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记忆的重量》经典读后感有感

《记忆的重量》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4-26 00:05:13
《记忆的重量》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4-04-26 00:05:13   小编:

《记忆的重量》是一部引人深思的小说。作者通过主人公的回忆,展示了记忆对一个人的影响和重要性。小说让人们思考记忆如何塑造我们的个性和人生选择。它揭示了记忆的复杂性和力量,引发了对时间、过去和未来的深入思考。这本书让读者反思自己的记忆,并明白记忆是我们成长和进步的关键。

记忆的重量读后感第一篇

尼奇.杰勒德是一名记者和小说家。2014年,在患失智症的父亲去世后,与朋友一起发起以她父亲名字命名的“约翰运动”(John's Campaign),为失智症患者家属争取医院探视权。

这本书探讨了失智症——一个人逐渐失去记忆、语言、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健康,缓慢、孤独地走向死亡。

目前还没有治愈失智症的办法,一旦不幸被它选中,只能像一艘驶入迷雾的船,没有记忆,没有语言,消失在光无法抵达的边界。

照顾失智症的人也承受着莫大的痛苦,为了陪伴需要帮助的人而不得不放弃自己原有的轨道,过着不再自由的生活,仿佛被社会拒之门外,而他们所做的一切在被照顾的失智症患者那里几乎无法得到任何回应。

这本书的意义远不止于让人们更加了解失智症,它更是关于人之为人的意义的探索。

我们依附于过去的自己,而这种依附其实不堪一击,脑部疾病就可以将患者变成极度无助和困惑的碎片,当失智症在患者的大脑里切断他们与过去的所有联系的时候,他们无法为自己发声,只能活在越来越萎缩的世界里,直到那个世界最后崩塌成一片废墟。

希望医学能够发达到让每个人走向黑暗的时候都是清醒的——如果再少一些痛苦就更好了。

记忆的重量读后感第二篇

如果不是因为《记忆的重量》这本书,我可能都不会关注“失智症”这个距离自己仿佛比较遥远的疾病。最常见的失智症是老人失智症(即阿兹海默症),典型症状为记忆障碍——病人会遗忘刚刚发生的事,而较久以前的记忆(长期记忆)在发病初期则相对不受影响。

严重的失智症患者,不光会失去记忆,而且还会失去思考甚至语言的能力。此外,他们的情感往往也会受到很大的创伤,抑郁症亦会伴随发生。

《记忆的重量》记录了作者父亲身患失智症后的种种变化,深刻探讨了失智症对社会和家庭层面的影响,也表达了对于失智症的思考。作者尼奇·杰勒德以前是报社的记者,用冷静客观的观察和充满人文关怀的笔触写出了失智症患者的痛苦和悲伤,个中凄楚,令人动容。

可以说,失智症远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更痛苦:

“我们对自己的控制是多么地不堪一击,我们对自己的心智和身体的控制是多么地岌岌可危。失智症——各种形式的令人痛苦的失智症——让我们不禁要问:何为自我?何以为人?”

失智症是一种疾病,患上失智症也就意味着人已经慢慢失去了人的意义:

“会严重损害我们通常定义为人类独有的能力:记忆力、个性、认知、意识、爱的能力,甚至是抱有希望的能力。大脑、思想、精神和意志等构成人类核心的部分都会受到影响。”

如果一个人不再是道德主体,不再能控制自己的生活,不再有自我意识和理性,不再有自我叙事意识,是否意味着他不再是一个人?他的生命也不再有价值?活着究竟意味着什么?失智症患者以及照顾病人的家人经常要面临这样一系列痛苦的问题。我们只能在追溯过往记忆的碎片中寻找与失智症患者之间的情感链接,但是面对这样一个无法对话的个体时,苍白的现实又让人无奈和辛酸。

“失智症就是一个深渊,所有意义都被吸入其中”

珍爱我们的生活吧,如果你现在还不曾失去它的话。

记忆的重量读后感第三篇

英国小说家、记者尼奇·杰勒德:“无论是强者还是弱者,是聪明人还是笨人,只有变老才是真老。对于我们其他人而言,老年是我们正在奔赴的陌生世界,足够幸运才能迎接它的到来。”

阅读理想国出品的这本非虚构纪实书籍《记忆的重量:失智、衰老与死亡》的过程中,心情很沉重,忧愁萦绕在心头,让我想起了自己已故的和正在老去的至亲们::>_<::

尤其是当作者讲述她父亲在罹患失智症之前,是一个无比热爱大自然的人士时,瞬间泪目了〒_〒

我奶奶去世快十年了,记得她去世前半年,我还和她一起在果园里采摘枇杷、采茶叶、在池塘边倾听鸟语花香……

如今我父母因这几年反反复复的疫q后遗症,全身多处器官也已进入快速衰竭的状态……

说实话,我还没做好和自己双亲告别的准备,这本书让我更深层次地思虑衰老与死亡之于我人生的涵义。

“失智症会让人心智失常,陷入绝望。”

书中所列举的因失智症而引发的悲剧,令人触目惊心:2017年4月,英国95岁男子为了帮助88岁的妻子解除临终关怀照护的痛苦,以无比残忍的方式其“送走”!

当人年老时走到中风失智的地步时,照护人将会面临着精气神被彻底掏空的风险,这是我在我母亲去年来回奔波照顾我外公的个案上看到的焦灼真相。

外公去世快一年了,在他失智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他宁死不愿离开故居,外婆身心俱疲,他们的八个子女亦是饱受摧残……

失智不可避免地让人失去自我与对世界的控制感,个体逐渐地沦为行尸走肉,如何体面地走向死亡的终点,已不再是自己所能掌控和考虑的范围,想想还是有些令人心悸!

也许我们可以参照作者在本书中所列的失智前的准备清单,譬如,整理个人财务状况、更新遗嘱、写一份放弃抢救的生前预嘱、研究可选择的死亡时间和方式、书写告别信、尽情玩乐、与自己和解等。

提前为失智和死亡做好准备,我们才能更好地拥抱死亡,无惧死亡的到来!

真担心我比自己想象的要活得久!

我还真认真地研究过当我开始丧失听力,经历失智症的时候,我该如何结束自己的生命,哈哈哈!

但愿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我还能坚强地拉下自己死亡的幕布!Stay strong!

记忆的重量读后感第四篇

有一股力量在和我们赛跑,一开始我们跑赢,对他嗤之以鼻,后来他慢慢地超越了我们,让我们觉得失败,觉得无力。

这就是时间,就是衰老的力量,无论这力量是加之于自身还是加之于父母亲属身上,都让人有深深的无力感。阿尔兹海默症就是被时间被衰老所追上的症候,又称为失智症,假想一下,曾经的都市上班族或者街舞高手成为阿尔兹海默症患者,会发生什么?他或者她的亲属会经历什么?这又会给我们的医疗体系,给我们的社会带来哪些挑战,我们做好应对准备了吗?毕竟失智症被称为这个时代的瘟疫,而或许就是我们自己的未来。

《记忆的重量:失智、衰老与死亡》是理想国所出的纪实系列图书,作者的父亲处在失智症的废墟之中,被带走了记忆与能量,昔日视作高山的人已经无法行动,失去了意识,口齿不清,他在经历着缓慢的死亡,而我们现行的体系,医生、护士、护工只能关注到医学层面,何以为人,当不能去继续所钟情的爱好,当毫无尊严地活下去,那么作为他最爱的子女应该如何照料才是最好的选择?

“深渊无人作传”,很多时候,当不是阿尔兹海默症相关的人群,我们听不到这个群体太多的声音,听不到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反馈,对当前治疗他们的系统包括医护人员的反映,他们整个地被忽略掉了,而我们这个社会又是所谓的重视独立、繁荣、朝气与成功,而当一个人患了失智症之后,他无法体会到我们所创造的社会体系所提供的有利的医疗条件。无助、孤独与疏离伴随,老年生活确实需要更大的勇气与耐力。

作者回忆失智症是如何像雾气一样笼盖在父亲身上,如何变得无能为力,而书中阐述了作者作为一名失智症患者的家属如与老年精神病学家、失智症高级专业顾问、心理治疗师以及医生等的交流与讨论,很真实,也正是因为真实所以散发着一股可怕的力量。

“我当妈妈时,面对那个哇哇大哭的、粉嘟嘟的、完全依赖于我的新生命,会被一种欣喜若狂的、自我毁灭式的献身精神冲昏头脑。我对此完全没有抵抗力。我曾形容当时的自己好像一头栽进爱河。”面对新的生命,照顾新的生命,自我是被塑造的,而当照顾患有失智症的父母时,感受到的是完全不同的体验,是责任感,当然也是爱,在指引着我们向前。

在书中,作者还提到了艺术疗法,音乐、美术、讲故事都是有帮助的,养老院何以变成家,最后,告别与死亡。这是一本坦诚到裸露的书,对进入到生命中的刺感受和形容得很真实,有代入感,或许在盛世青春之时,我们也需要冷静一下,找一个时间进入到另一种生命状态,模拟体验,从而更深刻地感受人生。恐惧衰老是每一个人的正常心理,但只要有“我在”的感知,就表明记忆仍在,那么生活就不会成为破碎的残渣。

����T��琀�

记忆的重量读后感第五篇

2020年《困在时间里的父亲》这部电影十分火爆,还斩获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改编剧本等重要奖项。影片的主角安东尼是一位身患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时间、空间、人物皆处于错乱之中,罹患老年痴呆仿佛打了马赛克的人生,模糊了现实与虚幻,分不清现在与过去。影片是一幕带来沉浸式体验的室内剧,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展现阿兹海默患者的生活,重复碎片式的感官叙事,回旋迷宫式的嵌套结构,呈现了一个老人晚年的孤独、无助与恐慌状态。

阿尔茨海默病即为最常见的失智症。所谓失智症,“是一种因脑部伤害或疾病所导致的渐进性认知功能退化,且此退化的幅度远高于正常老化的进展。”通俗来讲就是痴呆症,患有此病的人会产生记忆障碍,语言能力、理解能力、运动能力和短期记忆逐渐消失。由于失智症的普遍存在,它又被称为“世纪病”,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流行性瘟疫”。

《记忆的重量:失智、衰老与死亡》便是一部聚焦失智症的纪实佳作,作者尼奇·杰勒德从自身经历出发(其父亲患有失智症),讲述了她与父亲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写作这本书以引起人们对失智症的关注,作者还身体力行,2014年与朋友共同发起了以父亲名字命名的“约翰运动”,旨在为失智症患者家属争取医院探视权,并于2016年获得了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的支持。

这本书展现了被失智症侵扰下的多个群体,包括患者及其家人和照护者,还有科学家、心理治疗师和医生,呈现了更为广阔的视角和生动的图景。在观察和记录之下,作者还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和挖掘,也即,本书继续探讨了家庭的含义、生命的意义以及如何面对不可避免的衰老与死亡。

进一步讲,这不只是“他们”(失智症患者)的问题,还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问题。用作者的话来讲,如何面对这一挑战,已经成为我们人类集体的问题:我们该为其他人做些什么,我们该为自己做些什么?谁比较重要?为什么一些人似乎没有另一些人重要?为什么有些人会被无视、忽略和抛弃?何以为人?何为人的行事方式?

这是一部充满厚重的人文关怀的社会学佳作,作者热诚地关注“人的境况”,并做出了宝贵的记录和切实的行动。整个理想国纪实系列亦是如此,这套书籍聚焦单身女性、失业白领、银发老人、新精英阶层等群体,是这个时代的一面镜子,映照出了参差不同的众生相,也折射出了多种多样的社会问题。

记忆的重量读后感第六篇

本书是继《追寻记忆:与阿尔茨海默病抗争》《阿尔茨海默病》《一个阿尔茨海默病人的回忆录》《照护:哈佛医师和阿尔茨海默病妻子的十年》和《困在记忆里的母亲》之后,我读的第六部相关作品。

本书范围较阿尔茨海默病稍大些,谈论的是整个“失智症”,阿尔茨海默病是广义“失智症”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总的内核是一致的。

当今全球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使得失智症和各类退行性疾病逐渐成为普遍现象,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人正在承受这种痛苦。

退行性疾病严重破坏了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在照护、社会交际、日常生活等方面提出巨大挑战,使得它们不能单纯作为一种生理病症,而必须当做社会问题来看待。

在各种退行性疾病中,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帕金森病、骨质疏松、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各显魔威,但终究不如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这样令人恐惧。

原因正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很有可能损害患者的认知、记忆和意识,而这些东西正是我们文化中、哲学上、生活里识别人与非人的个体基础,构成了人在社会中成为人的根本要素。

失智症是其中最酷烈的类型。到目前为止,失智症一旦发生,就注定每况愈下。它不仅意味着大脑最终朽坏的结局,而且将几年到十几二十年的漫长折磨加诸患者、家人和社会。在部分医疗实践里,家人或医生试着以某种形式重建患者的认知,无论是回忆、艺术、新的表达方式,都可以在逐步失去语言表达能力的悲哀过程中帮助患者短暂地回到社会中来。但是,失智症的发展最终必然捣坏这些尝试。

如果有人问我,有一件事绝对无法回转、无法传达、无法理喻,这件事是什么?当然,是死亡。现在,我们发现失智症也是如此。失智症是一种相当现代的死亡,医疗系统想方设法地延长人类肉体的生存,却发觉人作为存在的绵延已经断绝。反过来说,正是因为我们今日将人之为人理解为“具有意识的创造性存在”,才使得失智症尤为可惧。

自我预订的安乐死正是这种情况的极端表现。《自杀论》的精髓在21世纪再次闪闪发光:自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体现出社会整合的不足或过度。一个人害怕自己老后失去尊严、被社会遗弃,所以我们干脆就在老去之前死掉吧。

近来,欧美先行一步写下的各类相关普及、纪实和思考作品逐步引进,与我国患病人群已逾千万的现实正相宜。但是,人类应对失智症尚无真正成功的案例,我们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记忆的重量读后感第七篇

本书结束在《重新开始》这一章。这一章很短,我却读得慢。摘录其中一些段落吧。

“丧亲之痛让时间变成折磨。一切似乎没完没了,让人难以忍受。我们被困在其中,但死去的人是自由的,我们最终会超越痛苦。”

“生而为人就要感受悲伤。我们不会从失去中恢复,也不会像猎熊人那样绕过它。我甚至不认为我们会熬过它,因为这是在假设我们从另一端走出来,并且变得自由。把哀悼看作一个逐渐融入死者自我的过程会更有帮助:他们曾经是外部的,一个心爱的客体,他们自己的主体;现在他们是内部的,存在于他们所抛下的人的精神和记忆中。我们失去了他们,但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再失去他们,因为他们就在我们心里,是我们的一部分。”

年初以来的日子,几乎每天想起母亲。照镜子的时候,我凝视自己,使劲搜寻自己面容上母亲的痕迹。有那么几次,在考虑一些事情时,发现正是因为想到母亲,让我更快做了决定,更早结束纠结。某种意义上,母亲是不是也住在我的身体里面了?

“对于那些死去的人而言,时间停止了,但对于生者而言,时间还在继续,嘀嗒嘀嗒地将我们带到死者无法拥有的未来。至于所有的痛苦、抗拒、煎熬和回忆,大多数人会让时间带着他们向前。”

“他相信时间的流逝:‘拼命工作,想尽一切办法睡觉,剩下的交给时间的溪流,让它把此刻带走,给你带来未来的快乐时光。’”

我看豆瓣上的痕迹,今年的前四个月,没有任何记录。我也还清楚记得,妈妈过世之后,不想看书,不想运动,每天麻木的上班下班,处理公司、家里的琐事,情绪低落,如同行尸走肉。之后,又开始看书。哪怕看的都是“丧亲”、“死亡”、“病痛”这一主题,但毕竟开始阅读开始感受文字带来的信息和情绪了。七月末八月初,全家去了一趟新加坡,在那几天里,我几乎可以确定,至少有一天,我完全没有想起妈妈。

“德里达曾写道:‘活下去,是哀悼的另一种说法。’活下去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成功的哀悼也是失败的哀悼。悲伤是一种记忆,一种忠诚,也是一种陪伴死者的行为。恢复是一种必要的背叛,一种独自前行的行为。许多失去亲人的人在经历幸福回归的时刻,或是意识到自己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想起死去的心爱之人时,会感到内疚。死去的人成为被遗忘的人,即使是短暂被遗忘。而我们必须忘记,让死去的人逐渐沉入我们的记忆深处,在那里,我们不会经常感觉到他们。如果我们不这么做,而是停留在强烈的令人惊骇的悲伤第一阶段,我们会疯掉。死去的人仍然活在我们心中,但我们并不会一直想起他们,因为他们已经成为我们的一部分,融入我们的身体。他们永远缺席,永远存在于过去,同时也永远存在于现在和我们的未来。这就是哀悼,一项痛苦、旷日持久、庄严而重要的工作。我们将死者召唤到我们身边,以此认识我们自己的死亡。”

永远回不到过去了,只能寻找新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的过程中,希望母亲充盈我心。

不引用了。尼奇.杰勒德的父亲是失症者患者,正是如此,她亲见了睿智、平和、多才多艺的父亲如何被疾病缓慢而坚决的拖进记忆的黑洞、认知的荒野,如何失去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如何丧失了自己的过程。我想,这个经历是写成《记忆的重量》的动因。书中有不少采访失智症患者及其照护者的记录,能看到他们在这一可怕的病症面前,不同的或者类似的心理和行为。

书本从多个角度,围绕着失智症展开描写或者讨论。医院,失智症患者,照护者,诊断,治疗,艺术的作用,作者自己发起的争取亲友探视与陪伴权利的“约翰运动”,病症发展的各个阶段,等等。面对这种可怕的疾病,家属、亲友、护士、医生、养老院、志愿者组织、甚至社会制度,各个角度各个群体的认知和行为是怎样的,有着怎样的变化,基本上可以从书中看出来一些。

唯独,患者本身经历了什么,有怎样的感受,却无法得知。那是缓慢失去的过程,甚至对于失去本身,也没有知觉。阅读此书,常被笼罩在想象这一情形的恐惧当中。那真是万劫不复。至今为止,没有人从失智症中走出来,并带出消息。艾米丽.狄金森说:“深渊无人作传。”

译者是尹楠,我并不了解。但是,阅读中,我没有感受到翻译带来的障碍,不少地方,文辞优美动人。

记忆的重量读后感第八篇

阿尔兹海默症、痴呆症、认知障碍……这些生活中因为年龄渐长而被经常提及的医学专业名词,或多或少都和它们的致病机理与大脑遗忘存在一定关联,因此有一些人笼统地将他们视为作同一类疾病。但其实,他们有着千差万别……

当打开理想国这本《记忆的重量:失智、衰老与死亡》时,那些发生在家人身上痛苦的往事开始一一浮现,也让我有勇气重新面对,重新对这类疾病产生新的认知。

结合书中的回忆录以及生命时报上发布的文章我们可知痴呆症(Dementia,又名“失智症”)是一系列可影响大脑记忆等认知功能的疾病。

其中以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最常见,约占痴呆症患者的60%以上;血管性痴呆、帕金森病和亨廷顿舞蹈症等多种情况都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造成痴呆症。

面对这场漫长到可能跨世纪的告别,很多人的内心是难以接受的。因为照顾这类人群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甚至物力,我想这也是为什么直至父亲离开,尼奇·杰勒德敢于用回忆录的形式撰写这部作品,她想要回忆和父亲相处的点点滴滴,更希望社会能够关注身患失智症患者这个特殊人群,更希望对失智症患者家属开展一些帮扶关爱活动。

尼奇·杰勒德看着被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她是痛苦的,她亲眼看着父亲起初经历充沛而非力量逐渐衰竭,看着父亲的记忆一点点衰退,看着父亲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对于市面上可能对病情有一定帮助的每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都竭尽全力想去尝试,但终究难以追上父亲困顿的脚步。

身患失智症的人群他们内心也是煎熬的,他们也没办法控制自己下一秒将会做出一些什么事情。当人们得知身患失智症的时候多数情况是难以接受的,但也有一些沉着处理的人,比如预设遗嘱,比如交代好自己的身后事,比如告诉家人自己想要平静的离开而不是毫无尊严的在世界上苟活。在这个阶段,记忆被赋予了重量,记忆让我们有机会也有一段契机,好好的去回忆,好好的去珍惜。

综合来讲,这本书从第二视角还原了身患失智症的人群不断记忆丢失的一个现象,引领读者从内到外探索失智症,引发社会的强烈共鸣感!

#人气创作计划

记忆的重量读后感第九篇

上学的时候有位老师,曾经动过一次大手术,之后他就经常在苦思某个人名却记不起来时抱歉地说:“做完手术后脑子就不行了。”近几年“新冠”疫情的后遗症,据说也对相当一部分人的记忆和做事的效率造成了影响。除此以外,还有“一孕傻三年”的说法,很多妈妈都觉得生完小孩之后记忆力减退,容易丢三落四。比较靠谱的说法是新手妈妈需要照顾孩子,本身休息不好,而且心思都在孩子身上,生活节奏被打乱了。

当人处于忙乱紧张状态的时候确实很难保持头脑清醒。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状况:出门找不到钥匙,手机随手搁在什么地方死活想不起来,有时候甚至想不起一个就在嘴边的熟人名字,或是突然想不起来原本打算要去做什么。但是通常我们会原谅自己:记忆是一种需要努力才能维护的东西,健忘似乎才是正常的。百事缠身的中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记忆和体力一起走下坡路,也在情理之中。更何况,也并不是所有的记忆都值得保留,不愉快的过往、不想再见到的人,忘记了未尝不是好事。

然而有一种极端的记忆丧失,已经日渐引起老龄化社会的关注——和“阿尔茨海默症”密切相关的失智症。与阿尔兹海默症不同的是,失智症并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整体的疾病症状。这意味着,非但今天的医学并没有完全弄清失智症的复杂性也无法有效干预,而且就连失智症患者自身,也很难说清这种症状从何时开始。如何判断自己只是有一点健忘,而不是正在滑入不可逆转地通向失智症的轨道?

衰老以及随之而来的身体各方面机能减退,远比死亡本身更可怕。如果说人的童年时代像白纸一样干净,那么到人生的最后阶段,这张曾经写满了各种公式和程序、图案的纸,将会字迹漫灭涣散,如同被水洇开一般慢慢变花,直到最后模糊一片。这张纸上已经无法再留下任何印迹了。成长中一点点刻进脑子里的各种成文不成文的规定,经年累月建立起来的人际交往和关系网,用毕生时间学会的表演套路,都像沙子堆起来的城堡一样无声地倾颓倒塌。

一方面,人在建立“自我”意识的过程中努力修筑的防护边界瓦解,重新融化到世界中。另一方面,人丧失了与外界建立联系的能力和愿望,被隔绝在世界之外。失智者和其照护者之间的隔膜与痛苦就来自于此。对失智者本身来说,如何看待和接受这种无法抗拒的过程?丧失心智的人是否仍然有资格保留属于人的权利和尊严?对照护者而言,失智者是否还是自己熟悉的那个人?如何延续以往的生活?我们能否像对待婴幼儿一样耐心地去对待失忆的父母,同时又给予足够的尊重,不拿哄婴幼儿的语气去侮辱他们?我们的世界,与失智者的世界之间,还有没有建立联系的可能?我们能为他们做什么,又能为将来的自己做些什么?

本书作者从亲身经历父母亲的离去,到采访不同身份的失智者和照护者,以及养老照料中心和医院的医护人员,尤其是本身也被诊断为失智症的照护人和精神病学研究者,以诗意而感性的笔法揭示出失智者的孤单处境和照护者的彷徨无措,并针对养护中心的现状,给出了实际而具体的建议。父亲死后,她甚至发起了以父亲的名字命名的“约翰运动”,致力于让脆弱无助的病人能始终得到亲人的陪伴,体会到“家”的感觉。

我们都在老去,如何接受衰老和失忆,如何预防可能给身边亲人留下的遗憾,确实值得好好思索一番。

记忆的重量读后感第十篇

作者英国小说家尼奇·杰勒德记录了父亲患失智症,直到最后骨瘦如柴,经历了缓慢死亡的十几年过程。

《记忆的重量:失智、衰老与死亡》虽然在讲失智、衰老与死亡这样沉重的主题,但文章却写得格外富有诗意和哲理,文字充满了温暖与温情,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深切的共情。

本书是纪实文学也是一本回忆录,真实记录了失智症患者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充满希望、生意、冒险,以及恐惧、悲伤和令人心痛的失去。

失智症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瘟疫,会严重损害大脑、思想、精神和意志,丧失人类独有的爱、记忆力、认知、意识的能力。失智症是一种疾病,会让人心智失常,陷入绝望。

神经科医生、英国国家健康主任、临床神经病学教授等专业研究失智症的专家,他们认知到的病症是“孤岛式崩溃”,大脑的认知障碍非常严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各个方面。

父亲去世后,尼奇·杰勒德开始思考,父亲是什么时候开始患病的?她想通过书写《记忆的重量:失智、衰老与死亡》这本书,唤起更多人对失智症的重视,可以让患病的家人,提早得到关注和治疗,更重要的是提醒所有人如何预防。

对于失智症,尼奇·杰勒德试图讲明白:

记忆究竟是什么,记忆去了哪里

记忆将我们与过去联系在一起。记忆是编辑我们生活的方式,记忆也不仅仅是思考的工具而是一种思考行为。失去记忆的恐惧就是失去积极自我的恐惧。

记忆总是被遗忘支配,而遗忘就是有漏洞的筛子,记忆容易出错,脆弱又富有创造力,而睡眠紊乱和认知障碍之间相互关联。夜间清洁系统的蛋白质积累成斑块,会导致阿尔兹海默症和失智症。

慢性失眠会增加失智症患病的风险,记忆的重量或回忆的堆积是一种无法承受的负担,失智症会打破我们做保留和放弃记忆之间的微妙平衡。

当失智症越来越严重

尼奇·杰勒德采访了很多失智症家人,在病情发展的最初阶段,他们都是本能的接纳家人不断变化,进入遗忘的世界。在早期阶段,患者最能畅言病情,到病情最严重,他们会像活死人一样盯着天空。

与失智症家人保持亲和、放松、完全接受的关系,长期和失智症患者生活在一起,有点像在舞台上表演。无条件的爱是最好的礼物,对失智症家人的照顾,不仅仅是爱,也是一种责任感。

在患失智症的父亲去世后,尼奇·杰勒德与朋友一起发起以其父亲名字命名的“约翰运动”,为失智症患者家属争取医院探视权。

记忆的重量读后感第十一篇

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心情很复杂。

本书作者家中多位亲属罹患失智症或阿尔茨海默症,作为一个受过牛津大学精英教育、在医生家庭中长大的中产阶级知识女性,她怀抱着极大的热忱与爱、对她父亲的思念来写这本书,写了很多沉痛的、文绉绉的、满含情感的句子。

然而这些句子却很难触动我,主要还是我本人社会阶层太低,无法超越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堆叠出来的高高的门槛,而爱和尊重这些需要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才能实现的马斯洛高级层次的需求都在这些门槛的后面。我跨不过这个门槛,只能透过门槛远远地看看作者那些建立在特权基础上的爱和伤感,白日梦一下一个不需要特权就人人都能获得爱和伤感的余裕的世界。

我赞同她的观点,比如我们要尊重陷入失智和失去自我的老人、哪怕他们日渐糊涂毫无反应也要像对待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一样去对待他们、而不是像对待一块肉一样为了自己的工作便利而选择性地对待身体、忽视这块肉里残存的灵魂。

我也完全赞同她的选择。我一直很关注姑息治疗、安宁疗护和安乐死方面的资源。事实上,这可能是另一个为什么作者无法打动我的原因,她描述的很多初听惊人的案例细节、比如执行安乐死的条件和流程,我都已经了解过,甚至精细到我自己未来选择哪家机构来等位。因此这本书对我来说基本没有新信息。

作为一个全程旁观家里的老人逐渐衰弱、走向失智、滑向死亡,经历过临终照护的第一现场的人,我其实对作者在这本书中呈现出的各种柔软的情绪保有一种疏离和怀疑的态度。如果你真的经历过临终照护的第一现场,你会知道什么样的子女是最靠不住的——那些精神纤细、情感丰富、整天说着孝道说着应该对老人多好多好的人。他们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他们会无休无止地说应该怎么怎么对老人,但是绝不肯上手去给老人擦洗身上的屎尿。

因此每次作者感伤地对失智症如何把他父亲从一个自尊心很高的医生、一位真正的绅士,蚕食为一个失去了跟世界和他人的联结、几乎没有精神生活存在的肉身,我在认同她的伤感之余,都会忍不住从心底冒出一个小小的怀疑的声音——所以你给他擦过屎吗?你弄脏过你的手吗?你在半夜被他慌乱而固执的狂叫和暴冲吵醒过吗?还是说你是那种把脏活累活都丢给24小时照护着他的兄弟姐妹或医护人员、然后以中产阶级精英知识分子擅长的掉书袋文字编织着关于老人的Q利、尊严、人格等等高大上幻梦、对人类如何看待死亡和失智进行“批判性思考”的子女呢?

——作者透露了她父亲离世时的一些细节,当时她听完一场音乐会、打开手机,发现有几个她哥哥打来的未接电话。凌晨时分她才赶到父母家,进入她父亲躺了9个月的小房间,然而他的尸体已经被运走。于是她“站在门口,目光闪烁,盯着那张空无一人的窄床,在寂静中等待着,试图厘清自己的感受”。

我并不认为子女一定要始终陪在老人身边,也并不认为所谓的“最后一面”有任何意义。我觉得她所有的感伤、所有的引经据典都是合理的、是她的权利。但我所见过的24小时一周七天常年护理失智老人所带来的重负、我所看到的这种重负会把一个真正守在老人身边的照护者摧残成什么样,仍旧让我觉得她的感伤过于清洁、带着那种从未弄脏过自己的手、没擦过屎、抠过大便、没有在半夜用全身力气拦住一个暴冲的失智老人、没有因为精疲力竭十年没睡过整觉而精神崩溃忍不住问老人到底什么时候才会真的死掉、没有体验过自己坚信的人性和爱被照护重担和失智带来的双重打击下全盘粉碎……的轻飘飘。

我觉得她笔下的记忆,并没有重量。或者说,中产阶级的财富、医生家庭的资源、英国中上阶层的文化和社会资本,像层层羽翼一样垫在她记忆的重量下面,让她有力气去伤感、去掉书袋、去呼唤医疗机构花时间精力去发现每一个失智老人曾经的自我——他们年轻时喜欢的歌、喜欢的食物、跟家人一起举办生日派对……这当然是对的,但读着我仍忍不住失笑——就像听见伊凡卡特朗普夸耀她从小就有经商意识、会自制柠檬水卖给她家仆人来赚取第一桶金时一样失笑——NHS已经逼到像亚当·凯这样有人文情怀和技术的医生都弃业不干医疗改去说段子了,而失智老人在医疗机构中的悲惨境遇有一大半就是因为人手紧缺、照护人员待遇太差、机构运营方逐利和糟糕的管理造成的,你现在来跟我说你提出的改善方案是让医护人员花更多的时间精力来发现每一个失智老人的残存的人格?还是说这种尊重的背后其实是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堆叠出来的高高的门槛?(当然还有ZZ门槛)

我也不能说你不对,很对,就是这话轻飘飘的,说出来容易挨揍。

我看作者的种种优越的伤感的心情好有一比——就好像《破产女孩》里的MAX像看白痴一样看着小公主卡罗莱纳。

当然这本书里也有让我觉得有用的东西。比如认可疗法(Validation Therapy):

虽然我还是要在心底OS一下,这个“全世界”大概不太包括简中世界、至少是没钱人的简中世界。

另外一个特别有用的是作者的掉书袋,有一说一、作为一个从牛津大学毕业的英语文学专业学生,她的掉书袋还是非常值得参考,下次我需要在老人照护和失智话题上打开文绉绉模式的时候就知道到哪里来找方向了。

记忆的重量读后感第十二篇

曾记得《空气吉他》里面曾写到“人的记忆啊就像抽屉,其实一直都在那儿,并没有消失,你想不起什么事,不过是找不到钥匙,或者插错了孔而已。关键是钥匙”,而在《记忆的重量》里对于“失智症”患者来说,不仅没有钥匙,就连记忆与遗忘的平衡都被打破了,就像你的记忆并非由你和你的“钥匙”决

《记忆的重量》

或许在《失明症漫记》里面知道了失明会被传染,但是作为记忆的组成可曾想过当我们失去记忆会发生什么?如果记忆失去也泛滥将会发生什么? 或许我们曾经是一位工作者,把自己毕生的经历献给工作和家人,我们有着很不错的生活,我们有着自己的爱好和精神寄托。 但是突然有一天,我们不再是生活的主体,我们忘记了过去,忘记了我是谁,忘记了自己至亲的人,突然间意识到了“哪儿不对劲”。 可能你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不对劲”,但就此之后,你断了与他人的联系,你退离了他人的生活,你从自我的“主体”渐变成“客体”,就像你本不想这样但“失智症”已经由不得你同意,正在一步步侵蚀,让你孤寂逐渐迷失自己。 而这时可能没有哪儿“不对劲”,但可能“哪儿都不对劲了”,随着记忆的丧失也便迷失了自己。

不对劲

随着人渐渐老去,也会越来越健忘,也越来越容易患“失智症”,你不知道“失智症”和死亡哪一个会先来,你只能提前做好预判和准备。 就像在面临“失智症”这个问题,你是否会在“失智症”来之前就给自己宣判死刑或是对你的亲人。 试想一下,如果得了“失智症”生活不能自理,让照顾自己的亲人伤心,让自己忍受“失智症”带来的窘迫,自己是否会提前给自己计划安乐死。 当然我们无从感知也不能提前预判,只能在还未到来之际给自己的生命做个决定。 这种衰老和未知的恐惧,这种不知道死亡和失忆不知道哪一个会先到的恐惧,终究是难以决定。

预判、未知

“死亡”是自己不愿谈及也不愿触碰的话题,尤其是衰老和死亡与“记忆”相结合的情况下更是难以抉择。 在《记忆的重量》里面当记忆被擦除与外界断了联系,我们还是否是我们自己,我们如何获得活着的意义?我们是迷失自己还是直面恐惧? 也许我们本就拥有的艺术,曾听过的某首歌唤起了自己的情感共鸣;曾记得的某件事,印象深刻;曾爱着的某个人,刻骨铭心。但也可能都擦除不记,留有的精神空缺地似乎已支撑不起生而为人的意义。 或许我们应该在“失智症”来临之前给予他们该有的关怀,在他们死亡之后给予应有的尊重是对生命存在的意义。

记忆的重量读后感第十三篇

这本书,看得人感觉又诗意,又沉重。

虽然是一本纪实题材类的书籍,主要通过作者对他得失智症的父亲的照顾和观察,以及通过几十位明星、亲戚朋友有关失智症的调查,写出了失智症老年患者的困境以及社会的态度。书中杂糅了科学、医学、伦理、道德、心理等等方面的内容,我感觉还是非常深刻的,让人产生的反思也很多,内容上并不单一,谈论的方向非常广,整体来说值得收藏。

但是作者并没有像一般纪实类文学作品那样干巴巴地记录病症所带来的感受是多重的,作者选择用各种通感的诗意般文字描绘身处其中的感受,在纪实类书籍中,这本让我尤其感觉它的文学美。

全书沉浸在一种命运必然的悲伤氛围中,使我观看过程中几度泪目,代入感非常强烈。人就是这样一种动物,我们害怕自己得上失智症,又想知道失智症是什么样的体验,所以我们通过阅读去体会了解。而现在这个问题,简直成为了身边的问题,不管愿不愿意承认,现在的失智症患者增加了,是全球范围内的,从很多地方你都可以看出端倪,比如影视行业,前几年伊朗获得金棕榈大奖的电影《一次别离》、前年加斯帕·诺导演的《漩涡》、还有去年米娅·汉森·诺夫导演的《晨光正好》他们的主题都围绕着失智症,可见,不光是国内,全世界国家都面临这个隐形幽灵的困扰。失智症在人群中的比例是逐年提高的,也就是说必然有一部分人老了之后会得失智症,而在这个少子化的时代,很多人选择丁克,那当自己衰老万一得上失智症,请问该怎么办呢?这增加了我们的焦虑。而这本《记忆的重量》之所以优秀,就在于它完整地多角度地阐述了失智症所带来的影响,需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局面,患者本人以及周围的家属将面对什么样的抉择等等这些尖锐的问题,都在书中被作者详细阐述。

突然之间极度活跃的父母开始变得缓慢,这样的父母状态给孩子带来真正的情感负担,没有哪个子女能轻松面对,“它给生活砸出一个大洞”,父母希望永远呈现给孩子的“积极活跃,专心致志,生气勃勃,精明热情,风趣温暖,富有爱心,而不是弯腰驼背,行动迟缓,健忘重复”从失智症病人本身来说,他们希望孩子们记住他们是独立的人,而不是负担。”这样细腻的描写并非那种医学类的科普书籍所能做到,这本书真正从人类情感的深处去讨论失智症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影响。

面对失智症,书中有些残酷的描述,让我们认清人生灰暗的一面:

书中纪录了很多面对失智症的故事,各种各种的结局都有,让人感受到人生的无常,无论是否做好了准备,人都要面对自己的人生结局。这样的书可以给人一些参考,也能带来一些反思。

关于社会层面的探讨,书中也写的比较深刻。感兴趣的可以看下豆瓣书籍页面我摘抄的原文,我觉得讲的还是非常有深度,总的来说,我认为适合喜欢纪实类书籍的读者,观看人间百态,也能在一种相对安全的状态下体味人生艰难,还有就是重新呼唤起对人生的种种思考,对家人、亲人、爱人、子女的一些思考,对我们自己人生态度的一些思考。我觉得意义在于能带来很多的反思,并不一定是一种悲伤的消极,而是一种,看清楚衰老、失智症、死亡等等残酷话题之后,能够更好地享受当下,面对我们生活里的种种喜怒哀乐,更好地生活,这是意义吧,推荐。

记忆的重量读后感第十四篇

3年前阅读《血疫》的震悚仍旧热烫,像是一团新鲜的呕吐物,甚至让我忍不住抗拒。

书中介绍了埃博拉病毒,它令人死亡两次,一次是人格,一次是肉体。

病毒使人大出血,将身体内的胶原蛋白融化成浆状物,完成将人液化的过程,至此人格已经坍塌,如同丧尸一般仅凭本能生活。在融化成血泥之前,人“没有思想,没有感情,没有记忆”。

我原以为这就是最残忍的病毒,却在阅读《记忆的重量》的过程中,意识到有一种病比埃博拉病毒更可怕,它谋杀我们三次,却不见血。

失智症在生理上摧折我们的大脑,在心理上破坏我们的自我,在社会上将我们边缘化,然而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注意力与广泛讨论,这一事实本身也佐证了我们的无意视盲,以及失智症患者及其家人的处境。

《记忆的重量》一书以作者身患失智症的父亲为起点,向更广阔的视角延展,涵盖了不同阶段的失智症患者,照护者,以及科学家、心理治疗师和医生,生动而细致地解释了失智症。

通过这样的讲述,我们除了能将视线重新投向这个需要得到关注的话题,还能更深入地面对衰老与死亡。

1.

失智症是一种综合征。它是大脑因疾病而导致的一系列记忆、沟通和思维受损的症状,是一系列影响大脑的进行性疾病的总称。它有多种形式,也有多重指征。

半数以上的失智症患者都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这是人们最熟悉的一种失智症,但也只是众多形式中的一个。

借由它,我们能直观地感受到失智症是如何在生理上改变我们的大脑——各种缠结和黏块堆积成斑块,过去这被认为是导致大脑功能障碍的罪魁祸首,但现在,科学家认为它们可能更像火灾后的灰烬。

由于失智症影响的是人体器官中最精密也最复杂的大脑,这种改变常常涉及尊严、同理心、甚至是极为抽象的“爱”。

额颞叶失智症会影响行为和性格,有时会导致去抑制、不恰当的社会行为、焦虑、紧张,甚至精神错乱。

而皮克病性失智症则会导致语言记忆的丧失,患者记得自己戴着眼镜,但是当他人询问他戴的是什么眼镜时,他将完全无法理解对方到底在说什么。

2.

心理上,失智症患者将持续感受到恐惧与羞耻。

身体的衰弱与混乱,对自我的控制能力被削弱甚至剥夺,这种感受有悖于社会及我们长期以来对自己的要求。

恐惧则来自于某种自我怀疑,想象你在公司团建时喝了个断片,第二天醒来时你完全不知道昨晚发生了什么,你做过什么,大家看到了什么,你的样子是不是很可笑。而这种未知的模糊与不安对于失智症患者来说则是如影随形的长期的噩梦。

这种羞耻会传染给患者的照护者及家人,在极为密切的关系中,关系双方的身份或多或少紧密相连,羞耻感如同某种私密的传染病一样,顺着这条亲密的系带传递。

照护者的内心同样焦虑、痛苦、倍感焦虑,甚至承担了更复杂的情感。作为相对更“健全”的那一方,担负起照护责任是无私的,但是若因此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时,人们往往无法结束这种行为,因为会蒙受“自私”的指责和指向自身的内疚。

而近距离地与失智症患者生活在一起,目睹他们的变化、失控、破碎、遗忘时,我们看到了曾经与他们相爱的自己,以及未来可能也会变成这样的自己。我们想要与这种认同对抗,与潜在的威胁和未知的耻辱对抗。

如果选择别开眼去,我们就不用直视那种痛苦,于是整个社会也视而不见,好像这样就可以安慰自己,因为患病而丢人现眼的人不是我也不是我们。这是我们无法客观地将失智症当成一种疾病对待的原因之一。

3.

无意视盲,指的是人们对通常容易被注意到的大的变化反而无法观察到的现象。

对失智症患者的无意视盲,使得这个疾病变得尤为可怕。

我们别开眼睛,就可以减少这群人给我们带来的麻烦,回避我们内心生发的痛苦与焦虑。为了达成这个目的,人们不断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将患者非人化——例如把他们说成活死人,失去了意识的人,好让我们更容易忽视他们。

实际上,在被确诊了失智症的人群中,有两种常见的态度。

有人认为自己应该在疾病发展到后期、自己完全丧失意识前有尊严地死去,但也有人坚信“你不只是这具身体,你不只是这些心智。”“我仍然能产生共鸣。就在当下,现在。”

近年来对失智症的讲述相较之前有所增加,也有不少艺术作品开始讨论这个话题,例如奥斯卡获奖影片《依然爱丽丝》(Still Alice)。

事实上,许多叙述都不可避免地只是流于表面,因为失智症晚期的患者将失去客观记录自己的内心体验的能力,旁观者更是无法紧跟着他们步入幽暗的深渊与漩涡。

但是对于失智症、衰老乃至死亡的讨论,或许会在医学之外提供更多人文上的可能,“作为血肉之躯,作为拥有身体和具象化思想的自我,作为丰富而不断变化的人际关系网的一部分,我们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脆弱体现。”

在脆弱之间缔结比我们本身更强韧的联结,才能让我们不像被失智症袭击的大脑一样,呈现出孤岛式的崩溃。我始终相信,凝视比移开视线更有力量。

感谢你读到这里:)

如果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给我留言。

公主号:饼崽PowerBank

扫描二维码可以进入公众号哦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