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我的第一本思维导图入门书读后感1000字

我的第一本思维导图入门书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1-26 14:05:56
我的第一本思维导图入门书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11-26 14:05:56   小编:

读完《我的第一本思维导图入门书》,感触颇深。通过本书的介绍和示范,我对思维导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会了如何利用它来整理思绪、提高效率。书中的案例和实用技巧也让我受益匪浅,对提升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能力有了新的思考和启发。

《我的第一本思维导图入门书》读后感(篇一)

全篇以思维方法,以及学员实操的形式,展示了思维导图在多种情境下的妙用

其中P97一夜,讲述睡前禁忌,又以睡前、睡中、睡后的形式更简洁地整理,有茅塞顿开之悟

如此,这本书就没有白看!

推荐给在想学习思维导图的道路上还在犹豫不决的朋友,踏出学习的第一步是艰难的,但一旦走出来,你将收获一片新的天空。

《我的第一本思维导图入门书》读后感(篇二)

我是在微信读书里读的,地铁一个多小时,刚好看完一本书。

这本书微信读书显示296页(纸质书估计就是小册子厚度),去掉各种序30页,去掉读者来信读者心得26页,还剩240页。

这240页:

如果从没有画过思维导图可以详细读,很适合初级;

如果已经画过思维导图并不止看过一本相关书籍,可以略读,重点看思考方法,关键词提取分类,一些有趣的应用,怎么画相关书籍讲的大致都一样。

这本书没有贴很多理论,都是浅显易懂的,初学可以认真看看的。和我看过的有些书的区别是一开始就说思考方法,这个很好。

《我的第一本思维导图入门书》读后感(篇三)

作为思维导图入门书算合格,大致介绍了思维导图的原理与优势,以及具体操作方法,但是夸赞该书的内容太多,后面的案例好似为了示范怎么做图,还是太多太啰嗦。 思维导图的根本逻辑本书没说清,实际上是未经自我整理(再加工)的知识很难是自己的,而思维导图本质就是一个学习中自我再整理的过程或工具,整理中梳理了重点和重点间的逻辑,还是属于主动学习范畴的容易记忆的图像化处理方法。

书里提到的几个公式很好,独立提出来分享。1、竞争力=学习力=理解力+记忆力+行动力。现在的竞争力是过去所学的积累。2、学习=学(吸收力)+习(练习做)。3、记忆力=观察力+联想力+逻辑力+创造力+专注力+动机。4、创造力=创意+可操作的方法。

《我的第一本思维导图入门书》读后感(篇四)

以前都是电脑工具做思维导图,看了本书以后,立马手绘行动。

电脑还是代替不了人脑,代替不了手绘。

没有绘画基础,不影响我得行动。

书里内容实用性很强,是本工具书。适合快速阅读浏览。

一早一晚就读完了。

思维导图里已经列出了为什么要思维导图?以及思维导图要注意的问题。

《我的第一本思维导图入门书》读后感(篇五)

比较通俗易懂。说到底,思维导图也只是形式或方法,核心还得看个人的思考的内容。

至于导图,个人认为画到自己清楚,别人明了即可。如果把功夫花到如何画一张漂亮的图,那就会顾此失彼了。

本书关于思维方法的讨论还不够丰富深入。但对如何画图着笔太多,有点重点旁落了,作为思维训练启蒙可简单一读。

《我的第一本思维导图入门书》读后感(篇六)

我的第一本思维导图入门书

思维导图(Mind map)是国际著名脑力开发权威东尼·博赞在1974年的春天随着《启动大脑》一书的出版首次引入世界,1995年4月东尼 ·博赞又出版了《思维导图》一书。之前看过《思维导图》,也试着自己画过,最后不了了之。最近看过好几个公众号和书单都安利过胡雅茹老师的《我的第一本思维导图入门书》,所以,看看吧。

《我的第一本思维导图入门书》读后感(篇七)

1让所有者对所有的内容一目了然(鸟瞰全图)

2使用关键词,容易刺激大脑自由联想。

3不用费时费力做笔记。

学习分三种

1视觉型

2动觉型

3听觉型

4我认为每个人都是一本书,只要用心观察周遭所发生的事情,自然能领悟大自然教我们的道理而成就智慧。

水平思考的关键在于联想力。

越重要的关键词离中心主题越近,

20%决定架构,角度,主要精神

40%辅助说明重点

40%次要重点说明主要重点

关键词容易让大脑发挥自由联想的能力,除了不让大脑的思考受到句子的局限外,因为大脑有能力看到一个关键词就联想起大量的内容,同时思维导图是要记载去芜存菁的记过,版面上尽量也简洁越好。

训练自己能快速抓出20%的重点就足以说明80%的内容

《我的第一本思维导图入门书》读后感(篇八)

【一】《我的第一本思维导图入门书》

最开始在一个学习投资理财的群里看到一个学员用思维导图做的听课笔记,条理清晰,优劣一目了然,引起了我对学习思维导图的兴趣。

所谓思维导图就是去存芜存箐,抓住重点,分层别类,归纳整理后的笔记。

从无到有的创造型,从有到有的整理型,从有到无的提示型,从无到无的沟通型思维导图。

可以运用到读书计划,会议记录,听课笔记,个人简历,演讲提示,写作大纲……

其目的在于快速记录,归纳整理,增强大脑记忆能力,说话的逻辑思维能力。更清晰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下一步该做什么。

学习了思维导图最重要的还是要实践,多画,多总结,才会画得越来越好

《我的第一本思维导图入门书》读后感(篇九)

通俗易懂的MIND MAP小书。

从思维导图的作用(思考功能)到手把手教你怎样选择纸笔、绘制工具,用QA方式解决了各种常见的疑问,又列出了mind map在实际中的运用,最后推荐了一些计算机绘制工具和纸笔。

非常适合作为新手尝试 mind map的入门书,无论是学生、白领还是家庭主妇,只要有东西需要思考和记录,都可以尝试这种方式。

从理论上讲,这种记录方式比传统笔记要好,尤其是学生需要阅读学术著作整理知识点的时候,其实我在过去就有了类似整理笔记的意识,对于专业书籍或这考试前夕对知识点的复习,总是用一张白纸或者书的空白处列下keywords,画出分支来帮助记忆和梳理知识点的主脉络、相互联系。因为学习的过程就是把厚书读薄的过程。同样,临考前只需要的拿着那张纸就能凯苏回忆起各章节的关系。当时只是个人的学习习惯,因此也没有在用法上过于探究。

通过这本书对MIND MAP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来会在日常生活中去尝试。

《我的第一本思维导图入门书》读后感(篇十)

默默吐槽,一篇文章能说清的点,其实就不用专门出一本书了。当然也不愧对书名中的“第一本”,只可惜我看它看晚了。如果12到20年前看,会更有启发意义。感觉整本书半小时左右就可以读完,稍幼龄向,而且写的比较浅,几乎书中内容,我们这个年纪的成年人,即使不看这本书,就早都可以做到了。后来看作者简介,才发现她是“全脑学习神童计划讲师”。全书第一部分讲思维导图的功能。第二部分讲画思维导图的要点(注:是手绘),对于一个重度手残星人并且已经基本上无纸化记录/办公如我,基本上是没有太大意义的。第四部分讲思维导图相关软件和一些训练思维的书单。个人认为,相对有点启发意义的是第三部分,可以拓展思维,把更多的场景都思维导图化起来。第三部分内容如下:

期待未来可以遇到一本更加专业的思维导图书。

《我的第一本思维导图入门书》读后感(篇十一)

记得上学时期,老师讲课,知识要点,每每潦草的记了满满一大本,然而所学,所得却甚少,所记的东西又毫无章法,不成体系,自己真正吸收为我所用的又寥寥无几,有时需要用到所学知识要点,慌忙之中又急寻不到,真是急煞我也!

工作之中,对领导所提观点,往往懵懂,囫囵而过,毫无真知灼见,对领导所讲问题,回答起来也往往不着边际,后期自己想想都觉得可笑至极。

提升自我,微课、网课、补习班,所提升效果不甚明显,效率低下,有种虚度光阴的感觉,时间久了,对自己的智商也产生过严重的怀疑。

无论所做何事,往往只停留于表面,与知识相排斥,仿佛本身就是个知识排斥体。

思维导图是一种对事物思考、记录、分析的模式,近几年极其火热,有好些人都自我标签手绘思维导图,思维导图达人,于是我怀着一颗好奇之心买了本《我的第一本思维导图入门书》,细读之后,爱不释手,仿佛失明不久后重见光明,惊喜之心无异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我的第一本思维导图入门书》读后感(篇十二)

简单介绍了下思维导图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用。可以在一到两小时内读完,读完会对原理和用法有一定的了解,整体性价比还可以。 小结: 思维导图是一种信息展示的方式。图的中央是中心主题,从中心主题会延伸出多个概念主题,概念主题还可以再做延伸。所有主题都建议辅以色彩和图片使之生动起来。 为什么要使用思维导图呢? 1. 更容易记忆。结合了视觉动觉和听觉学习,符合记忆的基本原理。视觉是图示法天然的优势,动觉在画图的过程,听觉指的是画图过程中倾听记录脑海的声音,把声音和图像结合起来记忆。 2. 更容易沟通。图像化的信息,适合自我审阅,适合与他人沟通交流,不易带来误解。 3. 锻炼能力。锻炼观察、联想、逻辑、创造、专注、动机(因为大脑喜欢新鲜活泼简单美好的东西)多种能力。 怎么使用呢? 大致分为四个场景: 创造型。解决未知问题时使用。如头脑风暴给产品设计新功能。第一步,写出尽可能多的想法。第二步,对想法做分类。第三步,对想法做重要性分析,挑出重要的。第四步,做可行性分析。 整理型。把已知信息整理成逻辑清晰易用的脑图。如制作阅读笔记时,可以脑图结合 SQ3R(综览,发问,阅读,背诵,复习) 读书法达到更好的效果。 提示型。如在规划作文架构与安排演讲大纲时,以脑图为工具,脑图本身也会起提示作用,激发新的想法。 沟通型。以沟通为目的的脑图,可能兼有上面三种脑图的特征,主要是发挥逻辑清晰不易有误解的特性。可用于自我介绍,会议简报。

《我的第一本思维导图入门书》读后感(篇十三)

主要内容 本书共四部分分别是,1、如何通过思维导图进行思考2、思维导图绘制要点3、思维导图的实务应用4、绘制思维导图的软件和书籍 在第一部分中作者讲解了绘制思维导图可以促进大脑思考的理论基础,认为思维导图的绘图方式同大脑的思考方式相同。具体讲解了如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可以调动左右脑同时思考,可以激发创造力,还可以对头脑中的混乱思维进行整理。 在第二部分中主要讲解了绘制思维导图的有关步骤,并从作者教学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对构成思维导图主要要素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如:纸笔的选择、构图的形式、色彩的使用、关键词的选择、图像的应用、层次的体现等具体说明。 在第三部分中重点介绍了思维导图实际应用的场景,作者总结概括为从无到有的创造型思维导图,从有到有的整理型思维导图,从有到无的提示型思维导图,和从无到无的沟通型思维导图。最后概述了思维导图与其他可视化工具(图表)的不同。 在第四部分中作者介绍了绘制思维导图的常用软件和读者认为必读的相关的书籍。 读后感受 作为一本思维导图入门的书籍先说下不足(1)本书的思维逻辑对于初学者来说过于跳跃,作者讲解的切入点还是从自己的经验开始没有考虑作为一个初学者所面临的最基础知识是什么。不适合没有接触过思维导图的读者阅读。(2)书中配有大量作者教过的学生画的思维导图,导致图书排版有些混乱给阅读造成困难(3)书前书后的推荐序言、后记学习心得的介绍干货太少,水分太多。(4)常用思维导图电脑软件和相关书籍推荐还不如看看微信公众号,为啥推荐的书大部分都是作者自己写的书呢? 最后一点思维导图与其他图表的不同 介绍的也太随意了,作者真正理解什么是概念图什么是鱼骨图吗? 这个介绍对初学者没有任何价值. 再来说下对自己的认知提升,曼陀罗思考法挺有意思的,要找些相关的书籍读一读,多读些企业管理、世界发展趋势类、最新期刊杂志提升自己思维广度和深度。 一言蔽之,不适合初学者和想进阶的读者来读。

《我的第一本思维导图入门书》读后感(篇十四)

清明假期,躲在家里看完了关于思维导图的书,该书作者为胡雅茹,应该是台湾的一名研究思维导图的作家,全书的套路依然从为什么画思维导图、怎么画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应用案例等方面阐述,全书看下来,我实际花的时间可能连1个小时不到,收获总是有些,至少让我用微软的onenote进行关于二季度的计划制定,因为从目前我各个计划制定的话,其实非常线性,并不容易记忆。

但是实际上,真正要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首先在于自己全面能够接受它。但是人的习惯确实很难以进行改变,除非确实遭遇了某个困难,而思维导图确实发挥了作用,因为我自己的观念里面总是觉得花时间在画图浪费的时间比直接上来做的事情还要多,况且我自己画图也不是很擅长。所以,从接触思维导图到现在,基本上从来没有在生活中进行运用过。

仔细想想,自己养成的一些习惯,别人用起来也会觉得是件非常纠结的事情,比如每个季度、 年度做回顾总结,到年度总结的时候字数可能到上万字了,别人会觉得很烦躁的事情,还有就是财务数据整理,每天收支情况都可以通过财智软件进行整理汇编,这些对于没有这类习惯的人,同样是非常焦躁的事情,因为从人的本质里面看,还是比较怕这些繁琐的事情,即便是我也很讨厌繁琐的事情,除非这些事情确实能够给自己带来好处,或者说自己对这些方面存在很大的兴趣。

回到思维导图上讲,哪些人适合思维导图?我个人觉得有些人喜欢爱涂爱画的人就比较适合,因为思维导图的创造过程,其实非常有点左右脑结合创造的过程,左脑负责逻辑编排,而右脑则负责图画绘制,从人的大脑锻炼上看,思维导图确实能够起到同时锻炼左右脑的目的。

如果,我们在学习应用的过程中,不要带着这么强烈的功利心的目的,非得要其发挥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作用,那么我觉得这个思维导图很难发挥作用,但是换个角度来说,仅仅是为了更好的梳理个人思考能力,提升右脑方面的能力,倒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我的第一本思维导图入门书》读后感(篇十五)

请原谅我比较糊弄的导图,这是我第一次画思维导图。因时间实在太晚了就不打算再重新画一遍了,直接上草图了。看得出来整本书的框架都在里面呢,就像是这本书的地图一样,非常容易找到我想要的东西。这类导图针对任何书我觉得都无懈可击,尤其是技术类和历史通史类更是方便的很。

以前我知道思维导图大概应该如何画,但是没有思路,不知从何落笔,很显然这本书里已经传授给我窍门了。我之前看过的很多书基本上看完一遍就忘了一大半,如果每次读完再画上一幅导图,那一定会在书中汲取更多的营养了。这本书它教会了我如何更好的,去理解一本书。

会议笔记对我来说,基本就是记录关键字,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从来没考虑过用几条线把关键字串起来,以至于很多时候理解领导意图有偏差。这个方法不错,我打算尝试一下。也许对我的工作也会有些许的提高。

我记忆里越来越差,这本书中虽然没有系统的讲如何提高记忆力,但是也点了几句提高记忆力的办法,我会尝试。

这样看来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书啊,那为什么只给三星半呢?第一,开头的序实在太烦人,还没读就被那几个作序的聊烦了,我管你作者是啥身份呢,只要有用有趣我就会买单,一直强调那些什么校长啦董事长啦有意思吗?第二,书里很多处推销作者其他作品的软广告,看的很烦,你的书好看有效,我依然会去拜读你其他书,至于总推吗?第三,这书读起来实在无趣,的确是一本技术书,内容跟封面的画风一样枯燥乏味。期间打算放弃不读了直接过来给差评,但还是坚持读下来了,毕竟我选的嘛。第四,书中太多的导图范例和范文,跟书中内容毫无瓜葛,看起来非常突兀,甚至直接略过。为何不能找一些与思维导图有关的内容加进来当范例呢?第六,全书那么多的导图,为何就不能做一张此书的导图呢?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