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哈姆雷特》观后感摘抄

《哈姆雷特》观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2-04 01:15:44
《哈姆雷特》观后感摘抄
时间:2024-12-04 01:15:44   小编: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经典悲剧,讲述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复仇而展开的故事。他被父亲的鬼魂告知母后与其叔叔通谋谋杀父王,于是展开了一系列的复仇行动。这部作品深刻探讨了权力、背叛和复仇的主题,引人深思。

《哈姆雷特》观后感(篇一)

一个人在作品中看到了什么,取决于这个人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全部人生经历。印第安人看到鸡的实验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意识中的世界就是我们自己思想的外化。

先生(指哲学家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哈姆雷特》观后感(篇二)

卷福的张力有点太强了,就好像弓弦一直在绷着,起初的悲伤情绪太短暂表现得不够明显,也不充分。但不得不说卷福的激昂情绪表现的十分饱满,这点真是太赞了。再就是总跳戏,而且总是想听他读penguin。哈姆雷特出场的戏份太多了,就显得很单一,之前看过另外两个版本,个人感觉,或许王子身边的人多些戏份会使王子的性格更立体,而不是单纯靠卷福一个人来表现。前半部分王子恋人的戏份太少,我作为观众没有对这个人物有足够的认识,更别提情绪的感染。后半场王子恋人疯掉的那段真是太棒了,表演和语言都太到位了,可以说补全了这个人物的全部情感。Uncle最重要的那个看戏慌张的桥段表现的太low了,多渲染一下呀,看得我都跟着着急。当然了,经典剧本经久不衰,优秀的没得挑。都是一流的话剧演员,表演的十分精彩,视觉盛宴,余音绕梁,字字珠玑,让人流连忘返。

《哈姆雷特》观后感(篇三)

期待了很久,结果很失望。看完陷入了深深怀疑,究竟是我水平不够还是这版真的有问题?两个前排一星的影评基本点出了不对的地方。 三个最大的不适:1. BC太用力了。都看不出他进入装疯阶段,全程都是个激动的疯子,共鸣不到悲剧王子的心路。而这个剧快一半是王子的内心戏。2. 导演是不是有厌女症…女性角色莫名其妙,戏份少,内心想法完全没表现。完全是推动剧情,渲染悲剧的工具人。这导致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哈姆雷特的感情没了落脚点。他和母亲的感情究竟是什么,olphilia对他究竟有什么意义,完全一片空白。那么王子的感情,他的悲伤,就变的很苍白无力了。3. 现代背景和古代设置的脱节。看的时候一直疑问王子愤怒难过为啥不直接复仇?回来一查原来是天主教信仰与复仇的矛盾。400年前的莎士比亚的当代改编需要注入新的思考和观念,但是不能简单去掉旧观念啊…故事的核心矛盾都没了,还有什么能说服吸引观众的呢?

《哈姆雷特》观后感(篇四)

19年七月。朋友告诉我万达举办莎翁影像展,莎士比亚的戏剧将在此展映。说实话,我不大关注这些活动,因为大部分都不带济南玩儿,省会不像省会,整的不尴不尬的。这次倒令我有些惊讶了。因曾有幸拜读其著作,又本着对戏剧的热爱,便前去了解一二。看完剧目,我私心本更偏向《麦克白》。因为种种原因,我还是选择去看了本尼饰演的哈姆雷特。 说实话,这场戏很长,没有想象中那么吸引我,但也的确很震撼。与中国的戏剧有些不同,外国戏剧台词如诗一般美,这也是我喜欢外国戏剧的原因之一。比如哈姆雷特的独白,那句经典的“To be or not to be”。这点本尼表现的跟我预想中的有所不同,但其实本来对于台词的理解也因人而异吧。有人说,外国戏剧剧情性较差,其实不然。剧情自身只是第一层的东西,是命运在人物身上的映射而已。人物的表达完美的弥补了这一点。哈姆雷特王子得知真相后的悲切、无助与了然,企图复仇后的犹豫、踟蹰,最终坚定。本尼发挥的淋漓尽致。灯光投射在他身上,那一刻,他是绝对的主角。

《哈姆雷特》观后感(篇五)

卷福在舞台歇斯底里的演技简直炸裂,一秒崩溃的泪水好似精神失常…我想起,曾经困惑提出问题“如何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一种人呢?”有老师回答我: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以假乱真直到你真的可以做到)反正我理解这句话就是先假装你是这样子的人直到不断揣摩不断练习你就真的成为这样的人了。看到哈姆雷特,我怀疑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装疯结果真的有点疯癫失控的感觉,个人觉得他是把一个丧父后心理创伤未恢复的精神失常以一种感性的、人性的、戏剧化夸张的、甚至是绝对第一视角的方式来呈现的。他内心对父亲的爱和丧父之痛深到可以和鬼神交流,当然这一切也许是真的通灵,从第一视角是真的,科学永远无法解释的…这也是戏剧艺术的魅力所在,艺术的真谛也许是勿迷信科学,相信自己的第一直觉!哈哈。艺术本身也是主观世界的主宰呈现、是一种情绪的宣泄、是输出的创造力、是一团团烟火…

《哈姆雷特》观后感(篇六)

#《哈姆雷特》

算得上是经典重读,同时也有很多新发现:

1、整部剧的道具布景完全像是十九二十世纪的配置,而不是十六十七世纪的丹麦,具有强烈的现代性,算是对传统剧本的一个创新;

2、哈姆雷特请来的戏剧班子表演了一段《埃涅阿斯纪》,算是对古希腊罗马的致敬,之前都没有发现

3、发现其实有很多英伦式的黑色幽默,在读文本的时候感觉不来,戏剧表演出来就很明显了

4、哈姆雷特的表现就像是个小孩,我觉得与罗密欧很相似,都是年轻人那种桀骜不驯、狂放、对人间的不屑,但是人间的困境却导致了他们最终的死亡。

5、《哈姆雷特》的气质其实真的很有从古典到现代转型的感觉,从古典时代那种阿基琉斯式的愤怒勇武、直截了当的英雄伦理到现代一种踌躇思虑、阴暗与消极的虚无主义。当哈姆雷特赞扬着人作为万物之王,聪明的灵长、秀美的天使时,其实可以发现他自己作为一个主体却犹豫不决、迟迟不肯复仇,其间有一种隐含的张力:包含的实际上是对于人力之外事物的追求——“人类已经不足使我欢愉”。

6、当年轻的王子发现这个世界如此肮脏痛苦的时候,他无法选择,因为无论如何做都会导致自己手上沾染不义的鲜血、或是无法复仇带来心理上的责难,结果自己的犹豫又导致了更大的悲剧,最后只能以一种浪漫的死亡终结自己的生命,同时也告别了肮脏的人间。

《哈姆雷特》观后感(篇七)

去年就想看,今年碰上了万达莎士比亚影像展,终于可以看NT Live版的《哈姆雷特》了。小时候知道的第一个莎翁作品就是《哈姆雷特》,最脍炙人口的作品。看这个版本是为了卷福,为了他那如暴风骤雨般的表演;为了听他纯正的伦敦音,念着莎翁气势磅礴、抑扬顿挫的台词,“To be or not to be , It's the question .”

NT的舞美、音效和场景切换是让人惊艳的,时常让人忘记了这是一出话剧,尤其是第一幕结束前,满场的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整个舞台被黑色的碎片覆盖,暗示着第二幕的血雨腥风,渲染着悲剧的氛围。导演最大的创意是把故事放到了现代,衣着、道具中的现代元素和背景设计中的经典完美融合。

演员们的表演毋庸置疑,装疯的哈姆雷特、真疯的奥菲莉亚、阴险的克劳狄斯……还有还原度最高的台词和剧本,莎翁的那些无比华丽的比喻,繁复的对偶,都被演员们以饱满的感情演绎出来。

为什么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是因为人们有不同的理解,而是每个人放佛都能从这个角色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人生深深的无力感。我们曾经的一个又一个的选择,坚定或懦弱,堆砌成了现在的人生。当时的我们在每个选择面前,无法预估选择的正确与否,那是一个令人畏惧的未知。莎翁不光在讲一个悲剧故事,也在探讨存在的意义和生命的无奈。

PS.最后要说一下,卷福在谢幕时为叙利亚难民募捐,现场朗诵《家园》,令人感动。开场时,哈姆雷特坐在地上听的唱片是大卫鲍伊的《Nature Boy》。

《哈姆雷特》观后感(篇八)

全场唯一一次落泪是在奥菲利娅走上废墟走向光明的场景 她应该是开心的 在挂花环的时候坠入水里

愚蠢而又伟大的王后 在克制不了欲望时犯下的错事 你肯定已经忏悔过无数次了吧

可怜又孤注一掷的勇敢的哈姆雷特 即使万难在前 即使要做一万件悲痛的事才能完成使命

却也磕磕绊绊的悲痛万分的 完成了这个莫大的悲剧 你应该想到的 最爱的奥菲利娅也有她最爱的父亲 即使他忠心耿耿混沌愚昧 但不同场域每个人有不同的效用 你杀了他 她也死了 随即而来的是像军队一般的死亡 死亡是多么的轻易 相较于人与人之间的联结

The rest is silence.

影视戏剧定义的悲剧基于死亡和伤害 那哈姆雷特就不是悲剧 完成使命而离开 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甘愿的归去 死亡在每一个人物身上都是合理又恰当的归宿 而又正因为死亡 这个最难以让人类接受的事故 变得合理 拉回到每一个人身上 存在或灭亡 我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叹息越没有回音 悲伤的感悟越深刻

To be or not to be.

雨果说”哈姆莱特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我们大家。哈姆莱特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人。”

这才是最深重的悲剧

卷福最后帮助叙利亚战乱儿童的捐款呼吁 顶级演员的格局 引用的诗“谁会愿意离开家,除非家就是鲨鱼的血盆大口”

《哈姆雷特》观后感(篇九)

第一次在db写影评(不正经版)竟然写给了一部话剧哈哈

昨天Tx告诉我小西天有李沧东和《八部半》重映,我急急忙忙点开发现所有想看的都已经满座。

而我又不甘心未来返校的一个月里没有电影看,于是打开猫眼,想在待映里挑一个拿来期待,结果发现了卷福的《哈姆雷特》就在当晚。

点开购票的时候我是紧张的,我怕和小西天一样的结果。幸好座“全”虚席。

我和这场《哈姆雷特》是有缘分的,一个月前我在同一家影院看《万里归途》点映时就看到了这张海报(我以为已经结束了很多年所以没有在意)。而我在点开猫眼的时候,我的微信读书正停留在朱生豪译本《哈姆雷特》第187页(页数是我瞎编的,总之进度差不多)

一个多月以前照的,一直没删

综上种种,我与这位丹麦王子相遇

关于我丢失的一颗星:

1.其实我是想给三星的,说实话,心理落差很大。开始的时候我花了很久才适应这个背着个双肩穿着“优衣库”出来的霍雷肖和被挪至开头的突如其来的表白,结果又被

2.女性角色莫名其妙

3.哈姆雷特的心路历程中,看不见情绪的积累

4.霍雷肖变得扁平化

5.哈姆雷特是否有信仰

(先写到这了我太懒了

《哈姆雷特》观后感(篇十)

#今天买票了吗# 2021.07.02 NTLive《哈姆雷特》高清影像放映,天桥艺术中心小剧场

头一回看本剧没睡着!(是的我要辣菜19年胡军卢芳濮存昕版hhhh)

是个从头到尾都非常紧凑、激烈的硬核编排。

现代版的细节(让我不断想起伊恩版《麦克白》,评分高于本剧), 古典悲剧的呈现(虽然我对导演对剧中剧的改编并不满意)。

在这种舞台上多次运用“子弹时间”让主角独白,挺有想法的。

舞美优秀,整出剧大都是演员在搬动道具,但是他们的“仆役”身份让搬动变得很自然。

上半场花枝的装饰和下半场铺满的砂石,很有美感!

演员和角色。

缺的王子虽然也有忧郁感但并不文艺,持续爆发好辛苦啊。超长密集台词,激烈动作,狂奔下场,出那么多汗怪不得会瘦233肌肉轮廓好看了,击剑那幕完成度好高。

叔父特别棒,看过他的政治剧,当得起一句面厚心黑衣冠禽兽。

奥菲利亚终于不是仙女了,总是过于强调柔弱感实在是太无趣。上半场平平,下半场在过于激昂的王子压制下的精分少女临终表现值得一看。

王后,我本以为能看到沉浸在欲望之中的女人,开头也确实给了我惊喜……结尾死亡段落太匆匆,中间被儿子的质问压制只能说编排倾向性太强了。

是的,所以要给编排扣分,一是激烈有余感情不足,民众对王子的敬爱、王子和奥菲利亚的恋爱表现少得缺乏说服力(误杀了爱人的父亲,就那么轻描淡写吗?);二是大概这是给缺打造的“明星剧”?他的角色和戏份是完全倾斜的,虽然仍然有很多有意思的配角,但是反而在他最亲近的人(爱人,母亲)身上,关系是失衡的。

打分8/10。

另外我有困惑,之前抓导说欧美觉得亚洲人只能导《蝴蝶夫人》是歧视,但是我觉得莎剧还是英国人搞最有味道——这算反向的刻板印象还不如说是可惜国内能力不足?

但是演员方面,我有点好奇几部NTL里面的黑人演员都表演形式过于单一,只会抬着下巴站桩输出——这算歧视吗[笑cry]太zz正确了其实有点无趣,人种差异在角色塑造中真的可以无视吗………………[二哈]

《哈姆雷特》观后感(篇十一)

本该看完的时候就把影片写出来,但最近乱七八糟的事情太多实在没有什么心情。总的来说我对这部戏剧整体呈现的效果是满意的,除却服饰太过出戏以及奥菲利娅的表演过于疯癫以外,基本上无可指摘。演员们的戏剧表现力很强,卷福的表现又一次惊艳了我,情绪拿捏得恰到好处,台词功力依旧让我折服,但还是觉得本尼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还可以更加出色,实话实说,尽管本尼已经很优秀了,却还是和我心中的哈姆雷特有些差距,毕竟《哈姆雷特》是我最喜欢的莎翁悲剧之一。

原谅我此时此刻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这是我第一次看戏剧,而且还是NT-Live的戏剧!之前看《揭秘莎士比亚》的时候,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去英国的环球剧院看一场莎翁的戏剧,哪怕听不懂也没关系,只看表演就足够了。毋庸置疑,现场看得效果一定比荧幕上更好,因此我们通过资源和翻译后的语言来评价这部作品本身就是不公平的。然而,戏剧的神奇之处也就此显现出来——它的感染力突破了语言的限制和文化的差异。我们的情绪能够受到其中人物的带动,或笑得人仰马翻,或悲伤得不能自已。我对莎翁的作品本就有着极深的感情,搬到舞台上之后这份热爱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加深,很多文字上不能理解的地方也渐渐开始领悟了,很多颇具哲理的台词更加震撼着我的心灵。莎翁的作品真是太有魅力了,戏剧真是太有魅力了。

关于《哈姆雷特》原作的具体分析我不想在此处呈现,一来是现在仍未理解得透彻,还需要看更多的演绎以及反复研读剧本本身,二来是我想在莎翁的条目下写下这篇感受和领悟以表达对莎翁的喜爱与尊重,因此,这里我只点出这出戏带给我的不同理解以及一些想法的更新。最主要的是波洛涅斯这个角色,之前我是把他当作一个讨人厌的反面角色来看待的,但在这部作品中他更类似于一个喜剧人物,一个絮絮叨叨的话痨形象,如果他不这么多管闲事的话(其实也不算闲事)也不至于被哈姆雷特误杀,没错,是误杀(仅代表我此刻的观点),这在某种程度上就加强了悲剧的效果——雷欧提斯和哈姆雷特本可以避免死亡,至少其中一人可以免于陨落的命运。(我仍不喜欢雷欧提斯)这里我还要指出一点莎翁的伟大之处,你会发现他的悲剧直到最后一幕出现以前基本上洋溢着欢乐的旋律,幽默得宛如一部喜剧;而他的喜剧直到最后一幕出现以前都充满着误会,悲惨得让人唏嘘。一部戏剧中的这种情感冲突更能引发观众的共情。我对王后的忏悔这一部分有了全新的理解,从表演中体会到了她那一刻的真心,但对这个人物我还是拿捏得不是很准。同时,我对经典独白以及坟墓前有关死亡的见解这两部分,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哈姆雷特》之所以伟大绝不单单是因为它讲了一个好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它涉及到了人类的根本问题——存在的意义以及生命的虚无。其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无时不在引起你的反思——我始终认为莎翁是一位哲学家。

这次的观演绝对是一场完美的体验,想必今年要在戏剧上花费更多的心思了。最后,感谢慷慨分享资源的朋友,你让我生命的一部分趋于完整了。

《哈姆雷特》观后感(篇十二)

1

这个舞台好壮观

开场很惊艳 大幕拉开 舞会开始

现代化的服饰 不是代表一个时代而是人类共同的共性

先看译本再看会好很多,可以专注于表演

2

叔父是个老狐狸 很会装伪善 也很会洗脑

皇后看似没有心肠,实则内心苦闷,无可奈何

演得很好。初看她以为是个老巫婆,实际上也精神垂危,几乎就要步了奥菲莉亚的后程。后半段奥菲莉亚的死,哈姆雷特的质问,都让她濒临奔溃。而可怜的奥菲莉亚,死了父亲,最喜欢的人性情大变,对她说出了最恶毒的话语,最后还以为他惨遭不测,绝望之际发了疯,选择了投河。几乎是皇室斗争的牺牲品,掀开了优雅高贵里不堪和罪恶的一角。

哈姆雷特聪慧 精力充沛 英俊帅气,若不是经历家中重大变故,也不至于此。 他父亲的亡灵也真是罪恶,把一个正直的灵魂拖下深渊,以道德之名绑架。若是哈姆雷特能耐得住性子,必能将损失降到最低,他对奥菲莉亚的死有重大责任。从这一点来说,他心性并不沉稳,无论如何也不能将利刃对准心爱之人……

3

剧中的亮点:掘墓人,玩具城堡

叔父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铁血硬汉,有些懦弱,有些小诡计,看上去甚至有些和善温润吞

比较喜欢的部分并不是最highlight爆发的地方,而是一些富有幽默的部分,例如和朋友在一起的调侃,纠结,用戏剧戏谑挖苦自己的母亲和叔父(虽然我感觉在中国简直不要命)

哈姆雷特这个角色由于本身过于戏剧化,所以他处理得自然生动活泼很不容易,很喜欢这个部分,包括叔父很多阴谋诡计也没有像传统反派那样大声疾呼,演出自己是一个恶人,相反他的恶是在平淡的生活对话中完成的阴谋诡计。

《哈姆雷特》观后感(篇十三)

第一次在电影院看戏剧,NT Live的拍摄、收音、制作水准都相当的高,四个小时的剧看下来也很棒。

1.台词还原度很高

是四百年前的原版剧本,莎翁那些华丽的比喻,繁复的对偶,都被演员完整而富有感情地演绎了出来。

2.布景用心、道具质感特别好

National Theater的布景简直是太棒了,有生之年必须要去英国看一次现场。

整个空间被划分成三个部分,主舞台、二楼和延伸到台侧的一条(异常宽阔的)过道。在前后半场的切换时风沙大起,原本庄严肃穆的宫殿瞬间变成一片压抑沉重的废墟,配合更频繁的点光追光和蓝色调的光源,让后半场的戏剧更富有悲剧的氛围。

至于道具,小到几位角色的箱子、奥菲利亚的相机,大到三角钢琴及古早的琴凳、几个场景不同摆饰的长桌和为配合哈姆雷特“发疯”而设置的小城堡,即使是在相对戏剧现场要近得多的镜头下,都呈现出惊人的细节。

3.现代化元素融入得很好

这版哈姆雷特的现代化太有意思了,虽然加入了很多现代元素,但由于布景的整体风格还是偏向经典,所以完全不会感到出戏。

就我观察到的现代元素,有奥菲利亚的相机(但应该是专门用的复古胶卷相机,质感还是很棒),哈姆雷特的冲锋衣和牛仔裤,印着鲍爷的t恤,时不时出现的板鞋,准备战斗时掏出的手枪,以及最后用拉链穿上的击剑服(但真的完全不违和!白色太好看了!)

之前看保利版雷雨的时候就觉得现代化改编太违和了,但今天看了哈姆雷特才发现,原来不是因为现代化违和,只是因为用来呈现所谓的现代化的道具过于粗糙,要么经不起视觉上的检验,要么从使用逻辑上太过跳戏(比如铺满大理石的周朴园家)。

在哈姆雷特中,单纯天真的奥菲利亚当然可以有一头可爱的卷发,在脖子上挂着照相机记录生活。面对敌人,哈姆雷特当然可以掏出手枪防身,落魄逃亡的时候当然可以蹬着一双破板鞋、穿上灰暗的冲锋衣,这都是再贴近生活不过的元素。

总而言之是一次很棒的体验~还想看《仲夏夜之梦》的呜呜,不过好像已经没有排期了

《哈姆雷特》观后感(篇十四)

与其将《哈姆雷特》追溯到古典戏剧中命运与复仇的母题,譬如以哈姆雷特与俄瑞斯忒斯的复仇中相似的背景说明这一点,不如将其视作彻底现代性的戏剧,--我更愿意持一种激进的理解,因而这一版改编至少在服化道等形式上与我的理解是一致的:哈姆雷特的困难并非古代王子的伦理或政治处境,而是现代人的精神困境。

在本剧中,先王的死掉真相如何始终是以转述揭示的,哈姆雷特最直接获取事件的信息则是与鬼魂这一幻象的交流。换言之,哈姆雷特并无证据为僭主与王后断罪。至于哈姆雷特本人,他则处于疯狂之中。他真的是装疯卖傻吗?我有时会更相信这就好比先王的死亡全靠转述一样,是莎翁作弄读者的叙事技巧,并认为哈姆雷特面临的是真实的疯狂。哈姆雷特归根结底并非一个意志软弱的王子,他更愿意相信自己的意愿,他面临的困难更多地是无限的意愿下有限的能力,并因此而受挫并苦恼。

将哈姆雷特理解为软弱者的诠释里,往往引述哈姆雷特对自己生命的轻蔑;然而,哈姆雷特厌弃的至多是自己的肉体而非心灵,他对自己心灵所制造出的幻象有着坚实的信念,并循着这些信念的意向而行动。

哈姆雷特所说的“存在或是毁灭”,并非是某种毁灭的欲望,而是对存在的怀疑,所达到的后果也并非是对毁灭,而是反思了的现代性的存在。

面对命运,哈姆雷特有一个反思后的主体与其抗争,这正是哈姆雷特的危险所在:命运其本身如何并不重要。僭主真的谋杀了先王吗?王后是这样沉默的从犯吗?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哈姆雷特是这样认为的,这就是他那“果壳里的无限空间”中的真相,他的心灵与伦理这只关心这一点。哈姆雷特本人的叙述十分雄辩,让第四面墙外的读者认为他清晰地把握自己的心灵,用装疯的技巧与世界周旋,这把读者也统统拉进了他的果壳之中。至于疯狂,这个相对的概念下,只要所有读者与哈姆雷特一起疯狂,自然不会察觉到他的装疯背后是真实的疯狂;而哈姆雷特本人是否真的疯狂也与王宫里的别人无关,他们只关心他看起来是疯狂的。

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哈姆雷特》是一部极端现代性的戏剧,哈姆雷特也是一个极端疯狂的现代人。然而,戏剧的丰富就在于这里还有另一个疯子:疯狂的奥菲莉亚。与哈姆雷特相比,奥菲莉亚的疯狂则相当古典。如果说哈姆雷特“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迈入了主体内部的矛盾,奥菲莉亚则在“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她面临的问题就是命运与偶然的捉弄,相当古典的话题与相当古典的结局,不必此处再赘述。

也因此,我并不喜欢这一版奥菲莉亚的表演。演员本身的处理平心而论还不错,然而现代的、太现代的,比哈姆雷特更像一个现代的癫痫患者,显然是时代错乱了。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