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放大——科学、艺术与文化的现实交汇经典读后感有感

放大——科学、艺术与文化的现实交汇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22 12:50:32
放大——科学、艺术与文化的现实交汇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4-05-22 12:50:32   小编:

《放大——科学、艺术与文化的现实交汇》是一篇引人思考的文章。作者通过讨论科学、艺术和文化的交叉点,强调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文章提出,在当代社会中,科学不仅仅是一种实用工具,而是与艺术和文化紧密相连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放大科学的魅力,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个世界。

《放大——科学、艺术与文化的现实交汇》读后感(篇一)

感谢豆瓣鉴书团和出版社给予的阅读机会。这本书涉及到的知识点很广,在艺术和文化中攫取细节放大,用科学去解释道理,这个角度有趣,书名也很恰当。

每篇文章篇幅都不长,很适合睡前看一看,动动脑,作为成人阅读来说是趣味,如果是孩子阅读,还可以培养孩子对科学、艺术的兴趣。

印象很深的是关于火山、海啸的绘画,从绘画来还原当时的状况。想起《逆转裁判》里有一幅画是画了凶手作案的手法,绘画是定格当下启迪后人的文物作品, 科学让我们更好的领会到艺术作品的历史意义。

《放大——科学、艺术与文化的现实交汇》读后感(篇二)

虽然在阅读此书之前,书中提到的不少科学家都未曾有过了解,但这并不妨碍我饶有兴致地了解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些小故事。作者将看似乏味的话题用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我们讲述蕴藏在人物背后不为人知的话题。有时可能是围绕人物的一些争议,有时可能是介绍与大众认知不同的科学家形象。作为一本科普类的书籍,语言的生动性及图文并茂的形式都大大增强了可读性。

同时,每一篇文章的篇幅都比较短,都控制在了10页之内。所以我也可以利用一些零散的时间进行阅读。睡前拿起书读1-2篇,看着看着就能看困(bushi)。

总之,作为一本科普读物,是完全不错的选择。

《放大——科学、艺术与文化的现实交汇》读后感(篇三)

首先,感谢豆瓣鉴书团和国家地理图书赠书,平常读这类偏理科的科普书少,这次也算增加知识面了。

内容是几十篇科普文合集,每篇都将艺术、文化、科学很好的联系起来,作者知识储备量极大,写的通俗易懂,除了一些非常专业的词汇不了解以致于有些地方看不懂,阅读还是很流畅的。有些故事挺有趣的,满足下好奇心。睡前或者休息时读几篇,无负担无压力还能学习些新知识,不错~

内页印刷不太喜欢,里面有很多画作等一些艺术作品,为什么不彩印而是弄成蓝蓝的,本来图片是可以帮助理解的,印刷成蓝色觉得很不好看,透露出诡异。封面设计倒是挺好看的。

《放大——科学、艺术与文化的现实交汇》读后感(篇四)

感谢鉴书团和湖南科技出版社的赠书。

作为文科生,我一直对理科抱着好奇的态度,总想了解些什么却不知从何起步,小庄老师无疑给我指明了方向,毕竟在阅读之前,我从来没想到过科学、艺术与文化能有如此奇妙地融合。她选择耳熟能详的人物、现象以及作品作为切入口,放大其中看似微不足道的部分进行科学分析,并夹杂着自己生活经验的相关描述,叙述口吻生动活泼,也不乏金句,拉近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的同时发人深思,非常有专栏文章的风范。虽然写得看起来十分浅显,但对于我这种小白已经足够入门了!

「倘若葛饰他老人家泉下有知,也会对自己的作品能有如此深入事物的本质而开心不已吧。」

「从前,画中人和观者的焦虑都潜藏在表面之下,而艺术家们会努力去消除这些焦虑的存在;而我们,恰好相反,焦虑一直显露在外。」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非常符合主题,深蓝色和粉红色同样也看似毫不相干并难以调和,却在本书的封面上显示出了令人惊艳的和谐,颇有几分赛博朋克的感觉。内页设计也十分有意思,捧在手心翻阅时,像在阅读一本年份久远的说明书,读完便可搭乘知识的飞机,畅游于诸多学科杂糅的天空中,汲取知识。

《放大——科学、艺术与文化的现实交汇》读后感(篇五)

先总的来说一下吧,非常不错的科普书籍。虽然达不到本人内心“力荐”的五星标准,但是整体来说还是非常棒的一本。

全文以人物为主,展现里历史长河中留存下名字的大家的不被重视的里一面。身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跟日常教学中有所联系的科学家-----罗伯特·虎克。这个科学家在课本上只是说到了他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仅此而已。但是每一个人都不是只有一面,而且对于能够在历史留名、对人类科学发展提供主力的天才科学家们更不可能只在其中一个方面展现天才的一面。在作者的介绍下,我也了解到了虎克在被广而告之的这一身份之外的另外的重要一面。他不光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在科学史中也是举足轻重的一位。他竟然是大名鼎鼎的英国皇家科学学会的创始成员,而且在这个学会的早期阶段也是举足轻重的一位大佬,跟牛顿(没错,就是那个牛顿)因为科学观点的相左而交恶,并让牛顿差点离开皇家学会,等到虎克去世后才重新站会科学顶峰。当然了,虎克的成就也是多方面的,比如是化学家波耳的助手,还是个建筑师,不得不说厉害厉害。

除此之外还介绍了很多。看完之后也越来越觉得,科学与艺术、科学与文学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能完全的分割开。所以转而想到我们原有的高中分文、理科是否真的是一个好决定呢?

《放大——科学、艺术与文化的现实交汇》读后感(篇六)

我一直都觉得,科学也是充满“艺术”和“文化”性的。对行为的区分会导致视野的局限,这也是为什么现代社会跨学科研究不断发展的原因。作为“科普”,特别是文科“科普”,更容易陷入“落入旧俗”的尴尬局面,而幸好,这是一本新鲜又有趣的书。

唯一值得吐槽的便是书名,这本书“放大”的并不是想象中对于科学、艺术甚至是人文的边界,更像是从更为多元的角度思考。然而这并不会影响阅读本书过程中的快乐感,作为专栏的合辑,内容短小精悍,所以适合随手拿来读几篇。这本书的一些内容或许并不是那么的“硬核式科普”,但总是有趣的。

作者善于利用“传记”来进行叙事,如写到了图灵也许未曾想到自己会有如此之影响,又或是描写洛伊回忆中空气弥漫的酸味等等,这些都增加了故事的可读性。同时,书印刷和装帧也颇有趣味——书中的图片有一种经过蓝晒法拍摄后的美感,这倒或许是另一种“艺术”了。

《放大——科学、艺术与文化的现实交汇》读后感(篇七)

《放大》是一本放在书店里我看到名字就会去翻两下的书,因为它和我非常喜爱的一部安东尼奥尼导演的电影《放大》同名。封面和书中的蓝色与粉色用得非常漂亮。

封面的副标题已经把本书内容说的很清楚了:“科学、艺术与文化的现实交汇”。这是一本科普写作合集,选取40个跨界大师来讲解部分科学史。

大多数情况下,我对于科普作品是比较抵触的,因为有些科普作品真的很“难看”。《放大》的阅读感受还是非常好的。一方面作者行文利落且科普部分“说人话”,这一点就可以打到一大片写作者了;另一方面选取的大师与切入点都比较吸引人,在“有用”和“有趣”之间的平衡很好,可读性较高。40个独立故事,阅读过程轻松愉快,书后附了参考文献,是正经科普。

在书中还复习了一下纳博科夫这位传奇作家,纳博科夫除去文学家的身份还是鳞翅目专家(研究蝴蝶的)、国际象棋排局高手、著名的联觉者。在文学作品的阅读中,非常有趣的一项便是了解作者背景,当你了解到了纳博科夫的这些经历,就会对他作品中那些惊人的细节、精巧的构作和神奇的联觉感到恍然大悟:聪明人写的作品原来是这个样子。

书中独立的40个跨界故事都传达出一个主题“不为人生设限,在更宽广的世界中找寻新的起点与可能”。如果我还在上中学,这是多好的作文素材呀。

《放大——科学、艺术与文化的现实交汇》读后感(篇八)

干货满满的一本书,每篇文章不算太长,内容详实,知识点丰富,又生动有趣,不算太难读,好读中又带点难度。

书的设计很艺术,以蓝色为基调,引用的文字和图片都是蓝色,很容易分辨。蓝色又给人一种冷静客观的感觉,读着读着好像自然地沉静下来。书的内容很科学,涵盖了科学、艺术、文化的很多分支内容,物理生物绘画音乐小说诗歌……放大他们之间的交汇,其实也是细化其中的内容。像是显微镜一般,对焦细微之处,放大之后有别样的体验。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科学同样基于生活又对生活细化进行系统科学的提炼。之前备考的时候会学习一些管理学知识,提到管理具有二重性,其中一个二重性就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科学性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掌握技巧,艺术性是需要在不断地实践中形成的属于自己的能力,当大家都掌握了科学性,没有什么差异时,艺术性就是成功的关键。

很多深奥晦涩的东西我们称之为科学,很多奇妙的无法理解的东西称之为艺术,两者都不是轻易能够达到的。在看完最后一章,突然脑海里浮现出爱因斯坦拉小提琴的形象,或许对这本书想要表达的有了一点点理解。

只专一样的叫专才,博采众长的叫全才,各学科互相交融又各自为阵,丰富了人们的知识,也丰富了这个社会。有各行各业的人,各种各样的职业,也有多种多样的可能。

全书最令我震惊的是,作者刚认识文字就开始读科普读物,一下子就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多样性。_(:зゝ∠)_

《放大——科学、艺术与文化的现实交汇》读后感(篇九)

感谢鉴书团和中国国家地理图书赠书

设计很新颖的一本书,随手打开发现里面的插图都是蓝色印刷的,吓了一跳。读完正文之前,我很少关注作者信息和前言一类的内容,这本书巧在:一,它没有前言也没有作者后记;二,作者小庄是果壳的老面孔。

果壳还是绿色的时候就是果壳用户了。见证了它比较繁荣的那段时间,直到主流模式转向公众号再转向短视频。但是科普人基本还是同一批。两年前翻看过科学松鼠的冷浪漫,尽管作者是我很喜欢的橘子帮主依然给了个低分,我心目中的好科普并不仅是讲一些故事。难度在于,科普本来就把内容深入的程度和信息密度限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组织成一本书之后要么变成不需要科普的人的自嗨,要么就松散得失去逻辑。在这点上,《放大》的选择相对平衡,七个章节基本围绕一个关键词展开,随手可以拿起,也不会太难以放下,营造了一种轻松的阅读氛围。

科普书有时会陷入一种主题的虚无,最后都解释成“科学和日常生活距离并不远”。所幸这本书没有太陷入阐发的缺乏,作者有时真的很具有发现联系的灵光一闪,有几个章节做到了没有循着现象到解释/原理到应用的浅表逻辑。作者的语言也比较容易接受。想起挺久之前ent的一个段子火了起来,“这里本没有海,牡蛎为这里带来了海。”触动人的大概就是阐释和联系的笔力了吧。总体来说阅读体验大于期待。

但我又应该对科普文抱有什么样的期待呢,某种意义上,科普书的受众不是我这种会感慨ent封笔的所谓老油条。这本书外观很新颖,内容也对得起设计风格,但是科学松鼠们啊,你们要怎样的人去读科普,又怎么教人拿起来呢?

《放大——科学、艺术与文化的现实交汇》读后感(篇十)

今天读完了《放大 科学、艺术与文化的现实交汇》。 这本书可以看作是短篇科普文集。正如副标题所言,书中的文章都是在讨论科学(包括数学)、艺术与文化的交汇问题,譬如数学家或物理学家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分析名画啦,医学家研究鼓手的大脑啦,大科学家出版的小说和诗集啦,不一而足。 对我来说,这本书可以算是标准的刷牙读物——碎片化读一读,反正下一篇和上一篇一般没有任何关系。作者对基本的数学和科学知识的掌握,对不同艺术形式的深入涉猎,以及对于新旧研究的广泛阅读,还有参考文献列表中一长列英语文献间偶见的法语文献,都会让人感受到作者异常的博学。 但这也造成了一定的阅读门槛。虽然全书的语言风格可谓轻松明快,但作者的论述风格是更加侧重介绍“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比如,作者会告诉我们,某些研究者发现某些名画实际上契合了物理学上的湍流理论,或数学上的分形理论。那假如读者并不了解什么是湍流理论或分形理论,可能就会读得一头雾水。我自己便有一次亲身的体会。书中有一篇《计算机生成艺术:从算法到美学》,涉及了很多计算机程序方面的知识。我作为电脑白痴,除了早已熟知的“生命游戏”部分以外,剩下的段落基本就全都没看懂。即使是我能看懂的部分,比如有些名画契合了湍流或者分形理论,那么它们是怎么契合的,作者也没有介绍。如果真的好奇,还是要去翻参考文献列表,寻找原文下载、阅读。 这似乎体现了一种科普文学的转向趋势。我自己也算一个科普作者。我个人的写作风格是,比起答案,我更热衷于介绍得到答案的过程,试着让读者去理解答案背后的理论、方法,争取下次遇到同类问题时,可以自己得到答案,或者就算非专业读者大概率再也不会遇到类似问题,至少也享受到某种“获得了一个方法,而不是马上就会忘的孤立知识点”的快乐。似乎在早些年,很多作者都有类似的创作取向。但在近几年间,这些解释理论、方法的段落,就算我再绞尽脑汁,轻松幽默,也不那么受欢迎了,甚至还出现过一次被编辑整段删掉的情况。或者,就算编辑保留了我的原文,在公众号精选评论中,顶到前排的也往往是“作者竟然真的想让我看懂这个方法”之类的留言,编辑还会悄悄提醒我这篇文章跳出率太高。也许在将来,科普更多地会发挥某种文献简介与导航的作用吧。

《放大——科学、艺术与文化的现实交汇》读后感(篇十一)

我相信如果生活环境没有那么闭塞的话,在日常接触到的信息中,一定存在着诸如神奇的生物现象、精密的细胞结构之类,或是不可思议的自然现象之类,总是让我们产生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充满设计感与艺术感的想法。在看到这本书之前,我对科学、艺术以及文化之间的关系的认知大致也是仅止于此的。

刚看到《放大》这本书的第一印象并不是太好,直观的看去,封面设计的简陋粗鄙,原谅我用到这两个词,但是最初我确实是这样的看法,只不过多看了几眼之后,我似乎从上面看到丁达尔效应,那光线穿过洞孔照进黑暗,如同圣光,而放射而来的光线,也同时解释了“放大”这个词。

习惯性的翻开目录,意外的看到了参与文献的条目,这多少让我有点意外,特别是看到后面密密麻麻的参考文献列表后,甚至让我产生了放弃的想法,这似乎是一本严肃的科普读物,而我怕以我高中物理的底子以及半瓶水的艺术修养无法读懂。

不出所料的,在阅读的过程中的确出现了因背景知识了解不足而造成的理解障碍,虽然对阅读的过程没有太大影响,但总感觉不够畅快。

书中讲了很多的关于画作与科学、科学与艺术等等的掌故,这可以帮助我了解到更多的相关的背景(因为后面的参考书目,我姑且相信这些背景知道多半是真的吧),因为这些作品、背景、人物以及相关的故事,我觉得这本书除了作为科普书,还表现出了一部分艺术通识书的特征,所以将之称为特别的科普书。

我愿意给这本书一个好书的评价,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的情绪一次次的被煽呼起来,就比如在对牛顿和胡克之间矛盾的描述中,我的立场不止一次的改变,人总是更愿意同情弱者,以彰显自己博大的胸怀以及仁慈,所以在这一点上,作者对于文字的功力以及讲故事的能力应当是极强的。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这本书确实是促使我做了一些思考,就如在神奈川冲浪里的故事中,让我感慨画家的对艺术的极致追求,也让我反思是不是应该在某些方面更加偏执一些会比较好。这只是细节的层面,在更大的层面上,甚至让我思考起了虚构的现实与现实研究产生的意义,文学作品绘画音乐等艺术作品对于研究当时或当下的意义等。

但是这本书也是有不足的地方,至少在我看来是如此,内里既然展示了诸多传世画作,那是否应考虑使用画作原有的色彩会更容易让读者沉浸进去,虽然我可以在网上搜索作品欣赏其原有的样子,但这总感觉有些割裂。

另外提一句,这本书里提到的一些书目以及作品是非常值得列入待读书目的。

《放大——科学、艺术与文化的现实交汇》读后感(篇十二)

在很多人眼中,科学、艺术、文学就像三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而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它们相互交织的世界。事实上,专业的细分是近代才出现的,特别是随着科学的复杂度日益提高,专业分化也日渐加剧。而在更早的时期,人们所接受的更多是一种通才教育,同时精通多个领域并不像现在这样不可思议。在20世纪之前,普遍认为人文学科具有更高的地位,最重要的思想通常产生于这个领域。20世纪以后,科学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文和艺术的声音已经逐渐低沉。

这本书主要着眼于科学和艺术、文学乃至商业之间互相碰撞、相互影响的关系,用40个小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各种学科相互交织的世界。总体来说,书中所涵盖的知识广而不深,故事略显碎片化,感觉像专栏文章的合集,不过对于开阔眼界还是很有用处的。

书中分为7章,每章都包含一个主题,不过这些主题也不是那么严格,有些故事感觉放到其他的主题也未尝不可。

『争议』部分主要是一些有争议的人物和事件。所有伟大的作品都是容易引起争议的,要么它们做的过于完美人民怀疑它的真实性,要么有人努力去寻找其中的瑕疵。

『解析』是我最感兴趣的一部分,主要是用科技手段去揭示艺术中所隐藏的秘密。也许科学本身无法创造出伟大的艺术作品,但它们起码可以去分析这些作品,找出它们与众不同之处。

『放大』是本书的书名来源,它主要聚焦于几位文学家、科学家,揭秘他们不为人知的小秘密。偏头痛是如何创造爱丽丝仙境的?云的命名者是如何和歌德扯上关系的?网上的裙子到底是白金色还是蓝黑色?看似无厘头的问题却蕴含这巨大的科学秘密。

『玩票』部分所讲的并不是专业的科学家,他们是元首、制图师、纪录片导演、舞蹈家、漫画师、演员、记者,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和科学联系起来。

『B面』展示了科学家的另一面,这里你能看到南丁格尔同时也是统计学的专家,女天文学家的讨薪之路,当然还有鱼类专家也是杀人嫌疑犯和臭名昭著的优生学倡导者。

『融合』主要是不同学科的结合,既有密码学和雕塑的结合,也有用DNA来记录视频,更有用管理学来组织一直乐队。学科之间本来就没有界限,这些融合我们看到不同学科之间能够打通能够带给我们无限的可能性。

最后一部分『文艺』算是对几位作家写的『小传』。

总体而言,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适合用来开阔眼界同时了解一些科学家、艺术家的轶事。

《放大——科学、艺术与文化的现实交汇》读后感(篇十三)

非常棒的科普书。出乎我意料的好看! 很开心它是我在豆瓣标记的第100本已读。

在我心里科普分两种, 一种类似《时间简史》,作者尽力把冷僻的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和形容来传达,将一些知识详细地描述清楚。虽然读者水平参差,一知半解,但一旦读者获得了相关线索,就会串联起这些知识。 另外就是本书这种,可能内容并不严谨,也没有什么明确的主线和观点。但通过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故事或者八卦,勾起读者的兴趣。会想要去更深入的了解书中的人物、作品和概念。在了解的过程中自然就会阅读上面那类专门专科的科普书籍。 本书完全达到了引发兴趣的作用,至少在我的阅读过程中添加了很多想读、想看的书籍和影视。

40个小故事,包含的学科、艺术五花八门,佩服作者的博闻强识。感觉这些素材故事和相关知识,作者完全是信手拈来,文字亲切有趣,寓教于乐。 文中有个科普纪录片先驱的话,想来作者就是以此来作为工作指南的吧:

装订很用心,内封上有亲切的便签留言,还送了张贴纸,字体封面设计感觉都很符合现在年轻人喜好的样子。 纸质特别好,不懂是什么纸,但很久没摸到这么舒服的纸了,光滑又厚实。而且我喜欢在书上画线写感想,这本书的纸写起来真的是超级流畅。 如果要说缺点就是图片没有彩印。虽然印刷是蓝黑相间也算彩色,但如果前两章引用的画作配图是彩印,肯定效果更完美。

看完的感想就是:没有跨界可能也没有发展,很多新东西都很难界定边界。 艺术家虽然可能不懂理论,但成功的艺术家,一定是感知到了自然或生命的某种规律和本质,然后将之融入作品。一切美都是平衡和谐的,即便是突变异形,也需要有规律才能符合我们的审美。

关于跨界文中引用的一段文字感觉很贴切:

爱好广泛并不会分散专注,只会让人视角更开阔更敏锐。

可能因为从事的工作和医院信息管理有关,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南丁格尔的故事。 原本只知道她是护士、护理的代表和象征,没想到居然还是个统计学家。用数据展示,直观又清晰,没有这些先驱们,应该也不会有现在的规范管理吧。

《放大——科学、艺术与文化的现实交汇》读后感(篇十四)

“放大”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为,使图样、图像、声音、功能等变大。

过往皆是云烟,在成年个体看来,再有意义的历史也会随着岁月的变迁而变得渺小、不起眼。又或者说,失去探索的兴趣,那些原本不分家的科学和艺术仅仅存在于校园或者从事相关职业人之中吧。

当我打开这本书,进入状态开始阅读,以上的偏见才渐渐消失。科学和艺术不只是儿时的梦想,它一直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而这本书,像是打开了历史的大门,穿越时空,前往十八九世纪甚至更早以前,寻找那些在科学和艺术上成就非凡的人物,感受他们的成果。这些知识有些早就知道,有些第一次听说,就像是在浩瀚的宇宙被作者捕捉到,放大后呈现在我的眼前。

历史与现实交融,看到达.芬奇、凡.高、葛饰北斋等人的画,通过科学技术进行解读,惊叹于画家的画功,同时也有疑问,真的就是这样的吗?还是像评论家那样,对文学家的文本进行解读分析,到头来,作者写自己作品的阅读理解却拿不了满分。

这本书一共分了七个章节,根据所选的内容分类,有争议、解析、放大,还有以拿破论为首的玩票,B面、融合、文艺,选取历史上在科学、艺术与文化方面取得成就的大家进行侧写,以小入手,既有个人取得的成果,又有私人轶事,让看似不搭界的人物、事物以及话题串了起来,枯燥却不乏味,还算容易读。

书的装帧我很喜欢,有着科普书籍的理性。要说缺点,也还是有的。作者参考了很多国外文献,书中的史实应该是引用或者摘抄。当衔接这些的语言出现时,却成了口语化的表达。这“口语化”并不是作者自己的语言,而是偏向于很俗套的“流行语”。比如开头,“19世纪的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是令后辈同行们一度有些开尴尬的存在……”“……的存在”让我产生放下书本,不想读的冲动。同时,这几个字,在书中出现多次。

个人认为,科普类书籍是严肃的文本,诙谐幽默不是不可以有,而是要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更不能陈词滥调腔,这样就太俗套了。

《放大——科学、艺术与文化的现实交汇》读后感(篇十五)

作为一个从小热爱文学艺术又在小众领域进行研究的理工科学生,我刚拿到这本《放大》便惊喜万分,封面上印着的“科学、艺术与文化的现实交汇”,似乎已经在向我宣告正文中等待着我的将会是怎样一场宏大的科学艺术交响乐。

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往往会有深刻感受,当人类对宇宙万物的探索越来越广泛、了解越来越多之后,我们每个人所钻研的领域只是宇宙巨大圆周中的一个小点。然而,这些小点是否相互关联呢?本书的作者小庄是名具有理工科专业背景的科普写作者,可与其说这本书是作者对某些科研领域知识的介绍,毋宁说这是对整个科技哲学史的探索,整本书以知名科学、艺术人物为媒,将科学知识、艺术创作的无数瞬间联结,穿点成线、将侧面连缀成体,让人不得不惊叹,科学艺术居然可以这样玩。

如果你打开一篇科研论文,可能它充满了一整行都写不下的公式、晦涩难懂的专业词汇还有需要查十分钟翻译才能理解的句子,但它也有可能是这样的:用数学图形分析软件做凸多面体测试来检验海克尔的放线虫版画是否展现出它的真实形态;利用3D建模软件和动画软件对达芬奇画作中的球体光线进行分析来辨别它们到底是空心球还是水晶球;通过分析画家笔下的日落考量大气气溶胶光学效应进而分析“火山冬天”对于气候和生态的影响;考察蜜蜂画作对梵高《向日葵》的喜爱度来研究动物行为;从爵士乐的即兴创作之中寻找其对于组织结构、管理理论的启发……

如上所述类似的跨界研究的例子,在这本书中数不胜数,科学工作者们从历史的边角料里挖掘出信息,将它们拼凑,最后再用最严谨的论证让它们重获新生、带来启发。是的,历史遗留下的巧合与机会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多,只是等待我们跨越鸿沟、见微知著,将它们找寻。

既然有着这么多跨越我们以为的学科鸿沟另辟蹊径寻求奇迹的学者,历史上必然存在更多隐藏着多重身份的大家,只是他们在某个领域散发出的光芒太过耀眼,以至于他们的另一面并不为人所知。

可能我说达·芬奇除了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自然科学家你已见怪不怪,但你可能不知道初中生物课本上第一个画下显微镜图像并命名细胞(cell)的胡克也是物理课本上建立重要力学规律胡克定律的胡克,而他同时也是一名建筑师,还和牛顿有着一段不可不说的龃龉往事。

天上的每一种云都有名字,在《国际云图》中有对它们的规范化描述,而最早对云进行命名的科学家是卢克·霍华德,他的主业实际上是名化学家和药剂师,可他却只把化学当作赚钱的工具,却在气象学和植物学的学术领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关于云的研究甚至获得了作家歌德的强烈赞赏,为之赋诗几篇。

不知你有没有读过《爱丽丝漫游奇境》或者《洛丽塔》,刘易斯·卡罗尔的背后藏着一名数学与逻辑学家,而纳博科夫作品的字里行间似乎都在宣告自己对鳞翅目昆虫的热爱与极其精湛的动物学专业知识,而后代研究者发现,他们的作品内容可能分别与偏头痛病征或者独特的联觉能力息息相关。

是的,跨领域的多重身份,让这些文学家或者科学家拥有更多的灵感,艺术反哺科学而科学也在回应艺术。这种科学艺术不分家的状态是早期的社会风尚,不仅得益于拿破仑这种统治者对科学的大力扶持,也源自大师们敏锐的观察力和好奇心。

2012年,生物科学专业的艺术家扎卡里·柯普菲用细菌作画制造出一组大师肖像,在命名时他调皮地将达·芬奇和毕加索称为“我最喜欢的科学家”,而将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称作“我最喜欢的艺术家”。我想,这便是我心灵最深处的声音,我们存在的世界本就是各个领域相互混杂的整体,科学与艺术殊途同归,本是一体,只不过后来为了简化人为地将其分割开来,而跨学科研究让它们回归初始,相互融洽。书籍最后一篇中提供了两首诗,分别是《解释相对论》与汉弗莱·戴维描述一氧化二氮的诗,它们就像我心中最为曼妙、最为心驰神往状态的一个印证,正如标题所说:我写诗,要写尽科学原理;我科研,便求构建幻想王国。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