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家庭与家庭治疗读后感1000字

家庭与家庭治疗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4-16 11:50:38
家庭与家庭治疗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5-04-16 11:50:38   小编:

《家庭与家庭治疗》这本书深入探讨了家庭在个人和集体治疗中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论探讨,作者强调了家庭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家庭治疗在解决家庭矛盾和问题中的作用。这本书为读者提供了深刻而实用的见解,有助于加深对家庭治疗的理解和实践。

《家庭与家庭治疗》读后感(一)

人,是他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我们每个人,最重要的那部分社会关系,自然存在于家庭之中。在结构家庭治疗的观点来看,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受其家人的影响巨大,再确切一些,就是受其家庭内部的人际互动模式影响巨大。

出现了症状之后,第一反应都是想消除症状。就像你不改变饮食习惯的话,即使你花了大价钱去抽脂,你以后还是会继续月半起来;不从家庭整体去改变你所在的环境,那么,即使现在的心身症状很辛苦的进行了改善,也很难保老的情况或新的状况不会再次找上门来。

结构家庭治疗对理想的家庭状态有一段描述:

“一个有效地行使功能的家庭就是一个在转变中开放的社会系统,与家庭外世界维持着联系,拥有发展的能力,并拥有一个由子系统所组成的组织结构。个体本身就是家庭中的一个子系统,在不同的子系统中,他会面临不同的任务,并获得不同的人际技巧。”

围绕着这个目标,结构家庭治疗也有很多的技术和方法,在书里都有着详细的描述,干货满满,不再赘言。

我倒是还有个疑问,怎么样才能说服整个家庭都参与进治疗呢?当然,这个疑问可能放在50年后的中国也许也就不成问题了。

1/4页

《家庭与家庭治疗》读后感(二)

因为看完了《心理咨询导论》之后想要看一些家庭治疗的书,就搜到了米纽庆的关于家庭治疗的书籍。

心理咨询导论(第4版)

8.8

约翰·麦克劳德 / 2019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我本来以为家庭治疗就是专门负责两个人的感情问题,结果是以整个家庭为单位来做咨询。将整个家庭视为系统,里面有很多的子系统,每个系统之间都需要有各自的边界,而且很多表面的问题都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很可能是有关于不同系统之间不良的(过度混淆或者过度分明)边界而产生的。这个系统是动态发展的,当家庭出现变化的时候,系统也需要变化。比如孩子出生,孩子青春期等等重大变化。

它讲了一些子系统的应有的功能(p62)。以及可能存在的变化原因。

然后后面就讲了几个案例来讲述不同的家庭治疗的策略,你可以顺应并重构的方法,也可以顺应然后扩展。

总体来说家庭治疗还是很有启发性的,虽然我现在好像还并不能用到学到的知识,但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窗户,或许在日后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有更多的视角来解决。

2/4页

《家庭与家庭治疗》读后感(三)

书如其名,本书的治疗取向以结构家庭治疗为主,书中是这么定义的:这是一套在个体的社会背景中处理个体的理论与技术,基于这种框架的治疗,目标是改变家庭的组织结构。当家庭群体的结构被改变,处于此群体中的诸成员的地位也相应地被改变。结果就是,每个个体的经验会发生改变。

就像马克思所言: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家庭作为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其意义不言而喻,这从人们日益关注的原生家庭问题的现象中也得以体现。那么什么是良好的家庭关系结构呢?

为了帮助理解作者创建了一些家庭结构模型,一个家庭中的成员可以被划分到不同的子系统之间,家庭系统通过子系统来分化并实现其功能。家庭中的个体是子系统,像丈夫与妻子或者母亲与孩子的配对个体也可以是子系统。这些子系统之间存在着诸多相对应的关系,边界清晰,松散或者僵化,彼此之间联合,过度陷入,冲突,联盟,或者迂回转移(转移矛盾)。

可以用我自己家的例子来补充说明,用俗话说我就是那类被溺爱的孩子,家庭中的主要经济来源依靠我的父亲,因此他对于花钱的事具有最终的话语权,而在家庭关系中他却像个局外人,我,姐姐和母亲三人组成了一个联盟去对抗独断专权的父亲,这样形成了一种并不健康的平衡,两个子系统之间是完全缺乏交流的,平日里并不会经常爆发矛盾,但一旦出现问题,导火索却往往围绕着我,父亲总是用我的某种行为作为借口抱怨,而作为同盟者的母亲则会极力喝止他,而父亲便开始怪罪母亲过度溺爱我,而母亲便会开始哭诉她也是为了我好。

是不是很熟悉的一个场景,但其本质却是父母之间固有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缺乏正常的交流方式。父亲喜欢唉声叹气,怨天尤人即便这样他也不愿意和别人交流,或者说用暴怒驱赶每一个想靠近的人,而母亲也不善于表达,不会去夸奖父亲,总是带着点尖酸刻薄。

而我则习惯性被视为弱者,享受着他们的照顾,也因此总是卷入父母之间的冲突。此种家庭的功能有如下特征:纠缠性,过度保护,僵化,以及不能解决冲突。

我真的全中,就纠缠性而言,家庭成员之间相互过度干涉并过度反应。人际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干涉对方的思想,感受以及交流,子系统的边界也变得模糊,这引起了角色的混淆。个体独立自主性严重受到家庭系统的限制。

在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父母相较于孩子拥有更多义务,所以也对孩子行使着相对应的权力,但处于弱势地位的孩子也可以通过父母对自己的关注获取部分权力,比如说装病等),亲子关系则是夫妻关系的延伸,所以修正夫妻之间运行不良的交往模式就成了重中之重。

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会先肯定家庭原有模式中的支配者地位,这个人可能是父亲也可能是母亲。但会质疑其对被指定为患者相关看法的正确性,治疗师会逐步与每一个成员对话并鼓励每一个家庭成员参与进来。

通过激化矛盾让原本拒绝正面冲突的夫妻正视彼此之间存在的问题,调整彼此间的座位以促进亲子间的对话,安排亲子任务以进一步刷新父母对于被诊断患者成员的印象,还可以通过子系统的重组让过度陷入的关系适度分离,让疏离的关系变得亲近等等。

总之这是一本极佳的家庭关系相关的心理学书籍,值得每一个深陷于家庭纠纷的人去读一读。

3/4页

《家庭与家庭治疗》读后感(四)

在《家庭与家庭治疗》这本书中,虽然作者称其方法为结构家庭治疗,但其理论背景,治疗框架与方法基本和系统式家庭治疗一致,所以,也可以称作者的方法为系统式家庭治疗,或者属于系统式家庭治疗中的一种。

其治疗的核心假设为:

作者分析了家庭系统的主要特征:

作者分析了家庭的结构:

同时,作者列举并分析了家庭面临的压力:

作者提出了正常的家庭其框架应该为:

在治疗过程中,家庭咨询师(治疗师)的工作为:

核心的治疗方法包括:

由于这本书结构非常清晰,所以,可以比较快的整理出来这本书的主要提纲。同时这本书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优点:丰富并且足够成体系的案例。作者对这本书介绍到的所有理论都有相应的案例支持,而且,为了保证案例的完整性,单独成章,以让读者充分验证结构家庭治疗中的理论/技术是如何反映在治疗师的治疗过程中的。这些案例很接地气,以我对中国家庭的了解来看,作者讲述的案例同样适用中国家庭。

作者萨尔瓦多.米纽庆是知名的心理咨询大师,同时也是结构家庭治疗的创始人。在看这本书之前,我接受了系统家庭治疗的培训,讲师也是国内大腕,但是在案例展示方面,确实距离国际大腕有充分的提高空间。

顺带说一句,商务印书馆的这套心理治疗译丛质量都不错。

4/4页

还剩1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