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逆水而上高考作文

逆水而上高考作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8-14 07:12:11
逆水而上高考作文
时间:2024-08-14 07:12:11   小编:

这篇文章以“逆水而上”的比喻,描述了高考的压力和挑战,同时也强调了勇气和决心的重要性。作者认为,只有逆水而上、勇攀高峰,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文章启示我们,只有持之以恒地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第一篇

高考前,父亲到蔺中拜会我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邓国刚副校长。问及我高考有无希望,邓校长笑着对我说:

“打个比方吧,你就像门槛上的鸡蛋,可以进,也可能出!”

邓校长用手点点我的头,又拍了拍我的肩膀。

我明白邓校长的意思,像我这样的基础薄弱的区乡学生,要想赢得高考,并非那么容易,要做好失败的准备,同时也不能放弃希望。

我一直行进在艰难的路上。

1979年9月,蔺中面向全县招考初中生,我的成绩超招考线并不多,比我的伙伴袁红明差了好几十分。人家可是农村娃,我呢,居民户口,生活在教师家庭,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比他多,可学习总是比不过别人。我们两人可是从小学到初中的同班同学啊!

要说,受影响,我们两人都受过***余波的影响,那时的小学、初中,不要说部编教材,好像连省编教材都没有;我们上午学习,下午劳动,每天还得沿途打一捆“秧青”交学校,定时送农民田里作肥料。所不同的是,我有文艺宣传一堆事,要学草原舞蹈,要学样板戏,常常要下生产队巡回演出,有时还要上街参与批斗大会。这一些,袁红明是没有的。

五年小学,两年初中,尽管我在班上还算学习优秀,但实在没学到什么知识文化,倒是课外家里的那些连环画让我知道了不少,但也仅限于文学和历史。课本没给我留下太多记忆,至今印象深的是课本中有《黄帅日记》。至于所学科目,是绝对没外语的。

就这样的文化基础,要在两年高中后参加高考,实在是困难重重。尽管如此,我的目标是明确的:只能考出去。大姐为躲知青上山下乡,一直在“戴帽”小学读初中高中,二姐也是,所不同的是她在区上中学读过高中,她们先后顶替或考了代课教师,无法圆大学梦。作为教师家庭的我,父母无法再给我一份工作。我只有通过努力考出去。

高中第一年文理没分科,我的数学依然是老大难,几乎没考及格过,物理同样糟糕,力学和电学让我如登蜀道“难于上青天”。外语于我这样毫无基础的人来说,简直如天书,而王牌教师洪老的全英文教学更让我坠入五里云雾,不知东南西北。一年下来,文科只比理科多20来分,也就只能选择读文科了。

好的是,文科班的数学老师是邓校长,他对我们知根知底,一直重视基础教学,而且持续不断地鼓励我们。他给我们改数学作业,红勾打得特别大,我们都喜欢;常常有“不错”“好样的”“继续努力”“五个题对了一个,这也是进步”这样的作业评语,这让我深受鼓舞。渐渐地对数学的恐惧感消除了,成绩逐步上升。地理、历史是我的长项,语文也还可以。外语我只能会一些基础的读写,面对高考以30%计入成绩,还是充满了担心。

那时的高考复习,几乎没有指导书籍,主要的是老师印发的讲义。我上课认真,下课勤于温习,并按照自认为有效的方式学习。记忆知识,加减乘除、链条、画图、书写,可谓什么方法都用尽;我会把每一科各章节变成概念题、填空题、选择题和问答题。在文科班的一年中,我由开始的中间位次,逐步上升,到最后半期一直稳在前三名,但从来没得过第一名,第一名始终是佩戴900度眼镜的城里学生刘一如所占据,第二名是英语和语文都相当优秀的欧阳红玲所占据。

邓校长,之所以说我是“门槛上的鸡蛋”,不是没有道理的,基础弱,心理压力大,成绩虽有进步,但并没处于领先地位。这样的我,高考怎能有绝对把握呢?

不过,哪怕逆水行舟,我也绝不放弃奋斗!一年不行,再来一年!!邓校长的话更坚定了我这一想法。

或许是天道酬勤,我最终考上了宜宾师专,超录取线10来分。我所在的文科班,刘一如考得最好,被西师录取,欧阳红玲和徐林考起桂阳管理学校。我儿时同伴袁红明考起叙永师范。

这就是我的高考故事。悬在门槛上的“鸡蛋”,是进,还是出,往往不是自己能决定的事。自己所能决定的是:尽志无悔!

第二篇

食物,是凝聚家庭的重要媒介。一家人在同一个屋檐下生火,做饭,用三餐凝聚家庭,用食物慰藉家人,饮食,便成了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而中国,有着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百分之八十以上是乡村。所以要了解中国,就要从饮食开始,而要了解饮食文化,则要从中国的乡村开始。而现今的中国,高铁,给这一切带来了可能。交通的便利,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延伸到中国广袤的美丽乡村,让形形色色的中华美食交流,碰撞,继承传统,延续文明。

相对于城市,中国的美丽乡村,因为手工技艺的传承,让美食更具人情和温度。中国广大的乡村,除了有无数文人骚客笔下歌咏的山水田园,更有让人称奇惊艳的玉盘珍馐。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广袤山村,农家小院,炊烟袅袅之地,往往拥有着独特的中华美食。今天,《舌尖上的中国》、《乡土》等一些央视大型的记录节目,除了给我们呈现了一道道视觉的盛宴,更是以食物这种原始而纯真的方式,展现了一个古朴而真实的美丽乡村。

西北瓦窑里的刀削面,一人,一刀,左手举面,右手举刀,手起刀落,纷飞入锅,面片棱锋分明,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东北大山沟的猪肉炖粉条,上等的五花肉,包含优质的高蛋白,佐以粉条本身的柔润嫩滑,爽口宜人;西南农家的腌酸鱼,采自稻田的鲜鲤鱼,去脏除腥,裹以盐巴花椒,入坛保鲜,开坛即食;东南渔家的海鲜煲,鱼虾蟹贝,一锅烹煮,不放油盐,不放佐料,吃的就是一口之鲜。而自古以来,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要实现美食的交流与传播,似乎变得不太可能!交通,成了最大的阻隔。

高铁的横空出世,打破了这种食物地域的限制,它以更经济更快捷的方式让距离不再成为食品传播的阻隔!时速二百五十公里每小时,运营里程目前已超两万公里,横跨东西,纵贯南北,无论是中国的各大城市还是大小乡村,几乎无往不至,无处不通。古代诗人苏轼初到黄州,才有“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的惊叹;杜牧登临杭州,方有“越浦黄柑嫩,吴溪紫蟹肥”的吟唱!而今,去西北吃一碗正宗的兰州拉面,去北京吃一只地道烤板鸭,去上海吃一顿红烧肉,去四川来一碗传统麻婆豆腐,到广州尝一次拉肠粉,坐上高铁,朝发夕至,从容淡定,不温不火。

今日的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但有人的地方就有烟火,人与食物的脚步从未停歇。现今的中国,也以前所未有开放的姿态,迎接四海宾客。买一张高铁票吧!去中国广袤的美丽乡村,体验最纯真最美味的中华美食吧!

第三篇

陕西高职院校2017年招生简章公布 可不高考上高职

春节刚过,即将参加今年高考的考生就进入了备考阶段,记者日前了解到,有关今年高职分类招生有关高职院校的招生简章,近期已陆续公布,通过高考前进行的高职分类考试的考生,若按时到录取学校注册报名的,将不再参加今年高考,就可直接被高职学校录取,其学历待遇等与高考录取学生一致。

记者了解到,我省实行高职分类考试已经多年,今年高职分类考试将成为高职教育招生主渠道,省内所有普通高职院校将全面实施分类考试招生。

分类考试招生包括4种模式:高职综合评价招生;技能拔尖人才免试招生;示范高职院校单独考试招生;普通高校职业教育单独考试招生。

省内6所国家级示范高职院校和9所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可在自愿原则下联合或单独组织单独考试招生,也可选择参加综合评价招生,但只能二者选其一。省内其他高职教育院校参加综合评价招生。参加高职分类招生的学生,必须是参加高考报名或高职单招报名通过资审的考生。

符合申请资格条件且有申请意愿的考生,将于3月1日8:30至3月6日17:00之间,登录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根据高职院校综合评价招生计划和招生章程提出入学考试申请。参加综合评价招生的学生,按照招生学校规定的时间参加考试,院校将根据生源类型,分别组织职业适应性测试或文化基础和职业技能测试。考试具体内容可参阅各校招生简章。

经过预录取公示,报到注册等规定环节(被多所高职教育院校预录取的考生,只能自主选定1所高职教育院校报到注册),考生在4月18日17时前到校完成报到注册的,将不再参加今年高考,直接被高职学校录取,其招生性质、在校培养、毕业文凭等,与参加高考的新生完全相同。没有按照规定期限到校报到注册的,仍可参加高考。

第四篇

生命,是一片翠绿横生的草原,充满清新,充满活力;生命,是一朵正待开放的花朵,绽放出生命的活力;生命,是一首歌,唱响无数人生命的意义;生命,是一根妙趣横生的风筝线,另一头系着美丽的蓝天和美好的未来。而水是生命之源,但它也是一个冷血的杀手,有时会夺走了许多人无辜的生命。

随着夏天的脚步越来越近,天气越来越热,人们不想看到的悲剧屡屡发生。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宝贵,但还是有许多人就这样擦肩而过,留给家人的就是永恒的心痛,留给自己的将是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时间一去不复返,没有人拥有超级能力,没有人能让时间倒流,只能靠自己珍惜。

假如悲剧真的发生了,那就请你好好想想朝夕相处的父母、日日相伴的同学和天天相见的老师,对他(她)们来说,失去你心里有说不出来的痛。父母失去了孩子的笑声,他们的拥抱留给谁来撒娇,他们对你的爱向谁倾诉;同学们失去了陪伴,她们的双手留给谁来牵,她们对你的关心向谁展现;老师失去了聆听知识的学生,他们的希望寄托在谁身上,他们对你的教育又该对谁实施;有那么多爱你的人,你就真的忍心一走了之,留下一切痛苦让他们来承受吗?

但尽管如此,那些令人不寒而栗的悲剧还可能发生。现在,请你好好听听,在波浪滔滔的江边,传来了多少河水澎湃的声音?传来了多少父母撕心裂肺的痛苦声?你就真的忍心让他们心碎吗;此时,请你好好看看,在水平如镜的水库旁,有多少人溺水而亡?有多少人为了一时欢心而再也醒不过来了?你真的想让世界抛弃你吗;此刻,请你好好闻闻,从世界各方,传来了多少浓重的血腥味?站在风中,已闻不到丝毫的生息。你就真的希望一阵阵波浪把你带到天涯海角?不,我们都不希望有这样的结局。所以,我们要时刻谨记:常在水边走,安全记心头。

我们因水而生,许多人却溺水而亡。水就是这般捉摸不透,让人一不留心,就会被它吞噬,从而身陷绝境,从而面临死亡。所以,在靠近水的时候,我们都要留一条心,别让水湿润了心扉,要让生命的太阳永远不落。

第五篇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涌泉之恩,无以为报。

练习上有这样一道判断题:回报父母是长大挣了钱以后的事。尽管我知道答案,可我的思想中不免有错误答案的侵蚀。

风钻过纱窗,回荡在屋子里。我冲着“感恩日记”发愣。一边不紧不慢地转悠手中的笔,一边让眼睛的焦点定格在一旁的资料本上。

“哗啦哗啦”,我托着下巴看风吹得书页翻飞。

“父亲节”,我陡然间看见了这个词。

我疑惑了,这多可笑。今天是父亲节,我前所未闻的节日!

摸索了一阵抽屉,我终于找到了搪塞的礼物,美术课自制的贺卡,是最高分呢。这等精致,送给老爸,太便宜他了。

我悄悄地将它塞在老爸的枕下。

第二天,我满脑空空地睁开睡眼。妈妈像是地下工作者一样,坐在床边,醋酸醋酸地窃语道:“你爸昨晚上可高兴了,睡到半夜,还神经兮兮地笑着坐起来摩挲那贺卡……”隔间传来微弱的穿衣声,妈妈踮起脚尖,离开了。

我疑惑了,这多可笑。

老爸哼着小曲,踏着独自奇怪的脚步走进卫生间,手臂优雅地划了一个与水平面垂直的弧线。

客厅里一直亮着的灯光,照得每个房间都亮堂堂的。吃饭时,妈妈眼尖,发现爸爸把衣服穿反了。爸爸高兴地说:“没关系,衣服没被规定要正着穿呀,今天我开心,孩子知道孝敬我了,我还要将衣服扎在身上呢,气死你。”我看着老爸的高兴样,转了转湿湿的眼珠,费了好大力气才咽下酸酸的一口气。

我不再疑惑,我已经想明白了:回报也很简单。简单到一张贺卡可带来一夜的无眠。如果回报靠长大挣钱,那么这种以钱作度量单位测量涌泉的思想就过于肤浅、无知。我后悔拿一张现成品贺卡投机取巧,将它送给父亲。我感谢父亲的欣喜与感动,感谢父母要求儿女的回报,竟如此的少,要求如此的低。

回报也很简单:涌泉之恩,不求回报;滴水而报,最为重要。

第六篇

“滴——嗒!”一滴水从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中落下,“滴——嗒!”紧接着又是一滴水落了下来……

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一天可以滴50千克水,十个水龙头可以滴500千克水,100个水龙头可以滴5000千克水,1000个水龙头可以滴50000千克水,这,还只是一滴水吗?

这些没有用过的水被混入污水中,而那污水则又被排入溪、河、江中,这,将又会污染上千吨的水,让清澈的河水变得混浊,原来清澈见底的河水,现在将手放进去不见五指,这,还只是一滴水吗?

工厂排出的污水污染了小溪,小溪流向大河,大河流向长江,长江最后又通向大海,在这一段路中,因为污水,死了多少生物?最后在大海中,又会是多少生物?不仅会让许多生物死去,还会使一道道美丽的风景荡然无存。这一切,对于人类来说,是损失了一笔多么巨大的财富啊!

现在你还能说:“哎,没事的,只不过是几滴水而已。”吗?

让我们一起节约水资源吧!省钱就是赚钱,省水则只是得水,不要浪费一点儿水,更不要让水龙头“流泪”,一些用过的水,可以循环再利用,如洗脚过的水,可以冲马桶,洗菜水可以用来浇花……现在还有许多地方没水喝,水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宝贵的,水是生命之源,任何生物都需要它,不要等到地球枯竭了,才醒悟过来。

让我们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水!

指导老师:周炤莹

第七篇

在现在的时代里,很多人会认为,薪水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并且很多人是为了薪水而去做一份工作。所以他们会有这样的观念:“钱给的多,他就多干,钱给的少,那就少干一点。”事情干的多少完全取决于薪水的多少,他们根本不会自觉的去做为做好一份工作而工作。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应聘的故事。老板问他如果公司给你1000元,你会做多少事情。那个应聘者说如果给我1000元,我就给你转1000元的事。显而易见的,他并没有应聘上这份工作。因为老板这样说的,如果真的是给1000元就做1000元的事情,那么公司就等于没有利润是在赔钱,那么公司怎样去承担员工的工资呢?

正如这个老板所说,如果一个人只是以给多少钱就干多少事情的心态去面对工作。那么最后一分钱也不会得到,因为没有公司愿意会给不自觉的人只机会。正如一个企业家说过的:“现在我们最怕的是一生不自觉的人,那些人在工作中不会自动自发,更谈不上成为企业的主人翁,他们讲的最难听的一句话莫过于给我多少钱我就干多少活,绝不多干一分钱的活,他们没有任何使命感,能力再强也没人敢用。”

其实角度去想,钱并不是工作带给我们的全部东西,在工资背后更为珍贵的东西才是最有价值的。比如工作给了我们经历和锻炼的机会,也提升了我们的能力,我们多做一点工作就多了一些经验,也丰富了我们的职业生涯。工作学到的东西都是让我们将来提高薪水的基础,拥有这些东西才使我们一辈子受益匪浅。我们不要只为薪水而工作,换一个心态想想,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在职场中就会慢慢的成长,最后获得成功,从而薪水自然也就提高了。

我的小学老师,他在工作之余。他会学习很多其他的东西也帮助了校长一些事情,他会请教关于管理方面的问题,最后他成为了一个学校的校长。如果只有想着薪水的话,他完全只顾做好他的工作拿着他该有的薪水就可以了,然后他却努力的利用其他时间学习的更多,然后工作更多。职位得到了提升,薪水同样也得到了提升。

如果一心只想到薪水,你的薪水不但不会增加,甚至可能会没有。只有把工作做好,薪水才会增加。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