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素锦的香港往事读后感摘抄

素锦的香港往事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4-28 16:35:20
素锦的香港往事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04-28 16:35:20   小编:

《素锦的香港往事》是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作者以生动的笔触描述了香港曾经的繁荣与变迁,让读者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历史沧桑。通过讲述素锦的故事,文章揭示了香港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家园的深深眷恋。读完这篇文章,我更加热爱香港,也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素锦的香港往事读后感(一)

无意间看到这本书,一读就一发不可收拾,读的时候总希望素锦的生活会有惊喜,可是就跟我们的生活一样没有什么惊喜,就是这么平淡,但是还是得忍着过,总想着忍一忍就过去了,不管忍还是不忍,日子一天一天的都会过去的,有时候生活的难真的很难,难的时候会觉得什么都难,但是熬过去了,慢慢顺了,发现也就这么过去了

素锦的香港往事读后感(二)

红尘中的情缘只因那生命匆匆不语的胶着 想是人世间的错 或前世流传的因果 终生的所有 也不惜换取刹那阴阳的交流 来易来去难去 数十载的人世游 分易分聚难聚 爱与恨的千古愁 故事婉转,文笔细腻,不可多得一本好书。一位风尘女子,为了生活奔波一生,亲情爱情交织,国运家事穿插,窘迫甜蜜汇融,几多无奈,几多挣扎,几多抗争与奋斗。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值得一品。

素锦的香港往事读后感(三)

鲁迅 鲁迅在《娜拉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说,“所以为娜拉计,钱,——高雅的说罢,就是经济,是最要紧的了。”读完《素锦的香港往事》,对这句话更是深有感触。钱是困扰素锦一生的难题。为了全家人的生计做了舞女,为了孩子们的口粮奔走香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只能飞蛾扑火般依靠一个躲躲闪闪的男人的“恩赐”。她与妹妹的通信,是温暖她孤独心灵的火炉,是抵御她漫长岁月的良药。女性之间物质和精神上的互救互助,令人动容。妹妹妹夫帮她养育了三个孩子,真是一对伟大的夫妇。不禁想起歌德的那句名言:“永恒的女性,引领我们上升。”

素锦的香港往事读后感(四)

花了两天时间一气呵成读完。

首先,对生活的呈现很真实。这是姊妹间的书信往来,不是著书立说,于是没有宏大叙事或艺术加工,是普通人叙述的一地鸡毛的生活。挣钱不易,持家不易,大都市的繁华下,普通人仍只是在艰难讨生活。

其次,素锦对生活的感悟深刻,她在逆境中坚持乐观,生活好转后依然勤俭储蓄。她文笔优美,对人情世故熟捻,也许她在做舞女前也是有进过学校的。

最后,这些书信是一个契机,把二十年别人的生活如实打开给读者看。读这本书,读到的艰难是真的,坚强也是真的,这比读虚构的小说更让人感动。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素锦的香港往事读后感(五)

1956年至1976年,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是一抹遥远的历史,淡淡地存在记忆里。这本书中,上海、香港两地,姐妹两人来往的真实书信,把那个时代里许多大事情,呈现在柴米油盐、琐琐碎碎之中,具体而清晰。读着一个个文字,把那段历史从脑海的深处唤醒。

那个年代里,大陆人眼中,港台人有着光鲜的外衣。其实,从来就没有轻轻松松的生活,也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一切都是裹挟在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们,在那个逼仄的环境中,挣扎、奋斗的结果。随波逐流,而又“我命由我不由天”,满心的无奈而又坚韧。读起来,时而让人眼眶湿润、时而让人唏嘘。

书信的纪实性,把这个家庭,几个人物,通过一件件事情体现出来的人性中各个层面,晾晒出来。看起来是发生在上海、香港两地,发生的年代也很遥远,但折射出的人性却是广泛而跨时代的,也是跨地域的,引人深思。

素锦的香港往事读后感(六)

没有人不置身于历史之中,而这一家子正如书中所说,“兄弟姐妹本是天上的雪花,落到地上便结成了冰。结成冰时,尖锐磕碰,冬天一过,又化成春水融在一起” 素锦和素美仿佛不停泵血的机器,二十年抽出自己的血哺乳着这个家庭。历史的节点不断转变,可是作为斗升小民,能关注的只有活下去。 相隔千里,姐妹的苦难又何尝是这一封封信件所能描述的清楚的呢?互诉衷肠,这一封封信件又如何能诉尽心中的苦怨与现实的哀愁呢? 无依无靠,自己靠不上,自己的男人又不靠谱,总是说“为母则刚”我是真的很讨厌这个词汇啊,为什么父亲就不能这样吗,为什么总要做一个逃避者呢? 而且蛮让我在意的是那个年代,两地的教育差异,倘若孩子们和素锦一起长大,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一份份书写,描述的却是历史,平凡的记录却比宏大的叙事更有意义,历史,国家,家庭,血缘,分离,就这样纠缠在一起,形成了一团乱麻,等待着我们后人相遇梳理。

素锦后来会怎么样呢?儿女们过上了怎么样的生活呢?或许会如意吧,毕竟人类所有的智慧,凝结于四个字“等待、希望”。

素锦的香港往事读后感(七)

这本是2023年的新书。最早吸引我的是关键字“书信”。去年整理姥姥遗物的时候,看到了一些年代久远的信,当时触动还是蛮大的。那些曾经发生过的点点滴滴,都细致地被记录下来。那些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对亲人的思念,是有温度的,能触摸到的。那些情感的抒发,是真挚的。 素锦与素美姐妹俩的跨越二十年的书信故事,最早在读库刊登,后来“故事FM”做过一期播客,再到这本书今年出版。这本书对于姐妹俩的书信做了一个流畅的串联,并补充上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正如作者后记所说:“我们能看到香港与上海两地的历史变迁,体会到历史对小人物命运的操控;也能窥见中国式家庭的独有特色。” 素美帮助姐姐养育三个孩子,视如己出。从吃喝拉撒、上学,管到他们找对象、结婚生子。姐姐在香港省吃俭用,拼了命提供一切可提供的物质条件,真真是被榨干了血。孩子们不如我们想象的那般“懂事”。六十几年前父母操的心,到现在还是一样,一代代的,没有变化。 我是独生子,不止一次想象过如果我有兄弟姐妹,会是如何。而我们的爸爸妈妈普遍家家都有三、五个孩子。书里写的中国式亲情,既互帮互助,血浓于水,又恩怨纠缠,算计不清,现在也依然是这样。 当然,对于生活的期待也相同,“知足常乐,身体健康,平安是福。”(来自于素锦给妹妹的最后一封信)

素锦的香港往事读后感(八)

读后之后,感受到素锦生活在那个年代,素锦这样人群的无奈和挣扎。起初,为了年幼弟弟妹妹的生活,做了章的外室,而后,却被章抛弃在上海。可能,在被抛弃前,也过过一段时间锦衣玉食的生活吧。但,就像书中所说,那个年代的女人似乎不能靠自己,只能依附在男人身边,祈求庇护。

素锦匆匆来港,本以为不久就可以接3个孩子来香港生活,怎料章的生意不顺,还需负担正房太太和新欢的生活,根本无暇顾及素锦和她的子女。素锦就在等待章的回心转意中,在香港生活了20多年,等她再次回沪,子女早已长大成长。虽然后来章终于回心转意(新欢离开,正房子女长大成人),但素锦的生活,日常还是节衣缩食,还要忍受台风、停水、断电等灾难。庆幸的时,在文末,素锦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买房的需求果然各个年代都有啊。。。)。

最令人敬佩的就是素锦的妹妹,素美,留在上海,20多年,和丈夫含辛茹苦帮姐姐养大的三个子女。自己生活本就不易,还要肩负着3个孩子的日常吃穿用度,教育,时刻向姐姐汇报(有时姐姐还会不理解,向她生气)。不知道素美最后的结局如何,希望3个孩子孝顺她如母亲,希望素锦后来也像刚开始那样信任感激她。

果然幸福的生活大多相似,不幸的生活,各不相同啊!

素锦的香港往事读后感(九)

作为侧室的素锦为养活三个孩子,1956年只身前往香港寻夫,本以为拿到钱后回来,但一去就是一辈子。并不是弃子不归,权宜之下素锦在港与丈夫周旋,保证得到孩子的生活费,日后,素锦月月往沪上妹妹家寄回生活费用,直到她去世,在港的困顿与节省只为上海一家人的生活。 内容并非是虚构,来源于意外发现的素锦与妹妹苏美长达数十年的来往书信,展现了一家人的生活细节。回看与他们一样的多少家庭那个年代的生活,政治与生活形成强力螺旋,谨小慎微、细心筹划、彼此支持才能一一渡过各关。 选择了感触最大的几处: ‘我知道我现在是忍受的时候,那是应该忍耐的。有什么别的方法呢,除非我自己有本事能自力更生,经济独立。(1958年2月1日晚与妹书)’ 由香港女作家亦舒小说《我的前半生》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中,唐晶的台词正好可以为这段关系作注解:‘你知道旧社会男人为什么可以三妻四妾吗?就是因为女人都要靠男人养活,你一口饭一碗汤,都是因为你取悦了人家,人家赏给你的。这种依附关系一旦建立,还谈什么情感平等?’ ‘据1939年的《上海生活》杂志统计,上海女职员的待遇,银行和机关里的女职员,比较好些。学校和公司,商店里的女职员,却要差些,她们多则二三十元,少则几元,怎能够用呢?就是把这些收人,维持她们个人的开支,恐怕还有些不敷,更谈不到维持家庭了。’(胡子华《三百余封书信一位女性二十年的光阴》)

素锦的香港往事读后感(十)

初知本书,是在播客上。主播在播讲中频繁使用“历史学家”来称赞作者及对作品的肯定。我并不认可这种凭借一部作品,就可以称为“历史学家”,直观觉得这就是图书营销宣传的手段罢了。

这几日在家里尝试戒断手机,用了3个晚上的空闲时间了解了素锦在港20年的时光。

如果把这本书当成一个非虚构的作品,或者借助信件创作的回忆散文是合适的。但如果读者想透过主人公的个人经历来了解香港一段时代变迁,或者以此书作为香港的城市史料,则大可不必。

从书的名字就可以看到作者的创作野心,要走那种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路子,以一段经历或者一个侧面来折射整个时代。这种创作最成功的案例当属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当然《王氏之死》也是很好的。但是,有成功案例并不代表这是一个好驾驭的路径。这种方式,其实对写作者的理论素养有着艰巨的考量。在创作者中如何选择“小”,选择哪些“小”,折射哪些“大”,如何折射“大”,都需要思维的精准判断和缜密的逻辑想象。不是说随便找一段经历就能以小见大的,典型性的考量需要在动笔前必须完成的环节。

这本书,如果当成一个命途多舛的女性人生侧写,是非常合适的,毕竟丰富的信件是鲜活准确的资料来源。但是,仅凭行文中偶尔交代几句时代背景、事件旁白,就说堪称城市史料,那就真的十分浮夸了。

素锦的香港往事读后感(十一)

《素锦的香港往事》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带我们走进了香港的历史与人文景观。作者通过对主角素锦的生活经历的描绘,生动地呈现了香港社会的风情画卷,从1956年到1976年的二十年间的香港社会变迁。

这本书的情节丰富多彩,人物形象生动逼真。素锦作为一名三个孩子的母亲,为了全家的生计,只身一人从上海前往香港,向孩子的父亲讨要生计,结果却留在了香港。这不是一个母亲抛家弃子的故事,而是通过书信的形式,让我们感受到素锦作为一名母亲,对家人和孩子的感情及责任。

书中的情感真挚动人,每封信都记录了素锦在香港的生活和心境。我们可以看到她从一个无助的母亲逐渐成长为独立的女性,这其中的辛酸和坚韧让人感叹不已。同时,通过这些信件,我们也可以了解到那个时代的香港,感受到了社会的喜怒哀乐和历史的大事件。

这本书的写作风格独特,语言质朴而深情。作者通过对人物、环境、心理的细腻描写,将读者带入到了那个时代,让人仿佛亲身经历了香港的变迁。同时,作者也在书中穿插了一些历史事件的介绍,使得这本书不仅有情感温度,还有历史厚度。

总的来说,《素锦的香港往事》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它不仅展现了香港社会的变迁和历史背景,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坚韧。这本书让我们更加理解那个时代的人们,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

素锦的香港往事读后感(十二)

1956年,为了抚养三个子女,素锦南下香港寻夫,本来准备待一周,却整整待了20年,而留在上海的三个子女全部由妹妹素美夫妇拉扯大。

《素美的香港往事》便是基于20年来素锦和素美320多封往来信件开展的非虚构写作,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充满了普通小市民深处历史大潮下的无奈和坚韧。这些信件既是素锦的个人生命史,也是香港城市史的文献资料。

素锦信中记录了1956年双十暴动,1962年温蒂台风,1963年香港水荒,1965年银行危机,1967年英镑贬值,1973年香港股灾等事件,对香港斗生小民切身利益的巨大影响,也记录了东深供水工程,青衣岛炼油厂,华润集团等祖国对未回归的香港无条件的照顾和保障。

信中更多的内容是香港的生活琐事,面对丈夫的逃避、叶先生的帮助、投靠亲戚的嫌弃、弟弟妹妹们的家庭矛盾以及三个子女的虚荣,她竭尽全力隐忍和坚持,在生活上极力苛求自己,活成了女版葛朗台。二十年间她难得舒心一笑,耗尽了一个女人的青春和尊严,生活固然是个人选择,但给出的选项永远是大时代。

信件到1976年戛然而止,素锦和家人的结局不得而知,但唯一可预知的是,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总要继续,它有它的轨迹。

健康平安,知足常乐。

素锦的香港往事读后感(十三)

所谓时代的一粒沙,落在每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但我们市井小民也没什么办法,只能尽自己所能来生活。素锦幼年失怙,继而母亲也因病去世,家中田地还为人所夺,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为了养活弟弟妹妹,无奈之下做了上海滩的舞女,之后又做了章姓商人外室,还有了三个孩子。新中国成立后,章抛下素锦和孩子,偷偷带着家人溜到香港。素锦生活无着落,只得把孩子寄养在妹妹家,只身赴港向章讨个说法,之后种种原因滞留在港,而孩子亲人在沪,只能通过信件交流沟通。这本书就是作家百合对素锦和妹妹素美近三十年通信的整理。

素锦和素美虽然都只上过几年学,但语言功底却很好,即使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情,也能写得有趣耐读。素锦初到不易居的香港,感慨到:“人说香港是沙尘地无情水,只拍有钱人的马屁,人穷连朋友也会没有,即使有朋友,也只是讲吃讲玩,你来我去,要想白吃人家,背后臭得你要死。我是知道的”。而为了向章讨要说法,素锦也是很讲章法软硬皆使:“你再坏点我也原谅你,因为我晓得你也没有钱。现在我个人不需要你负担,但三个小孩不能叫他们饿肚皮。”而对远方的子女,虽然隔得远但也尽量去信谆谆教导:“买一样东西并不容易,要爱惜东西,惜衣有衣穿,惜钱有钱用,这并不是什么资产阶级的思想,而是做人之道”,别人看低她的外室身份,她也能咬牙不自我看低:“所谓自重,免辱也。我不是不擅词令,谈笑风生也会,但因悟及种种宁被人视孤僻,避免引起身心不快是自知也。”。而通信另一端的素美,含辛茹苦养育姐姐的三个孩子,教育他们长大成人。当姐姐因孩子教育误会自己的时候,也能毫不退缩的直面指责,条缕清晰地反驳。

非常推荐这本书,在这里我们能看到五六十年代香港上海小民生活的对比,也能看到一个女子是如何艰难而有尊严的过活

素锦的香港往事读后感(十四)

看这本书,是因为先看了中华书局的微信公众号。

公众号的那篇文章,突出了一个女人的二十年光阴,和四百八十二封书信。

也由此获知,一个女作家写的一个女人的故事,感动了一个女编辑和一个女演员。

有女人就有男人。所以,还有男收藏家、男外审专家、男摄影师、男主编。

如果你要问,书里写了什么故事。我只能说,一言难尽。

图书封面上的概括,简短而抒情,用了诗一样的语言和形式。

所以,我也学着样儿,写下自己的两点感受。

一个是,幸亏不是信的原文。否则,我肯定看不了几页就放弃。

不了解背景,看了也白看,猪八戒吃人参果也就这样吧。

所以,“素锦”不仅是女主角的名字,还指女作家的文笔。

她把琐碎的、平淡或黯淡的生活碎片,巧手织成斑斓的锦缎。

锦缎上的亮光和图案,就是她给读者的“突出”奉献。

一个是,生活中的男女关系,爱恨得失究竟该怎么计算。

在上海,素锦做了章文勋的外室,而养了体弱的母亲和幼小的弟妹。

初到香港的几年里,素锦备受冷落,幽怨难言。

后来的时间里,他们竟相互扶持。素锦照顾日渐年迈的章文勋,

也从章文勋有限的收入中截出细流,汇给上海的儿女、弟弟、妹妹。

他们还分期贷款买了房,圆了梦,扎了根。

如果素锦不跟章文勋,日子会更好吗?

如果章文勋不跟素锦,日子会更好吗?

素锦的香港往事读后感(十五)

如果只站在今时今日的角度去回望素锦的这二十年人生,肆意审视乃至批判她身为女性的攀附、守旧、陈腐、虚荣,身为家长的纵容姑息,生而为人的慎小、孤僻、刻薄,无疑是极不公正的立场。在社会洪流的缝隙间艰难求生,为家人和孩子殚精竭虑,把自我完全抹平,欲望全部删减……不过是庞大的时代落在微小的折射面上,个体所承载了人生之极苦。

苦到即使是手上有钱了,素锦依然不敢把自己的生活放大哪怕一点点。她反复唠叨着“菜根香,布衣暖,知足常乐”的家训,再三批评、规劝子女切莫奢侈,却仍然源源不断地寄钱送物。现代读者自然忍不住摇头叹何须至此,但对于素锦来说,这些都是为人母、为人姊的天债。数十年如一日勤勉劳作、省吃俭用、不社交、无娱乐,落得一身病,离家在港孤苦无依,只要家中人尚好,那边的生活欣欣向荣,那么一切便都是值得的;哪怕生发过“我们都在为下一代受苦”的感慨。

再继续叹素锦的苦,便又落入自以为是的窠臼了。苦归苦,人的韧性和意志还是极其有力量的。也很为素锦与素美的姐妹情动容,纵然有过为利益而挑起的激烈争吵,各有心思的微妙的矛盾,但终归是相互扶持、相偎相依的骨血亲缘。在这个以揭露原生家庭牢笼为主流的时代,感受到素锦和其家人的亲密连结是某一种逆向的暖风。

同时这也是一部非常有趣的香港微观史录。素锦站在风起云涌的时代敞口,第一时间见证了香港的起与落。那些专属于大世界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唾手可得又转瞬即逝的富贵,逐年增大的贫富阶层差异,人与人之间虚伪冰冷、唯利是图的关系……哪怕是家信,素锦也能将生活中遇到的人与事、城市街头的大事件和小变化写得生动鲜活,文笔极有章法。读到她的主要娱乐活动就是在家看书,“有智识,即使过最简单的生活也是有技巧的,所以我有信心,我有勇气”,阅读总归能有所用。

信件往来截止至1976年素锦回上海之后,一家人后来的命运也无从知晓。我想他们该是就这样平平淡淡地生活下去了吧,或有波折起伏,如千千万万个我们一般活着。平凡人的光,不求灼灼璀璨,但愿明亮且长久。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