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走着瞧》是一部描写印度社会风情的作品。作者通过对印度人民生活、信仰、传统文化的观察,展现了这个国家的多样性与独特性。文章中充满了对印度人民的热爱和尊重,展现了作者对这个国家的深情眷恋。阅读后,让人对印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印度走着瞧》读后感(篇一)
是看过写的最好的游记,没有用唯美的照片来吸引读者购买,也没有用那些照片占据整张纸,有的仅仅是几张简单的手绘画,有的仅仅是那些朴素文字,但就是这些诙谐幽默的语句,带领我们进入他的世界,跟随着作者的脚步进入那些地方。
1/15页《印度走着瞧》读后感(篇二)
很久没有读到这样的书了,虽然有些地方有点点夸张或者说贫
但时不时,一些细节都会让我会心的一笑,很多感悟也是
读得是别人的书,脑海里浮现出的是自己的影像,自己的旅行
看完之后,突然又冒出来想法说,时不时什么时候可以再回去一次
2/15页《印度走着瞧》读后感(篇三)
看了很多种旅游笔记大部分都是图片 而该书作者能用文字描绘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印度,看的每个人热血沸腾好像自己亲身经历的一样。说明作者是用心在写作,用心在感受生活。也给很多旅游作者立个标杆。书太多经看的不多。因为现代人越来越浮躁,很难静的下心来看一本书了。
3/15页《印度走着瞧》读后感(篇四)
这是第一次看老许的书,插科打诨的叙事方式总能让我捧书傻笑,特别是书中老许一发毛就喷日本话的桥段更是让我捧腹,在印度这样一个神奇的国度,经历着一件又一件神奇的事,这样的旅行总是让人向往的,老许笔下的印度展现了一个奇特的国家,真肮脏啊,真混乱啊,可是太棒了不是吗!?
4/15页《印度走着瞧》读后感(篇五)
看《美国走着瞧》的时候,看书时看到的只是作者看到的、听到的、见到的,看完书,仿佛也去了一遍美国;看《印度走着瞧》的时候,更多看到是“许崧”自己,而不再是景色,游记逐渐变成对自我的解读,或是对自我的一种合理化。很明显的个人色彩。也许好,也许不好,只能是作者的一种经历和轨迹。
5/15页《印度走着瞧》读后感(篇六)
许先生笔墨下的自己是个有趣的人。
不安平淡生活的人。
有些细节和心理活动的刻画,让我觉得好好笑。
24天以后,他在印度待得似乎疲倦了。
我看的也疲倦了。哈哈。
总体而言,是本值得推荐的游记啊。
【还是没有鼓起去印度的勇气啊,不想被三轮车夫围攻,不想讨价还价,不想拉肚子啊……】
6/15页《印度走着瞧》读后感(篇七)
挺逗的一本书
把游记写成了相声
效果不错
崧试幽默
印度人非常勇于尝试,哪怕是一千次里面才有一次成功的可能的事情。他们也会不知道疲倦地试一千次。他们以永不疲倦的热情测试旅行者的智商和经验,反正失败了也不会有损失。这简直是他们的基本生存技能。
我想印度还是要靠自己去认知的
7/15页《印度走着瞧》读后感(篇八)
不同于图书大厦那种70块钱的攻略书,也不同于地理科普书,作者很诙谐的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心情,通过心情从侧面展示印度的面貌,虽然一个月的印度之旅不能涵盖所有,但大致让人知道什么是文化差异。
可以说是给未来要出发去印度旅行的人的心理攻略书。告知大家伙如何应对突来的情况。
可爱的背包族,算是吧。
8/15页《印度走着瞧》读后感(篇九)
本来,这本书是老公出去旅行的时候准备的池畔书,没想到却被我和婆婆抢着看,他自己一点都没捞到看,哈哈。(由此可见本书之好看)
每月都看《旅行》杂志中老许的专栏,这本书应该更过瘾。特别是当我们享受度假村诸多舒适时,看着老许跋涉在印度大陆,遭受着众多不可思议时,不免觉得有点暗爽。
不过,看了此书的结果是,对印度望而却步了。
9/15页《印度走着瞧》读后感(篇十)
真混乱啊!真肮脏啊!可真是太棒了,不是吗?!”——读完全书,一个感受,普通人去印度还是跟团游比较靠谱,好看的也就是那几个著名景点,更多的是混乱和肮脏,不知是否理解正确。心目中的好书就应该是这个样子,无论何时你拿起来读上一段,不出几行就能让你会心微笑,让你身临其境,让你感同深受。许崧, 一个杭州人,应该是个胖子吧,用脚走印度,用笔写大白话,不装,很好!
10/15页《印度走着瞧》读后感(篇十一)
从没认真读过游记,印象里大都是旅游卫视里那极其风花雪月的文艺腔,这么贴心贴肺接地气的游记,真心第一次见。纯粹是机缘巧合下看到这本书,翻了两下就吸引住了,然后钻自习室一口气看了个大半,爽~~~~很认同许崧书中的很多价值观,譬如“没意思”“不喜欢搞价”,这样喜欢上了他这个人。不敢妄谈什么真正的旅行家,只是觉得,他这样的旅行者,或许比我们更接近旅行的真谛吧,就是“老子喜欢”。
11/15页《印度走着瞧》读后感(篇十二)
1 刚开始被作者俏皮的语言吸引,到后来却看不下去了。少一些玩笑占篇幅, 多一些纪实可能会更好。
2 总觉得它还逃不出日记的范畴。自言自语与展示给大家看还是有区别的。我更喜欢系统全面的讲解。
3 虽说很像日记, 但小郑出现的次数却又少了点。没看到一处, 我总想, 小郑呢?她怎么想的?
4 这又是一本我看了四分之三就失去兴趣的书,不过对不了解印度的人来说,还算是本好的启蒙书。
12/15页《印度走着瞧》读后感(篇十三)
本以为是图文并茂,书到手之后才发现全部都是文字,郁闷至极地翻了几页书(完全就是一个没有耐心的人)。在高三的语文课上看完全书(喂!(#`O′) ……实在是无聊的课啊)才发现之前的郁闷完全是多余。有感于最近人人上非常火的一个关于底层印度人民生活的相册,于是又记起这本书。过去好多年,现在连当时高考的作文题都记不得,还是记得作者在书里说自己再也不会去印度了。就是这样的话,才能更加令人神往之。哈哈,去印度,干了这杯恒河水!!
13/15页《印度走着瞧》读后感(篇十四)
作者属于很想的通的类型,更何况有个更加想的通的老婆愿意陪他这样走,难得。
看遍全书,有很多你不开心的事情让我开心开心的例子,不过估计本人陷在其中就不怎么可乐了,借书入景,取奇聊资,看完全书,至少我的旅游目的地里加上了印度一项,本来是绝对没有的哦。
作者最后写的哪个餐厅,也是我本人很喜欢的,没想到在这里能找到一个复合点,开心。
14/15页《印度走着瞧》读后感(篇十五)
《印度走着瞧》是我毕业之前在学校图书馆借的最后一本书,虽然还差一点点才看完,无奈期末考试不得不还掉。全书没有一张图片,每页纸上都写着大段大段的文字,兴许第一次拿起这本书的人应该对其不会有好感。就跟我第一次碰见它一样。但是作者日记般的记叙,你会觉得自己就像躲在他口袋里一样,每天都发生很多很多的冒险事件。从书中得知印度真的不太“容易”游玩之后,对只身去过那里的人都佩服得五体投地。不过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国情、民情,实在不敢去,就跟着书去旅行吧!!
15/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