的晚间派对,一边是旧秩序马上要毁灭的动荡不堪……
它以一整年为书写区间,以月份为陈述线索,带我们去看这辉煌又充满厄运的一年中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其间辛酸与感慨,掩卷仍使人唏嘘。
《1913》读后感(三)
1913年,欧洲如同一个五光十色的剧场,荟萃了无数的天才人物,创造了文学、艺术、音乐的巅峰。但在这一片繁荣景象的背后,暗流涌动——转年便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德国作家弗洛里安·伊利斯在《1913:世纪之夏的浪荡子们》一书中,以独特的碎片化叙事手法,将那些大师们的日常生活、喜怒哀乐、灵感萌发和创作历程串联起来,记录下了不安前一段段美好的岁月的碎片。
译林出版社《1913:世纪之夏的浪荡子们》
欧洲的1913年是一个高度繁荣的年代,科技进步、经济繁荣、文化辉煌,尤其是艺术和文学,达到了惊人的成就。人们沉醉于歌剧、芭蕾和文学沙龙的艺术气氛中,仿佛置身于一个永不凋零的文化春天。
法国巴黎举办各个文人聚会、维也纳咖啡馆里充满学术讨论,德国柏林常常有艺术展览。各地的文化中心仿佛一座座“温室”,在保护着人们的艺术创作和灵感萌发。然而,繁荣的文化活动暗藏着不可忽视的社会危机:希特勒在维也纳穷困潦倒、斯大林悄然行走于欧洲各地…欧洲社会的脆弱与不安已浮出水面。
西方的1913年 图源网络
伊利斯另辟蹊径,聚焦于欧洲文化大师们的日常琐事和情感生活,展示他们的另一面。这里有卡夫卡的焦虑与自卑,普鲁斯特的神经质与敏感,毕加索的激情与任性…..
例如,提起卡夫卡,我们都知道他作出了著名小说《变形记》,但不知道的是他在情感世界中迷失自己的挣扎和痛苦。他爱上了费莉丝,但总是犹豫不决,难以投入。从他的日记中可以看出一个天才面对感情软弱与矛盾的一面。
卡夫卡 图源网络
同样地,意识流文学的先驱普鲁斯特,以《追忆似水年华》闻名于世,但其实他一面沉浸于书写回忆录,一面困于病痛与孤独。
还有徒弟荣格和自己决裂后,怒气冲冲的弗洛伊德;和妻子吵完架,回工作室将争吵写进对话的赫尔曼·黑塞;父亲病逝、妻子病重、爱宠也奄奄一息,陷入精神危机的毕加索…..
毕加索 蓝色时期系列
这些伟大的名字不再仅仅是历史中的代号,而是活生生的人,有他们的脆弱与喜怒哀乐。他们也不仅是在享受繁华,而是在个人困惑和社会动荡中寻找突破和自我表达的途径。
本书采用碎片化的叙事方式,按月份记录了各个大师的生活碎片,很适合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不过对所记载的人物没有背景介绍,所以需要自己额外查阅对应人物的介绍才能感受到这本书的魅力和有趣之处。
它没有为读者提供一个完整的、线性的故事,而是通过不断跳跃的片段呈现出一个动态的年代画面。伊利斯用一个个短小的章节,勾勒出1913年这段历史中的人物事件,通过点与点的连接,展示出这个时代的复杂性。
《1913:世纪之夏的浪荡子们》带我们到了欧洲那个辉煌与危机并存的年代,见识那些大师的另外一面,也提醒我们在时代变迁中,要注重个人的选择和闪光的思想,来适应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