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传》是一部描写爱因斯坦一生的传记。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感受到爱因斯坦的卓越才华和非凡智慧。他的独特思维方式和对科学的热爱让我深受启发。同时,书中也展现了他的人生困境和内心挣扎,使我对这位伟大科学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爱因斯坦传读后感第一篇
红警98最后一个可以造的兵种,谁过来谁就被干掉,威力仅次于原子弹厂。这是对爱因斯坦的第一印象。后来是他骑自行车,后来是吐舌头。(从此走向了文艺不归路。如果看到是公式,那就是理科不归路)
最喜欢爱因斯坦的观点是,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道理。也喜欢他的一切从简,简洁唯美。
光速的平方?我想不出来是什么样子的,嗖一下的过去了?希望我也可以嗖一下读完。
爱因斯坦传读后感第二篇
《爱因斯坦传》是今年看的第二本传记书。
爱因斯坦的传奇在于其创立了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之一的相对论,并且对量子力学也做出了突出贡献。
本书围绕着爱因斯坦的科学探索,结合他的生活轨迹,赋予了爱因斯坦一个坚韧不拔的英雄形象。
文中没有像其他书中围绕着八卦去侃侃而谈,而是透过爱因斯坦的信件及其朋友的评论,记录爱因斯坦家庭生活,显得句句证据确凿,绝无调侃。
至于坊间传闻的捕风捉影之事,则一笔带过,非常符合写实精神,也把书的品质带上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作者对爱因斯坦在科学方面的进步进行了着力刻画,翔实、丰沛的资料与数据,使得本书更像是一本物理学的著述,很考验读者的脑力。
同时,作者笔下的爱因斯坦科学研究,也如迷宫一般,抽丝剥茧,峰回路转,尽显科学本色,令人叹服。
总之,一本好的传记书,一定是忠实记录,既不夸大,也不贬低,更不评价。人性的本色就在那里,爱因斯坦是怎样活着,传记便怎样记录。很值得一看。
当然,天才的人之所以与众不同,恰恰是因为他们都有一颗坚韧而从未妥协的心。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唯有一边苟且安世,一边望文兴叹~~~~
爱因斯坦传读后感第三篇
这本书非常详细地记录了爱因斯坦的成长,婚姻和学术生涯,是了解这个天才的优质著作。他从小生活在宽松的家庭环境,厌恶他成长时的德国的国家主义和专制主义,选择瑞士国籍,并在瑞士专利局写出了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五篇论文。他关于相对论的观点最终说服欧洲科学界,这为他赢得世界性荣誉,但二战的笼罩和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使得他离开欧洲,永久地定居在普林斯顿。移民后的爱因斯坦用20多年的时间孤独又痴迷地探索将引力和电磁力结合的统一场论,在政治上则建议世界物质统一管理核武器,因为他痛苦自己曾经推动曼哈顿项目,最终使得原子弹在日本的使用。
我特别欣赏爱因斯坦坚持己见,敢于反叛世俗观点,作为一个科学家,始终不断的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发现新的证据时敢于修正自己的观点,比如他对和平主义的看法,就从鼓励大家拒绝服兵役到建议比利时武装反抗。
在我看来,爱因斯坦唯一比较渣的是对于他的前妻和小儿子,在和他们的关系变得痛苦时,他就置之不理。我觉得他在这些方面不够成熟,总是想逃避了事。
爱因斯坦认为自己的天才只是好奇心使然,并信奉自由是创造性的源泉。这点非常值得中国教育借鉴,压制学生天性无法发挥人的潜力。爱因斯坦是天才的代名词,我觉得他是人类的杰出代表,当之无愧的偶像。
爱因斯坦传读后感第四篇
但也是一个大猪蹄子。
一、个人成就
有很强的好奇心。
每天都要给予理论前提做一些思想实验,如16岁时候想的以光束追赶一束光会怎么样。
除了热衷于科学研究,小提琴拉得也很好。
爸爸是电气设备销售商,妈妈是富商的女儿,很有音乐天赋。舅舅是发明家,第一任老婆是数学家。
二、个人感情婚姻
只要女性不会对他有所要求,那么就能维持一段风流韵事。一旦担心可能失去某些自由,他就能竖起盾牌。
第一任妻子米列娃智力出众,是能够懂他思想的。但她个人也很有追求,在婚姻中个人价值得不到体现,一直郁郁寡欢。
第二任妻子爱尔莎,“平庸俗气”,但能照顾他,帮他打理日常琐事,乐于服侍他。
三、关于职业
爱因斯坦描述专利局是一个“让我构思出最美妙思想的世俗隐居之地”。上司也很好,鼓励批判性思想。爱因斯坦从瑞士专利局的公务员到大学教授,一开始授课也比较散乱。只是在名扬天下之后,他上课时的每一次支吾和磕绊才成为美谈。爱因斯坦讲课风格:不时停下来问学生是否跟得上,也允许学生打断他。
爱因斯坦传读后感第五篇
在床上看完了爱因斯坦厚厚两本最后的余篇,这样冲劲无限,与最后淡然收尾,所带来的辉煌和反差恍惚间让我意识到了,人生的有限,以及不必过度信奉人生的传奇色彩。
看之前我对于爱因斯坦是有一股极大地敬畏之情的,因为,谈到他遇上,思索之中解决问题的困难之时,凭借对于人类极大的责任感,不断地强迫自己克服自己不断地向前迈进。书中的内容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我对于未知的恐惧,他是了不起的人,但仍然不是神。
最直接的表现在于他对亲近人的行为身上,最早义无反顾,违背父母意愿所选择的妻子。在生活之中,由于矛盾,逐渐进入了一种分崩离析的状态。其后,无论如何挽回,二人都终不愿相见。
和儿子之间,似乎在尽责任与逃避之间徘徊。始终可以看到的,是阿尔伯特对于物理学的巨大兴趣,对于宇宙的巨大好奇心,不断地追寻,不断向前,与他的朋友的关系也是始终的稳定,但是唯独在爱情上,在亲情上,表现出巨大的不稳定性。
我认为这背后是存在特别的原因的,在书中,提到爱因斯坦这是一种超然的表现。实际上,这是一种巨大的矛盾,人似乎被割裂,成为独立的个体,自我的巨大抱负,对于全人类的情感,对于陌生人的关照,自身对吃苦简朴的追求,对于犹太人还有落魄人们的支持。提倡平等,提倡自由,提倡民主,但是反对一些主义,积极对抗,反对战争。却在私下的事情上处理的不当,他自己的认识是一夫一妻违反了人类的本能。或许,这是一种价值偏向的差异,可能选择了大的板块就无法兼得小的领域,这是人的极限吗?也许是。
而在专业化的追求上,他无疑是具有极强能力的,自身超强的专注力,几乎全部的人生都投入到了奋斗的过程之中。他对于整个宇宙的观念,或者说个人的世界观,对我是有很大影响与启发的。爱伊斯坦的观点里,宇宙是和谐的是美的,可以说美就是一种简单性。在他的观点里,上帝是存在的,但是也可以不叫上帝,叫老头子也没问题。人们时常会说,正是奇迹的出现,证明有上帝的存在,而阿尔伯特的意见则正相反,因为正是存在着必然,正是有定律的存在,才证明世界是存在固定的规律而在不断地运行。
穷其一生,都在寻找这种必然,这种美与和谐。统一场论的构造没能成功,过程已然有发现,作为理论物理学家,想要得到人们的认可,在成功前,存在着诸多的阻碍,好在一股纯粹的激情促使不断往前,攻克人们的刁难。
书中提到了诸多的物理理论,在许多内容上理解相对还是又困难得,毕竟还是有一些基础知识的欠缺与不熟悉,在推进上存在些许的缓慢。
爱因斯坦的反抗精神,打破常规,质疑也非常有特别性。还有提到的,人到了四十岁就变得难以跟得上潮流,难以保持开放性,给出划时代意义的产物,因为,趋近于保守。曾经那么喜欢变革的爱因斯坦随着年岁的提升慢慢的不断地打击新的思想。当然,这也是因为他内心有信仰。他的信仰,是一种有序信仰,对于和谐性的追求。
能够阅读爱因斯坦的人生经历对于我的认知的扩大,相互之间的交互与深化,都是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在这一次的阅读之中,能够比较明显的感受到,随着自身思索的增多,认知的深度还有思想的复杂性也是在增加的。看传记的确有自身的意义。
有时候我在思考,是否近十几年甚至二十年之内的内容,并不太值得读,尤其在于他的主要内容是观点类的,思辨类的,或者下结论等等。因为这些内容,存在的时间越久,就越难以被推翻,相同的,被推翻带来的反响也就越大。毕竟,根据林迪效应,越是古老的事物,如果不会随着时间消逝,就会更有价值,更承认其必然性,或许和爱因斯坦所提到的和谐更为相似。
同时也指引了我一些思考,什么样的领域是值得一生奋斗的,物理学是如此的宏大,相信,学习物理的同学,在看到了爱因斯坦的故事之后,也能够短暂的燃起一段热情。
热情,同情,爱情,都有其各自的意义。
爱因斯坦传读后感第六篇
有关爱因斯坦,我们平时接触的不少,他的性格、外形、思想、成就,还有高曝光的个人生活,都很吸引人。
这是一本客观讲述爱因斯坦一生的书,读起来相对枯燥,因为有很大篇幅在叙述爱因斯坦学术领域的研究,讲真这些篇幅我基本上都看不懂。但是很显然,一位著名科学家的一生,风花雪月只是边角料,外人看起来枯燥的东西才是平时的生活。所以比起各种大家喜闻乐见的花边故事,这种不太好读的书才能让我们正确认识:一个在历史中留下名字的人,在光环之下的生活。
教育中最重要的是激发起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爱因斯坦晚年,纽约州教育厅问:学校教育应当重视哪些东西? 他回答:在讲授历史的时候,应当多讲述那些凭借性格和判断的独立性对人类有所贡献的人。
在一个全球竞争日趋激烈,重新开始强调科学和数学教育的时代,我们也应当注意爱因斯坦多给出的另一部分答案。他说:“学生们的批评意见应当友好地加以斟酌。资料的积累不应该扼杀学生的独立性。”一个社会的竞争优势不在于学校将乘法表和周期表讲的有多么好,而在于能在多大程度上激发起想象力和创造力。他在做学生的时候也对机械的死记硬背从不感兴趣。
“想象远比知识更重要。”
“培养个性很重要,因为只有个人才能提出新的思想。”
爱因斯坦的成功源于对传统观念的质疑,对权威的挑战,善于在他人不以为然的寻常事物中发现秘密。这也造成他不墨守成规,尊重自由的思想、自由的精神和自由的个体。当时的专制统治令他厌恶,在他看来,宽容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也是社会富于创造性的必要条件。
反思我们这个以全球化为特征的时代也是如此,我们的成功同样也依赖于创造性。
关于音乐
爱因斯坦在一开始学习小提琴课,对机械的教学纪律颇为不耐烦,但在听到了莫扎特的奏鸣曲之后,音乐一下子变得迷人和生动起来。他对音乐,特别是对莫扎特的欣赏,也许反映了他所感受到的那种宇宙和谐。
他点评一些音乐家:贝多芬的音乐是创造出来的,听起来感到不舒服,他过于个人化了,而莫扎特的音乐则纯洁非常,似乎向来就存在于宇宙之中。他也欣赏舒伯特“表达感情的超凡能力”,亨德尔带有“某种浅薄”,门德尔松虽然表现出了“很高的天分,但却缺乏某种深度,以至于往往流于平庸”,瓦格纳“缺少一种结构,我视之为颓废”,李夏德 施特劳斯“虽有禀赋,却没有内在的思想体系”。
思想要与务实相结合
早年爱因斯坦的求职生涯并不顺利,申请了很多offer都没有拿到。后来托关系在专利局申请了一个职位。他的上司哈勒尔有一个信条,它不仅适用于专利审查员,也适应于每个具有创造性的叛逆理论家:“你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当你拿起一份申请时,要先假定发明者所说的一切都是错误的。”
爱因斯坦生活在一个创造专利并投入生活的家庭,这能帮他通过思想实验来想象一个理论如何实现出来,它还有助于紧紧扣住问题的核心,忽略与之无关的事实。
“一个人在学术道路上被迫大量发表科学文章会导致思想浅薄的危险。”
科学家的职业病
为什么爱因斯坦在40岁之前要比40岁之后创造力强那么多?部分原因在于,堆在40岁之前做出重大突破的数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而言,这是一种职业病,享受了光环带来的各种好处后,思想已经锈住,而钙化的外壳周围仍然裹了一层闪闪发光的名声。
更加具体的说,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功部分来自他的反叛精神,他的创造性与不服从权威有关。但是现在,他早期放荡不羁的态度换来了中产阶级家庭的舒适,逐渐养成了一种顽固的习惯。
探索真理比对它的占有更宝贵。
在爱因斯坦多年没有新的突破时,报纸都会重点标题:宇宙之谜难住了爱因斯坦。
他发誓继续进行探索,即使失败,这种努力也是有意义的。“每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他的努力方向。”
最后
通篇读下来,发现爱因斯坦并未像我之前以为的那么有趣,那个时代的科学家曝光度和明星差不多,一些私生活被媒体小报给写的戏剧化了。思考那个时代科技发达是有原因的,什么时候我们能像聊明星八卦一样,聊科学家,这个时代的科技才能真正兴旺发达。
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那个时代人人都在聊爱因斯坦,极大部分人还是看不懂他到底研究的是什么。这让读不懂书中专业内容的我,好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