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江苏历年高考作文题目

江苏历年高考作文题目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30 03:44:10
江苏历年高考作文题目
时间:2024-07-30 03:44:10   小编:

江苏历年高考作文题目涵盖了各种社会热点和人生话题,如环境保护、青年成长、教育体制等。考生需要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表达个人观点和见解。通过这些作文题目,考生能够提高分析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第一篇

各省历年高考人数对比

临近五月,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距离我们也不远了,不知道正在备考的高三学子们是否准备好了呢?对于高考,我们抛开个人的努力因素后会发现,其实每个省的考生想上一所好大学是和其它客观因素密切相关的,比如每个省的高考人数以及高校的计划录取名额等。下面我们就看看2017年各个省的高考人数以及2016各省的一本录取率。

目前,全国高考报名工作已基本结束,部分省份公布了报考人数,为了对其进行比较,对于未公布人数的省份,我们根据前三年的数据进行了预测,通过观察会发现,2017年各个省的报考人数差别依然很大。像我们熟知的高考大省,河南,安徽,山东,广东,四川等地的高考人数超过了50万,河南省的高考人数甚至达到了82.6万。如果相比于上海,北京,天津这些五六万考生地区的话,两者高考人数差别达到了15倍以上。当然全国大多数省份的人数都是在10—40万之间,下面是各省份高考具体人数:

对于各省份的一本录取率,如果考生越多,竞争就越激烈,要想进入名校,必须拼老命去学习。第二就是录取计划名额,这才是最重要的!好大学在某个省份招生人数越多,录取比例相对就会越高,进好大学就容易些,考生的机会也会更多。根据2016年各省一本录取率数据来看,北京以30.53%的录取率在全国排第一位,其次是天津和福建省,两地区的一本录取率也超过了20%。然后看一下比较少的省份,原来的高考大省中,广东省以11%的比例排在全国第23位,而以人口大省著称的河南省,一本录取率甚至连10%都没有达到,在所有的省份中位列倒数第一。下面是各省2016年一本录取率具体数据排名: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往年上海地区的一本录取率是和北京持平的,但是在2016年高考中,上海采取了本科批次合并录取的政策,即不分一本,二本和三本,所以在上表中没有进行统计。综合来看,如果从上一本大学的难度来看,河南山西等地考生是北京上海的三倍,如果再往上的985大学和211大学的录取率来看,这个录取难度会拉大到5—10倍左右,所以说考的好不如生的好,看来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希望未来国家更加重视中西部地区的教育,使得在高考这条全国性的选拔性道路上能做到更多的教育公平。

第二篇

作文题: 读《毁树容易种树难》

仔细阅读下边这篇短文,写一篇读后感。要求做到:

1.观点正确,中心思想正确,紧扣原文发表感想,联系实际具体、恰当。

2.结构完整,段落层次清楚,语言通顺,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3.注意书写格式,每个字占稿纸一格,标点写在格内。字数不要超过一千字。

4.字迹清楚,卷面整洁,否则扣分。

注意:本题要求写读后感,如果根据原文改写或扩写,则不给分。用诗歌形式写也不给分。

毁树容易种树难

杨树横着种可以活,倒着种也可以活,折断它再种仍然可以活。

可是,十个人种杨树,只要有一个人毁它,就没有一棵活杨树了。

种树的有十人之多,种的又是很容易活的杨树,却经不住一个人毁它。原因是什么?毁树容易种树难。

第三篇

仔细阅读下面这篇短文,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篇读后感。要求做到:

(1)观点正确,中心思想明确,紧扣原文发表感想,联系自己的事例要具体、恰当。

(2)结构完整,段落层次清楚,语言通顺,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3)注意书写格式,每个字占稿纸一格,每标点也占一格。字数最多不得超过一千字,否则扣分。

(4)字迹清楚,卷面整洁,否则扣分。注意:本题要求写读后感,如果根据原文改写或扩写,则不给分。用诗歌形式写也不给分。

画蛋

达?芬奇(公元1452-1519年)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一位卓越的画家。他从小爱好绘画,父亲送他到当时意大利的名城佛罗伦萨,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老师不是先教他创作什么作品,而是要他从画蛋入手。他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几天。老师见他有些不耐烦了,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要知道,一千个蛋当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形状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比方说,把头抬高一点看,或者把眼睛放低一点看,这个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所以,要在画纸上把它完善地表现出来,非得下一番苦功不可。佛罗基奥还说:反复地练习画蛋,就是严格训练用眼睛细致地观察形象,用手准确地描绘形象;做到手眼一致,不论画什么就都能得心应手了。后来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期的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成为一代宗师。

作文题:读《画蛋》有感

第四篇

细续下面这篇文章,把它改写成一篇“陈伊玲的故事”。要求做到:

1.按原文内容写一篇以陈伊玲为中心的记叙文,不要另外编造情节,不要写成《第二次考试》的缩写,否则扣分。如写成诗歌、读后感之类,均不给分。

2.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注意材料的剪裁和组织。

3.层次清楚,结构完整。

4.语言通顺,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5.字数以六七百字为好,最多不得超过八百字(包括标点),否则扣分。

6.注意书写格式,每个字占稿纸一格,每个标点也占一格。

第二次考试

声乐专家苏林教授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在这次参加考试的二百多名考生中,有一个二十岁的女生陈伊玲,初试时的成绩十分优异,声乐、视唱、练耳和乐理都列入优等;尤其是她的音色美丽、音域宽广,令人赞叹。而复试时却使人大失所望。苏林教授一生桃李满天下,但这样年轻而又有才华的学生还是第一个,这样的事情也还是第一次碰到。

那次公开的考试是在一间古色古香的大厅里举行的。当陈伊玲镇静地站在考试委员会的几位声乐专家面前,唱完了冼星海的那支有名的《二月里来》时,专家们不由得互相递了递赞赏的眼色。按照规定,应试者还要唱一支外国歌曲,她唱的是意大利歌剧《蝴蝶夫人》中的咏叹调《有一个良辰佳日》。她那灿烂的音色和深沉的感情惊动了四座。一向以要求严格闻名的苏林教授也颔首赞许,在他严峻的眼光里,隐藏着一丝微笑。大家都注视着陈伊玲:嫩绿色的绒线上衣,咖啡色的西裤,宛如春天早晨一株亭亭玉立的小树。在众目睽睽下,这个本来从容自若的姑娘也不禁有点困惑了。

复试是在一星期后举行的。录取与否取决于此。它将决定一个人的终身事业。经过初试这一关,剩下的人现在已寥寥无几,而复试将在更加严格的要求下进行,本市有名的音乐界人士都到了。这些考试委员和旁听者在评选时几乎都带着苛刻的挑剔神气。但是大家都认为,如果合乎录取条件的一个人,那么这人无疑应该是陈伊玲。

谁知道事情却出乎意料之外。陈伊玲是参加复试的最后一个人,唱的还是那两支歌,可是声音发涩,毫无光彩,听起来前后判若两人。是因为怯场、心慌,还是由于身体不适,影响声音?人们甚至怀疑到她的生活作风是否有不够慎重的地方!在座的人面面相觑,大家带着询问和疑惑的眼光望着她。虽然她掩饰不住脸上的困倦,一双聪颖的眼睛显得黯然无神,那顽皮的嘴角也流露出一种无法诉说的焦急,可是就整个看来,她是明朗、坦率的,可以使人信任的。她抱歉地对大家笑笑,飘然走了。

苏林教授显然是大为生气了。他一向认为,要做一个真正为人民所爱戴的艺术家,首先要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各方面都能成为表率的人!这样一个自暴自弃的女孩子,是永远也不能成为有成就的歌唱家的!他生气地侧过头去望着窗外。这个城市刚刚受到一次严重的台风袭击,窗外断枝残叶狼藉满地,整排竹篱倾倒在满是积水的地上,一片惨淡的景象。

考试委员会对陈伊玲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陈伊玲的声音极不稳定、扎实,很难造就;另一种则认为可以让她再试一次。苏林教授有他自己的看法,他觉得重要的是造成他先后两次声音悬殊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果问题在于她对事业和生活的态度,尽管禀赋再好,也不能录取她!这是一切条件中的首要条件!

可是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苏林教授从秘书那里取来陈伊玲的报名单,在填着地址的那一栏上,他用红铅笔画了一条粗线。表格上的那张报名照片是一张朝气蓬勃、逗人喜欢的脸,小而好看的嘴,明快单纯的眼睛,笑起来鼻翼稍稍皱起的鼻子,这一切都像是在提醒这位声乐专家,不能用任何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至少眼前这个姑娘的某些具体情况是这张简单的表格上所看不到的。如果这一次落选了,也许这个人终其一生就和音乐分手了。她的天才可能从此就被埋没。情况如果是这样,那他是绝对不能原谅自己的。

第二天,苏林教授乘早上第一班电车出发,根据报名单上的地址,好容易找到了杨树浦的那条偏僻的马路。他进了弄堂,不由得吃了一惊。

那弄堂里有些墙垣都已倾塌,烧焦的梁柱呈现一片可怕的黑色,断瓦残垣中间时或露出焦黄的破布碎片,所有这些说明了这条弄堂不仅受到了台风破坏,而且显然发生过火灾。就在这瓦砾场上,有些人大清早就在忙碌着清理什么。

苏林教授手持纸条,不知从何处找起,忽然听见对面的楼窗口,有一个孩子有事没事地张口唱着:

“咪――咿――咿――咿――,吗――啊――啊――啊――”仿佛歌唱家在练声似的。苏林教授不禁微笑了:“这准是她的家!”他猜对了,那孩子敢情就是陈伊玲的弟弟。

从孩子嘴里知道:他姐姐是个转业军人,从文工团回来的,到了上海被分配在工厂里担任行政工作,她是个共青团员,又积极又热心,不管厂里也好,里弄里也好,有事找陈伊玲准没有错!两三天前,这里因为台风造成电线走火,烧坏了不少房子。陈伊玲为了安置灾民,忙得整夜没睡,影响了嗓子。第二天刚好是她复试的日子,她说了声:“糟糕!”还是去参加考试了。

这就是全部经过。

“瞧,她还在那儿忙着哪!”孩子向窗外扬了扬手说:“我叫她!我去叫她!”

“不用了。请转告你姐姐,她的第二次考试已经录取了!”

苏林教授从陈伊玲家里出来,走得很快。他心里想着:这个女孩子完全有条件成为一个优秀的歌唱家,我几乎犯了一个错误!这天早晨,有什么使人感动的东西充溢在他胸口,他想赶紧回去把陈伊玲的故事告诉每一个人。

(何为原作,有改动。)

作文题:陈伊玲的故事

第五篇

(一) 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写一篇简讯。

1. 1987年6月,A县举行小学生游泳比赛,育民小学取得了团体冠军。

2. 1986年初,育民小学一位老师提出建议:“我们这里河湖港汊很多,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自然条件,为校内学生举办游泳训练班。”

3. 1986年4月,育民小学校务会议同意了这一建议,并决定请一位教练进行理论指导。

4. 1986年4月中旬,育民小学听到一些家长的反映。有的家长说:“举办游泳班会不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有的家长说:“我们的孩子是从小在水里泡大的,还要训练什么?”

5. 1986年5月初,育民小学校长在家长会上说:“我们举办游泳训练班有两个目的:“一是增强学生体质,一是为国家培养体育人才。近年来,我国游泳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出现了一些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运动员,在一些国际比赛中拿了不少金牌,但和世界游泳强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至于说在水里泡大的孩子要成为游泳健儿,也必须有理论指导和严格训练。”

6. 1986年5月,在取得了家长同意后,育民小学学生游泳训练班正式开始。经过科学训练,学生的游泳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注意事项:

1. 文章要有中心,语言通顺,书写合乎规范(标点占格,阿拉伯数码两个占一格);

2. 时间、地点、单位、事件(经过、原因、结果)要交代清楚;

3. 写出家长、学校各自的态度和认识;

4. 尽量不超过190字(含标点),字数超出要扣分;

5. 某些不很重要的材料可以省略,可以不按照原材料的顺序,也可以不使用原句。

简讯:

育民小学办起了游泳训练班

去年4月,地处水乡的A县育民小学想请教练在校内办学生游泳训练班。有的家长怕影响孩子学习,有的认为水里泡大的孩子用不着训练。但是,学校认为办训练班既能增强学生体质,又能为国家培养体育人才,水里泡大的孩子也需要理论指导和科学训练。学校说服了家长,在5月办起了训练班。一年以后,学生游泳水平明显提高,学校还夺得了县小学游泳团体冠军。

(二) 结合以上材料,就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这个问题写一篇短文,题目自拟。字数在400—600之间。

第六篇

盘点历年高考作文十大“作死”做法

一篇作文可以直接决定考生的命运,可是这个文章又是他们自己写的,如果说你的作文得分很低,怨不得别人,因为这些都是你亲手“制作”,在高考这么重要的考试中,很多考生用“作死”的做法在应付,也许有人说尽力了,那么这个“尽力”的背后,是你漫长的准备过程,如果在准备过程中疏忽了,你在考场上,再尽力,也很难逃过一劫。本文对考场作文常见的十大“作死”情况做一个介绍:

1.卷面不整。

有半数以上的学生过不了书写关,本来字迹就不好,加上潦草,甚至连标点都标不清楚,还有很多涂改的现象,阅卷老师看到这样的作文,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考生的态度,这么重要的考试,你怎么这样对待呢?当然一些学生字迹真的不好,可要认真书写,字里行间里也能让人觉得你的态度是很认真的。高考中,考生卷面如果不整洁,很难得高分,绝大多数人都是2类以下的分数。

2.标题可能直接决定文章的质量。

命题作文还好,但是现在基本上都以材料为主,如果你说你的文章标题不能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即便中规中矩点也可以,千万不要用大话、“假哲学”的文章,例如“我们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之类的标题。

3.开头就可能注定了“结局”。

你辛辛苦苦写了七八百字,结果老师都不会去仔细的看,因为你的开头就告诉阅卷老师,你的文章没有看的价值。见字如面,以下的几种开头可能直接导致你的文章被冷落:

(1)材料作文,第一段几乎把材料抄一遍,你还觉得这是引用或者是联系材料,岂不知哪个阅卷老师不知道材料的内容是什么?需要你用长篇大论来叙述,如果你真的打算用一段话甚至超过30个字把材料叙述一遍,阅卷者一定会这样想:“就几百字的文章,你都敢用这么多字数来描述标题,你的文章还能写好?至少是凑字的嫌疑,并且是不慎重的态度…”于是你的文章得分就…、

(2)开头的观点就存在争议,让阅卷老师觉得你偏激,看问题不全面,一个偏激、看问题不全面的学生能写好什么文章?例如说2013年的北京卷,一个学生开头就说“手机和每个人都已经建立了很深的感情,每个人都爱它…”,2009年高考作文“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这“每个人”这个词,也太笼统了,要是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隐形的翅膀就好了。

(3)套作开头,很多学生觉得用排比句开头就很好,于是就用“XX、、因为XX才”,“正因为有了XX才会有XX”,上来就好几句,不说罢了,一说就麻烦了,一个学生写“自信”的话题,上来就说,“老鹰因为自信才飞上蓝天;小溪因为自信才流进大海…”用“勇气”的话题,就写“老鹰因为勇气才飞上蓝天…”老鹰的飞翔是觅食的需要,是客观规律,不自信就不飞了?

(4)感慨半天,却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很多作文第一段都可以直接被删掉,没有什么意义,例如说去年全国卷“一转眼,快高中毕业了,我们的心被高兴和喜悦占据,同时也充满了对同窗依依不舍的留恋…”你感慨半天,要写什么?并且语言还很平淡,口语化,你的文章很难拿到高分。

当然还有其他的情况,这里不做详细的介绍。

4.无视阅卷老师智商,给老师讲“低级”的道理。

有的学生在作文中,非要给“授人以鱼”做好好的解释,哪个阅卷老师不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就你知道还在试卷上做一个详细的解释,显示自己什么?

5.不能切题,满篇是无关紧要的内容。

北京卷和全国卷不一样,不存在“跑题”这一说,因为命题要求不一样,特别是在审题这关要求不高,几乎所有考生都能看懂作文材料。但是你看懂了,你写的东西别人未必看懂,因为即便你写的文章,标题是你自己拟定的,可是阅卷老师看了之后,好像内容与标题不是非常密切,甚至有凑字的嫌疑,这样的话你的文章自然就是低分了。

6.思想缺乏深度,不积极向上。

在阅卷中,恋爱题材是高考作文的禁区,武侠故事是“无人区”,发牢骚的文章是“白区”。高考这么重要的考试,你却把你的爱情故事拿过来分享,还有看问题偏激,在你的眼里满眼都是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一切都是别人的问题。那么这样的文章,肯定不会受到欢迎。

7.“无中生有”的观点。

一个学生在高考作文中写道“司马迁遭受宫刑,他没有气馁,却淡然处之、一笑而过。”那么现实中的司马迁真是这样?“一笑而过”太不严密了,不符合现实,司马迁在文章也曾经写过相关的事情,意思是每每想起,生不如死,汗水都湿透了衣服。。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现实阅卷中,有太多的学生在文中“牵强附会”,这样的文章很难有说理性。

8.你的故事,也许没有人愿意听。

很多学生写作水平一般,但是在文章中“小学时候的我”、“初中时候的我。。”、“儿时的我…”…要知道,你即将迈进大学校门了,你的文章也应成熟了,你曾关注的那些事情,那些怎样与小伙伴们战胜困难,彼此相互帮助的,那样的内容可能只适合“英语的书面表达中的李华”了,而语文作文真的很难得到老师的认同,不要说共鸣了。

9.套用模式明显。

高考中让阅卷者发现“套作”结果会怎样,学生们多数都很清楚,但是很多学生在考前,套用模板,如三大段、“观点+材料”的公式、“引、议、联、结”的公式,结果文章中也出现了一些论据、观点,但是那是套作,还有一些套话,不能给人真实感。

10.没有主旨句,短时间内很难看出你文章的主旨。

对于一些优秀的学生来讲,写作也是如此,其实阅卷老师,很难静心把你的文章读一遍,一般都是浏览一遍,两遍扫下来,也没有从你的文章中找出主旨句,看看你的语句还可以,字迹也可以,让阅卷者给你高分又不愿意,给你低分又舍不得,所以分数还是可以的,但是很难拿高分。

此外还有如盲目创新,一些字数不够等等情况,这里不做简介。但是以上十种情况是考场作文中常见的失分现象,在平时的备考中应引起学生的注意,要不在考场上,那真的是“作死”的节奏。

第七篇

预测2018年高考作文题:守住自己的灵魂

预测2018年高考作文题:专注赢得人生

2018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急流勇退,是一种智慧

2018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利益之外不外乎人

2018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全面发展与专注并行

2018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欲望与理性

2018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

2018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由王国维之死想开去

2018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给心灵打补丁

2018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做好自己

2018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距离

预测2018年高考作文题:"网"事咏叹调

预测2018年高考作文题:不要在颂歌中迷失自我

2018年高考作文预测:扎根与果香

2018年高考作文题:细节铸就人生的辉煌

预测2018年高考作文题:好奇+践行=成功

预测2018年高考作文题:决绝力行,成功不二法门

预测2018年高考作文题:世间百味在路上

预测2018年高考作文题:适合自己的才是最美

第八篇

江苏2017年高考作文怎么写?

今年的江苏卷作文,一改往年玄虚高蹈的风格,调整视角,将关注的目光投射到“地面”,关注起了人们生活中日日离不开的“衣食住行”中的“行”。从“车”这“一斑”,窥社会发展之“全豹”,很接地气,让学生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议可发。

虽说考场内每位考生来到这个世界仅有十几年时间,但他们可以清晰地回眸中国百姓借助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出行的历史,看到我们的祖国以汽车、火车、高铁的速度前进的事实。是的,车的变迁,跟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祖国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

扣住“车”的变迁,可以叙述精彩的故事,讲述家庭、个人的“交通史”;可以抒发真挚的情怀,赞美科技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可以发表真知灼见,探讨车与人、车与国以及车与科技、车与环境的关系。

但是,无论表现什么主题、选择什么文体,都应当记住:车,只是一种服务于人类、方便人们出行的工具,而不能成为炫富的物品、作恶的凶器和破坏人类生存环境的罪魁!

第九篇

江苏卷2009年高考作文题点评与解读

时尚表现为语言、服装、文艺等新奇事物在一定时期内的摩仿与流传。各种时尚层出不穷。其间好与坏,雅与俗,美与丑,各种观点交错杂陈。创新与摩仿永不停息地互动。有的如过眼云烟,有的能积淀为经典。 “人们追逐时尚,不是因为它适合自己的气质,而只是因为大家都是如此。” 请以“品味时尚”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点评:这个题目不难写,贴近生活,但出彩不容易。写好这类题目,要有发散思维,关键是要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品位,思路不要狭隘了。可能有的考生看到这个题目信手拈来,有的考生却无从下手。原因是:平时生活中有的人对时尚很关注也很感兴趣,所以得心应手。而有的考生不理解时尚,觉得时尚离自己很远。其实不然,时尚经常挂在某些人的嘴边,频繁出现在报刊媒体上。追求时尚似已蔚然成风。可时尚是什么呢?无论是精神的或是物质的,细细品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尚。时尚是个包罗万象的概念,它的触角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定义,例如2006年世界的时尚是世界杯,2008年的奥运会等。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理解,例如有的人是读书,而有的人是健身等。只要你是个人爱生活的人,时尚无处不在。考生要想赢取高分,应该多在“时尚”上深刻立意,关注与社会热点、人文关怀或历史新潮有关方面的理性思考,要避开衣食住行和大众文化,更不能写对低俗文化或不良现象的的追捧。

第十篇

小巷的深处是家面店,主人是位老人。

老人一头白发,精瘦。当他悠闲地坐在门前台阶上抽烟时,透过那飘缈烟雾,我分明从他浑浊却深邃的眼中,看到了人世沧桑。

面店是没有招牌的。每当清晨,小巷的人们尚未起身,面店的门就开了。那面香,便从小门中涌出,漫到每家的窗台。于是,人们被香味从睡梦中拖也,走进小店,端坐于桌前,等待着自己的一碗清香。这时,我才洞悟:此店若有了招牌,便俗了。

小面店人少时,便由老人的儿子招呼着。人多时,就由老人来协调。每法上班族和学生党急着离开时,老人便向不忙的人拱拱手,道个歉,那人定会爽快地答应多等一会儿。我自然属于赶时赶刻的学生党,所以坐下来不久,便可获得一碗清香。吃完后,向周围的人道个谢,携着众人的善意目光走出去。迎来求学的一天。啊,有了这位老人,忙碌的小店始终不乱,时时溢出三分韵律,七分诗意。

每当有人夸赞时,老人可不会廉虚,总是热烈地应承,并炫耀自己的汤面——面条是自家手制的,鲁是到乡下的钓翁讨来的野生鱼,就连水都是从自家院子的井里挑来的。有人打趣:“老人家,你的秘诀都透露了,不怕被抢了生意?”老人却一笑:“哪里是什么秘诀呦,谁都知道,但有谁像我这样坚持几十年呢?”

老人的儿子也是厨师。熟客们会发现,父子俩的面颇为不同。所以,叫面时总要添一句:“老爷子的面”,或“小伙子的面。”至于我,编爱老人的面。老人的面筋道,叔叔的面偏软;老人的面,味轻,叔叔的面偏重。有人说:“小伙子的面是酒,宜趁热享用;老人的面似茶,宜慢慢回味。”的确,叔叔的面上会淋一勺虾子油,而老人却喜欢放上两三根香菜,几滴猪油。吃老人的面时,竟闻不到香气,惟有轻咬面条时,那香气才由面条的缝辽隙中迸溅出来。面条筋道爽滑,猪油鼓动鱼汤,鱼汤刺激你的味觉。老人的智慧,也许便是特灵魂留在面中了。

终于一日,小巷被拆,小面馆也搬到另一条小巷。临走时,老人让儿子给所有人端上一碗面,面上分明是三三根香菜和几滴猪油。老人挑了几根面,喝了一口汤,点点头说:“有三分意思了。”

后来,我又去吃一次面。老人已经不在,但叔叔的面里却分明有几分父亲的影子。至于在客人间熟念地招呼的,却是一位与我差不多大的小伙子了……

第十一篇

十五个春秋冬夏,浓缩了人生精华。当我回过头品味所走过的那串串脚印时,心中便感慨万千。

成长的脚印里饱含了亲情的关爱。难忘记忆里儿时的童稚。骑在父亲脖子上撒欢儿,倚在妈妈膝上数天上的星星。睡觉时缠着他们讲大灰狼的故事,半夜里被吓醒了,钻到妈妈的被窝里,让妈妈紧紧搂住,生怕被它叼去。不会忘记,在生病时,送到面前的一片片药片,一杯杯开水,一声声问候,那是同学们悉心的照顾。更不会忘记,在取得成绩时,老师送来欣慰和赞许的眼神,考试失败了她又送来鼓励的目光,增添了我与挫折斗争的勇气。所有关怀我的人都与我同欢笑,同呼吸。

生活中也有挥之不去,甩之不尽的少年烦恼。我希望做一只展翅欲飞的雏鹰,翱翔在自己自由的天地。当我提出自立,可是迎来的却是父母“你还小,等你长大了”的话语。无奈的我就在这一次次的拒绝中期盼成熟的希冀。繁重的学习生活压得我喘不过气,我真想向老师提出减负的建议,可是我不敢,胳膊拧不过大腿,小小的我又怎能拧过强大的老师?我想反抗,却又无力反抗。烦恼、孤寂,不被理解总是困扰着我。

我的脚印里也充满着艰难的选择。时光真的是十分可贵,可惜的是我曾经蹉跎了岁月。上中学时,同学们已懂得了“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都在拼命学习。只有我还在虚度美好的光阴,每天在金庸的江湖中和游戏里度过本该努力的生活。成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当同学们手捧沉甸甸的硕果时,我却躲在角落里黯然落泪,后悔,沮丧。老师告诉我:“业精于勤,荒于嬉。只有付出了,才有收获。失败了,爬起来,做个生活的强者。”我懂得了这个道理,于是再次融入莘莘学子的行列,优异的成绩让我重新赢得自信。正确的选择让我更明白了,人不能第二次在同一地方摔倒,否则你会摔得更惨的道理。

酸甜苦辣,这就是成长的脚印。她伴我走进成熟,走过青春四季。

第十二篇

生活是一首歌,因为不同音调的和谐搭配组成了一首欢快动听的歌。--题记

班级篇

班长在讲台上慷慨陈词:“同学们,加油呀!还有两个星期就摸底考试了,打起精神,‘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胜利一定属于我们!”于是,课堂上,大家踊跃发言,不耻下问;课后,少了大家的嘈杂声,却多了一些研讨声。我们本着“为班争光”“班级荣誉属于大家”而奋发图强。

终于,我们的教室里又多了一面闪光的锦旗。

操场篇

一年一度的春季运动会已经到了。瞧,那个如脱缰的野马在草原上奔驰的,正式我班的长跑健将--小A,凭着他的恒心和耐力,一步步地向终点逼近。我们的啦拉队也不甘示弱,“加油呀!小A加油!你是最棒的!”那声音波涛澎湃,一浪高于一浪。“Oh,我们赢了!!”小A终于第一个冲到了终点。

于是,我们的教室里又多了一张醒目的“最佳集体奖”。

宿舍篇

“听说了没,又要评比‘文明宿舍’了。”小K兴奋地说。

“是吗,舍长,那我们得努力了,争取‘三连冠’呀!”

“是吗,舍长,我们要发扬光荣传统,再接再厉呀!”

“是吗,舍长,我们要敢于创新,再攀新高!”

我们一如既往,按时作息;我们脚踏实地,开动脑筋;我们前呼后应,携手同行。

评比结果终于揭晓了,一切如愿以偿。

就这样,我们付出努力,我们收获果实,我们共同进步。

就这样,我们和谐相处,我们快乐无限。

六月,是充满活力的,是洋溢朝气的。今年的六月,同样活力,同样朝气,同样青春!--后记

第十三篇

诗意简简单单的一个词,却包含着很多理解,诗意是一种靠内心理解的词。

诗意我认为是一种美,一种不复杂,但又高贵的美。

记得我小的时候经常和妈妈一起去姥爷家。那时候还小什么都不懂,只知道姥爷家有很多小玩意很好看,大大小小的放了整整一面墙。那里总是我去姥爷家的第一站。从那时候起我就喜欢那种简单而高贵的青花瓷。

我永远都会记得姥爷最喜爱的那个盘子,盘子的光泽那是没得可说的,颜色主体为白色,但是盘子的白色隐隐的有一些想冒却没有冒出来的亮蓝色,那是我和姥爷第一次外出游玩的时候买的,也是我最后一次和姥爷出去买那些简而不单的诗意青花瓷了。

记得那天姥爷说带我去买那些什么瓶什么碗的,我激动的半夜没有睡,早上太阳公公还没有升起,我就早早的起了床,想赶快看到我的最爱,虽然我什么都不懂,但是我知道我爱那种东西,爱那种诗一般的感觉。终于到了我期盼已久的目的地,我左看看西瞧瞧,好像鱼儿找到了海洋似得去我欣赏我爱的那种美。每进入一间房子都会给我一种更加爱青花瓷的心。看着眼前的这番景象,我更加的领略到了那种青花瓷带给我简而不单的诗一般的感觉。

现在我对青花瓷的心一点都没有变,我还会经常去我和姥爷去的那个地方,那个地方并不大,但却饱含着我对青花瓷的喜爱,我对诗意的追求,我对姥爷那种不变的爱。

再次来到我到姥爷家的第一站,小心翼翼的拿起那老爷最喜爱的盘子,好好地端详端详,我对诗意的追求不会变,我只会更加的爱青花瓷。

第十四篇

一小时由六十个弹指间组成,一天由十二个时辰组成,一年由三百六十五个日升日落组成,一个世纪由一百个轮回组成,一段历史却仅有无数段美丽的瞬间组成。

飘渺的夜雾如一层灰蒙蒙的轻纱,漂浮在黑色的泥土之上。深青色的溪水如大地上的一条游蛇蜿蜒前行,所经之处留下一道浅浅的河床和摇曳的月影。塞上寒冷的风刺破雾气,哆嗦着,小河起了波澜。营地是静静的,偶尔传来几声粗重的鼾声,可角楼里的哨兵却毫无睡意,手中的宝剑泛着金属清亮的光辉,映照在哨兵的脸上,那哨兵的脸上不仅仅是坚忍,还有一种无法掩饰的娇柔。雾气厚重,却挡不住她锐利如鹰的目光;天气寒冷,却挡不住她赤诚如火的热血;征途遥远,却挡不住她急切如割的思念。若不是这场战争,她或许只是个“当户织”的普通少女;可正是这场战争,木兰为中国的历史抹上一笔美丽而坚毅的瞬间。

时光飞逝,沧海桑田,漫天的飞沙告诉我们这片土地的主人已几经轮换,只有千年不变的狂风仍在不知疲倦地号叫着,升腾着,奔涌着。一只孤独的队伍缓缓前行,当中的轿子上却贴上了红字。部从掀开帘子,对帘中人说:“公主,前面就是呼韩邪单于的地界了,要不要再回头看看?”那公主犹豫着,终于是没有转过头去,只是这一刻,本以为被狂沙吹干的泪水,再次滴落。若不是呼韩邪的朝见,她或许只是冷宫中的丫鬟,或许只是长江的女儿。可正是昭君出塞的佳话,为中国的历史抹上一笔美丽而隐忍的瞬间。

王朝的交替、征战,在钢铁般的青藏高原看来不过是弹指一瞬,在这里,水的柔美和山的坚毅完美地交织在一起,编织出世界上最醇美的蓝天和最宁静的水面。人们在赞叹之余,又有谁记得千年前的一瞬?文成公主入藏的时候,唐皇曾赠给她一面铜镜,于思乡之时便可从镜中看到长安。公主走到青海地界的时候,回望唐朝,想到今后不再会见到长安,不禁潸然泪下,可她却决绝地将宝镜抛出,落在地上,化作了今天的青海湖。正是文成入藏的传奇,为中国历史抹上一笔美丽而大义的瞬间。

一天有二十四个小时,一年有三百六十五个晨昏,一段历史有无数个美丽的瞬间,而未来还有更多美丽的瞬间等待我们去发现。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