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岁的一年》是一部令人深思的作品,它以一个九十岁的老人的视角,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对人生的影响。通过描绘老人的日常生活和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作者成功地传达了人生无常和宝贵的信息。这本书引发了我对生命的思考,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每一天。
《九十岁的一年》读后感(一)
我们的目的是轻装旅行,清醒地知道我们在这世界只做短暂停留,随后又将继续前行。
对当今的很多人而言,退休不仅意味着失去工作,还意味着自我身份标识的丧失,以及收入的锐减。
对当今的很多人而言,退休不仅意味着失去工作,还意味着自我身份标识的丧失,以及收入的锐减。
对当今的很多人而言,退休不仅意味着失去工作,还意味着自我身份标识的丧失,以及收入的锐减。
《九十岁的一年》读后感(二)
耳朵不好,经常问对方:什么?你刚说什么?的老爷子;看老爷子治耳朵就治疗了好久……
经常会因为自己失手搞砸了什么而咒骂脏话的老爷子;
对自己的所获成就较为满意并且一直在努力学会如何与这些荣誉和光环做告别的老爷子;
常常会提醒自己不要变的古板,这点很珍贵,说明他清楚的认识到人的衰老会让性格变得古怪、孤僻;
经常因演员讲的是方言而不懂对方表达的是什么;
一位学着如何老去的老人,从中也可以窥见晚年的自己会是一副怎样的光景,且老爷子算很长寿了;
获得吸收了一些90岁老人的智慧结晶,比较好读因为是一些很简单的日常记录,人名都跳过即可,因为咱都不认识,唯二记住了感觉像爱情的房客和做理疗的安妮。
《九十岁的一年》读后感(三)
在他的日记里写下了很多关于生命、死亡以及很多人生中对重要课题的思考。
一、关于放手
我们当中没有谁可以拥有任何事物,更不必说拥有一个人了,可能有一段时间我们相互依赖彼此托付,但这种可以依靠的时光总是阶段性的,我们终归要学会放手轻装前行。
二、关于生命
大自然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当一切似乎都已逝去或者休眠的时候,新生命就出现了,虽然我们的外在之人日渐消瘦衰老,但我们的内在之人却每天都在更新。
三、关于爱
爱的成长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连串的波峰与波谷,更像是心电图,若变得笔直就再无爱人的能力,可能我并不能活到九十岁那一年,但我希望自己真的面临那一年的时候是坦然的、自我的、心怀世间美好的。
《九十岁的一年》读后感(四)
英国作者詹姆斯的日记,在九十岁那一年。充满爱,充满活力,也充满平实生活的真诚的回忆录。看完感受到温暖又积极向上的力量。
回首来路,作者对自己的认识是:“就我自己而言,成就不在于导演的喜剧,不在于写的书,也不在于建立了什么信托基金会,而在于生命的丰富性,并且最首要的是,在于我与海威尔关系的强度和深度。爱和友谊,一直是我生命中的核心。”
对于生命的丰富性,他建立在不断的求知上。就像他引用的对萧伯纳的描述,也是对自己的期许,并且九十岁,也可以讲做到了。“精神活力、对生命的渴求以及求知欲,伴随到人生的最后。” 所以他说,不喜欢old这个词,自己只是年纪大了一些,但一直在不断学习和进步,一直在探索。
他与伴侣的四十七年的爱与互相成就也十分动人。在爱中,一方使得另一方变得更完整,通过互动,尽管有时是痛苦的,但各自作为独立的个体成长。互相激发和成就,而不是束缚。一个人永远无法改变另一个人。在任何关系中,需要永远记住的一个重要准则就是,别提要求。正是情感上的不安全感让一些人产生了强烈的占有欲,就好像害怕自己被丢下,从而陷入孤独。在这样的理念下,我想他们的爱是自在,松弛而又坚定的。
回忆与阅读让九十岁的人生更加鲜活和生动。并接受心理黑暗的部分,然后在黑暗中行走,却满身光明。
《九十岁的一年》读后感(五)
作者在书中多次提到“老年要学会放手”、“孤独”和荣格的相关话题,作者仿佛已经对与各种病痛共存的状态习以为常了,但他仍在思考人生意义,并觉得爱占据了人生最重要的部分。 一些细节很感人,比如下面这一段: “我怀念我们一起度过的时光:他坐在椅子上看书,我则在书桌前工作;偶尔一个人会抬起头,与对方的目光相遇,然后相视一笑。” 写这一段话时,猫咪正躺在我的椅子上呼呼大睡,鼾声均匀,我想我以后也会怀念这一刻。 日记中2018年4月的一段话:“有时毫无来由地,我们会突然想起一个已经很久没听到音信或很长时间没有联系过的人。我始终认为,人们应该就此采取行动,与那个人取得联系。”读完之后我去给一个高中的同学道了歉,为我当时不成熟的表现——这是我前几个月就想做的事,但是一直没做。
6月份的日记有几次提到了作者听不懂口音太重的英语。我也会不禁莞尔一笑,原来英语母语人也会听不懂英语啊。
作者引用鲁米的一句话,深得我心:我来到这里,并非出于自愿,我也无法自愿离去。这与爱比克泰德的关于舞台的名言有异曲同工之妙。
11月的最后一篇日记得一段话,我非常喜欢,如下: 前方是什么,还有多少年岁等着我,我不得而知,但终点一定是更靠近了!正如我在这本日记的开头所说:“我不害怕死亡,并且已经做好了在最后时刻到来时离去的准备。”我没有浪费这一生,活得很充实。
译者的译后记文采斐然,且意涵深刻,我也很喜欢!
《九十岁的一年》读后感(六)
阅读过程中,脑子里一直徘徊着一个声音:“他一定是想教会我点什么。”
譬如对精神分析治疗和冥想运动的大力推崇,许多人世间的问题都可以借此予以面对;强调沟通、成长、灵活变通在亲密关系中的重要性,怨怼当下的高离婚率及离婚对家庭教育的深刻影响,认为绝大多数关系都可以靠经营的艺术来维系,一切事在人为;漫长的缺少丝滑感的旁征博引,为观点增加论据…
像是一碗调味高级的老年鸡汤,浓郁,又无甚回味;一柄圆润的生活之杖,无刺,戳不中心。没有明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但确实是希望给予读者一定的“指导意义”。
——当然了,如果只从这一点来解读作品,对作者太未免过刻薄。他是一位直到九十岁也不忘阅读、思考、记录、创作的勤勤恳恳的文艺工作者,他的分享无疑是万分真诚的、不藏私的,值得尊敬。只不过因为诸多理念上的不对付,读起来时时伴随着一种我偏要勉强的叛逆感。
所以比起人生哲理的输出部分,我更喜欢作者记录的每日生活。抱怨某个器官的病痛,去医院做了很辗转的检查;买东西、做饭、接待朋友、修理房子、洗盘子、早睡、整东西,为买坏了的助听器讨要赔偿;种一盆花,打一个电话,操心所有具体的事物。很平凡,很琐碎,但每一天都涉及真正的生活。
九十岁的这一年,人生既迟缓又敏锐。任何一点轻微的损害都可能祸及全身,产生持续又庞大的痛苦,令一切都变得了无生趣。需要相当努力,才能从身体的全方位衰老中挣得喘息的余地,在勤勉的劳动中坚实地活着。至于意义,便也尽在这一步一脚印中了。
正如苗炜在导读里所讲,老去是“最平常的恐怖故事”(这个导读的中心思想其实与作品格格不入,但是回过头去看可真是那么回事儿啊)。比起爱与和平的神迹,或许如何在恐怖故事里孤独地生存下去才是最真实的结尾吧。
PS:看完之后忍不住想起《暮色将尽》、《闭经记》,女性读者还是多看看女作家的随想吧,不会教你做人只会戳破美好的表象并继续骂骂咧咧快快乐乐地活下去而已啦。
《九十岁的一年》读后感(七)
也许为了照顾老年读者的视力,书页字行间距十分宽疏,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翻掉半本,就像老去后已经没什么信息密度的日复一日。上一本讲述暮年生活的,是《暮色将尽》里的彪悍老太太,相比较起来《九十岁的一年》更日常,90岁的老爷子大把的时间打发在处理退行性病痛和孤独感,还有琐碎磨人的淤堵下水道、不舒适的天气、助听器的故障,生命哪怕真是一袭华美的袍,穿了大几十年也早就磨出絮子来了,真是很难体面的一件事。当然不是人人都能活到90岁还能写作的,有高龄作为背书,日记也有了看头,像展陈在博物馆里古来稀的日常器物。
太阳不是瞬间就下山的,黄昏漫长且惆怅。年轻人永远理解不了,年轻人眼里50、60、70、80…并无分别,中年人已油腻可憎,遑论面目模糊的老人,除了保留含饴弄孙眉目慈祥的刻板印象,尘世的欢乐早应当(理所当然)与之无关了。《霍乱时期的爱情》爱神仁慈地包容了“上了年纪的酸味”“皱巴巴的青蛙皮”,现实中却常见独坐在门口一言不发的老太太,当年我上学路上她坐在那里,放学路上她还坐在那里,仿佛凝固,只是照在身上的阳光的角度又偏西了些。
还有十几年前看过的电影《史崔特先生的故事》 ,那时候我还没被衰老的旋臂触及,隔岸观火,我不懂。
我想起年轻时可以挤在50块钱一晚的青旅女生多人房,适应噪杂,穿过走廊盥洗,还带着大学宿舍里养成的在罅隙中自得其乐的惯性。年轻就是铜豌豆那般落地锵然,而如今已经变成易碎的鸡蛋,需要蓬松的羽绒枕头、恒定的温度和很多无用的空间来盛放自己。
变老并不会自动生成睿智,这不是一个等式。沉稳只是出于激素下行,血压走高,以及一点司空见惯和感官迟钝,当硬件已经无法再支持操作系统,保持生活热情就需要指数级的燃料,这位詹姆斯罗斯埃文斯老先生保持阅读冥想聚会写作,我以后希望能有外骨骼辅助撸铁跑步,还能够自己看书而不是等着听书——我不愿意交付这个主动权。很小的时候幼稚地想象过死亡,睡前蜷缩着揣摩如果在火化的棺材里其实是有知觉的,那是多恐怖的一件事,虽然这些念头会被浓重的黑夜和睡意吞噬掉,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也不再出现,但老去之后,这种恐怖,会再度袭来的吧?
回忆如果未经翻搅,也一层层沉淀下去了,回溯某件事需要耐心,像等待显影液把一个瞬间一点一点复原现形。在与过去的链接一条一条都断开之后, 年轻人是横向链接,虽然你还是孤岛,但年轻人是岛边游弋的鱼飞翔的鸟,起码让孤岛不那么死寂,红楼梦里老祖宗喜欢鲜灵的姑娘们叽叽喳喳绕在身边凑趣儿,花树千丛。
”当我继续怀念海威尔的物理存在时,孤独感变得更强烈了,这是因为我没有了明确定义的角色。我成了一个“昨日之人”。曾经的我,拥有导演、作家及演员的头街和名声,但现在老了,没有了明确的角色。“
只看到173页,继续。
《九十岁的一年》读后感(八)
看这本书的时候突然意识到,老年作者写暮年生活是我最喜欢的书的类型之一,以前读过一些,今后还会继续发掘。我们生活中可能没有机会认识太多有阅历有思想擅表达的耄耋老者,看书的过程就是一个与老人交朋友的过程,他把他的人生智慧无私的传达给你,就像在人生焦灼的阶段,饮一杯清泉水,醍醐灌顶。
詹姆斯·罗斯-埃文斯是英国知名的编剧、导演,曾执导多部名作,尤其凭借舞台剧《查令十字街84号》赢得巨大声望。2017年11月11日,是詹姆斯·罗斯-埃文斯九十岁的生日,他决定用日记记录自己一年的生活。整整一年不间断的记录就成为了这本《九十岁的一年》。本书中文版即将出版前,2022年10月,詹姆斯·罗斯-埃文斯安然离世。
这本书确实是一本标准意义上的日记,段落或长或短,没有设计的主题,没有刻意的起承转合,真实地呈现了一名90岁老人的日常生活。
忘掉他是一个“名人”,书里没有什么“八卦”“花边”,没有奇闻轶事,只有“流水账”。
他会讲述他与房客的相处,怀念早已去世的同性伴侣,参加音乐会,观看话剧,整理报税单,打理花花草草,读书,会友,聚餐,对爱尔兰苏格兰口音发发牢骚,对反复出问题的助听器表达不满,对大不如前的记忆力感到忧伤,他会因为床单绊倒自己而爆粗口,会为了省钱放弃打车改坐公交车,唯一能看出来文化人身份的也许就是时不时掉一下书袋,搬出几句名言警句,更多的时候他就是一个反复进出医院、百病缠身的老人。
仅此而已,没有什么太“新鲜”的内容。
所以有读者会觉得不满足,为什么要读这样一本“没有内容”的书。
但我恰恰觉得这是本书最宝贵之处。
詹姆斯·罗斯-埃文斯并不是人尽皆知的潮流标杆人物,也没有非常事件可供深入挖掘,正好脱离了大众对“名人”的窥探欲,回归一个“普通人”,用“人”的方式与人分享。
读这本书,不必求取“智慧”,不用发掘“秘密”,用平和心态体验一种“状态”——什么是“老”,什么是“阅尽千帆”。
在许多的片段中,我对两个小故事印象最深。
一个来自作家苗炜写的导读,他带着“嫌恶”和“怨气”为本书写了导读,因为他还不愿意如此快地面对老年问题,他的文章也处处显露着大多数人对衰老的本能恐惧。
苗炜引用了作家托卡尔丘克的短篇小说《旅客》。小说讲是一个小男孩三四岁的时候,每到夜晚来临,他就感到特别恐慌,他的爸爸妈妈安慰他说:“没事儿,别害怕。”他姐姐总给他讲吸血鬼的故事,吓唬他。小男孩总觉得有人在盯着他,而且那人就站在阴影中,有胡子,有皱纹,抽着烟,烟头一亮,就泛起红色的光。小男孩不怕吸血鬼的故事,但那个人影太可怕了,人影一出现,小男孩就把头埋进枕头里,尖叫着把父母叫来,可父母来了,什么也没发现。小男孩长大了,人影不再出现,他觉得小时候的事不值一提,肯定是一种幻觉,慢慢地,他六十岁了。有一天下班回家,站在窗前,他想要抽根烟,窗外黑乎乎的。他点上烟,在窗上看见了自己的样子,有胡子,有皱纹,烟头一亮,泛起红色的光。他想尖叫,可他能叫谁呢,父母己经死了,他终于明白父母说得对,外部世界没啥可怕的,小时候看到的人影不过是自己六十岁的样子。
另一个来自作者写于2017年12月31日的日记。
一位友人告诉作者一段奇妙的经历。当时友人在乡村别墅生活,某天她正往屋里搬取暖煤,一条漂亮的黑狗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独自逛荡。她不知道这条狗是从哪里来的,之后也没有再见过它。她当时的第一反应是它一定是迷路了,于是就走过去抚摩它,然后她看到狗脖子上有一个颈圈,上面挂着一个小标签,写着“我没有迷路。我只是喜欢探索”。友人说:“那是我至今收到的最有力的信息之一。我原先总觉得自己迷失了方向,但事实上,我一直在探索。”
两个故事,两种对待“衰老”的态度。
一个看到了“终点”,一个看到了“未来”;一个只关注了“结果”,一个更看重“过程”。
这本书写的都是“过程”。
本书虽然是老人写老年,但其实并没有直接回应人们对老之将至的思考和揣测,不回应也是一种回应。
没什么好回应的,“老”也只是活着的一部分,就像你无法区分一分钟里的60秒之间有什么区别,每一秒都从前一秒走来,向下一秒走去。
在最后一篇日记里,詹姆斯·罗斯-埃文斯引出了萧伯纳,他回忆起自己排演一部关于萧伯纳的戏剧的场景,饰演萧伯纳的演员,在排练时的表演节奏越来越慢,他在念最后一句台词“现在,我要死了”时的语气非常低沉。詹姆斯·罗斯-埃文斯赶忙说:“不不不!这不对!这场面搞得像葬礼一样。在现实生活中,萧伯纳的精神活力、对生命的渴望及求知欲,一直伴随他到最后一刻。事实上,在去世前的那一周,萧伯纳还在花园里生起篝火,和大家欢声笑语!”
詹姆斯·罗斯-埃文斯说:“我没有浪费这一生,活得很充实”。
他最后一次掉了书袋——阿维拉的圣特雷莎曾写到:“重要的不是要想很多,而是要爱很多。”