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活着有多久》读后感摘抄

《活着有多久》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1-25 10:05:20
《活着有多久》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11-25 10:05:20   小编:

《活着有多久》是一本感人至深的小说,讲述了一个普通人的生活经历和人生困境。主人公在生活中经历了种种磨难和挫折,但始终坚持乐观面对。通过阅读这本书,让我们深刻思考生命的意义和珍贵,珍惜当下的幸福和快乐。

《活着有多久》读后感(一)

当我们认识到维持生存所需要的如此繁复脆弱的过程,以及生命发展到我们所见的这个阶段,需要跨过的无穷无尽的障碍,我们只能惊叹自己,竟有机会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死亡并不是反常的事件或是荒谬的来源,正相反有机会活着才是一个奇迹。 死亡是生命得以演化的先决条件,正因为人类出现之前,无数生物的死亡,才使我们今天得以行于天地之间,我们的死去也使新的一代物种有机会出现,在宇宙形成以来的几乎全部时期,我们都不曾存在,而再过几十年后,我们也会再次消失,如地球上的任何生物一样。在很短的一个时期里,很多特殊的临时条件,因缘际会地凑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就是我们所拥有的这个,从未在过去出现过,也永远不会在未来再次出现了,生命与其时刻笼罩在对死亡的恐惧之中,不如好好的利用在地球上的短短一生,欢度生命中难得的每一天,庆祝我们能有机会参与到这场难以想象的历程中来,尽管最终必然会终结于死亡,但生命绝对是一场伟大的经历。

《活着有多久》读后感(二)

2018.4.13

作者用科学甚至有些趣味性的方式科普死亡相关的知识,精彩!

人脑与灵魂相扶相依,死亡其实就是人脑的死亡。动物细胞不停的新生和死去,直到平衡被打破(每天死去的多)。所以我们不是突然死去(意外和疾病是突然让氧气供应系统中断),而是每天死去一点点。同类相食会产生严重的疾病,如疯牛病,食人族会导致大脑海绵状脑病。 细胞复制时,染色体两端部分无法被复制,所以每次都会变短,最终过短而无法复制,细胞死去。这是寿命长短的关键因素之一。癌细胞可以自身合成端粒酶而永生不灭。除了癌症,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位列二,三位。呼吸系统疾病第四位。传染病和毒药也高居前列,(动物,植物,气体)氰化物竟然不能排名靠前!(河豚毒素,沙林毒气等都排名靠前) 至于收到外力(刑法,兵器,枪支,车辆等)的伤害死亡,作者也有相应的介绍。当然还有大自然的力量也能导致死亡。 我们身上的原子可能是远古时期某棵树木,细菌,甚至恐龙身上的。

最后的尸体变化以及木乃伊化,给人一定的刺激感,慎读。原来日本的僧人也有木乃伊化的倾向,而且更可怕,竟然活着就开始处理自己的身体(减少腐败的组织,增加毒素)。

《活着有多久》读后感(三)

2019.04.30《活着有多久》 30/4 √

前半段大部分是在科普一些科学理论知识,看得我很没有兴趣。然后中间部分科普了一些对于我个人而言很猎奇的一些死亡文化。

今天仍定居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高地的福雷斯部落,仍实行着同类相食的葬礼仪式传统。(吃人!我的老天爷…大半夜读到这些我特么怕死了…)

提及一些国家对于"安乐死"这种辅助自杀是合法的。科普安乐死是向病人静脉注射镇静剂,一旦病人处于深度昏迷状态则注入一种强大的肌肉松弛剂中止其呼吸运动。当然一些宗教者是非常反对这样的辅助死亡方式的,因为在有信仰的人认为只有神才可以左右人的生死。

然后书中有提到很多种人类的死法,疾病啊,细菌病毒啊,人类的自相残杀,酷刑啊,中毒啊等等等等列举了好多,这让我想起了国外曾经有个节目叫《1000 ways to die》

我还看过几集~

书中对于一些酷刑的举例,让我在深夜看得胆战心惊!

书中还提到日本的"即身佛"倒是挺有意思。

以上所有所有,作者居然在最后说:”这些主要是写给那些对于死亡的恐惧与无知而最为不安的人,我们不是为了引发焦虑,而是引导大家去反思我们的生命的短暂,以及我们存在地球上无非昙花一现的卑微地位。“

(天啊,读完这本书一点缓解焦虑都没有好吗,真的好没有说服力哈哈哈哈哈哈)

总结:怀着科普和猎奇心理的可以涉猎一下,不建议购买书本,可吸收知识点太少。插图倒是很有意思

《活着有多久》读后感(四)

第2页:他们首先要进一步了解死亡……

“他们”疑应为“我们”。

第6页:已死亡的人数约以十亿计。

十亿太少,有误。

第25页:正电子会产生光子……

不准确。应该是正电子与电子湮灭产生光子。

第49页:ph写法不准确,应为pH。

线粒体“机体”“晶状体”有误,疑为“基质”“嵴”。

第54页:寿命较短的细胞

“短”应有误。因为所列的神经元细胞寿命为60年,不短了。

第71页:秦始皇归入吸血鬼传说不知有何出典?

第74页:日本某些地区停柩三日是因为河豚毒待考。

第75页:由年轻男子担当……

为何只有男子呢?

第111页:人类世界……

似应该特制南美的那些帝国。

第112页:小生命

似以“微小的生命体”为宜。

第120页:放大其基因……

疑有误。“复制”?“转录”?

第122页:造成了200万人死亡……

与123页表格的数字不符。

第136页:花斑乌贼

不知为何会译成“乌贼”。

第141页:大部分(40%)……

应该为“较大一部分”。

第142页:无法有效地捕捉到氧分

疑漏字,应该为氧分子。

第158页:化学方程式中间应用双横线为宜。

第178页:这种被希腊人称为“可待安”的果实(得名于罂粟中含有的一种生物碱“可待因”)……

弄反了,“可待因”得名于“可待安”才对。

参考维基Codeine词条:The name codeine is derived from the Greek word kodeia (κώδεια) for "poppy head"。

第181页:并将之除以3即可

单位不明。普通情形下空气中声速约为每秒340米,若时间以秒为单位,距离为340乘以时间,约等于时间除以3(千米)。故直接用时间(以秒为单位)除以3的结果以千米为单位。

第207页:所有好东西都有一个结束的时候……

可以译成“都有一个头”,下一句“除了香肠,它有两头”。

第210页:不知道怎么同在一个房间里……

有歧义。是一起在一个房间里,还是同样地在一个房间里?

这里的“房间”可能指的是棺材。

第215页:哲学,就是了生死。

疑漏字。“了却”?“了解”?“为了”?

《活着有多久》读后感(五)

我曾跟一个特勤奋的志向远的朋友说:在这个时代,随波逐流,就能看到很好的风景了。

这是我们的幸运,生在一个急速变革的时代的开端。

为了逐流的远一些,那总结一下“活得久”的思想和方法吧。

1、盖奇,一个温和的男人,在被钢筋穿过大脑并活下来之后,变成了一个粗野的暴躁的人,喜怒无常,无法与人建立健康的关系。

那么,盖奇知道这一点吗?一个人的性格变了还是这个人吗?大脑结构变化导致的人格变化还能保证这个人的延续一致性吗?以前的那个盖奇“死”了吗?

2、生命是一连串的生化反应。而且在细胞层面,这个反应"堆"在不断老化。因此,繁殖下一代,并自我死亡,也许是一个更有效率的过程。

3、预防慢性疾病的五大金律:

不抽烟

维持体重在正常区间

摄取身体所需的足量植物

每天30分钟锻炼

减少高糖、高脂肪、高盐的食物

结果是占据人类死亡原因前三名的下降比率是:恶性肿瘤降低70%、心血管疾病降低82%、脑血管疾病降低70%,糖尿中降低90%。

避免折磨意志的慢性病的发生。

4、一万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达到百岁。

而在这些百岁中,每一千个人只有一个达到一百一十岁。

而且慢性疾病并没有增加多少。

5、生活就是复杂的,生命就是复杂的。要适应复杂,游刃其中。极简是一种逃避自身本质的行为,虽然not in judge。

6、衰老是细胞级乃至分子级损伤在一生时间中逐渐积累的结果。这会导致生物化学系统日趋脆弱。

7、限制食物的输入,也就是热量的限制,会提高生命。热量减少30%,则生命提高40%。 原因应该是复杂的生化过程。但就像一台汽车,省着点用,总比天天超负荷要好。

8、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结合富含植物性食品的饮食结构,会提高端粒酶的活动。同时避免慢性病。

9、癌细胞是叛军,而且越做越大。

10、不要出车祸等意外。

《活着有多久》读后感(六)

老生常谈……Out, out, brief candle! “熄灭吧,熄灭吧,短命之烛!” Life's but a walking shadow, a poor player “生命不过一行走之阴影, 一可怜之优伶” That struts and frets his hour upon the stage “昂首阔步著与烦恼著在他在舞台上的一辰” And then is heard no more; it is a tale, “尔后再不被听闻. 生命是一个故事” Told by an idiot, full of sound and fury, “被傻子述说着, 满是喧嚣” Signifying nothing. (Act 5, Scene 5) “象征着无物” 如果“人死如灯灭”是真的,那么人生就不会有意义(终极意义)。对此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表示,“……人是没有想取得目的的原因的产物;他的起源、他的成长、他的希望和恐惧、他的爱和他的信念是原子的偶然排列的结果;火、英雄主义、任何思想和情感的冲动都不能够使得一个个体的生命超越坟墓;所有的人类历史劳动的结晶,所有的贡献,所有的灵感,所有人类天才的聪明,都注定在太阳系的消亡中绝迹。人类成就的整个大厦将必然埋葬在毁灭的宇宙的岩屑中……”

所幸的是,现有“濒死体验”的存在,足以对“死亡寂灭论”发出挑战⊙▽⊙ >3<

简介: 《超越生命的意识:濒死经验的科学》是濒死经验科学哲学领域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该书首版于2007年以荷兰语出版,当年便售出10万册,之后被译成英文、德文、法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波兰文、拉脱维亚文等多种语言。 这本书不仅引导我们重新思考死亡,而且会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濒死体验”指人达到临床死亡状态下的意识体验,它包括一定的要素,例如听见美妙的音乐、看到隧道或光、飘出身体外面、生命回顾、与已逝亲属的会面等现象。《超越生命的意识》一书建立完善的实验设计以及理论框架之上,不仅涵盖了濒死体验研究各个方面的实证研究,而且他提出了独特的意识哲学理论。在实验设计方面,劳美尔教授的团队用八年时间,对荷兰十家医院的数百名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了跟踪记录。以丰富的临床数据以及专业的医学背景为基础,劳美尔教授在本书中对以往有关濒死体验发生原因的试探性解释逐一进行了分析,论证了“濒死体验”并不是因为“脑缺氧”、“二氧化碳过量”、“癫痫”、“服用致幻剂”等生理原因,也不是因为“畏惧死亡”、“双重人格”、“幻想”等心理学原因。这一论证过程,可以说将“濒死体验”的科学研究向前又推进了一大步。在理论方面,劳美尔教授主要诉诸了意识哲学与量子物理学的论据,并以此提出了“无尽的意识”概念——无尽意识的本质,先于我们的出生与身体,并且将在死后独立于我们的身体,而在没有时空性的非定于空间中存在。据此看来,我们可以严肃地思考,死亡是否与出生一样,只是由一种意识状态进入到另一种意识状态,而身体的功能等同于一个“交界面”。

参考资料:

1.Boc,pp.443–444 .

2.莎士比亚,《麦克白》

《活着有多久》读后感(七)

本文是科普性著作, 死亡并不是反常的事件,相反,有机会活着才是一个奇迹。大多数时间我们都没有意识到:组成我们身体的这些细胞,以及它们的运作机制,才代表了真正的“完美”。死亡的原因有无数种,机制也各不相同,作者从中归纳出最常见的几种,并深入浅出地讲解其中的奥秘。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衰老的过程是有机体在两种选择之间达成妥协的结果:或是选择维持足以生儿育女繁衍后代的寿命,或是选择花费大量的能量来抗争有机体所不断经受着的外来微生物的侵略。若选择优先确保防御机制抗击外来侵害,那么就需要投入过多的能量在里面,以至于繁衍后代的功能无法有效地得以实现。相反相成的,如果该有机体生存是单纯地为了保证有效繁衍后代的话,那就和细菌之类的简单生物体没什么区别了,这样的有机体,其基因乃至细胞的构成将会主动维持在极简的状态下,甚至会制止更加复杂的有机体组织的生成 。木乃伊、舍利子,人体永存的历史上探索。

衰老可以看作是细胞级乃至分子级的损伤在一生的时间中逐渐累积而引发的结果,会导致生物化学系统日趋脆弱,直至运行不良,最终导致死亡 。

多项实验数据显示,衰老以及大多数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疾病(如癌症、心脑血管疾病、阿茨海默症等)大多是由于这些自由基的持续攻击所引起的,若能减少这种毒性效应,对于维持健康状态并延长生命会起到根本性的作用。植物食品中被发现含有高量的抗氧化物,抗氧化物就是一些能够抑制自由基发挥作用的分子,这说明,摄取植物食品可以减少慢性疾病的发作,这一功能部分是通过这种抗氧化的性能实现的 。

只有真正思考了死亡的意义,才有对衰老阶段活着生活态度的豁达和超脱。

人对死的恐惧基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恐惧死的虚无,一个活生生的生命说消失就消失了,原本可以思考,可以感觉,突然间这一切都不存在了,我不再是存在。另一方面就是人们在死神到来之前要经受病痛,这种病痛带给我们的恐惧。 尽管衰老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但若将自然赐予我们的健康资本最大化,同时避免磨损意志的慢性疾病发生,完全可以延缓这个过程。当时间的冲蚀完成了其使命,维持生命功能所需的能量湍流逐渐干涸,再不足以参与到这名为“生命”的恢弘交响曲的合奏时,纯粹地因衰老而死去也是确凿可能的。尽管想到死亡不会使任何人感到愉悦,但若在拥有了充实的人生后,得享高龄才与世长辞,这应该是最容易被人所接受的一种方式了。真正令人心生恐惧的,其实是对于早夭以及经受痛苦折磨的感受,而这种恐惧感则往往是与对于慢性疾病的认识密切相关的 。

人死还会有灵魂吗?在哲学层面这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 在生物学角度讲,我信人死如灯灭。死亡即是寂灭,也就没有什么灵魂了。我们从自然当中来,最终回归到自然当中去,从物质不灭的定理解释,我们的永恒就是化为尘土,融入自然。有一种说法,生命在自然中的持续,是旧细胞被新的细胞不断更新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断消耗能量的过程,当这种能量无以补给时死亡来临,最终与自然达成新的平衡,回到大地的怀抱 。

人的灵魂既是精神。 灵魂不死,是指人们留下的精神遗产,相对与有限的生命那是永恒的。

从人类发展科学文化,到智人时代,传承的不仅仅是基因繁衍,通过知识科学文化智识等精神产品,或者我们谓之 人类的灵魂是不朽的。 无数的思想家、文学家、画家、音乐家等等,他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他们留下的无数精神遗产不就是他们的灵魂吗?他们的灵魂是不死的。 我们不能感觉死亡不可避免而对生失去信心,消极面对。为死而思考死,没有意义。想明白死亡问题后积极面对人生才是正解。 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找到生的意义和生的价值,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这才是人生正确的目标。 所有的经历都当做生命旅途里面的历练,一路跋涉一路欣赏。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站在上帝的视角和人类整个历史的长河中看芸芸众生,那些为名利奔波乐此不疲,不是很可笑吗 ?看清自己的内心,做一个有趣的灵魂!

虽然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生命的长度,但是完全可以活出更宽的生命宽度来。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活出自我的精彩!

《活着有多久》读后感(八)

关于死亡这件事,大部分人平时都讳莫如深,尤其中国人更是如此。所以关于这个问题的不少著作,都是老外写的。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也读过几本,但目前认为写得更好的,是这一本《活着有多久》。

就像这本书的副标题,关于死亡的科学和哲学,这个书的内容也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介绍各种疾病、毒药、病毒等致人死亡的原因,另一部分讨论如何看待生死问题,在科学的基础上,也就带有一些哲学意味了。

为什么是两位医学家来写这本书呢?大概也是因为他们接触过太多生死,对这件大部分人都忌讳谈起的事儿没有那么忌讳。这本书在前言里就说到,人类是生物界中唯一一个,不会停留于满足生存和种族延续需求的物种,这种纯粹对于生命的热爱,使得死亡这个无可避免的字眼,显得格外难以接受。

随后作者还说,能够开放地去谈论死亡,才能了解它到底是什么,才能理解它为什么无可逃避,从而激发勇气,意识到生命的可贵。我们都知道孔子说过未知生,焉知死,按照这本书的意思,那就是反过来的,未知死,焉知生。用八个字来说明这本书的主旨,就是理解死亡,用心生活。

书里专门有一章叫做,死:生命的另一种形式。作者这样说,我们经常会着迷于科技的进步,被各式各样不断翻新的小玩意儿深深吸引,但我们大多数时候都没有意识到,组成我们身体的这些细胞才代表了真正的完美。我们生活中那些司空见惯的小行为,比如刷牙、穿针、用锤子敲钉子,都需要调动数量多到难以置信的神经信号来协调。不幸的是,我们总是只能等到衰老或者患病,才会真正去体会机能正常运转的生命质量。

关于人类生命出现的偶然性和短期性,赫拉利的《人类简史》以及其他不少书里都提到过,这本书里也说到了。大概意思说,如果把地球生命存在的40亿年浓缩在一年的365天里,那一直到11月才出现第一批无脊椎动物,在那之前都是单细胞生物,直到12月25号也就是明天,哺乳动物才出现,而我们原始人直到12月31号才迟迟出现,而且也就是新年钟声敲响前的30分钟而已。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人类出现真的是太幸运了,种种机缘巧合才促成了这件事。很多人都喜欢恐龙,但如果恐龙没有因为环境巨变而消失,人类应该是无法存在的。

紧接着,书里说到一个让我醍醐灌顶的说法,是我第一次看别人这样论述死亡和永生。

书里说,无论是从物理学的角度,生物学的角度,还是进化论的角度来看,永生不死都实在不是一个划算的选择。从地球上生命出现的最开始,对生命发育提供必要推动作用的,都是那些存活期不长但繁衍速度很快的细胞,这使得在细胞死亡之前就顺理完成繁殖。繁殖创造出了更年轻、更有能力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的新生命,这才是进化中真正的原动力。

作者接着写,如果第一个原始细胞不是培育生殖繁衍的能力,而是将全部的能力,都投入到长生不老这件事,我们人类可能就永远无法出现在世界上。接着还有一句让人震撼的话,正是因为可以死亡,我们的生命才能够出现,并得以在今时今日依然怒放。尽管这听上去吊诡异常,但事实就是如此。

这段话我反复读了好几遍,脑子里出现的是秦始皇拼命求不老的仙方,明朝皇上拼命炼丹的场景。这些年也经常出现人类永生的科学前沿信息,这件事似乎变得越来越不是空想,但随着高龄而来的病痛怎么处理?生命质量不高的永生,值不值得追求?

这本《活着有多久》,最后一章列了不少名人警句,都是关于生死的,有的深刻一些,有的搞笑一些。比如有两件东西让人无法直视,一是太阳,一是死亡,这次才知道,这话是17世纪一个法国贵族说的。

把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来过,这话很多人都看到过,原来它是古罗马的一个诗人说的。

还有一句很深刻的话,一个人的死是场悲剧,百万人的消失,那是统计。反正我是没想到,这句话居然是斯大林说的。

最后再说一下,书里写到的一条搞笑的墓志铭:致我的老公,结婚一年后就过世了,他的妻子感谢他。

这倒让我想起几年前看到的一个外国笑话。丈夫去世了,妻子在报纸上登了一条简单两句话的启事。报社的人说,花一样的钱,你还可以多写几句。妻子说,那你帮我写上,家用快艇出租。

《活着有多久》读后感(九)

我的大舅是患肺癌去世的。在他最后的那段时光里,我去看过他几次。他瘦骨嶙峋地躺在半自动病床上,身上的疼痛已经让他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我坐在床边,紧紧地握住他的手,想要把全身的力气通过这只手传递给他。彼时我刚读完《相约星期二》,书中是一位教授充满智慧的垂死之言,所有的一切都让我的心里充满感伤。

然而他实在太痛了,我过于用力的手甚至是一种负担。那个时候让我困惑的是一本名为《吸引力》的畅销书,还是两年前在大舅家里读到的。

现在我们都知道,那是一本经典的伪科学书籍。可那时我并不知道,只觉得这未免太过夸张。它玄之又玄地告诉我,只要我们全心全意地想要做成一件事,那么这件事就一定会按照我们的预想发展。这就是这个宇宙最大的秘密,即“吸引力法则”。比如一个在战地受了致命伤的人,如何奇迹般生还;比如一个癌症晚期患者,如何战胜病魔;比如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一般人,如何实现人生大逆转。

对,他们就是因为不自觉中知晓这个“秘密”——换言之,拥有强大的意志力。

说来可笑,明知是破绽百出的理念,我还是任性地抓住虚假的稻草。大概是我不希望大舅输给那种莫名其妙的东西。

“患者能不能最终活下去并不取决于体力或是生存的欲望,而是一整套个体因素或临床状态综合起作用的结果。”

读到这句话时,那个冬季已过去了快五个年头。

“正常情况下,每种细胞都是在其所在的器官之中,专业地去实现某一种特定的功能,而变异则摧毁了这种分工特异性而回归到以繁衍为第一要义的无差别状态。这种去异化或是专业性丧失,标志着最终癌症的形成。这些细胞撕毁与身体其他细胞的君子协定,彻底脱胎换骨,不再专注于其所负责的专业工序。”

这段话中有这么一个词语:“去异化”。那么显眼的悲伤。

癌细胞通过不断转移而扩散,吞噬掉我们正常运作的细胞。举例来说,原本掌管胰腺的细胞变异化后,消化功能就紊乱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身体俨然一个战场,癌细胞不断攻击我们的免疫系统,原本正常的细胞也无法发挥原来的作用。我难以想象,去异化的细胞大量增殖时,会对人类的身体造成多大的摧残。

体内大量细胞一齐失去专业功能时,病人已经不是原来的自己了。最初,他还能够辨认出你是谁。可是很快,他会忘记。他失去气力,失去表情,失去记忆。

人们喜欢形容在病魔手中死里逃生的人为“重获新生”。是的。一场战线拖得足够长的疾病,足以带走我们熟悉的一切。

而那时,我竟然责备丧失选择权的大舅,为何不将病魔拒之门外。每当想到这儿,就让我难以释怀。

“我”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到底什么决定了我是“我”,而不是其他人?

我一直以为,是因为我们的感受、做法、思想和其他人不同,这些特质决定了我们是谁,是我们存在的证明。

但现在我没有胆量这么断言。

还在补番的《四月是你的谎言》中的男主角有马公生,孩童时期是有名的钢琴家,因其机械般精准的演奏而被同期的演奏者称为“人形节拍器”。在那段灰色的回忆中,他的演奏中毫无一丝个人情感,场下的听众能感受到乐曲本身的流畅,也会震惊于他指法的娴熟,但就像读多了教科书会觉得乏味一样,同行认可他的天赋,却无法承认他是一名天才钢琴家。

一个真正好的演奏者,除了会让身为倾听者的观众深深为之吸引,还会化身倾诉者。每一个音符都满载着他的感情,然后他不动声色。

每一位小说家,都发着高烧,快要被胸腔中炙热的那团火折磨得癫狂。于是他们写啊写,不停改动,几近疯狂。文笔再晦涩也是徒劳,反倒玩着最拙劣的躲猫猫。

我的右手、左臂、左腿有疤痕,那是我在小时候因为磕碰而造成的。然而就这几条并不能锁定我这个个体。

人们通过我们的长相区分我们是谁,但假若这世间人人都患有“面孔失认症(一种神经心理性疾病,表现为对熟悉面孔的识别能力降低或丧失)”呢?耳聪目明的我们接受在斗转星移中逐渐得之改变的模样,但身为大自然造物的我们,又怎能看穿大自然的把戏。

那是不是可以说,我们的经历决定了我们是谁呢?

似乎也不对。

最近在玩“极限脱出”系列。在第一部《9小时9个人9之门》的手术室中,玩家需要替换名为“约翰”和“露西”的两个人体模型的躯干,成功解锁后伙伴之一的四叶以“洛克的袜子”和“特修斯之船”的概念,质疑人的存在形式。

“我们其实也和这模型一样。”

“我们身体的细胞一刻不停地进行新陈代谢……”

“我左手一部分的营养可能来自于秋刀鱼身上的蛋白质。”

“淳平右脚的一部分营养可能来自于牛身上的蛋白质。”

“反之,秋刀鱼和牛身上的蛋白质也可能来自于其他生物,对吧?”

“这样一来,万物产生了联系。”

“通过某种‘不可见的介质’……”

随后,在后面的实验室剧情中,另一位同伴八代在破解无线连接主机的电脑密码时,提出人脑只是输出装置的假说。

“其实正如淳平君所说,计算的是计算机主机。

“但是很久以前的人注意不到这点。”

“他们不会想到显示器是用无线连接的……”

“搞不好……人类与大脑的关系可能也一样……”

“人类的大脑可能只是输出装置……和显示器一样。”

“掌管思考活动的是在其他地方的‘主机’……只不过我们不知道而已。”

“就像以前的人们不知道电波的存在一样,我们对传播思想情报的媒介也是一无所知。”

“如果是这样的话,塞文的失忆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记忆可能都是存在于主机中的,只是大脑这个显示器出现了问题,所以想不起来了。”

再次回顾这个桥段,我不禁想:倘若这种说法是真的,那么阿茨海默症也是由于切断了“显示器”的电源,患者的人格特征才会逐渐消失。

绕了半天,问题又回来了:构成我们是“我们”的个性、情感、经历都消失不见以后,我们还是原来的自己吗?

《自控力》里关于盖奇的案例,给了我另一种启发。

在被意外刺穿前额皮质后,原本安静、富有耐心的盖奇,变得粗鲁蛮横,“简直像换了个人”。用作者的话说,“当盖奇失去前额皮质的时候,他也失去了‘要做’‘不要’和‘想要’的力量。钢铁般的意志力看似是他性格中不可动摇的一部分,却被那根刺穿头骨的钢筋击碎了。”在作者的介绍中,我明白前额皮质就是掌管“我要做”、“我不要”和“我想要”三种力量的区域。

你一定在电视或是报纸上看到过植物人康复的报道吧?因意外事故而失去意识的植物病人,在家人持之以恒的关心照顾下,慢慢走向恢复之路。我始终好奇,躺在病榻上的他们是如何苏醒的。在我一直以来的理解里,患者的家人是通过持续给予对方刺激的方式,唤醒他的机体。

病人也许会醒来,但大脑一片空白。他的爱人心中有的许许多多的共同回忆,已经太遥远得像是沉重的负担。任何人都会让他倍感陌生。曾经的亲人、爱人、友人,对他而言,比不上日夜相处的医护人员亲密。即便如此,他的亲友不会放弃他,为什么?

因为他们相信,他的记忆会在某一日突然复苏。

倘若真能如此,自然是皆大欢喜。可是,如果没有呢?当亲人们脑海中存留的印象和他的现状产生巨大的裂痕时,又该如何是好呢?

比如说,出事前A是一名热爱足球的学生。意外发生后,年轻的身体很快恢复——但他对足球的热爱,竟不知何时消散了。他不喜欢在阳光下暴晒,反而喜欢躲在角落里看书。他不再爱吃热气腾腾的拉面,更喜欢粒粒分明的米饭。

从A的面影上,再也找不到曾经那个足球少年的模样。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现在生活在那个躯壳里的,已经换人,变成文学少年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是重新接纳文学少年,还是苦苦追寻早已无影踪的足球少年?若我们选择后者,文学少年该何去何从?若我们选择前者,该怎样向足球少年告别?

人类总是被记忆束缚。

阿茨海默症的患者也好,盖奇也好,植物病人也好,从这种角度出发,他们都是被切断了“输出装置”的“电源”。从此,失去选择的权利。

一个虚弱的身体,留给患者们选择的余地太少。可是身体康健的人们是怎样的呢?是完全依靠自己的意志选择人生的吗?

读完《自控力》的第一章,使我最受震撼的是这样两句话:“大部分人作决定时就像开了自动档,根本意识不到自己为什么作决定,也没有认真考虑这样做的后果。最可恨的是,我们有时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已经做了决定。”

接下来作者举了食物的例子。我们每天居然会做227个与食物有关的决定。这么惊人的数字,你能想象得到吗?大脑是输出装置也好,集中处理器也罢,它总归是一台精密得超出目前人类认知水平的机器。

联想机核“量子破碎—时间杂耍”那期录音,我的冷汗都要流下来。

根据兔子老师的科普,“平行宇宙就是你每一次在量子层面做选择时,这个次数就会超级大,每一秒钟都会发生N次方的选择,都会诞生出一个平行宇宙,海量地去生产。每次去选择的一条路,这条路都是备好的,所有的历史、所有的时间都是已经存在于那里了,只要去取出来就可以了。这是时间旅行中很量子力学的一种说法,诞生了所有的选择,我们只是选择了其中一条。我们看起来像是时间旅行,其实你只是像切换跑道一样,换了一种观察视角。”

甚至……“这个世界还在运作,而你没有了。想象一下,‘你没有了’这个概念。”

《极限脱出》中,主人公会因为错误的选择击毙同伴、吸入毒气、被乱刀砍死、被炸弹炸死、被浓酸腐蚀致死……

最残酷的是,他会作为实验者,再度重生。在重复试验中,唤醒自己最深处的记忆,带着罪恶感和悔恨,回到秩序崩溃前的游戏中。

我们的生活有多大程度依赖于什么,那什么就是值得舍弃的。我一直是这么坚信的。

可这句话真正的局限是,这世间还有太多我们所无法观测到的元素。在我们的无意识之中,某种不可见的介质、上帝视角中的处理器,还有时间所带来的因果关系,都在悄然运作着。

车水马龙的街道上,公交车上的人分为两种。玩手机的人和无聊望向窗外的人。我属于后一种。车窗外的轿车们就像被经过太阳暴晒的果酱,黏糊糊地贴在路面上。

人们习惯于盯着动的东西看,我不禁想。

可是静物的变化才叫惊人呢。

比如说植物。它只是安静的立在那里,仿佛永远不会产生改变。可是不久后,它会长高、开花、结果。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我们又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向衰亡的?

新陈代谢使得我们的细胞比我们的实际年龄要年轻得多。然而,我们的基因继承于几亿年前,我们也确实不那么年轻。

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竟存在于我们尚未知晓的世界。《弹丸论破》中,Boss盾子之所以向往绝望,是因为那个世界对于拥有探知未来能力的她,实在是太过无聊了。

空间、时间,还有更多、更多未解之谜。这么看来,被记忆束缚实在是最轻松的诅咒了。而且,我们这辈子都不会无聊吧。

PS.周六那天,我一口气买下心愿单中最想读的那几本书。因为我想,这个我作为观测主体,也许会在这个世界线中持续存在。但谁能保证呢。下一刻我的命运如何?这个世界线够稳定吗?我们的Boss够耐心吗?……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