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斯佳的眼泪》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娜斯佳在困境中勇敢挣扎的故事。她在生活中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和困难,但却始终坚强地面对挑战。小说通过描写娜斯佳的成长和奋斗,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困难的勇敢面对。
娜斯佳的眼泪读后感(一)
苏联这个国名,现在似乎只作为一个“梗”而存在。比如脱口秀上黄大妈讲自己当年出国去的是苏联,乘风破浪的姐姐王琳当年在苏联留学,这些都似乎成为他们年龄的一个佐证,会引发阵阵笑声的那种。
娜斯佳的背景则更为复杂,她曾经是一个苏联人,后来成了乌克兰人。为了生存,心惊胆战地黑在了德国,一度变成犹太人。她忍受了各种孤独、辛苦、压榨,终于拿到永居,最后却又回到了乌克兰。她回去的地方,叫做基辅。这本书写于2021年,到了2022年,这个城市因为战争闻名天下。
娜斯佳的经历,让我觉得陌生又熟悉。陌生是因为我在2022年之前对乌克兰这个国家除了国名之外一无所知,且因为名字都有个“乌”,总让我觉得和乌兹别克斯坦沾亲带故。俄罗斯的历史上,出过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柴可夫斯基,但乌克兰好像没有什么能让我耳熟能详的名人。近几年除了俄乌战争,就是那本著名的《乌克兰拖拉机简史》了。而熟悉是因为在娜斯佳的身上,能看到我母辈、外祖母辈的影子。
那一代女性,受过教育,有过工作,过集体生活,会寻求自由,也在社会的影响下逆来顺受,面对生活的苦难时却异常坚韧。
在学校里,娜斯佳会和恋人罗曼去克里米亚的海边享受短暂的自由,当社会动荡时,她谋求一切可能的生路。讽刺的是,当年入侵苏联,迫害犹太人的是德国,当柏林墙倒塌,乌克兰人食不果腹的时候,他们相对来说最容易去到的西欧国家,却也是德国。娜斯佳更是为了拿到居留权,最后连国籍都从“乌克兰”变成了“犹太”。我不知道娜斯佳顽固地不肯融入德国社会,除了上年纪带来的执拗外,有没有一点历史包袱,尽管她对于战争没什么记忆。
在德国,压榨她最多的,除了本国移居的暴发户之外,就是德国男人了。那个用居留权压榨她的德国丈夫躺在她的血肉上好吃懒做,而她总是默默忍受,因为在基辅,还有她的外孙靠她寄回去的德国马克生活。
如果只是为了她自己,她的生活大可过得多姿多彩,主顾们喜欢她,她总能找到活计,她也没什么物质需求,连对食物的追求都没有,但她却总是怀着那种乡愁,那种“无边无际、无从医治”的情感。她燃烧着自己的生命,供养着全家,总是为家人担惊受怕。
在书中,她第一次流泪,是听到乌克兰音乐,第二次流泪是,是坐上了回去基辅的货车。虽然最后她人回去了,但在精神层面,她却再也回不去那个“故乡”。时至今日,她的悲剧仍在继续。娜斯佳只是一个小人物,那种一粒沙会变成压在她身上的一座山的小人物,不知道她和她的家人,能否依靠那份永居权远离战火。
娜斯佳的眼泪读后感(二)
这本书主要描写娜斯佳的人生经历:青年时期在乌克兰生活,结婚生女后被彻底卷入了苏联妇女的共同命运,苏联解体之后生活无法维系,联系上在德国柏林的姐姐去德国做家政,签证到期之后遇上了帮忙做假证的人,后来事情败露,只能找德国男人结婚,在这段婚姻中遭遇了诸多不幸,后来丈夫因病去世,和“我”住在了一起,然而经历了前半生的风雨飘摇,最后却不能够和一个有着德国底色的我完成“西东合集”。也是在这一段作者相对多篇幅的直接描写了,因为战争而被迫染上不同国家底色的东西方的人,自己与现处的外在社会之间的冲突,和互相之间的冲突。
最后也许是出于女儿,出于对故乡的怀念,她最终还是选择回到乌克兰。然而在故事的最后我们发现,娜斯佳已经从一个没有德国居留权的乌克兰女人,成为了一个无权留在乌克兰的德国女人,她给自己三个月的时间,足够想出别的办法,但是故事就到此为止了,我们不知道娜斯佳如何在国际移民政策和她自己所生活需要的金钱中取舍,三个月之后会怎么样?我们读者不得而知。 全国90%的文字就是娜斯佳的传记,她是一个平凡的东欧女性,但是通过对她的经历的描述,中间穿插着他的亲人或者朋友的经历的描写,让读者能够窥探到20世纪下半叶在那一片土地上许许多多普通人的生活。
说实话我对于20世纪下半叶苏联、东欧与西欧、柏林墙拆除等等的历史具体节点不清楚,之前都只是通过一些细碎的拼图来完善我对那一段历史的感知。我开始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还会担心由于历史背景的欠缺,会不会对我的阅读有影响。但是看完之后我想说,并没有。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看到了一些不同的线,并且结合21世纪的当下,也会有一些新的体验。
「娜斯佳与苏联、乌克兰」 娜斯佳结婚生女之后就被裹挟进了苏联妇女的共同命运:一边工作,一边继续理所当然的扮演好传统的女性角色。同时独自应对苏联的短缺经济:疯狂的去排队获取通货膨胀下短缺的食物资源。后来苏联解体之后,娜斯佳的生活也就反映了无数乌克兰人民的生活:国家完全被寡头掌控。 而且在思想上也有变化,她青少年时被社会主义思想所鼓舞;苏联解体前完全失去信心;苏联解体后那段经济不振的日子,许多人又怀疑期盼已久的自由是否根本不是个好东西?甚至觉得还不如苏联的独裁统治好呢。 我相信,自从苏联解体以来,应该会有很多东欧人民都陷入了这种思想的纠结中,我不清楚那一片的人民对于自由市场经济和曾经的联合组织的态度到底是偏向谁?我感觉我看过的很多作品,作者其实也不会表现出明显的偏好,一般都是正常的描写了不同阶段下人们的想法。那刚解体的时候生活不好,然后有所抱怨是很正常的,那我们其实读者心里也清楚,这肯定不代表着大家就会更喜欢以前的生活。 与此同时,在独裁统治下的娜斯加佳和母亲对国家机关都有着发自内心的恐惧,文章中有多处描写。
「乌克兰人与德国/乌克兰:纠缠不清」 这条线可以说是我从书里窥探到的很有意思的新的历史线,它的历史浓度很高,但作者主要是通过除了娜斯佳之外的人所描写出来的。这些人的共同特点就是在战时被迫的被德国掳去当强制劳工,战后又被苏联人仇恨,直接被枪毙或者被送去了古拉格。但是这其中的有一些人,(比如娜斯佳的姐姐塔尼娅,和她的两个儿子)后来又用犹太血统重回了德国生活,回到了那个毁掉他整个人生的国家。甚至姐姐最后也是在德国的疗养院度过最后的人生,她忘掉了一切,忘记了哪里是异乡。
还有人对德国是排斥的 比如马克西姆的弟弟萨沙对卡巴拉不感兴趣,犹太身份是他来德国生活的凭借,这就是血统对于他的全部意义。 引自第89页
也有人对乌克兰有仇恨,比如娜斯佳的女儿维卡从小就对乌克兰有难以理解的仇恨,并且看似主动的通过出卖身体找到一个西方男人逃离了西方。难以理解这4个字,我想可能是作者的想法,但是对于维卡来说,我贸然的猜测,也许从小她就经历了乌克兰的战乱、经济萎缩,还有国家机关的独裁统治,我想她真的很难对乌克兰产生喜欢的情绪吧。
还有故事中很唏嘘的一点就是娜斯佳的丈夫罗曼,在苏联因为犹太血统遭到歧视,所以把自己的户口从犹太人改成了乌克兰人,结果多年之后,犹太主义复苏这个身份又变得吃香起来了,要是没有这个改动娜斯佳也可以轻而易举的去往德国,也不用被后来的丈夫威胁了。联想到现实世界,犹太人现在的身份更吃香了,我看到这个点的时候特别魔幻
「娜斯佳与我,西东合集」 娜斯佳与作者住在一起,是在她逃离她的德国丈夫之后。看似问题都已解决,这个有着乌克兰底色的女人,也许可以住进我的公寓,而我其实也想通过娜斯佳来找回母亲的身影。 “我想象过,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我们可以分享彼此的一切。我甚至相信,和她这个乌克兰人在一起,我就可以弥补童年里错过的那些东西;通过与她的联结,我就可以把长久以来外部世界从我身上割裂的东西重新在我的内心聚合,收起四分五裂,把它变成一个丰富多元的世界。但她用“不喜欢”这三个字告诉我,这一切都不会发生。我们的共同生活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干什么。我惊讶于自己的天真和轻信,还有谁能比我更清楚,东西两个世界之间潜伏着的一道道鸿沟到底有多深呢。”
然而我的幻想,随着娜斯佳刚搬进公寓的三个字不喜欢,就破灭了。 不到10%的文字其实非常清楚的表达了作者所看到的东西两个世界之间的鸿沟有多深。(见读书笔记 娜斯佳和我的部分)这也算是全文除了客观的描写娜斯佳的生活以外作者的直抒胸臆。
「混乱大地上的人们」 时间设定在20世纪,地点设置在欧洲,这个时空下发生了太多历史巨变,我们可以通过从上至下的视角了解当时发生的历史情节,但是许多文学作品从普通人的视角切入,于芸芸众生中窥见历史的尘埃是如何落在普通人身上成为一座大山的。 书里的普通人往往都是颠沛流离,经历各种社会思潮的拉扯,到最后都恍惚不清自己到底是哪个国家的人,或者国家已然毁灭。 有人是无法接受东西方的融合,有人是无法接受已毁灭的国家和新国家的融合,从这些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这些人深深的孤独和痛苦。
最近读过类似的文学作品有《疼痛部》,讲述的是前南斯拉夫被分裂后的一个人的故事。切入的角度是语言,这个角度是比较偏形而上,而且新鲜的。那这本书的话其实是用平淡的传记式语言来描绘娜斯佳的前半生,不掺杂太多的作者的感情,作者只是淡淡的描述,我们读者自然能从中窥见许多。
这片大地的历史背景诞生了太多优秀的作品,日后看的越多也会越了解。(比如补齐三部曲前两部)这一次也十分感谢新星出版社寄来的书,也感谢豆瓣荐书团活动,终于在我报名多次之后抽中了我。我自己其实读过的书,100%会写笔记,70%会写书评,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啦~
娜斯佳的眼泪读后感(三)
娜斯佳的眼泪
评价人数不足
[德]娜塔莎·沃丁 / 2024 / 新星出版社
娜斯佳别哭!
读娜斯佳的故事,一个女人,一个具体的小人物的故事,我忽然想起在香港往事中读到“素锦”女士的故事时的感觉,又想起杨本芬笔下的秋园和陈惠才两个女性角色。当然,这篇小文主要讨论阅读娜斯佳的故事为主,并非要跨文本深入地去讨论其他女性角色。
黄展锋小朋友读《娜斯佳的眼泪》
(感谢新星出版社、豆瓣鉴书团的赠书!)
作者或“我”,从普法尔茨的一个葡萄种植小城来到柏林,和娜斯佳几乎是同样的时间来到这里。缘分始于“我”的脊柱有疾,不能从事劳累繁琐的家务事,因此必须雇佣一位保姆来整理搬家之后那些未从纸箱里取出来的物品,以及打扫卫生。
“我”在本地的报纸上刊登了一则招聘广告后,无数的电话如同潮水般轰炸涌来,最后“我”决定将录用下一个按响门铃的应征者。于是,娜斯佳女士的手便出现在门铃的按钮上。
叙述风格,一则毫不拖泥带水,二则并不松垮溃散。
有一天,“我”在唱片机里播放一张乌克兰民间音乐的紫胶老唱片,忧伤的音乐必然是勾起了娜斯佳无处安放的乡愁,于是,娜斯佳突然泪流满面。
于是,“我”和娜斯佳的故事就这样开始。因为娜斯佳乡愁的眼泪与“我”已逝的母亲所曾沉溺其中的乡愁,何等相似。——我想,作者或许是在娜斯佳的泪形中看到了与其母亲相似的轮廓,因动了情与思,才开始了对娜斯佳往事的挖掘吧。而挖掘娜斯佳,无疑也就是在挖掘母亲那一代人消逝的故事,因为,她们所生活过的时代背景并无大不同。
在文本的叙述中,并没出现多少人物之间的对话。既很少读到“我”与娜斯佳之间的对话,也很少见到主人公娜斯佳一路走来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对话。这部作品你既可以当做小说故事来读,能体会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但是,文本内容又非常坚实,依照版权页上的分类“纪实文学-德国-现代”,把它作为非虚构文本来了解,便也得到一个真实人物一生的履历。
像这样的文中缺少对话元素的纪实作品到底是如何从0到有产生出来的?我已经可以想象到那样的场景:主仆二人在日常生活中必然是友好相处的,她俩常有诸如促膝长谈的交流场景,或在边做家务边唠嗑中,有问有答地度过相伴的时光。听娜斯佳讲过去的故事,而“我”首先必然是有心记录下来,再去追索过往时代的印记,素材叠素材,最后方整理和成就了这本书。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挺留意“我”和娜斯佳之间的关于人物方面的纯故事的文本,以及行文中随时穿插进来的关于时代背景的文本。作者在处理“时代”这块背景板上所用的笔墨也相当出色,能使读者非常清晰地看到“舞台”上的主人公正在遭遇什么,而周围远近之处的其他人们又在发生着什么。
娜斯佳的眼泪滴水藏海——那是所有的、无数的、无国界的、经受过苦难生活的众生的眼泪之缩影。
最后,我还想表扬一下这本书的译者庄亦男(女士):
因她翻译技能的卓越,使得我在阅读这本德文译作时,没有遭受任何拗口的词词句句的折磨与刁难。故而,这是一次顺畅、愉快,沉浸式的阅读体验!
关联阅读推荐:
素锦的香港往事
8.4
百合 / 2023 / 中华书局
素锦女士在香港并不香的生活
秋园
9.0
杨本芬 / 2020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秋园女士劳苦一世
我本芬芳
8.3
杨本芬 / 2022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陈惠才女士一地鸡毛的婚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