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宁娜读后感第一篇
当列文对基蒂的爱得到回应的那一刻,他蜕变了,他心中充满喜悦,所以他眼中所见皆美好,他不再带有恶意和偏执与人争论,他懂得了站在他人的立场看待事情,爱真的可以彻底改变一个人。 什么是信仰,书中给出了一种解释,就是一个人对自己显示处境和行为找到一种精神支撑,就好比卡列宁对妻子的饶恕,如果没有信仰的理论支持,他从精神上就对自己的行为无法解释,与自己以往的认知是矛盾的,他就会陷入自我矛盾和精神分裂的可怕境地。幸而,他找到了对他的行为做出合理解释的理论,即一种信仰。 安娜,别人对你的爱不是你任性的理由,别人对你的宽容、饶恕也不是你任性的资本。 爱是奉献,是牺牲,是为对方着想;而不是索取,占有,和约束对方。
安娜·卡列宁娜读后感第二篇
虽说本书的人物关系主线并不复杂,但是林林总总的各种支线人物、配角、龙套角色还是比较繁多,并且同一人可能有2-3个名字或叫法。自己把全部出场人物的关系做了一张图表,供大家参考。
(可能仍有遗漏,留待以后补充,或者请各位托翁粉丝补充,谢谢!)
(人物名字均为智量译本-华东师大版-人物姓名,特此说明)
安娜·卡列宁娜读后感第三篇
宗教色彩很重 完整描绘了列文由不信教到信教的心理过程。书中也说列文信教以后也许还是和以前一样,会发脾气,会争论,会不合时宜地发表意见。但现在的生活具有了毫无疑问的善的意义。这些就是信教所能带来的吗。 列文曾经觉得‘若是不知道我是什么,我为什么活在世上,就不能活下去。可是我又没法知道这一点,所以,我就不能活下去’。我想许多对人生问题苦思不得的人都会有这么一个阶段吧,这也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许多哲学家都疯了,许多科学家最后反而皈依上帝。因为这个问题太难了,一己之力很难搞清楚,甚至你穷其一生去探索也未必有结果。所以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还是不要庸人自扰了。 安娜和伏伦斯基有过快乐的时光,最后造成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呢?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个人无法通过自我奋斗得到幸福的爱情,社交界对安娜的拒绝让安娜只能忙于怀疑和神经质。而且伏伦斯基对安娜的爱,不足以支撑安娜的全部生活,安娜不能得到满足,无法幸福。任何一个女人的生活中只剩下爱,没有了自我,都是不可能幸福和满足的。安娜也读书,也对建筑感兴趣,但这些不是为了自我提升,而是为了讨好伏伦斯基,让伏伦斯基询问她,让伏伦斯基一直需要她。而这样的爱情显然是不可能长久的。
安娜不得不死,因为她的心已经死了。
安娜·卡列宁娜读后感第四篇
译序“文学是写人的。通过作品中所描写的人物的行动、情感、心理、命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读者了解了社会,进一步了解了自己”。
第一部:
“每个人都觉得,他自己过的那种生活才是唯一真正的生活。而他朋友所过的生活——只不过是一种空虚的幻影。”
看到安娜丈夫在安娜生产私生子得产褥热而原谅她后,我的内心也久久不能平静,仿佛也被这伟大的感情所震慑。这种原谅对于安娜丈夫这种人来说并不是一件易事,这已经超出他的局限性,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但他仍然从心做出了这样的选择,说明了他对安娜的真爱。但后续他究竟会作何选择,我并不知道,也许他后面的行为会改变我对他目前的看法。
第二部:
5.10 列文在开心地准备和吉蒂的婚礼,但在做完忏悔后列文怀疑一切的属性彻底爆发了,他开始怀疑吉蒂是不是仅仅为了结婚而和他结婚而不是因为她爱他而和他结婚,开始嫉妒去年吉蒂和伏伦斯基的关系,开始以最恶毒最阴暗的想法揣度人,这一切的怀疑促使他立即动身去找吉蒂当面说出他的疑虑,如果一切真如他所怀疑的那样,那么就应该及时止损,婚礼应当取消。
看到列文的这部分心理活动时,我的心为之颤动,因为我也如列文一样,怀疑一切、质疑一切,以最坏的方式揣度所有人。
这就是文学的意义,在文学中发现自我、找到自我、理解自我、认同自我、支持自我。你会在文学中找到慰藉、获得共鸣。文学就像母亲温柔的双手,治愈你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的创伤,填补你内心的空洞和孔隙,抚平你痛苦的褶皱;它不仅仅可以延长你的生命体验,拓宽人生的广度、宽度和深度,更会让你的内心平静安宁,让你明白你并不孤独,并不是个异类,文学中总有人物是与你类似的,总会有作者能够理解你的。
安娜·卡列宁娜读后感第五篇
俄国文学写尽人间的苦——复杂的处境、复杂的人心,那种内心的思虑,足以把一个人压垮。而托翁用了近一千页写了一个社会是如何毁掉一个人的。
有时候花两天的时间,才能看完书里面一天的故事,为什么节奏这么慢?是因为托尔斯泰他太擅长写人物心理和面部表情了,写得太妙了!经历同一件事的每个当事人,他仿佛自己就是那个人一样,去写那个人的心理状态,所以一件事情,我们会看到不同的人在这件事里的处境和思考,小说的进展也就缓慢了下来。爱情、事业、地位、宗教、名誉、信仰、后代、人之本性,再没有谁能比托翁更擅长把这些因素全都自然地融入到一个人面对困难处境时的心理活动里了,连主角自己也做不到。
经典文学里的人物,不会有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之分,可能生活中我们透过一件事看待一个人,会觉得他不对、不好,但是在书里,因为我们参透了每一个人的处境与顾虑,所以多多少少也就理解了那个人,也许这个人在现实里被我们遇到了,就会是我们所不认可的那种人。而且在这本书里,作为女性读者,我还更加了解了男性的想法——他们在一个社会中,对于自己的社会地位、事业、爱人、家庭,怎么权衡,怎么排列优先级,他们遇到事情时是怎么分析思考,给自己谋出路的。
别看它有900多页,这么厚重,一旦开始读它,你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仿佛活在那个年代的俄国,自己是一个隐形人,去看他们这些人如何生活,如何爱。
【关于安娜】
安娜的第一段婚姻,嫁给了一个比自己大20岁的政界大佬卡列宁,卡列宁对安娜没什么爱情可言,娶她也是为了成就自己的事业。卡列宁对任何人都没什么真情,对儿子也一样,把儿子当作一个可以调教的后代,给他好的物质生活和教育足矣,其他的不需要给予了。对妻子也是如此,例行公事般得用餐、对话,其他时间几乎都用来工作了。
安娜与卡列宁完全相反,首先她比卡年轻很多,再有安娜本身是一个一直充满活力的女子,而且她的很多想法在当时的贵族圈里,与其他女性是不太相同的。安娜有自己想要追求的东西。如果她没有,就是在豪宅里做着贵妇,也就没有后面的悲剧了。所以正是因为安娜内心的不安分,使得她在那个家里就像把一只野生老虎关在了豪华动物园里一样。
安娜出轨前生活的全部重心是儿子。没想到出轨后她失去了她最爱的儿子,就像失去了她的一只手。她说,她对儿子和伏伦斯基的爱是一样的,那么即使她失去了儿子,她至少还有另一只手伏伦斯基,渐渐的,她在伏伦斯基的脸上看到了第一段婚姻的覆辙,她不愿再次陷入从前的生活,那太可怕了。她更害怕的是,伏伦斯基因为没有热情而没有爱情,最终抛弃她。如果是这样,安娜苦苦追求的东西(也许不是爱情,是更深层的精神上的自由)就幻灭了,那她所经历的这一切有何意义?儿子见不到了,社交圈再也踏不进去,除了嫂子,没有人愿意和她说话(嫂子也是个悲剧人物)。她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寄托,没有任何安全感的来源,没有任何出路。
卡列宁有自己创建的牢固不可摧的事业帝国,他不容许任何一件事破坏他的帝国;安娜生活的意义是儿子,现在又多了爱情,这两者偏偏互相矛盾,这让她思绪混乱,寸步难行。她的帝国,不是她主导创建的,所以也无确定性可言。
人们的不自由,是因为一个人的命运也好,幸福也好,总是要依附于一种事物或一个人,探究本质,正是这种不自由毁了追求自由的安娜,和被不自由束缚的、太依赖这种不自由的卡列宁。
人最怕的是在一个什么都管辖的时代里,什么都想要自我争取,与时代抗争总是痛苦的。
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安娜对伏伦斯基患得患失,一个眼神、一句话、一封信,她都会怀疑他不爱她了,她变得爱发脾气、歇斯底里,她在自己的假想中要报复伏伦斯基,让他后悔,并重新爱上自己,永远。
在反复的怀疑与憎恨中,安娜太窒息了,这一次不是她不勇敢,没有勇气活下去。她是在为自己找一个出路,找到一个地位。安娜是很勇敢的,勇敢地私会情人,勇敢地在公众面前承认情人,勇敢地在别人的鄙夷中参与社交聚会,勇敢地把自己的身体抛进火车轨道。她什么都不怕,除了她追求的东西消失了,没有了。与其说安娜没有爱情活不下去,不如说安娜的精神即她的生命,没有了这个,她就没有了生命。
安娜最后的死,不仅惩罚了伏伦斯基,也惩罚了所有的人,包括读者(读这一部分时真是难受)。安娜的心理挣扎,没有人知道,大家知道的只是,一个上流社会的、抛弃了丈夫和儿子的、无耻的女人,在无法忍受和情夫寂寞的生活中和不断的猜疑中,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
惩罚(带有恨意的)、摆脱(带有痛苦的),安娜最后的时光,是活在恨和痛苦中的。
《安娜·卡列宁娜》不是一个悲壮的爱情故事,它只是托翁借由爱情之口,讲述的那个年代的复杂的社会和复杂的人的心理。而讲述本身所流露的精神,每个时代都会有,这就是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