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节期间,我认真学习了传统礼仪。我学会了如何拜年、给长辈磕头、穿着得体等传统礼仪,让我更加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通过学习礼仪,我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更加懂得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
我在春节学礼仪作文300字篇一
春节是一个热闹而又充满情趣的节日,然而,在春节时,我们依然需要注重礼仪素养,举止投足落落大方,言谈说笑有声有色。春节同样也是一个教育孩子的黄金时期,家长们可以借此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与文雅性情。
第一、拜年礼仪。现在过春节,走亲访友成为了一个少不了的精华。那么,在拜年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呢?首先,“入庙要拜神,入屋要问人”,我们要学会主动打招呼,与主人们问好,遇到不认识的亲戚,可以询问父母;其次,要掌握春节的祝辞,对于不同辈分的人需给予不一样的祝福,对小孩说“学习进步,表现提高”,对中年人说“万事如意,生意兴隆”,对老年人说“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另外,人们常说“从吃饭就可以看出一个人平时的生活方式与工作素养”。我们吃饭时要让长辈先动筷子,尽量挑自己附近的菜吃,取带汤汁的菜不能溅油,吃饭声音不要过响,不能总是说话。吃鱼时不要挑鱼肚子,吃鸡时不能挑鸡腿,吃肉时不可夹太多……这些小细节上的礼仪会使我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行为得体。
第二、红包礼仪。春节期间,长辈都会给晚辈准备红包,以示祝贺。不过,许多人可能有所不知,接红包也很有讲究:(1)红包接过手以后不可当面拆开。(2)拿到红包要对付出者表示感谢。 (3)不可以当着付出者的面说嫌少。
第三、待客礼仪。春节期间,家里经常会来客人。身为主人,我们对待客人应该亲切并且热情,陪着客人一起聊天,用水果、零食、糕点等招待客人。大人们一起交流的时候,小孩子千万勿插嘴,不然会显得十分不礼貌。我们对客人绝对不能吝啬,客人提出的合理要求尽量满足。不可以和客人产生争执引起不悦,切莫恶语伤人。脸上时刻保持微笑,让客人没有压迫感。
这三大礼仪之外,还有做客礼仪、社交礼仪等多种礼仪值得大家去学习。相信有了礼仪的陪伴,大家将会“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度过一个文明愉快的春节。
1/3页我在春节学礼仪作文300字篇二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个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
今天是大年三十,阳光明媚,天空碧蓝碧蓝的,我和爸爸妈妈来外公家吃年夜饭,一到外公家就看到外公在贴春联,外公将“福”字倒着贴,外公对我说:“你知道这个“福”字为什么要倒着贴吗?”我自信满满地说:“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到了。”外公笑眯眯的问我:“你还知道过年有哪些习俗吗?”我还知道有放炮仗的习俗,从前有一只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恶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上岸,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春联的方法驱赶“年”。这才得以平静。人们知道了驱赶“年”的方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炮竹。
转眼间到了晚上,桌上已摆满丰盛的年夜饭,有令人垂涎欲滴的扣肉,美味可口的鸡汤、鱼、虾。妈妈包的蛋饺,还有我最爱吃的羊肉火锅…。。单单看菜,我口水流出来了,哇!真好吃,妈妈做菜水平超长发挥了。这时外公问我:“你知道年夜饭不能少哪两样东西吗?”。“不知道”。外公笑眯眯的对我说:“一是火锅,二是鱼,火锅热气腾腾,寓意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寓意年年有“余”。我听了外公的话,恍然大悟。吃完年夜饭,我们一家在电视机旁津津有味的看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妈妈却在包饺子,我跑过去问妈妈过年为什么要吃饺子啊?妈妈说:“因为过年时讲究守岁时包,辞岁时吃,即到子时吃,此时为两年之交迎新辞旧的时刻,具有特殊意义,取“更岁饺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吉祥如意的意思。还有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
今年的除夕夜,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这是我过得最有意义的一次春节。
2/3页我在春节学礼仪作文300字篇三
新春到,送祝福!沫沫在这儿给大家拜年啦!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来临了,这是我们中国人最隆重的大节。说起过年,怎么能少得了“放鞭炮,看烟花”呢?不过,大家不要误会是在室外的空地上燃放烟花爆竹哦,那样会给环境带来很多污染,也增加环卫工人的工作量。现在为了节约能源、提倡环保,城市里已改为在网上燃放电子鞭炮和烟花了,既有了节日的气氛,又不产生垃圾,并且更加漂亮!我真心为这样的行动点赞!
说着说着,肚子就饿了起来,于是就到了味美的年夜饭啦。我已经闻到了餐桌上那一道道菜肴诱人的香味,它让我垂涎欲滴,口水都快流一地了。开饭了!爷爷奶奶先坐上桌,我们一行人才围坐下来,等他们二老开始动筷了,,我们再动筷,妈妈说这是规矩。“咦?餐桌上的鱼看起来那么美味,怎么却没有一个人吃啊?”我好奇地询问。
“你不知道吧,每年吃年夜饭的时候必须备一样菜—鱼,而且留着不动,代表着“年年有余(鱼)。”爸爸挤着眼睛笑嘻嘻地告诉我。哦,这下我可明白了。吃饭时,我给爷爷奶奶敬酒,并且给他们一人夹一个寿司,预祝他们“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给爸爸妈妈各夹了一个鸡块,祝他们“吉(鸡)祥如意,猴年行鸿运”。这时,我听到“啪”的一声,随即传来表妹的哭声。
原来,妹妹不小心把碗给打碎了。我急忙上前,把妹妹抱在腿上哄,跟她说“岁岁(碎碎)平安”,没事的。”妹妹止住了哭,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破涕为笑。大家都夸我懂事了,长大啦!新年多说吉祥话,其乐融融笑哈哈! 接下来还有让我颇为期待的一项“大礼”哟—压岁红包。每年除夕夜,爸爸妈妈都会用漂亮的红包装好了钱送给我,并对我说上祝福的话。
传说古时候的人在枕头下放铜钱象征着“守岁”,是为了赶跑一个叫做“祟(sui)”的妖怪,现在演变成发红包取的是吉祥如意、守岁压岁的意思。当我随父母去各家拜年,长辈们见到我都会递给我一个红包,对我关心地问上几句,我也总是会立即向对方表示感谢,等回家后打开放好或者交给父母。
春节期间当有客人来我们家做客时,我都会帮客人拿好鞋套,招呼他们进门,然后帮爸爸妈妈招待客人。爸爸妈妈准备了水果点心一类的食品放在茶几上,我们和客人一起聊天喝茶,我还会说说笑话,活跃活跃气氛。 在我们这个民族,传统的礼仪和文化多的数不胜数,我似乎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有了礼仪的相伴,年会过得格外开心,年味儿也会越来越浓……
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