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石川啄木》读后感100字

《石川啄木》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4-14 13:35:11
《石川啄木》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5-04-14 13:35:11   小编:

《石川啄木》是一部描写日本作家石川啄木一生的传记作品。读后感受到石川啄木的执着与坚韧,他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用诗歌表达内心的痛苦与挣扎。通过他的一生,让人深刻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感受到坚持与希望的力量。

《石川啄木》读后感(一)

从现存不多的几张石川啄木的照片来看,他显得有些文弱,体型瘦小,位于日本北部的他的雕像看起来也不那么伟岸。 石川啄木出生生长的环境也十分一般,从农村出生、接受教育,没有接受高等教育。很难想象 石川啄木可以成为优秀的诗人,只能说他自身带了一部分天赋,另外明治维新后期的日本已经接受了大量的西方的文艺思潮。因此石川啄木可受益于大环境的改善,他突破地域的限制,完成学校教育后就开始旅学找工作,去过东京、日本北部,并最终在东京找到了安置自身的生存之道。虽然石川啄木的一生与贫困做斗争,但他凭着才华仍然获得了同道男性诗人的赞赏、帮助,以及艺妓的倾慕。然后,或许比石川啄木更不幸的是那些沦为风尘的他的爱慕者。最终,石川啄木、 石川啄木的母亲、石川啄木的儿子、石川啄木的妻子都死于贫困、疾病。

1/4页

《石川啄木》读后感(二)

作者曾经写过关于日本的书《明治天皇》,本书亦涉及到明治时期的诗人石川啄木。在同时代人看来, 石川啄木具有诗歌方面的天才,他在诗人聚会场合的应和作品常常能博得在场者的赞赏。尽管他没有接受高等教育,但是他勤奋自学吸收了当时流行的大量的西方文艺思潮,赋予其作品以现代感。而作为帝国时代扩张期的诗人,他受到帝国主义思潮与社会主义思潮的撕裂,提出了“帝国社会主义”的怪诞想法,而最终诗人不幸地被贫困疾病击倒,成为英年早逝的“浪漫主义诗人”。

P16页码,此处或为“她”。

P142,此处或为“风流韵事”之“韵”。

2/4页

《石川啄木》读后感(三)

石川啄木,这位日本现代文学史上的传奇人物,他短暂而坎坷的一生充满了诗意与悲剧。 《石川啄木:日本的第一个现代人》这本书通过丰富的细节和生动的叙述,为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石川啄木,让我们得以深入了解这位天才诗人的生活与创作。 书中详细记录了石川啄木的生平经历。他的一生仿佛是一部充满戏剧性的故事。 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却早早地尝尽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他经历了贫困、疾病、爱情的失落以及对社会的不满。 他的生活充满了矛盾:一方面,他渴望自由和艺术的纯粹,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为了生计而奔波。 他曾在诗中写道:“我在贫困中度过一生,却从未真正拥有过财富。”这句话深刻地反映了他内心的无奈与挣扎。 石川啄木的诗歌创作是本书的另一大亮点。 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充满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意,无论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还是对人性的洞察,都充满了独特的魅力。 他的短歌打破了传统的形式,创造了一种散文式的短歌新形式。这种创新不仅为日本诗歌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影响了后世的许多诗人。 书中还提到了石川啄木的爱情生活。他与妻子之间的感情充满了曲折。 他们的婚姻既有甜蜜的时刻,也有痛苦的分离。石川啄木在诗中多次提到对妻子的思念和愧疚,这些情感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他的爱情故事让人不禁感叹命运的无常,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作为一个普通人在情感上的脆弱。 然而,这本书也并非完美无缺。作者在叙述过程中有时过于注重细节,导致部分章节显得冗长。 例如,在描写石川啄木的某些生活琐事时,过于琐碎的描写可能会让读者感到有些疲惫。 此外,对于石川啄木的诗歌创作背景的分析,虽然丰富,但有时缺乏深度,未能完全挖掘出其作品背后的深层次含义。 尽管如此,《石川啄木:日本的第一个现代人》仍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传记。 它不仅让我们深入了解了石川啄木的生平和创作,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作为一个普通人在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勇气和坚韧。 石川啄木的诗歌和人生经历,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每个人内心的喜怒哀乐。 正如他在诗中所说:“事物的味道,我尝得太早了。”这句话不仅是他对自己人生的总结,也让我们在阅读他的作品时,不禁反思自己的生活。 总之,《石川啄木:日本的第一个现代人》是一部充满诗意与感动的传记。 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石川啄木,一个在生活的泥沼中挣扎却依然保持诗意的灵魂。 这本书不仅是对石川啄木的致敬,也是对每一个在生活中努力前行的普通人的慰藉。

3/4页

《石川啄木》读后感(四)

石川啄木似乎是遗传了他父亲石川一祯的天赋——一祯就是一位老派短歌诗人,留下了近4000首作品,虽然他只是一名乡下僧人。

啄木能在一夜之间写下上百首短歌,创作力惊人,在17岁时就在当时著名的诗歌杂志《明星》上稿诗作。

“虽然他经常撰文敦促诗人们用当代语言来创作,但他的短歌依旧用古典日语写成,哪怕是在描述一个明确无误的现代人的思想。

这本传记的作者,世界知名的日本文学与文化研究学者唐纳德.基恩评价说。

他还认为啄木很像是法国的现代主义诗人,他们虽然下决心革新旧诗,但还是会押韵和采取传统形式。

啄木在中学时代就开始创作短歌,并能运用古典日语,并立志要成为一名作家。

至此,他的快乐在于他心爱的女孩节子——后来成为了他的妻子,以及学生社团——“联合协会”——一群中学生如知识分子式的讨论文学、政治和宗教。

啄木的童年是快乐的,享受着母亲的溺爱和神童的称号,还有涩民的山间田野。同时,他叛逆的精神也是与生俱来,考试作弊,甚至很享受学校罢课的刺激。

他所获得的丰富有关诗歌、文学、艺术、音乐和生活方面的丰富知识都是得益于日本明治维新对于教育的重视,以及西方海量著作的引进。

尼采、叔本华、格瓦纳、王尔德、托尔斯泰等西方文学巨擘的著作,啄木都如饥似渴地阅读和思考,也常在报纸上发表评论。虽然他一生贫困,拿着微薄的稿费和工资,常常靠朋友的慷慨接济度日,生病和不得志之沮丧让他如在一条漆黑的道路上旅行。

但,阅读,他持续了一生。

当然,啄木并不人云亦云。在《大逆审判》一章中,基恩详谈了啄木对托尔斯泰和平主义哲学观念的矛盾心理,以及他自己在政治信仰上的摇摆和变化。这些也都体现在含有政治内容的诗歌上。

1910年出版的诗集《一握沙》,是啄木第一部也是最好的短歌集。这部诗集创作于东京,但主要描述的是他在涩民和北海道生活和工作时留下的记忆,出版商被啄木诗歌的美感、新鲜感和个性打动。

正如书中开篇所述,啄木的诗作没有借鉴任何人的作品,却能别出心裁地传递出他的思想和经验并附以令人惊奇的新鲜感。时至今日,即使是在100多年后,他的诗作仍能带给读者惊喜。

啄木创作的散文杰作《罗马字日记》,也是一部在日本文学中没有先例的作品。

整本日记并不是记录某一天的天气或发生的事情,而是记录了一个作家的思想和情感生活。读者会对它的真实性、坦诚感到钦佩——一个卓尔独立的啄木跃然纸上:

他从心底寻找的,是心灵的平静。他只想做他想做的事,去他想去的地方,满足他自己所有的欲望。这种态度是啄木自少年时代起就有的特点。

书末,基恩认为,将啄木称为“第一个现代日本人”可谓名副其实。因为,阅读他的文字,“使身处现代的我们能发现啄木其实是我们中的一员。”

最后,让我们一起欣赏/品味石川啄木的短歌:

他写心中的烦闷:

“如同在旷野里走的火车一样,

这个烦恼啊,

时时从我心里穿过。”

他写年迈的母亲:

“玩耍着背了母亲,

觉得太轻了,哭了起来,

没有走上三步。”

他写哭泣者:

“不能忘记那颊上流下来的,

眼泪擦不去的,

将一握沙给我看的人。”

4/4页

还剩1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