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白鹿原的樱桃红了读后感摘抄

白鹿原的樱桃红了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4-23 00:50:16
白鹿原的樱桃红了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5-04-23 00:50:16   小编:

《白鹿原的樱桃红了》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以白鹿原为背景,讲述了一段家族恩怨情仇的故事。小说通过对人性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深刻,引人深思。同时,作者通过对樱桃红了的描写,象征着生活的美好和希望,给人以温暖和力量。

白鹿原的樱桃红了读后感第一篇

与之前读过的散文都不相同,陈忠实的这本散文集《白鹿原的樱桃红了》,带给我的只有亲切的厚重感。 对陕西,对西安,我是渴望的。许是骨子里流淌的陕北血液作祟,对那片从未踏足的土地,没有一丝陌生和排斥。城市,街道,黄土,山包,玉米棒子,油泼面,热气腾腾的羊肉汤泡馍,都无限神往。 陈忠实出生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比我母亲年长十来岁。对他提到的那个年代陕北青年的生活状况,早已从母亲口中听到过许多,所以,书中很多片段和场景,就像母亲在耳边低声细语,勾起缕缕回忆。 五十五篇散文,回望人生路,写尽了一代文学大师数十年的人生。《晶莹的泪珠》中素不相识的教务处年轻女老师,对着因家穷要休学一年的我,留下了晶莹的泪珠。这泪珠,成了滋养我生命灵魂的源泉,也成了患癌老父亲临终前释放愧疚的一丝安慰。 《俏了西安》看似吐槽那位北京作家对西安城和西安人的刻板印象,骨子里却是对自己生长的这片故土无比浓烈的爱和感激。悠长的历史和深沉的文化,孕育了西安人的古韵情怀,却并不会锁住他们的远见卓识,羁绊他们追赶现代科技的步伐。 《白鹿原》是陈忠实的代表作,是当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而陈忠实也凭《白鹿原》荣获了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白鹿原》为什么能打动那么多人?我想除了故事情节和人物刻画,特定时代背景下的陕式风情也浸润了很多人的心。 想再次感受陈忠实浓厚的陕式风情,就来读这本散文集吧。没有风花雪月,没有碧海蓝天,可那股子陕西味道,定能让你沉醉其中,久久回味。

1/3页

白鹿原的樱桃红了读后感第二篇

大家都是因为白鹿原而认识了陈忠实吧,这本书是他的散文集,在他对人生数十年的回望中,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陕西那片大地上发生的故事。 书名就很有那种回忆录的感触,故乡的樱桃红了,故乡的花开了,可漂泊在外的游子现在又身在何方呢。 看他讲自己因家庭贫困被迫休学,少年的自尊心苦苦维持着,但也不忍心责怪父母。因为家境问题,穷人家的孩子早已对每一个价格都无比敏感。 在那样灰暗的一天,他却遇见了一个心善的女老师,会因为惋惜人才而落下眼泪。 而陈忠实也正是因为休学了一年,等他重新回到学校时,大学录取率已经大幅下降,这也成为父亲人生暮年时感觉最愧对儿子的事情。 可是,人生就是有这么多无奈呀,你不知道哪一步吉,哪一步凶,人无法站在现在去批判当时无法突破局限性的自己,如果不是万不得已,谁会甘心在苦难面前低头呢。 他写自己出远门路上破旧的鞋被磨穿,脚后跟血肉模糊。但即便如此,他也没有跟老师同学说出此事,纯粹是因为爱面子,不愿意在任何人面前哭穷。 就在这种情况下,他人生第一次听到了火车的汽笛声。他感到被鼓舞,同时又感到愤怒,少年立志,以后的人生再也不过这种穿着破布鞋走路的日子。 在后来的十年浩劫中,打击接踵而至,甚至一度绝望到想要结束人生,但他始终记得那一声汽笛的鸣叫。 陈忠实所经历的这些苦难,深刻地凝结成了给后来人的智慧,在文学作品中隽永,传递给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正值花季的少男少女们,无论你们遇到怎样的挫折委屈,都请一定坚持走自己认定的路,不要让那些动摇耽搁了自己的行程。

2/3页

白鹿原的樱桃红了读后感第三篇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新增课文《我的白鸽》,原题《告别白鸽》,是陈忠实的一篇充满温情与哲理的散文,通过对四只白鸽的描写,抒发了对白鸽的喜爱之情、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对家乡山水的热爱。在这篇文章中,我读到了陈忠实深沉又细腻的一面,浓郁的乡土情怀正是他的作品特色之一。

陈忠实总是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素材,通过细腻的笔触描写生活本真的模样,不娇柔,不做作,充满着大地的厚重与质朴。向大处看,他能宏大到历史的长河与社会的变革,而于细微处,他又能将生活琐事、人物情感融入叙事。正如人人皆知的他的代表作《白鹿原》,家族纷争、历史变迁,恢弘中我们又洞察了小人物的命运与悲欢,这就是陈忠实的风格,顺畅自然的文字如汩汩清泉,明澈又有张力,亲切又有感染力。

陈忠实加入作协的时间比我的年龄还长,是真正的前辈。这部《白鹿原的樱桃红了》,收集的是他一生中精彩的散文作品,包括童年往事、故乡风物、旅途见闻、创作历程等等,其中也包括《<白鹿原>的创作经过》,文中详细记录了创作这部巨著的心路历程和写作过程,我们看到的是一位文学痴迷者与坚守者的坚毅与执着。

书中还记录了他的文学生涯,细数第一次投稿的奇特经历,进入瓶颈又是如何突破自己,是怎样忍受寂寞坚持文学的信念与梦想……字里行间,是对文学的深入骨髓的痴迷与热爱。书中陈忠实老师说,散文才是真正的文学,这让喜欢散文、以散文见长的我信心倍增。

没有哪一位真正有成就的文学大师天生就是大师。陈忠实老师说自己“愿意付出世界上最勤奋的人所能付出的全部苦心和苦力,以弥补先天的不足”,这句话深深地印记在我的脑海里。所以,我如饥似渴地阅读,笔耕不辍地写作,读过的每一本书都会成为照亮前路的光,写过的每篇文章都会有汗水折射出的锋芒。

我也一直觉得,散文才是真正能够表达作者情感、代表作者思想的作品,所以特别热衷于阅读大手笔的散文集。读陈忠实老师《白鹿原的樱桃红了》就像搬个小板凳,坐在大树底下,听父辈讲那过往的事情,那是他的一生之爱、之想、之迷、之感。读这些优秀的作品,是我最喜欢的事情,最钟情的感觉。

3/3页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