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卫访谈录》是一本关于著名导演王家卫的访谈录,展示了他的创作理念、电影制作经验和对电影事业的热爱。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王家卫及其作品,同时也能从中获得启示和灵感。
《王家卫访谈录》读后感(一)
王家卫是幸运的。
看他访谈,充满了个人主义的想法和对世俗窠臼的不屑,完全不去follow什么理论系统。
但幸运的是,他的这种风格在一登上市场便被舆论界接纳了,虽有争议虽有票房压力,但仍有一众影评人力挺关注。
加之大奖背书,更为他这种独立风格铺下路,使得后续一部部大牌云集、风格突出的作品成为可能。
墨镜并非先征服了观众,而是先征服了KOL,而后才是市场上由小众到大众的注意力。
回头再看,处女作《旺角卡门》尤为关键,这部没那么王家卫的电影票房1000多万,在86年是很不错的成绩,并且金像奖获得了10项提名。
由此一切开始,金主愿意出钱、舆论界开始关注。
但如果第一部戏就是后来票房惨淡的《阿飞正传》,我想后面的效果未必能有这么好。
最后,如果说是什么串起了墨镜王如此碎片化的镜头语言,我想有两点:一切故事都是关于拒绝与错过,人物(演员)驱动影片而非情节。
《王家卫访谈录》读后感(二)
同龄人里,初、高中时但凡有点文艺情节的,都会看王家卫。
到现在还看王家卫的,大概也不多了。
年少时最喜欢《东邪西毒》,反反复复看过很多遍,甚至大学毕业论文的主题也是这部电影。
现在年纪渐长,更喜欢《花样年华》和《一代宗师》,每一两年年总会看一遍。
虽然总归都是陷在情绪里,但不再有年少时那么外在的浓烈,在自己看来,这种情绪变得内敛,且可以被冲淡,但永远不会消逝。
这本访谈录展现出来的王家卫,与自己想象中差不太多。
是一个陷在记忆里、追寻记忆的人;是一个直率的、普通的人;是一个有敏锐触觉与感知的人。
童年记忆对人的影响是持续的,它堆叠的感知——视觉、触觉、味觉,构成我们对世界最初的印象,可能我们终其一生在为了重现这些被美化后的记忆。
王家卫在不同的访谈里反复强调,自己的电影不是构建故事,而是构建人;故事不重要,人才是最重要的。
说来也是,我们喜欢他的电影,总是那些人,好像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做这样的事,而不是这些事是这些人做的。
想来这也是我们喜欢他的一个原因。
在莫名的宏大叙事生活里,谁会愿意去关注某个群体和个体呢?
他会。
所以啊,我还是如此钟意他。
《王家卫访谈录》读后感(三)
一本合格的手掌书,内容蛮有意思的。
之前以为王的电影以时间为母题,原来是拒绝与被拒绝的关系。
拍春光乍泄是因为97年香港回归,王作为不理政治的导演,火速逃到离香港最远的阿根廷拍了这部电影。
其中王导还锐评张艺谋“我没有看过《活着》,《菊豆》之后,我觉得唔会好睇了。”
他说我拍电影是无目的的,电影首先是工作,电影到最后可以是无的,我认为我所有的作品都是商业电影。
通过这本书又知道了好多被墨镜王剪掉的片段,想到之前在b站看到重庆森林被pass掉的菲林,真的真的和我们现在看到的重庆森林完全不是一部电影!
在花样年华的结尾加入纪录片,“因为它不仅是展现时间,还有一种把人叫醒的效果,整个故事都像是虚构的,像一个梦,但某些元素是真实的,有事实依据的。”
他的电影一直是从人物出发 而非故事,先看到这个人,然后再决定他穿什么衣服,而不是反过来。
很多被津津乐道的片段原来是王家卫资金不够想来的歪招,比如胶片不够变成抽帧或定格啦。
春光里最令人惋惜的是印着伊瓦苏瀑布的那盏灯,原来是张叔平他们从跳蚤市场里淘到的。
对于蓝莓之夜没有性场面王家卫是这样回答的“因为性这种东西,我认为这本身就是一个题材,它不是一个手段,要是是一个手段就没有意思了。”很正确。
梁朝伟刘嘉玲夫妇很可爱,梁拍2046的时候,一直问导演“我是同一个人吗?”,春光时和张国荣拍完床戏,傻掉了好几天,刘在接受阿飞正传的采访里说“梁朝伟拍过王家卫后对我说,他今天NG了26次,他只怪自己不懂演戏,于是在我脑海形成恐惧感,觉得这个导演要求好高。”这俩人真的很好玩。
《王家卫访谈录》读后感(四)
王家卫是我最喜欢的华语电影导演,甚至“华语”也只是个多余的修饰词。尤其是在大学时代,我疯狂迷恋王家卫的电影,以及无脚鸟的传说、过期的罐头、台灯上的瀑布、仅有一人的船票和树洞里的秘密。我喜欢电影所营造的迷离而又暧昧的氛围,喜欢那种复古的格调和朦胧的叙事。那时候还具备矫情的资格,开心的时候,看王家卫的电影会感到更开心;然而难过的时候,看王家卫的电影真的会更难过。
如今读《王家卫访谈录》,犹如一场对过往情绪的追认仪式,也再次在时光的箱柜里翻出了旧时的感触。以前通过各种边角料式的信息搜集,了解王家卫喜欢的作家与作品、他的电影创作的独特方式、他的每部作品的有趣花边,在这本书中,统统找到了最初的来源与答案。
雷蒙·阿隆说对话的社会是人类的关键所在,个中缘由,或许在于对话能够在临场状态下展现出不经修饰的真实内心,因为在即时的、流动的语言互动中,想法还来不及被再三的思虑所扭曲,是真正的“我手写我心”。《王家卫访谈录》亦是如此,在二十篇访谈中,王家卫导演海阔天空,畅所欲言,没有多少逼格满满的“王记金句”,而是像是聊家常一样,解释他的电影文本,补充文本之外的丰富“周边”。
如今网络上优质的影评太少了,绝大部分所谓的“影评”只是观后感。在看到一些让人倒胃的影评时,我甚至会想,电影是不需要影评人的,影评人却需要精神科医生。当然,如果说一部电影只需要一位影评人,那毫无疑问是创造这部电影的导演本人,因为只有导演,才是其作品最适格的影评人。
王家卫导演在书中澄清了不少市场上对其电影的错误反馈,也加深了我们对他的作品的认识。从这个意义来讲,阅读这本书也相当于再次观看王家卫的电影,文字与影像互为镜像,呈现出更为丰富完整的意蕴。
王家卫借《一代宗师》说“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我与这本书的相遇,与往日情绪的相遇,也是一场久别重逢。看来,是要抽出时间重新刷一遍王家卫的电影了。
《王家卫访谈录》读后感(五)
访谈类的书看得不多,因为一直认为“知人论世”排在最先,先了解访谈对象及其作品才能看明白访谈录。这次虽然没看几部王家卫的电影,也并不了解王家卫其人,还是看完了,并且发现了不少有趣的桥段。
聊到《东邪西毒》,王家卫说原打算叫张国荣做东邪的,但觉得没惊喜,因为大家都预期他潇洒倜傥,所以让他做西毒,又说道“西毒经常怀恨在心,有很多心事,加上他是个孤儿,所以他很懂得保护自己,他知道不想被人拒绝的最好方法便是先拒绝他人,这是他做人的态度。”
聊到《旺角卡门》,他说“假如在一大段日子内,我均与你一起,就像揭开日历,每天都有你的踪迹,那这些感情是来得不知不觉的。”
谈拍电影,说:“拍电影简直是无期徒刑,但很多时间过后会享受那一刻,这是因为值得回忆的都是过去的事情,电影也是。享受的只有三分钟,但痛苦的可能是两年。”
后几篇聊到刘以鬯,也是之前看过的一位比较有意思的作家,写法很独特,新囤过一本他写南洋故事的书,打算放之后看掉。
在王家卫提到的这本《酒徒》里,刘以鬯说“香港是一个商业社会,用心写的文章不容易卖出,容易卖出的文章多数是媚俗的。因此,当我企图将卖文作为谋生工具时,我必须接受金钱控制文学的事实。”写《酒徒》笔记时,我将它描述为“文人的狂言,文人的惆怅,文学爱好者沦为稻粱谋。”而王家卫说:“如今回顾60年代的香港文学,作家们每天都要大量地写作,为了生活,没有什么崇高、伟大的理想与口号,黄色、武侠类型都写,每天在良知与稻梁间拔河,那都是谋生的无奈。但是也有人在坚持——除了谋生写杂文之外——写些能对自己交代的作品,刘以鬯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靠后的地方聊一嘴,在评价东邪黄药师时,王家卫说:“大家都说东邪是一个非常飘逸的人,但是其实对我来说,他是最保守的,也是最专制的一个人。”联想到金庸在世时对射雕的修订,或许王家卫的解读才是更符合原著的,一声叹息。
《王家卫访谈录》读后感(六)
2022年的初秋,一位导演界巨星选择了安乐死,戈达尔他只是《精疲力尽》了。一代宗师离去,轰轰烈烈的法国新浪潮电影也落下了帷幕。
戈达尔的影响至深遍布大半个世纪的全世界,很难不说一部有品位的电影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有多么重要,王家卫5岁时随家人从上海来到了香港,童年的他喜欢看着电影,他所欣赏的书和音乐彰显了独特的品位,也为自己的导演生涯奠定了一定的审美基础。王家卫和童年一样不是很擅长表达,他所能表达的想法都已经汇聚在电影语言之中,而在他看来这些是“商业片”的背后,隐藏了太多艺术性的传达方式,这就是王家卫的电影独到之处。
与其到处看别人解读的电影,不如直接来读读王家卫自己亲口是怎么说的。这部《王家卫访谈录》选取了1988-2013年期间20篇访谈(原22篇),有趣的是,每一篇访谈的水平参差不齐,有一种高手与高手过招、小白摸不清宗师水平的割裂感。采访者的水平决定了王家卫在访谈中能表达出什么样的信息。
这本书对于史料性的意义极大,是从侧面去解读王家卫电影的方式之一。在一次次的访谈中我们能看到更深层次的王家卫,比如戴墨镜的原因、人物重要性大于剧本的原因等等。导演本人没有太大的表达欲望,而采访者在尽可能地挖掘着这块宝藏,挖到了点子上就会是一场精彩的内容呈现,读者也能从电影之外的境地去解读王家卫本人。在这些只言片语的背后逐渐构建出他本人的形象轮廓,一些更加深层次的内容被阻挡在墨镜深渊的背后,等待后人继续挖掘下去。
作为影视系学生必读的王家卫作品,其中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剪辑对于电影艺术表达的深刻意义。剧本离文学太近,很容易就陷入到似曾相识的境地之中,而人物的构建和特殊的剪辑是电影作为第七艺术的深渊意义所在,表达出文学剧本无法比拟的情感。此外,演员的演技是撑起一部电影的重要部分之一,演员成就了王家卫的电影,而王家卫的电影也历练了演员。
欣赏这部访谈录的过程很愉悦,美中不足的是我也遇到了书封开胶的现象,恰巧印证了王家卫电影中的那句话:“没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凤梨罐头也是会过期的。”线装书不做堵头布的结果就是会“过期”,感谢本书责编为我吃了一次螃蟹,我以后做书会避开这个坑的。
《王家卫访谈录》读后感(七)
如果用一个字形容王家卫的电影,我会选择用“等”,王家卫电影世界中的主人公都不断在等待中反刍内心世界的聚散情缘。
《旺角卡门》(1988)里有阿杰与表妹之间纯真浪漫的爱情,当然也有二人情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不可调和性。当命运沾染悲剧色彩,情感也进行了伤感而富有诗意的演绎。 《阿飞正传》(1990)中通过“一分钟”见证了苏丽珍和旭仔感情的了结,也预示了苏丽珍与巡警之间似有若无的感情的开始,无不再现了这几个香港青年伤感茫然,近乎绝望的心境。 《重庆森林》(1994)当人物用精确的物理时间计算彼此的感情,那该是多么无可奈何及,一边对心理时间留恋并且憧憬,一边在来去匆匆,飘渺不定的自我中迷失。 《东邪西毒》(1994)这个江湖四海之中,最厉害的不是武功,而是时间。在周而复始的闭环内,弥漫在往事的孤独、疏离与虚无,冷却后焚为时光的一抔灰烬。 《堕落天使》(1995)空间的变形、失真和扭曲带给我一种超乎寻常的视觉刺激,主角孤独渴求、压抑无奈的心情表露无遗,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近在咫尺,人们远隔天涯,正如王家卫所言,我们只可以疏离,不可以靠近。 《春光乍泄》(1997)一次次出现令人眩晕的光圈,当影片前二分之一的黑白部分放映完后,强烈的红黄两色虽然让人温暖,但也隐藏着某种躁动不安。 《花样年华》(2000)中那些雨意绵绵里不断氤氲在欲说还休之间的情欲,缓缓发酵成一种无法言说的怀恋:“是我,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 《2046》(2004)在真实与虚构之间,当下、过去、未来未必有其明确的界限,在光阴的故事里,每个人都成为回忆的囚徒,不管是露露,还是周慕云,他们都沉浸于在回忆里,不断捡拾,不断失去。 《蓝莓之夜》(2007)钥匙成为打开通往回忆之门的唯一工具,也许物是人非,然而已经逝去的情感,飘忽不定牢牢缠绕着心门,只会顾影自怜,在时间的灰烬里早就永远无法释怀。 《一代宗师》中“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似乎与《红楼梦》有某种契合,“世俗世界,理想世界,神话世界”。荡气回肠,又丝丝入扣,百转千回,又暗自低语。
当王家卫的电影风格成为一种经典,氤氲在似真似幻梦境里的甜蜜、消散在时光里不可触碰的往日情怀、镜中红颜不再的落寞伊人,当一切破碎重组,不断失去找尊、昔时错过的缀连成一串串在等待中反刍一生聚散的情缘。
《王家卫访谈录》读后感(八)
在访谈中,比起谈论他的影片表达什么,王家卫更爱谈论影片是如何拍摄的。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恰巧在筹办展会。对别人讲展区的策划思路或我们试图传达的理念,并非不可,但我们更愿意谈论设计方案如何制作,展项如何协调和运输,展区怎么几经周折搭建起来……
电影不同于小说,从策划到拍摄再到制作,是个周期很长的项目。作为项目牵头人,导演满脑子想的肯定是项目如何做成,至于项目背后的意义、理念、价值等等,大多都留在商业策划书和影评人的笔下。电影制作受各方因素的影响,除了预算与剧本,环境、场地、天气、演员、设备等等,都会影响电影的面貌。
影迷们痴迷于挖掘王家卫电影中的深刻内涵,他们似乎很难接受,王家卫电影是在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制成的:《旺角卡门》原是另一个故事,演员误以为正在拍摄的就是并告诉了记者,王家卫也就将错就错;太多人不想看到刘德华变成痴呆,所以他在《旺角卡门》中就死掉了;《春光乍泄》选址阿根廷拍摄,是北京在建奥运会场馆,王家卫也想出国看看;《东邪西毒》没有选址国外,是预算不够;《重庆森林》《堕落天使》夜景多,是因为白天人多,夜晚场地好协调……
我们也都知道,王家卫的剧本都是边拍边写。《重庆森林》是他在等《东邪西毒》后期设备期间导的,开拍时剧本还没写好;拍《春光乍泄》到阿根廷时,他只有两页大纲;由于懒得起名字,《重庆森林》的人物就用数字命名。
王家卫说:“我的戏是没有故事性的,全由人物的性格发展出清洁来,我觉得故事不重要的,人物才是紧要。”所以,他喜欢拍戏前花时间和演员交流,挖掘每个人的特质,以此塑造人物。《阿飞正传》的张国荣,《重庆森林》的王菲,《花样年华》的梁朝伟,都与演员在真实生活中极为接近。
可以说,王家卫的电影既是他理念的投射,也是他与周边世界共同创作的结果。在他的电影中,我们更多感受到的是偶然性为艺术带来的魅力,而不是客观因素限制造成的遗憾。
王家卫电影脱胎于第二次香港电影新浪潮运动。新浪潮导演没有挑战市场和制片厂系统,而是为作品寻找新的生存空间。而第二次新浪潮运动的导演作品更有实验性,人们认为,这些作品是严格意义上的艺术电影。然而,王家卫始终否认自己是艺术电影,并表示他所有的作品都非常商业化。他更坦诚,认为电影拍出来就是为了给人看,很期待与人交流,这并不意味着要降低自己的标准。
为拍《一代宗师》,王家卫用三年时间拜访传统武术大师,去看武术大师;《花样年华》最初是一部关于食物的电影,影片中,王家卫在张曼玉和房东一家的食物上花了很多心思,那些食物暗示了时令;《一代宗师》火车站的打戏,拍了几个月。我们只看到评论界说王家卫拍戏没有剧本、不考虑预算、不考虑演员档期,却没看到王家卫对细节的追求。
《王家卫访谈录》读后感(九)
这里面印象最深的一个采访者是易明。明面上是采访摩托罗拉的广告幕后的故事,实则上问的全是八卦内容。跟其他采访者所关心和提问的内容相去甚远。
还有一个就是林耀德,他访问王家卫,简直是把对方当成了自己的朋友一样在聊天。与其他只字不提自己的采访者不同的是,他不仅聊自己感兴趣的,还甚至给王家卫推荐《晋书》。
在这本访谈录中,其实揭露了很多王家卫电影制作的幕后一面,以及创作者的视角。
比如大众传的最广的一个关于王家卫的传说,是他拍电影没有剧本。
事实上,他进入片场的时候当然有剧本,但是他并没有具体的剧本。他有一个故事的大概思路,但是他没有关于具体的情节。
他的创作方式是,观察角色、观察环境,想象、修改和拼接。
他也一直强调,故事不要紧,人物才是要紧的。他的创作方法是与主流故事创作是截然不同的。
就说《蓝莓之夜》,他完全是先接触到了演员诺拉琼斯,觉得是不是可以拍一部有关她的电影。而为了给诺拉琼斯寻找对手,才物色到了裘德洛。
《东邪西毒》是王家卫在看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的时候,他想象东邪和西毒年轻时候是什么样子?是发生了怎样的经历才让他们变成现在的他们。
我一直不喜欢罗伯特麦基的《故事》理论,市面上绝大多数的故事创作理论都与此大同小异。比如最流行的一种——七步创作法,又或者是传统故事的起承转合,都是类似的理论。
而这些理论显然不能够解释王家卫的电影,也不能够解释绝大多数新浪潮导演的作品。
而听到他本人亲自说出他的创作过程,“我不创作故事,我只想象人物。”更是坚定了我的判断
“我不是让他们在演,而是让他们表现自己。”
而关于王家卫流传的第二个传说,就是他常常折磨演员。一个镜头,会NG几十次。而这只是因为他觉得演员还没有准备好。他在等演员和他同步。其实拍摄是很快的。《重庆森林》只花了20天。更多的是准备工作。
王家卫的创作内容,主要是由三部分构成。
对60——70年代的香港回忆和追溯,在香港的上海移民。上海作家——刘以鬯,上海女人的生活方式。
关于爱情发生之前——拒绝和害怕被拒绝。除了《旺角卡门》和《一代宗师》以外的影片,都是关于拒绝的故事。
东邪害怕被拒绝,选择了出走。
西毒害怕被拒绝,先拒绝了别人。
林青霞,将自己分裂成了两个人。
洪七公是不怕被拒绝的,他坦然接受一切。
而杨采妮则相信,总有一个人会带她走。
最后,是好奇。正是对传统功夫的好奇,才花费了三年访问了南北的传武大师,拍摄了《一代宗师》。正是对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好奇,才拍摄了《春光乍泄》。
对于王家卫来说,创作电影的动力,正是激情和好奇。而不仅仅是一种事业。
另外王家卫自己说,“我认为我所有的作品都是商业电影。”
《王家卫访谈录》读后感(十)
由李惠铭、李沛然编,邵逸翻译的《王家卫访谈录》,从始至终都在透露这样一个信息,阅读在王家卫的生活中所占的比重有多大。
王家卫总是戴着墨镜出现在公众场合,故而得了个雅号“墨镜王”。除了这一癖好外,坊间还流传着王家卫的一个习惯,他的每一部电影开拍时都没有完整的剧本。传说是真是假?答案就在《王家卫访谈录》中一篇题为《因为诺拉·琼斯:(蓝莓之夜)》的文章里:“当然,我不能说带着白纸一张去现场,不可能。因为我是当编剧开始的,所以我会有一个粗略的剧本……”众所周知,电影是一门烧钱的艺术,当包括摄影、舞美、化妆、服装、场记、演员、后勤保障在内的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的剧组聚集在片场开工后,每一天的花费都非常惊人,王家卫竟然敢拿着粗略的剧本就到现场宣布电影开拍,他的勇气和胆气由来何处?
因为将阅读变成了自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饱读诗书的林德耀对起话来,王家卫丝毫不落下风,呈现出的对话气氛是两个爱书之人正棋逢对手中。谈话中他俩涉及到的书籍和作家有《三国演义》、《水浒》、《红楼梦》、鲁迅、穆时英、刘以鬯、巴尔扎克、加缪、斯坦贝克、海明威、川端康成、安部供房、三岛由纪夫、太宰治、横光利一、村上春树、马尔克斯、曼努埃尔·普伊格…… 而被王家卫一再提及的作家,是香港作家刘以鬯。
毋庸置疑,《花样年华》是王家卫的代表作。在这部电影中,王家卫替男主角周慕云设定的社会身份是报馆编辑、作家,这是编剧王家卫的突发奇想吗?非也。
“那时香港的作家不会被视为严肃的作家。他们是1949年从内地来到香港的知识分子和记者,在香港找不到工作,只能靠为报纸写文章为生。他们写专栏,写美食、赛马、足球赛、保健建议等各式各样的东西。每天必须写很多文章”,回答周慕云为什么是报馆编辑、作家这一问题时,王家卫如是说。只是,答案中的“他们”中有没有一个人叫刘以鬯?当然!因为王家卫又补充道:“刘以鬯当时很有名,他写了大量的文章。”这就让人不难猜测,王家卫是刘以鬯的忠实读者,且将他的小说深藏进了记忆, 多年以后筹措拍《花样年华》,记忆中的刘以鬯一下子在王家卫的电影里“苏醒”,那些书写在画面上的一段段诗意又黯然神伤的文字,均出自刘以鬯的小说《对倒》,“这些文字描述了当事人的想法”,而它们在多年以后妥帖地出现在他的电影里,是喜欢阅读的王家卫得到的最好奖赏。
《王家卫访谈录》读后感(十一)
不记得什么时候真正开始知道王家卫的?因为我们这一代人就是伴随着香港电影长大的,而提到香港电影,王家卫是无法绕过的一位著名导演。 看着王家卫导演的这些熟悉的电影名字,《旺角卡门》《阿飞正传》《东邪西毒》《重庆森林》《2046》《一代宗师》,像走进了时间的长河之中,也感受着岁月的洗礼,一幕幕经典图片在脑海中不断泛滥。
但我们看过这么多王家卫的电影,对于他真的了解吗?对于他的电影理念是否熟悉呢?也许很少有人真正关心过这个问题。 现在正好有了这样一个机会,有了这样一本《王家卫访谈录》,这里收录了22篇王家卫接受采访的实录文章,时间也跨度了王家卫电影的所有阶段。那就让我们跟随着这些采访记录,重新回到过去,重新去感悟这些电影带给我们的精彩片段,重新去审视王家卫是以怎样的理念完成这些电影作品的,他当时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又是怎样的?
贯穿20多年的采访记录,也让我们从一个纵深面看到汪家卫电影的延续和发展。电影导演一定是在不断的探索着自己的道路,让这个过程更加顺利、更加成熟,想要真实的了解王家卫和他的电影,那就走进这一本采访录中了解他吧。
那么王家卫在这里都说了些什么呢?《旺角卡门》的名字其实来自于一个误会,而故事来自于一段新闻,而表现的却是三个人均做着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情。这是《旺角卡门》拍摄的初衷,了解这些,是不是对于这一部电影又能多了一些理解呢。
《东邪西毒》最重要的是讲情感。这个故事其实是一段半生缘,是东邪西毒和一个女人的半生缘。它和《阿飞正传》一样,都是被人拒绝和怕被人拒绝。《阿飞正传》中每一个人都被人拒绝,他们害怕被人拒绝,所以就先拒绝别人。《东邪西毒》也一样,戏中的人物都很封闭,不容易表露自己,害怕受到伤害。这样的感悟,我们在看电影时想过吗?
还想了解更多王家卫关于他到电影作品的理解吗?拍摄这些电影的初衷吗?他对于电影更多的思考以及他人生其他方面的思索吗?要了解一个真实的王家卫,想了解一个全面的王家卫,那就来阅读这一本贯穿他人生几十年的采访录,走进他的故事,走进他的人生,不断发掘他身上的各种另类闪光点。
《王家卫访谈录》读后感(十二)
封面是真好看
这里面印象最深的一个采访者是易明。明面上是采访摩托罗拉的广告幕后的故事,实则上问的全是八卦内容。跟其他采访者所关心和提问的内容相去甚远。
还有一个就是林耀德,他访问王家卫,简直是把对方当成了自己的朋友一样在聊天。与其他只字不提自己的采访者不同的是,他不仅聊自己感兴趣的,还甚至给王家卫推荐《晋书》。
在这本访谈录中,其实揭露了很多王家卫电影制作的幕后一面,以及创作者的视角。
比如大众传的最广的一个关于王家卫的传说,是他拍电影没有剧本。
事实上,他进入片场的时候当然有剧本,但是他并没有具体的剧本。他有一个故事的大概思路,但是他没有关于具体的情节。
他的创作方式是,观察角色、观察环境,想象、修改和拼接。
他也一直强调,故事不要紧,人物才是要紧的。他的创作方法是与主流故事创作是截然不同的。
就说《蓝莓之夜》,他完全是先接触到了演员诺拉琼斯,觉得是不是可以拍一部有关她的电影。而为了给诺拉琼斯寻找对手,才物色到了裘德洛。
《东邪西毒》是王家卫在看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的时候,他想象东邪和西毒年轻时候是什么样子,是发生了怎样的经历才让他们变成现在的他们。
我一直不喜欢罗伯特麦基的《故事》理论,市面上绝大多数的故事创作理论都与此大同小异。比如最流行的一种——七步创作法,又或者是传统故事的起承转合,都是类似的理论。
而这些理论显然不能够解释王家卫的电影,也不能够解释绝大多数新浪潮导演的作品。
而听到他本人亲自说出他的创作过程,更是为我的推理提供了佐证。
“我不是让他们在演,而是让他们表现自己。”
而关于王家卫流传的第二个传说,就是他常常折磨演员。一个镜头,会NG几十次。而这只是因为他觉得演员还没有准备好。他在等演员和他同步。其实拍摄是很快的。《重庆森林》只花了20天。更多的是准备工作。
王家卫的创作内容,主要是由三部分构成。
对60——70年代的香港回忆和追溯,在香港的上海移民。上海作家——刘以鬯的作品,上海女人的生活方式。
关于爱情发生之前——拒绝和害怕被拒绝。除了《旺角卡门》和《一代宗师》以外的影片,都是关于拒绝的故事。
东邪害怕被拒绝,选择了出走。
西毒害怕被拒绝,先拒绝了别人。
林青霞,将自己分裂成了两个人。
洪七公是不怕被拒绝的,他坦然接受一切。
而杨采妮则相信,总有一个人会带她走。
最后,是好奇。正是对传统功夫的好奇,才花费了三年访问了南北的传武大师,拍摄了《一代宗师》。正是对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好奇,才拍摄了《春光乍泄》。
对于王家卫来说,创作电影的动力,正是激情和好奇。而不仅仅是一种事业。
最后,王家卫自己说,“我认为我所有的作品都是商业电影。”
《王家卫访谈录》读后感(十三)
在访谈中,每次提到这个话题(王家卫的电影风格偏向艺术而非商业),王家卫都否认自己是艺术电影的导演,并表示他所有的作品都非常商业化。——《王家卫访谈录》引言
在谈论王家卫时,曾提到他的墨镜才是他本体,他能透过墨镜观察世界与世人,世人却不能看穿墨镜背后的他。或许《王家卫访谈录》可以。尽管这本书只是过往王家卫访谈的合集,但也正是有这样一个整理的版本,我们能看清这么多年来“组成”的王家卫,到底是什么模样,正如他将一堆碎片化的影片剪辑成一部部经典电影一样。
谈到王家卫,外界评价总是两极:经典、艺术、高端/看不懂(或不知道演什么)、不知所谓、浪费钱。事实上,王家卫心中的算盘打得比谁都清。例如他本人也知晓大家对他的那些评价(“佢拍D嘢喺咁噶啦”/他拍的电影就是这样的啦),他不在乎。那些看上去拍摄时间长而显得成本消耗大的种种,并非全是事实,别忘了,《重庆森林》是王家卫在拍摄《东邪西毒》期间,仅花了两个月拍成的,却获得不小的反响。我们总是质疑支持王家卫的那些大老板(投资者),会不会总是觉得自己“嘥水喉”(十分浪费钱),但王家卫却称,他们都清楚他的拍摄成本与收益,并以后者为先,他们支持他,是因为他们知道他的电影能带来收益(但总是有那么几个翻车的时候)。
这样的回答总是让人产生出入感。仿佛我们看见的王家卫与王家卫自己是两个平行世界。这种出入感还体现在作为观众或影评人对王家卫的电影理解,与他自身对自己作品类型划分上。比如,我们至今仍坚持把《花样年华》当作经典的上海风情爱情故事看,殊不知王家卫把这套电影定位在“希区柯克的悬疑片”……众所周知,希区柯克的风格喜欢营造紧张感、幽默感、悬疑感,但这些在《花样年华》中……似有似无。
因此,在阅读这些访谈时,不免有种感觉,王家卫其实最适合拍喜剧。他营造了一种与世隔离的幽默感,他能在你面前谈论十分清晰的想法,但这些想法却在颠覆你对他的认知——他告诉你,你完全理解错了他,包括对他那些电影的解读,完全不是你以为的那样。你试图反驳他,却不知从何处入手,最后大家都变得很好笑。而这种好笑的氛围,恰恰是香港喜剧的味道。
他也知道自己的电影普罗大众看不懂。他有他的坚持。一是他拍电影不是为了拍而拍,他只拍不让自己后悔的电影。这种想法似乎也把别人的意见抛诸脑后,但他又会因应观众反馈剪辑好几个电影不同版本;二是他清楚自己拍的电影不走寻常的说故事路线。这或许是因为他担任过电视台编剧的经历,厌倦了那些模板与框架,让剧情自然发展,不按剧本走。因此,第三,当他的演员辛苦并快乐着。辛苦是因为他没有排练的剧本或者完整的剧本给演员提前熟悉,演练,几乎都是临场发挥。而快乐也在此——王家卫注重人的变化,他希望发掘演员的“本性”,并将其融入电影中,因此我们虽然总是难以理解那些零零碎碎的电影情节,却难忘电影中不同的角色人物留给我们的印象。而我们也总能记得谁演绎过他们/她们。四是王家卫其实很注重合作的默契。他只找熟悉的人,或者与他契合的人参与他的电影拍摄与制作,这不仅节省他的时间(沟通上的,执行上的),也能更好呈现他想要的结果,修改成本也大大降低。
不喜欢理论的王家卫真让人喜欢。理论只是一种文绉绉的东西,它不能完全表达电影与艺术想呈现的人的变化多端。王家卫对人的故事的理解是,它不可以一天半日就能被倾诉出来的,这也是他为何坚持要与演员进行前期的沟通,交流双方对角色的认识与想法,进行不同的尝试,而角色也是从这样的拍摄过程中发展完整,比剧本定制的更立体。但这些,不是理论可以实现的。
不得不说,《王家卫访谈录》收录的访谈都十分有趣,让人忍不住一口气看完。尤其它保留了大量粤语表达,或许对不熟悉粤语文化的读者而言,以此理解王家卫还是有点难度,但,如果喜欢他的电影,而他的电影是粤语香港电影,为何不爱屋及乌,借此机会了解粤语文化?不仅如此,读完这本书,或许对王家卫的电影都有不一样的理解,这也会让人产生重温王家卫每一部电影的冲动。
哦,对了,原来他的墨镜是用来区分上班下班的——看吧,不读完这本《王家卫访谈录》,你一点都不了解王家卫,同样,读完这本书,你还是一点都不了解王家卫。
《王家卫访谈录》读后感(十四)
最早看的王家卫导演的电影是《花样年华》,电影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张曼玉的旗袍,23套旗袍全手工制作,简直不要太惊艳。更让人惊讶的是,电影拍摄结束,张曼玉将所有旗袍全部买下。
至于电影的故事情节,在读了《王家卫访谈录》之后,我发现当初的理解好像并不太正确。王家卫的《花样年华》究竟想要表达什么呢?他又是如何创作故事,导演电影的呢?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李惠铭写的《王家卫访谈录》一书中。本书收录了王家卫接受的二十篇重要采访,时跨二十五年,这些访谈涉及到有关王家卫的一切,也记录了他创作故事、拍摄电影的方法以及对电影的独特解读。
1、 创作故事、拍摄电影他有独特想法
对于故事创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王家卫认为想故事并不能预先定下框框,故事一边发展,人物的性格与你的偏好是分不开的。言外之意,如果预先定下框架,那么人物的性格也就出自创作者,而非人物本身。在采访中,他这样回答:“我的戏是没有故事性的,全由人物的性格发展出情节来,我觉得故事不重要的,人物才重要。”
对于人物而言,王家卫写的人物没有那么黑白分明,他电影中很多人物也是有缺点的,比如电影《最后的胜利》中徐克和曾志伟也是有很多缺点的。为什么要这样设置呢?其实很简单,正如王家卫所谈到的,电影中的人也是人,是人就必定有缺点,而观众能否接受,取决于人物的描写是否完整,如果完整的话观众会找到那个感觉。
至于人物的情感关系,王家卫认为这是很难写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最微妙,但时间是最大的因素,在时间中人与人相处,感情便不知不觉产生。
一般人创作故事,都会有故事大纲,但王家卫有时候却没有故事大纲。他先确定演员,然后根据演员的性格、形象,一点点发展成为一个故事,甚至在开拍之后,他还会一直拍一直改。他对于演员也没有过多的要求他们要怎么做,很多时候他会依着演员的特质去发展。
由此可见,对于创作与拍摄,王家卫的认真的,也是有自己独特想法的。综合上面的内容,其实我们可以发现,王家卫的注重人物的,这一点与罗伯特·麦基的《故事》所讲内容一致,“人物即故事”。因为一个人的性格确定,在遇到事情时自然会从他的性格出发做出行动,一直行动下去,就发展成了故事。
2、 有关《花样年华》的一些解读
一些人认为《花样年华》讲的是外遇的故事,王家卫认为这个故事的重点不是外遇,他是尝试展现香港历史上一个特定时期内人们的态度——他们怎么看待这个事情。
这可能正是王家卫特别之处吧,他知道关于外遇的故事有很多,拍外遇的故事也很无聊,所以他选择了新的角度。
在访谈中,他这样解释:“电影讲述的是那个时代、那个时期,以及那时人们怎么对待外遇——保守秘密。秘密是这个故事的重点。”
《花样年华》是通过不变来体现变化。重复的音乐、重复的空间和物品,总是一样的。然而重复之外也有一些小小的变化,比如男女主的服装,他们吃的食物,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着细微的变化。从这些细小的变化中,我们感受时间的改变,感受故事的进展。
这部电影还使用了很多慢动作,对于这一点,王家卫这样解释:“这部影片不依赖语言。一切都是通过身体表达的,通过演员——他们走路、说话和移动的方式,有一些我想用慢动作展现的细节。”
事实证明,正是这样独特的拍摄方式,让《花样年华》有着别样的味道,它向观众慢慢展现,不需要太多的语言,观众看了,自然就明白了。
写在最后:
《王家卫访谈录》让我真正认识到一位导演对于创作和拍摄的态度,也让我认识到他对于电影如何呈现主题有着独特的处理方式。
可以说,阅读这本书,可以更好的了解王家卫,也能更好的理解他创作的电影。
读完这本书,真想重新去看一看王家卫导演的电影了。
《王家卫访谈录》读后感(十五)
卡门这个故事
魂断蓝桥
巴黎野玫瑰
搜索者
萨蒂亚吉特·雷伊(Satyajit Ray)
David Lynch 《双峰》
不太像 村上春树 更像作家加缪
谈《旺角卡门》时提到电影《穷街陋巷》
--------------------------------------
1994年采访(大意):
《我自己的爱达荷》(My Own Private Idaho)的导演是有趣的,但似乎又不可以说是一级的。
勉强来说现在只有去看马丁·斯科塞斯。最可靠(采访者认为马丁也开始走下坡路)。
(从未看过蓝风筝和活着,菊豆之后我觉得不会好看了)原文详见61页。
《尼罗河女儿》开始觉得侯孝贤作品好看;《悲情城市》。
《北京杂种》不好看“觉得他们是因为在既有思想模式内找不到表达自己的出口,于是用各种‘离经叛道’的方式宣泄情绪”。“我觉得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些什么,但不能好好地拍出来,不能做到张艺谋一样。张艺谋就好清楚自己想要的东西。”
戈达尔的电影对白才是诗意;卡拉克斯不会好过戈达尔
不觉得红白蓝、双生花导演是一级的
戏梦人生没那么好看
生死时速
---------------------------------
“我和父亲的距离很远,他总是不在家,常到外地去。我大部分时间都和母亲在一起。我戏里面女人的原型,大部分是我母亲和我现在的妻子。(1994年)” 。
“在加缪的《局外人》里头,很多情节我仿佛都经历过,我看他的东西会有共鸣。”
母亲带他看的电影:西部片,如约翰·韦恩、艾洛尔·弗林、克拉克·盖博,还有阿兰德龙。(“我母亲是个影痴,在上海时期她就喜欢看西片。到香港之后,我上午上学,中午她接我去看戏。一天看两场三场,主要看西部电影、古罗马场景的片子,还有神怪片,后来才看国语片。”)《月宫魔盒》,可能指《巴格达妙贼》。
他在理工学院发现了另一个电影世界:贝托鲁奇、戈达尔、布列松、小津安二郎、黑泽明等日本大师的作品。
-----------------------------------------
黄炳耀,他可以说是我的导师。洪金宝 胡金栓 斯皮尔伯格
-----------------------------------------
金庸的书《射雕英雄传》“而金庸——非常高产(写了很多类似的作品)——创作的当代作品其实属于低俗小说。它们非常流行,好多人都想抓我去拍!他们不知道我要拍不一样的东西。我的手法和我经常看到的电影不同”
第一本书是《三国演义》,然后是《水浒》《红楼梦》。
18、19世纪旧版本的法国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小说。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不少美国小说。斯坦贝克、海明威。
后来再长大:日本小说,最初川端康成,喜欢《雪国》《睡美人》。《砂女》。《人间失格》。横光利一《头与腹》,最喜欢的日本作家。“一开始看村上春树很感兴趣,最近几年变化没那么大。我当年喜欢的事《1973年的弹子球》。整体来说川端康成、太宰治和横光利一对我的影响比较深远。”
三岛由纪夫没多大感受。
百年孤独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伤心探戈》(中译本《红唇》)、《丽塔·海华丝的背叛》
“我开始读很多拉丁美洲小说家的作品,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曼努埃尔·普伊格——《蜘蛛女之吻》的作者,他的叙事被分割成一个个不按时间顺序的碎片。这种碎片化的形式最终像我们传达了更强烈的情感。这种手法影响了《阿飞正传》和《东邪西毒》。”
卡夫卡
19世纪俄罗斯小说家作品
很多鲁迅作品。朝花夕拾
当代作品:“我没有找到什么可看的,基本上都没有出现什么一家之言。能够谈谈的还是近代的鲁迅、周作人,老舍我也很喜欢。最近我开始对海派小说有兴趣。……穆时英最好,基本上我想拍一个戏是讲穆时英的。……上一次我去上海,本来想去访问施蛰存。”《将军底头》《春阳》;《白金的女体塑像》《空闲少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